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级法学】中国法制史邓勇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47118897 上传时间:2024-10-17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42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07级法学】中国法制史邓勇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2007级法学】中国法制史邓勇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2007级法学】中国法制史邓勇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资源描述:

《【2007级法学】中国法制史邓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7级法学】中国法制史邓勇(6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中国法制史,主讲:邓 勇,目 录,导 论:中国法制史与中国文化,第一编:法源、法典史,第二编:刑事法律制度史,第三编:民事、经济法律制度史,第四编:行政法律制度史,第五编:司法制度史,总复习,第,1,讲 导论:中国法制史与中国文化,一、学习意义,二、学习目的和“黄帝外经”,三、教学计划,四、礼统和律统:古代法律鸟瞰,第,1,讲一、学习意义,(一)了解历史,深入法律文化,1,、注意文化的恰当范围和正负因素,2,、对历史和法律文化史的良善态度,3,、从深广角度理解中华法律文化,(二)启发思路,养成广阔思维,1,

2、、高素质法律人才应当具有广阔思维(宽广心胸),2,、法律史学习能够启发思路,养成广阔思维,(三)交流对话,学习圣贤学问,1,、四类学问:效法之学;通常学术;艺术之学;圣贤之学(唐君毅先生),2,、三重合法性:天道神圣,历史文化,人心民意(蒋庆先生),3,、内圣外王真学问,医心医国医天下,圣人,&,英雄;,梦中咏史,;制度儒学;社会医生,&,黄帝内经,、“黄帝外经”,第,1,讲,一,(一)之参考:,古代“文化”的定义、学习历史的信念,“,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经,贲卦,彖辞,)“人文,人理之伦序,观人文以教化天下,天下成其礼俗,乃圣

3、人用贲之道也。”(,伊川易传,卷二),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以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二、所谓对其本国以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以往历史,温情与敬意,。,三、所谓对其本国以往历史有一种温情和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以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以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却于古人。,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具备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1,讲,一,(二)之参考:,西方思想

4、家经常把法律职业者比喻为“社会医生”,“,如果法律制度的主要目的在于确保和维护社会机体的健康,从而使人民过上有价值和幸福向上的生活,那么就必须把法律工作者视为“社会医生”,而他们的工作则应当有助益于法律终极目标的实现。,我们可以说,法官和律师,通过共同努力而使争议得到公平合理的裁决,就是在执行社会医生的任务。如果一个纠纷根本得不到解决,那么社会机体上就可能产生溃烂的伤口;如果此纠纷是以不适当的和不公正的方式解决的,那么社会机体上就会留下一个创伤,而且这种创伤的增多,又有可能严重危及人们对令人满意的社会秩序的维护。”(,【,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

5、出版社,1998,年版,,P530,),研读法律的学生如果对其本国的历史相当陌生,那么他就不可能理解该国法律制度的演变过程,也不可能理解该国法律制度对其周遭的历史条件的依赖关系。,如果法律工作者记不起一些实在法规则或条文,那么他们随时可以从教科书、法规汇编或百科全书中查到它们。但是,有关政治、社会、经济以及道德等力量,它们在法律秩序中发挥着作用并决定着法律秩序的进程,的只是,就不那么容易获得了,而且必须通过对社会现实进行长期且敏锐的考察才能逐渐获得。为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公仆,,法律工作者就必须首先是一个具有文化修养和广博知识的人。,(,【,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

6、,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532,),第,1,讲二、学习目的和“黄帝外经”,(一)基本目的,1,、知识基础,2,、理解现实,3,、探索未来,(二)黄帝内经与黄帝外经,1,、思想魅力,2,、安身立命,3,、治平天下,黄帝内经三要义;学问之道,“,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验于己。如此则道不惑而要数极,所谓明也。”(,黄帝内经,举痛论篇,),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相信,-,怀疑,开悟,-,乐道,知言,-,无知,第,1,讲三、教学计划,(一)课时安排(大体上),第,1,讲导论:中国法制史与中国文化,【,5,学时,】,第一编:

7、法源、法典史,【15-20,学时,】,第,2,讲一、深厚博大的渊源:汉代以前的法律,【5】,第,3,讲,二、合情合理立善法:汉唐明清的法典,【8】,第,4,讲,三、中华法系的变迁:清末变法与近代法典,【5】,第二编:刑事法律制度史,【15-20,学时,】,第,5,讲,一、中华法系法刑的渊源和初建(三代至南北朝),【5】,第,6,讲,二、中华法系法刑的成熟和强化(唐宋明清),【8】,第,7,讲,三、近代,“,刑法,”,简介,【3】,第,8,讲,第三编:民事、经济法律制度史,【8,学时,】,第,9,讲,第四编:行政法律制度史(上升至治国系统),【7,学时,】,第,10,讲,第五编:司法制度史,【1

8、0,学时,】,总复习:,【5,学时,】,(二)教改原因,第,1,讲四礼统和律统:古代法律鸟瞰,(一)回顾古代法律精神,(二)古代法律由两大部分组成:礼制和法刑,(三)律统、礼统的分别叙述,(四)古代法律的总体演变过程简介,1,、远古、黄帝至大禹:李法洪范,2,、夏商西周:礼治王道,3,、东周秦朝:刑治霸道,4,、汉唐明清:礼刑合治,“,洪范九畴”纲要;“,law”,的对译,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农用八政,次四曰协用五纪,次五曰建用皇极,次六曰乂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征,次九曰向用五福,威用六极。,盖在中文,物有是非谓之理,国有禁令谓之

9、法,而西文通谓之法,西文“法”字与中文有理、礼、法、制四者之异译,,学者审之。(,严译名著丛刊孟德斯鸠法意,,第,23,页),第,1,讲附录,中国法律史参考书目,1,、陈顾远:,中国法制史概要,,台北三民书局,1964,年版。,2,、范忠信等编:,中国文化与中国法系:陈顾远法律史论集,,中国政法大学社,2005,年版。,3,、马小红:,礼与法,,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版。,4,、,名公书判清明集,,陈智超点校,中华书局,1987,年版。,5,、高绍先主编:,中国历代法学名篇注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6,、钱 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7,、梁

10、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8,、钱大群:,唐律研究,,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9,、霍存福:,权力场(,中国人的政治智慧,中国政治的智慧),,法律社,2008,年版。(,1992.3,,,1995.7,,,1998.6,辽宁人民出版社第一、二、修订三版;,1992.11,台湾扬智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初版,,1994.3,初版,2,刷;,1998.5,韩国绿丛出版社韩文版第,1,次印刷、第,2,次印刷,,6,月第,3,次印刷;辽宁人民出版社沈阳出版社,2003.3,新一版)(三版,“,跋,”,:,“,权力场,”,的精髓最终是:政治主

11、要的不是游戏,更不是诡计,法律也不是冰冷的铁板一样的异物。明白了这一点,就读通了,“,权力场,”,的精髓),10,、俞荣根:,儒家法思想通论,,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基本教材:曾宪义主编:,中国法制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二版,或,2000,年第一版),第,2,讲:深厚博大的渊源,汉代以前的法律(第一编第一章),基本内容:先秦时期的法律思想与法典,重点内容:,西周的礼与刑;孔孟治国思想,第一节 中华法系内容和形式的来源,一、古代法律在外在形式上的起源,二、古代法律在思想内容上的渊源,第二节 礼治思想和夏商西周的法律,一、夏商西周立法思想的演变,二、夏商西周的法律形式,三

12、、周公制礼和西周的“礼”、“刑”关系,第三节 孔孟法律思想和东周秦朝的法律,一、春秋战国的法律思想,二、成文法的制定与公布,三、秦朝的法典和刑治思想,第,2,讲第一节 中华法系内容和形式的来源,一、古代法律在外在形式上的起源,【,参见第一章第一节“一”,第二章第二节“一、二、三”,】,1,、祭祀习惯,2,、军事规范,3,、苗民五虐之刑,五刑,二、古代法律在思想内容上的渊源,【,参见第二章第二节“一、二、三”,】,1,、世界各国最古老的法典认为,法律是“神”的产物,2,、中国古人确信,最初的法是“上天”所赐,第,2,讲第二节 礼治思想和夏商西周的法律,一、夏商西周立法思想的演变,【,第一章第二节

13、“一”,,第二章第一节“一”,】,(一)商代的神权法思想,(二),西周的“以德配天”、“明德慎罚”思想,二、夏商西周的法律形式,【,第一章第一节“二”、第二节“二”,第二章第一节“三”,】,三、周公制礼和西周的“礼”、“刑”关系,(一)周公制礼,【,第二章第二节“三”,】,(二)礼与刑,【,第二章第一节“三”,】,第,2,讲第三节 孔孟法律思想和东周秦朝的法律,一、春秋战国的法律思想,【,第三章第一节“一”,、第二节“二”,】,(一)礼崩乐坏,(二)儒家法律思想简介,(三)百家争鸣简介,二、成文法的制定与公布,【,第三章第一节“二”、第二节“三”“四”,】,(一)春秋战国时期众多成文法的公布,

14、(二)公布成文法所引起的争论,(三),法经,(四)商鞅变法,三、秦朝的法律形式和刑治思想,【,第四章第一节“一”,】,儒家王道,&,法家霸道,王道:以德服人,刑期于无刑,天下归往;“刑法者,所以威不行德法者也”;礼刑结合;效力长久,人们心甘情愿、“有耻且格”,霸道:以力服人,以杀止杀,怨声载道;“法为神圣,人为草芥”,刑乃君主威吓人之手段;只用刑事法;短暂有效,人们“免而无耻”,“,道(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如果以政治体制为领导,再用法制来管理,一般人就会逃避责任、法律及处罚,毫无羞耻心;假如以道德来领导(每个人都有道德的涵养)

15、,以礼进行教化,就能做到人人有耻(具备礼义精神),从而达到政治的目的(人心归服)。,第,3,讲:合情合理立善法,汉唐明清的法典(第一编第二章),第一节 律典令典等多种法律形式,一、律统的发展与变化,二、代表性律典及其文化精神,【,第七章,唐律疏议,、第八章,宋刑统,、第九章,大明律,、第十章,大清律例,】,三、令典的沿革简介,四、其它法律形式简介,【,第八章宋代编敕、第九章明大诰、第九章明代条例、第十章清代则例,】,五、典章、法规的汇编,【,第七章,唐六典,、第八章,庆元条法事类,、第九章,明会典,、第十章,大清会典,】,六、地方和少数民族立法,【,第十章第一节“二(五)”、第二节“四”,】,

16、第,3,讲第一节一、中华法系之律统演进,1,、形式渊源:,李悝法经、商鞅改法为律、秦律(约,-400,-200,年),2,、,3,、初步建立和迅速发展:,汉律:正律(九章律),副律(傍章律、越宫律、朝律),杂律(约,-200,200,),曹魏律:新律,18,篇,留律为副律(,220,280,),晋律:西晋泰始律,20,篇(,265,317,),北魏律(,386,534,),北齐律,12,篇(,550,577,),4,、成熟:,隋开皇律(,581,605,),唐律(开元律流传至今):包括贞观定律、永徽制疏(,永徽律疏,)、开元刊定(,唐律疏议,)的律,以及令格式、大中刑律统类等(,618,907,),5,、变动和强化:,宋律:,宋刑统,(律令格式),,庆元条法事类,(敕令格式)(,960,1279,),元律:参用唐律,自制条格(,1206,1368,),明律:大明律、问刑条例(,1368,1644,),大清律例(,1644,1911,),1910,大清现行刑律,,1911,大清新刑律,第,3,讲第一节二、(一),唐律疏议(义),1,、制定沿革,2,、内容简介,3,、历史影响,4,、文化精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sobing.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