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温水脱毒种苗技术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24235108 上传时间:2021-06-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18.6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甘蔗温水脱毒种苗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甘蔗温水脱毒种苗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甘蔗温水脱毒种苗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甘蔗温水脱毒种苗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蔗温水脱毒种苗技术(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甘蔗温水脱毒种苗技术浏览次数 :237 日期 :7 月 30 日 16:52一、 培育和推广使用甘蔗脱毒种苗的意义和必要性甘蔗是中国主要的糖料作物 , / 生产期其产糖量占全国总产糖量的 90以上。随着甘蔗产业链逐年延伸完善 , 甘蔗产业已经成为中国南方主产区的主要产业之一 , 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农民增收的主要经济来源。 可是 , 近年来 , 由于甘蔗病虫害为害严重 , 特别种传甘蔗病害 ( 宿根矮化病 RSD、 花叶病 Masic 等) 发生更普遍 , 危害更严重 , 致使甘蔗单产低、 种质退化、 宿根年限短、 产量下降

2、快 , 已成为制约蔗糖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和蔗糖优势产业发挥的重大问题。在推进现代甘蔗产业过程中 , 有效防控甘蔗病虫害是” 双高” 甘蔗栽培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 , 实践证明 , 如果抓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 不但能显著提高甘蔗的产量和品质 , 而且可使甘蔗生产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因此 ,针对蔗糖生产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 , 建立健康苗繁殖、 生产的规范化制度 , 培育和推广使用无菌无毒的健康甘蔗种苗 , 杜绝危险性病虫害随种苗传播蔓延 , 增强减灾防灾能力 , 确保甘蔗品种质量和甘蔗生产安全 , 十分必要 , 这对中国甘蔗种植业和蔗糖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二

3、、 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甘蔗作为用蔗茎腋芽进行无性繁殖的作物 , 由于多年重复种植 , 极易受到种苗传播病源的重复浸染 ( 如宿根矮化病、 花叶病和黑穗病等 ) , 造成产量和品质下降 , 从而导致宿根年限的缩短以及种性的退化。 国内外甘蔗科研和实践表明 , 防止种苗带菌 ( 毒) 传播的病害 , 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就是生产、 繁殖和推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广脱毒种苗。国外许多蔗糖生产国和地区都把建立甘蔗专用种苗圃 , 种植健康、无病虫、 无混杂种苗 , 作为提高甘蔗产量和糖份的一项重要举措。例如美国路州从 60 年代起便研究使用甘蔗专用种苗圃 , 经过长

4、期不懈地使用健康无病虫甘蔗种苗 , 路州甘蔗生产摆脱了宿根矮化病、 嵌纹病、 黑穗病和白条病对甘蔗产量和糖份造成严重损失的困扰 , 为整个地区甘蔗高产稳产创造了良好条件。巴西、 古巴、 澳大利亚、 南非和菲律宾等国家十分重视脱毒健康种苗的研究、 生产和推广 , 每个糖厂均建有自己的健康种苗生产基地 , 80% 以上的蔗区使用健康种苗。为解决甘蔗脱毒问题 , 研究实用高效的脱毒技术体系 , ”十五”以来 , 云南省农科院甘蔗所在国家农业部的支持下 , 借鉴国外先进的脱毒技术经验 , 研究开发甘蔗温水脱毒种苗工厂化生产技术 , 形成温水脱毒的方法、 工艺流程和甘蔗脱毒种苗快繁技术体系 , 并按国外

5、先进技术标准建成了国内第一家规范的、规模化的甘蔗脱毒种苗生产车间。 ,选择粤糖 93-159 、 ROC10号、 闽糖69-421 、桂糖 17 号等主栽品种进行了蔗种温水脱毒试验研究,具有显著的效果 :新植亩增产甘蔗 8611717千克 ,最高达 3322 千克 ,增幅 16.51%31.17%, 最高达 91.31%; 宿根亩增产甘蔗 9481806千克 , 最高达 1993 千克 , 增幅22.21%33.00%, 最高达 48.94%; 蔗糖分提高 0.35%0.86%; 延长宿根年限 23年。甘蔗温水脱毒种苗是最具潜力和成效的病虫害防控技术 , 应作为现代甘蔗优质原料生产的重点内容之

6、一 , 在生产上加快推广 , 使之制度化 , 可大幅度提高甘蔗的产量和糖分、 延长宿根蔗年限 , 从而显著提高甘蔗生产的经济效益 , 增加蔗农收入 , 以解决中国甘蔗特别是宿根甘蔗长期以来低产、 宿根年限短、 生产成本高 , 效益差的问题。三、 甘蔗温水脱毒种苗生产繁殖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一 ) 甘蔗温水脱毒种苗生产技术路线调查不同生态蔗区甘蔗主栽品种和新品种宿根矮化病、花叶病等的发生和分布情况并采集样品 ; 利用电镜、 ELISA 及 PCR等检测技术对采集样品进行宿根矮化病和花叶病的病原检测 , 明确甘蔗宿根矮化病菌和花叶病毒等的致病性 ; 甘

7、蔗主栽品种和新品种采用甘蔗温水处理设备进行温水 ( 50 0.2 ) 脱毒处理 ;建立无病种苗圃三级苗圃制,温水脱毒种苗经过一级、二级、 三级专用种苗圃扩繁 ,由三级专用种苗圃直接为大面积生产提供无病种苗,技术路线见图1。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二 ) 甘蔗温水脱毒种苗生产1、 样品采集及检测调查不同生态蔗区甘蔗主栽品种和新品种宿根矮化病、花叶病等的发生和分布情况并采集样品。采样于甘蔗成熟期,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主栽或主推品种。根据品种、 植期分类 ,随机取样。每个样本取 6-10 条蔗茎 ,先用剪刀取幼嫩叶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

8、改正或者删除。片装入样品采集袋 , 每条蔗茎再截取中下部茎节 , 用砍刀切成 7cm左右长 , 再用钳子挤压 25mL左右的甘蔗汁于 50mL离心管内混匀 ( 每取一个样品后均用 70% 的酒精消毒砍刀和钳子 ) , 放于 -200C 冰箱保存待用。 利用植物病原电镜 ( EM) 、血清 ( ELISA) 及 PCR等检测技术对采集样品进行甘蔗宿根矮化病和甘蔗花叶病病原检测。根据调查检测结果 , 全面分析评估 , 明确甘蔗宿根矮化病菌、 花叶病毒等的致病性及差异、 田间发生分布及流行动态和不同品种发病情况 , 为应用推广甘蔗温水脱毒种苗提供科学依据。2、 甘蔗种苗温水脱毒处理为保证温水处理甘蔗

9、种苗的发芽率,应仔细选择生长健壮的成熟中下部蔗茎,先去除蔗叶避免阻塞水流循环系统 , 再将甘蔗种苗砍成带有 2 3 个芽段 , 然后将砍好的甘蔗种苗装入网袋堆放于处理吊蓝内。在流动冷水中浸泡 48h 之后 , 采用甘蔗温水处理设备进行温水 ( 50 0.20C) 脱毒处理2h, 计时从甘蔗种苗放入处理池开始。 如果处理超过 2 小时意味着发芽率的降低 , 保持处理温度在 ( 50 0.20C) 对脱除病毒和发芽率都是必要的。处理时首先将处理池水温加热到5152,放入装有甘蔗种苗的吊蓝,使其完全浸没。 装有甘蔗种苗的吊蓝放入处理池时,池内温度下降很快回到50。温度自控器实时监测池内温度并反馈信号

10、给加热器以确保池温在 500.2 。巡检仪监测池内上、 中、 下部各层的温差。甘蔗种苗从处理池吊出后,先喷洒冷水尽快冷至环境温度,再用 50%多菌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灵 800 倍液浸种 5 10min 以避免胚芽腐烂。处理后的甘蔗种苗芽胚质软应尽量避免触碰 , 甘蔗种苗冷却后可立即种植 , 也可摆放 1-2d 等胚芽硬化后种植。( 三 ) 甘蔗温水脱毒种苗繁殖在工厂化生产甘蔗温水脱毒种苗的基础上 , 建立无病种苗圃三级苗圃制。 温水脱毒甘蔗种苗经过一级、 二级、 三级专用种苗圃扩繁 , 由三级专用种苗圃直接为大面积生产提供无病种苗。1、 一级专用种苗

11、圃扩繁一级苗圃是三级苗圃制中最重要的苗圃,专用于繁殖经温水处理的脱毒种苗 ( 提供脱毒种苗原种 ) 。脱毒种苗摆放 1-2d 待胚芽硬化后种植 , 公顷下种量为 12-15 万芽 , 双行接顶摆放 , 公顷施普钙 750 , 覆土灌水 3 5d 后喷除草剂盖膜 , 田间施肥及栽培管理按常规生产方法进行。 一级苗圃应位于交通和管理都比较方便的地方 , 最好设在糖厂附近。一级苗圃需严格保护以免受病虫害侵染 ,各种操作和保护要由经过培训的技术人员担任。一旦发现染病蔗株 ,应尽快拔除以防止再次侵染。2、 二级专用种苗圃扩繁第二年大量繁殖从一级苗圃收获的蔗种。 蔗种不用再进行热处理 , 但必须保证防止再

12、次侵染的其它条件。 二级苗圃从下种开始直至收获 , 都必须加强田间管理和严格的保护 , 定期检查病害发生情况。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3、 三级专用种苗圃扩繁第三年对从二级苗圃中得到的蔗种进行再扩繁。 可不进行热处理 , 但必须对蔗田进行定期的病害检查。 三级苗圃收获的蔗种即为无病虫种苗 , 可提供蔗农种植。在上述各级苗圃的栽培管理中 , 必须注重病虫害监测、 种苗纯度检测 , 在种苗砍收和种植过程中 , 加强蔗刀等砍收耕作工具的隔离和消毒 , 防止病害交叉感染。实行轮作 , 可使有寄主专化性的病原物得不到适宜于生长和繁殖的寄主植物 , 从而减少病原物的数

13、量 ; 在种苗区采取及时剥除枯叶 , 清除田间杂草 , 搞好蔗田的排灌系统和合理施肥等措施 , 以确保种苗的质量。( 四 ) 甘蔗温水脱毒种苗配套高产综合栽培技术由于甘蔗是一种栽培用种量较大的作物 , 公顷用种量高达 12 15 万芽 , 繁殖速度慢 , 严重影响了甘蔗脱毒种苗的繁殖推广。 在无病种苗圃繁殖过程中 , 配套以地膜覆盖、 配方施肥、 化学除草、 病虫害综合防治等高产综合技术栽培 , 可提高甘蔗脱毒种苗繁殖倍数和增产效能、 降低生产成本 , 加快推广应用。1、 精细整地整地要求深耕细耙 , 精细整地 , 为甘蔗创造一个” 深、 松、 细、 平、 肥”的良好土壤环境。犁耙深度要达 40 以上 , 土壤要求松而不散、 软而不硬、 细而不粉 , 这样的土壤有利于协调水分和空气矛盾 , 施肥效果好 , 能持续、 均匀地供应甘蔗所需养分。2、 开挖蔗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