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取向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949180 上传时间:2021-07-1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9.2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取向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取向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取向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取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取向(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取向摘要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全球经济不景气,从而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对外 贸易。东南沿海不少以外贸为主导的中小企业纷纷倒闭,这不得不引发我 们的思考,贸易转型势在必行。本文依据竞争优势理论对我国的外贸实际 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得出结论,我国的外贸发展战略应从以比较优势理论 为指导转为以竞争优势理论为指导。关键字比较优势理论 竞争优势理论 对外贸易 贸易政策ABSTRACTThe financial crisis in global economic downturn, thus seriously influenced our foreign trade. In

2、 the southeast coastal many foreign trade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which have caused the collapse of our thinking, trade transformation is imperative.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for our foreign trade practice, and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conclusion, of Chinas fore

3、ign trade development strategy should be guided by the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to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eory as the guide to.key The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eory Foreign trade Trade policy目录一、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理论分析 (1)(一)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1)1 .比较优势理论的含义 (1)2 .比较优势理论的缺陷

4、 (2)(二)竞争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3)1.竞争优势理论的主要因素 (3)3.竞争优势理论的局限性和对中国的不适应性 (4)(三)两种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6)二、比较优势与我国对外贸易的实践 (7)(一)比较优势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实践的积极影响 (7)1 .我国对外贸易取得快速发展 (7)2 .进出口商品结卞得到优化 (8)(二)比较优势理论指导下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 (9)1 .缺乏技术优势和竞争优势的资源禀赋比较优势难以为继 (9)2 .按照比较优势选择产业结构产生的问题 (10)三、竞争优势理论与我国对外贸易转型 (11)(一)竞争优势理论对贸易转型的积极影响 (11)1 .我国

5、贸易产业取得的进步 (11)2 .我国对外贸易的不足 (11)3 .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的转变 (12)(二)我国外贸转型的条件 (13)1 .进出口商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产业升级取得重大进展 (13)2 .我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增强 (13)3 .我国国内市场广阔,潜力巨大 (14)4 .我国市场经济正处于建立与完善的过程之中 (14)5 .加入WTO为我国外贸提供机会和挑战 (14)四、我国对外贸易政策取向及建议 (15)(一)正确理解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的关系 (15)(二)培育竞争优势的政策建议 (17)参考文献(19)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中国对外贸易政策 取向一、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理

6、论分析(一)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1 .比较优势理论的含义比较优势理论是传统经典的国际贸易理论。一般说来,人们将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作为比较优势理论的起点。李嘉图认为,如果一国生产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小于另一国,那么该国在该商品的生产上 就具有比较优势。这就说明,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商品的生产上都处 于绝对的劣势,只要按比较优势进行生产和贸易,一样可以从国际贸易 中获利。即发展中国家只要参与国际贸易 ,就能够获利。比较优势理 论倡导的是自由贸易政策,它认为通过自由贸易,贸易的双方都能够获 得利益,世界整体的福利也得到了提高,因此,全世界都应该实施自由 贸易政策。李嘉图把这一原理推广到国际分工和国际

7、贸易 ,并进一步通过英 国生产毛呢、葡萄牙生产酒的著名例子的分析,阐释了比较优势理论。 该例子说明,在进行交换的两个国家中,即使其中一国两种产品的生产 成本都低于另一国,具有绝对优势,但也有优势大小的不同;而另一国 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劣势,也同样存在劣势大小之分。 若两国均专门生产和出口其绝对劣势相对小的商品 ,同时进口其绝对 劣势相对大的商品,通过国际分工和交换,两国都可以突破本国原有资 源条件的限制,更多地消费自己不能生产的产品,从而增进福利水平 获得更多的利益。由此可见,李嘉图更加强调各国在成本上的相对差 别和相对优势,认为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或技术水平的相对差异是国 际分工和

8、国际贸易的基础。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以1、2表示两个国家,a、b代表两种 商品,则不等式为:a 1 /a2b 1 /b2l。这一不等式表明,同国家2 相比较,国家1在a、b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但在商品 a的生产力方面比商品b有更大的优势,即比较优势。李嘉图在更加 广泛的理论基础之上更好地解释了贸易的基础和贸易利益。2 .比较优势理论的缺陷但是比较优势理论也有其不足, 典型的表现为比较优势陷阱。 所 谓 比较优势陷阱”是指一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完全按照比较优势, 生产并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则在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 品出口为主的经济

9、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中, 虽然能获得利益,但贸易 结构不稳定,总是处于不利地位,从而落人 比较利益陷阱其主要 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初级产品比较优势陷阱。它是指执行比较优势战略时, 发展中国家完全按照机会成本的大小来确定本国在国际分工中的位 置,运用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优势参与国际分工, 从而只能获得相 对较低的附加值。并且比较优势战略的实施还会强化这种国际分工形 式,使发展中国家长期陷入低附加值环节。 由于初级产品的需求弹性 小,加上初级产品的国际价格下滑,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甚 至是贫困化增长现象的出现就不可避免了。第二种类型是制成品比较优势陷阱。由于初级产品出口的形势恶 化,发展中国

10、家开始以制成品来替代初级产品的出口,利用技术进步来促进产业升级。但由于自身基础薄弱,主要通过大量引进、模仿先 进技术或接受技术外溢和改进型技术等作为手段来改善在国际分工 中的地位,并有可能进入高附加值环节。但是这种改良型的比较优势 战略由于过度的依赖技术引进,使自主创新能力长期得不到提高,无 法发挥后发优势,只能依赖发达国家的技术进步。(二)竞争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1.竞争优势理论的主要因素20世纪80年代迈克尔波特提出了竞争优势理论,他认为,一个 国家的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四大类因素:(1)、生产要素。波特将生 产要素分为基础要素和高级要素。基础要素不需要进行开发活动或者 说只需要相对较少的社会

11、和私人的投资。高级要素,如受过高水平教育的人员和现代化的电信通讯基础设施,需要很大的持续不断的投资。高级要素是决定一国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2)、需求状况。包括国内需求的结构、市场大小和成长速度、需求的质量、需求国际 化等各个方面。(3 )、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4 )、企业的战略、结 构和竞争。另外波特认为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政府的作用和机遇。在波特看来,即使没有因生产要素差异产生的成本上的比较优势 ,竞争 优势仍然可以建立在其他方面要素的优势之上。波特还认为差异型产 品的竞争优势比较大,而低成本型产品的竞争优势比较小 ,所以,他重 点强调的是“差异化竞争”,而不是“低成本竞争”。在贸易政

12、策上,竞争优势理论认为各国应该实施贸易保护政策,因 为,政府的作用也是一国竞争优势的重要影响因素。如果一国的产业 想在国际市场上保持其竞争优势,政府必须采取一些政策和措施来从 事要素培养和创造,特别是高级要素的生产,发展产品差异较大的产业 从而持续创造本国的竞争优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经济学家就 纷纷推崇战略性贸易政策,主张通过技术引进和高科技投入等途径培 育一批技术含量高、出口前景好的产业部门,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从而扩大本国的出口。3.竞争优势理论的局限性和对中国的不适应性(1)、竞争优势的许多结论不适合解释发展中国家的情况,主要是根据发达国家尤其是美、日的成长过程所总结出来的

13、。波特认为市 场需求越苛刻、越高级,产业的竞争力就越高。但在大多数发展中国 家,目前许多产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或成长阶段, 并没有能力来满足 苛刻、高级的市场需求。如果发展中国家将苛刻的、高级的市场需求 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如通过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或产品质量法 律),将难以和发达国家的企业竞争,并最终丧失国际竞争力。(2)、竞争优势理论的隐含前提在于:资本是充裕的,企业可以 轻易获得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这与现实条件并不完全符合。国际范 围内的资本流动仍然受到诸多限制,一些穷国自身的积累能力也有 限;尤其对一些发展中国家来说,技术落后和管理经验不足的情况更 严重。因此,在扶持自己的幼稚产业时,一

14、定程度的垄断和贸易保护 是必需的,自由竞争只会造成打击民族工业的后果。 在对日本的经验 进行分析时,大多数经济学家都把日本通产省实行的产业扶持政策, 作为日本经济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而竞争优势理论对这点的忽视显 然构成了它的一个根本缺陷。(3)、波特的分析体系包括的特质有好几项,而简化的答案往往 会把问题内部一些最重要的部分掩盖掉。 这反映了战后影响国际竞争 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因素的复杂性。一国经济发展是受多方面因素影 响,甚至不同的国家影响因素也不相同。但是,如果把所有影响因素 都考虑进去,往往也会掩盖真正的关键因子。(4)、波特的分析没有考虑跨国公司的作用。 而明显的例证表明, 跨国公司在国

15、际贸易和国际分工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同时也使得产业 竞争优势有时不完全取决于国内因素。(5)、波特的模型分析从企业的竞争战略出发。但是他又几乎完 全将企业竞争优势归因于企业外部的市场力量, 并假设这一力量与企 业进行市场定位,构筑进入和退出市场壁垒的能力相一致。企业所处 的外部环境的确很重要,但过分强调国内市场、相关产业、同业竞争、 机会和政府等外部因素而忽视企业自身的因素也是难以有说服力的。 尤其是对于我国,竞争优势所含因素太多,而我国一时是很难具备全 部要素的,如果不是有重点地制定战略,发展的质量将会受到影响。 波特自己也承认,国家的竞争优势倒也不需要齐备所有的关键要素, 国家缺少两个关键

16、要素也不会妨碍它寻求竞争优势,但他没能指出到底如何从仅拥有两种要素,发展到拥有互动的整体竞争优势。 而我们 知道,要想持续发展,拥有持久的竞争力,必须拥有垄断性的资源, 而自然资源如上分析是可以替代和跨国流动的,因而难以是垄断性 的。只有无形的资源一一知识,才是国家最大的财富。拥有自主知识 产权优势,是一个企业和国家能长期取得垄断利润的关键。(三)两种理论的联系与区别1、因为比较优势理论所讲的比较优势产品是本国产品间的比较, 而在一国国内具有优势的产品并不一定在国际竞争中具有竞争优势, 而竞争优势才是产品通过市场检验的资格。 所谓竞争优势是指企业在 向顾客提供有价值的商品或劳务时所创造的独特的

17、并持久的属性,这种属性可能来自于产品或劳务的本身固有的属性或产地,也可能来自于生产方法等。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应是具有垄断性的产品。 随着全 球化进程加快,资本、劳动力、资源等生产要素可以在国际间流动, 再加上技术的进步和对人力资本投资增加, 推动了资本对劳动力的替 代、新材料对资源的替代以及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对数量不足的弥补, 使得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已不再具有垄断优势,所以根据本国拥有的比较优势来参与 国际分工,虽然可以获得一定的贸易利益,但却不能缩小与发达国家 的经济差距。2、比较优势是由一国资源禀赋和交易条件所决定的静态优势, 是获取竞争优势的条

18、件;竞争优势是一种将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 的综合能力的作用结果;比较优势作为一种潜在优势,只有最终转化 为竞争优势,才能形成真正的出口竞争力。现在要实现我国出口产品 的结构升级,就必须以国际经济综合竞争为导向, 将现有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而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创造和培育我国的知识产权优 势。二、比较优势与我国对外贸易的实践(一)比较优势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实践的积极影响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发展中国家,技术相对落后但却拥有劳动 力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因此中国充分利用这些条件,运用比较优势 理论充分利用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将其技术相对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生产环节转移过来。低廉质优的劳

19、动力成本促成 了产品的低成本,而这,又增加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使中国对外贸 易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有了大幅度的增长。1 .我国对外贸易取得快速发展进出口贸易总额跻身于世界前列。改革开放为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建立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尤其是进入 21世纪以来,中国实现了对外 贸易的大跃进。2000年中国对外贸易额达到4743亿美元,2001年 达至U 5097.7彳乙美元,2002年达至U 6207.854乙美元,2003年达至U 8512.1 亿美元,2004年,达到11548亿美元,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 德国的第三大贸易国,2005年,达到14200亿美元,2006年为17610 亿

20、美元。2007年中国贸易进出口总额为2.17万亿美元,比1978年的 206.4亿美元增长了 104倍,占全球贸易比重由1985年的1.8%提高 到2007年的近8%;在世界中的位次与上年持平,仍居世界第三位。服务贸易总额由1982年的44亿美元发展到2006年的1917亿美元, 24年间增长了 43倍,位居当年世界第八位。2 .进出口商品结构得到优化首先,出口商品结构经历了两次转变。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90 年代,我国完成了商品结构的第一次转变。据海关统计, 1978年初 级产品出口占我国出口总额的 54.8%,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占 45.2%, 到1990年,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重

21、各为25.6%和74.4%,工业制成品已经成为中国出口贸易的主力军.进入21世纪以来,出口商品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2000年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重 各为10.2%和89.8%,2006年这一比重已变为 5.5%和94.5%,而且高新 技术产品的出口比重已占出口总额的29%。2007年出口商品结构继续优化机电产品出口占当年出口总值的57.6%其在中国出口贸易产品中已占据主导地位。另外,进口商品结构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变 化相对较小,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进口比重较为稳定,分别占20% 和80%左右.近几年,适应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初级产品进口比重有 所上升。3 .中国经济开放度逐渐提高

22、从进口增长率,进口比率以及进口关税保护程度三个指标来衡量,中国已经是一个开放性的经济体,经济开放程度逐步提高。近年来,中国进口规模大且增长速度快,进口比率高且不断上涨。2006年, 中国初级产品进口 1871.4亿美元,增长了 26.7%;工业制品进口 6044.7 亿美元,增长18%。由于国内相关需求强劲,国际市场价格维持高位, 进口资源、能源商品金额大幅增长,其中进口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 关原料890亿美元,增长了 39.2%。进口关税下降快且幅度大。近年来,我国不断自主地大幅度降低关税税率,算术平均关税税率已由1992年43.2%下降到2006年的9.9%。其中,农产品平均税率为15.2

23、%,工业品平均税率为9.0%。 中国已经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贸易 大国。(二)比较优势理论指导下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为发展中大国,我国拥有的资源比较优势不外乎是大量廉价劳 动力和绝对量不小、但人均占有量较低的自然资源。中国选择与比较 优势相符合的产业和技术结构,不外乎是大力发展劳动密集的技术含 量低的产业,这样中国将陷入西方学者讲的“比较优势陷阱”。这样的产业结构安排和贸易格局很难起到带动本国经济发展的效应。1 .缺乏技术优势和竞争优势的资源禀赋比较优势难以为继按照比较优势理论,中国拥有几乎取之不尽的廉价劳动力这对于 中国而言,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国际贸易中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 然而,一旦

24、考虑到生产率的差异,偏重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中国在出口 方面的低工资优势就不太明显,甚至较之某些国家还处于劣势。在现实的贸易中,一国潜在的比较优势能否实现,贸易利润能否获得,取决于一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是否具备竞争优势。 如果不具备竞争 优势,产品将被排除在国际交换之外,比较利益就无法实现。而比较 优势是相对于本国的资源和另一国的情况, 在世界范围内就不一定具 有价格竞争力了,加上受到国际金融体制的影响及其他非价格因素如 产品质量、性能、款式、包装、运输费用、品牌偏好、文化内涵、售 后服务、差异化等的影响,使得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由价格竞争力和非价格竞争力共同决定。如果发展中国家在非价格方面

25、的竞 争力太弱,它们即使具有低价格的比较优势,也会丧失竞争优势。2 .按照比较优势选择产业结构产生的问题如果单纯按照比较优势指导我国的贸易和经济发展战略,可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不一定就能在世界上具有竞争优 势。如果一味坚持按照由比较优势选择产业和技术结构,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劳动密集产业,会带来一系列后果。(1)贸易条件的恶化。从供给方面看,发展中国家根据现有的 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进行的生产主要在于初级产品、劳动密集型 的工业制成品方面,随着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加入到全球化过程中 来,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供给也越来越多,形成所谓的“合成谬误”,从而使得这类产品在国际上竞争

26、激烈,贸易条件不断恶化。从需求方 面看,更是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恶化的重要原因, 因为各国经济的发 展和人均收入的提高,国际市场上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需求日益减 少。再深入到从需求结构分析,传统的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日趋饱 和,国际消费需求结构以及相应的投资需求结构, 已向更高层次转换。 我国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面对的,只能是日益缩小的国际市场和日 益下降的价格水平,形成与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品交换的贸易条件越 来越恶化。(2)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弹性小、附加值低,易出现出口的 “贫困化增长”,同时,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市场过于集中, 生产地区分布也不均衡,使我国产品极易遭受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

27、和冲击。(3)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歧视性的贸易政策,使我国的劳动密 集型产品受到了诸多贸易壁垒,在国际市场上发展的空间越来越有 限。三、竞争优势理论与我国对外贸易转型 (一)竞争优势理论对贸易转型的积极影响 1.我国贸易产业取得的进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出口商品结构也有 了明显的改善,逐步实现了出口去向从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向以发达国 家为主,以初级产品为主向以制成品为主的转变, 制成品的比重已经 接近世界发达国家水平,这些都表明我国贸易结构在不断优化。中国对外贸易现状,从出口总额来看,中国出口总额在近 30年出现明 显上升趋势。从1978年97.5亿美元增长到了 2006年9

28、691亿美元, 平均年增长率达到近 20%。从出口商品结构上来看,工业制成品比 重明显高于初级产品比重,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1980年工业制成品的比例仅45.9% , 2005达到93.6%。从出口去向来看,我国出口发 达国家的比例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出口发展中国家的比例在逐年下 降。2006年与我国发展贸易往来的国家有 228个,美国和加拿大、 日本、欧盟是主要贸易合作伙伴,拉美、非洲和大洋洲地区与我国的 贸易总额在上升。高科技产品的出口比重在逐年增加,从 1999年占 出口总额的16.7%到2003年的27.1%。2 .我国对外贸易的不足比较优势理论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29、,但是比较优势不具备持续性。我国能否保持外贸的持续快速发展仍然是 一个焦点问题。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发展中国家生产并出口劳动和资 源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发达国家则出口资本和 技术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实际上,长期以来我 国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的指导思想正是比较优势所强调的劳动密集 型产品所主导,运用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来参与竞争。 这正是我国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和“贫困化增长”困境的重要原因。 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比较优势陷阱”主要有:出口商品技术含量低, 密集型产品和粗加工占了很大的比重;在贸易额增大的背后隐藏着我 国贸易条件的恶化;产业结构层次较低,

30、行业内部结构和企业组织结 构不合理。3 .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的转变在新的国际经济背景下,劳动密集型产品面对着日益缩小的市场 和激烈的竞争,纯粹依靠比较优势已经不能为我国对外贸易创造更大 的发展空间,而且还会使我国对外贸易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在这样的现状下就需要用新的理论来指导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迈克尔波特认为国家竞争优势是:在参与国际竞争过程中,要从全局的高度, 根据一国范围内可以调度的资源,并以最终在国际市场上确立本国产 品市场占有率为目的的竞争能力。 竞争优势理论建立在规模经济、市 场不完全竞争、技术进步等基础上,更强调通过创新获得竞争优势改 变现状。国家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能否使主导产业具有

31、优势,并使企 业具有适合的创新机制和充分的创新能力。在新经济条件下我国外贸 竞争优势的来源不是彻底的放弃劳动密集型产业,去追求资本、技术 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而是运用科技力量和不断的创新来改造传统产 业,提高生产力水平和科技含量,选择性的扶持和发展先导性高科技 战略产业(主要是信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等)。先导性高科技产业既 可以为现有的传统产业融入新技术和设备,还是未来世界的主导产业 或支柱产业。通过与跨国企业合作或竞争,成为其价值链的一环,从 而提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二)我国外贸转型的条件1.进出口商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产业升级取得重大进展(1)出口:工业制成品出口

32、占绝对主导地位, 2007年达91.9%; 出口产品高附加值化和多样化,2007年机械运输设备出口为23.9% , 机电产品出口比重超过 30%,成为第一大类出口商品,且出口结构 不断改善,技术相对密集的机电产品及成套设备占机电产品出口额比 重2007年达87.5%,劳动密集型产品成为出口主导产品。(2)进口:本世纪初期,我国工业制成品的进口比重为91%,消 费品下降为17%。(3)进出口商品优化推动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2.我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增强根据我国出口商品的贸易竞争指数(TC指数)显示,我国贸易 商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纺织品,服装等)的贸易竞争指数大于零, 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33、而且从发展趋势来看,该类产品在今后的较长时期中也会持续保持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而在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 型及知识密集型产业中,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则显得相当薄弱,其贸易 竞争指数为负,但近年来逐渐改善。3.我国国内市场广阔,潜力巨大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有13多亿人口,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增长迅速。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率达 8.2%,经济前景良好。随着经 济的发展,人民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福利制度的完善,必 将诱发庞大的需求,这将对中国经济乃至整个世界经济也都会起到巨 大的推动作用。4.我国市场经济正处于建立与完善的过程之中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宏观调控体系的完善,统一、公平、 竞争、有序的

34、市场体系的形成,各项保障措施的完备,将为我国推行 竞争优势理论创造良好的制度条件,法律保障和环境。5、加入WTO为我国外贸提供机会和挑战(1)成为WTO的成员,将为我国扩大出口和引进外资、先进设 备、技术与管理经验提供便利,将有助于促进我国产业升级,产品质 量提高,结构优化,从而竞争力增强。(2)加入WTO将会面对更为直接与更为激烈的竞争,失去了政 府的保护,优胜劣汰”将成为铁的纪律,这将为各行业带来挑战,增 加压力,促进他们去发展科技,加强创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在 竞争中求得生存。可见,我国推行竞争优势战略在客观上存在许多有利条件。 同时,在主观上,人们的竞争、创新意识增强:政府正在进行

35、资产重组,调 整经济结构;企业正进行各种兼并、收购、以扩大规模,实行资源共 享,分工合作,获得规模经济效应;同时积极创新,加强科研和生产 部门的结合,推动科技快速转化为生产力等。这些都为我国贸易推行竞争优势理论提供了条件。四、我国对外贸易政策取向及建议(一)正确理解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的关系后起的发展中国家竞争优势的形成关键是对比较优势的充分利用,如果完全套用比较优势理论可能会陷入比较优势陷阱, 而一味追 求竞争优势则可能陷入赶超战略的困境。 因此,正确运用竞争优势理 论,关键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 .只要全世界的生产要素和经济资源没有完全流动,一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时就可以通过充分利用比较优势来

36、获取竞争优势,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尽管当代的经济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各种生 产要素和经济资源在全球的流动程度,资本所有者、经营管理和营销 人才以及熟练劳动力的流动规模空前扩大, 但从发达国家限制发展中 国家移民以及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商品进口设置贸易壁垒的情况看, 这种流动很不彻底,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远未丧失, 最明显的一点 是发展中国家完全可以通过利用本国质量较高、 成本较低的熟练劳动 力去替代发达国家的低程度熟练劳动力, 获得一种竞争优势。由于国 家的大小和国内市场规模的差异、资源禀赋的不同、发展水平的差距, 以及人为的贸易政策和战略的不尽相同, 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所起的促进作用的大小

37、是不相同的。即便是同一个国家,不同时期由于贸易 政策和发展阶段所面临环境的不同,也会使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 进作用发生变化。因此,简单地将对外贸易视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是不恰当的。美国、德国、日本有着成功的发展经验,选择了一条可 行的加速经济增长的途径,即充分利用对外贸易的“润滑剂”作用, 依托广阔的国内市场,在有选择性的保护政策下进行进口替代生产; 同时大力发展国内贸易,扩大内需,维持企业在国内市场的竞争能力, 促使进口替代行业迅速成长为具有国际优势的出口产业,以服务于国内国外两个市场。2 .把竞争优势理解为对比较优势的充分利用,有利于我国与跨 国公司平等合作、实现双赢。当代推进经济全

38、球化的主力是跨国公司, 处理好与跨国公司的关系是我国成功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关键。跨国公司对外扩张主要手段之所以是对外直接投资, 是因为中国在发展制造 业方面具有最大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可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中 国通过对比较优势积极而充分的利用,将扩大与跨国公司合作的基 础,借助跨国公司弥补本国生产要素和经济资源在某些方面存在的不 足,使经济实力明显较弱的企业通过与跨国公司的合作达到平等互利 的目标,最终实现竞争优势。3 .把竞争优势理解为比较优势的充分利用,也有利于我国在参 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抵制发达国家单方面削弱我国竞争优势的企 图。经济全球化从本质上看是发达国家部分经济内部竞争力下降和

39、外 部利益引诱的结果,当代经济全球化的一大特点是贸易商品不再是纯粹的互补品,至少是互补性的竞争品,并且随着我国发展水平的逐步 提高,这种竞争成分将越来越大。拥有绝对竞争优势的发达国家一方 面想获取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巨大好处,另一方面又不愿承担经济全球 化给其带来的必不可少的压力,千方百计地以政治、经济等各种手段 去阻碍发展中国家竞争优势的发挥,提出超过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阶 段的对外开放要求和速度。发展中国家通过与跨国公司取得利益的一 致性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来自于发达国家的开放压力,避免在条件不成熟时过早地与发达国家在国际市场上进行正面的竞争,为经济的早 期发展谋求一个尽可能好的外部环境。目前有许

40、多国家不清楚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一夜之间把本国的经济推向世界,结果本国原有的资源配置机制遭到破坏 的同时,比较优势又无法得以充分展开,开放的经济不但没有增长, 反而出现了萎缩,这就是前苏联东欧地区参与经济全球化受挫的最主 要原因。比较优势得不到充分利用的对外开放不如不开放, 任何一种 对外开放措施都必须能在经济增长上反映出来,这是参与经济全球化 的一个最基本的标准。(二)培育竞争优势的政策建议1 、加快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包括培育和市场经济相适应 的有理性的推行竞争优势理论的微观主体和宏观主体。建立全国统 一、公平、竞争、有序的国内大市场及市场体系,消除地方保护主义 和市场分割

41、,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竞争环境,以增强创新和竞争能力; 建立健全有效的市场运行传导机制和政府宏观调控机制等。关键是实现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以便 产生有理性的企业行为和减少政府干预的失败。2、加强政府的作用:鼓励企业竞争和创新,鼓励企业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推动自由贸易,把本国企业推向国际市场;对关键产业 和高科技产业给以暂时积极适当的保护; 积极开拓国内市场,扩大内 需;积极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经验。3、深化企业改革,调整企业结构,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是国家竞争优势的基础,企业缺乏活力不思创新,国家就难以树立整体优 势。因此,首先,必须加大我国企业制度改革与创新。其

42、次,加强现 有企业的联合兼并。最后,全面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创新能力。4、要加快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加强宣传力度,增强企 业竞争意识,并把更多的企业和产品推向国际市场。总之,在知识经济悄然来临,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竞争异常激 烈的今天,为了适应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适应知识经济和高新技术 产业蓬勃发展的需要,既要抓住新的机遇,又要迎接新的挑战,以竞 争优势理论为指导,积极培育我国的贸易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调整本 国贸易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结构,从而促进我国外贸发展战略从比较优 势导向竞争优势导向转变,并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相关的外贸制度和政 策设计,以适应本国贸易商品国际竞争力的变化要求, 力争

43、使本国的 竞争优势能够发展到一个更高的阶段。参考文献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文版)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12 .迈克尔 波特(Michael Porter)国家竞争优势,中信出版社,2007,3 .程恩富: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知识产权优势4 .李洁俞晶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战略5 .徐强 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3,(6).6 .马述忠,陈兴浓 哪一个更有效:比较优势抑或竞争优势J商业研究,2002,(7).7 .彼得沃尔 论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J 国外财经,1995,(2).8 .高柏:中国发展模式必须从比较优势走

44、向竞争优势9 .胡剑龙 民企已到变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关键期10 .洪银兴兼论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理论的缺陷11 .霍建国借鉴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调整我国外贸发展思路12 .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文版)M.上海:商务印书馆,1972.13 .王慎之.西方经济思想库(第一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14 .曲建.从经济发展战略高度正确认识我国的加工贸易,特区经济,1999,8, 26-3115 .对加工贸易的几点思考,中国商务报,200316 .胡峰.试论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青海师专学报,2002,2, 97-9917 .汪五一.从经济全球化看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经济问题探,1999, 1018 .冯兴艳.牛建波.推进我国加工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思考,陕西经贸学院学报,2000,5 , 40-4319 .正常认识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裴长洪,200820 .提高企业国家竞争力一一中国企业走出去之跟本,邹欣200821 .在反通胀背景下促进外贸结构调整和供给效率提升,张燕生200822 .如何看待中国没有顺差的变化,姚枝件200823 .中国外贸发展:总量、结构与竞争力的分析,24 .我国战略型性贸易实践,邢孝兵,200825 .关于我国贸易战略调整的探讨,于蕾,20081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