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古代手工业



《第2课古代手工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课古代手工业(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第,2,课,手工业,:,官营手工业与民营手工业;纺织、冶金和制瓷方面手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古代手工业分类,官营手工业,民间手工业,家庭手工业,民营手工业,(,1,)官营手工业与民间手工业:中国古代手工业有()()()三种经营形态,其中由政府直接经营的是(),产生于()时期,生产(),产品(),代表中国手工业的,最高水平。,在中国自然经济时代,以纺织业为代表的()占有相当的比重,但生产落后,妨碍了()经济的发展。,()手工业由民间私人经营,为满足()需要而进行生
2、产,()以后,日常用品主要出自(),明中期以后,民营手工业占手工业生产的()地位,在明清时期,在民营手工业中还出现了()。,(,2,)纺织、冶金和制瓷方面手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冶铸进入()时期,商朝的()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冶铁业,:()时期铁农具出现并逐步推广,东汉时杜诗发明(),使用()鼓风冶铁,南北朝时发明(),使中国的冶铁水平长期领先于世界。,制瓷业,:中国是世界上()发明瓷器的国家,()时已经出现原始瓷器,东汉已烧制出成熟的(),北朝出现了(),到唐代形成,“,(),”,两大系统,宋朝制瓷技术大放异彩,出现(),明清时期,出现瓷器新品种如()()()等,(
3、)是著名瓷都。,丝织业,:中国早在()社会就能养蚕织绸,唐朝丝织业吸收()风格,明朝使用(),汉代开通了,“,(),”,,大量外销,明中期以后,在丝织业首先出现了()。,棉织业,:元朝时,()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明朝开始,()成为人们衣料的主要来源。,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经营方式,产品用途,流通方式,特点地位,政府直接、集中、大规模,民间私人,农户副业,军用、官府、贵族,市场流通,家用、交税,民间消费,不流通,剩余流通,明前期主导,受压抑、明中叶后占主导,分散落后,一直存在,明中期以后,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纺织业逐渐兴起,并在江南一些地区发展为独立的手工工厂。苏州出现
4、以丝织为业的“机户”,开设机房,雇佣机工进行生产,机户就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就是早期雇佣工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种雇佣关系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清代手工工场的规模扩大了,分工细密了;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部门和地区增多了,广东的冶铁业、云南的采矿业、四川的煮盐业、陕西的伐木业、北京的采煤业、台湾的熬糖业等,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思考: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时间,条件,标志,明中期,江南,“机户出资,机工出力”,雇佣关系,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政治前提:,劳动力,市场,资本,科技,腐朽的封建制度阻碍发展(,根本原因),无自由劳动力,科技落后,农民贫困,国内市场狭小,买房置地
5、,;关卡林立,缺乏资本积累,认识:,1,、进步性,2,、革命性,3,、弱小性,4,、缓慢性,丝,瓷,外销,丝绸之路,(西汉),CHINA,(唐朝),表现:西汉,唐朝,明清,原始,商周,汉,魏晋,唐,宋元,明清,冶金,制瓷,纺织,掌握冶铜,冶铜繁荣、铁器出现,高炉炼铁、炒钢、水排,灌钢法,16C,前领先,原始瓷器,青瓷,白瓷,南青北白,瓷窑遍布,彩瓷时代,出现,织机、织品,织室,外来风格,织锦,织造局,1,、部门不断增多,分工日益细化,技术不断进步,2,、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与工场手工业出现,3,、官营、民间手工业,(,民营、家庭,),并存。,4,、布局随着经济重心南移相应变化,5,、长期领先世界,
6、品种繁多,享誉世界,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2009,年广东高考,3,题)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B,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C,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2007,年高考海南单科,2,题)西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制度,这表明当时的手工业和商业(),A,由官府控制,B,不受官府的干预,C,存在官营和私营的区别,D,以私营手工业和商业为主,安徽六安双墩汉墓遗址被评为全国,“,2006,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图,2,所列物品不可能由该墓葬出土的
7、是,A B C D,(,2011,年海南高考,5,题)徐光启,农政全书,载,,“,今北土之吉贝(棉花)贱而布贵,南方反是:吉贝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这说明当时,A,商业是棉纺织发展的前提,B,商人买贱卖贵伤害了农业,C,北方农业生产比南方发达,D,南方经济较北方更有优势,(,2010,年高考重庆文综,13,题)文献记载,“,钢铁是杂炼生(生铁)鍒(熟铁)为刀镰者。,”,此文献提到的金属冶炼技术发明于,A,春秋战国时期,B,两汉时期,C,魏晋南北朝时期,D,隋唐时期,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