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翻译的基本要求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24768212 上传时间:2021-07-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2.6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专利翻译的基本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专利翻译的基本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专利翻译的基本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专利翻译的基本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利翻译的基本要求(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said 与 where + prep., there + prep. 与 here + prep.thereof( =of that ) , thereby (= by that ),therein(=in that),thereto, therebetween , therewith , thereon , therefrom, therethrough,hereinafter(=in the following text : 在 下 文 中 ), hereinabove, herein, hereto, hereunder, herewith,此后wherein ( = in which

2、 :在其中) , whereby, wherefore, whereupon, whereof, whereat.1. hereafter=after this time2. hereby=by doing or saying so=by means/reason of this ;特此,兹3. herein=in this piece of writing=in this ;此中,于此在本文中次,至此迄今为止,在次之前在下文中4. hereinafter=after this time=later in this paper ; 在下文; 今后 在下文中5. hereof=of or bel

3、onging to this6. hereto=to this piece of writing7. heretofore=until now, hitherto8. hereunder=below, following9.hereupon=at or after the time = afterthat 因此,于是,不久以后,就在此时,随即10. herewith=with this 与此一道 , 随函附上1. thereafter=afterwards ; 此后,后来,其后2. thereby=by saying or doing that=by that means ; 因此;由此;因而

4、,在那方面,3. therefrom=from that 从中4. therein=in that piece of writing=from that ; 在那里;在那点上,在其中5. thereinafter=later in the same paper ;在下文中,以下6. thereof=of that 其中7. thereon=on that在其上,就此8. thereto=to that加于, 之上,随函附上9. thereunder=under that在其下10. thereupon=about that matter关于此事1. whereas=but但是,却2. wher

5、eat = at which 在哪儿3. whereby=by means of which=by what ; by which ; 由是;凭那个以 , 方式4. wherein=in which=in what ;在哪里;在哪点上,在哪方面5. whereof=of which 关于6. whereto=to which 向哪里,到什么地方专利说明书的英译策略引言专利说明书是对某项专利发明的清楚完整的说明。 它是专利申请人向国家专利授予机构申请专利权时必须提交的重要法律文件。 专利授权后, 它是专利权保护范围的唯一法律凭据。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拥有知识产权的

6、重要性, 不少企业向欧美等发达国家申请专利。 此外, 国内涉及国外专利说明书的诉讼案件明显增多。 因此, 专利说明书的翻译, 特别是过去很少见的汉译英的社会需求量呈明显上升趋势。 国内外专利法对对专利说明书的语言使用都提出了一定要求:如美国专利法 ( 美国法典第35 编) 的要求是:“full, clear, concise, and exact ”(完整、清晰、简洁、确切)2 。中国 专利审查指南也提出了“用词准确” , “使用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术语”等要求。 2006:129但与此要求及与专利说明书英译的旺盛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是,国内在英译方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要想解决问题, 首先必须了

7、解英文专利说明书的语言规律性, 特别是其文体特点, 在此基础上研究、 讨论并总结出一套专利说明书英译策略,在其英译中加以应用,提高专利说明书的英译水平。英文专利说明书文体特点专利说明书既是法律文书又是科技文献, 具有融科技与法律语言为一炉的文 体特点: 在结构与表达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程式化、 用词正式程度高、 频繁使用长 句与紧缩句等。这些特点将作为下一步讨论专利说明书英译策略的基础。1 结构与表达的程式化“程式化是指同类语篇大致相同的体例与表达方式” (方梦之, 2007: 99) 。 专利说明书程式化首先表现在各篇专利说明书间构成部分几乎是相同的。 如美国 专利说明书由以下六部分组成:TEC

8、HNICAL FIELD, BACKGROUNODF THEINVENTION, SUMMAROYFINVENTIO,N BRIEF DescriptionOFTHEDRAWING,SDETAILEDDescription OF THE PREFERREDEMBODIMENAIMS 同时表现在每 个部分都有一些各篇专利说明书间相同或类似的句型: 如表示专利所属领域、 发 明目的句型几乎是完全相同的 (英文例句参见 “词汇的套译” 部分, 第 2 小节) ; 在采用附图进一步说明专利之前, 往往有一段类似的文字, 含义是: 结合附图阐 述发明内容将会使其更为易于理解:如, Reference i

9、s made to the accompanying drawings in which is shown an illustrativ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from which its features and advantages will be apparent.而在实施方案叙述结束时, 往往要声明, 说明书中的专利内容不受实施例与 附图的限制,只要不违背权利要求的精神,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案,所用的英文也是相似的: The principles and features of this invention may be employed in var

10、ious and numerous embodiments without departing from the scope of the invention. 等等。2用词正式程度高科技与法律英语用词的正式性已为译界所知, 而专利说明书的用词正式性恐 怕要创科技英语之最。按照马丁 朱斯(Martin Joos)的“五只钟”(Five Clocks) 之说,英语语体可分为庄重( frozen) 、正式 (formal) 、商议 (consultative) 随 便 (casual) 、亲密 (intimate) 五种,专利说明书应属于最正式的“庄重”体。因此,其用词非常严谨。首先表现为使用科技

11、术语的严肃性,如上述中提到的,用chemical metrology 表示“化学计量法”还不能算达到最准确的程度,使用该中文词唯一对应的术语stoichiometry 才可以; 其次是专利说明书沿用了部分法律用词,如 pursuant( 来自古法语 ) to (按照) , recite ( 书面陈述 ) 与 ad hoc ( 特别 ) 等,以及“同义聚合体” (即同义词或近义词的并列使用) (陈建平, 2007: 25)等部分法律英语修辞法,如,changes and alterations 与 variousand numerous 等;再次为使用中古词,如, said, hereinaft

12、er , wherein 与 therein 等。 此外, 专利说明书在普通词汇的使用或表达方式上, 不仅与生活用 语不同, 在不少地方比其它技术英语更正式、 严谨。 如在不少专利说明书中不用简单明了的 gap 而是用十分正式的 interstice 来表示 “间隙” , 又如, 用 means for rotating the tool carrier circumferentially about the pipe(US5054342来表达“使转动架围绕管子转动的装置”。在一般科技文体中,用 around 代替下划线部分已经够准确,但在专利说明书中还嫌不够严谨,非得用 上 circumfe

13、rentially 才算放心。3使用长句与及其紧缩句使用长句应该说是科技英语的一般特点, 但在专利说明书中, 为了严密地描述装置结构或工艺, 充分利用英语结句的特点, 将最重要的内容安排在主谓结构里, 而将有关的附属内容纳入各种修饰语, 附加在句子的某些成分之后, 致使句子叠床架屋,无限膨胀,长度大大增加。长句一般可达100200 词左右,甚至400500词的句子(已经是紧缩句)也不罕见,可谓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专利说明书中的“权利要求”( Claims )部分由独立权项与从属权项构成。根据有关专利说明书的文件规定,须在独立权项中用一个句子将发明的主要技术内容与特征囊括以尽。 因此, 一篇专

14、利说明书中最长的句子往往出现在此处, 而正因为该句太长, 多数专利说明书中采用了紧缩的形式, 往往用原句子的主语 (发明名称)+由句子谓语改变而来的现在分词+其他种种修饰成分组成,成了无谓语的单部句 (句型例子见 “基本句型的参译” 部分, 第 2 小节) , 企图借此使句子紧密, 缩小长度,但句子依然很长。英文专利说明书具有如此突出的文体特点,对于其翻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以上述英文专利说明书的文体特点为基础, 对专利说明书英译策略展开讨 论。英译策略:套译、参译与创译从根本意义上讲,翻译即是“语言媒体之间的模仿” 1995: 10 ,是在顿悟原文信息的基础上,主动地搜索、仿照、沿用、迁

15、移、转化译入语中相关模式的过程。 其中模仿对于某些文体翻译来说具有更重大意义。 因此, 林克难针对应用文体英译提出了“看、译、写”的翻译策略,主张“参照同样情景下 , 英语同类材料的写作格式、专门用语以及表达方式,把想表达的内容恰当的表达出来”2003: 11。黄忠廉、李亚舒将“仿译”作为科学翻译的变译策略2004: 100 之一,并以景点介绍与论文英译为例说明了可以仿照英文有关语篇结构与句型进 行翻译。实际上,以上两种英译策略没有很大的不同, 都是照搬或参照相关英文用语 与表达方式进行英译。显然,这种翻译策略适用于一切程式化的文体的英译,尤 其适用于高度程式化的专利说明书部分内容的英译。专利

16、申请与授权可以跨国进行,因此具有国际性的特点。正由于这一点,中国的专利法与美、英及其他国家 的在精神上类似。作为中国专利法的产物与专利申请、 授权必备的法律文书,中 文专利说明书也具有国际性:它也有程式化的特点,其篇章结构、句型、用词与 英文专利说明书有一定的类似之处。但同时必须客观地说,由于每一件专利都有其不同的技术内容, 即便对于程 式化程度较高的专利说明书的英译来说,也不可能希冀一切都有现成的英语可套 用、参用。就专利说明书无法套译、参译的部分而言,其突出特点就是创新性部 件名称的创译。由于已授权发明“具备创新性、新颖性、实用性”中国专利法, 2002,第2章,第22条的特征,有关专利说

17、明书会包括一些发明人自创的新 颖新性装置、工艺、方法等。它们是非标准的,无现成译名,对此就必须采用创 造性翻译。据上述,拟将“看、写、译”与“仿译”的英译策略扩充、调整为 套译、参译与创译。本文中的套译是指完全或几乎完全照搬、 套用相关英文;参译是指在很大程 度上参照相关英文;创译是指按专利实际内容创造性或灵活英译。加强这些翻译 策略的应用有助于提高专利说明书英译的准确度与效率。以下分别举出大量实例 从篇章结构、句型、用词三个层面说明以上英译策略应用于中文专利说明书的实 际情况并进行必要的讨论。一.章节标题与句型的参译中国专利说明书由标头、摘要、正文(包括权利要求书)三个部分组成。其 中权利要

18、求书由独立权项构成或由独立权项与其从属权项构成。美、英等国的专利说明书结构与此相似。1.章节标题的参译:中文专利说明书的正文基本上由六个部分构成, 章节标题分别为:权利要 求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发明内容、附图说明、具体实施方式。 查看美、英等国专利说明书,就会发现构成部分及标题与之很相似。 与美国专利 说明书章节标题比较(标题英文参见“英文专利说明书文体特点”第一节),只是背景技术、发明内容分别与对应的英文标题BACKGROUNEFTHE INVENTION SUMMARYF INVENTION?面上不同,但其标题项下所包含的内容范围是与之相同的,其他标题几乎相同。因此宜采用参照翻译的策略

19、,采用上述6个英文标题作为英译。 (按英文专利说明书章节标题书写习惯,采用全词大写,定冠词不省略。 )如严格按中文细节翻译,如将“发明内容”直译为 CONTENTOFINVENTION可能有些中国式英语的味道,英语国家的专利审查员对此肯定有不良的陌生感, 也许会对获得专利权不利。 按照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 如译文读者得不到到原文读者的感受和效果, 翻译是不成功的 ; 按照功能主义翻译观, 如译文的功能或目的难以达到 , 翻译是失败的。所以笔者以为这种直译即是死译, 不如参译好。2基本句型的参译中文专利说明书的上述六个部分中, 部分句型是格式化的, 与英文中的几乎 相同, 甚至由于上述专利制度国

20、际化的原因, 部分语言是西化的。 比如在专利说 明书摘要或权利要求书中,往往开头劈脸第一句就是: “一种 , 装置(方法) ,该 装置 ( 方法 ) 包括 , . ”其中前半句实际上与科技英文中常用的无谓语的单部句 完全一样, 并保留了英语中表示类别的不定冠词 a 的含义 “一种” , 犹如英文汉 译。 (按地道的中文表述习惯,在这样正式的文体中一定会用完整的句子,而且 会省略数量词,很可能会写成 “本专利有关(省略“一种” ) , 装置(方法) , , ” ) 。 这就为参译英文基本句型提供了基础与必要性。以下为中、 英文专利说明书中各部分常用句型相对应的例子, 说明参用英文 专利说明书句型

21、是有效的英译手段:一种(装置/方法 /工艺名称) ,由 , 构成 /包括 , , 其特征在于:A (name of a(n) apparatus/method /process) , consisting of( comprising ) , /including , , characterized in that , (这是权利要求书独立权项的常用句型,一般consisting of, /including 具有数个并立宾语结构,这些结构还带有多个修饰语,因此很是冗长) ;如权利要求X(数字)所述的(装置/方法/工艺名称),其中,:A (name of a(n) apparatus/meth

22、od/process) as defined in/as recited in /in accordance with claim X , wherein , (这是权利要求书权项 附属权项的常用句型,句型与独立权项相似,但一般不太长) 。本发明有关(关于/ 涉及)一种 , 的装置 / 方法 , ,尤其是 (特别是 / 尤指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 ,( This/ The/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is related to an apparatus /a method/a process , , particularly to , ;( 某国如 )

23、中国专利 xxxxxxx 号公开 ( 披露 ) 了一种设备 / 方法 / 工艺 , :Chinese Patent No. xxxxxxx discloses a(n)apparatus/method/process (for)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第二 /第三方面 , 提供一种 (装置 ):According to the first/second/ third aspect of the invention, there is provided (an apparatus , ) ;本发明的一个主要目的 / 另一个目的 / 再一个目的是, :A(a) main/ another/ furthe

24、r objec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to (do) , 或 It is a(n) main/ another/ further objec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to (do) , ;经过对下面参阅附图及实施例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所有这些目的与特征会更清楚地显现出来:described by the preferred and featuresreferring to theembodiments ofwill be evident ;The present invention will now be accompanyin

25、g drawings that illustrate the invention, from which its objects附图及上述介绍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只是解释本发明,不是用来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巳被用来解释和说明了本发明的功能及结构原则, 它们可以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基本原则内变化。 因此, 本发明包括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中的基本精神内的各种改进:The foregoing descriptions of the embodiments and their accompanying drawings of the invention are intended to illustrate

26、 and not to limit this invention. Various changes and modificationsmay bemade to the embodiments without departing from the spirit of the invention. Therefore, the scope of the invention is to be limited only by the appended claims 。 ( 此段中文来自笔者本地专利事务所提供的英 译原文。 英文说明书中含义类似上述中文的程式化表达方式有好多种。 此英译系 参见其中一种

27、而来。原文第二句划线部分含义与第一句重复,英译就予以省略。 这段英译不是原文的直译,但完整重现了原文信息,并语义更透彻、明朗,更具 逻辑性。如果不采用参译而照原文直译, 不仅费力,恐怕语言与表意效果均会不佳。 )二、词汇的套译专利说明书作为科技文献,词汇的准确使用关系到技术内容能否有效实施;作为法律文书,在发生专利权司法诉讼时,可能成为呈堂证据,若是译件,译者 还须作出译件与原件相符的书面承诺(本人的译件就曾因此数次出现在“公堂” 之上,判词之中) 。国外甚至已出现一些与专利说明书的用词直接有关的知识产 权司法案件。因此, 专利说明书中的词汇与其它科技文献中的相比, 其准确使用具有更为重要的司

28、法层面上的意义,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 专利说明书用词的正式性成为其突出的文体特点之一。 准确翻译词义的策略之一就是套译。 首先是因为中英文专利说明书结构与用语有不少完全相同或相似之处; 其次是因为这些实用信息词汇只反映所指意义( referential meaning) , 即描述发明中的客观事物, 基本上不涉及社会、 文化的与人类情感方面关联意义( associatedmeaning) , 中英文词义对应性很强 ; 特别是因为英美等国实施专利制度达数百年, 专利说明书用语 偏向正式、古旧,形成了一套习惯用语。即使理论上了解专利上用词的这些特点, 对于英语为外语的中国人, 具体翻译时, 不用套

29、译, 全靠独立思考翻译的英语词汇或词组很难完全符合英语专利说明书用语要求, 比如 “实施方案” , 很可能被翻译成 implementary scheme, 但 专利说明书上惯用的却是embodiment;又如很可能不会想到用disposed来表示(某装置的某部位上) 装有 (某部件) 或用专利说明书中最常用的 a plurality of 来译“许多” , 。以下为中文专利说明书中的部分常用词汇及来自英文专利 说明书的可供套译的对应词汇。 应用这些词汇的套译有助于提高专利说明书词汇 英译质量与效率。1. 科技专用语与普通词汇或词组套译 . 专利专用语: 发明专利: invention pat

30、ent ; 实用新型专利: utilitymodel patent ; 外观设计:design patent ; 权利要求,权项: Claims/ (I)Weclaim/ What is claimed is/What we claim is ; 现有技术 ( 现有专利、 先有专利、在先专利、在先技术等) : prior art ; 所属领域技术人员: thoseskilled in the art ; (某某号某国专利 , 如)号美国专利: US 6 Pat. No. 8544445: 未决专利 (正在申请中的专利 ): pending patent ; 实施方案 / 实施例 : embod

31、iment; 优选/ 另一个 (实施方案) : preferred / alternative( 不用 carefully selected / another );( 专 利 ) 公 开 : disclose(v.)/disclosure/publication ( 不用 reveal 等) 。 . 装置与部件的指称用语:可根据具体情况从apparatus, arrangement,device, means 中选用, 前提是它们不是出现在同一篇说明书内。 否则, 装置: 用 apparatus 或 arrangement 表示 ; 器件 : device ; 构件 : means, mem

32、ber 或 element (后两者尺寸相对较小 ) 。众所周知, component 本是准确表示部件 或构件的词汇, 但在专利说明书中反而很少使用, 这是因为国外专利说明书是由 律师撰写的,他们习惯于用某一概念的上位词来表示该概念(比如means、membe所指意义显然比component广),企图籍此扩大专利的保护范围,国外专 利界习惯于这种做法, 但不符合中国知识产权局的规定( 3审查指南第 125页 ) 。英译时,应参照英美等国专利说明书少量、慎用这种上位词,不要自创。 . 发明叙述过程常用普通词汇或词组:(a) . 名词: 壳体 (外壳) : housing , casing (不

33、要用 case , shell 等)较大的或圆柱状开口 (孔洞) : opening ; 较小的孔径、 孔洞: aperture, orifice空隙、气孔: pore ( 很少用 hole 来表示孔洞,可能是表意不够细致、准确 ) ;(b) . 形容词或相关词组:邻近、靠近: adjacent 或 adjoin(ing) ( 几乎不用 neighbouring , close to 或 near 等, 可能是正式程度不高 ) ; 许多、 多个 (可数 ): a plurality of (该词组大量使用,而几乎不用 many, a large numberof 等) ; 弹性的 (金属) :

34、 resilient ( 不用 flexible 或 elastic 等) ; 长形 (构件) : elongated ( 而不用 long-shaped) ;(c) . 动词: (数个部件的协同) 合作: couple (vt.)(少用 cooperate with,coordinate,combine, integrate 等 ) ; (用某种力)将某部件拉住或压向 , :urge ; (安)装在 , /设有 , (带有表示位置的状语) : to be disposed , to be mounted, to be installed , to be arranged,to be prov

35、ided, to rest, toseat 等。 其中以 to be disposed 更为国外律师所青睐, 使用频度更高。 需要说 明的是, 如要强调安装的动作, 必须使用 install 或 mount, 但在专利说明书中需要说明的往往是已安装部件的状况, 所使用的被动语态中的过去分词强调的是安装动作已完成的结果, 即结合安装位置的状语, 实际上强调的是部件所安装 的位置,因此不一定要使用动作性强的 install 等词 ) ,如表示部件装于孔洞内 或下凹处,也可用 to be received 或 to be contained ;并置 , 比邻放置: juxtapose 。 学会使用这

36、种词汇可使表达更简洁 (例子见上小节) ;(d). 副词:以固定方式/ 以枢轴转动方式/ 以可拆卸方式/ 以(垂直 / 横向)移动方式/ 以可滑移方式 / 以转动方式/ 以密封方式 (与 , 连接 /( 被) 支承在 , ) :(to be connectedto , /to be supported on/in/at , ) in a rigid/ pivotal/ detachable/ (vertically/horizontally)movable/slidable/rotatable/sealablemanner, 或 to be rigidly/ pivotally/ detach

37、ably/ (vertically/horizontally)movably/slidably/rotatably/sealably(connected to, /supported on/in/at ,) 。 (这些副词使用频度远比在一般科技 资料中的高, 成了专利说明书 “招牌” 用语) ; 最好, 最佳 (表示选择) preferably 。 . 附图相关词汇:附图: accompanying drawing(s) ;视图: view ; (插图顺序说明如)图 1: FIG 1 (按美国专利法实施细则规定 , 一篇专利说明书只有一个插图,无须作任何标识,如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用 FIG (

38、大写)加阿拉伯数 字来表示, 同一个图有几个分图, 则在阿拉伯数字后再加大写英文字母来表示 (如 FIG1A, FIG1B, ; FIG2A, FIG2R );正视图/ 视图/左(右)视图/俯视图/底视图/ 后视图 : front/ side/ left(right)/ top(overhead, aerial)/ bottom/ rear view ; 截面图 /透视图 /示意图 (原理图 )/ 结构图 /爆炸图 (分解图、立体图 )/ sectional/ perspective/ schematic/ structural /exploded view ; 方框图 block diagr

39、am ; 线路图 wiring diagram 。2. 法律英语古词套译从 1617 年英国批准第一件专利开始,世界上专利制度的建立已有近400 年的历史, 很早就已形成一套专利说明书专门用词。 国外专利说明书概由受过法律专业教育的律师捉刀代笔。 他们惯用陈腐的法律古词、 大词与冗长的句子, 形成了英语专利说明书的古旧文体。 因此, 至今英语专利说明书中仍然常用一些中古词,虽然陈旧,但已成为文体的一个特征,被专利界与专利审查员所接受,因此我们断然拒绝使用是不妥的, 可在英译中少量、 适当应用。 这些法律古词主要有 said 与 where+prep., there+prep. 与 here+p

40、rep. 等, 主要应用于权利要求部分 (书)中。在撰写本文之前,本人对 20012007年的近 10 万词美国专利说明书进行了上述法律古词词频调查注2 ,发现它们的使用情况与20 多年前相比,已有变化。得出的结论为:在上述古词中 said (表示“该” “上述的” ,功能与 the 相 当) 与 wherein (= in which :在其中)的使用频度最高,应在专利说明书的专利要求书的英译中普遍套用,在其他部分可少量应用或不用; thereof ( = of that ) , thereby (= by that ), therein (=in that) (上述括号中的 that 指

41、句子前面出现过的某个名词或名词词组)与 hereinafter (=in the following text :在下文中 ) 尚有一定频度使用 , 可在英译中少量套用。其余where+prep.,there+prep. 与 here+prep 的古词共 16 个注3 , 词频只有 60次 91771 词,说明已处于罕用或不用的状态,应弃用。三创新性部件名称的创译虽然专利的范围可以包括装置、工艺、方法,但从基层专利申请实际来看,以涉及装置类为多。而装置类发明的“创新性、新颖性”主要表现在是结构上,涉及部分创新性部件。 在翻译中, 如译者认知图式缺损, 在其知识系统或辞书中都找不到这些部件的对应

42、译名的情况下, 需要对这类部件创译。 所谓创译就是既有重点又全面的、有步骤的科学思考:不仅要透彻地了解某部件名称的语表意义, 更要透彻理解其语里意义: 通 过原文叙述, 了解某部件的立体外形及其对整个装置所起的关键功能与作用, 其 中重要的一环是要仔细研究附图,看懂了附图,对有关叙述的理解就会立体化、 形象化,因此更到位、更正确;语义转换: 从该部件对装置所起的关键作用出发, 同时兼顾其外形特征及其与邻近部件的关系, 展开联想, 考虑是否有可供移植、 改造的其它部件英译名;译名重构: 对初步考虑的英文译名进行改造形成新译名, 或在提取数个译名有用因素的基础上创造新译名 (一般情况下, 是指词汇

43、的不同组合, 少数情况下是指用加词缀、截词合并等方法创造新词) 。其中,要用英语的命名习惯来思考。 创建译名的原则: 以反映原名称的深层含义为主 , 不提倡按字面直译, 即以 能准确、清晰、扼要反映部件的功能与作用为主,形状为辅,生动形象在其次;须符合专业技术要求与行业用语习惯,如机械上“加工”的英语一般使用machining 而不用 processing ;在电镀行业, “镀槽”译为 tank ,而在电化学上却惯用 cell 等;语言简练,一般不超过三个词,在专利发明叙述中,关键部件名称可能多次复指,其冗长会造成叙述的繁复与沉闷感。比如,在一件打火机专利中, “中架” 、 “架板” 、 “可

44、更换燃料箱”三个部件与一般打火机中的常规部件不同,均属创造(见左图) 。从说明书的叙述与附图中可知所谓“架板”截面为凹形、基本上呈长条状,而中架也大致呈长条状,尺寸略小于架板,放入架板中与之紧配,两者用螺丝固定,位于打火机上部,共同起到承载其它部件的安装架的作用。 常规打火机的安装架是一体化的, 而且形状与结构都与此完全不同, 英语称为 mounting frame , 如直接采用此译名表达 “中架” ,则不能反映该发明独有特点,不妥。通过查阅,发现有些企业将“中架”翻译为 mid-part 或 zinc shelf 。 笔者认为 “ part ”表意过于笼统; 将已成行业习惯称谓的 fram

45、e 改成 shelf ,也不妥。同时, “中架”中的“中”用来表示架子的位置在壳体内中央而不是偏在一边, 用 “板” 这个字无非是表示安装架是板状的, 虽有一定意义, 但从其承载其它部件的关键作用来看, 并不重要, 因此,英译中可省去。 曾想用 frame 表示中架, 并考虑从以下两个词中选择其一来翻译“架板”:U-beam,从架板的截面与外状来看,准确而形象; cradle,可表示电话筒座,而架板像是中架的底座,采用此词也较为生动,而且cradle 还是热门词,用于称谓计算机附件(如 USBcradle )等) 。但进而考虑到“中架”与“架板”两者对整个打火机的作用是完全相同的,却赋予两个完

46、全不同的译名,不能从命名上直截了当地反映出这是二合一的结构, 特别是未能清晰扼要地点出“安装架”的关键含义,因此放弃 U-beam 与 cradle 作译名,而考虑在译名中以“架”的英文frame 作核心,将“中架”与“架板”定译为 inner frame 与outer frame 10。其优点在于:两个frame”从字面上直接反映出两者的功用相同:都是安装架,且用语符合行业习惯 ; “inner ”与“ outer ”直接而清晰地反映了两者之间的关系。至于“可更换燃料箱”的翻译似乎要容易些:replaceable fuel tank 。但参照附图,对其功能有了进一步了解:这燃料箱可插入打火机

47、壳体又可取出。 因此产生了联想: 这燃料箱与照相机里的胶卷盒、 打印机里的可更换墨盒: cartridge 11的功能与用法相似,因此用cartridge代替了“tank ”。 以上三个自创的译名, 既传达了原文的语里意义又比原文更传神,符合部件的英语命名习惯与行业习惯。 注 1 :文中 US, (数字 )与 CN, (数字 )各为美国与中国专利号,也即专利说明书的检索号。 用此检索号可在美国专利商标局网站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上分别免费查到美国与中国专利说明书全文。 注 2 :用于这些古词调查的美国专利说明书共15 篇, (其中摘要一律不列入调查 ) ,专利号为:RE39499, RE39

48、499, RE39497, US7185315, US7185249,US7185123, US 7184973,US 7184987,US71848967, US7197355, US7174696, RE39534, RE39533, RE39527, RE39500. 在确定古词词频调查范围时,参考了方梦之的科技英语实用文体 290 页中的有关介绍,另翻阅了约30 余篇美国专利说明书原文。therewith , thereon , hereto, hereunder, whereat. 注 3 :这 16 个古词为: thereto, therebetween , therefrom, therethrough, hereinabove, herein, herewith, whereby, wherefore, whereupon, whereof,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