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在宋代亚圣地位之确立及其影响(1)

上传人:冷*** 文档编号:24183259 上传时间:2021-06-2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5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孟子在宋代亚圣地位之确立及其影响(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孟子在宋代亚圣地位之确立及其影响(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孟子在宋代亚圣地位之确立及其影响(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孟子在宋代亚圣地位之确立及其影响(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孟子在宋代亚圣地位之确立及其影响(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孟子在宋代亚圣地位之确立及其影响(1) 自汉武帝独尊儒?以後,伟大思想家孔子的学说一直在 中国 居於至高无上的尊位。但是,孟子作为孔子之後最重要的一位儒学大师,长期以来,却?未得到尊崇。有的儒学者往往将孟子视为战国 时代 诸子之一,或以荀孟?称,甚至对孟子学说提出若干非议。学?大师钱穆早已指出:唐韩愈始提倡孟子,至宋代王安石特尊孟,奉之入孔子庙。而同时如李觏之常语,司马光之疑孟,皆犹於孟子肆意反对。然自宋以下,始以孔孟?称,与汉唐儒之?称周公孔子者,大异其趣。此乃中国儒学传统及整个学?思想史上一绝大转变,此风虽始於韩愈,而实成於宋儒。纵观两宋儒学之 发展 ,大致经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北宋前半

2、期,儒学者大致株守汉学,正如王应麟所说:自汉儒至於庆?间,谈经者守训故而不凿。第二,自宋仁宗庆?时始,各个新的儒学流派纷纷著书立说,甚至疑经惑古,出现了学?思想的活跃。第三,自宋神宗时始,王安石的王学?据此後六、七十年的支配地位。王学的支配地位经历宋哲宗元?时与北宋末至南宋初两次动摇,直到力主王学的秦桧病死,王学遂一蹶不振。与此同时,程学原为 影响 不大的儒学流派,至南宋初期,?管受秦桧的压制,却逐渐兴盛。第四,宋孝宗时,因朱熹著书立说,大力倡导, 理学 在民间大盛。第五,宋理宗时大力扶植程朱理学,程朱理学始?据尔後七百年的支配地位。孟子在宋代亚圣地位的确立,始於王安石,成於朱熹,与王学、程朱

3、理学两个最大的儒学流派先後各领风骚,有密切的关?。宋朝官修编年史实录中之王安石传,今保存於琬琰集删存卷,此传说:安石早有盛名,其学以孟轲自许,荀况、韩愈不道也。宋人罗从彦说:王安石以高明之学,卓绝之行,前无古人,其意盖以孟子自待。自世俗观之,可谓名世之士矣。这些评论决非无根之言,今以王安石本人之诗为证,王文公文集卷扬雄三首,其一曰:孔孟如日月,委蛇在苍。光明所照耀,万物成冬春。欧阳修赠王介甫诗说: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後来谁与子争先。王安石答诗说:欲传道义心虽壮,学作文章力已穷。他日若能窥孟子,终身何敢望韩公。欧阳修朱子学提纲第页。困学纪闻卷。罗豫章先生集卷遵尧录六韩

4、琦。欧阳文忠公全集卷。王文公文集卷奉酬永叔见赠。称誉王安石诗如李白,文比韩愈(一说为谢)。王安石的答诗说自己学作文章力已穷,终身何敢望韩公,但传道义之壮心,仍期望能有窥孟子之成就。其孟子诗?:沉魄浮魂不可招,遗编一读想风标。何妨举世嫌迂阔,故有斯人慰寂寥。简直就将孟子引为千古知己了。宋初至庆?时,儒学者治经,但?不认为孟子是儒家之经典。王安石执政时,熙宁四年()二月,始以孟子和论语作为科举 考试 的必修课,实际上是将两书升格为与易经、诗经等相近的儒学经典的地位。王安石罢政後,深受王学影响的宋神宗,於元丰六年()十月,诏封孟轲为邹国公。翌年五月诏:自今春秋释奠,以邹国公孟轲配食文宣王,设位於兖国

5、公(颜回)之次,荀况、扬雄、韩愈以世次从祀於二十一贤之间,并封伯爵。孟子为公,荀子等三人为伯,孟子配食,其他三位从祀,於是孟子的亚圣地位事实上便得以确立。?管如此,宋儒中非议孟子者,仍不乏人,北宋有李觏、司马光、晁说之等人,南宋有适等人。刘安世在门人所辑元城语录卷上说:金陵亦非常人,其操行与老先生略同(先生呼温公则曰老先生,呼荆公则曰金陵)。其质朴俭素,终身好学,不以官职为意,是所同也。但学有邪正,各欲行其所学尔。宋哲宗元?初,司马光为反对科场改革而上奏说:神宗皇帝深鉴其失,於是悉罢赋诗及经学诸科,专以经义论策试进士,此乃革历代之积弊,复先王之令典,百世不易之法也。但王安石不当以一家私学,欲盖

6、掩先儒,令天下学官讲解。及科场程试,同己者取,异己者黜。又黜春秋而进孟子,废六艺而尊百家,加之但考校文学,不勉励德行,此其失也。司马光此段议论的宗旨有二。一是指责王安石不当以三经义等一家私学,强制儒学者们接受,?作为科场程试中取黜的标准。二是指责王安石不当在科场程试中,黜春秋而进孟子。所谓废六艺而尊百家,实乃?大其辞。废六艺其实只是指春秋不列入科场程试,尊百家其实只是指尊孟子。他在此奏中建议:孟子止为诸子,更不试大义,应举者听自占习。司马光的主张遭到?纯仁的反对,他说:孟子恐不可轻,犹黜六经之春秋矣,更乞裁度。据说司马光对?纯仁之说欣纳之。宋哲宗亲政後,变法派重新上台,王学的地位也随之有所提高

7、。宋徽宗崇宁时大力推崇王学,当时所颁故荆国公王安石配享孔子庙庭诏说:王文公文集卷。长编卷熙宁四年二月丁巳朔。长编卷元丰六年十月戊子。长编卷元丰七年五月壬戌。司马文正公传家集卷起请科场?子。长编卷元?元年三月壬戌。道裂於百家,俗学弊於千载。士以传?之习,汩乱其聪明,不见天地之纯全,古人之大体,斯已久矣。故荆国公王安石,由先觉之智,传圣人之经,阐性命之幽,合道德之散,训释奥义,开明士心,总其万殊,会于一理。於是学者廓然如睹日月,咸知六经之为尊,有功于孔子至矣。内圣外王,无乎不备,盖天降大任,以兴斯文,孟轲以来,一人而已。褒词评价如此之高,确乎实现了王安石生前窥孟子的宿?,将他尊奉为孔孟之後的又一圣

8、人。王安石一时成为继孟子之後,又一个得到配享孔子地位的儒学大师。孔孟?称,业已得到大多数儒学家之公认,而晁说之在孔孟一文中仍提出异议,他说:孔孟之称,谁倡之者?汉儒犹未之有也。既不知尊孔子,是亦孟子之志欤?其学卒杂於异端,而以为孔子之俪者,亦不一人也,岂特孟子而可哉。如知春秋一王之制者,必不使其教有二上也。世有荀孟之称,荀卿诋孟子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统,闭约而不解,未免为诸子之徒,尚何配圣哉。南宋初,晁说之告老,宋高宗说:是尝著论非孟子者,孟子发明正道,说之何人,乃敢非之!程颢和程颐兄弟之学,原是北宋一个较小的儒学流派,其影响最初远不能与王安石之王学相比。程颢和程颐反对王安石变法,程颐本人又受

9、司马光的举荐和提拔,但他们尊崇孟子,却与司马光迥异。程颢、程颐与王安石同样尊崇孟子,但对孟子以後道统的继承,又存在着截然不同的解释。前面说过,王学的信奉者是将王安石尊奉为孔孟後的又一圣人。程朱理学对孟子以後道统的继承,在宋朝各代又有不同的说法。最初,程颐为其兄程颢写行状说:先生为学,自十五、六时,闻汝南周茂叔论道,遂厌科举之业,慨然有求道之志。未知其要,泛滥於诸家,出入於老释者几十年,返求诸六经而後得之。谓孟子没而圣学不传,以兴起斯文为己任,其言曰:道之不明,异端害之也。河南程氏文集卷明道先生墓表由程颐撰写,太师致仕文彦博题写,墓表说:周公没,圣人之道不行;孟轲死,圣人之学不传。道不行,百世无

10、善治;学不传,千载无真儒。先生生千四百年之後,得不传之学於遗经,志将以斯道觉斯民。正如邓广铭先生关於周?颐的师承和传授一文中所作的精辟论述,程颢和程颐虽曾从宋大诏令集卷。嵩山文集卷。要录卷建炎三年正月戊戌。河南程氏文集卷程颐明道先生行状,伊洛渊源录卷。学於周颐,决非周?颐的学业的传人,後来之成为理学家(道学家),与周颐无丝毫干涉。程颐强调孟子死後一千四百年,方有其兄得不传之学於遗经,而非从周?颐学得不传之学。程颢门人刘立之也说:自孟轲没,圣学失传,学者穿凿妄作,不知入德。先生杰然自立於千载之後,芟榛秽,开示本原,圣人之庭户晓然可入,学士大夫始知所向。然高才世希,能造其藩阈者盖鲜,况堂奥乎!按以上说法,自孟子後,道统中断,得孔孟真传者,唯程颢而已。程颐死後六年,其子程端中为父亲八卷遗文写序说:道之在天下,民日用之,圣人虑後世不足以知之,载之六经,丁宁教告,纤悉具备,宜若人人见而知之,然自秦汉以下,泯没无传。惟伊川先生以出类之才,独立乎百世之後,天下学士大夫翕然宗师之,圣人之道蔽千四百年,至先生而复明。 共2页: 1论文出处(作者):未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