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同步练习语文版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24874850 上传时间:2021-07-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同步练习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同步练习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同步练习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同步练习语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同步练习语文版(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同步练习语文版班级:_ 姓名:_1. 课外阅读。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注释) 过:拜访。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合:环绕。轩:窗户。场圃:场,打谷场、稻场;圃,菜园。把酒:端着酒具,指饮酒。话桑麻:闲谈农事。还:返,来。1根据注释,我知道这首诗和本课三首古诗词的相同点是()。A.都是描写田园的B.都是描写会友的C.都是描写童趣的D.都是描写送别的2诗句“_,_”描写的是山村风光,这两句诗是按照_的顺序描述的。3对“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理解错误的是()A.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推

2、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共饮美酒,闲谈农务”。B.诗人不喜欢乡村生活。C.这两句诗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描写出了山村生活的情趣。D.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4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了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也写出了老朋友之间的情谊。(_)(2)诗句中的“斜”字表现了绿树环抱相拥的情态,突出了村边绿树的繁茂。(_)(3)诗的最后两句流露出了诗人对这个村庄和故人的依恋之情。(_)2. 课内阅读。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1这首古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2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_3诗人借墨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品格?_

3、3. 课内阅读。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1.请把这首诗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2.这首诗的作者是朝的。3.诗中加点的字是多音字,在下面注上本诗中的读音并用另外的读音组词。舍()另外的读音组词()似()另外的读音组词()4.“更”的意思是 。5.给“似陶家”选择正确的解释。()A.好像一户姓陶的人家B.好像陶渊明的家一样6.理解“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的意思。_7.这首诗表达了诗人_之情。4. 课外阅读。登飞来峰(宋)王安石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这是一首哲理诗,其主要特点是哲理的诗化,诗化的哲理。请你用

4、自己的语言或借用别人的诗句来解读诗中蕴含的哲理。_2“自缘身在最高层”一句中的“自”字,有的写作“只”字,你认为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_3这首诗中“浮云”这一意象指的是什么? _4写出与“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诗句意思相同或相似的诗句(或格言、成语)。 _5. 课内阅读。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绿得发黑、绿得出奇。/刮的风是绿的,下的雨是绿的,流的水是绿的,旧光也是绿的。/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一起,重叠在一起,静静地交叉在一起。/突然一阵风,好像舞路教练在指挥,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1诗人说“绿得发黑、

5、绿得出奇”,你认为绿得_、绿得_。2哪一句诗总括了全文内容?抄写下来。_3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用文学的形式描述了春天到处都是绿色。B.诗中描写的都是动态的绿。C.诗中树木、大地中的小草在春风的吹拂下来回摆动,即诗人笔下的“按着节拍飄动在一起”。D.绿是生命的象征,作者赞美绿,其实也是对生命的赞美。6. 完成练习。题西林壁_,_。_,_。1默写诗句。2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3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不同的角度,站在(_)、(_)、(_)、(_)不同位置观看庐山。4与成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阐述道理相同的诗句是:_,_。7. 古诗阅读。题西林壁_,_。_,_。1

6、默写古诗。2解释下列字、词。(1)题:(2)缘:(3)不识:(4)西林:3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代诗人苏轼。前两句诗写了诗人从、不同的角度,在_、_、_、_不同位置观看的感觉。前两句诗的意思是。4俗话说:“当事者迷,旁观者清。”诗中有哪句诗说明了这个道理,请写在横线上。_5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8. 读繁星(七一),完成练习。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1“永不漫灭

7、”的意思是_。2“这些事”指_。3月明时分又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情感?_4体会情感:母亲给予我们生命,养育我们长大,趴在母亲的膝上感受到什么呢?_9.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1本诗的作者是_。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和:_镜未磨:_3古诗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_。4后两句的意思是:_10. 读古诗游山西村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_,_。(1)把诗句补充完整。(2)这首诗描写的是_(谁)在_(时候)_(做什么)的景象。(3)诗中的“山西村”在() A.今山西省山西村B.今浙江绍兴C.今浙江杭州(

8、4)诗中写景寓哲理的两句是_,_。11. 阅读词,完成练习。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1本词的词牌名是“_”,题目是“_”。我还知道“渔歌子”“_”“_”等也是词牌名。(词牌名规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曲调。)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中“相媚好”写出了老夫妇互相逗趣、取乐的样子B.“最喜”一词体现出了作者对小儿的喜爱之情C.词的上阕描写了江南乡村的景色,下阕描写了两代人的生活画面D.全词表达了作者对乡村幸福和谐、安居乐业的生活的喜爱之情3词的上阕中,“_,_”描写了乡村清新

9、优美的自然环境。词的下阕描写了三个儿子的特点,其中大儿的特点是_,中儿的特点是_。小儿最有特点,一个“卧”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儿_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可以判断下图的人物是_。4作者经历连年战乱,当看到词中描写的乡村生活场景时,他可能会想:_12. 课内阅读。芙蓉楼送辛渐_,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_。1把古诗补充完整。2首句中“_”点明了诗人送别辛渐的季节是_。3请说说第二句中“孤”字好在何处。_4最后一句诗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性格?_13. 阅读芳草地。太阳的话艾青打开你们的窗子吧,打开你们的板门吧,让我进去让我进去,进到你们的小屋里,我带着金黄的花束,我带着林间的香气,我带着亮光和温暖

10、,我带着满身的露水。快起来快起来,快从枕头上抬起头来,睁开你的被睫毛盖着的眼,让你的眼看见我的到来, 让你们的心像小小的木板房,打开它们关闭了很久的窗子。让我把花束,把香气和亮光,把温暖和露水洒满你们新的空间。1诗中的“我”指的是_,“你们”指的是_?2诗歌中第节。画“”的部分运用了反复的写法,表现了太阳_的心情。3诗歌中的第节句式整齐,节奏明快,这是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太阳给予人类的美好事物:、和。本诗中太阳代表了,表达了作者。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让我进去,让我进去”要读出命令的语气。B.现代诗歌按表达方式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而太阳的话是一首抒情诗。C.诗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11、手法,赋予太阳人的语言和思想。5我想到了两个与太阳有关的古代神话_、_。14. 古诗对比阅读。田园乐(其六)(唐)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1第一首古诗是_朝诗人_写的,第二首古诗是_朝诗人_写的。2第一首诗中的“宿雨”一词,意思是_,让我们想到第二首诗中的一句_。第二首诗中“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中提到了_与_,在第一首诗中是这样写的:_。3(1)第一首古诗表达了作者_、享受自然美景的闲适心情,体现了诗人_的乐趣。(2)第二首古诗抒发了诗人_、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15. 课文精彩回放。繁星(一五九)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1“天上的风雨来了”和“心中的风雨来了”中的“风雨”意思相同吗?如何理解“我只躲在你的怀里”这句话?_2说说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8 / 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