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辰翁寿词初论(1)

上传人:冷*** 文档编号:24142476 上传时间:2021-06-2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0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刘辰翁寿词初论(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刘辰翁寿词初论(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刘辰翁寿词初论(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刘辰翁寿词初论(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刘辰翁寿词初论(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刘辰翁寿词初论(1) 摘要: 宋遗民词人刘辰翁作有大量寿词,反映了寿词在遗民词人交游唱和中占有重要地位。刘辰翁的寿词有其自身特点,其与友朋的寿词唱和在吟咏共同志趣的同时,抒发了亡国之悲,孤寂、伤感成为此刻抒情的主格调;其自寿词愈加冷静、直观,反映了个人情绪及思想的微妙变化。关键词: 刘辰翁;须溪词;寿词 词有应歌向应社发展的趋势,特别是南宋,文人结社以词酬唱之风盛行,与之对应的是写词祝寿之风愈炽,许昂霄说:“南渡以后,最多介寿之词”1些理学家和辛派词人纷纷介入,张孝祥存寿词20余首,辛弃疾40余首,刘克庄70余首。理学家魏了翁,存词189 首,寿词101首,堪称寿词专业作家。尚清空骚雅的词人姜

2、夔、吴文英等也皆有所作。透过寿词这一特殊文学视角,可拓展对当时丰富世态和文人心理的了解,因此不可忽视对寿词的研究。 刘辰翁(12321297),南宋末年的著名文学家、词人和学者,字孟会,号须溪,庐陵(江西吉安)人。刘辰翁诗、词、文、论皆知名于当时,就词而言,传世有须溪词三卷,存词353首,在两宋词人中,居辛、苏之后列第三位。况周颐的蕙风词话卷二云:“须溪词,风格遒上似稼轩,情辞跌宕似遗山。有时意笔俱化,纯任天倪,竟能略似坡公。”2将须溪词与苏辛词进行联系,是较早将其归入苏辛词派的评述。厉鹗论词绝句三十首中用“送春苦调刘须溪”来概括须溪词的特点。缪钺先生在灵谿词说中将刘辰翁与其他宋末词人作了比较

3、,认为其词的特点是“用中锋重笔,通首情意贯彻”3。近几年来,须溪词的研究大多在节令、送春的范围内沿袭旧说,其实,刘辰翁的寿词也应加以关注,其寿词风格独特,记录了许多值得研究的时代风貌与个人思想的信息。 刘辰翁所存寿词数量较多,须溪词中,直接标明为寿词的有62首;另有与祝寿相关的唱和词30首,如水调歌头谢和溪园来寿、江城子和默轩初渡韵等等;另外,至少还有2首,题序中没有说明是祝寿的词,但内容与祝寿有关,一首临江仙贺默轩中写道“长生第一是风僧,额前书八十,能说又能行”,另一首水调歌头陈平章即席赋中写道“举杯奉公寿,天意厚苍生”,可推知为寿词。由此,可视作寿词的有94首,已超过刘辰翁存词量的四分之一

4、。 一 寿词有如节令词,本在特定时间、特殊场合所作,也有自己特别的用途。由此寿词形成了自己相对固定的套路,多描述性的语言,多功名、富贵、长生等颂辞,用以增添贺寿的喜庆气氛。刘辰翁也有这样的词作,如临江仙代贺丞相两国夫人生日并序: (甲子之秋,九月吉日,大丞相国公寿母两国太夫人初度,谨上小词,用献为王母三千年之曲。) 丞相衮衣朝戏彩,年年庆事如新。尊前一笑共儿孙。人间传寿酒,天上送麒麟。缥缈祥烟连北阙,天颜有喜生春。蓬莱清浅海光平。今年初甲子,重试碧桃根。 这属于不得不作的寿词,其中句句都是老者爱听的吉祥话,这样的词作显然不能从文学角度去评定它的价值,它的价值体现在社会功用上,因此,我们应该从社

5、会功用的角度审视它的存在。甲子年即景定五年(1264),丞相即贾似道,两国夫人即贾似道母秦齐两国夫人。刘辰翁景定三年(1262)参加进士试,曾于廷对时以“济邸无后可恸,忠良戕害可伤,风节不竟可怜”4忤贾似道。两年后,刘辰翁又作词为贾似道母贺寿,让人不可思议。其实景定五年,刘辰翁正应江万里之邀入福建转运司幕,人在官场,题书“代贺”即此词乃代江万里贺寿,本是官场应酬,非有意奉谀贾似道,但可现写词贺寿已成当时官场的礼仪。 官场如此,民间以词祝寿之风亦盛。刘辰翁有一首青玉案寿老登八十岁,戊午六月十七日 里中上大人谁大。人上大、仁难作。八十六翁闲处坐。小生懒惰。近来高卧。忘却今朝贺。甲申还是连珠么。剩有

6、老人星一个。白发朱颜堪婆娑。灵光殿火。昆明劫过。角绮园黄我。 戊午即宝祐六年(1258),刘辰翁二十七岁,是年秋刘辰翁参加乡试居魁,此词是参加乡试之前所作,“老登”,由“里中上大人”可知乃同乡高寿者,刘辰翁作寿词以贺,并对自己的怠慢特意致歉,说明尊老已成社会共识,而写词贺寿在民间也是非常普遍。 寿词在语言、用调上受到一定限制,又属不得不作,因此难有新意。张炎词源杂说:“难莫难于寿词,倘尽言富贵则尘俗;尽言功名,则谀佞;尽言神仙,则迂阔虚诞。”5况周颐论寿词也说:“寿词难得佳句,尤易入俗。”6寿词难以免俗,张炎转而在“雅”上做功夫,其词如南楼令寿同溪: 天净雨初晴,秋清人更清。满吟窗,柳丝周情。

7、一片香来松挂下,长听得,读书声。闲处卷黄庭,年年两鬓青。佩芳兰,不系尘缨。傍取溪边端正月,对玉兔,话长生。 语言清丽,意境闲雅,深得其所谓雅正、清空之妙。但语言的新、雅仍掩盖不了长生富贵、功名利禄之意的俗。 刘辰翁寿词的雅主要体现在意的转变。特别是宋亡之后所作寿词,亲历山河破碎使刘辰翁的心理产生了很大变化,其词风亦转变为清冷悽苦,并影响到寿词,此后所作寿词在情感上也往往喜中转忧,甚至是满怀伤感。如这首同样是为长者寿的金缕曲寿朱氏老人七十三岁: 七十三年矣。记小人、四百四十五番甲子。看到蓬莱水清浅,休说树犹如此。但梦梦、昨非今是。一曲尊前离鸾操,抚铜仙、清泪如铅水。歌未断,我先醉。新来画得耆英似

8、。似灞桥、风雪吟肩,水仙梅弟。里巷依稀灵光在,飞过劫灰如洗。笑少伴、乌衣馀几。老子平生何曾默,(号默轩)暮年诗、句句皆成史。个亥字,甲申起。 此词作于甲申年,即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此时距元兵破临安已八年,距宋亡(宋帝昺崖山蹈海)也已五年,是年春,刘辰翁携子刘将孙往临安凭吊故都。留连杭州时,写了不少诗词,“驿使不来春又老,南共北,断人肠”(江城子西湖感怀)“ 天涯流落哀声在,听乌乌、不似内娇。漫身似、商人妇,泣孤舟、长夜寂寥。”(恋绣衾宫中吹箫)抚今伤古,悲叹往事,这一趟临安之行说是凭吊故都,不如说是刘辰翁对故宋作心理上的诀别,因为恢复故国的希望已告彻底覆灭,所以在寿词中他亦唱出“一曲尊

9、前离鸾操,抚铜仙、清泪如铅水。歌未断,我先醉”的亡国悲曲。 同年,刘辰翁还作寿词有霜天晓角寿康臞山:“问春来未?也似辛壬癸?”两个问句沉重地压在词的开头,也压在词人的心头,完全不顾寿词必须的喜庆气氛。辛、壬、癸分指过去的辛巳、壬午、癸未三年,刘辰翁词中的春是亡宋故国的象征,恢复故国的希望已在一年一年虚度中趋于渺茫。同时,宋亡这些年,应该说不是没有春天,而是刘辰翁心中再也没有了春天应有的轻松欢愉的心情,为朋友寿时,所表达的也是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与哀叹。但刘辰翁如此祝寿并非不合时宜,他道出的正是亡国文人的共同心思,也是寿者知己之言。这样的寿词已是自我情意的自由抒发,在宋人的寿词中,可谓独树一帜。 二

10、 须溪寿词绝大多数是寿友朋之作,约70余首,以寿词唱和在须溪词中可称为一大景观。宋亡之初,刘辰翁避难归来显然是以遗民自居,其生活的主要内容一是著书,一是交游唱和。刘辰翁交游甚广,其词中涉及有名姓者80余人,寿词所及应为往来较亲近者。须溪所作寿词中屡见与槐城、巽吾、默轩等人的唱和,所交游之人,王槐城、彭元逊、朱灏等皆庐陵隐居不仕的文人,他们一起优游山水,赏花品月,敏锐地感受着宇宙、生命的变化,但这已不同于过去词人的风流雅集,他们以词吟咏共同志趣的同时,抒发亡国之悲,即使祝寿也不再互标风雅、互颂溢美之辞,孤寂、伤感成为此刻抒情的主格调。 如与抗元名士邓光荐的寿词唱和,看这首洞仙歌寿中甫: 也曾海上

11、,啖如瓜大枣。海上归来相公老。画堂深、满引明月清风,家山好、一笑尘生蓬岛。六年春易过,赢得清阴,到处持杯藉芳草。看明年此日,人在黄金台上,早整顿、乾坤事了。但细数齐年几人存,更宰相高年,几人能到。 邓光荐(12321303),又名剡,字中甫,号中斋。邓光荐曾随驾厓山,宋亡(1279),投海而未得死,被虏。与文天祥一同北上,二人曾唱和于金陵,有东海集。之后邓光荐得以放归,隐居庐陵,“六年春易过,赢得清阴,到处持杯藉芳草”,叙述邓光荐返乡幽居已六年,是年邓、刘五十三岁。邓和刘辰翁是同乡,又与刘辰翁是景定三年(1262)同科进士,即所谓“齐年”,邓与刘辰翁早有交往,邓剡作祭须溪文有“天地间奇诡超迈之气于是乎绝,四十五年如手如足之情于是乎诀”7之语,可见二人情深谊长。须溪词中存与邓光荐唱酬之词有17首之多,可考时间者,早自宋咸淳九年(1273), 晚至元至元三十一年(1294),前后二十一年,多反映二人晚年的隐居交游,二人或相约山寺饮茶,或唱和缅怀故人,或醉和前朝词曲,或节令互诉衷肠。当然,这些词中也少不了要抒发“黄金台上,早整顿、乾坤事了”的豪情,和品味亡国后“细数齐年几人存”的孤独与凄苦。 共2页: 1论文出处(作者):李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