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薄雾中薄的读音

上传人:jkl****17 文档编号:24492699 上传时间:2021-07-0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小议薄雾中薄的读音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议薄雾中薄的读音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小议薄雾中薄的读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议薄雾中薄的读音(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小议薄雾中薄的读音“薄雾”一词,究竟是读bo雾还是读b雾?近来,这个读音成了许多老师争议的焦点。尤其是在冀教版四年级上语文教学参考书上注明读bo时,有的教师愈加困惑了。转来一贴,也表明我的观点。 现代汉语词典在这两个读音的解释上是这样的: 薄 bo 扁平物体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小,与厚相反:被、小册子。(感情)不深;冷淡:他可待你不啊!淡:酒味很。(土地)不肥沃:地。 薄 b 轻微;少:力量。不厚道;不庄重:轻。看不起;轻视;慢待:菲。迫近:日西山。姓。 从词典上,我们很难清楚的分辨出究竟是读bo还是b。有很多老师同意读bo,因为“薄雾”的“薄”似乎有“不厚”的意思。也有“不浓,淡”的意思。从这

2、两个层面上说,似乎读bo更有道理了。然而,进一步翻看现代汉语词典,在“淡薄b”这个词条中,明显有这样的解释“1、密度小:朝雾渐渐地淡薄了。2、味道不浓:酒味淡薄”。 在许嘉璐(著名语言学家,国家语委主任,人大副委员长)主编的现代汉语模范字典中,有这样的解释:薄b与薄(bo)同,用于复合词或成语:薄田、淡薄、如履薄冰。 在李屹之主编的咬文嚼字全集中,对“薄”做了这样的解释:(1)bo独立成词或用于口语性的合成词,表示厚度小、感情淡、不肥沃等。(2)b用于合成词或成语,表轻微、少、不厚道、不庄重。轻视以及迫近等。 在吕叔湘、李荣、许嘉璐、李行健等著名学者主编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一书中,则有“薄雾”这

3、一词条,明显的注音为“b w”。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如下,bo和b在很多的情况下都是可以互用的。他们近义项的区别可以表述如下:独立成词的时候读bo,比如,纸很薄。在成为合成词的时候,口语化的合成词读bo,比如荷塘月色中“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中的“薄薄”读“bo”书面语化的合成词和成语读b,比如薄(b)雾。 但是,这仍然很麻烦,唯一希望的是,在下一次汉字规范的时候,把这两个音进一步整合。 观潮(四上第1课)一课中“薄雾”的读音在教学中一直有争议,有的说应该读bow,有的说应该读bw。请问:到底应当怎样读?答:“薄”是一个“文白二读”字,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对“薄”的读音有如下说明:薄(一)b

4、o(语)常单用,如“纸很薄”。(二)b(文)多用于复音词。薄弱、稀薄、淡薄、尖嘴薄舌、单薄、厚薄,“文”和“白”是两种不同的语体色彩,“文”指书面语色彩,“白”指口语色彩.“薄”读bo还是读b是由语体色彩决定的,“单用”或“用于复音词”对于辨别“薄”的语体色彩有一定参考作用,但不能作为主要依据,因为“单用”的“薄”未必都是口语词,包含“薄”的“复音词”未必都是书面语词。口语色彩与书面语色彩具有不同的特征,但具体到某个词语是什么语体色彩,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主观感受、得出不同的结论,对“薄雾”读音的争议就属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借助其他条件判断“薄雾”的语体色彩。“薄雾”一词经常用于庄重典雅的书面

5、语言,从它所在的语言环境可以感受到它的书面语语体色彩,如:沱江水穿城而过,吊脚楼旁苗家少女赤足临江,大山脚下薄雾缭绕。她塑造的仕女,神情含蓄如轻云蔽月,形象妩媚若薄雾萦花。只有深秋初冬时早间的薄雾,丝丝袅袅,在我眼前心中时时荡漾。课文中的“薄雾”也是用在一段书面语色彩的文字中。另外,我们还可以从古今汉语的传承关系上观察“薄雾”的语体色彩。虽然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但是“薄雾”却很早就形成了一个双音词,唐代诗人元稹有“因风吹薄雾,向日误轻埃”的诗句(见虫豸诗浮尘子);在宋代文人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有“樯倾楫摧,薄雾冥冥”的句子;李清照词醉花阴中的“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更是大家熟知的名句。综上所述,可以断定观潮中的“薄雾”具有书面语色彩,应当读作bw。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