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利用40分课堂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5010098 上传时间:2021-07-1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73.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如何高效利用40分课堂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如何高效利用40分课堂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如何高效利用40分课堂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如何高效利用40分课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高效利用40分课堂(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如何高效率地利用课堂 40 分钟在去年全国科学年会上,特级教师章鼎儿曾作了一个专题讲座 - 谈一堂课的时间分配问题。笔者根据章老师的统计方法整理了听课笔记, 震惊地发现, 在大部分科学课堂中, 真正让学生动手动脑、自主探究的时间大都在5-10 分钟之间。为什么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那么少,而我们又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呢?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 也是一个典型的情况, 其根源直逼我们的教育理念。不过稍加分析,我觉得不外乎有以下两点原因:一是教师习惯于更多考虑自己如何去做, 更多地关注怎么提问、 作什么推测、做哪几个实验等等, 却把学生置于一旁, 极少考虑他们会有哪些感受,怎么去体验, 怎么去思考, 导致

2、课堂上真正属于学生的时间少之又少。二是教师组织不当。课堂上经常出现了热烈的场面,学生你说你的,我说我的, 不到两分钟教师就叫停。 此时学生并没有进入真正的讨论状态, 探究自然就成了一句空话。 这些无效讨论时间作为课堂教学组成的一部分,挤占了学生大量的探究时间。一、 现象分析的确,新课改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随时都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如,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可能能遇到过不去的“坎”,必须先把这些“坎”搞清楚了,才能可能继续深入探究下去;在合作学习过程中, 学生会因为对某个问题的不同观点而进行深入讨论, 甚至争论不休,从而占用大量时

3、间。凡此种种,都会导致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法对所讨论的问题得出一个结论。 探究的过程更是如此,以发现 问题、提出假设、设计方案、搜集资料、观察实验,到处理信息、提 出解释、表达交流,教师更是难以控制时间。所以传统教学那种堂堂 清、节节清的课,毫无疑问受到挑战。但是不可否认,课堂时间不够用也和我们广大教师课堂组织的不 当操作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有的教师喜欢和学生闲聊,他的本意是 为了放松和启发学生,但实际上不仅加重了学生的紧张情绪, 而且还 白白占用了宝贵的课堂时间。路培琦老师曾经说过:“把教师的讲砍掉一半,大部分时间让孩 子们去实验、去描述、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应控制 自己喋喋不休的

4、讲解,减少无谓的多次演示,同时还要减少一些不切 实际的批评与鼓励,将充分的探究时间还给学生,这才是保证探究时 间的关键。二、课堂秩序控制课堂上的秩序也是影响课堂时间控制的重要因素之一。 现在在科 学课上,学生的自主权多了,但课堂秩序却难以保证。探究活动的开 放性使教师感到课堂变得难以控制,这就导致教师势必将大量的时间 用于课堂教学的组织,那么,时间不够用也就在所难免了。教师以前 是知识的传授者、课堂教学的控制者,现在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 与者、合作者,但既然首先是组织者,这就需要教师有一定的组织权 威,并运用有效的课堂纪律保证高效的科学探究活动。 教师可从以下 几方面入手:1 分好小组,明确

5、任务。班级要有固定的科学小组,每个小 组中应设有小组长、副组长、记录员。2 适当表扬,及时纠错。在每节探究活动课结束时,教师针对纪律、组织、探究活动等情况,表扬表现好的小组,同时对一些小组存在的问题也给予及时纠正。3 控制重复,分享成果。汇报交流也是探究活动中最基本的步骤之一。 但在汇报的过程中, 每个小组都可能会汇报重复的实验结果,这不仅会导致时间不够用,而且也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时间利用自然是低效率的。 同时, 我们不仅应当控制学生汇报中的重复率,也要控制教师的重复率。 许多教师在听取学生汇报后, 常常会再重复一遍学生所说的内容, 希望增强学生的记忆。 这些不必要的重复自然也占用了一定的

6、时间。 教师活动的时间占据着课堂的分分秒秒, 因此,我们不仅要做到尽量不重复讲话,还要学会用更省时间的方法讲话,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3、 活动规则科学课程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必须想方设法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效率,增加学生探究活动的时间。在完成探究活动时,学生往往会因为分工不同而出现争执不下、 不能及时探究的情况。 为了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探究活动, 在活动中有所收获, 我总会准备一块小黑板,写上每位学生要做的事, 在这之前会留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说说应该如何分工。这样,按学号分工,组长轮流当,实验轮流做,材料轮流管,并且轮流汇报,学生人人有事做,自然就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探究就会更

7、有成效。由此可见,科学课堂在讲求民主时,必须 制订一些必要的课堂原则。这里介绍几条原则,供大家参考。1 建议由一人去取材料教室场地较小,一个人去取材料,可以减少混乱。更重要的是,这样能促使小组成员共同商量,互相交流,避免取材料时的盲性,需要什么就拿什么,而不是“看到什么拿什么,看到别人拿什么我就拿什么”。2 讨论交流的声音控制在最低教师不要以声音的高低来判断学生探究的深入程度, 要让学生明白真正的探究应该是带着冷静的思考进行, 而不是大声喧哗, 要尽量将小组讨论的音量控制在最低。3 研究过后将材料收好学生把材料收好后,他就不会再干扰, 就能专心听别人发言,并进行思思考了, 时间的利用效率也就提

8、高了。 这样做一方面养成了学生好的习惯,另一方面这也是课堂组织的一种技巧。4 限制汇报时间汇报时, 教师应限定汇报时间, 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当然这个时间是考虑到全体学生的情况而给定的, 是能够让绝大多数学生完成任务的。这样,学生在头脑里就会有时间概念,在汇报时也会想清楚哪些是重要的,应怎样表达小组的观点,等等。5 记录方式简洁多样学生在课堂上忙于做记录, 也是造成时间不够用的重要原因。 记录是为了保留学生思维的痕迹, 也是评价学生的一个很好的材料。是如果记录纸要求写的字太多, 就会加重学生的负担, 削弱学生科学探究的热情。学生由于忙于做记录而忽视了更有价值的观察与思考,无形中就降低

9、了课堂时间的有效利用率。 在教学中, 教师可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完成实验记录, 如用写序号的方法记录变量, 用简笔画的方法去记录研究过程、 表示实验结果。 多样的方式大大节省了课堂时间,为学生的动手操作赢得了更多的时间。4、 教法和问题设计要想处理好自主探究与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性之间的关系, 教师首先要在备课上下功夫,在设计程序上下功夫。,在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前,我们常会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然后再进行探究。 这样的安排有其科学性, 但并不适合所有的课。 比如在执教 简单的电路这一课时,有这样一个环节:上课开始,教师问:“给你一节干电池、 一根电线和一个小灯泡, 你认为最少要几分钟

10、能把小灯泡点亮?”教室里炸开了锅:“我认为 1 分钟就可以了。”“我觉得5 分钟比较合适。”“我想应该需要30 分钟吧。”这样的猜测有价值吗?倒不如改为“看哪一组以最短的时间点亮小灯泡”,学生的积极性依然高涨,时间却节省了不少。因此,教师精心设计问题,是充分利用时间的重要描施之一。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在“粗”和“精”上下功夫。“粗”是指教学各环节不宜过细、 过密, 教学中常出现的简单的一问一答往往是“粗”的工夫下得不够;“精”的目的是让问题具有较强的思考性。请看下面三个问题:问题一: 我口袋里有一枚五角硬币, 一枚一角硬币。请问我有多少钱?问题二:我口袋里有两枚硬币(人民币),请问我有多少钱?

11、问题三:我口袋里有钱,请问我有多少钱?比较三个问题可知:问题一答案唯一, 思考空间不大;问题三思考空间太大,不着边际;问题二有较合理的思维空间,学生能够进行有效的思考。 在课堂上常有教师让学生作一些不着边际的猜想, 并美其名曰有创造性。比如,让学生回答将冰化成水有哪些办法,因为没有条件设置,有的学生说放到太阳下晒,有的说放到煤气炉上烤,还有学生说放到地球赤道上观察, 甚至还有学生说放到火星上去, 教师还有表扬他有创意。 一个简单的问题却花了这么多的时间, 同时因为没有条件而无法研究,学生没有经过认真思考,只是盲目地回答。我们科学课有限的 40 分钟是经不起这样浪费的, 这是每一位科学教师应该引

12、起重视的问题。教师要想高效利用课堂时间,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精心设计教法。1 问题设计要简洁、明确,不能过于琐碎。要抛弃一问一答式的教学形式,挤出时间让学生探究、交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会探究方法。如教学动物的繁殖一课,教师只需提问“动物繁殖的方式一样吗?各类动物是怎样繁殖后代的”然后让学生围绕这一问题进行自学、讨论。2能同时做的实验要同时做。如在食物的营养一课中,检验蛋白质、脂肪、淀粉的三个实验可让同组的学生同时做,不必按顺序进行操作,以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动手、交流、讨论。3。对比实验巧妙进行。科学课实验教学经常用到对比实验,教师可运用统计思想,减少重复性实验。如教学正电和负电一课,可

13、让四个组员都动起手来,两个学生用样的丝绸摩擦玻璃棒,另两个同学周同样的毛皮摩擦橡胶棒,然后将玻璃棒和玻璃棒靠近,橡胶棒和橡胶棒靠近,分别观察现象;再把玻璃棒和橡胶棒靠近,观察现象。这样,就把三个实验合成一个实验,节约了大量的时间,为学生探究其他物体经过摩擦带电与否,带的是什么电,最后得出“自然界里只有正电和负电两种电”的结论作铺垫。学生探究的时间不够, 有时候是因为我们安排了过多的活动, 很多科学课常常安排两三个甚至四五个探究活动, 平均一个活动才几分钟。 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里要让学生完成深入的探究, 肯定是不可行的。新课程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我们必须有目的地取舍教材中的一些内容

14、,确定一个重点,保证重点活动需要的时间,不求多,不求全,只求重点突破。比如观察蜗牛,在课堂上我们可重点探究蜗牛的外形特点,而对于“蜗牛喜欢吃什么”,则让学生在课后探究。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 而且是十分宝贵的, 教师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记忆规律以及优秀教师的经验,一般对 40 分钟的时间大致上可以作如下安排:1 课始约 5 分钟。由于学生课间活动刚结束,思想和情绪还未恢复平静, 所以,这段时间教师应安排能够使学生情绪和思想尽快地安静下来、注意力能尽快集中起来的一些活动。2 课中约 25 分钟。这是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最佳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又有一段黄金时间,即课开始

15、的第 6 分钟至第 20 分钟,这一时间内学生精力最充沛,注意力最集中,思维最敏捷,是学习掌握新知识的最好时机,教师对这段宝贵时间要充分利用好。3 课末 10 分钟。 在这段时间里, 不少学生注意力开始不自觉地转移, 有的开始渴望讲话, 有的开始搞小动作。 所以。 在这段时间里,不宜安排学生听讲,而是应该顺应学生,安排能让学生充分动口、动脑、动笔的活动。教学节奏是课堂时间占有的艺术, 教师要通过等待, 给学生以时间, 其前提是教师要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足够的探究的时间。 这就需要教师在学习活动中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不要在容易理解, 目标达成己经相对充分的球节上再耗时间, 不要因为教师的表达不明确而引起歧义, 浪费时间, 更不能对学生一些无学习意义的生成材料究根问底当教师的时间掌握与学生的整体思维速度吻合时,学生就会 陶醉于自己的思维活动中自主探究,达到教师的预设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