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短路径--教学设计(冯丽华)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24900833 上传时间:2021-07-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63.2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最短路径--教学设计(冯丽华)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最短路径--教学设计(冯丽华)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最短路径--教学设计(冯丽华)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最短路径--教学设计(冯丽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短路径--教学设计(冯丽华)(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短路径第二师华山中学初中数学组冯丽华2015/9/30最短路径教学设计、内容和内容解析1 、内容利用轴对称探究简单的最短路径问题。2 、内容解析最短路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初中阶段主要以“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及“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为知识基础,有时还要借助轴对称、平移、旋转等变换进行研究。本节课以数学史中的一个经典问题“将军饮马问题”为载体,开展最短路径问题的课题研究,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的线段和最小问题,再利用轴对称将线段和最小问题转化“两点之间,线段最短”问题。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利用轴对称将最短路径问题转化为“两点之间,线

2、段最短”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目标能利用轴对称解决简单的最短路径问题, 体会图形的变换在解决最值问题中的作用, 感悟转 化思想,进一步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增强应用意识。2、目标解析( 1)学生能将实际问题中的“地点” “河”抽象为数学中的“点” “线” ,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 2)能利用轴对称将线段和最小问题转化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问题;( 3)能另选一点,通过比较、逻辑推理证明所求线段和最短;( 4)在探索最短路径的过程中,体会轴对称的“桥梁”作用,感悟转化思想。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最短路径问题从本质上说是极值问题, 作为八年级的学生, 在此之前

3、很少接触, 解决这方面问题的经验明显不足,特别是面对实际背景的极值问题无从下手。对于直线异侧的两点, 怎样在直线上找到一点, 使这一点到这两点的距离之和最短, 学生很容易想到连接这两点,所连线段与直线的交点就是所求点。但对于直线同侧的两点,如何在直线上找到一点,使这一点到这两点的距离之和最短,一些学生感到茫然,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证明最短时,需要在直线上任选一点(与所求作的点不重合) ,证明所连线段和大于所求作的线段和学生想不到,不会用。教学时,教师可从“直线异侧的两点”过渡到“直线同侧的两点”,为学生搭建“脚手架”在证明“最短”时,教师可告诉学生证明“最大”“最小”问题,常常要另选一个量

4、,通过与求证的那个“最大” “最小”的量进行比较证明。由于另取的点具有任意性,所以结论对于直线上 的每一点(点C除外)都成立。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利用轴对称将同侧线段和最短问题转化为异侧线段和最短问题,并 能进行简单推理论证。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在初次解决问题时,学生出现了多种方法,通过测量,发现利用轴对称将同侧两点转化为异 侧两点求得的线段和比较短;进而利用几何画板通过动画演示,实验验证了结论的一般性;最 后通过逻辑推理证明。教具准备:直尺、几何画板,ppt五、教学过程设计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问题:看到课题,回忆学 过哪些最短路径问题?A 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2.以上两个问题,

5、我们称为“最短路径”问题。D复 习 引 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 点所连线段中,垂线段最3、小试身手已知:如图,点A, B分别是直线 l异侧的两个点,如何在直线l 上找到一个点,使得这个点到 点A、点B的距离的和最短?从学生已经学 过的知识入 手,为进一步 丰富、完善知 识结构做铺 垫。历山大里亚城里有一位久负盛探名的学者,名叫海伦.有f, 一位将军专程拜访海伦,求教究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从 图中的A地出发,到一条笔直新的河边l饮马,然后到B地.到 河边什么地方饮马可使他所走知的路线全程最短?精通数学、 物理学的海伦稍加思索,利用 轴对称的知识回答了这个问1.提出问题【故事引入】:相传,古希

6、腊亚认真读题,仔细思考。题.这个问题后来被称为“将 军饮马问题”。探究新知2.分析问题(1) .【转化】:你能将实际问 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吗?(2) .【度量】:请尝试找出符 合条件的点C;分别度量出 AC,BC的长度,并计算AC+BC 记录在题目旁边。(3) .【展示】:巡视发现学生不同的作法(尽 可能多),投影,拍照。将实际问题中的“地点” “河”抽象为数学中的 “点”“线”,把实际问题 抽象线段和最小问题。【展示】:学生展示并能 简单说明思路。作法1:学生主动探 索,充分发挥 学生的主动 性。展示多种方 法,产生思维 冲突,引发学 生进一步探究 的学习欲望。(4).【追问】:上述几种方 法

7、中,哪一种作法中的点 C能 使得AC+B饭短?通过“度量”的数据得出 结论。【小结】:发现第3种作 法是较短的,第1种作法 只能说明在河l上取一 点,到A B两地的距离 相等。第2种作法是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得到BC最短,利用“垂 线段最短,得到AC最短, 但不能确定AC+B晶最短 的。探究新知3.解决问题(1)【转化】用第3种作法的 同学,你们是怎样找到的点C?(2)【比较】在以上几种方法 中,利用轴对称找出的点 C能 使得AC+BO短,但在直线l 上启无数个点,也就后无数条 路线,此时点C还能使AC+BC 最短吗?通常我们要在直线上任另 取一点P (与点C不重合),说 明 AC+B

8、CAP+BP(3)【几何圆板】卜同我们可 以借助数学工具一几何圆板来 进一步验证一般性。老师动手操作,并回忆作图 步骤,验证对于第3种情况来 说是最短的路径。【注:通过动画演示,从特殊 到一般地验证了前面的结论。】(4).【推理论证】:(1)独立纠正图形(2)请两位同学全班交流推理 过程(3)师生共同完成板书(4)学友向学师口述证明过 程。总 结(1)本节课研究问题的基本过 程是什么?(2)轴对称在所研究问题中起 什么作用?利用轴对称将同侧线段 和最短转化为异侧线段 和最短问题。借助轴对称 的“桥梁”作用,若直线l上任意f (与 点C不重合)与A, B两 点的距离和都大于 AC+BC 就说明

9、AC+BCR;小。认真观察老师的做法,思 考,要想确认AC+BCft短, 可以在直线l上任取一点 P (不与点C重合)通过 度量可以得出 AC+BC最 短。并观察变化趋势。让学生进一步 体会做法的正 确性,提高逻 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反思 的过程中,体 会轴对称的“桥梁”作用, 感悟转化思 想,丰富数学 活动经验。1 .独立纠错2 .兵教兵进一步推理论 证,加强逻辑 性,培乔学生 良好的思维习 惯。用到了转化的数学思想。B【问题】:如图,A为马厩,牧 马人某一天要从马厩牵出马,拓 展 应 用通过梳理“将 军饮马问题”的解题思 路,帮助学生 归纳解决实际 问题的探究过 程,让学生充 分体会轴对称

10、 变换可以将不 共线的两条路 径转化到一条 直线上。学以致用 及时复习所学 的知识。【小结】:在解决最短路径问题 时,我们通常利用轴对称将同 侧转化为异侧问题,化折线为 直线,从而作出最短路径的选 择。【教师寄语】:现实生活中需要 我们寻找简单、实用的方法, 但学习无捷径,希望大家勤于 思考,多多动脑,用数学知识 武装自己,做一位有智慧的小 将军。六、目标检测设计题目1、(课堂检测)如图,A为马厩,牧马人某一天要从马厩牵出马,先到草地边某一处牧 马,再到河边饮马,然后回到马厩。请你帮他确定这一天的最短路线。B学以致用,并且有提高和挑战,作两次轴对称,找到点R点C,连接BC与两直线的交点E、 F, AE+EF+FCP为所求路径。在解决最短路径问题时,通常利用轴对称将同侧转化为异侧问题, 化折线为直线,从而作出最短路径的选择。题目2、(课后检测)如图,一个旅游船从大桥 AB的P处前往山脚下的Q处接游客,然后将游客送往河岸 BC上,再返 回P处,请画出旅游船的最短路径.设计意图:本题中点P点Q是定点,线段PQ长度不变,作点P或点Q的对称点即可。连接P Q交直 线与C,此时PQ+PC+QC短。本题难度适中,适合作为课后练习,是学生跳一跳能摘到的果子,达到复习本节课知识方 法,又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