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盐固态酱油酿造工艺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4790029 上传时间:2021-07-13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93.3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低盐固态酱油酿造工艺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低盐固态酱油酿造工艺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低盐固态酱油酿造工艺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资源描述:

《低盐固态酱油酿造工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盐固态酱油酿造工艺(3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编)低盐固态酱油酿造工艺酱油酿造工艺酱油是以蛋白质原料(如豆粕.豆饼)和淀粉质原料(如小麦、麸皮)为主经蒸煮、制曲、发酵与调制而成的,是一种营养物质丰富的调味品。工艺流程图(见图 1-1 )一、原料处理1 、机理、目的润水是使水分均匀地分布在原料中使原料中含有适量的水分, 以便蒸煮时蛋白质迅速达到一次变性, 淀粉质充分糊化, 溶出米曲霉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供给霉菌所需的水分。蒸煮是使原料中的蛋白质适度变性, 淀粉质充分糊化, 以使被酶所分解,杀死附在原料上的微生物。冷却是使糊料冷却一定温度,使米曲霉抱子的发芽处在适宜的温度。2、操作规范投料前先启动球罐开关,观察设备运转是否正常,同时把罐内

2、残水放干净。 每锅先投如定量豆粕, 再用定量的70-80度水侵润, 转锅40 分钟后再投入麸皮;然后转锅 3-5 分钟。按操作要求把合格原料准确数量,投入球罐内。做到保质保量,准确无误。投料完毕,搞好现场卫生,整理好包装物,把使用工具放到指定地方。蒸料打开蒸汽进汽阀门,第一遍汽压升到 0.08mpa 时关闭蒸汽阀门,打开排气阀门至0 ,排除假压。打开进气阀门,当压力到 0.18 0.2.mpa 时(锅内品温达到 120度左右) 关闭进气阀门, 打开排气阀门排气至 0 , 然后关闭排气阀门。利用降温设备使孰料迅速冷却,减少冷却过程中的杂菌污染和时间过长蛋白质二次变性。孰料冷却温度为 60 度。使

3、用搅笼风机迅速均匀地把孰料输送到圆盘中。蒸料时按要求掌握好压力、温度、时间。孰料膨松发软,表面无浮水,无硬心,无其它不良气味。工作后搞好搅笼、球罐及现场卫生至所有设施地面无残料。二、制曲1 、机理、目的制曲是给米曲霉等有益微生物以最佳的生长条件,在熟料上充分繁殖,并分泌酱油发酵过程所需的各种酶如蛋白酶、淀粉酶、谷氨酰胺酶等。要制好曲,就要掌握好米曲霉的生理特性和生长规律,控制好制曲的温度、湿度和通风量关键条件。米曲霉是好氧性微生物,在曲料上生长变化分为四个时期( 1 )孢子发芽期:曲料接种后,米曲霉孢子在适宜的温度与水分的条件下开始发芽,发芽温度为 30 32 度时间为 4 5 小时。( 2

4、)菌丝生长期:当静止培养8 小时左右,菌丝四面深入蔓延,菌丝能见到微微发白,能嗅到曲香味,品温至逐渐上升,曲料的耗氧量加大,需要间歇通风。通过通风供给新鲜空气,降低品温。品温维持在 32 35 度,入盘培养12 小时左右,第一次翻曲。( 3 ) 菌丝繁殖旺盛期:第一次翻曲后,菌丝发育更为旺盛,品温上升迅速,品温控制在34 36 度,菌丝繁殖旺盛,所需氧气越来越多,应连续通风,第一次翻曲后 4 小时左右,曲料表层长生裂缝,菌丝全部发白,进行第二次翻曲。( 4 ) 孢子着生期:米曲霉中的蛋白酶、淀粉酶等各种酶形成,此时温度上升缓慢,仍需连续通风,维持品温为 30 34 度,培养 18小时左右,孢子

5、开始产生, 22 28 曲料呈淡黄色直至嫩黄绿色。此时是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活力最高峰。2 、操作规范( 1 )原料蒸煮,冷却后方能接种,接种前按规定量的要求,曲精与干蒸的麸皮置于菌种混合机内,搅拌均匀备用。( 2 )送料前先检查各种机器是否正常运转,风送阀门是否对应送料的圆盘,确认风筒内无残料,曲料开始入盘。( 3 ) 接种时采用连续接种法, 采用边送料边接种, 要做到接种均匀,否则接种量多的曲料上米曲霉很快发芽生长, 产生热量多, 接种量少的米曲霉生长缓慢,没有接上种的曲料上,杂菌繁殖不易管理。( 4 ) 根据料温、室温随机开闭排气风机、圆盘转动、调节绞龙的反正转, 以保证曲料疏松平整均匀,

6、厚薄一致, 送料完毕应控吹5 分钟左右,同时用胶皮锤子,敲打风筒中易堆积料处,吹净余料,以免残料的酸败。( 5 ) 曲料入圆盘内,转动圆盘绞龙,摊平,然后风机打开,转速调制到 1200 转/分钟,通风降温,使曲料保持在32 34 度,关闭风机,曲料平整后,圆盘停止转动,翻耙归位。人工用耙,把料摊平,插上温度计,使曲料做到上中下温度一致,开始静止培养,品温为30 32 , 曲料45 小时左右, 此时品温达到 34 35 度, 可点风降温,调节品温,提供充足的氧气,品温上升到 35 度以上,可进行间歇通风或者连续通风。 ( 700 800 转/ 分钟) 。通风时新风量少,回风阀打开量大品温在32

7、35 度。(6) 待 12 小时左右,品温上升较快,风速为 1200 转/分钟,品温不超过 35 度,当曲料微白结块,品温继续上升,进行第一次翻曲,翻曲后品温在32 35 度, 在这期间根据聊的干湿度使用喷雾尽可能使用排气风机,保持水分,在培养期间要保持圆盘四周中心无裂缝,使通风达到所需的效果。( 7 ) 一次翻曲后4 小时左右,曲料全部发白结块,品温上升达到36 度时,进行第二次翻曲,二次翻曲后 4 小时孢子开始着生,品温应控制在 30 34 度,经过 24 28 小时左右,曲子成熟,在整个制曲过程中相对湿度应控制在95% 以上。( 8 ) 出曲前要停止通风,品温上升到 40 度开始出曲,出

8、曲时要迅速,输送时要连续均匀,防止过多过少,防止局部堆积,出曲后应彻底清理圆盘,曲盘无残料,以减少污染。( 9 ) 温度管理人员要按规定内容真实填写操作记录, 履行交接班手续,搞好本班的卫生。成曲应手感滑润、 柔软无硬块、 无异味、 有曲香味、 无长毛、 无花曲、不过老、上中下呈基本一致,菌丝密而粗壮着生嫩黄绿色孢子。三、制醅发酵1 、目的机理( 1 )制醅:将成曲拌入盐水称为制醅,制醅使成曲中含有水和盐等从而使米曲霉生命活动受到抑制。 制醅还能使制曲是积累的酶开始部分浸出, 制醅后酱醅中含有一定量的盐分, 防止酱醅的腐败及酸度升高,保证了酱醅的分解及后熟作用。( 2 )发酵:成曲制醅后,置于

9、发酵池那,在一定温度下,利用制曲培养的米曲霉所分泌的各种酶和自然落入的酶或人为添加有益的细菌和酵母菌, 将酱醅中的物料进行一系列复杂生化反应, 在经过微生物及酶的作用,产生新的物质,形成独特的色、香、味、体俱全的酱油。a 发酵过程中的生物变化豆粕与辅料中的蛋白质,经蛋白酶分解,逐步变成氨基酸类,有些氨基酸是呈味的, 就变成了酱油的调味成分, 如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具有鲜味,甘氨酸,丙氨酸和色氨酸具有甜味。制曲后的原料中,含有部分碳水化合物,未彻底的糖化,在发酵过程中继续利用淀粉酶糖化分解成葡萄糖、 糊精及麦芽糖等。 酱油的色泽主要有糖与氨基酸结合而成,糖化作用完全,酱油的甜味好,体态浓厚,无盐固形

10、物高,与提高酱油的质量有重要的关系。在中温和低温发酵的情况下,酵母菌将糖分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所产生的酒精一部分被氧化成有机酸, 一部分挥发散失, 一部分与氨基酸及有机酸形成酯, 还有微量残留在酱醅中, 与酱油的香气有极大的关系 一般在 10 度时, 酵母菌仅能繁殖不能发酵, 30 度左右最适宜繁殖和发酵, 40 度以上酵母菌自行消失,当盐分5% 7% 时酵母菌繁殖适宜。当盐分15% 以上酵母菌繁殖显著减退。制曲时自空气落下的一部分细菌, 在发酵过程中能使部分糖分变成乳酸、醋酸、琥珀酸、以上产生的这些算与酒精结合增加酱油的香气,具有独特的风味。b 固态低盐发酵的几点方面要求:食盐水的浓度:要

11、求盐水的浓度为 13 波美,盐度过高,使发酵速度受影响,盐度过低则容易引起酱醅的酸败,影响酱油的质量。食盐水的温度: 要根据发酵池本身的热与冷成曲的温度, 气候的冷暖等具体条件的决定,一般要求温度在 55 度左右,使拌曲后的酱醅开始温度达到 42 45 为宜。拌水量: 在一定的条件下,发酵拌水量的多少,对分解率与原料的利用率的关系很大, 拌水量少酱醅温度易升高, 对酱油的色泽提高很有效, 但对原料的利用率不利, 拌水量多酱醅不易升温, 酱油色泽淡,对酱油的利用率由利,因此拌水量必须恰当,一般为曲料的 120 150% 一般要求酱醅的含水量为 50 55% 。发酵温度: 入池酱醅的品温必须掌握在

12、 42 45 度, 因为酱醅自身会产生分解热,待3 日后逐渐开始提高温度,最终至50 度。低盐固态发酵工艺可分为前期水解、后期发酵两个阶段:前期水解阶段主要是蛋白质、 淀粉质等大分子物质水解, 形成相应的降解产物的过程, 因酱油酿造以蛋白质原料为主, 前期品温易控制在42 45 度之间, 以促进蛋白水解酶对蛋白质的水解, 发酵天数为 12 15 天,水解基本完成。进入后期发酵阶段,使酱醅温度快速降温到 35 度左右,此时可适量的添加人工培养的耐盐有益酵母菌,也可依靠在制曲和发酵过程中自然落入的有益微生物进行后期发酵, 逐渐产生酱油的香气物质, 直至酱醅成熟。 整个低盐固态发酵周期在一个月左右。

13、2、操作规范( 1 )将饱和的盐水送至拌盐水池内,并配制13 波美的盐水备用。(2)吧盐水池内的 13 波美盐水抽到盐水池内,加热至 60 度。( 3 )成曲经过输送料机、绞龙均匀拌入盐水、 “进入放料池”在倒入发酵池。( 4 )搅料后吧落到地面后的干料收起送入绞龙内,拌入盐水,同时把放料池内的料倒入发酵池内,放料池底清理干净。( 5 )开始制醅时曲料加入盐水量要大、逐渐减少,曲料拌盐水量要均匀不得有过干过湿的现象,要求酱醅含水量在 50 55% 。(6)酱醅入池后,将顶层摊平,清理场地,将盖顶盐10 袋均匀的撒入料面,避免无盐处氧化酸败染菌,在盖上无毒的塑料薄膜,插入长尾温度计。(7)前期品

14、温控制在42 45 度维持 12 15 天水浴温度控制在45+_2 度后期品温控制在35 度左右为宜,维持在12 15 天。整个发酵期为 24 30 天。( 8 )水浴管理人员认真填写每天的温度管理记录。成熟酱醅的质量标准:具有酱香、酯香气浓郁,感官红褐色有光泽、无异味、氨氮含量 1.2/100ml 以上。四、浸出淋油1 浸出淋油:是一种一盐水 (二油、三油 )作为溶剂充分浸渍酱醅,使酱醅中的有效成分最大的溶于盐水, 然后过滤提取酱油的有效成分的过程。( 1 )浸出是把酱醅的成分溶于盐水中,主要依靠的是扩散运动。在一定范围内影响浸出的主要因素:a 浸出的温度高,易容易浸出、b 浸出时间长,可以

15、增减浸出量,但浸出时间过长会增加粘度,不容易淋出,所以要有适当的浸出时间。c 二油(盐水)与酱醅的浓度差越大越容易浸出,所以浸淋时除少量封面盐之外,把大量的食盐加入到淋出的油中,有利于溶出,又能增加盐分。d 溶剂与溶质接触面越大,浸出物越多,所以酱醅要求疏松。( 2 )淋油是把酱油与酱渣分离开影响淋油速度的主要因素:a 过滤面积越大,淋油越快b 淋油压力大,淋油快c 淋油的速度与粘度,滤渣组成,成反比,制醅的水分不均匀,物料颗粒过小,酱醅料层厚度过高等,都不利淋油。总之,浸出于淋油两个过程,各有自身特点,但又存在着联系,只有把影响浸出与淋油两个过程的几种因素统一考虑, 才能得到更多的浸出物2.

16、操作规范( 1 )将清洁干净淋油池的假底上均匀洒上三袋食盐,以利淋油( 2 )将每个发酵池的成熟酱醅平均移至两个淋油池内( 3 )移醅过程要做到快捷,不破坏酱醅的结构,保证疏密一致、移醅厚度一致(一般厚度为 30cm-35cm 左右) ,防止淋油短路。第一次浸出:在酱醅上放一个竹筐, 将加热 90 的二淋油经竹筐缓缓均匀的放入酱醅中, 以防止破坏酱醅的结构, 破坏酱醅的结构、 平整和冲成糊状,造成理由困难。浸泡10 个小时左右可放头油。第二次浸出:将上批三淋油加热到 80 度,同第一次浸出的方法至头渣中浸泡 4小时即可放二淋油第三次浸出:将加入的 60 白水, 同第一次浸出的方法至二渣浸1-2

17、 个小时即可放出三油淋油:头油、 二油不得一次放净, 以保持酱醅的悬浮状态及内部的毛细管,与利于浸出及过滤。加盐将定量的食盐放入盐池中,经头油冲洗使其溶解。未完全溶解 的需开启淋油泵循环继续溶解,直至全部融化。出渣:淋完三油,经一定时间的控干,酱渣形成大小不一的裂缝,即可酌情出渣,出渣后认真清扫,检查假底四周及表面,无残渣,无问题备用。操作完毕后搞好现场卫生,认真填写操作记录。五、配兑灭菌配兑: 将不同质量的酱油按照一定标准进行配兑使其达到一定质量等级标准的酱油。操作规范:将头油与二油利用真空泵搅拌均匀,做到上、中、下各层物质的含量一致,分别取样化验,根据头油和二油的质量标准,利用公式算出头油

18、的用量与二油的用量, 混合放入配油池搅拌均匀, 取样化验直至结果符合所需等级的酱油,方可送入循环罐进行灭菌。防腐剂添加量:小于等于千分之一。灭菌杀菌防腐,使酱油具有一定的存储条件,破坏酶的作用,使酱油成分保持一定,调和香气与风味,增加酱油的色泽,促进酱油的澄清。操作规范:灭菌罐内的酱油经灭菌器灭菌,控制出口温度95 ,当进口温度达到 90 时停止加热,在罐内保持30 分钟。2 .保温后的酱油经冷却 50-60 度后泵至沉淀罐中, 沉淀三天, 经检验合格后即可拨交。3 .灭菌完毕,灭菌器每班清洗一次要彻底干净。操作人员真实填写操作记录。酱的酿造工艺酱是由一些粮食和油料作物(如:黄豆、蚕豆、面粉等

19、)主要原料, 利用以米曲霉位置要的微生物经发酵而酿制的营养丰富, 而易被消化吸收的调味品。 酱类生产过程中卫生要求及其严格,必须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卫生安全。工艺流程图( 1 )一、原料处理:1 、机理和目的:( 1 )大豆洗净; 大豆中混有泥土、 砂石和其它杂物,必须去除,大豆清洗干净。( 2 )大豆浸泡: 将洗净大豆, 加水浸泡, 经过一定时间水分吸入内部, 豆肉也逐渐膨胀, 豆内无白心, 有弹性,并能手指间容易压成两瓣适度。( 3 )大豆蒸煮: 是使大豆组织, 充分煮熟, 其中所含蛋白质变性,易于分解,同时部分探求化合物分解为糖和糊精,已使曲霉作用,同时杀死附在原料上杂菌。操作规范:2、(

20、1 ) 使用的原料必须为合格 (理化、 卫生感官指标)产品。( 2 )将一定数量的大豆投到方罐内, 加清水清洗干净。( 3 ) 加入大豆总量约 2.5 倍的水,在长温下浸泡8-12 个小时, ( 根据季节及室温等因素延长或缩短浸泡时间)大豆浸泡标准,重量增至原来2.2 倍左右。标准:豆皮无皱纹,用手轻挤即脱皮,豆瓣自动裂开即可( 4 )将浸泡好的大豆投入蒸锅内( 5 )先将锅内多余的水分及蒸汽管道的冷凝水,后通入蒸汽,至罐内压力达到 0.5kg/cm 2 时排气至零(排除假压)( 6)二次通入蒸汽,当压力达到 1.5-1.6kg/cm 2时保持 15-20 分钟,后排压至零后即可出料。( 7

21、)质量标准: 豆粒全部均匀熟透, 呈黄褐色, 有香味及弹性,无硬心及不良气味,颗粒保持完整,挤压可成泥为准。( 8 )炒面: 炒至微黄色无糊味、 糊块, 有炒面特有香气,备用。( 9 )将定量的曲精 (按规定使用的比例) 与适当比例的面粉充分搅拌均匀后放入接种机内备用。( 10 )将炒面置入面粉输送机的料斗内备用。( 11 ) 蒸好的大豆经输送带送至风冷机内冷却后再送至混拌接种机内,此时将面粉及种曲同时注入,使三者充分搅匀。( 12 )接种温度应控制在38 左右, 接种后的物料进入运曲车内,再用送入制曲池内。2、 制曲:1 . 目的:是给米曲霉等有益微生物以最佳的生长条件,使它们充分发育繁殖,

22、以分泌豆酱酿造需要的各种酶类,从而利用它们来分解原料中的蛋白质、淀粉、脂肪等。2 . 影响米曲霉生长的主要因素:( 1 )温度和时间:曲霉生长的最适温度30-35 ,40 时生长缓慢, 42 时停止生长, 45 时开始死亡。制曲初期,品温保持在28-30 ,可以抑制枯草杆菌的繁殖。温度过低,曲霉生长受到抑制,小球菌就会大量繁殖。培养米曲在 25-30 时, 蛋白酶活力较高, 品温超过 35 , 则活力下降,制曲时间长,有利于酶的积累。制曲时温度高,糖化酶活力上升,淀粉消耗量也相应增加。采用低温长时间制曲,蛋白酶活力高,制曲时淀粉消耗少,原料利用率高。( 2 )通风: 米曲霉是好气性微生物。 制

23、曲前期菌丝体总量少,总需氧量少,可采用间歇通风。通风量大会造成好氧性细菌的大量繁殖;若通风不良会引起嫌气性细菌繁殖, 使成曲存有异味。 随着菌丝体旺盛生长和呼吸强度增加,总需氧量猛增,可采用连续通风,调节曲料品温,供给新鲜空气,排出代谢气体。( 3 ) 水分:曲料含水量50% 左右为宜。在制曲初期,水分大,细菌则显著繁殖。水分适宜,曲霉能正常进行生长繁殖,对蛋白酶、淀粉酶的产生也有利。曲室的温度大,也同样适于细菌类繁殖。一般保持曲室的相对湿度在 95% 左右。相对湿度在适宜范围内有利于曲霉菌的生长,成曲水分不易发挥,干皮少。3 、卫生要求:( 1 )曲室要求安装纱窗纱门,防止虫蝇飞入曲室、曲池

24、及用具等每次使用完毕清刷清洁、灭菌。( 2 )操作人员进入曲室进行操作时,必须穿戴已清洗消毒专用工作衣、帽、鞋等。4 、操作规范:( 1 ) 接种好的曲料通过上料车送入曲池,入池要快,时间不超过30 分钟,要求厚薄均匀,疏松一致。料层厚度控制在30 分钟以内,入池水分为 48% 左右。( 2 )入池温度要求32-34 ,曲料温度适宜,则不需开风平温,如高于要求温度,则用循环风及时通风调至32 。静止培养期 6 小时左右。桶循环风降温、供氧,控制30-32 为宜。曲料入池后 6-10 小时, 该阶段品温 32-35 为宜,使用循环风降温,该阶段后期调节使用连续风,避免使用混合风或冷风。( 3 )

25、 当培养至 10-12 小时以后, 菌丝的大量繁殖,温度上升迅猛,以连续通循环风为主,辅以混合风,此阶段品温以 32-35 为宜,不超过38 。连续通风培养3-4 小时,曲料开始结块,通风阻力增大,降温困难,应进行第一次翻曲。( 4 )第一次翻曲后4 小时左右曲料全部发白结块,品温上升达到36 ,进行第二次翻曲。翻曲要彻底,要充分捣碎。翻曲前后混合风使用品温降低1-2 ,防止由于翻曲时品温上升而造成烧曲,翻曲后腰平池尽量使曲料厚薄一直,通风均匀。( 5 ) 当培养到 20-24 小时,曲料板结出现裂缝,“风走短路”使用料局部温度过高,此时就应该铲曲。( 6 ) 当铲曲完成后, 曲霉逐渐由菌丝大

26、量繁殖, 而开始着生孢子,此阶段蛋白酶分泌最为旺盛,控制温度以31-35 为宜,通风以持续循环风为主,以混合风为辅。( 7 )在停风出曲时, 应注意成曲温度。 出完曲将家底涮透,假底下面的地面,应彻底清理,设备及工具应定期灭菌,保持曲房整洁减少污染,保持卫生,做好原始记录。 、( 8 )成曲:整个培养过程44-48 小时。成曲用手捏曲料疏松,有弹性,内部菌丝旺盛,呈黄绿色,有正常曲香,不带有酸、臭、氨及其它异味。3、 发酵1 、目的与机理:发酵是利用制曲培养的米曲霉所分泌的各种酶和自然落入的有益细菌与酵母菌或人为添加的纯培养的细菌与酵母菌。发酵时应用这些酶在一定条件下的作用,分解和合成酱的色、

27、香、味的成分。发酵过程是由大分子物质的降解过程与各种小分子物质的相互转化过程。原料中蛋白质在蛋白酶谷氨酰酶的作用下随解生成氨基酸类,有些氨基酸是呈味的,如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具有鲜味,甘氨酸,丙氨酸和色氨酸具有甜味。在发酵过程中继续利用淀粉酶糖化分解成葡萄糖、糊精及麦芽糖等。酱的色泽主要有糖与氨基酸结合而成,糖化作用完全,酱的甜味好,体态浓厚。在发酵过程中,酵母菌将糖分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所生产的酒精一部分被氧化成有机酸,一部分挥发散失,一部分与氨基酸及有机酸形成酯,还有微量残留在酱醅中,与酱的香气有极大的关系。制曲时自空气落下的一部本细菌,在发酵过程中能使部分糖分变成乳酸、醋酸、琥泊酸,以上生

28、产的这些酸与 酒精结合增加酱的香气,具有独特的风味。2 、操作规范:(1 )将 20 波美的盐水加热至 60-70 备用。( 2 ) 成曲经粉碎机进入制醅机,同时加入盐水,使曲料与盐水均匀搅拌后落入“放料池”中,在用抓斗移至发酵池内,入池品温控制在 40-45 。( 3 )制醅过程中的加水量应控制在加水总量的50% 左右。醅料落入“放料池”的第二天将其倒入“中温发酵池内” , 品温控制在40-45 ; 水浴温度控制在40 左右;发酵期为 12 天。( 4 )并将剩余的约 40% 的盐水边倒池边加入发酵池内,然后加盖塑料薄膜及盖顶盐。( 5 )发酵 12 天后倒入“低温发酵池”内品温控制在 35

29、-38 ; 水浴温度控制在32-35 ; 发酵期为 24 天。( 6 )移入低温发酵池的同时,加入适当比例盐水,将其充分拌匀,继续发酵24 天即成熟。( 7 )将成熟酱与一定比例的水及防腐剂 (添加量按所使用的防腐剂的规定执行)充分拌匀后移至储酱池或付酱池。( 8 )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盐水的加入量, 以成熟酱水分w 58%、食盐含量大于等于12g/100g 。( 9 )在发酵过程中倒池的次数应随时调整并根据需要调整搅酱的数量,做到发酵充分均匀,成分含量一致为止。(10 )由付酱池经奈莫泵送至酱包装间,经包装、检验合格即为成品。( 11 )清洗操作工具和现场卫生,记好操作记录。食醋酿造工艺食

30、醋是以含淀粉质,或含糖、含酒类的物质为原料,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经过物理、化学变化及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生成含有醋酸、乳酸、糖、氨基酸等酸味调味品。工艺流程图: ( 1-1 )一、原料处理及液化糖化1 、原料分类:制醋原料按照其工艺要求,一般分为四大类:主料、辅料、填充料、添加剂。( 1 )主料:能够被微生物发酵而生成醋酸的主要原料包括含淀粉质、含糖、含酒精等物质谷物、薯类、糖密、酒类及野生植物等。( 2 )辅料:是指提供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增加成品中的糖份、氨基酸等有效成分。如:细谷糠、麸皮或豆粕等物质,这些物质中不但含有碳水化合物,而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辅料与食醋的色、香、味有着密切

31、的关系。在固态发酵中,辅料并起着吸收水分,疏松醋醅,积存空气的作用。( 3 )填充料:固态发酵制醋和速酿法制醋都需要填充料其主要作用是疏松醋醅,积存和流通空气,以利于醋酸菌的好氧发酵。常用的填充料有谷壳、稻壳、高粱秸、玉米芯等,要求吸水性好接触面积大,并具有惰性、比重轻,无霉变和杂质。( 4 )添加剂:指添加量少而收效大的物质。a 食盐: 醋酸发酵完成后加入食盐, 不仅可抑制醋酸菌活动,防止醋酸被进一步分解,同时还能调和产品的风味。b 蔗糖:增加甜味和浓度、降低酸的刺激感。c 炒米色:增加食醋的色泽和香气。2 蒸煮的目的:淀粉质原料经过清楚杂质后粉碎,然后吸水使它吸水膨胀,再经过蒸煮糖化使原料

32、内含的淀粉颗粒变为溶解状态的糊液,易被淀粉酶作用,杀灭原料中的微生物。3 蒸煮过程中原料成分的变化:( 1 )淀粉质:淀粉质点吸水膨胀、糊化、水解为糖。增加了原料中的还原糖含量。在蒸煮过程中葡萄糖与氨基酸作用生成黑色素,使糖化液色泽加深,导致淀粉质损失。( 2 )蛋白质:蛋白质凝固变性,使可溶性蛋白质态氮下降而原料中的氨基酸却溶剂与水,使可溶性氮有所增加。( 3 )脂肪:在高压下产生游离脂肪酸,易产生酸败气。( 4 )单宁:蒸煮过程中形成香草醛,丁香酸等芳香成分的前体物质。4、液化及糖化淀粉:( 1 )淀粉的液化:淀粉颗粒受热,吸水膨胀糊化后,由于受a淀粉酶的作用,而迅速降解成分子量较小的能溶

33、于水的糊精过程。淀粉液化后如原来的浆糊状的淀粉胶变为溶液状态,粘度极具下降,流动性增大。( 2 )淀粉的糖化:糊化的淀粉不能直接被酵母菌利用,所以必须将淀粉转化为可发酵的糖,才能由酵母菌将糖发酵成酒精,这种由淀粉转化为可发酵性糖类物质的过程叫淀粉的糖化。( 3 )糖化中的各种成分的变化:a 糖类:在此过程中首先是淀粉的液化,接着由糖化酶作用可使可发酵性糖份大量增加,除此之外由于转移葡萄糖苷酶的作用积累了一些非发酵性糖分。b 含氮物质:原料中的蛋白质经过加热变性后在麸曲蛋白酶的作用下,水解为标、胨、多肽、氨基酸等糖化时这些物质分解物可供菌体生长代谢所需;氨基酸还能增加产品的鲜味甜味。c 酸度:此

34、过程酸度是上升的,主要是原料中的酸类物质溶出构成的原始酸度。以后由于微生物作用,产生了乳酸、琥珀酸,草酸,苹果酸,柠檬酸,氨基酸,磷酸等使PH 值下降。d 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颗粒原料中的细胞壁及胞间层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在糖化时能分解一部分。5、影响糖化的主要因素:( 1 )糖化剂的选择与用量淀粉酶的酶系较多,可以共同作用相辅进行,能使淀粉彻底的水解,尤其是对淀粉起主要作用的糖化酶要含量丰富;所含的酶具有较高的耐酸性与耐热性。糖化剂的用量要保证每克淀粉所需的酶活力单位。( 2 )糖化温度淀粉酶对淀粉的糖化作用,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速度就加快。在较高的温度下,淀

35、粉易于液化和糖化。但是温度过高,则会造成酶的失活;温度过低,不但糖化速度慢,而且易感染杂菌。因此要严格掌握液化和糖化温度,不使温度过高或过低。一般温度采用 60-62 。( 3 )糖化时间糖化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应控制在 30 分钟左右。如果过长,不但增加的糖量有限,而且会影响后糖化力,降低淀粉利用率。糖化后,应立即冷却至30 , 送入酒精发酵工序。缓慢冷却易感染杂菌,使糖液酸度上升。( 4 )糖化 PH 值a- 淀粉酶液化作用时的 PH 应控制在 6.2 左右;黑曲霉为4.0-4.6. 而黑曲霉的耐酸性较强。( 5 )氯化钙用量0.1%CaCl 2能使细菌a-淀粉酶耐92 c高温。高温液化时如

36、果 CaCl 2 数量不足,将使a- 淀粉酶失活。6 、操作规范:( 1 )原料和调浆a 日投产主料0.5 吨。b;事先将调浆罐内放入适量的水,并加入 0.50kg的CaCl2 及a淀粉酶0.1kg (40000活力单位/g ),后注入粉浆。c 加水调整粉浆的浓度,开启搅拌器,总的加水量为主料的3 倍。d 调 PH 值为 6.2 (或自然) 。( 2 )液化a采用升温液化法,开动搅拌器并通入蒸汽,升温至 85-90 , 维持 10-15 分钟, 然后升温至100 , 保持 10-15分钟,以达到灭酶的目的。b 标准,遇碘呈浅红色或杏黄色。( 3 )糖化a 加主料约 2-2.25 倍的水 (总加

37、水量应控制在主料的 5-5.25倍) ,将液化醪降温到 60-62 。b 加入糖化酶约 1kg (使用量: 100 单位 / 克原料) ,且搅拌均匀。c 保温在 30 分钟以上。d 标准:外观糖度12 Be, 以上;还原糖3.5g/100ml 左右;总酸 0.3g/100ml 左右。二、酒精发酵是指酵母菌把可发酵性的糖经过细胞内一系列酶的作用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的过程酵母菌是兼性好氧微生物,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因此发酵需要密闭条件下进行1. 影响酒精发酵的主要因素( 1 )稀释速度糖化醪要求自接种后 8-10 小时内加完,这样就可以保证有较长的后发酵时间,将糊精彻底水解发酵。否则将影响出酒

38、率。( 2 )发酵温度控制温度对酵母菌的生命活动影响很大,发酵的好坏与温度控制关系密切。 食醋发酵中所有的酵母菌 4-40 范围内都能生长和发酵,但其最适繁殖温度为 27-30 ;最适发酵温度为30-33 。如果温度高于 40 ,则酒精发酵很难进行。产酸细菌繁殖适温37-50 ,因此高温发酵易被细菌污染。生产中应控制:接种温度-27-30 ;发酵温度30-33 ,不超过34 。( 3 )发酵醪 PH 值的控制发酵醪中,由于产酸细菌的繁殖时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降低发酵醪中的PH 值,是防止杂菌污染的有效措施之一。在控制发酵醪的PH 值时,还要考虑适宜于各种糖化酶的作用。一般可控制在4.7-5.0

39、。2. 操作规范(1) 将酒精发酵罐及相关管道用蒸汽空消, ( 90 ,维持 10分钟) ,备用。(2)加入 0.1% 耐高温酒精酵母,同时注入糖化醪,开启搅拌器,使之混合均匀。(3) 控制发酵品温为30-33 ,发酵 60-72 小时。(4)24 小时以后开始检测酒精含量,每两小时检测一次,至残糖为 0.5/g100ml (还原糖为 0.1-0.15g100ml 左右) ,酒精含量为 5-7g/100ml 时发酵即告结束。三、醋酸发酵是指酒精在醋酸菌的氧化酶作用下转化为醋酸。醋酸菌是属于好气性微生物。醋醅内添加粗谷糠、麸皮等作为疏松剂,以容纳较多的浆水和空气。醋酸菌与醋醅中的有益微生物协同作

40、用,产生丰富的香味物质和有机酸,形成具有色、香、味、体完整的成品。1. 影响醋酸发酵的主要因素( 1 )水分:醋醅中的水分对发酵有一定的影响,水分应保持在 60% 。水分过多,醅中的疏松度不够, 醋酸菌得不到充分氧气,氧化酒精的能力就会受到抑制。水分过少、又因缺少代谢条件而不利于醋酸菌等微生物的代谢活动。( 2 )酒精浓度:酒精是醋酸菌生长代谢所需要能量的提供者。进入醋酸发酵时要根据醋酸菌耐酒精的能力和其它条件将酒精浓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一般不超过8 为宜, 因为较高的酒精浓度对醋酸菌的生命活动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 )温度:固态醋酸发酵温度控制在36-41 范围内,在这个范围内温度高,醋

41、酸菌的生命活动比较旺盛,氧化酒精能力强,吃醋出品率也高。如果低于此温度,不利于醋酸发酵。( 4 )氧气:刚发酵时,醋醅表面接触大量的新鲜空气。随着醋酸菌的生长活动,醋醅温度随之上升,此时测定醋醅中的酒精含量逐渐下降,酸度增加至 7-8% 时,说明表层已醋化结束,需翻醅,因为底层和下部不能接触空气,醋化作用弱,翻醅后醋酸菌有可进行氧化作用。若长时间不翻醅会发生过氧化反应,使温度继续上升,局部过热。就会出现烧醅现象,降低出醋率。2. 操作规程( 1 )制醅a 以主料: 辅料: 填充料 =1:2:1.1 比例将麸皮、 稻壳以前 2-3天运至发酵池内备用。b 将 100g 醋酸菌(共5 包,每包 20

42、g )与适量麸皮混拌均匀后备用。c 将酒醪及 1500g (共 5 包,每包 300g )前发酵剂均匀撒在麸皮、稻壳之上,混拌均匀,再把醋酸菌扩大均匀撒在面层, 后在铺上一层 (约 5mm 厚) 稻壳, 待升温后即可翻醅。D 醋 醅 含 水 量 控 制 在 60-62% 为 宜 , 入 池 品 温 控 制 在33-35 ,并在发酵池的前、中、后部各插一支温度计,以随时检测品温。( 2 )醋酸发酵a 室温控制在28-30 之间。B 经两天左右的品温逐渐升高,当品温升至39-41 时,进行第一次翻醅使醋醅疏松供给充足养分,以后每天翻醅一次, 约 13-15 天品温逐渐下降, 应每天取样测定醋醅中的

43、醋酸含量。当降至 38 以下,总酸含量达到 5-7g/100ml 左右时发酵结束。四、后熟与淋油1. 目的食盐对醋酸菌抑制能力强,含1% 既能使醋酸菌停止活动。如加盐不及时,醋酸被分解,酸度下降,则会造成烧醅。后熟是把没有完全变成醋酸的酒精及中间产物,进一步氧化成醋酸,可以增加出率,同时进行酯化,对香味及色泽也有改善。淋醋是从醋醅中提取有效成分的过程,使醋液与醋渣通过过滤分离开来。醋液经过一段时间贮存后,有机酸和醇类物质 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香味物质,酯香变浓,氨基酸与还原糖发生迈拉德反应,生成类黑素,醋的颜色变深;水分子和其它分子发生缔合,降低刺激感,口味变得柔和。2. 操作规范( 1 )后熟

44、a 将成熟醋醅倒入后熟池内,立即加盐后熟。方法:将占醋总量 2% 比例的精盐(约 60kg )均匀撒在醋醅上, 后翻版均匀。b 将加盐后的醋醅踩实加盖塑料布,周边用精盐封严,后熟8-16 天,后熟期间应控制品温不得超过42 。c 分别将后熟醋醅移至熏醅罐及淋醋池内。( 2 )熏醅将后熟醋醅约2-2.5m 3移至熏醅罐内进行熏制。方法:a 品温控制在116-127 ( 150kpa 左右)维持1-2 小时。b 将品温降至90-97 ,维持约15 小时。c 从入罐使,每隔 30 分钟旋转搅拌一次, 每次转 10-15 圈。d 熏醅结束后静止降温,出罐移至淋醋池。( 3 )淋醋a 将上批的二淋醋加热

45、至 60-70 ,并喷淋的醋醅上,使液面没过醋醅5cm 以上,浸泡4-6 小时即可淋醋。b 开始淋出的混浊醋液返回淋池,直至澄清为止,后将头醋泵至储存罐内。c 第一次淋醋结束后再将上批的三淋醋喷淋在醋醅上,浸泡1-2 小时候即可淋醋(即二淋醋) 。d 第三次用白水浸泡,浸泡水没过醋醅约 5cm ,即可直接淋醋(即三淋醋) ,直至淋干后出渣。e 从浸淋到出渣全过程应紧凑 (应控制在24 小时之内完成)以防止杂菌感染而引起产品变质。f 将规范的头醋分别泵至计量储存罐及调浆储存罐内备用,二、三淋储存罐内的循环醋应根据具体情况随时加热灭菌,以防止腐败。五、配兑、加热与防腐1. 加热的目的加热目的是杀死

46、是醋中存在的微生物,并破坏酶的作用,以延长食醋的保质期。食醋生产过程大都是敞开进行发酵的,极易污染上一些有害的微生物。尽管食醋中含有一定的酸度,但一些耐酸的微生物仍能存在,消耗食醋的营养成分,使食醋表面生白花。另外食醋中还存在一些酶,他们会氧化醋酸或分解食醋中的有益成分而降低食醋质量。通过加热杀死有害菌,并破坏酶的作用,保证食醋不变质。食醋在加热过程中,其成分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1 )首先是加热后食醋色泽的变化。一方面由于食醋中的氨基酸与糖分产生的迈拉德反应在温度高的条件下加快反应速度,增加了色素的形成;另一方面是焦糖化反应促使色 素增加,再加上水份的蒸发,使食醋色泽加深。( 2 )加热时水

47、份蒸发,提高了食醋的浓度。加热至沸点的食醋,水份损耗5% ,改变了食醋的体态。( 3 )加热时可逸散二氧化碳等挥发性气体。加入后,食醋不发挥酸的比例有所提高,有利于改善食醋风味。加热时部分挥发酸逸出,也会使总酸含量有所下降,这是我们应该注意的。( 4 )加热也可以使食醋中的悬浮物极少量絮状物聚集而沉淀下来,使食醋更澄清。2. 防腐的目的加热灭菌后的食醋在贮存、包装、运输、销售的过程中,会产生白色皱膜,这就是食醋生白发霉。使食醋生白的主要原因是环境中的一些耐酸微生物以食醋为培养基,生长代谢而造成的。耐酸的醋酸杆菌能吸收食醋中的营养成分,分解醋液,在页面形成类似纤维素厚膜,使得是醋中的总酸、还原糖等指标下降,甚至发生浑浊,产生臭味,严重影响了食醋适量。所以我们除了对食醋进行加热灭菌, 注意贮存、 包装、 运输、 销售过程中的卫生工作以外,还要做好防止食醋生白发霉的工作。防止食醋生白发霉就叫防腐。3. 操作规范( 1 )将原醋分别送至计量储存罐内,后按需要定量注入配 料箱。(2)将定量的辅料、防腐剂(0.8%。)送入配料箱,后泵入 调浆罐搅拌均匀,然后经硅藻土过滤机送至调浆储存罐内。( 3 )由调浆储存罐经柜式灭菌器加热灭菌(灭菌温度控制在 80-90 ) ,冷却后注入沉淀罐内,沉淀5 天以上。后送至包装车间包装(或储存) ,经检验合格后即为成品。4.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