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村居案例

上传人:fgh****35 文档编号:24332964 上传时间:2021-06-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清平乐村居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清平乐村居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清平乐村居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清平乐村居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平乐村居案例(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郭艳珍教材分析:清平乐 村居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词作。作者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的描写,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他喜爱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目标:1.通过理解这首词中的意境和情景,感受到作者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和热爱国家的赤子情怀。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会多种方式灵活理解“相媚好”、“翁媪”、“无赖”、“卧剥”等词语。结合图意,在正确解释词语、句子的基础上,理解这首词的意思。 3.初步了解词这种文体的有关知识。4.能在正确理解这首词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在多

2、层次阅读过程中体会词境,感受乡村生活的安宁美好。教学难点:感悟作者对田园生活的沉醉与向往。教学过程:一、古诗导入,感知宋词1.由古诗导入。(同学们,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寄情于田园,用诗表达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谁愿意背一首给大家听听?)2.强调“乐”的读音,介绍词牌和词题。3.引导学生观察诗词的区别,进一步了解词的形式。【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仔细观察,发现了词与诗的区别,让学生更好的把握了词的特点。在中国古典文学的艺术宝库中,宋词是一颗光辉夺目的巨钻,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清平乐 村居是在小学阶段第一首完整出现的词作,因此上课之初让学生简单了解一下什么是“

3、词”以及它的特点很有必要。】二、自主朗读,初步理解全诗 1.自由读词,读准字音。2.检查预习,正音,书写。翁媪 a 指导写生字“翁”“莲蓬”的“蓬”读二声,指导写“蓬”强调多音字“剥”。3.再指名读,齐读。4. 划出节奏范读:光把字读正确、句子读流利还不够,诗词只有把节奏读正确,才能展现其独特的音韵美。让我们来听老师读。4.大家也能像这样读好吗?自读、指名读、齐读。5.读书莫放拦路虎,在预习的时候你扫除了哪些拦路虎呢?交流释词。(翁媪、吴音、相媚好、锄豆、无赖)6.理解了这些词,诗就能弄懂了,自由读诗,边读边想,读懂每一句诗。指名读,齐读。【设计意图:初读课文引导学生通过先读准字音,再读出词的

4、韵律、节奏等体味大致内容,让学生先形成初步的整体印象,对于学生不理解的词,老师让已理解的学生当小老师,重点指导理解“吴音”和“无赖”两个词语,最后再回归课本,这样逐层深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期间随文指导生字的书写,写法,怎样才会把字写得美。渗透了借助插图内容或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等学词方法。】三、发挥想象,描绘清新乡景1.同学们,人们曾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下面请你在轻声的读一读这首词,看一看你的头脑中浮现出了什么画面?或者说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来,自己轻声的读一读这首词,可以看书也可以看屏幕,自己轻声读.(课件10)2.能用上这些词语写出这首诗所描绘的情景吗?(课件11)茅屋 溪水 青

5、草 荷塘 莲蓬 潺潺 清澈 天真可爱 生机勃勃 粉红 碧绿 嫩绿 【设计意图:这样在写画面的同时,学生更加深了对每句词的理解,也训练了学生运用学过的词语组织语言的能力,也落实了课标中所要求的课堂上的写字,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提升。】 四、品味字词,体悟意境1.下面请同学们在仔仔细细的,好好地把你的心放入这段文字当中,去品读,去品味,去体会哪些词句描绘的画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听明白了没有?好好地去品味,也可以用笔画一下思考的痕迹,因为思维是最美的浪花。2.交流:(1)“相媚好”,他们会说些什么?(2)“卧剥”说明了什么?(3)“无赖”(4)“喜”(5)“醉” 3.从“茅檐低小”这句看,这一家

6、农户生活比较清苦,但为什么这对老夫妇感到快乐和满足呢? 4.自始至终,诗里流淌着诗人什么样的心情?5. 这温馨的田园风光,这一家老小五口,被构成了一幅完整的村居图啊,就这样一幅村居图,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或感觉?你说?【设计意图:“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古诗文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古诗文学习的重点。我积极追求古诗学习的人文性和个性化,从语言文字入手,紧抓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反复品味,把握诗词意象,注重情感体验,淡化诗意解读,而重赏析诵读,让学生感同身受地与文本进行对话,受到美的熏陶,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这样抛弃了繁琐古板的分析和诗意的死记硬背,在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中,各自感受着诗

7、词独有的意境之美。】五、体会情感,触摸诗人内心1. 这普普通通的贫寒乡村人家,辛弃疾怎么就特别感动,特别喜欢呢?这就要联系当时的背景了,我们来看看此刻这乡村之外的地方时是什么情景?连年征战,到处残垣断壁、兵荒马乱,老百姓妻离子散、流离失所;再看看这宁静和谐的乡村一家人的生活,辛弃疾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2.交流3是啊,俗话说,心中有情,眼中才有景啊,所以辛弃疾笔下才这样充满诗情画意的村居,4.师放音乐,:我们一起读。生配乐读课文。5.指导背诵。提示:上片是按从景到人的顺序来写的,下片是按三个儿子的顺序来写的。【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人辛弃疾那忧国忧民的情怀,我出示了写作背景,学生一下子就体会到了作者喜爱这种田园生活的深层原因,也明白了在作者心里,这样安定祥和的环境,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呀!同时也体会到了他的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六、作业:读读辛弃疾的词作,了解其词中或壮怀激烈,或恬静淡然的情感。【设计意图:意在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希望本可能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