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基础总复习题00025252剖析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759621 上传时间:2021-07-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8.4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电工基础总复习题00025252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电工基础总复习题00025252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电工基础总复习题00025252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电工基础总复习题00025252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工基础总复习题00025252剖析(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8电工基础总复习题(15 自动化 1119; 15动车 1113; 15应电 11)一、填空题1 .戴维南定理的内容是:任何一个有源线性二端网络,都可以用一个 电压源和 电阻串联结合的电路模型来等效代替。2 .阻值为3欧姆的电阻与容抗值为4欧姆的电容串联后接在单相交流电路中, 功率因数为 0.6。3 .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是最大值、角频率和初相位。4 .基尔霍夫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0 ;基尔霍夫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U 0 。5 .在R-L-C串联电路中通过调节电路参数 L、C或电源频率f,使总电压与总电 流相位为 同相位,这时电路就发生了谐振,串联谐振的条件是Xl=Xc 。6 .电压与电流

2、成正比的电阻称为_线性一电阻,电压与电流之间无正比关系的元 件为非线性元件。7 .基尔霍夫第二定律也称回路电压 定律,其数学表达式为 ,U= 0。8 .直流线性有源二端网络向电阻负载传输功率时,若满足_ Rl= Req 条件,负载获最大功率。获得的最大功率是P max2OC4Req9 .某正弦交流电路的阻抗角 小0则该电路呈 上_性,若小0则该电路呈现 容性。10 .三个阻值为3 Q的电阻作A形连接,将其等效变换成 Y形连接时,每个等效 电阻的阻值为W 011 .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是:最大值、角频率、初相位。12 .两个互感线圈Li、L2,如果电流分别从两个线圈的 A、B端子流进时,两线圈 中

3、的磁场是相互增强的,则 A B称为 同名 端。13 .两个白炽灯分别为220V、40怵口 220V、100w,将它们串 联后接在220V的 电路中,40W更亮。14 .通常所说的交流电压220V、380V,是指交流电压的_有效值一。15 .感生电流产生的磁通总是 阻碍原磁通变化的。16 .两个互感线圈,自感系数分别为 Li、L2,顺向串联时的等效电感为Ls,则他们Ls - L的互感系数为M =-2反向串联时的等效电感为M=+。17 .三相电源作连接时,线电压是相J压的 倍。18 .在一工频正弦交流电路中, 已知=202-300 ,则i (t)= 20sin(314t-3Q)_19 .已知某正弦

4、交流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是u=311sin(314t+60 0)V,则正弦交流电压的有效值是 220 V ,频率是 50 赫兹。20 .在内电路中,电流的方向与电动势方向 相同、在外电路中,电流的方向与电压的方向 相同 。21 .纯电容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关系是电压滞后电流90 度。22 .阻值为6欧姆的电阻与容抗值为8欧姆的电容串联后接在单相交流电路中, 功率因数为0.6023 .在一工频正弦交流电路中,已知 U = 20/20,则u (t)=吧里巴竺立然_24 .已知某正弦交流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是u=311sin(314t+30 0)安,则正弦交流电压的有效值是220 伏特,频率是50 赫

5、兹。25 .串联谐振的谐振条件是Xl=Xc,谐振频率f 026 .电路的参考点的电位是 0 v 。2屈LC27 .我国使用的工频交流电周期为0.02秒。28 .将R、R两个电阻并联接在总电流为I的电路中,则流过R的电流公式为:I 1=人,-29 .某正弦交流电的复阻抗Z=10+j15,则电路为感 性电路。30 .三相电源作星形连接时,线电压是相电压的更倍。31 .三相不对称负载,必须采用三相四线制供电方式F能正常工作。32 .二知正相序三相对称交为电源中的U; =220/30上则另两相电压相量分别为 Ub = 220 一 90 V, uC = 220 150 V。33 .已知正序对称三相交流电

6、源中的 Ua =220/0 V,则另两相电压相量分别为UB =220. -1200 V、Uc =220. 1200V34 . 一段电路中,在电压和电流的关联参考方向下,若 p=ui 0,说明这段电路 吸收(消耗)功率。二、选择题1 .在关联参考方向下,已知加于纯电感元件两端的电压为 UL=100/2sin(100t+30 0)V,通过的电流 i=10 72 sin(100t+ gA,则电感的参数 L=( D )A. 1H B. 0.01H C. 10mH D. 100mH2 .三相对称负载连接时,其线电流有效值是相电流有效值的(B )倍,相位上线电流()相应的相电流30度。A.1/V3,超前

7、B.向,滞后C.V3,超前 D.1/ 73,滞后3 .已知交流电流的解析式为i1=2sin(314t-兀/4)A,当它通过R= 2Q的电阻时, 电阻上消耗的功率为(C )。A.32WB.8W C.4W D.10W4 .对称三相电源星形连接有中线,不对称负载星形联接,不计端线阻抗和中性线 阻抗,这时(B )。A.各相负载上电流对称B.各相负载上电压对称C.各相负载上电流,电压都对称D.各相负载上电流,电压都不对称5 .支路电流法是以(B )为未知量,应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分别列出所需要的方程组。A .各元件上电压 B .各支路电流 C .各元件电流 D .各回路中电流6 .电流与电压为关

8、联参考方向是指( A )。A. 电流参考方向与电压降参考方向一致B. 电流参考方向与电压升参考方向一致C.电流实际方向与电压升实际方向一致D.电流实际方向与电压降实际方向一致7 .用电压表测得电路端电压为0,这说明(B )0A.外电路断路B ,外电路短路C .外电路上电流比较小D .电源内阻为08 .基尔霍夫第一定律是表明(C )。A.流过任何处的电流为零 B. 流过任一节点的电流为零C. 流过任一节点的电流的代数和为零D.流过任一回路的电流为零感抗为无穷大,容抗为0 感抗和容抗均为无穷大9.直流电路中,A 。A.感抗为0,容抗为无穷大 B.C.感抗和容抗均为0 D.10. 一只额定功率为1W

9、电阻值为100。的电阻,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B)A.100AB.0.1AC.0.01A D.1A11. 任意一个相量乘以-j相当于该相量 A。A.顺时针旋转90oB.逆时针旋转90oC.逆时针旋转60oD.逆时针旋转60o12. RLC电路发生串联谐振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电路呈电阻性,阻抗最小B. 电流最大,且与电压同相位C.电感和电容上的电压相等,且有可能大于电源电压D.电路的无功功率最大13 .三相对称负载连接时,其线电流有效值是相电流有效值的(B )倍,相位上线电流()相应的相电流30度。A.1/V3,超前b.T3,滞后C.V3,超前 d.1/ V3,滞后10A+24V1

10、4 .已知交流电流的解析式为i=4sin(314t-兀/4)A,当它通过R= 3Q的电阻时, 电阻上消耗的功率为(C )。A.32WB.8W C.24WD.10W15 .右图1所示电路中,电压源_B_2.4 QA.吸收240W功率B.吸收0W功率C.释放240W率D.无法计算16 .在用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列节点电流方程式时, 若解出的电流为负,则表示(C )。A.实际方向与假定的电流正方向有关B .实际方向与假定的电流正方向相同C.实际方向与假定的电流正方向相反D .实际方向就是假定电流的方向17 .应用戴维南定理分析有源二端网络的目的是( D )。A .求电压 B. 求电流 C .求电动势 D

11、 .用等效电源代替二端网络18 .在正弦交流电路中提高感性负载功率因数的方法是( D )。A.负载串联电感B.负载串联电容C.负载并联电感D.负载并联电容19 .在纯电感电路中,正确的关系式为(D )。A.ImiLUnB.i = u/ CD LC.I =Um/X D.I =U/cdL20 .回路电流法是以(B )为未知量,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列出回路电压方 程而解得。A .元件两端电压B .回路电流C. 节点电流D .节点电压21 .当RLC串联电路呈感性时,总电压与电流间的相位差中应是A 。A.中0 B .中0 C .=0 D 、大于或小于零22 .已知 U1=30sin( wt+90 0

12、)V, U2=30sin( cot-90 )V,则 u、U2的相位关系为:(B )。A. Ui、 U2同相 B . Ui、 U2反相C . Ui、U2正交 D .以上均不是23 .实验测得某线性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为6V,短路电流为2A,当外接负载电阻为3Q时,其端电压是(B )。A . 2VB. 3V C. 4V D. 6V24 . RLC串联谐振电路中,品质因数 Qp=10,若总电压U=1V则Uc=( A )A. 10V B. 0.5V C. 5V D. 1V25 .电动势为10V,内阻为2Q的电压源变换成电流源时,电流源的电流和内阻 是 D 。A . 10A 2 Q ; B. 20A

13、2 Q ;C . 2A 5 Q ; D. 5A 2 Q。26 .已知交流电流解析式 i 1=60sin(314t +30 )A, i 2= 60sin(314t +70 )A,i 3=60sin(314t 120 )A。则下列答案中正确是( D)。A.i1比12滞后60 B. i 1比i 2超前60C.与i2同相 D.i 3比i1滞后15027 .三相对称电源星型联结,0、线电压的关系为( B )。A .线电压是相电压的“百倍,且线电压滞后对应相电压 300B .相电压是线电压的 左倍,且相电压滞后对应线电压 300C .线电压是相电压的2倍,且线电压滞后对应相电压 30D .相电压是线电压的

14、 22倍,且相电压滞后对应线电压 3028 .在R、C串联正弦交流电路中,电阻上的电压为 6V,电容上白电压为8V,则 总电压为(B )。A. 14V B . 10V C . 2V D.100V29 .实验测得某线性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为 6V,短路电流为3A,若把它等 效为一个电压源,电源的内阻是( A )0A . 2Q B. 3QC. 6QD. 9Q30 .三个相同的灯泡接成星形,接在三相四线制供电线路上,若中线断开,则(C )A.三个灯泡都变暗B .三个灯泡都变亮C .三个灯泡亮度不变D .三个灯泡中有的变亮,有的变暗31 .电工仪表测出的交流电数值以及通常所说的交流电数值都是指(A

15、)。A.有效值 B .最大值 C .瞬时值 D .以上均不是32 .在纯电容正弦交流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当电源频率增加时,电路中电流 将(A )0A .减小 B .增大 C .不变 D .无法确定33 .对称三相电动势是指(C )的三相电动势。A ,电压相等、频率不同、初相角均 120B .电压不等、频率不同、相位互差 180C .最大值相等、频率相同、相位互差 120D .三个交流电都一样的电动势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 .电路中电流的实际方向与所选取的参考方向无关。(V )2 .串联电路的总电压一定大于电路中的分电压。(x )3 .两个阻值分别为 R=10Q,5Q的电阻串联。

16、由于 R电阻小,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小,故流过R2的电流比R中的电流大些。4 .某电路有Ub=-5V,说明a点电位高于b点电位。(x )5 .在电子仪器和设备中,常把金属外壳或电路的公共接点的电位规定为零电位。(,)6 .R、L、C串联电路发生谐振时,电路中的电流达到最大,阻抗达到最小。(V )7 .叠加定理可以用来计算线性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等物理量(x )8 .电容元件对直流稳态电路来说相当于短路,电感元件对直流稳态电路来说相当于断路。(x )9 .并联电路干线总电流必然大于各支路的分电流。(x )10 .三相对称负载Y星连接时,线电流等于相电流。(V )12 .电流流过金属导体时,导体会

17、发热,这种现象称为电流的热效应。( V )13 .我国低压三相四线制配电线路供给用户的线电压是 220V。( x )14 .负载不对称而无中线的情况,属于故障现象。(V )15 .网孔是回路,所以回路一定是网孔。(x )16 .任何频率的正弦量所对应的相量, 都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x )17 .在验证戴维南定律的实验时,为了测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电阻,需要把电路中的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V )18 .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是负载电阻等于电源内阻。( V )19 .对任一闭合回路来说,回路中电压升代数和等于该回路电压降的代数和。(,)20 .两个电压均为110V、功率分别为60WO 10

18、0W勺白炽灯泡串联后接于220V的交流电源上使用,两只灯泡消耗的功率均为额定功率。(x )21 .电感元件和电容元件均为无源元件。(V )22 .对任一节点来说,流入(或流出)该节点电流的代数和包等于零。(V )23 .直流电路中,电感元件相当于开路,电容元件相当于短路。( x )24 .当电源容量一定时,功率因数值越大,负载获得的有功功率越大,电源的利用率越高。(V )25 .电路中零电位点改变,各点的电位值也将改变。(V )26 .电阻元件上电压、电流的初相位都一定是零,所以它们是同相的。(x )27 .实际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只对外电路等效,对内电路不等效。(V )28 .凡具有两

19、个引出端的部分电路,无论其内部结构如何都可称为有源二端网络。(x )29 .感应电流产生的磁通总是促进原磁通变化的。(x )30 .在正弦稳态电路中,频率为50HZ,电压表测得该电压为100V,初相位30,则该电压可表示为u=100乏sin(314t+30)V。( V )31 .如两个相量幅角相差1800,则称它们反相。(V )32 .任何一个理想电压源都可以用一个理想电流源来等效变换。( x )33 .实际电压源不允许开路,实际电流源不允许短路。(x )34 .在正弦稳态电路中,角频率为314rad/s,有一电压的有效值为100V,初相位300,则该电压可表示为 u=10072sin(314

20、t+30) V。( V )35 .同一电源中,三相对称负载作连接时,消耗的功率是它作Y连接时的3倍。(x )36 .某电路中a点与b点的电压为Ub=-10V,说明a点的电位高于b点的电位。 (x )37 .负载不对称而无中线的情况,属于故障现象。(V )38 .在由R L、C组成的并联电路中,如果感抗五大于容抗Zc,则电路一定呈容 性。(V )39 .当两个自感为Li、L2、互感为M的线圈同侧并联时,等效电感为:L=)LL2 M240 .线圈中由于自身电流的变化而产生的感应电压称为自感电压。(V )41 .由于相互耦合的两个线圈的绕行方向一致,使得两线圈产生的感生电动势一致的两个端钮,彼此之间

21、叫同名端。(V )42 .我国低压三相四线制配电线路供给用户的线电压是220V。( x )43 .比较两个正弦量的相位关系时,这两个正弦量的频率可以不同。(x )44 .戴维南定理是求解复杂电路中某条支路电流的唯一方法。(x )45 .电力工程上常采用红、绿、黄三种颜色分别表示U、V、W匚相。( x )46 .在由R L、C组成的并联电路中,如果感纳BL大于容纳区则电路一定呈感 性。(V )47 .任何频率的正弦量所对应的相量,都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x )48 .无论有无中线,无论中线阻抗为何值,在对称的、一Y三相系统中,负载中性点与电源中性点之间的电压都等于零49 .电容器具有“隔

22、断直流,通过交流”的性质。(,50 .电力工程上常采用黄、绿、红三种颜色分别表示A、B、C三相。( V )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 .电阻串联电路的特点是什么?(1)等效电阻的大小等于各电阻阻值的和。(2)流过各电阻的电流相同 ,且等于总电流。(3)外加电压等于各个电阻上的电压降之和。即:Req=Rl+R2 +. . . + R 11即:1 = 1 1=1 2 = . =1 n即:U = U 1 + U 2+ . . . + U n(4)电压的分配与电阻的大小成正比,如两个电阻串联的分压公式:2 .用戴维南定理的解题步骤是什么?(1)将有源二端网络和待求支路分开;(2)断开待求支

23、路,求有源二段网络的开路电压UOc;(3)将有源二端网络除源(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求无源二端网络的等效电阻Req;(4)画出戴维南等效电路,接上待求支路,用全电路的欧姆定律求支路相应(电压或电流3 .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是什么?(1)提高电源设备的利用率;(2)降低输电线路和发电机绕组的功率损耗。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是:在感性负载两端并联适当容量的电容器。4 .三相四线制Y接电路中,中线是否可以断开?中线的作用是什么?三相四线制丫接电路中,中线不允许断开!中线的作用是使 Y接不对称三相负载的端电压保持对称。5 .R、L、C串联电路发生谐振时,用联谐振电路的特征是什么(1)(2)复阻抗的

24、模最小,为Ro电路中的电流最大,为 0 =U。R电路呈电阻性,电源供给电路的能量全部被电阻消耗掉。(3)电感和电容两端的电压大小相等,相位相反。当 压大于总电压的现象。Xl=X cR时,电路中将出现分电156 .电阻并联电路的特点是什么?(1)(2)(3)各电阻上电压相同,且等于总电压。 总电流等于各电阻电流之和。即:U=U 1 = U 2=- - =U n即:I = I 1 + I 2+I等效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阻值倒数之和。或::-1 -.n即:(4)(2)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汇1=0)列节点电流方程。方程数为:节点数-1。即:(n-1);(3)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汇 U=0)列回路电

25、压方程。方程数为:支路数-节点方程数。即:b-(n-1);(4)联立方程组,求解各支路电流。8.已知两个具有互感的线圈如下图所示。(1)标出它们的同名端;(2)试判断开关闭合或断开时毫伏表的偏转方向。当开关S接通的瞬间,原线圈电流增强,电流产生的磁场增强,根据楞次定律,可以判断副线圈产生的电动势极性为上正(+)下负(-),所以毫伏表指针右偏。当开关 S断开的瞬间,原线圈电流减弱,电流产生的磁场减弱,根据楞次定律,可以判断副线圈产生的电动势极性为上负(-)下正(+),所以毫伏表指针左偏。五.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 .用回路电流法或节点电压法求各支路电流,其中Ri=40Q , F2=1

26、5Q ,R3=10电流的分配与电阻大小成反比。如两个电阻并联的分流公式是:T r2 t t R丁1 = 1IR + RR+R7 .支路电流法解题步骤是什么?(1)先假设各支路电流的方向和各回路的方向;解:假定回路电流的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根据KVL,列出两个网孔的方程:(40+15) I ii-15I 12 =100-U-15I11+ (15+10) I 12=UI 11 -I 12 =3整理得:40I 11+10 I 12=100I11 -I 12=3解得:I11=2.6A112 =-0.4AI1=I11=2.6AI3=I12=-0.4AI2=I11- I 12=3.0A节点电压法:解:假定b

27、点为参考节点根据KCL,列出两个网孔的方程:(1/40+1/10)U na = 100/40-3U na =-4VUna-0=100-40I 1解得:I 1=2.6AUna-0=10I 1解得:I2=-0.4AI2=3A2 .下图所示电路,已知 R1=3、R2=1KQ、R3=2KQ、US1=12M US2=5V用 支路电流法或回路电流法,求解各支路电流。解:先假设三条支路的电流方向为R1、Us1支路电流方向向上,R2、Us2支路电流方向时针,回路2的绕行方向为逆时针。(1分)I1 + I2-I3=0(1)R1I1 + R3I3-U S1=0(2)R2I2+ R3I3- US2=0(3)向上,R

28、3支路电流方向向下。两个网孔为两个独立回路,且回路1的绕行方向为顺根据KCL : 节点A根据KVL :回路1回路2代入已知数据并整理得:I 1 + I2-I 3=03Ii+2I3= 12I2+2 13=5解得:Ii=2.36mAl2=-0.09mAl3=2.45mA3 .用节点电压法求图所示的电流I3Q15V6Q解:在图中标出参考节点0、节点1、节点2分别以5和 3为未知数列出两个节点电压方程:(1/3+1/6+1/4 ) 5-1/4U n2=15/3-1/4U n1+ (1/4+1/4+1/2 ) Un2=8/4整理得:35-Un2=20-Un1+4U2=8解得: Un1=8V U n2=4

29、VI = (Un2-Un1)/4I=-1A4.有一对称三相负载,每相电阻 R=60Q ,感抗Xl=80Q,电源线电压为380V,试计算三相负载星形联结时三相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总功率负载作Y接时:Z=J二160*+80* =1007 U相220 1理=1周=2. 2A-, Xl 80通十二了二荻二o.gI相二方一二W=2.2Ax R60 C0S*=-= Hr。P二后U我 I统 COS( 二后X380X2.2X 0. 6 =868. 77WQ=jyU 理 1强 口 伞二后 X380X2t2X 0. B = 1158.36 Var5 二后U男工线=JTk380X2.2 = 147. 95VA5.将

30、电感 L=127mH 电阻 R=30Q和 C=43F三个元件串联接于 u=220v2sin(314t+兀/3)V的交流电源上。二底段四。安培则:i =4.472sin(314t+113.1)安培试求:(1)电路中电流i的解析式和各元件的电压ul,ur,uc; (2)线圈的有 功功率、无功功率。Xl=o L=314 X 127X 10-3 =40 欧姆11一Xc= 80 欧姆00Ul=I jXL=4.4 113.10 40. 900 = 176 - 156dUl =176 2sin(314-156d)口口Uc =I(-jXC)=4.4 113.10 80 - 900 = 352 43.10UC=

31、352/2sin(314+43.10)c 314 40 10Z=R+j(X L-Xc)=30+j(40-80)=30-j40=50 乙53.1 欧姆 L U =220. 600VP=I2r=4.42X30=580.8WQ=I2(Xl-Xc)= 4.42(40-80)=774.4Var6.将电感L=127mH和电阻R=30。串联接于u=220 2 sin(314t+ 兀/3)V 的交流电源上。试求:(1)电路中电流i的解析式;(2)线圈 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解:Xl=0 L=314 X 127X 10-3=40 欧姆Z=R+j(X L-Xc)=30+j(40-80) =30-j40=50 Z

32、53.1 欧姆0U =220. 600V二 220 . 6050. - 53.1= 4.4 . 11619r 0Ai =4.4、,2sin(314t 163.010)AP=I2r=4.42X30=580.8WQl= I2Xl= 4.4240=774.4Var7.有一对称三相负载,每相负载阻抗 Z=6+j8Q,电源的线电压为UL=380V,求 三线负载分别连接成 Y接和接时,电路的相电压 U、相电流Ip、线电流 Il、功率因数cos中、有功功率P和无功功率Q。解:(负载星接时)z = Jr2 +xl2 =而苛=iog二 220VU L 380U p =,31.73222010二22 AI L =1 P =22ACOS 中、R=30 =0.6Z 50P= 3UlIlCOS = 3 380 22 0.6=8687.7Ql =、,3ULiLsin : = ,3 380 22 0.8 = 11583.62varsinq: =,;1 - cos 2 =1J1 -0.62 =0.8负载角接时:Up=Ul=380Up _ 380Z-T?二 38AI l = 31 p =38 1.732 =66 AP-ElIlCOS k/3 380 66 0.6=2606WQl = 3ULlLsin : =、3 380 66 0.8 =34750.86var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