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水试验和简易水文技术要求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4755976 上传时间:2021-07-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3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抽水试验和简易水文技术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抽水试验和简易水文技术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抽水试验和简易水文技术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抽水试验和简易水文技术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抽水试验和简易水文技术要求(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 实施细则第一章一般要求59第二章观测方法与要求 59第三章原始记录及资料整理60第一章一般要求第 1.1 条 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系利用地质勘探钻孔观测编录与水文地质有关的资料。 其成果既是研究评价勘探区水文地质条件的重要基础,又是合理布置专门水文地质钻孔的依据。 地质勘探各阶段都应做好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工作。第 1.2 条 在地质勘探钻孔的岩芯鉴定编录工作中,应做好有关水文地质特征的描述,内容包括: 岩性、成份、粒度、胶结物及其胶结情况;节理裂隙性质及其发育情况;岩芯破碎情况和岩芯采取率;岩溶发育及其充填情况等。第 1.3 条 地质勘探钻孔,在钻进过程中应认真做好与

2、水文地质有关现象的观测和记录,内容包括: 钻孔中水位的变化;冲洗液的消耗、漏失情况;水、气的涌出及油、 气的显示; 水温的异常, 严重坍塌掉块情况, 钻孔中遇溶洞、 老巷、 大裂隙、流砂与钻具突然下落等情况。第 1.4 条 需要进行消耗量观测的钻孔,冲洗液的循环系统要符合钻探规程的规定,并在开钻前进行检查验收,以保证观测成果的质量。第 1.5 条 钻进过程中发现漏水需堵漏时, 应经主管水文地质技术人员同意,方可进行堵漏。对堵漏起、止深度及所用的方法、材料、时间、效果等情况,应做详细的记录。第二章观测方法与要求第 2.1 条 消耗量观测1. 冲洗液消耗量系指纯钻进时间内钻孔中消耗的冲洗液。在正常

3、钻进时,每小时观测一次。不足一小时的回次,每回次观测一次。发现冲洗液漏失时,应每1030分钟观测一次。冲洗液全部漏失时,应开大水泵测定其最大漏失量。调 整泥浆时不进行消耗量观测,但应记录泥浆的比重和粘度的变化。2. 冲洗液消耗量观测方法 : 钻具下至孔底,待冲洗液正常循环后开始观测水源箱(池)内冲洗液的数量,观测结果称原有量。然后每隔一小时观测一次,直至钻程终了为止,每次观测结果称现有量。钻进期间在水源箱(池)内加入的冲洗液数量称新增量。计算公式如下 :原有量+新增量-现有量=消耗量第 2.2 条 水位观测1. 回次水位观测,系指在每次钻程的 提钻后和下钻前各测一次水位。处理事故、专门提取岩芯

4、、扫孔及人工补斜,可不观测回次水位。2. 钻进中若遇涌水,提钻后水位涌出井口,可不测回次水位,但应在下钻前 观测一次涌水量。3. 水位深度大于 100米时,可以酌情处理。4. 停钻时间较长,应每 2 小时观测一次水位,水位基本稳定后 . 可改为每四 小时观测一次,直到重新钻进。5. 水位测量工具的深度记号要清楚准确,便于读数。单位用米,读至小数点后二位。第 2.3 条 稳定或近似稳定水位观测1 .钻进中遇有严重漏水、涌水的层段,应根据需要进行稳定(静止)或近似稳定水位的观测,必要时可将钻孔改做专门水文孔,进行抽水、放水试验。2. 稳定(静止)水位观测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方可停止观测。( 1)连

5、续三小时水位不变;( 2)水位呈单向变化,连续四小时内每小时升降不超过1 厘米;( 3)水位呈锯齿状变化,连续四小时内升降最大差值不超过5 厘米;( 4)采用压力表观测时,连续八小时指针不动。达不到上述要求,但总观测时间已超过72 小时,一般可停止观测。3. 近似稳定水位观测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停止观测。( 1)每小时观测一次,连续三次水位无变化;( 2)水位呈单一方向变化,每小时水位差不超过5 厘米,且已连续观测三小时;( 3)水位呈锯齿状变化,每小时水位差不超过10 厘米,且已连续观测三小时;( 4)虽达不到上述要求,但总观测时间已超过24 小时。第三章原始记录及资料整理第 3.1 条钻

6、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的原始记录要及时、真实,不得追记。观测内容要齐全,记录要清晰,不得涂改。第 3.2 条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成果资料应及时整理。单孔抽水试验抽水试验技术要求一、 试验抽水 : 在正式抽水前均应做试验抽水。1 .试验抽水前,应对抽水层 (段)反复进行抽洗,直至孔内出水澄清无沉淀物时为止。 松散层内洗孔时, 要注意观察和记录洗出砂的粒径和体积, 以及水由浑浊到清澈的时间和流量变化的情况。2 . 试验抽水应作一次最大的水位降深,初步了解水位降低值与涌水量的关系, 以便正式抽水时合理选择水位的降深。 试抽过程的全部资料必须有正式记录。二、正式抽水:1. 抽水的水位降深,应尽设备能力做最

7、大降深。 降深次数一般不少于 3次,每次降距不小于 3 米 。 抽水点应做到合理分布。 若涌水量大于140 米 3/ 时, 因条件所限降深达不到上述要求时, 最小降距也不得小于1 米。 含水层底板以上水柱不足 10 米时,可酌情减少水位降低次数,但其最大降深应超过水柱高度的 1/2 。2. 抽水延续时间与稳定时间要求:第一次水位降深的延续时间不少于24小时,其余各点降深的延续时间不作具体规定。 各点稳定时间必须达8 小时。有 观测孔时,应以最远观测孔稳定2小时为准。有特殊要求时可适当延长。单位涌水量小于0.005升/秒米,可尽机械能力作一次最大降深,但抽水延续时间应适当延长。3. 水位降深顺序

8、 :基岩含水层一般宜先深后浅,松散含水层宜先浅后深,逐次进行。4. 在抽水过程中遇有大雨,对水位、涌水量观测产生影响时,应暂停抽水。在停止抽水期间,应每2 小时观测一次水位。5. 抽水孔的动水位与流量必须同时进行观测。开始一般应按每隔515分钟观测一次,连续1 小时后,可每隔 30 分钟观测一次,直至抽水结束。观测孔水位应与主孔水位同时进行观测,不得提前或延后。在抽水前及抽水过程中,应经常校正测绳的深度记号,若发现误差应及时修正。6. 抽水试验应连续进行。如抽水中断,而中断前抽水已超过6 小时,且中断时间不超过1 小时,则中断前的抽水时间仍可计入延续时间内,否则一律作废。在中断抽水时间内,应按

9、观测稳定(静止)水位的要求观测水位(包括观测孔),直到重新抽水为止。7. 水温、气温的测量,应在抽水过程中,每隔 2小时同时观测一次(应与流 量、动水位的观测相应),其精度要求为0.5 C。发现水温有异常时,应在抽水 结束后进行井温测量。测温时,温度表应放在空气通畅、背阴的地方,严禁放在日光直照和其它影 响温度变化处。8. 在抽水过程中,必须随时绘制 0= f(S)及q=f 曲线,以便及时发现和纠 正抽水发生的错误。9. 水样应在最后一个降深结束前按设计要求采取,具方法按有关规程要求进 行。三、稳定时间内水位和流量的波动相对误差要求:稳定时段内钻孔水位、流量稳定程度应结合区域地下水动态变化确定

10、。 水位 波动相对误差:抽水孔不大于1%涌水量波动相对误差:当单位涌水量大于0.1/s m时,不大于其平均值的3%当单位涌水量等于或小于0.1/s m时,不 大于其平均值的5%波动相对误差按式(1)计算:波动相对误差(% =最大或最? 平均值X100 (1)平均值稳定时间内波动相对误差系指在平均值上、下跳动幅度。若水位与流量差值 虽已符合要求,但呈单一方向持续下降或上升时,抽水试验时间应再延长8小时 以上。四、静止水位与恢复水位观测要求:1 .正式抽水前及正式抽水结束后,抽水孔和观测孔均应进行静止水位和恢复 水位的观测。观测过程中,严禁采用注水或提水的方法帮助稳定。2 .观测时间,开始时一般可

11、按1、2、2、3、3、4、5、7、8、10、15分钟的 间隔观测,以后每隔30分钟观测一次,直至稳定。观测孔与主孔应同一时间观 测。3 .静止水位和恢复水位,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方可停止观测。( 1)连续三小时水位不变;( 2)水位呈单向变化,连续四小时内每小时升降不超过1 厘米;( 3)水位呈锯齿状变化,连续四小时内升降最大差值不超过5 厘米;( 4)采用压力表观测时,连续八小时指针不动。达不到上述要求,但总观测时间已超过72 小时,一般可停止观测。5、 流量观测方法:1 .试验抽水与正式抽水的水位和流量均应在同一时间观测。2 . 流量观测方法应根据流量大小选择。流量不大时,可采用容积法。水

12、箱的容积一般不小于一立方米。 流量较大时可采用堰测法、 管道流量计、 流速流量计、 自计流量计等方法。6、 钻孔深度的检查 :抽水前的静止水位测定后和恢复水位观测结束后,应分别探测孔深。孔内沉淀物不得埋没含水层厚度的1 5。当抽水层(段)为含水组(复含水层)时,孔内沉淀物不得埋没底部主要含水层厚度的15。7、 抽水钻孔必须有确定含水层深度、厚度、结构可靠的测井资料。有条件时应进行流量测井。钻孔抽水试验设备: 1、水泵 2 、水表 3 、温度计4 、水位计(含探 头、电线、万用表)多孔抽水试验抽水试验技术要求一、 试验抽水 : 在正式抽水前均应做试验抽水。1 .试验抽水前,应对抽水层 (段)反复

13、进行抽洗,直至孔内出水澄清无沉淀物时为止。 松散层内洗孔时, 要注意观察和记录洗出砂的粒径和体积, 以及水由浑浊到清澈的时间和流量变化的情况。2 . 试验抽水应作一次最大的水位降深,初步了解水位降低值与涌水量的关系, 以便正式抽水时合理选择水位的降深。 试抽过程的全部资料必须有正式记录。二、正式抽水:1. 抽水的水位降深,应尽设备能力做最大降深。2. 抽水延续时间与稳定时间要求:第一次水位降深的延续时间不少于 48小时, 稳定延续时间必须达10 小时。有观测孔时,应以最远观测孔稳定2 小时为准。有特殊要求时可适当延长。3. 水位降深顺序 :基岩含水层一般宜先深后浅,松散含水层宜先浅后深,逐次进

14、行。4. 在抽水过程中遇有大雨,对水位、涌水量观测产生影响时,应暂停抽水。在停止抽水期间,应每2 小时观测一次水位。5. 抽水孔的动水位与流量必须同时进行观测。开始一般应按每隔515分钟观测一次,连续1 小时后,可每隔 30 分钟观测一次,直至抽水结束。观测孔水位应与主孔水位同时进行观测,不得提前或延后。在抽水前及抽水过程中,应经常校正测绳的深度记号,若发现误差应及时修正。6. 抽水试验应连续进行。如抽水中断,而中断前抽水已超过6 小时,且中断时间不超过1 小时,则中断前的抽水时间仍可计入延续时间内,否则一律作废。在中断抽水时间内,应按观测稳定(静止)水位的要求观测水位(包括观测孔) ,直到重

15、新抽水为止。7. 水温、气温的测量,应在抽水过程中,每隔 2 小时同时观测一次(应与流量、动水位的观测相应) ,其精度要求为 0.5 。发现水温有异常时,应在抽水结束后进行井温测量。测温时,温度表应放在空气通畅、背阴的地方,严禁放在日光直照和其它影响温度变化处8. 在抽水过程中,必须随时绘制 0= f(S)及q=f 曲线,以便及时发现和纠 正抽水发生的错误。9. 水样应在最后一个降深结束前按设计要求采取,具方法按有关规程要求进 行。三、稳定时间内水位和流量的波动相对误差要求:稳定时段内钻孔水位、流量稳定程度应结合区域地下水动态变化确定。水位波动相对误差:抽水孔不大于1%涌水量波动相对误差:当单

16、位涌水量大于0.1/s m时,不大于其平均值的3%当单位涌水量等于或小于0.1/s m时,不 大于其平均值的5%波动相对误差按式(1)计算:波动相对误差(0% =最大或最小值平均值平均值X100(1)稳定时间内波动相对误差系指在平均值上、下跳动幅度。若水位与流量差值虽已符合要求,但呈单一方向持续下降或上升时,抽水试验时间应再延长8小时 以上。四、静止水位与恢复水位观测要求:1 .正式抽水前及正式抽水结束后,抽水孔和观测孔均应进行静止水位和恢复 水位的观测。观测过程中,严禁采用注水或提水的方法帮助稳定。2 .观测时间,开始时一般可按1、2、2、3、3、4、5、7、8、10、15分钟的 间隔观测,

17、以后每隔30分钟观测一次,直至稳定。观测孔与主孔应同一时间观 测。3 .静止水位和恢复水位,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方可停止观测。(1)连续三小时水位不变;(2)水位呈单向变化,连续四小时内每小时升降不超过1厘米;(3)水位呈锯齿状变化,连续四小时内升降最大差值不超过5厘米;(4)采用压力表观测时,连续八小时指针不动。达不到上述要求,但总观测时间已超过 72小时,一般可停止观测。5、 流量观测方法:1 .试验抽水与正式抽水的水位和流量均应在同一时间观测。2 . 流量观测方法应根据流量大小选择。流量不大时,可采用容积法。水箱的容积一般不小于一立方米。 流量较大时可采用堰测法、 管道流量计、 流速流量

18、计、自计流量计等方法。6、 钻孔深度的检查 :抽水前的静止水位测定后和恢复水位观测结束后,应分别探测孔深。孔内沉淀物不得埋没含水层厚度的1 5。当抽水层(段)为含水组(复含水层)时,孔内沉淀物不得埋没底部主要含水层厚度的15。7、 抽水钻孔必须有确定含水层深度、厚度、结构可靠的测井资料。有条件时应进行流量测井。钻孔抽水试验设备: 1、水泵 2 、水表 3 、温度计4 、水位计(含探头、电线、万用表)号:钻孔简易水文记录表班:冲 洗 液 消 耗里 记 录时 间井深 (m)冲洗液消耗量(米3)涌水各种情况说明由至共原 有现 有新 添消 耗每小时 消耗量水头高(mm)流量 (L/S)时分时分时分钻

19、孔 中 水 位 深 度 记 录时间井深 (m)钻孔中水位(米)水位升降速度(m/M )由至共上钻后下钻前水位差(m)升或降时分时分时分总 计累计耗水量应观测次数:累计耗水量实测次数:百分率:累计正常钻进提钻次数:累计水位测定次数:百分率:项目名称:年 月 日第 页共 页天气:岩芯记录员:填表人:注:(一)高于 孔口的水位在 其前加(+)。(二)各种情 况说明:包括 涌水、漏水、 冲洗液换用泥 浆或钻进中迂 溶洞、裂隙、 破碎带、断层、 褶曲、喷气、 流砂、换径, 特殊孔内异状 的井深情况 等,水位和消 耗量测定情况 存在问题记 录。抽水试验记录表试验层段:孔口坐标X:Y:Z:孔径:mm含水层顶

20、板深度:m含水层底板深度:m含水层厚度:m含水层底板以上未揭露或沉淀物厚度m静止水位:m抽水工具及规格时间间隔时间时间动水位(m)降深(m)差值(m)抽出水量(L)(L/S)仞LG%(L/S)天气气温(C)水温 (C)抽水过程中各种现象描述日时分钻孔编号共页第页抽水负责人:审核:记录员:层位水位观测记录表项目名称:钻孔编号:页码:第 页共 页200年观测时间水位观测天气观测人200 年观测时间水位观测天气观测人1班次时分水位深度(米)水位差 (米)升降/班次时分累计水位深度(米)水位差 (米)升降时分时分小结采用水位深度:延续时间:平稳时间:平稳水位差:班长:封闭层位T3止水-处uU 石层层位丁3止水套-管直径122 mm止水材料册换 径孔径122 mm厚度8.33m应卜入深度58 m材料垫起高度2.00m深度58.00 m岩性中粒砂岩实卜入深度58m止水效果层位深度(m)钻孔结构(示意柱状)换径深度(m)止水前水位观测扫出套管头m观测年观测时间时间累计水位 (m)(L/S)年观测时间时间累计水位 (m)流量(L/S)日/月时分时分日/月时分时分止水过程及 操作方法钻孔编号:共 页第 页机长班长记录员审核套管封闭止水记录表止水前井深 148。60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