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罩通气在麻醉与急救中的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24180481 上传时间:2021-06-24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241.6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喉罩通气在麻醉与急救中的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喉罩通气在麻醉与急救中的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喉罩通气在麻醉与急救中的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喉罩通气在麻醉与急救中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喉罩通气在麻醉与急救中的(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l喉罩(LMA)是1981年由英国医生Brain根据成人咽喉结构研制成一种声门上通气装置。1988年用于临床,至今已1.5亿人。可喜的是2002年新乡驼人公司开发生产的国产喉罩应用于临床麻醉与急救,且无直接引起死亡的报道。 l一、喉罩的结构与改进1、结构:通气管、罩囊、栅栏、充气囊。2、改进:1981年Brain研制普通型(第一代);1995年Brain研发插管型(第二代);2000年Brain发展引流型(第三代)。 l二、分类1、第一代LMA(普通型)(1)1号:新生儿3个月婴儿,6.5kg,充气4ml;(2)2号:3个月6岁,6.520kg,充气10ml;(3)2.5号:2030kg的儿

2、童充气14ml;(4)3号:3060kg的成人充气25ml;(5)4号:60kg的成人充气30ml;(6)5号:大体型70100kg的成人充气40ml。 l 2、第二代(PLMA)插管型(加强型)(1)3号:3050kg的成人儿童,充气20ml,可过7.0mm气管导管;(2)4号:5070kg成人,充气30ml,可过7.5mm气管导管;(3)5号:70100kg的成人,充气35ml,可过8mm气管导管。 l 3、第三代(SLMA)引流型(1)3号:3050kg的成人,充气20ml;(2)4号:5070kg的成人,充气30ml;(3)5号:70100kg的成人,充气40ml。 l三、喉罩的通气原

3、理喉罩介于面罩和气管插管之间的通气工具,其通气管前端衔接一个用硅橡胶制成的扁长凹形罩囊。其大小正好盖住喉头。置入咽喉部后,套囊充气后,在喉的周围形成一个密封圈,喉罩后面堵住食道口,前面对声门,既可让病人自主呼吸,又可接气源行人工或机械通气。 l四、喉罩置入方法1、将喉罩抽完气或注气10ml,涂滑润剂备用。2、常规法:头轻度后仰,操作者手牵开下颌,右手持喉罩,罩口朝下颌,沿口腔中线向下置入,贴咽后壁插入至不能再推进,注气。此时喉罩可退出0.7cm,连接呼吸回路评估通气好否,位置正确,放置牙垫固定。3、逆转法:先将喉罩朝向硬腭置入咽喉部后旋转180(喉罩口对向喉头),再继续往下推至不能推进,注气后

4、,放置牙垫固定。4、用喉镜明视插入。 l五、适应症1、替代面罩(FM)和口咽通气道(OA);通气效果好。低氧血症发生率低。容易固定。调整次数减少。气体入胃较FM轻。用于辅助和控制呼吸方便。 l 2、替代气管导管(ETT)(1)与气管插管比较无须喉镜暴露声门。无导管插入刺激,呛咳少,应激反应轻。置入刺激轻,分泌物少。插入容易,并发症少。苏醒时可耐受喉罩。氧饱和度维持好。 l(2)适用于无呕吐返流危险的手术保留自主呼吸,便于观察呼吸运动。评估中枢功能。观察声带活动。(3)急救人员学习掌握较气管插管容易,效果可靠。 l(4)不影响气管纤毛活动,术后肺不胀,肺炎并发症少。(5)无需使用肌松药,能保留自

5、主呼吸。(6)浅麻醉下置入喉罩,容易发生喉痉挛,但维持麻醉深度比气管插管浅,麻药用量小。(7)眼科手术,用喉罩较少引起眼压开高。 l 3、困难气道控制(1)应用面罩和呼吸囊不能有效通气,可用LMA作为紧急通气。(2)在全麻诱导后试行气管插管失败后,改用LMA通气或用第二代喉罩直接插气管导管通气。 l 4、急救复苏:操作简单快捷,易学易用。5、可经LMA插支纤镜检查。 l六、禁忌证1、未禁食,饱胃者。2、腹内压过高,肠梗阻,食道裂孔疝。3、消化道、呼吸道出血。4、扁桃体异常肿大,咽喉部肿瘤、脓肿、血肿。5、咽喉部感染或病理改变。6、气管受压。7、俯卧位。8、颅脑、胸腔内手术。 l七、使用喉罩的管理1、确定置入喉罩位置,观察胸廓起伏,听诊双肺,听诊颈前区是否漏气。2、漏气:与喉罩位置,潮气量过大,气压过高、罩囊内注气少有关。3、保留自主呼吸,罩囊内注气可用半量。4、正压通气时,潮气量68mlkg,呼吸频率1214次/min,气道压力1520cmH2O,罩囊内压60mmHg。 l 5、适用于23h手术。6、使用第三代喉罩明显减少返流呼吸。7、麻醉结束病人清醒抽气拔出喉罩。8、喉罩使用后,用肥皂、清水、洗必太或碳酸氢钠液清洗,在134高温消毒,或优氯净液(2000mg/L)浸泡2h,清水冲后备用。不用甲醛、环氧乙烷消毒。9、喉罩可重复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