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培训教材

上传人:fgh****35 文档编号:24587818 上传时间:2021-07-04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7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奥尔夫音乐培训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奥尔夫音乐培训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奥尔夫音乐培训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资源描述:

《奥尔夫音乐培训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奥尔夫音乐培训教材(2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奥尔夫音乐培训教材 奥尔夫音乐教育 奥尔夫是世界音乐文化史上少有的集作曲家、儿童音乐教育家为一身的杰出人才之一。作为杰出的作曲家和儿童音乐家,奥尔夫的音乐艺术创作理念与他的儿童音乐教育思想可谓同根同源。这一根源就是奥尔夫称之为“原本性”(elementarius)的音乐观念 原本性音乐教育 “elementarius”是由奥尔夫自己确定的,认为最能体现其音乐艺术观和儿童音乐教育观的拉丁词语。奥尔夫1963年在奥地利萨尔茨堡“奥尔夫学院”所作的学术报告中是这样来阐明原始性的含义的:“什么是原始的呢?原始的拉丁文”elementarius,意即属于基本元素的,原始素材的,原始起点的,适合于开端的。

2、原始的音乐又是什么呢?原始的音乐决不只是单独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原始的音乐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机体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适合于儿童的”。 学校音乐教材卡尔奥尔夫 元素性 儿童音乐教育体系核心基于奥尔夫将“原始性”的音乐解释为“基本元素的、起点的、适合于开端的音乐”,因此,“元素性”也就被确认为奥尔夫儿童音乐教育体系的核心。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奥尔夫的“元素性”儿童音乐教育观,并不是音乐及音乐教育各组成部分低层次的要素分解,或是对音乐教学方法的具体描述而是一种对待音乐教育的态度与理念,

3、一种音乐教育思想。 卡尔.奥尔夫卡尔.奥尔夫(18951982)是世界著名的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奥尔夫音乐教育(orffschulwerck)是当今世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被美国同行称为现代音乐教育三大支柱的世界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 奥尔夫生平 1924:奥尔夫与友人舞蹈家军特合作在慕尼黑创办了一 所军特体操音乐舞蹈学校,即“军特学校” 1937:以一部十四世纪诗集手抄本创作的音乐剧卡尔米 娜布拉纳19351942年: 19371939 月亮 19411943 聪明的女人 19481949 安蒂戈尼 19501954年 学校音乐教材 Orff-Schulwerck 1973(78岁)

4、世界末日之剧。 1982:在慕尼黑家中去世,享年87岁 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原 理 1、综合性;2、即兴性;3、亲自参与、诉诸感性、回归人本;4、从本土文化出发;5、适于开端;6、为所有人。 其中即兴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核 心、最吸引人的构成部分。 奥尔夫音乐教学环节音乐本是人类精神生活的自然体现和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音乐教学对于儿童、青少年以及一切业余爱好者说来,都不应当孤立地来进行学习和操练,而应当结合游戏、语言、动作和表演的实践,全面、深入地进行。 通过实践(音乐实践、动作实践、游戏实践、朗读实践、即兴唱奏实践、表演实践等)来进行音乐教育和教学,是再好不过的手段和途径,因为只有在实践的

5、过程中,在亲自唱、奏音乐的实践中,音乐才能充分实现并体现它固有的生命力和高度的艺术感染力、表现力,才能由浅入深、由抽象到具体、由表及里、由粗到细地,使学习者通过自己身体力行和全身心(眼、耳、手、口、脑、心)的体验达到得心应手的、真知、真会的境地,并向着不断提高其质量的境界迈进,才可能避免枯燥、呆板、机械、僵化及纸上谈兵,理论脱离实际的蔽病。 实 践 游戏是儿童、少年体验、实践和掌握生活和学习的基本形式和主要途径之一,尤其在音乐教学中,游戏必需是主要内容之一,尤其对于年龄小的儿童和学生,但是,游戏必须结合音乐进行。在音乐课中,游戏性和音乐性必然兼而有之,这样,作为音乐游戏,方才能成为一种再好不过

6、的、生动有趣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 游 戏 动作是一切动物本性的体现,一切物质也离不开运动。所以,动作与音乐的结合,是人性的本能体现和最自然的体现,动作和舞蹈结合音乐和游戏,应当在音乐教育和教学中,得到系统、全面地训练,使之成为体现并塑造儿童和人民性格,培养其仪表和情操,以及促进人际交流、集体协调以提高情商的一种重要手段。动 作 音乐与动作结合,才能真实、全面地体现人性以及生活和艺术的原貌;音乐与动作结合,是音乐教育和舞蹈教育应有的形式,舞蹈教育从来未曾脱离过音乐,而以往的音乐教育,大多脱离动作单独去进行,这尤其对儿童、青少年和业余的成人教育,是不恰当的,片面的,无机的。音乐也必须单独地、纯

7、音乐地去进行训练和提高,但是,作为儿童音乐、学校音乐和业余成人音乐的教育和教学,则理应至少相当一部分地结合动作去进行,而不应当纯音乐地进行,使青年完全游离于综合的整体(尤为语言动作音乐这三位一体)之外,成为孤立、抽象、片面的教与学的对象音乐与动作结合 语 言语言本身即是有旋律和节奏的因素,语言本身也即是一种音乐。应从声调的高低和语调的轻重缓急两个方面来进行操练;既可以结合节奏,也可以结合动作来进行语言操作,即可以应用儿童的语言,一般人生活的口语,也可以应用艺术性的文学语言,如格言、诗歌等进行。 节 奏节奏是音乐的基础,也是音乐、舞蹈、诗歌的“呼吸”和生命线,而节奏的主要来源是语言和动作,所以,

8、节奏(尤其开始的阶段)最好结合语言和动作来进行操练,这更生动,也更有劲,然后方才单独去进行。 歌 唱歌唱是人的本性和本能之一,正像鸟类一样,只不过人类在文化高度发展以后,逐渐忽视了这一本能,从而远远落后于自然的鸟类,但是人类毕竟不同于鸟类。所以,人类的歌唱除个别进行(独唱)外,更经常集体地进行(重、合、伴唱),在普及的音乐教育中,尤其需要重视并加强重、合、伴唱的形式,重、合、伴唱三种唱更有益于发挥音乐教育的功能,更有助于提高人民的音乐素质,培养人民的情操和集体合作的精神。 奏 乐奏乐与歌唱并举,才是全面的音乐教育,从歌唱上来说,人类似乎比不上鸟类,但人类会使用乐器,这却是鸟类望尘莫及的,人懂得

9、使用工具,才更有力地征服自然,改造世界;同样,人懂得使用乐器,才更广阔地开拓了音乐的天地。音乐教育应以声乐为基础,但器乐也是不可忽视的,以往几千年的音乐教育,都用一般专业乐器、民间乐器来进行普及的国民音乐教育。 内 容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当然毕竟还是音乐本身,其他一切与之结合的媒介,都应当起到促进音乐教育本身的积极作用。音乐教育的客体有二:一是学生;二是音乐本身,作为音乐教育主体的教师,应当把这两个客体放在并列的首位,奥尔夫音乐教育充分重视并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作用。 音乐教育的理论 与 实 践 需 体 现: 哲理性 艺术性 实践性 体系性 哲理性音乐是一门人文的学科和艺术,极富哲理性,

10、因此,往往伟大的、杰出的音乐家,尤其是作曲家和音乐学家,同时也是伟大的、杰出的思想家。奥尔夫的名言:“走遍世界的,不是我为了表明一种理念编写的学校音乐教材,而是那个理念本身”。(卡尔奥尔夫和他的创作)第三 卷,277页,就说明了音乐的根往往还在于它的哲理性 艺术性音乐教育,哪怕是普通小学、甚至幼儿园的音乐教育,都必需首先是艺术教育,或换一句话说:必需是富于高度艺术性的、具有高度艺术质量的教育,从教材内容直到教学方式方法,概不例外,正如柯达伊一再反复强调的:只有最好的音乐,对儿童才刚够好!脱离开艺术质量也就谈不上音乐质量,更谈不上教育质量,在音乐教育中,一切滥竽充数,不求艺术质量,满足于平庸、甚

11、至粗俗、低劣的想法和做法,都必然会扼杀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 审美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全部价值,甚至生命。 实践性音乐是最人性的一门艺术,正如奥尔夫所说的:“音乐始自人自身,教学也正如此。” 他还指出:“于此,尝试和做就是一切,因为语言文字的解释,只有对已经体验过一切的人来说,才会是可以完全理解的,而他才会感到这些语言文字不过仅仅是他自己经验的证实。” 奥尔夫和柯达伊音乐教育的灵魂和成效,也正在于它们的实践性:一切首先要自己去做,在做的过程中以及在这之后,去进行和接受音乐教育。 体系性奥尔夫最反感许多德意志学者每每盲目追求的“体系性” 所以他对他创作的学校音乐教材说:“纯粹的体系学者大多对它没有真

12、正的兴趣”。可是,这并不说明学校音乐教材就并不形成“体系”,正如奥尔夫本人1962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讲演中所说的:学校音乐教材中的一首乐曲,“它们加起来,并不成一个循序渐进的通常意念的体系”,但是,“那是真的:学校音乐教材也是逐渐循序渐进的 从波尔动到平行和弦以及属关系的和弦;从用二、三或五个音的调式到用七个音的调式;从大调到小调。”怎样正确地语解和领会学校音乐教材的“体系性”,确实也是很重要的关键,它的“体系性”不同于一般的、机械的“循序渐进”,但这并不等于说它没有内在的“体系性”。它的体系性对我们创造和安排我们自己教学的循序渐进也很有启发和教益;但并不可能、也不需要照搬。 奥尔夫音乐教育应用儿童与成年人 接轨(例:几人来)业余与专业之间的差异学校与社会环境民族与世界 即兴创作探索、作曲、即兴创作 从理论到实践节奏乐教学 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