高考复习生物江苏必修3第31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件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25021569 上传时间:2021-07-19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7.0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考复习生物江苏必修3第31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高考复习生物江苏必修3第31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高考复习生物江苏必修3第31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资源描述:

《高考复习生物江苏必修3第31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复习生物江苏必修3第31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件(3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高考复习生物江苏必修3第31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高考复习生物江苏必修3第31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2009广东)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是( ) A心猿意马 B飞蛾扑火C花香引蝶 D老马识途A【解析】生态系统的信息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飞蛾扑火是利用物理信息;花香引蝶和老马识途利用的是化学信息。 3高考复习生物江苏必修3第31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2009福建)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B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

2、性C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D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D 4高考复习生物江苏必修3第31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解析】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能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的调节功能;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所以D不正确。 5高考复习生物江苏必修3第31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生态系统的稳

3、定性 3(2008江苏)下列生产实践措施不是利用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是( ) A人工合成性外激素制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B控制日照时间以控制开花时间C利用“黑光灯”集中捕杀棉铃虫D中耕松土有利于产量的提高D【解析】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一般包括5个环节,其模型一般表示为: 6高考复习生物江苏必修3第31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性外激素的重要作用是引诱异性个体前来交尾,生产中常用性外激素制剂干扰害虫正常交尾,降低害虫种群密度。植物开花需要一定时间的光照,可据此将植物划分为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等。黑光灯可以发出较大剂量的紫外线,杀死一些对紫外线敏感的害虫。 7高考复习生物江苏必修3第

4、31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生态系统的稳 定性 一、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8高考复习生物江苏必修3第31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9高考复习生物江苏必修3第31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 10高考复习生物江苏必修3第31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 11高考复习生物江苏必修3第31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2高考复习生物江苏必修3第31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信息传递的形式 注意:如果动物之间通过发出声音来传递饥饿、报警、恐惧等信息,则应将它归属为行为信息。 【例1

5、】萤火虫通过闪光来识别同伴;草原上的鸟在发现天敌后,雄鸟急速起飞,扇动翅膀为雌鸟发出信号;某种植物根系能分泌一种使休眠的真菌孢子发芽的化合物,如将这类物质在作物播种前施入土中,就 13高考复习生物江苏必修3第31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可以使休眠孢子提前发芽,使其找不到寄主而死亡。以上三个实例分别体现了哪一种信息的作用() A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B物理信息;行为信息;化学信息C行为信息;物理信息;化学信息D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物理信息 14高考复习生物江苏必修3第31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思路点拨】 物理信息是指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

6、,萤火虫发出的闪光属于物理信息;雄鸟扇动翅膀为雌鸟示警的行为属于行为信息;某种植物根系分泌的化学物质作用于真菌孢子,使其发芽,属于化学信息。【答案】 B 15高考复习生物江苏必修3第31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举一反三】以下现象属于生态系统行为信息所起作用的是( )A蝙蝠的“回声定位” B萤火虫发出荧光C蚊虫飞行时发出的声音 D雄鸟的“求偶炫耀”D 16高考复习生物江苏必修3第31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信息传递的作用 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具体作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有利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2)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3)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

7、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17高考复习生物江苏必修3第31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例2】以下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任何生命形式,如果没有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就谈不上对环境的适应,就不可避免地要被大自然所淘汰B信息传递应用在农业生产中,不仅可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的产量,也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C短日照作物黄麻,南种北移可延长其生长期并提高麻皮产量,这是对行为信息的合理利用D在任何生态系统中,能量、物质和信息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18高考复习生物江苏必修3第31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思路点拨】 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有能量流动、

8、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者密不可分,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也能使生物体更适应环境;合理利用信息传递可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控制害虫;短日照作物黄麻南种北移可延长其生长期并提高麻皮产量,是物理信息的影响。 【答案】 C 19高考复习生物江苏必修3第31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举一反三】有关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起的作用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B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C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只有以上三种作用D【特别提醒】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很多,不止题中所说的这三种。 20高考复习生物江苏必修3第31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

9、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项目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概念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生态系统的稳定状态没有改变遭到破坏后,又恢复与营养结构复杂程度的关系正相关(即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负相关(即生态系统的成分越简单,恢复力稳定性越强) 21高考复习生物江苏必修3第31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项目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联系一般情况下,两者的关系是相反的,即抵抗力稳定性大,则恢复力稳定性就小,反之亦是。二者属于同时存在于同一系统中的两种截然不同的作用力,它们相互作

10、用,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二者与营养结构的关系一般如图所示: 22高考复习生物江苏必修3第31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例3】下列有关干旱区域的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干旱区域的生态系统食物链少,抵抗力稳定性强B干旱区域的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弱,恢复力稳定性强C经干旱环境长期诱导,生物体往往发生耐旱突变D种群密度是限制干旱区域生物种群数量增长的关键性生态因素 23高考复习生物江苏必修3第31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思路点拨】干旱地区生物种类少,食物链相应也少,生态系统中群落结构比较简单,故自我调节能力较弱,抵抗力稳定性较差,而恢复力稳定性较强

11、,所以A错误,B正确。生物体的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耐旱突变并不是干旱环境诱导产生的,而是基因突变发生后,经干旱环境长期选择,使其中的耐旱突变基因保留下来,并逐代积累加强,因此C错误。影响干旱地区种群数量增长的关键因素是水,D错误。 【答案】 B 24高考复习生物江苏必修3第31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规律方法】做此类题目的思维主线是:营养结构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强弱。具体表现为: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强,恢复力稳定性越弱。 25高考复习生物江苏必修3第31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举一反三】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

12、确的是( )A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B“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抵抗力稳定性C人们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不应超过其抵抗力稳定性D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以维持其稳定性B 26高考复习生物江苏必修3第31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思路点拨】 “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应属于恢复力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其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 27高考复习生物江苏必修3第31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4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因素(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常常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与食物网)联系起来

13、考虑,因此,把握食物链,尤其是食物网中各生物之间的变化关系尤为重要,其特点如下:食物链越短,营养结构越稳定。生产者越多,营养结构越稳定。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稳定。生物关系越复杂,营养结构越稳定。(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生物种类有关,与生物个体数量无关。 28高考复习生物江苏必修3第31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例4】一个生态系统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它们之间可以形成下列四种结构,其中最稳定的是() 29高考复习生物江苏必修3第31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思路点拨】本题联系前面的知识生产者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体现了生产者在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方面

14、的重要性。生态系统成分按营养功能来区分,一般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生产者属于自养生物,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它可为消费者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一旦生产者受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受到严重影响。从题目中提供的几种结构看出,选项D中的甲、乙均为生产者,缺少其中之一,生态系统仍能存在,其他结构则不能。 【答案】 D 30高考复习生物江苏必修3第31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举一反三】自然林区内的马尾松一般不容易发生虫害,但在一些人工马尾松林中却常会发生严重的松毛虫危害,其主要原因是( )A松毛虫繁殖能力强B马尾松抗虫害能力差C人工林营养结构简单D当地气候适

15、合松毛虫生长C 31高考复习生物江苏必修3第31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思路点拨】本题从造林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引入,考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决定因素。这类问题的发生对人类造林活动也是一种启示。一般说来,自然林区经过了若干年的发展,种群数量多,营养结构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强。当发生虫害时,以松毛虫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增加,限制了松毛虫的数量,保护了植物,故很少发生虫害。而人工马尾松林营养结构简单,成分单一,自动调节能力小,故易发生虫害。 32高考复习生物江苏必修3第31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规律方法】生物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物种数目的多少呈正比关系,即物种数目越多生态系统就越稳定,这是因为物种数目越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路径和物质循环的渠道就越多,每个物种所起的作用就越小,部分物种的消失或绝灭对整个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冲击就越小,即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越强。反之亦然。 33高考复习生物江苏必修3第31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