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小升初小学常见的修辞手法及用法课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41051282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487.5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小升初小学常见的修辞手法及用法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小升初小学常见的修辞手法及用法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小升初小学常见的修辞手法及用法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小升初小学常见的修辞手法及用法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小升初小学常见的修辞手法及用法课件(4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常见的修辞方法及用法常见的修辞方法及用法常见的修辞方法及用法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的地方,借一事物来说明另一事物的方法。运用比喻这一方法,可以在描绘一事物时,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一般情况下,比喻包括三部分:被比喻的事物,叫做本体;作比方的事物,叫做喻体;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叫做比喻词。这三部分不一定在所有的比喻句中都同时出现,根据三者之间的关系变化,比喻一般分为三种:明喻、暗喻、借喻。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的地方,1、明喻明喻是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比喻词常用“像”、“好像”、“仿佛”、“犹如”等。例如:共产党像太阳。1、明喻

2、明喻是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比喻词常用“像”、“2、暗喻暗喻是本体、喻体都出现,比喻词常用“是”、“变成”、“成了”、“构成”等。例如:弟弟成了泥人。2、暗喻暗喻是本体、喻体都出现,比喻词常用“是”、“变成”、3、借喻借喻是借用喻体代替本体,即只出现喻体,本体和比喻词均不出现。例如: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3、借喻借喻是借用喻体代替本体,即只出现喻体,本体和比喻词均运用比喻时应注意:(1)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的事物,但两种不同的事物在某些方面又有些相似。(2)不是所有像“像”、“好像”、“仿佛”等词的句子都是比喻句。例如:他呆呆地坐在那里,好像在等人似的。运用比

3、喻时应注意:(1)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的事物,但两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小升初小学常见的修辞手法及用法课件拟人拟人:就是把物当做人来写,赋予它们人的思想感情。运用拟人这一方法,可以使文章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使人觉得亲切,有利于作者抒发感情。拟人有两种类型:把事物直接当做人来写。人直接同事物说话。拟人拟人:就是把物当做人来写,赋予它们人的思想感情。运用1、把事物直接当做人来写。把事物直接当做人来写。例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1、把事物直接当做人来写。例如:古老的威尼斯又2、人直接同事物说话。人直接同事物说话。例如:延安,你的精神辉煌灿烂!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怎能

4、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2、人直接同事物说话。例如:延安,你的精神辉煌比喻和拟人的区别:(1)拟人是把事物当做人来写。拟人的特点是本体事物和人,二者完全融为一体,具有相融关系,“人”并不出现。当然也不可能出现比喻词“像”、“如”等。(2)而比喻是本体和喻体的相似关系,不论何种比喻,喻体必须出现。因而,拟人句不能有“人”的出现,也不能有比喻词。反过来,凡有“人”出现,有比喻词出现,拟人句就成了比喻句。比喻和拟人的区别:(1)拟人是把事物当做人来写。拟人的特点是例如:啄木鸟在给树治病。(拟人)啄木鸟像医生一样在给树治病。(明喻)啄木鸟成了医生。(暗喻)例如:啄木鸟在给树治病。(拟人)人教版小学六年级

5、语文小升初小学常见的修辞手法及用法课件夸张夸张:就是把描写的事物有意地夸大或缩小,使其更鲜明,更突出,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夸张不是浮夸,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要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并且夸张只用来表现形象,抒发感情。夸张可分为三类: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夸张夸张:就是把描写的事物有意地夸大或缩小,使其更鲜明,1、扩大夸张即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例如: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1、扩大夸张即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2、缩小夸张即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例如:他呀,心眼小得

6、只有针眼儿大。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2、缩小夸张即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3、超前夸张即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馒头的香味来了。”3、超前夸张即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小升初小学常见的修辞手法及用法课件排比排比:就是把3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语句排列在一起,起到增强语气、充分抒情、集中说理的作用,读排比句能给人以鲜明的印象。例如: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三个排比的短语表现海上夜空的柔和、静寂与神秘特

7、色。)恰当地运用排比,可以增添语言的节奏感、旋律美,有力渲染艺术形象,充分抒发思想感情,可以使句子节奏鲜明,气势磅礴,使情感的表达有痛快淋漓之感。排比排比:就是把3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小升初小学常见的修辞手法及用法课件反问反问:也叫反诘、诘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比肯定更强烈的情感。运用这种修辞方法,可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的效果。反问也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但它只问不答,把要表达的确定意思包含在问句里。否定句用反问语气说出来就表达肯定的内容,肯定句用反问语气说出来就表达否定的内容。反问能加强语气,用确定的语气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反问反问:也叫反诘、诘问,是用

8、疑问的形式表达比肯定更强烈1、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意思。例如: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例如: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我们怎么会忘记?2、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意思。例如: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例如: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真理吗?1、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意思。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小升初小学常见的修辞手法及用法课件设问设问:也叫设疑、提问。是为了突出强调、启发引导或抒发感情而有意提问的一种修辞方法。设问是根据需要提出问题随后作答,即自问自答,也可以只问不答,引导读者深入探讨,实际上在文中已做了回答。例如: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的群

9、众。设问的作用是提醒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富有变化。但设问一定要用得恰到好处,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设问设问:也叫设疑、提问。是为了突出强调、启发引导或抒发反问和设问的区别:(1)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则明确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内容。(2)反问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语气,设问的作用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反问和设问的区别:(1)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则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小升初小学常见的修辞手法及用法课件对比对比:就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格。准确运用对比,能鲜明地显示出事物间的差别或者能突出说明某一方面,从而增强

10、说服力。对比可分为两种:两体对比。一体两面对比。对比对比:就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1、两体对比把两种根本对立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对照,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大的显得更大,小的显得更小等等。例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句中通过两种不同的事物的对比,说明两种人的不同生命价值和人们对两种人的不同评价。1、两体对比把两种根本对立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对照,使好的显得2、一体两面对比把同一事物中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来说,能把事物说理说得透彻、全面。例如: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的对比,赞扬了

11、鲁迅先生的高尚品质。2、一体两面对比把同一事物中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来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小升初小学常见的修辞手法及用法课件对偶对偶:就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两个句子或短语来表达意义相近、相关或相反的一种修辞方法。对偶式汉语所独有的修辞格。作用有:能鲜明地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反映事物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形式整齐,结构匀称,看起来醒目,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便于记忆和传诵。根据对偶上句和下句的意思上的联系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正对。反对。串对(流水对)对偶对偶:就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两个句子或短语来表达1、正对上下句意思相近、相似、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

12、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1、正对上下句意思相近、相似、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2、反对上下句从新与旧、好与坏、美与丑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来说,意思是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2、反对上下句从新与旧、好与坏、美与丑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来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内容从事物的的发展过程或因果、条件、假设等方面相关联。例如: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内容从事物的的发展过程或因果、条件、对比和对偶的区别:(1)对比主要是意义内容的相反或相对,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2)对偶主要是结构形式上的对称,要求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3)有的

13、对比也是对偶(即反对),就意义内容说是对比,就结构形式说是对偶。对比和对偶的区别:(1)对比主要是意义内容的相反或相对,而不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小升初小学常见的修辞手法及用法课件引用引用:说话或写文章时,引用别人的话,或引用大家熟悉的成语、典故等都叫引用。引用包括以下两种:直接引用间接引用引用引用:说话或写文章时,引用别人的话,或引用大家熟悉的1、直接引用一般在引用部分的前面或后面说明其出处来源。例如:鲁迅先生有两句话:“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自己的写照,也是他作为一个伟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体现。1、直接引用一般在引用部分的前面或后面说明其出处来源。2、间接引用一般不说明出处,

14、直接把引文组织到文章中去,使之浑然一体。例如: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觉到像是走近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使用引号应注意:引用原话一定要用引号,概述大意就不使用引号。2、间接引用一般不说明出处,直接把引文组织到文章中去,使之浑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小升初小学常见的修辞手法及用法课件双关引用: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故意让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获得双重意义的一种修辞手法。双关的运用可以使表达委婉含蓄、幽默风趣而耐人寻味。例如:“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走路不小心?”“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在这段对话中,鲁迅先生用“碰壁”这个词语,指出了当时社会

15、的黑暗及黑暗斗争的艰难,语言生动而发人深省。双关引用: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故意让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获得编后语同学们在听课的过程中,还要善于抓住各种课程的特点,运用相应的方法去听,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一、听理科课重在理解基本概念和规律数、理、化是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前面的知识没学懂,后面的学习就很难继续进行。因此,掌握基本概念是学习的关键。上课时要抓好概念的理解,同时,大家要开动脑筋,思考老师是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要边听边想。为讲明一个定理,推出一个公式,老师讲解顺序是怎样的,为什么这么安排?两个例题之间又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之处?特别要从中学习理科思维的方法,如观察、比较、分

16、析、综合、归纳、演绎等。作为实验科学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就要特别重视实验和观察,并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思考来掌握科学的概念和规律,等等。二、听文科课要注重在理解中记忆文科多以记忆为主,比如政治,要注意哪些是观点,哪些是事例,哪些是用观点解释社会现象。听历史课时,首先要弄清楚本节教材的主要观点,然后,弄清教材为了说明这一观点引用了哪些史实,这些史料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最后,也是关键的一环,看你是否真正弄懂观点与史料间的关系。最好还能进一步思索:这些史料能不能充分说明观点?是否还可以补充新的史料?有无相反的史料证明原观点不正确。三、听英语课要注重实践英语课老师往往讲得不太多,在大部分的时间里,进行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大量语言实践练习。因此,要上好英语课,就应积极参加语言实践活动,珍惜课堂上的每一个练习机会。2024/5/27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42编后语同学们在听课的过程中,还要善于抓住各种课程的特点,运thank you!2024/5/27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43thankyou!2023/7/24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4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