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经济增长的理论与模型ppt课件

上传人:29 文档编号:240998886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1.1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发展经济学-经济增长的理论与模型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发展经济学-经济增长的理论与模型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发展经济学-经济增长的理论与模型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资源描述:

《发展经济学-经济增长的理论与模型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经济学-经济增长的理论与模型ppt课件(8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三章 经济增长的理论与模型第一节第一节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 产生和发展产生和发展第二节第二节 现代经济增长的历史考现代经济增长的历史考察察 第三节第三节 后发障碍与后发优势后发障碍与后发优势第三章经济增长的理论与模型第一节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1第一节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产生和发展v一、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产生v二、有代表性的经济增长理论与模型v三、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理论第一节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一、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产2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v两概念以前混用是因为增长和发展都用GROWTH而不用DEVEIOPMENT.v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的商品和劳务数量的增长,或按人口平均

2、的实际产出的增加。常以GNP、GDP、国民收入来衡量。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两概念以前混用是因为增长和发展都用GRO3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v“经济发展”是伴随着经济结构、社会、政治体制变革的经济增长。即不仅意味产出的增长还意味随着产出增加出现产出与收入结构上的变化及政治条件、文化条件的变化。主要表现国民生产总值中农业比重下降。制造业,公用事业,贸易金融,建筑,医疗,教育,政府管理机构的比重增加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化,教育程度,人才培训水平提高。总之,经济发展要求产出增加他不等于经济增长但包括之。二者的区分使经济发展理论更关注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关注经济结构变革、消除贫困,失业,收入分配不平等等问题,这

3、也标志着发展经济学发展思想的演进。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伴随着经济结构、社会、政治体4西方经济思想史中的经济发展思想(一)威廉.配第v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v劳动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财富的增长。v财富增长的源泉是劳动和资本两个因素,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v配第-克拉克法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从事农业的人数比起从事工业的人数将相对地减少,从事工业的人数比起从事服务业的人数又将相对地减少。西方经济思想史中的经济发展思想(一)威廉.配第5 (二)亚当(二)亚当斯密(斯密(SmithSmith,AdamAdam)亚当亚当斯密(斯密(SmithSmith,

4、AdamAdam)的代表作)的代表作国富论,又被称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国富论,又被称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把经济增长问题作为论证中心和因的研究,把经济增长问题作为论证中心和分析的总题目,论述了促进国民财富增减的因分析的总题目,论述了促进国民财富增减的因素问题。素问题。西方经济思想史中的经济发展思想(二)亚当斯密(Smith,Adam)西方经济思想史6 斯密认为,经济增长表现在社会财富或国斯密认为,经济增长表现在社会财富或国民财富的增长上,而国民财富的增长决定于两民财富的增长上,而国民财富的增长决定于两个条件:个条件:1.国民财富增长的来源斯密认为,经济增长表现在社7无论是增加生产性劳动

5、者的数量,还是提无论是增加生产性劳动者的数量,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高劳动生产率,“都有增加资本的必要都有增加资本的必要”。首先,交换引起了分工,而交换的实现,首先,交换引起了分工,而交换的实现,依赖于在某个地方储有各色各样的货物;依赖于在某个地方储有各色各样的货物;其次,从事物的本性看,资财的蓄积,也其次,从事物的本性看,资财的蓄积,也必须在分工之前,预蓄的资财越丰裕,分工就必须在分工之前,预蓄的资财越丰裕,分工就能够越细致,同一数量的工人所能加工的材料能够越细致,同一数量的工人所能加工的材料就能按更大的比例增加。就能按更大的比例增加。2.强调资本积累的作用无论是增加生产性劳动者的数量,还8

6、首先,从分工原理推论,国际上不同国家和地首先,从分工原理推论,国际上不同国家和地区也存在着专业分工,这种国际分工通过自由贸易区也存在着专业分工,这种国际分工通过自由贸易也能促进各国劳动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促进经济增也能促进各国劳动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促进经济增长;长;其次,对外贸易可以使剩余产品实现其价值,其次,对外贸易可以使剩余产品实现其价值,从而鼓励人们去提高劳动生产力,努力增加其产量。从而鼓励人们去提高劳动生产力,努力增加其产量。结果,社会的真实财富与收入将有所增长;结果,社会的真实财富与收入将有所增长;第三,对外贸易不仅促进生产,还增进消费者第三,对外贸易不仅促进生产,还增进消费者利益,从

7、而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增长。利益,从而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增长。3.对外贸易有利于经济增长首先,从分工原理推论,国9 斯密认为,要增加一国的财富,最好的经济政策斯密认为,要增加一国的财富,最好的经济政策就是给人们的经济活动以完全的、充分的自由。就是给人们的经济活动以完全的、充分的自由。经济增长的进程可能最后出现三种结果:经济增长的进程可能最后出现三种结果:进步状态、退步状态和静止状态。进步状态、退步状态和静止状态。4.经济政策与发展进程斯密认为,要增加一国的财10 李嘉图对经济增长的看法同斯密的看李嘉图对经济增长的看法同斯密的看法基本一致。他们都认为:经济增长表现法基本一致。他们都认为:经济增长表现为

8、社会财富的增长,也都认为,社会财富为社会财富的增长,也都认为,社会财富的增长取决于劳动数量的扩大和劳动生产的增长取决于劳动数量的扩大和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但李嘉图特别强调社会财富的力的提高。但李嘉图特别强调社会财富的物质形式和价值形式的区别。物质形式和价值形式的区别。李嘉图对经济增长的看法同斯密的看法基本一致。11 v (1)更多的投入来维持生产性劳动)更多的投入来维持生产性劳动这不仅可以增加产品的数量,还可这不仅可以增加产品的数量,还可以增加其价值。以增加其价值。(2)不增加任何劳动数量,而使等)不增加任何劳动数量,而使等量劳动的生产效率增大量劳动的生产效率增大这会增加产这会增加产品的数量,但

9、不会增加其价值。品的数量,但不会增加其价值。1、国民财富增加的方式12 (1 1)由于土地数量的有限、质量的差异,农业)由于土地数量的有限、质量的差异,农业生产的报酬是递减的,而这将对国民经济增长起约生产的报酬是递减的,而这将对国民经济增长起约束作用。束作用。(2 2)生产技术的进步,可能抵消或延缓报酬的)生产技术的进步,可能抵消或延缓报酬的递减,这种情况在工业生产中表现得比较明显。递减,这种情况在工业生产中表现得比较明显。(3 3)生产发展的长期趋势是:工业生产的报酬)生产发展的长期趋势是:工业生产的报酬渐增,农业生产的报酬递减。渐增,农业生产的报酬递减。2.报酬递减对经济增长的约束(1)由

10、于土地数量的有限13v 当人口对生活资料产生压力时,补救的办法不是当人口对生活资料产生压力时,补救的办法不是减少人口,就是迅速地累积资本;减少人口,就是迅速地累积资本;v 在一切肥沃土地都已投入耕种的富庶国家中,迅在一切肥沃土地都已投入耕种的富庶国家中,迅速累积资本的补救办法,会使所有的阶级陷入同样的速累积资本的补救办法,会使所有的阶级陷入同样的贫困状态中。贫困状态中。v 而在由于有肥沃土地尚未投入耕种,因而还有丰而在由于有肥沃土地尚未投入耕种,因而还有丰富的生产资料的贫穷国家中,迅速扩大资本积累是惟富的生产资料的贫穷国家中,迅速扩大资本积累是惟一安全而有效的补救办法。一安全而有效的补救办法。

11、3、资本积累是财富增长根本原因当人口对生活资料产生压力时14v 在国内经济政策方面,主张自由放任。在国内经济政策方面,主张自由放任。在李嘉图看来,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是违在李嘉图看来,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是违背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背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v 在对外贸易政策方面,主张贸易自由,在对外贸易政策方面,主张贸易自由,认为不受干预的贸易自由,不仅使一国,而认为不受干预的贸易自由,不仅使一国,而且使各国的资源得到最有利于本国的配置。且使各国的资源得到最有利于本国的配置。4.实行自由经济和贸易政策在国内经济政策方面,主张15一、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产生1936年,经济学界爆发了“凯恩斯革命”

12、,但凯恩斯的体系仍然是静态的。哈罗德等人认为,需要使凯恩斯的理论长期化和动态化。1939年,哈罗德(RoyFHarrod)在英国的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论动态理论”一文,1948年,他在此文基础上写成动态经济学导论一书,进一步阐述了他的经济增长思想。美国学者ED多马(EDDomar)也进行了类似的探讨,于1946年和1947年发表了“资本扩张、增长率和就业”以及“扩张与就业”两篇论文。两位学者的研究成果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两位学者的研究成果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开端的开端。一、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产生1936年,经济学界爆发了“16一、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产生v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先驱:哈罗德和多马;

13、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先驱:哈罗德和多马;v发展者:西蒙发展者:西蒙库茨涅茨、罗伯特库茨涅茨、罗伯特索罗、西奥多索罗、西奥多舒尔茨、舒尔茨、罗伯特罗伯特卢卡斯、爱德华卢卡斯、爱德华F丹尼森、戴尔丹尼森、戴尔W乔根森、乔根森、保罗保罗罗默等。罗默等。v经济学家对增长问题的研究和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经济学家对增长问题的研究和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程:从单要素的增长模型(如哈罗德从单要素的增长模型(如哈罗德多马模型)到多要素增多马模型)到多要素增长模型(如索罗模型);长模型(如索罗模型);从外生的经济增长模型(如新古典增长模型)到内生的经从外生的经济增长模型(如新古典增长模型)到内生的经济

14、增长模型(如新增长理论);济增长模型(如新增长理论);从注重有形资本(即实物资本)到无形资本(如人力资本、从注重有形资本(即实物资本)到无形资本(如人力资本、社会基础设施、社会风尚和民族精神等)。社会基础设施、社会风尚和民族精神等)。一、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产生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先驱:哈罗德和多17现代增长理论力图回答两个现代增长理论力图回答两个关键问题关键问题v为什么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特别是发达国为什么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特别是发达国家人们的生活标准)远远高于一百年或两百家人们的生活标准)远远高于一百年或两百年前人们的生活水平?年前人们的生活水平?v为什么在当今世界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为什

15、么在当今世界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存在着巨大的收入差距?存在着巨大的收入差距?现代增长理论力图回答两个关键问题为什么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18二、有代表性的经济增长理论与模型 哈罗德哈罗德多马模型试图说明的是稳态的经济增长所应具备的多马模型试图说明的是稳态的经济增长所应具备的条件。具体地说,为了使经济按一个固定不变的增长率持续条件。具体地说,为了使经济按一个固定不变的增长率持续增长,收入和投资应按什么速度增长。增长,收入和投资应按什么速度增长。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四个假设:(1)将一个社会生产的多种多样的产品抽象地综合为一种产品一种产品。这种产品用于满足个人消费之后的剩余产品可作为追加投资所需要的生

16、产资料,继续投入生产。(2)只有两种生产要素两种生产要素,劳动是除资本以外的另一种生产要素。并且,资本与劳动、资本与产量的配合比率是固定的。(3)不管生产规模的大小,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不变,也就是说,规规模报酬不变模报酬不变。但如增加两种要素中的一种,则受收益递减规律的支配。(4)不存在技术进步不存在技术进步。以这些假定为前提,哈罗德多马模型具体考察了稳态经济增长所需具备的条件。二、有代表性的经济增长理论与模型哈罗德多马模型试图19二、有代表性的经济增长理论与模型哈罗德哈罗德多马模型多马模型v从资本的供给和需求角度来看,哈罗德把有关的经济因素抽象为三个变量三个变量:v(1)储蓄率储蓄率s。sS/

17、Y,这里S是储蓄量,Y是国民收入。v(2)资本资本产出比率产出比率v。v=K/Y,其中K为资本存量,Y仍为国民收入。因此v=K/Y=K/Y=I/Y。其中,I表示净投资。表示每增加一单位的产量或收入所需追加的资本表示每增加一单位的产量或收入所需追加的资本。v的大小,基本上取决于生产技术,如采矿、机械工业的资本系数一般要比轻工业大。v(3)有保证的增长率有保证的增长率Gw。Gw=Sw/Vw,是指在s和v既定的条件下,为使计划投资储蓄,从而实现稳态增长所要求的收人或产量的增长率。二、有代表性的经济增长理论与模型哈罗德多马模型20二、有代表性的经济增长理论与模型v哈罗德多马模型以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原理为

18、基础,“计划投资计划投资=储蓄储蓄”是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是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要满足这一条件,以上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应满足下列方程式,称之为(1)式:vGw=s/v=.s(1)v其中1/v,表示投资效率投资效率(资本生产率资本生产率)。v从劳动力投入的角度来看,哈罗德多马模型说明了人口增长率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两个因素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提出了“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这个概念。自然增长率取决于劳动力的年平均增长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年平均增长率。如果一个国家劳动力的增长率为GL,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为,则自然增长率Gn=GL+。根据模型假定,不存在技术进步,经济增长来自劳动人口的增长,所以vGn=GL(

19、2)二、有代表性的经济增长理论与模型哈罗德多马模型以凯恩斯的有21二、有代表性的经济增长理论与模型哈罗德哈罗德多马模型多马模型v自然增长率是一个国家能够实现的最大增长率自然增长率是一个国家能够实现的最大增长率。因为,在资本与劳动、资本与产量的比例既定时,每单位产量所需要的劳动力数也是既定的。这样,产量的增长就不可能超过劳动力的增长率,实际增长率因此不能大于Gn。但如果增长率达不到Gn的水平,就将出现失业,因此,Gn又是适应劳动力增长情况,实现充分就业的增长率。v考虑资本供求和劳动力增长两方面的因素,要实现充分就业考虑资本供求和劳动力增长两方面的因素,要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条件是实际增长率等

20、于有保证的增长率,等于的均衡增长,条件是实际增长率等于有保证的增长率,等于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即vG=Gw=Gn(3)二、有代表性的经济增长理论与模型哈罗德多马模型22二、有代表性的经济增长理论与模型哈罗德哈罗德多马模型多马模型哈罗德多马模型作为制定计划的理论基础或一种预测手段,在许多国家得到了应用。这一模型的主要魅力也许在于它的简洁性。如如如如果果果果v v相相相相对对对对稳稳稳稳定定定定,根据基本方式(1),增增增增长长长长率率率率与与与与储储储储蓄蓄蓄蓄率率率率成成成成比比比比例例例例。为为为为了了了了实实实实现现现现某某某某一一一一目目目目标标标标增增增增长长长长率率率率,只只只只要

21、要要要取取取取得得得得该该该该增增增增长长长长率率率率所所所所需需需需要要要要的的的的储储储储蓄蓄蓄蓄率率率率就就就就可可可可以以以以了了了了,反反反反过过过过来来来来,如如如如果果果果估估估估算算算算出出出出可可可可能能能能达达达达到到到到的的的的储储储储蓄蓄蓄蓄率率率率,该该该该方方方方程程程程式式式式可可可可以以以以告告告告诉诉诉诉人人人人们们们们国国国国民民民民收收收收入入入入的的的的增增增增长长长长率率率率可可可可能能能能是是是是多多多多少。少。少。少。二、有代表性的经济增长理论与模型哈罗德多马模型23二、有代表性的经济增长理论与模型哈罗德哈罗德多马模型多马模型v该模型突出了发展援助

22、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该模型突出了发展援助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v通过提高投资(储蓄率)来促进经济增长;v通过资本转移(发展援助)能够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v发展援助通过技术转移降低资本产出比率(v),即提高资本投资效率(1/v)来促进经济增长二、有代表性的经济增长理论与模型哈罗德多马模型24二、有代表性的经济增长理论与模型哈罗德哈罗德多马模型多马模型这一模型也存在着严重不足之外,从该模型的结论我们可清楚地看出,假如G=Gw=Gn的条件不能满足,就会出现不均衡,但该模型却无法解决非均衡增长中的问题,因为s、v和n都是模型本身无法控制的外生变量,三者很难同时满足(3)式所要求的条件。也就是说,这个模

23、型不具备自身调节的能力,一旦出现不均衡,就只能任其展下去。二、有代表性的经济增长理论与模型哈罗德多马模型25二、有代表性的经济增长理论与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对哈罗德一多马模型进行了修正,它放弃了哈罗德一多马模型中关于资本和劳动力不可替代及不存在技术进步的假设,重新提出了自己的前提条件。并在此条件下得出结论,建立了新的经济增长模型。由于他们的理论具有凯恩斯以前的传统经济学的痕迹,因而被称为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二、有代表性的经济增长理论与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26罗伯特罗伯特索洛索洛ROBERT M.SOLOW(1924-)1924年生于纽约,年生于纽约,1950年从哈佛大学获

24、得博年从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于士学位。他于1950年开始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年开始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除了在牛津大学工作一年外,他曾是位于波士顿除了在牛津大学工作一年外,他曾是位于波士顿的联邦储备银行理事会的理事和主席。的联邦储备银行理事会的理事和主席。1961年,他荣获美国经济协会的约翰年,他荣获美国经济协会的约翰贝贝茨茨克拉克奖。在克拉克奖。在1964年,他曾任经济计量学会年,他曾任经济计量学会的会长。因其对经济增长理论的突出贡献而于的会长。因其对经济增长理论的突出贡献而于1987年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年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他在增长理论和资本理论上进行了开创性的他在增长理论和资本理

25、论上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提出了新古典增长模型,论证了长期的经研究,提出了新古典增长模型,论证了长期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而不是依靠资本和劳济增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而不是依靠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其在发展和捍卫新凯恩斯经济学方动力的投入,其在发展和捍卫新凯恩斯经济学方面也久负盛名。主要著作包括:直线性规划与面也久负盛名。主要著作包括:直线性规划与经济分析、资本理论与报酬率、增长理经济分析、资本理论与报酬率、增长理论:一种说明。论:一种说明。罗伯特索洛27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v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28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基本公式:GY=aGL+(1-a)G

26、K上述公式两端同时减去GL,则有GY-GL=(1-a)(GK-GL)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基本公式:29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GK=K/K=I/K由均衡条件I=S可以得到:GK=I/K=S/K=S/K*Y/Y=S/Y*Y/K上式中:储蓄率s=S/Y资本生产率=Y/K则:GK=s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30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增长模型:vGY=aGL+(1-a)svGK=s假定权数a、储蓄率s、劳动力增长率GY都是既定的常数,可得:vdGY/d=(1-a)svdGK/d=s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增长模型:31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由于01-a dGY/d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由于01-a1,所32新古典经济增长

27、理论v不论是收入增长率大于资本增长率的状态,还是小于资本增长率都不会长期维持下去,只有当两者相等时才达到了均衡增长。vGY=GY=GL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不论是收入增长率大于资本增长率的状态,还是33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缺陷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缺陷v新古典增长模型中,技术进步是一个外生变量,模新古典增长模型中,技术进步是一个外生变量,模型对技术进步的根源未做进一步的解释;型对技术进步的根源未做进一步的解释;v模型关于生产函数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与事实不符;模型关于生产函数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与事实不符;v模型没有对劳动力增长率和技术进步率做出解释,模型没有对劳动力增长率和技术进步率做出解释,因而对控

28、制人口增长率、提高技术进步速度没有提因而对控制人口增长率、提高技术进步速度没有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出相应的政策建议;v在解释现实方面也遇到了很大的麻烦。在解释现实方面也遇到了很大的麻烦。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缺陷新古典增长模型中,技术进步是一个外生34三、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理论(一)丹尼森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20世纪世纪60年代初,丹尼森受美国经济发展委员年代初,丹尼森受美国经济发展委员会的委托,对美国会的委托,对美国19091929、19291957、19291969年期间的经济增长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年期间的经济增长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分析。和分析。他把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分为两大类七小类:他

29、把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分为两大类七小类:一大类是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其中包括就业人一大类是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其中包括就业人数与工时、就业者的年龄与性别结构、就业者的受数与工时、就业者的年龄与性别结构、就业者的受教育年限、资本存量的大小;教育年限、资本存量的大小;另一大类是单位投入的产出量的增长,其中包另一大类是单位投入的产出量的增长,其中包括资源配置的改善、规模经济、知识进步。括资源配置的改善、规模经济、知识进步。三、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理论(一)丹尼森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3519291969年美国国民总收入增长的源泉年美国国民总收入增长的源泉增长因素增长因素增长率(%)生产要素的投入生产要

30、素的投入劳动投入增加劳动投入增加资本投入增加资本投入增加1.821.320.50单位投入的产出单位投入的产出知识进步知识进步资源配置的改善资源配置的改善规模经济规模经济其他其他1.590.920.300.360.01国民收入国民收入3.4119291969年美国国民总收入增长3619291982年美国国民总收入增长的源泉年美国国民总收入增长的源泉增长因素增长因素增长率(%)生产要素的投入生产要素的投入劳动投入增加劳动投入增加资本投入增加资本投入增加1.91.340.56单位投入的产出单位投入的产出知识进步知识进步资源配置的改善资源配置的改善规模经济规模经济其他其他1.020.660.230.2

31、6-0.03国民收入国民收入2.9219291982年美国国民总收入增长37丹尼森对丹尼森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从丹尼森计算的结果看,美国的经济增长有以下从丹尼森计算的结果看,美国的经济增长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几个显著特征:v劳动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当大劳动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当大;v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v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到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到20%,大大低于传统,大大低于传统理论对资本作用的估计。理论对资本作用的估计。丹尼森的增长核算结果不仅验证了索罗的结论:丹尼森的增长核算结果不仅验证了索罗的结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

32、长的重要源泉,技术进步的作用主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技术进步的作用主要来源于知识的进步。要来源于知识的进步。要促进经济高速增长,就必须大力发展教育,开要促进经济高速增长,就必须大力发展教育,开发新技术,提高管理水平,促进知识进步发新技术,提高管理水平,促进知识进步。丹尼森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从丹尼森计算的结果38三、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理论(二)库兹涅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库兹涅茨库兹涅茨(Simon S.Kuznets)对国民生产总值及其组成成分对国民生产总值及其组成成分进行了长期的估量和对比分析,发现: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进行了长期的估量和对比分析,发现: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有知识存

33、量的增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结构方面的变因素有知识存量的增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结构方面的变化。化。v知识存量的增长知识存量的增长;v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v结构变化结构变化。库茨涅茨通过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得到了与索罗、库茨涅茨通过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得到了与索罗、丹尼森等人几乎相同的结论,即科学技术进步是现代经济增丹尼森等人几乎相同的结论,即科学技术进步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长的主要源泉。三、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理论(二)库兹涅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39在经济未充分发展的阶段,收入分配将随同在经济未充分发展的阶段,收入分配将随同经济发展而趋于不平等。其后,经历收入分配暂经济

34、发展而趋于不平等。其后,经历收入分配暂时无大变化的时期,到达经济充分发展的时期,时无大变化的时期,到达经济充分发展的时期,收入分配将趋于平等。收入分配将趋于平等。倒倒U字假说字假说人均产值人均产值收入分配不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平等程度 倒倒U字假说(库兹涅茨曲线)字假说(库兹涅茨曲线)在经济未充分发展的阶段,收入分配将随同经济发40三、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理论案例:沙特阿拉伯的经济沙特阿拉伯占据了阿拉伯半岛面积的45。最近的统计表明,沙特阿拉伯人口约为l850万,包括约400万外国居民。直到20世纪60年代,该国大多数人口还是游牧或半游牧的;然而,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影响下,城市化的进展很快,现在约9

35、5的人口已经定居下来,一些城市和绿洲人口密度为770人每平方公里。三、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理论案例:沙特阿拉伯的经济41三、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理论案例:沙特阿拉伯的经济1974年,随着石油收入的急剧增加,沙特阿拉伯变成了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它在与其他国家的全部贸易中享有极大的顺差,进口迅速增加,丰富的政府收入能为其发展、国防以及援助其他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提供资金。沙特阿拉伯的国外资产从1973年的43亿美元增长到1982年的近1500亿美元。三、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理论案例:沙特阿拉伯的经济42三、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理论案例:沙特阿拉伯的经济然而1982年世界的石油供过于求影响了沙特的发

36、展。沙特阿拉伯的石油生产在19801981年曾几乎日产l000万桶,但到了1985年8月已经下降到日产20万桶。于是财政赤字出现了;政府减少了它的国外资产,政府的国外资产自从1982年以来下降了650多亿美元。面对这些金融压力,沙特阿拉伯1985年夏天放弃了它在石油输出国组织中占统治地位的独立生产国的角色,开始接受它的生产定额。从那时起,沙特的石油政策的指导思想就是极力维持它的市场和生产定额。三、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理论案例:沙特阿拉伯的经济43v经过五年的发展计划,政府在维持其传统伊斯兰价值观和习惯的同时,通过石油收入的分配,把本国从相对不发达的以石油为基础的经济转变为现代化的工业国。尽管经济

37、计划者没有实现他们的所有目标,但经济进步很快,大多数沙特人的生活标准有了很大提高。尽管依赖石油的收入仍继续增长,但目前工业和农业已占整个经济活动的较大比重。沙特各种水平的熟练工人的短缺成为经济多样化和发展的主要障碍。在沙特经济中,有400万非沙特人被雇佣。经过五年的发展计划,政府在维持其传统伊斯兰价值观和习惯的同时44v沙特阿拉伯的前两个发展计划覆盖了70年代,重点强调基础设施通信、公路、港口、电力和水。其结果令人难忘:铺设的公路总长度增加了3倍,能源生产提高了28倍,港口的能力增加了10倍。沙特阿拉伯的前两个发展计划覆盖了70年代,重点强调基础设施45v第三个计划(19801985年)的重心

38、转移了。发展开支中基础设施的比重大大下降,而在教育、卫生和社会服务上的开支显著增加。尽管分配给生产部门的发展份额并没有按计划增加,但两个新兴的工业城市Jubail和Yanbu的建立已经完成,这两个城市利用本地的石油和天然气作为能源和原料来进行钢铁、石油化工、化肥和精炼石油产品的生产。第三个计划(19801985年)的重心转移了。发展开支中基46v第四个计划(从19851990年)继续这些优先发展项目。全国的基础设施已大大完成,但教育和培训仍成为关注的领域。鼓励私人企业的建立,并欢迎外国投资与沙特的政府和私人公司进行合资经营。私人部门变成经济中越来越重要的元素,到1993年,在不包括石油产量的国

39、内生产总值中,私人经济的比重扩大到80左右。在最近几年中,尽管私人投资仍然集中在贸易和商业上,但在工业、农业、银行和建筑公司方面的投资已经增加。这些私人投资一直由大量的政府融资和鼓励计划所支持。政府希望除了石油开采外,所有的经济部门都由私人拥有。第四个计划(从19851990年)继续这些优先发展项目。全47v第五个计划(19901995年)把重点放在巩固国防、提高政府部门效率、为沙特人创造更多的私人部门就业机会、减少外籍工人的人数以及地区发展上。尽管1991年与伊拉克发生的波斯湾战争给国家经济增加了沉重的金融负担,但现在沙特阿拉伯在物质上没有受到损坏,经济上继续保持强劲。第五个计划(19901

40、995年)把重点放在巩固国防、提高政48沙特阿拉伯经济增长的因素:v(1)沙特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石油出口占财政收入的70以上。这为沙特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金。v(2)政府对教育十分重视,沙特拥有高素质的劳动力。v(3)政府在重视石油产业开采的同时,还大力发展农业与服务业,使国民收入逐渐实现多元化。v(4)政府比较开明,鼓励自由经济和自由竞争,支持私人及合资企业经营发展项目,保护和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同时沙也鼓励外商投资。沙特阿拉伯经济增长的因素:(1)沙特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石油49第二节现代经济增长的历史考察v一、现代经济增长的定义与特征v二、经济增长阶段v三、经济起飞的性质和条件v四

41、、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第二节现代经济增长的历史考察一、现代经济增长的定义与特征50一、现代经济增长的定义与特征v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的性质与特征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的性质与特征v现代经济增长定义v现代经济增长表现为产品数量和品种日益丰富;v现代经济增长的源泉技术进步;v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变革是技术进步和现代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一、现代经济增长的定义与特征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的性质与特51一、现代经济增长的定义与特征l现代经济增长特征:u人均产出、人口增长率均高,但前者更高。u生产率高,且增长迅速(源于物质、人力资本质量的提高)。这是人均产出高,且增长快的根源。u经济结构优化、提高u社会政

42、治和意识形态迅速变革(民主、开放、富于进取取代专制、封闭、保守)。u国际经济迅速扩人。u经济增长在国际间有限扩散。原因:在国内,落后国家僵化的社会政治结构和传统保守的思想观念;在国际方面,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一、现代经济增长的定义与特征现代经济增长特征:52二、经济增长阶段二、经济增长阶段1、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论、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论v以英国、美国的经济史为依据,吸收德国历以英国、美国的经济史为依据,吸收德国历史学派的经济发展阶段划分方法,利用熊彼史学派的经济发展阶段划分方法,利用熊彼得的得的“创新创新”学说、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分析、学说、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分析、哈多模型等理论和方法。哈

43、多模型等理论和方法。v目的是为了用经济史的标准来划分人类社会目的是为了用经济史的标准来划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阶段,对于发展经济学理论的发历史的发展阶段,对于发展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发展中国家的实践都具有借鉴意义。展和发展中国家的实践都具有借鉴意义。二、经济增长阶段1、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论53 二、经济增长阶段二、经济增长阶段现代经济增长阶段论现代经济增长阶段论 1.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论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论罗斯托在其罗斯托在其1960年出版的经济增长的阶段和年出版的经济增长的阶段和1970年出版的政治和成长阶段两本书中,把年出版的政治和成长阶段两本书中,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划分为人类社会的发

44、展历史划分为六个阶段六个阶段:(1)(1)传传统社会统社会 ;(2)(2)作为起飞前提的阶段;作为起飞前提的阶段;(3)(3)起飞起飞 ;(4)(4)成熟;成熟;(5)(5)大众高消费阶段;大众高消费阶段;(6)(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二、经济增长阶段现代经济增长阶段论54n特点是:特点是:v(1)经济处于原始状态。)经济处于原始状态。v(2)没有现代科学技术,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赖以生存的产业以农业为主。以生存的产业以农业为主。v(3)社会结构僵化,阻碍经)社会结构僵化,阻碍经济变革。济变革。v(4)整个社会生产力低下,)整个社会生产力低下,人均收入仅能够维持生存。人均收

45、入仅能够维持生存。(一)(一)内容内容 1.传统社会阶段。传统社会阶段。旧中国的各个朝代、欧旧中国的各个朝代、欧洲中世纪的各个国家都洲中世纪的各个国家都是传统社会阶段的代表。是传统社会阶段的代表。特点是:(一)内容1.传统社会阶段。旧中国的各个朝代、欧55v传统社会,指生产结构是在有限的生产函数传统社会,指生产结构是在有限的生产函数内发展起来的社会,以前牛顿时代的科学技内发展起来的社会,以前牛顿时代的科学技术和世界观为基础。术和世界观为基础。v传统社会的一个基本事实是,经济技术生产传统社会的一个基本事实是,经济技术生产率的进步非常有限,一般不得不把大部分资率的进步非常有限,一般不得不把大部分资

46、源用于农业生产,该社会能够达到的人均产源用于农业生产,该社会能够达到的人均产量水平存在一个最高限度。量水平存在一个最高限度。传统社会,指生产结构是在有限的生产函数内发展起来的社会,以前56特点是:特点是:v(1)新的科学技术正在应)新的科学技术正在应用于农业和工业。用于农业和工业。v(2)金融机构开始出现)金融机构开始出现。v(3)交通运输状况得到很)交通运输状况得到很大改进大改进。v(4)商业范围扩大。)商业范围扩大。v(5)新的生产方法开始出)新的生产方法开始出现。现。2.为起飞创造条件阶段。为起飞创造条件阶段。一个过渡阶段,社会发展所需一个过渡阶段,社会发展所需的各种条件正在逐步形成。的

47、各种条件正在逐步形成。中世纪处于崩溃的西欧,中世纪处于崩溃的西欧,今天的大多数贫穷国家今天的大多数贫穷国家也处于这一阶段。也处于这一阶段。特点是:2.为起飞创造条件阶段。一个过渡阶段,社会发展所573.起飞阶段起飞阶段最关键的阶段最关键的阶段(1)起飞:起飞:在工业化初期的在工业化初期的较短时间内实现基本经济和生较短时间内实现基本经济和生产方法上的剧烈转变,是突破产方法上的剧烈转变,是突破不发达经济的停滞状态,摆脱不发达经济的停滞状态,摆脱贫困境地,向增长发达过渡的贫困境地,向增长发达过渡的重要转折点。重要转折点。(2)起飞到来的重要条件:起飞到来的重要条件:v农业和工业采用现代的组织农业和工

48、业采用现代的组织技术与方法。技术与方法。v经济中的净投资上升,达到经济中的净投资上升,达到国民收入的国民收入的10。v建立起了能带动整个经济增建立起了能带动整个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长的主导部门,带动了辅助部,带动了辅助部门的发展。门的发展。3.起飞阶段最关键的阶段(1)起飞:在工业化初期的较短时58主导部门主导部门 辅助部门辅助部门 带动带动 派生部门派生部门 推动推动 推动推动 指具有革新创造性指具有革新创造性的部门或者具有利的部门或者具有利用新的未开发资源用新的未开发资源的可能性的部门,的可能性的部门,主导部门一般增长主导部门一般增长很快并能够极大地很快并能够极大地带动其他部门的发带动其他部

49、门的发展展。指直接适应主指直接适应主导部门的发展,导部门的发展,或作为主导部或作为主导部门发展的条件门发展的条件而得到迅速发而得到迅速发展的部门。展的部门。指由于总收指由于总收入、人口和入、人口和工业生产的工业生产的增长而得到增长而得到稳定增长的稳定增长的部门。部门。主导部门辅助部门带动派生部门推动推动指具有革新创59战后出现的主导部门情况战后出现的主导部门情况序序 号号主主导部部门备 注注1食品、食品、饮料、烟草、水泥、料、烟草、水泥、砖瓦等瓦等“起起飞”准准备阶段段2非耐用消非耐用消费者生者生产,纺织“起起飞”阶段段3重工重工业、制造、制造业综合体系,合体系,钢铁、煤炭、煤炭、电力、机械力

50、、机械4汽汽车工工业综合体合体5生活生活质量部量部门综合体,服合体,服务业、城市、城郊建筑、城市、城郊建筑业战后出现的主导部门情况序号主导部门备注1食品、饮料、烟60(3)起飞阶段的特点)起飞阶段的特点v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v农业中的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转移农业中的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转移。v人均产值大幅度提高。人均产值大幅度提高。(4)发展中国家促进起飞所面临的环境)发展中国家促进起飞所面临的环境v困难:人口增长率高;由国内政治动荡引起的困难:人口增长率高;由国内政治动荡引起的人才和资金外流。人才和资金外流。v有利条件:现成的技术可以利用;国际援助可有利条件:

51、现成的技术可以利用;国际援助可以加快起飞的进程。以加快起飞的进程。(3)起飞阶段的特点614.向成熟推进阶段n特点是:特点是:v(1)新投资维持在)新投资维持在相当高的水平。相当高的水平。v(2)经济在世界贸)经济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得易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加强。到加强。v(3)人均国民生产)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持续增长。总值持续增长。4.向成熟推进阶段特点是:62n特点是:特点是:v主导部门已经转移到主导部门已经转移到耐用消费品的生产部门耐用消费品的生产部门和服务业。和服务业。v技术工人在劳动力中技术工人在劳动力中的百分比和城市居民在的百分比和城市居民在总人口中的百分比呈上总人口中的百分比呈上

52、升趋势。升趋势。v社会福利和保障事业社会福利和保障事业得到深入发展得到深入发展。5.高额群众消费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特点是:5.高额群众消费阶段。63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n特点是:特点是:v(1)主导部门转)主导部门转移到以服务业为移到以服务业为代表的与提高居代表的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密切民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部门相关的部门.v(2)需要解决的)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那些主要问题是那些可能妨碍社会顺可能妨碍社会顺利发展的社会问利发展的社会问题等。题等。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特点是:64(二)经济成长阶段更替的原因v经济成长阶段出现依次更替的原因:经济成长阶段出现依次更替的原因:v一方面是由于主

53、导部门的依次更替,客观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主导部门的依次更替,客观原因v另一方面是由于人类欲望的不断更替(心理因素)另一方面是由于人类欲望的不断更替(心理因素),主观原因。,主观原因。(三)对经济成长阶段理论的评价(三)对经济成长阶段理论的评价 n在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人均实际产值的增长或多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人均实际产值的增长或多或少是按不变速度增加的。或少是按不变速度增加的。n把增长阶段划分为高增长或低增长阶段,并把它把增长阶段划分为高增长或低增长阶段,并把它们截然分开至少是与现存的事实不符。们截然分开至少是与现存的事实不符。n但经济成长阶段理论强调技术、资本和主导产业但经济成长阶段理论强调技术

54、、资本和主导产业的作用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成长有一定借鉴意义。的作用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成长有一定借鉴意义。(二)经济成长阶段更替的原因经济成长阶段出现依次更替的原因:65 二、经济增长阶段二、经济增长阶段 2.波特的波特的“竞争发展阶段竞争发展阶段”1990年,波特在各国的竞争优势一书中,年,波特在各国的竞争优势一书中,将各国将各国“竞争发展阶段竞争发展阶段”划分为四个时期。划分为四个时期。(1)要素推动的发展阶段;要素推动的发展阶段;(2)投资推动的发展阶段投资推动的发展阶段;(3)创新推动的发展阶段;创新推动的发展阶段;(4)财富推动的发展阶段财富推动的发展阶段。二、经济增长阶段2.波特的“

55、竞争发66v第一阶段是要素推动的阶段第一阶段是要素推动的阶段v波特认为大多数国家目前仍停留在这一阶段,只是靠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取得优势。v第二阶段是投资推动的发展阶段第二阶段是投资推动的发展阶段v在这一阶段以大规模投资为特征,由于规模经济的作用,产品价格大幅度下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技术不断物化为物质资本,分工和专业化已高度发展。随着闲暇和收入的增加,消费日益多样化,教育水平开始大幅度提高,信息积累速度加快,人口转变已经完成,人口结构趋于老龄化。工业化国家已进入了第二阶段。第一阶段是要素推动的阶段67v第三个阶段是创新推动的发展阶段第三个阶段是创新推动的发展阶段 v按波特的判断,只有美国

56、和前西德已进入这一阶段。在这一阶段,社会必须做出调整以提供创新的环境,个人价值受到尊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学术交流和学术机构的运营、人力资本的高度积累、一般性爱智活动的普及、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和教育回报率的增加,所有这些因素都已具备。波特似乎认为这是发展的最高阶段。v第四阶段是衰落阶段或财富推动的发展阶段第四阶段是衰落阶段或财富推动的发展阶段v财富积累到特定水平,人们从专注于生产性投资转向非生产性活动,生产率下降,经济停滞,消费不能相应节制而引起长期通货膨胀。波特认为,英国正处于这一阶段。第三个阶段是创新推动的发展阶段68 二、经济增长阶段二、经济增长阶段 在上述两种理论中,罗斯托侧重于从在上述

57、两种理论中,罗斯托侧重于从产产业结构角度业结构角度划分增长阶段,波特则主要强调划分增长阶段,波特则主要强调了了不同阶段增长的要素特征不同阶段增长的要素特征。我们可以将两。我们可以将两者综合起来,从增长的要素特征和产业结构者综合起来,从增长的要素特征和产业结构这两个方面来确定经济增长的阶段。这两个方面来确定经济增长的阶段。二、经济增长阶段在上述两种理论69三、经济起飞的性质和条件(一)经济起飞的性质起飞是一个国家从传统社会进入现代化社会的决定性阶段。起飞具有双重意义,经济起飞和社会起飞,它标志着现代社会的开始。三、经济起飞的性质和条件(一)经济起飞的性质70(二)经济起飞的条件三、经济起飞的性质

58、和条件三、经济起飞的性质和条件 1 1、要有较高的资本积累率、要有较高的资本积累率 v 经济起飞需要大量的资本投资,必须大规模地经济起飞需要大量的资本投资,必须大规模地增加储蓄,提高资本积累率和生产性投资率,使资增加储蓄,提高资本积累率和生产性投资率,使资本积累率要达到本积累率要达到10%10%以上,以便为经济增长创造必要以上,以便为经济增长创造必要的物质基础。从的物质基础。从19781978年至今,中国投资率平均为年至今,中国投资率平均为37.3%37.3%,20072007年更是高达年更是高达45%45%以上。从以上。从1980 1980 年代以来,年代以来,世界平均世界平均投资率投资率平

59、均为平均为22.7%22.7%,中国中国是世界平均水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的两倍。(二)经济起飞的条件三、经济起飞的性质和条件1、712 2、要建立起能带动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要建立起能带动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v 在起飞阶段由于需要投资的产业很多,在起飞阶段由于需要投资的产业很多,而资金又十分有限,要实现经济起飞,就而资金又十分有限,要实现经济起飞,就要将有限的资金用于发展具有联系效应的要将有限的资金用于发展具有联系效应的产业,建立起主导产业部门。产业,建立起主导产业部门。三、经济起飞的性质和条件三、经济起飞的性质和条件2、要建立起能带动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在起飞阶段由于需要投72v主导部门形成

60、的条件:主导部门形成的条件:、在国民经济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国民经济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有技术创新和迅速应用新技术的能力;、有技术创新和迅速应用新技术的能力;、对其他产业部门起到带动作用。、对其他产业部门起到带动作用。三、经济起飞的性质和条件三、经济起飞的性质和条件主导部门形成的条件:、在国民经济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三、73 现代经济增长实质上是部门的增长过程。现代经济增长实质上是部门的增长过程。主导部门也不是孤立地发展起来的,一主导部门也不是孤立地发展起来的,一个主导部门与它有联系的若干部门一起构成个主导部门与它有联系的若干部门一起构成一个主导部门综合体系。一个主导部门综合体系。主导部

61、门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不主导部门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不同发展阶段和条件不断演变的。正是主导部同发展阶段和条件不断演变的。正是主导部门的不断更替,推动了经济持续增长和阶段门的不断更替,推动了经济持续增长和阶段变迁。变迁。三、经济起飞的性质和条件三、经济起飞的性质和条件现代经济增长实质上是部门的增长过程。三、经济74 (3 3)进行制度、社会和政治的变革)进行制度、社会和政治的变革 经济起飞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经济体经济起飞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经济体制、社会结构、政治法律制度及意识制、社会结构、政治法律制度及意识形态。形态。三、经济起飞的性质和条件三、经济起飞的性质和条件(3)进行制度、社会和政治

62、的变革经济起飞75促进起飞所面临的环境v 罗斯托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起飞同工业先进国家罗斯托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起飞同工业先进国家历史上实现起飞相比有些条件不同,既有困难也有优势。历史上实现起飞相比有些条件不同,既有困难也有优势。v 困难主要有:困难主要有:人口增长率高;人口增长率高;由国内政治动荡引起的人才和资金外流。由国内政治动荡引起的人才和资金外流。v 有利条件也有:有利条件也有:现成的技术可以利用;现成的技术可以利用;国际援助可以加快起飞的进程。国际援助可以加快起飞的进程。三、经济起飞的性质和条件三、经济起飞的性质和条件促进起飞所面临的环境罗斯托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起飞同工业先76促进起飞的

63、措施(1 1)防止消费早熟。)防止消费早熟。(2 2)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3 3)严格控制人口出生率。)严格控制人口出生率。(4 4)发展出口创汇生产部门。)发展出口创汇生产部门。(5 5)解决失业。)解决失业。(6 6)加强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加强国家对经济的管理。(7 7)防止人才和资本外流。)防止人才和资本外流。(8 8)动员国内资金,提高储蓄率。)动员国内资金,提高储蓄率。(9 9)引进外资。)引进外资。(1010)推广新技术。)推广新技术。v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要扬长避短: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要扬长避短:三、经济起飞的性质和条件三、经济起飞的性质和条件促进起飞的措

64、施(1)防止消费早熟。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要扬长避77四、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路径选择:v第一,以增长质量和适当速度为导向的增长模式;v第二,加快技术进步,提高技术创新对增长的贡献率;v第三,深化体制、机制创新,为转变增长方式扫清障碍;v第四,消除各种阻力,建立转变增长方式的激励与保障机制。四、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路径选择:78第三节后发障碍与后发优势v一、后发障碍v二、后发优势第三节后发障碍与后发优势一、后发障碍79第三节第三节 后发障碍与后发优势后发障碍与后发优势l后进国家发展障碍后进国家发展障碍罗斯托理论的基本假定(当今后进国家所处环境与发达国家

65、在发展过程中所处环境基本相同)与现实不一致。发展障碍:与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所处环境与条件相比收入水平悬殊当今后进国家起飞更困难;先进国家一开始其收入水平在世界上就是最高的,在国际关系中具有多种绝对优势;当今后进国家其收入水平比当今先进国家低得多,且差距有扩人趋势。这给后进国家带来巨人压力。u后进国家对先进国家消费模式的模仿引起储蓄与国际收支压力;u心理压力引起“冒进”。第三节后发障碍与后发优势后进国家发展障碍80v人口增长更快当今后进国家比先进国家工业化前和中人口增长更快;先进国家工业化前和中人口的快速增长源于高速经济增长的需要,而当今后进国家人口高速增长主要源于传统观念,与经济发展不协调,

66、成为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v国际移民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国际移民是发达国家工业化初期解决剩余人口的有效途径;当今后进国家无法借助国际移民解决剩余人口,同时,最稀缺资源高素质人口严重外流。v农业生产率相对更低v社会政治和文化存在很大差异资产阶级革命为发达国家经济起飞准备了相应的社会政治、文化条什;而今日发展中国家还远未具备这些条件。v国际经济环境先进国家经济上的先进性决定了其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优势地位;发展中国家经济上的落后决定了其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的劣势地位。第三节第三节 后发障碍与后发优势后发障碍与后发优势人口增长更快第三节后发障碍与后发优势81l后进国家的后发优势后进国家的后发优势资本后发优势(资本报酬递减规律所产生的优势)技术后发优势人力后发优势(劳动资源丰富,劳动成本低廉)制度后发优势结构后发优势(二元经济结构转变对经济增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后发优势转化为现实的条件:u政权稳定;u政策稳定;u有利于技术进步的制度环境;u必要的基础设施。第三节第三节 后发障碍与后发优势后发障碍与后发优势后进国家的后发优势第三节后发障碍与后发优势82思考题思考题8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