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易经济关系毕业

上传人:众众****夺宝 文档编号:24967989 上传时间:2021-07-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外贸易经济关系毕业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外贸易经济关系毕业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外贸易经济关系毕业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外贸易经济关系毕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贸易经济关系毕业(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外贸易经济关系毕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其年均12.8%的增速高于同期我国国民经济9.7%的增速,我国进出口总额在世界排名由1980年的第17位上升至第9位,快速开展的进出口贸易一向被视为改革开放以来拉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引擎;与此同时,21世纪我国贸易收支出现大幅贸易顺差被视为与经济增长极具正相关的重要指标之一。但是,在认真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对经济增长的奉献时,一些学者却发现“贸易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之间呈负相关张小济胡江云,1999;陈家勤等,1999、“净出口对经济的拉动往往与国民经济增长成反方向运行趋势彭福伟,1999的情况。这显然与宏观经济学根本理论相

2、悖。因而,要科学地认识与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就必须解开“贸易顺差悖论之谜。一、贸易顺差与经济增长“负相关论的来源要评价贸易顺差对经济增长的奉献,必须用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贸易顺差与经济增长“负相关论的得出,正是缘于此。支出法是从需求角度将一国由政府、企业和居民等经济行为主体在一年期间通过不同经济活动的最终支出额作为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其公式为:GDP=C+I+G+(X-M)。由“总支出总产出原理出发,外贸对GDP增长的奉献即为净出口对GDP增长的奉献,通常采用净出口奉献度和净出口奉献率两个指标来衡量,公式如下:净出口奉献度100%净出口奉献率净出口奉献率100%根

3、据以上公式,可计算出19791998年我国外贸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各项指标表1。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贸易出现逆差的年份,大多经济增长较快;而贸易顺差那么大多对应着经济增长速度趋缓。如1985年和1993年,贸易逆差分别达448.9亿元和701.4亿元,经济增长却高达13.5%,同期净出口奉献率分别为-3.4%和-1.5%;1997年贸易顺差达3347.0亿元,经济增长仅为8.8%,同期净出口奉献率为3.1%,等等。如此看来,上述学者的观点似乎成立。但是,检验“贸易顺差悖论是否存在,我们还必须检验支出法的理论依据凯恩斯主义模型。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各期,其中净出口奉献度

4、和净出口奉献率依据上述数据计算得出。二、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凯恩斯主义模型自1929-1933年大萧条以来,宏观经济学就一直面临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问题的困扰。凯恩斯革命使有效需求缺乏理论一直占据战后几十年的主流。尽管不时受到其他学派的批判和攻击。凯恩斯主义自身也在不断开展,但其理论假设始终未变,即经济处于“凯恩斯区域供应曲线平坦有弹性的局部,也就是社会上存在着大量闲置资源和过剩的供应能力,而总需求有效需求相对缺乏。因为它始终符合战后西方国家经济的实际经济处于需求约束型状态。按照“总支出总产出国民收入恒等式,国民收入的增加取决于总需求的扩大。宏观经济学的任务就是研究如何刺激总需求,扩大总

5、支出,以最终刺激国民收入的增长。正是为了解决需求约束型经济下均衡产出收入水平决定问题。收入支出分析法有以下两条固有的前提:(1)经济中存在超额生产能力,即经济运行在供应曲线的平坦局部,这时总支出决定产出水平;(2)在整个分析过程中,价格水平是固定的。根据国民收入产出恒等式,用收入支出法分析外贸与国民收入的关系时,我们首先作如下假定:(1)在上述总需求因素中,净出口为唯一变量,其它因素均视为常量;(2)不考虑汇率波动;(3)经济在初期处于贸易平衡的均衡产出状态。如图1(a)所示,DD代表国内需求(Domesticdemand,C+I+G),ZZ代表对国内商品的需求(Demandfordomest

6、icgoods)。在初期,经济在A点处于均衡状态,其产出水平为Y,此时贸易平衡,净出口NX为0图1(b)。在给定产出水平的情况下,出口的增加即外国对国内商品的需求增加,从而ZZ会上移至ZZ,总需求的扩大通过对外贸易乘数,最终导致国民收入的增加,由Y增至Y。所以,净出口与收入呈正相关关系。以上收入支出法考察的仅是净出口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在分别引入进、出口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时,凯恩斯主义模型有如下假定与结论:1、出口需求是外生变量。在开放经济的大多数凯恩斯模型都假设出口量与国民收入无关,它主要取决于外国的收入水平、本国商品与外国所生产的商品的相对价格、外国人对本国商品的偏好以及本国汇率上下。

7、2、进口那么是国民收入的增函数,随收入的增减而同向变化,同时它也受国内对外国商品的偏好、相对价格、本国汇率等因素影响。3、出口、进口与国民收入关系的不同会影响净出口对收入的作用。这是因为,假定出口不变,随着收入的增加进口也会增加,二者的关系可用边际进口倾向来衡量,边际进口倾向同时也说明从经济增长额中溢出来变成进口的“漏损使贸易收支恶化的程度。这种变为进口的漏出量会缩小乘数值和减弱增加的支出对国民收入最终变动的影响。4、因此,如果外部需求没有变化,那么净出口反过来也会成为国民收入的减函数:随着产量的提高,进口会增加而出口不受影响,导致更低的净出口。综合起来,净出口与国民收入之间就会出现NXYMN

8、XY的情况,所以扩大外需确保出口不下降,才能保证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三、供应约束型经济条件下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通过对外贸与经济增长的收入支出分析,我们从凯恩斯主义模型中得出了贸易顺差与经济增长的正相关性。那么,实践中为什么会出现相反结论呢?问题就在于支出法。收入支出法运用的假定前提决定了该分析方法仅在需求约束型经济下适用,不能涵盖我国20多年来宏观经济运行的全过程。我国直到1997年才逐渐进入供大于求的需求约束型经济,在此之间那么一直是资源短缺、市场上商品供不应求的供应约束型经济。在该经济中,相对于较低的供应能力而言,总需求处于较高水平并且有充分弹性,所以在无资源闲置和供应过剩的情况下,

9、总需求的变动不会引起收入的变动,而只会引起价格水平的大幅波动。因而,国民收入的提高取决于供应能力的改善,国民收入是供应的函数。如图2所示,假设增加需求,AD向右上移至AD,收入不变而价格水平上升;假设将供应曲线向右移至AS,那么国民收入由Y增至Y,价格略有下降。因此,在由供应来决定收入的供应约束型经济下,净出口需求难以客观地反映外贸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二者的关系必须结合进、出口对供应的影响角度来分析:首先,进口依然是国民收入的增函数。但在供应约束型经济下,进口不再是“漏出量。进口国内短缺的投资品和消费品可平抑国内上涨的物价;同时,进口资本品会产生类似于支出乘数的乘数效应,扩大本国供应,引起国

10、民收入倍增。其次,出口具有内生性。在短缺经济下,一国出口并不是因为本国供应能力过剩所以寻求国外需求,而在于出口创汇以增强进口能力,支撑和扩大进口。因为一国不可能在贸易收支持续恶化的情况下扩大进口。因而出口内生于进口而又受到本国国民收入水平的制约,出口的扩大有赖于国民收入的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说,出口也是国民收入的增函数。影响出口的因素那么有出口商品在国内市场供求状况、外国国民收入、相对价格、汇率及偏好等。因此,进口增加国内供应,出口减少国内供应增加国外供应贸易逆差就是本国供应的净增加,贸易顺差即是本国供应的净减少;前者会引起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后者那么会导致国民收入水平的降低。反过来,国民收入变

11、动也会引起贸易收支的改变。因为出口与进口均是国民收入的函数,贸易状况就取决于边际出口倾向与边际进口倾向的比照;假设前者大于后者,贸易收支状况呈顺差,反之那么呈逆差。四、结论1、从1979年到1996年,由于我国总体上处于供应约束型经济,在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拉动上,进口发挥的作用大于出口。贸易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呈“负相关恰好从供应角度证明了这一点。具体表现在:第一,从1979年至1996年,我国进出口贸易平均速度大于国内经济平均增长速度,而进口贸易速度又大于出口贸易速度。19791988年我国GDP增长率平均为13.7%,进出口总额平均增长23.7%,其中进口为23.8%,出口为23.6%;19

12、911996年以上四项指标分别为21.8%、22.3%、22.6%和21.9%由于1989、1990年国内国际环境因素变化,我国外贸与经济增长波动较大,与其余各年水平相差显著,故本文将19791996年分为19791988和19911996年两阶段,舍去这两年并不影响总体水平。这一事实反映了在该阶段,由于我国国内市场需求巨大而工业供应能力缺乏,加之价格关系尚未理顺,我国经济在总体上面临着商品短缺、通货膨胀的压力。在该阶段可供出口的大都是内外市场都需要的资源型产品或初级产品邱晓华,1999。在此情况下,更高的进口速度在平抑物价和缓解国内生产瓶颈及增强出口能力方面提供了支持。第二,18年来,在我国

13、外贸依存度不断提高的同时,进口依存度平均水平始终大于出口依存度平均水平。外贸依存度由1979年的11.2%提高至1996年的34.8%,其中19791988年进口依存度平均水平为9.9%,出口依存度平均水平为8.6%;19911996年两项指标分别为17.8%、18.8%,但19791996年分别为13.0%和12.6%。这说明在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中,进口总额占GDP的比重大于出口,即在我国对外开放、参与国际分工程度不断加深的进程中,进口比出口起着更重要的作用。第三,平均边际进口倾向大于平均边际出口倾向。19791988年两指标分别为15.0%和14.3%,19911996年分别为19.0%和1

14、8.7%。这说明,改革开放18年来,我国GDP的增加额中一直更多地用于进口以增加国内对资本品和消费品的供应能力,而不是用出口以刺激总需求,我国供应约束型经济形态尚未改变。利用“进口的GDP增长弹性指标也得出了同样结论陈家勤等,1999。2、自1997年起,由于近20年来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在经济高速增长中国内供应能力大大提高,我国宏观经济从总体上进入了供大于求的需求约束型形态,开始与凯恩斯主义模型的假设前提相符,因而贸易顺差与经济增长已成正相关关系。但是,此结论将不再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一贯实行的出口导向型贸易开展战略的理论依据。它恰恰要说明的是,缘于国内供应能力缺乏而实施以出养进的出口导向型贸易战略已走到了尽头,而且我国的外贸总额规模已很大,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及增长速度都已不大。对于供应相对过剩而有效需求相对缺乏的开展中大国,其经济开展的内在动力将越来越依赖于内需的扩大。我国贸易开展战略的宏观背景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要求我们实施新的贸易战略与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