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书》学习心得感悟

上传人:滴** 文档编号:24409117 上传时间:2021-06-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素书》学习心得感悟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素书》学习心得感悟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素书》学习心得感悟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素书》学习心得感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素书》学习心得感悟(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9页 共9页素书学习心得感悟导读: 素书学习心得感悟 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古今谋略第一书素书,我将从如下三个方面与大家进行分享。 一、素书的重要性 素书相传为秦(qn)末隐士黄石公所作,民间视为奇书、天书。它可以说是一部审视历史、增广智慧的道家著作 。素书全文仅有六章、一百 素书学习心得感悟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古今谋略第一书素书,我将从如下三个方面与大家进行分享。一、素书的重要性素书相传为秦(qín)末隐士黄石公所作,民间视为奇书、天书。它可以说是一部审视历史、增广智慧的道家著作 。素书全文仅有六章、一百三十二句

2、、一千三百六十字,就是这样一本薄薄的书,却在中国谋略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素书不仅包含治国安邦大谋略,更有修身处世、为人之道的小智慧,每一句箴言都是切中要害,一针见血,读来仿佛醍醐灌顶,令人豁然顿悟,对我们每个人的人生的指导意义不言而喻,在这里我推荐在座的每个人读上一读。参透书中道理,肯定能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来。黄石公写成此书后,将书传给了东汉张良,并告诉他”认真研读此书将来你可以成为帝王的老师”。张良得到此书后也是爱不释手,秉烛细读,大悟大彻,心领神会,由于全文篇幅短小,没过几天,张良便把一本素书从头到尾背得滚瓜烂熟。后来,张良做了刘邦的谋士,辅佐高祖定天下、兴汉邦,大部分运用的也是素书中的

3、知识。久而久之,这段故事越传越神,素书也就被后来人说成了”天书”。张良只不过用了书中十分之一、二的智慧就帮助刘邦成就了大事,官封留侯。素书中说:”阴计外泄者败”,张良就用这条计策来劝说刘邦必须答应封韩信为齐王,成功地拉拢住了韩信,赢得了楚汉天平上关键的一个筹码;素书中说:”小怨不赦,大怨必生”,张良就用这条计策来劝说刘邦必须尽快封雍齿(刘邦的随从后投靠魏国最后降刘邦)为侯,这样让所有人都有得赏的希望;素书中还说:”决策于不仁者险”,张良就用这条计策来劝说刘邦必须停止分封六国的后代了;素书中又说:”设变致权,所以解结”,张良就用这条计策来告知吕后必须招揽商山四老来辅助太子从而拥立太子继位为惠帝。

4、 有的人这是就会说了,这些都是辅佐君王的权术,对于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工作有指导意义吗?当然是有的!素书中说:”见嫌而不苟免,见利而不苟得”意思就是当你遇到可能引起别人猜疑的问题不躲避,不退缩,要处乱不惊,临危不乱,果断处置。工作中的误解委屈都是难免的,凡成大事者,必然要有担当一切的胸怀。在利益面前,要坚定自己的操守,不要做见利忘义的小人。素书中还说:”怨在不舍小过,患在不预定谋”意思是怨恨产生于不肯赦免小的过失,祸患产生于事前未作仔细的谋划。人如果没有长远见识的睿智,必是为眼前的事情担忧。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做事情之前没有对未来的预测,那么到了危机出现的时候,由于没有准备只能仓促应付,事情

5、就难办成。后面还有很多例证在将来的学习中我们都会慢慢学习解读,这里不再一一列举。张良作为素书的第一代传人,日夜钻研,反复揣摩,实现了人生的抱负!刘邦盛赞张良: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可惜的是张良一生也没有遇到合适的人传播此书,所以死后随葬墓中。又过了五百多年,西晋时天下大乱,有人盗掘了张良之墓,在墓葬的玉枕中发现了此书。书上封页上有条类似咒语的秘戒,大家也都知道古书上的秘戒既苛刻又吓人。素书的扉页上就写着这样一段话:警告此书不能传给:”不道、不神、不圣、不贤之人。若非其人,必受其殃;得人不传,亦受其殃。”从此素书流传到民间。素书是一本流传了很久的神秘书籍,其来历很不一般,内

6、容也非同寻常,其伴随着它还有很多迷人的神妙故事。二、素书的由来据史记记载:张良,字子房,韩国人,他的祖父张开地历任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三朝的相国,他的父亲张平也曾经是韩国的两朝相国。因为张家做了韩国的五代宰相,秦将韩国灭亡后,少年张良为了报灭国之仇,拿出全部的家财招募刺客,打算在古博浪沙(河南新乡市原阳县)刺杀秦始皇,古代皇帝出行通常都坐六驾马车,王侯乘坐四驾马车,而秦始皇树敌无数也有顾虑。出行乘坐的也是四驾马车!这可怎么办?既然都是四驾马车,那就朝装饰最华丽的那驾马车进行偷袭,偏偏秦始皇就没在这辆最华丽的马车上。于是行刺未能成功。秦王大怒,下令通缉刺客的主使。张良在生死的紧急关头,只得更名

7、换姓,逃亡到江苏下邳,在这里结识各方豪杰,以待复仇的机会。后来,张良行游于沂水大桥(今江苏省邳县南)时,偶遇一位身着粗布褐衣的古怪老人。当张良走近时,老人故意将自己的鞋丢落到桥下,并故意装出一副傲慢的样子地对张良说:年轻人,下去把鞋给我捡上来!张良心中很不舒服,但看到老人年事已高,就不予计较,他下桥把鞋捡了上来。老人又说:”把鞋给我穿上!”张良想:既然帮他把鞋捡上来了,给老人穿上也无妨。于是,他跪gui下身子将鞋给老人穿上。老人看到张良不但能忍辱下桥拾鞋,还能谦恭地跪下,为他穿鞋,暗中称赞他胸襟广阔,顺利的通过了考验。夸赞张良说:”孺子可教也!”老人从袖中掏出一部书递给张良,叮咛说:”你认真专

8、研此书,专研透了,可以做帝王的老师!再过十年,天下将会兴兵起事。再过十三年之后,你与我在济北重逢,谷城山下有块黄石,那就是我。”说完,飘然而去,遁然无踪。张良认真研读此书,后来果真成了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军师,辅刘邦灭了项羽,统一了天下。在老人交待后的十三年后,张良随刘邦经过济北这个地方,果真在谷城山下遇见一黄石,于是张良将它搬请回府,视同珍贵的宝物一样供奉起来。张良逝世后,与这块黄石合葬一处。后人尊称这位授书老人为黄石公。其实黄石公是秦朝末年隐居的一位君子。他博学多才,精于数术。正因为如此,黄石公知道秦qín朝即将灭亡,汉朝将要兴起,所以他需要把这部素书传授给一位可托付之人。当然

9、黄石公选择了张良也并非偶然!我个人分析有三点原因:一是张良的家世良好,祖父,父亲都是宰相,因此张良从小便受到过良好的教育。二是张良胆量过人,敢收买杀手行刺秦始皇,如此的深仇国恨,恐怕没几个人敢如此果决!三便是拾履授书这一段不难看出张良此人胸怀宽广,面对黄石公的故意刁难不予计较,怀着恭敬之心给老人捡鞋穿鞋,如果我们在路上遇到这样的老人能不能做到呢?正是经过了重重考验,才把书传给了张良。素书分为原始、正道、求人之志、本德宗道、遵义、安礼六章,原文只有一百三十二句话,虽然文字简略,但每句话的内蕴却含意精湛。此书是以道家思想为宗旨,集儒家、法家、兵家的思想于一体的智慧之作。素书之所以伟大,在于它能指导

10、我们每个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小到为了确保个人一生的平安,做人应持有的价值观和行为尺度;大到为了确保一个国家的稳定,统治者应持有的价值观和行为尺度。也就是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都可以学习此书指导人生。素书适用于弘扬光明之德,在亲民爱民,使人得到更新的发展,达到更好的境界。也就是大学中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学懂了素书才能真正理解历代道家思想的睿智和洞察力。我一直认为,书不在多,惟其可用也,而素书正好就是这样一本书。三、素书中的故事感悟张良在下邳pi (今江苏邳县)得到黄石公所传得素书,虽不能完全领会书中的奥妙,但其所学却足以使他”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治

11、乱之势,达乎去就之理”。也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他最后实现了自己灭秦qín的大志,帮助汉高祖刘邦完成了建立汉朝的大业,功成名就,而且得以善终。因为张良是素书的第一代传人,他一生的功业,与素书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张良得到素书以后潜心诵读,每天都有收获,感觉自己就像脱胎换骨了一样。正如黄石公当年预料的一样,十年后天下将兴兵起事!十年后,陈涉起义爆发,陈胜也成为反抗暴秦qín的第一人。陈胜与吴广起义的原因给大家简述一下: 秦qín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朝廷征发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大概九百多人驻扎在大泽乡(今安徽宿州)。不巧遇到天下大

12、雨,道路不通,延误了到达的期限。误了期限,按(秦qín朝的)法律都应当斩首。陈胜、吴广知道自己不能按时到达目的地,必死无疑,所以联合九百多个戍边的贫苦农民发动了起义。他们是秦末第一支反秦的队伍,也是一支完完全全由农民自己领导的义军队伍。他们攻打大泽乡,收编大泽乡的义军之后一路北上,攻占下来众多地盘,行军途中沿途收纳新的兵员。到达陈县时(河南淮阳),已有战车六七百辆,骑兵一千多人,士兵好几万。最后陈胜在陈县被拥立为王,对外宣称要张大楚国。在这时,各郡县中吃尽秦qín朝官吏苦头的百姓,都联合起来,惩罚当地郡县长官,杀死他们来响应陈胜的号召。一时间,楚地起义的队伍,多得不

13、计其数。当时的张良也聚集了百余个年轻人一起响应。陈胜自认以为有鸿鹄之志,其实目光短浅,且为人刻薄、心胸狭隘,任用奸佞,”张楚”政权,上下离心离德,建立仅仅六个月就被秦qín军给剿灭了。素书上说:亲谗远忠者亡,名不胜实者耗,群下外异者沦。是什么意思呢?亲近谗逆,远离忠良,一定会灭亡。所享受的名声超过自己的实际才能,即使耗尽精力也治理不好事务。部下纷纷有离异之心,必定沦亡。俗话说:谗言是小人的专利,忠言是正直者的墓碑。其实,哪一个领导都知道”亲谗远忠”的后果。可是不一定都能做到。因为人都有爱听好话、爱被吹捧的本性,说真话、批评人难以被人接受。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或者部门领导更应该以史为鉴

14、,不要被五花八门的恭维之词夸晕了头,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让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对于自我来说,要想谋求事业,真才实学是前提,有了真才实学才能保证谋求心仪的职位,才能保证自己在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才华。而那些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即使得到了显赫的地位和令人羡慕的名声,最终也必然得到恶果。因为他的能力担负不起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只能为名所累,害人害己。我们再来看看陈胜起义为什么会失败?首先,起义领袖缺乏指挥全局的能力可以说是”名不胜实者耗”;其次用人不当,导致起义军作战失利,”亲谗远忠者亡”;最后,内部离心离德,”群下外异者沦”部下纷纷有离异之心,必定沦亡。陈胜、吴广最后都死于自己的随从或部下之手,但他们拉开了反

15、抗暴秦qín统治的第一幕。在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中,也要做到修身律己,亲近有仁德的人。素书原始章第一中说:”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惠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意思是所谓仁是指事物和人类有亲切的感情和关怀,有慈惠恻隐的心肠,让万事万物都能够遂其所愿,有所成就。慈爱施惠恻隐同情是仁爱的具体手段,虽然不刻意去和天下万物亲近,但是天下万物都愿意主动亲近他。就在5月14日的晚上,吃过晚饭以后陪着老妈去百泉快速路上散步,大概八点左右往回走。回来时发现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姑娘蹲坐在路边哭泣,在她的不远处停着一辆电动车。当时在非机动车道上来往的人络绎不绝,但都是默默地看看就走开了,没有人愿意停下脚步,人来人

16、往却没人搭理。我和老妈从她的身边经过以后,她哭得更厉害了。我一边放慢了脚步一边问老妈,她这是咋了呀?撞车了?我们相互看了看,大概走出了五六米的距离,我说:八点多了,一个小姑娘老这样哭也不是办法,肯定遇到难事了!我们回去问问她需要帮助不?于是来到小姑娘身边问她怎么了?为什么哭啊?车坏了吗?问她家在哪里?可是她一直避而不答,哭得更加伤心了?口里说我不想活了!我一看小姑娘情绪这么激动,什么也不说,还有轻生的念头,不行,事态严重,我得赶快报警!老妈在一旁安慰小姑娘,这时也有几个路人过来围观帮忙试图联系她的家人。过了二十多分钟,110警车从由南往北经过,我怕他看不到,从非机动车道上出来站到路边冲警车挥手

17、。由于天色变暗的原因,警车没看到我开走了!又过了十来分钟警车没找到案发地又从北往南折返回来,这次不能再错过了!夜晚钢铁南路车流量特别大,我小心翼翼来到马路的中央,拦停了这辆警车,并把警车引导到非机动车车道上。配合警察做好了现场的笔录。在做笔录的同时,小姑娘的家人也感到了现场,在众人的帮助下,小姑娘终于安全的回到了家。这是我看了看表已经九点一刻,虽然耽误了回家的时间,但是我觉得特别有意义,在我和老妈的帮助下挽救了一个有轻生念头的小姑娘!如果我们人人都能有一个恻隐之心,仁爱之心去帮助他人、感激他人,那么人与人就会自然亲近。仁爱的人,总是能充满仁爱之心,将成全别人放在第一位,让周围的的人都能快乐的生

18、活。能做到这一点才是真正的仁者,也才是真正的强者。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人如果只为自己着想,那将是做人策略上的巨大失败。一个人,尤其是领导者,言行举止倘若都能多为他人着想一些,流露出浓浓的人情味,这不但能使自己的道德修养大为提高,更能给自己带来人气,给自己赢得更多的尊重和拥戴,令自己的人生更加圆满。素书中还有很多观点值得我们一生去学习。素书就是一部神奇的书,它行文简朴,语言高度锤炼,却蕴涵了极大的智慧,囊括了众多的人生哲理、处世之道、生活策略。相信我们通过后续的学习,让我们能够对素书有一个更加深刻全面的认识,更好的指导我们工作、学习和生活,让我们此生都能做一个上等智慧上等人!谢谢各位!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