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曲阜市高二上段考语文卷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24147094 上传时间:2021-06-2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9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山东省曲阜市高二上段考语文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山东省曲阜市高二上段考语文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山东省曲阜市高二上段考语文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山东省曲阜市高二上段考语文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曲阜市高二上段考语文卷(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山东省曲阜市高二上段考语文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将一条鲨鱼和一群热带鱼放进同一个池子,用透明钢化玻璃将它们隔开。鲨鱼每次想捕食时,都会在钢化玻璃上碰壁。_,即便将钢化玻璃取走,鲨鱼也不再会过去捕食。只要上下一致,_,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东北地区必将谱写出浓墨重彩的新章节,赢得更丰沛的尊严和尊重。在伟大的民族抗战中,无数群众投身抗战,支持抗战,由涓涓细流汇聚成 的救国洪流,最终赢得了近代以来民族解放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A . 久而久之 戮力同心 势不可挡B . 长此以往 戮力同心 势如破竹C

2、 . 久而久之 同床异梦 势不可挡D . 长此以往 同床异梦 势如破竹2. (2分) (2019高二上浙江开学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镶嵌着云石围板的紫檀木罗汉床,体现了古人以朴为雅的审美原则,彰显了古人追求的“清雅”品位、古文人推崇的生活景致和精神向往。B . 2018年平昌冬奥会花样滑冰男单自由滑比赛结束,卫冕冠军羽生结弦获得金牌,成为自1952年以来,首位连续蝉联冬奥会男单冠军的选手。C . 教育培训机构往往以高强度培训、大量做题、提前教育、全民奥数等模式,培训学生的应试能力和考试技巧,从而提高考试成绩,以此获得家长的认可。D . 在中国人的餐饮中,远不是一个“

3、吃”字能够概括的,它包含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内涵和异常丰厚的人文情怀。3. (2分)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当前,文艺门类之间“各自为战”“自说自话”的情况相当严重,_。如何把“专业的”普及到大众中去,把高雅的文艺作品介绍给普通大众,对文艺批评工作者来说任重道远。这种专业习惯,使部分批评工作者的文章缺乏大气以及自由驾驭材料的能力虽然业内人士颇多指责把大的题目一概视为空洞无物,斥之为不会做学问对于易中天、于丹等人登上“百家讲坛”但是却不能忽略他们在文化普及层面的贡献一些专业批评家就是看不得别人做大一些的题目A . B . C . D . 二、 现代文阅读 (共

4、2题;共26分)4. (6分) (2017高二上遂宁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如果我们把眼光放大到人类文明的宏大背景,寻求文明发展的轨迹,就会发现青花瓷展开的契机和过程,与16世纪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时空巨变有着紧密联系。16世纪,明代一边是白银货币化,货币经济需求日益增长,引发了整个社会的急剧变化;另一边是市场经济加速萌发,使得瓷业生产达到一个高峰,青花瓷由此得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成长机遇。嘉靖朝以后,伴随晚明社会变迁急剧发展,人们的主流审美取向发生了由单色釉向彩色釉主体转化的趋向。明代景德镇青花瓷大量生产和流行,逐步取代了单色釉瓷市场的份额,占据了瓷器的主流地位。而至万历时大批量生产,由

5、海外市场所激发,东南沿海新的青花瓷窑址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形成了青花瓷遍及全国的实态。青花瓷的空间发展轨迹说明,在文明成长过程中,青花瓷完成了从地方向大一统国家的扩展,其成长不仅是自身的纵向繁衍,还在对域外的横向传播中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中华文明得到了域外的认识和交融发展。在内外市场环境的互动作用下,青花瓷的展开,见证了世界进入到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从传播范围来说吧,青花瓷达于亚、非、欧、美各地;就从事贸易的商船而言,包括中国、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日本和东南亚各国船只。若从时间上看,16世纪是中西开始直接交往的世纪。随中西直接交往发生的是西传欧洲的享誉世界的瓷器交流。迄今为止,学者普遍熟知青花瓷

6、在日本、安南的大量仿制活动,也了解青花瓷传入欧洲后,促使意大利佛罗伦萨等地区大量仿造青花陶器的历程,更清楚的知道欧洲直至1710年德国迈森成功研制出瓷器。但是,对于率先将青花瓷传入欧洲,开启了中国风的葡萄牙于17世纪初已产生了青花彩陶规模生产的事实,却鲜为了解青花瓷出现在欧洲和美洲乃至世界各地人们的家庭与餐桌上,替代了以往的银器、陶器和木器,这种事实本身就是史无前例的文明交流的革命。在这一过程中,知识与技术的传递与融通汇聚于其中。梳理青花瓷的时空巨变轨迹,无疑可清晰的看出,青花瓷在当时代表了一种全球化语境下的文明流播,不仅向全球展现了中国辉煌的制瓷技术,还展示了具有丰富内涵的中华文明。更重要的

7、是独步世界的中国青花瓷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文明是怎样成长的,中西文明的相遇不只具有血与火的洗礼和文明的冲突,也有着文明的融通与交织成长,从而构成了一部新的全球史。(万明明代青花瓷的展开:以时空为视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使青花瓷生产达到一个高峰的两条原因:白银货币化和市场经济加速萌发。B . 社会的变迁与发展,以及主流审美取向的改变,直接促使青花瓷占据主流。C . 17世纪,率先将青花瓷传入欧洲的葡萄牙已形成青花彩陶规模的生产。D . 青花瓷的发展历程,折射出中西文明的融通与交织,成为文明流播的方式。(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8、 ) A . 文章第二段通过阐述青花瓷的发展历程,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更新的关系。B . 文章从窑址兴起、商业化和域外传播等方面论述了青花瓷成为文明交流的媒介。C . 文章论述青花瓷时空巨变的轨迹,为中华文明在域外的交融、发展提供了例证。D . 文章提出观点后,接着分析青花瓷发展的原因,并指出了它的发展带来的影响。(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如果不是把目光放大到人类文明的宏大背景,可能发现不了青花瓷的巨大作用。B . 青花瓷远销海外,促进中西文化交融,可见明代市场经济和制瓷技术远超世界。C . 青花瓷传入欧洲,开启了中国风,可见青花瓷对明代的世界影响起了巨大的

9、作用。D . 独步世界的青花瓷带来的启示是,中西文明的相遇不只是血与火的洗礼和冲突。5. (20分) (2015高一上株洲期中) 阅读文本,回答下题。忆刘半农君鲁迅这是小峰出给我的一个题目。这题目并不出得过分。半农去世,我是应该哀悼的,因为他也是我的老朋友。但是,这是十来年前的话了,现在呢,可难说得很。我已经忘记了怎么和他初次会面,以及他怎么能到了北京。他到北京,恐怕是在新青年投稿之后,由蔡孑民先生或陈独秀先生去请来的,到了之后,当然更是新青年里的一个战士。他活泼,勇敢,很打了几次大仗。譬如罢,答王敬轩的双鐄信,“她”字和“牠”字的创造,就都是的。这两件,现在看起来,自然是琐屑得很,但那是十多

10、年前,单是提倡新式标点,就会有一大群人“若丧考妣”,恨不得“食肉寝皮”的时候,所以的确是“大仗”。现在的二十左右的青年,大约很少有人知道三十年前,单是剪下辫子就会坐牢或杀头的了。然而这曾经是事实。但半农的活泼,有时颇近于草率,勇敢也有失之无谋的地方。但是,要商量袭击敌人的时候,他还是好伙伴,进行之际,心口并不相应,或者暗暗的给你一刀,他是决不会的。倘若失了算,那是因为没有算好的缘故。新青年每出一期,就开一次编辑会,商定下一期的稿件。其时最惹我注意的是陈独秀和胡适之。假如将韬略比作一间仓库罢,独秀先生的是外面竖一面大旗,大书道:“内皆武器,来者小心!”但那门却开着的,里面有几枝枪,几把刀,一目了

11、然,用不着提防。适之先生的是紧紧的关着门,门上粘一条小纸条道:“内无武器,请勿疑虑。”这自然可以是真的,但有些人至少是我这样的人有时总不免要侧着头想一想。半农却是令人不觉其有“武库”的一个人,所以我佩服陈胡,却亲近半农。所谓亲近,不过是多谈闲天,一多谈,就露出了缺点。几乎有一年多,他没有消失掉从上海带来的才子必有“红袖添香夜读书”的艳福的思想,好容易才给我们骂掉了。但他好像到处都这么的乱说,使有些“学者”皱眉。有时候,连到新青年投稿都被排斥。他很勇于写稿,但试去看旧报去,很有几期是没有他的。那些人们批评他的为人,是:浅。不错,半农确是浅。但他的浅,却如一条清溪,澄澈见底,纵有多少沉渣和腐草,也

12、不掩其大体的清。倘使装的是烂泥,一时就看不出它的深浅来了;如果是烂泥的深渊呢,那就更不如浅一点的好。但这些背后的批评,大约是很伤了半农的心的,他的到法国留学,我疑心大半就为此。我最懒于通信,从此我们就疏远起来了。他回来时,我才知道他在外国钞古书,后来也要标点何典,我那时还以老朋友自居,在序文上说了几句老实话,事后,才知道半农颇不高兴了,“驷不及舌”,也没有法子。另外还有一回关于语丝的彼此心照的不快活。五六年前,曾在上海的宴会上见过一回面,那时候,我们几乎已经无话可谈了。近几年,半农渐渐的据了要津,我也渐渐的更将他忘却;但从报章上看见他禁称“蜜斯”之类,却很起了反感:我以为这些事情是不必半农来做

13、的。从去年来,又看见他不断的做打油诗,弄烂古文,回想先前的交情,也往往不免长叹。我想,假如见面,而我还以老朋友自居,不给一个“今天天气哈哈哈”完事,那就也许会弄到冲突的罢。不过,半农的忠厚,是还使我感动的。我前年曾到北平,后来有人通知我,半农是要来看我的,有谁恐吓了他一下,不敢来了。这使我很惭愧,因为我到北平后,实在未曾有过访问半农的心思。现在他死去了,我对于他的感情,和他生时也并无变化。我爱十年前的半农,而憎恶他的近几年。这憎恶是朋友的憎恶,因为我希望他常是十年前的半农,他的为战士,即使“浅”罢,却于中国更为有益。我愿以愤火照出他的战绩,免使一群陷沙鬼将他先前的光荣和死尸一同拖入烂泥的深渊。

14、八月一日。【注】1928年鲁迅任语丝主编期间,选登了一篇读者来信。这封信纠正了刘半农发表在该刊的一篇文章中的一个史实性错误。指刘半农于1933年到1934年间发表于论语人世间等刊物的桐花芝豆堂诗集和双凤凰砖斋小品文等。(1) “从去年来,又看见他不断的做打油诗,弄烂古文”一句中,作者为什么在“古文”前用“弄”字和“烂”字?请从字义与情感两个方面分析。(2) 请根据原文概括鲁迅与刘半农之间的关系由亲到疏的原因。(3) 联系最后一段,谈谈你对“这憎恶是朋友的憎恶”一句的理解。(4) 本文运用了哪些手法表现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6. (12分) (2018长沙模

15、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话说袭人见贾母王夫人等去后,便走来宝玉身边坐下,含泪问他:“怎么就打到这步田地?”宝玉叹气说道:“不过为那些事,问他做什么!只是下半截疼的很,你瞧瞧打坏了那里。”袭人听说,便轻轻的伸手进去,将中衣褪下。宝玉略动一动,便咬着牙叫“嗳哟”,袭人连忙停住手,如此三四次才褪了下来。袭人看时,只见腿上半段青紫,都有四指宽的僵痕高了起来。袭人咬着牙说道:“我的娘,怎么下这般的狠手!你但凡听我一句话,也不得到这步地位。幸而没动筋骨,倘或打出个残疾来,可叫人怎么样呢!”正说着,只听丫鬟们说:“宝姑娘来了。”袭人听见,知道穿不及中衣,便拿了一床袷纱被替宝玉盖了。只见宝钗手里托着一

16、丸药走进来,向袭人说道:“晚上把这药用酒研开,替他敷上,把那淤血的热毒散开,可以就好了。”说毕,递与袭人,又问道:“这会子可好些?”宝玉一面道谢说:“好了。”又让坐。宝钗见他睁开眼说话,不像先时,心中也宽慰了好些,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不觉的就红了脸,低下头来。宝玉听得这话如此亲切稠密,大有深意,忽见他又咽住不往下说,红了脸,低下头只管弄衣带,那一种娇羞怯怯,非可形容得出者,不觉心中大畅,将疼痛早丢在九霄云外,心中自思:“我不过捱了几下打,他们一个个就有这些怜惜悲感之态露出,令人可玩可观,可怜可敬

17、。假若我一时竟遭殃横死,他们还不知是何等悲感呢!既是他们这样,我便一时死了,得他们如此,一生事业纵然尽付东流,亦无足叹惜,冥冥之中若不怡然自得,亦可谓糊涂鬼祟矣。”想着,只听宝钗问袭人道:“怎么好好的动了气,就打起来了?”袭人便把焙茗的话说了出来。宝玉原来还不知道贾环的话,见袭人说出方才知道。因又拉上薛蟠,惟恐宝钗沉心,忙又止住袭人道:“薛大哥哥从来不这样的,你们不可混猜度。”宝钗听说,便知道是怕他多心,用话相拦袭人,因心中暗暗想道:“打的这个形象,疼还顾不过来,还是这样细心,怕得罪了人,可见在我们身上也算是用心了。你既这样用心,何不在外头大事上做工夫,老爷也欢喜了,也不能吃这样亏。但你固然怕

18、我沉心,所以拦袭人的话,难道我就不知我的哥哥素日恣心纵欲,毫无防范的那种心性。当日为一个秦钟,还闹的天翻地覆,自然如今比先又更利害了。”想毕,因笑道:“你们也不必怨这个,怨那个。据我想,到底宝兄弟素日不正,肯和那些人来往,老爷才生气。就是我哥哥说话不防头,一时说出宝兄弟来,也不是有心调唆:一则也是本来的实话,二则他原不理论这些防嫌小事。袭姑娘从小儿只见宝兄弟这么样细心的人,你何尝见过天不怕地不怕、心里有什么口里就说什么的人。”袭人因说出薛蟠来,见宝玉拦他的话,早已明白自己说造次了,恐宝钗没意思,听宝钗如此说,更觉羞愧无言。宝玉又听宝钗这番话,一半是堂皇正大,一半是去己疑心,更觉比先畅快了。方欲

19、说话时,只见宝钗起身说道:“明儿再来看你,你好生养着罢。方才我拿了药来交给袭人,晚上敷上管就好了。”说着便走出门去。袭人赶着送出院外,说:“姑娘倒费心了。改日宝二爷好了,亲自来谢。”宝钗回头笑道:“有什么谢处。你只劝他好生静养,别胡思乱想的就好了。不必惊动老太太、太太众人,倘或吹到老爷耳朵里,虽然彼时不怎么样,将来对景,终是要吃亏的。”说着,一面去了。袭人抽身回来,心内着实感激宝钗。进来见宝玉沉思默默似睡非睡的模样,因而退出房外,自去栉沐。这里宝玉昏昏默默,只见蒋玉菡走了进来,诉说忠顺府拿他之事;只见金钏儿进来哭说为他投井之情。宝玉半梦半醒,都不在意。忽又觉有人推他,恍恍忽忽听得有人悲戚之声。

20、宝玉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林黛玉。宝玉犹恐是梦,忙又将身子欠起来,向脸上细细一认,只见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不是黛玉,却是那个?宝玉还欲看时,怎奈下半截疼痛难忍,支持不住,便“嗳哟”一声,仍就倒下,叹了一声,说道:“你又做什么跑来!虽说太阳落下去,那地上的余热未散,走两趟又要受了暑。我虽然捱了打,并不觉疼痛。我这个样儿,只装出来哄他们,好在外头布散与老爷听,其实是假的。你不可认真。”此时林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得利害。听了宝玉这番话,心中虽然有万句言词,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宝玉听说,便长叹一声,道:

21、“你放心,别说这样话。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一句话未了,只见院外人说:“二奶奶来了。”林黛玉便知是凤姐来了,连忙立起身说道:“我从后院子去罢,回来再来。”宝玉一把拉住道:“这可奇了,好好的怎么怕起他来。”林黛玉急的跺脚,悄悄的说道:“你瞧瞧我的眼睛,又该他取笑开心呢。”宝玉听说赶忙的放手。黛玉三步两步转过床后,出后院而去。(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十四回)(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节选内容主要写的是宝玉被其父贾政暴打后袭人、宝钗、黛玉三人的表现,作者对这三人均运用了外貌神态、语言、心理和行动描写,人物形象鲜明。B . 文章通过写宝玉恍恍惚惚

22、中梦见蒋玉菡、金钏儿、林黛玉等人,既写出了贾宝玉挨打后伤情之重,也暗示了贾宝玉挨打的原因。看似不起眼的闲笔,实则是很高明的设计。C . “你放心,别说这样话。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既表现宝玉誓死不向贾政屈服的决心和勇气,也可看出他在宝钗、黛玉之间感情无法选择而无奈。D . 林黛玉哭了半天之后,仅仅向贾宝玉说了一句话:“你从此可都改了罢!”这句话虽短,但意味深长,里面包含着沉痛、体贴、哀怨,同时也含着一种无可奈何的委屈。(2) 宝钗探望宝玉时,对宝玉说,“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寥寥数语,但包含了许多言外之意,试加以分析概括。 (3) 黛玉为

23、什么要选择在黄昏时候去探望宝玉,而且还是悄悄的来悄悄的走?这表现出黛玉怎样的性格特征? 四、 默写 (共1题;共10分)7. (10分) (2017高二下福建月考) 补写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李煜在虞美人中用比喻的手法表达作为亡国之君的诸多愁绪的诗句是_ , _。论语十则中,论述学习的三个层次的语句是:_ , _。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_ , _。在出师表中,诸葛亮表明自己淡泊名利,志趣高尚的句子是_ , _。桃花源记通过描写老人小孩来表现桃花源人们幸福生活的语句是:_、_。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8分)8. (8分) (2017高三吉林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24、畏人杜甫早花随处发,春鸟异方啼。万里清江上,三年落日低。畏人成小筑,褊性合幽栖。门径从榛草,无心走马蹄。注本诗创作于作者漂泊蜀中的第三年(公元762年)。畏人,害怕与人交往。褊性,性格孤僻。(1)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 “异方”是指异地他乡,诗人指出自己漂泊异地他乡也能看到美丽动人的早春之景,这春景给了自己一些慰藉。B . 颔联以时空对举的方式,指出清江万里远离都城长安,而自己离开都城又已经多年,在这种阔大辽远的境界之中愈发地显出作者的孤独渺小。C . 畏人在前两联采用了间接抒情的方式,而后两联采用了直接抒情的方式。D . 五言律诗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出

25、是作者青年时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风格遒劲峻洁、气魄雄放,而本诗的情感与风格却与之截然不同。E . 尾联的“从”可以理解为“纵”,放任的意思;“榛草”即杂草。(2) 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在尾联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7分)9. (3分) (2018长沙模拟)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名节就是名誉和节操,古人把它同道义、忠信并列。_。汉贾谊有“伏义诚必谓之节”之说唐周书谥法有“好廉自克曰节”之见;文天祥过零丁洋咏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充满浩然正气;等等。名节之“名”,不是沽名钓誉、追 逐

26、名利之“名”,_。曾与苏武同处一朝的名将李陵,后来败降匈奴。他受单于之命劝降苏武面对持节不改的苏武义正词严的陈述,不得不长叹“自己降敌之罪,天地不可饶恕”。可见,在中华文化的价值取向里_。10. (4分) (2017高二下包头月考) 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几十年来,霍金的身体禁锢在轮椅中,_,_,_,_。他以极度残疾之身,取得极其辉煌的科学成就,成为自爱因斯坦以来引力物理学领域最大的权威。他执著地寻求着“我们从何处来,我们往何处去”的答案震动了整个理论物理学界发现了一个又一个宇宙运行的重大奥秘思维却遨游于广袤的太空七、 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

27、分) (2019高三上广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班训,体现了一个班的精神追求、学习风尚与文化内涵。拟定或选择班训,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刚升入高三的时候,高三(1)班举行了一个“推举班训”的活动,面对以下三组呼声较高的候选班训,你认为哪一组最好?候选校训:第一组:竞争拼搏超越第二组:向善笃学强身第三组:律己乐群为公请以“前行的航标”为副标题写一篇班会发言稿,推荐其中一组班训体现出你的思考与权衡。要求:选好角度,观点明确,论证合理;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能透露个人信息。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1、2-1、3-1、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6分)4-1、4-2、4-3、5-1、5-2、5-3、5-4、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6-1、6-2、6-3、四、 默写 (共1题;共10分)7-1、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8分)8-1、8-2、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7分)9-1、10-1、七、 作文 (共1题;共5分)11-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