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里海法律地位之争看大国博弈

上传人:冷*** 文档编号:24183228 上传时间:2021-06-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5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从里海法律地位之争看大国博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从里海法律地位之争看大国博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从里海法律地位之争看大国博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从里海法律地位之争看大国博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里海法律地位之争看大国博弈(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从里海法律地位之争看大国博弈 位于中亚腹地的里海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前苏联的解体引发了濒临里海各国对里海法律地位的争议,同时美国、欧盟等国家的介入使得里海问题愈加复杂化。本文主要从法律角度入手,对各方所持观点进行分析,进而透视各个利益集团在里海地区争夺资源的实质。 下载论文网 里海 法律地位 资源一、里海基本概况里海位于中亚西部和欧洲东南端,跨欧、亚两个大洲。整个海域狭长,南北长约1200公里,东西平均宽度320公里,面积约38.64万平方公里。里海的东北为哈萨克斯坦,东南为土库曼斯坦,西南为阿塞拜疆,西北为俄罗斯,南岸在伊朗境内。里海地区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从20世界20年代开始开发,5

2、0年代后发展迅猛。现在采用海上钻井平台和人工岛开采海底石油和天然气。里海生物资源丰富,既有鲟鱼、鲑鱼、银汗鱼等各种鱼类。食盐和芒硝是里海盛产的矿物资源之一。从卡拉博加兹戈尔湾提取硫酸盐具有相当重要的经济意义和商业价值。里海广阔的水域为沿岸各国提供了优越的水运条件,沿岸有许多港口,有些港口与铁路相连。里海在这一地区交通运输网中以及在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二、里海法律地位1、问题由来。在苏联解体之前,里海周边只有苏联和伊朗两个沿海国,当时它被称为“苏联伊朗海”。那时无论按传统还是地理位置,里海都被认为是苏联和伊朗的内湖,苏联和伊朗两国分别于1921年和1940年签订过两个条约关

3、于里海的条约,确定里海为两国共同拥有的水体。规定了在里海的捕鱼、贸易和航行权等。自1991年苏联解体后,里海地区出现了五个沿海国家,分别为: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和伊朗,使得里海的法律地位及各国在里海的主权问题浮出水面。加之由于近些年里海沿岸日益加剧的油气开采涉及各方经济利益,引发了各国旷日持久的争执和矛盾。因此沿岸五国要求重新确定里海法律地位的呼声越来越高。对里海进行划分,以解决和平息矿产资源开发、航运和环保等一系列问题显得尤为突出。2、里海到底是海还是湖。里海到底是海还是湖,各方对这个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出现了所谓的“湖派”和“海派”。首先区别一下湖和海的概念。地理学上把四

4、面都有陆地包围的水域称为湖,即表面上湖没有通往外界水域的通道。地理学对海的定义包括两种:一是大洋的边缘部分及被陆地封闭面积较大的咸水水域称为海;二是半封闭的海域或大洋边缘部分,可分为边缘海、陆间海和陆内海三种类型。地质资料表明,里海与咸海、地中海、黑海、亚速海等,原来都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经过海陆演变,里海形成了今天的模样,地理学家称之为“海迹湖”。南里海底部的岩石构造特征介于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之间,即亚洋底构造,由于这一特点以及其他一些地质因素,而不少学者认为它是海不是湖,至少不是典型的湖。3、湖与海划界原则。根据国际法,如果里海是湖,那它就是沿岸各国的共有财产,共同开发利用,共同承担责任。

5、就是说沿岸任何一方对里海资源的开采工作都应征得其他四国的同意,或经过共同协商才能进行。而对里海这样的大湖在五个国家间划界的情况,世界上是唯一的,没有先例可循。如果里海是海,里海将根据1982年的联合国海洋公约相关规定和指导原则进行划分,有三种划界的原则:自然延伸原则、公平原则和“协议等距离特殊情况”。联合国海洋公约明确规定沿海国有权建立12公里的领海,对其领海、领海的上空、海床及底土享有等同陆地领土的主权;根据公约,沿海国可建立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和作为其陆地领土自然延伸的大陆架,对这两个区域内的自然资源享有主权权利。按照公约的相关规定,里海就应划为五部分,各国在各自的专属海域内进行资源开发

6、利用。三、各国立场及其演变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主张,里海是一个独立的陆地封闭水体,国际海洋法对其是不适用的,任何一个沿海国家都无权单方决定里海的法律地位。哈萨克斯坦政府认为里海是海,国际公约中的“领海”、“大陆架”、“经济专属区”、等概念适用于里海沿岸国家。哈萨克斯坦主张以联合国确定的海洋法来划分沿岸国际“领海”线,其余部分亦可按照联合国海洋公约,分割为沿岸国家的专属经济区。哈萨克斯坦一直坚持依海岸线的长短按国家划分里海,即海岸线越长,划归该国的部分就越大。但是阿塞拜疆极力反对,认为里海可以按照国际海洋法中间线的原则划定边界。随后,1997年阿塞拜疆与哈萨克斯坦,1998年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还

7、有2001年俄罗斯与阿塞拜疆都同意以中间线原则划出相互之间海上区域的边界。土库曼斯坦的立场摇摆不定,最初支持俄罗斯、伊朗的立场,因为俄伊两国是土库曼油气出口的南北大通道。但是,土库曼斯坦后来又改变立场,开始支持阿塞拜疆、哈萨克的主张,但同时认为运用中间线的原则并没有考虑到海岸线的特殊性,特别是针对现在由阿塞拜疆主张的具有潜在丰富石油的阿普歇伦半岛的岸线。伊朗也不同意采用中间线的原则划分海域,该国主张的划线方法不仅比采用中间线原则划分的方法能够得到更多的海域,而且能够把由阿塞拜疆主张的拥有潜在石油资源的海域归属本国所有。由于海岸线“异常”,用严格的等距离线划分边界引起了这里的某些国家之间的争端。

8、1996年7月俄哈两国签署了关于在利用里海方面合作的联合声明,明确了划分海底、不划分水面的立场。而如何划分又成为焦点。哈萨克斯坦认为海底应按中心线划分,提出了80海里的领海权,各国在专属经济区内有特殊权利。特别是在开发资源问题上,哈萨克斯坦主张石油和其他矿产资源的开采要有明确的界线。而里海的表水应该共有,根据限额和特许对船舶和捕鱼业开放。哈萨克斯坦以中心线划分的观点得到阿塞拜疆的拥护。1996年9月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访问巴库期间,与阿塞拜疆总统阿里耶夫发表了关于里海局势的共同宣言,宣称必须把里海划分给沿岸各个国家作为领土并给予每个濒里海国家开发其矿物和生物资源的权利。1996年11月

9、,里海沿岸五国在阿什哈巴德召开了外长会议。会上,俄罗斯作出了某种程度的让步,提出的方案是:“在海岸线以外45海里以内,各国对各自海域海底的矿物资源拥有排他性的主权,在此区域以外的海域,对油气资源由五国共同组建的股份公司联合开发”。但是,这一观点遭到哈萨克斯坦和阿塞拜疆的断然否定,两国外长拒绝签署协议。在此形势下,俄罗斯再次改变立场,提出“海底划分,水面共享”的原则。伊朗对里海的划分原则是把里海平均分成5份,每个国家分得1/5。这种划分方式是把里海的中心线与各国家的边境线连起来划分。1998年4月,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两国总统宣布就划分里海海底及利用其资源方面达成共识。1998年7月,俄罗斯和哈萨

10、克斯坦签署协议,根据两国之间的中央线划分了里海的北部海床,保留水面为共有。2001年1月,当俄罗斯的里海舰队在巴库附近演习时,俄罗斯总统普京和阿塞拜疆总统阿里耶夫发表联合公报,同意划分里海海床,但保留整个水面的航行自由权。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的立场渐趋一致。 伊朗一直要求其必须得到里海的20%份额,理由是当年伊朗与俄罗斯各占里海的50%。按中线划法,伊朗只能得到里海的19%左右,俄罗斯劝说伊朗接受这一划法,伊朗对俄罗斯倒戈在先,后又劝伊朗接受中线耿耿于怀。四、里海划界实质里海地区盆地构造表现出南高北低的特点,在各国间的油气分布并不平衡,这就决定了沿岸各国油气开发的潜力和禀赋。近十年来,

11、随着里海沿岸各国政府吸引外资的力度不断加大,勘探开发投入不断增加,里海油气资源储量被不断刷新,产量也持续出现持续上升的态势。里海这块“大蛋糕”能分得多少,成了沿岸各国以及与里海地区利益相关各方争夺的焦点。而里海油气资源的开采权,自然也就和划界问题联系在一起。俄罗斯向来以大国自居,将里海视为其传统的势力范围,在里海地区极力地巩固和扩大其势力范围和其影响力。该国一直以来对里海地位的主张和观点都是为了尽可能多的分享到里海丰富的油气资源。不仅如此,俄罗斯还竭尽所能的控制里海地区油气资源的出口。除了现有的从哈萨克濒里海“田吉兹”油区至俄罗斯“新罗西斯克”的“里海石油管道”和阿塞拜疆巴库至新罗西斯克石油管

12、道,土库曼哈萨克俄罗斯的“中央中亚”天然气管道之外,俄罗斯还与哈萨克斯坦、土库曼三方共同出资修建“沿里海天然气管道”项目。俄罗斯认为,控制了里海油气资源的出口,就能在里海法律地位的确立之争中拥有更多的发言权。与此同时,对于视油如命的美国来说,里海地区丰富的油气资源也是让其垂涎三尺。美国里海地区能源领域最大的投资者,其在哈萨克斯坦和阿塞拜疆等国的投资差不多占这些国家外资总额的三分之一。面对俄罗斯的咄咄逼人,美国和西方国家担心自己能能源安全受到威胁,想方设法削弱俄罗斯等国对里海油气资源的掌控能力。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极力游说土库曼、阿塞拜疆和哈萨克斯坦。积极推动建立不经过俄罗斯或伊朗领土、直接将里海

13、石油与欧美市场联系起来的油气管道。2005年不惜重金铺设的“巴库杰伊汉”石油管道正式运营打破了俄罗斯对里海油气资源走向的垄断格局。除此之外,里海特殊的地理位置对于美国来说还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意义,是其中亚地区战略布局上重要的一环。欧盟在里海地区的姿态一直以来是唯美国马首是瞻,由于欧盟各国油气资源匮乏,长期以来依赖进口,依靠传统的单一的油气来源渠道根本无法保证其能源安全,开辟新的多元化的能源来源渠道是欧盟的必然选择。欧盟竭力介入里海能源开发,一方面积极鼓动和支持西方大石油公司进军里海地区。另一方面也在油气管道上大做文章,2009年欧盟倡议和主导的“纳布科”输气管道项目拟将产自里海地区的天然气经土

14、耳其、保加利亚、等国输往欧盟其他国家。同时欧盟和美国还倡议并投资铺设穿过里海海底的“跨里海油气管道”,旨在分别将产自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和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经该管道输往阿塞拜疆,进而通过“巴库杰伊汉”管道和“纳布科”管道输往欧洲。欧盟这一系列的举措可谓是煞费苦心,目的就在于打通里海油气的外运通道,掌控里海石油资源的流向,保证其能源多元化的战略安全。面对美国和欧盟在里海地区打的如意算盘,伊朗不可能视而不见,多次明确表示,修建通过里海海底管道只有在里海法律地位确定并且在得到沿岸各国同意之后才可实施,俄罗斯也站出来宣称,任何穿越里海管道方案只有在确定里海法律地位之后才有可能成为现实。伊俄两国的表态无疑对美国和欧盟在里海的精心布局泼了一盆冷水。一切问题的实质和核心又聚焦到了里海法律地位的认定上来。由此可见,在对待里海法律地位问题上,各国明争暗斗,花样不断,里海划界问题的分歧实质也就是各国对油气资源的争夺和大国之间的战略博弈。各国之间存在的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微妙的关系,又有利益驱使或立场不同引发的矛盾和斗争。各个利益集团相互牵制,使得目前里海的法律地位问题依旧悬而未决,而里海法律地位不确定,大国之间的博弈也将会越演愈烈,谁能赢到最后,还是个未知数。1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M.海洋出版社,1983.2 日兹宁:国际能源与政治外交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