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gfy****yf 文档编号:240967903 上传时间:2024-05-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5.1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题(解析版)(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0.1 mol某元素的单质直接与足量氯气反响 ,质量增加7.1 g ,这种元素可能是()A 钠 B 铝 C 铁 D 铜2.用某溶液浸湿滤纸后置于集气瓶口 ,以检验瓶中是否收集满二氧化硫气体。那么该溶液是()A 氯化钡溶液B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C 碘化钾淀粉溶液D 澄清石灰水3.能将氯化铁、氯化铵和氯化钠三种溶液区别开的一种试剂是 ()A KSCN溶液B BaCl2溶液C AgNO3溶液D NaOH溶液4.浓硫酸与以下物质作用时 ,只表现强氧化性的是()A 蓝色硫酸铜晶体B 木材炭化C 红热木炭D 氧化铝5.以下各组

2、反响中 ,硝酸既表现了氧化性 ,又表现了酸性的是A C+HNO3B H2S+HNO3C FeOH3+HNO3D Cu+HNO36.近年来 ,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赤潮等已经给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带来较大的影响 ,造成酸雨的主要有害物质是 ()A 二氧化碳B 硫和氮的氧化物C 含氟化合物D 化肥和含磷洗衣粉的使用及其污水的排放7.根据以下实验事实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选项是()A AB BC CD D8.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钠、氢气都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烟雾铜丝在氯气中燃烧 ,生成蓝绿色的氯化铜液氯就是氯气的水溶液 ,它能使枯燥的有色布条褪色久置的氯水 ,因氯

3、气几乎完全挥发掉 ,剩下的就是水A B 和C 和D 9.以下物质不属于硅酸盐的是()A 粘土B 硅藻土C Al2(Si2O5)(OH)4D Mg2SiO410.1.92 g铜投入一定量的浓硝酸中 ,铜完全溶解 ,生成气体颜色越来越浅 ,共收集到672 mL气体(标准状况) ,将盛有此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中 ,通入氧气恰好使气体完全溶解在水中 ,那么需要标准状况下的氧气体积为()A 504 mLB 336 mLC 224 mLD 168 mL11.以下溶液中 ,常温下可以用铁罐装运的是 A 浓盐酸B 稀硫酸C 硫酸铜溶液D 液氯12.以下说法中 ,正确的选项是A 硅元素在自然界里均以化合态存在B

4、SiO2不能与水反响生成硅酸 ,不是酸性氧化物C 除去二氧化硅中少量的碳酸钙杂质应选用水D 粗硅制备时 ,发生的反响为C+SiO2Si+CO213.如图是某燃煤发电厂处理废气的装置示意图 ,装置内发生的主要反响中不含()A 化合反响B 分解反响C 置换反响D 氧化复原反响14.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 ,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 ,它们之间具有如下转化关系:。以下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选项是()A 假设甲为焦炭 ,那么丁可能是O2B 假设甲为SO2 ,那么丁可能是氨水C 假设甲为Fe ,那么丁可能是盐酸D 假设甲为NaOH溶液 ,那么丁可能是CO215.以下物质中 ,能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白

5、色烟雾的是()A 金属铁B 金属钠C 氢气D 白磷二、填空题 16.某同学设计如下图装置探究氯气能否与水发生反响。气体a的主要成分是含有少量水蒸气的氯气。请答复以下问题:(1)浓硫酸的作用是_。(2)证明氯气和水发生反响的实验现象为_。(3)该实验设计存在的缺陷是_ ,为了克服该缺陷 ,需要补充装置D ,其中发生反响的离子方程式为_。17.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 ,请答复以下问题:(1)水玻璃在空气中容易变质 ,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原因:_。(2)写出水玻璃与盐酸反响生成硅酸胶体的化学方程式:_。(3)例举水玻璃的一项用途:_。18.以下图为浓硫酸与铜反响及其产物检验的实验装置答复以下问题:(

6、1)指出试管a、b、c中产生的实验现象:a中_;b中_;c中_。(2)将a试管中的溶液慢慢倒入水中 ,发生的变化是_。(3)写出浓硫酸与铜反响的化学方程式:_。19.结合氯气的相关知识解决以下问题。(1)在实验室中制取Cl2 ,以下收集Cl2的装置中图1正确的选项是_(填字母)。图1漂白粉能与盐酸发生反响 ,但盐酸浓度不同时 ,漂白粉与盐酸混合发生反响的类型不同。漂白粉与稀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响 ,化学方程式为_。漂白粉与浓盐酸发生氧化复原反响 ,化学方程式为_。(2)氯水中含有多种成分 ,因而具有很多性质 ,根据氯水分别与如图2四种物质发生的反响填空(a、b、c、d重合局部代表物质间反响 ,且氯

7、水足量)。图2能证明氯水具有漂白性的是_(填“a“b“c或“d)。c过程中的现象是_。20.汽车尾气(含烃类、CO、SO2与NO等物质)是城市空气的污染源之一。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用Pt、Pd合金作催化剂) ,它的特点是使CO和NO反响 ,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无毒气体 ,并促使汽油充分燃烧及SO2的转化。(1)写出NO与CO通过催化转换器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_。(2)催化转换器的缺点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空气的酸度。其原因是_。(3)控制城市空气污染源的方法有_(填选项序号)。植树造林开发氢能源使用电动车控制汽车进城使用无铅汽油三、实验题 21.利用如下图

8、的装置 ,可以验证氨气和氯化氢的有关性质。实验前a、b、c活塞均关闭。(1)假设要在烧瓶中产生“喷泉现象 ,烧瓶中不产生“喷泉现象 ,其操作方法是_。(2)假设先翻开a、c活塞 ,再挤压胶头滴管 ,在烧瓶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3)通过挤压胶头滴管和控制活塞的开关 ,在烧瓶中产生“喷泉现象 ,烧瓶中不产生“喷泉现象 ,其操作方法是_。四、推断题 22.A、B、C、D为气体 ,E、F为固体 ,G是氯化钙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以下图所示:(1)D的化学式(分子式)是_ ,E的化学式(分子式)是_。(2)A和B反响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是_。(3)E和F反响生成D、H和G的化学方程式是_。23.室温下

9、 ,单质A、B、C分别为固体、黄绿色气体、无色气体 ,在适宜的反响条件下 ,它们可按下面框图进行反响。又知D溶液为棕黄色 ,E溶液为无色 ,请答复:(1 )A是_ ,B是_ ,C是_(填写化学式)。(2 )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_。(3 )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_。(4 )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_。五、计算题 24.标准状况下将3.36 L硫化氢通入含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全部吸收 ,氢氧化钠也全部反响 ,然后在低温下小心蒸发 ,得到不含结晶水的固体10.6 g ,问所得固体中含有什么物质?其质量各为多少克?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氯气的物质的量7.1 g71 gmol10.1 mol ,单质与氯气

10、等物质的量反响 ,生成的氯化物中金属元素为2价。2.【答案】B【解析】二氧化硫与氯化钡溶液、碘化钾溶液都不能发生反响;二氧化硫具有复原性 ,能使紫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现象明显;白色滤纸用澄清石灰水浸湿检验时 ,生成少量的白色沉淀 ,在白色滤纸上现象不明显。3.【答案】D【解析】选项A ,硫氰化钾溶液能使氯化铁溶液变红色 ,与氯化铵溶液、氯化钠溶液无明显现象;选项B ,氯化钡溶液与氯化铁溶液、氯化铵溶液、氯化钠溶液无明显现象;选项C ,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铁溶液、氯化铵溶液、氯化钠溶液都生成白色沉淀;选项D ,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铁溶液生成红棕色沉淀 ,与氯化铵溶液有刺激性气体生成 ,与氯化钠溶

11、液无明显现象。4.【答案】C【解析】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能使蓝色硫酸铜晶体变为白色粉末;浓硫酸使木材炭化表现的是脱水性;浓硫酸与红热的木炭反响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 ,浓硫酸只表现其强氧化性 ,浓硫酸与氧化铝反响表现的是酸性。5.【答案】D【解析】C+HNO3中N元素的化合价全由+5降低为+4 ,只表现硝酸的氧化性 ,A错误;H2S+HNO3中N元素的化合价全由+5降低为+4 ,只表现硝酸的氧化性 ,B错误;FeOH3+HNO3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响前后不变 ,生成硝酸铁 ,只表现酸性 ,C错误;Cu+HNO3中N元素局部化合价降低 ,局部不变 ,化合价降低时表现氧化性 ,生成硝酸铜时表现

12、酸性 ,D正确。6.【答案】B【解析】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在空气中的排放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含氟化合物是造成臭氧层空洞的主要原因;化肥和含磷洗衣粉的使用及其污水的排放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7.【答案】C【解析】NH3的水溶液可以导电 ,是由于NH3H2O鸠馧H3H2O鸠馧H-4OH ,那么电解质应该是NH3H2O ,A错误;SO2通入Ba(NO3)2溶液中生成BaSO4 ,B错误;SO2具有复原性被氧化 ,生成CaSO4沉淀 ,C正确;硝酸挥发性与稳定性无关 ,D不正确。8.【答案】D【解析】烟是固体小颗粒 ,雾是小液滴 ,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固体小颗粒

13、形成烟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氯化氢 ,氯化氢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形成雾 ,错;铜丝在氯气中燃烧 ,生成大量棕黄色的烟 ,产物是氯化铜 ,错;液氯是液态氯 ,是纯洁物 ,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 ,是混合物 ,能使有色布条褪色的是氯水不是液氯 ,错;Cl2+H2OHCl+HClO、2HClO2HCl+O2 ,所以久置的氯水最后形成盐酸 ,错;综上D正确。9.【答案】B【解析】一般的粘土都由硅酸盐矿物在地球外表风化后形成 ,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还含有二氧化硅、铝及铁的氧化物等 ,A不符合题意;硅藻土是一种生物成因的硅质沉积岩 ,主要由古代硅藻的遗骸所组成 ,由无定形的二氧化硅组成 ,可用SiO2nH2

14、O表示 ,含有少量氧化铁、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铝及有机杂质 ,不属于硅酸盐 ,B符合题意;Al2(Si2O5)(OH)4是二聚硅酸盐 ,Mg2SiO4是典型硅酸盐 ,C、D不符合题意。10.【答案】B【解析】可能反响的化学方程式: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4NO22H2OO2=4HNO3 ,4NO2H2O3O2=4HNO3。由化学方程式可知 ,铜失去电子的数目与氧气得到电子的数目相等 ,需标况下氧气的体积1.92 g64 gmol12422.4 L mol10.336 L。11.【答案】D【解析】铁与浓

15、盐酸反响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不能用铁罐装运 ,A错。铁与稀硫酸反响可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 ,不能用铁罐装运 ,B错。铁与硫酸铜反响生成硫酸亚铁和Cu ,不能用铁罐装运 ,C错。故该题选D。12.【答案】A【解析】Si是亲氧元素 ,在自然界中全部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故A正确;二氧化硅能与碱反响生成盐与水 ,所以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 ,故B错误;二氧化硅和碳酸钙都不溶于水 ,可以用盐酸除二氧化硅中少量的碳酸钙杂质 ,故C错误;碳与二氧化硅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响生成一氧化碳气体 ,而不是二氧化碳 ,故D错误;应选A。13.【答案】C【解析】根据图示可知 ,装置中发生的反响有: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

16、碳;二氧化硫与氧化钙化合生成亚硫酸钙;亚硫酸钙与氧气反响 ,既是化合反响 ,又是氧化复原反响。14.【答案】C【解析】A项正确 ,所发生的反响为2CO2(缺乏)2CO、2COO22CO2、CCO22CO;B项正确 ,所发生的反响为SO2(过量)NH3H2O=NH4HSO3、NH4HSO3NH3H2O=(NH4)2SO3H2O、(NH4)2SO3H2OSO2=2NH4HSO3;C项中 ,乙是FeCl2 ,与盐酸不反响 ,故C错误;D项正确 ,所发生的反响为2NaOHCO2=NaCO3H2O、Na2CO3H2OCO2=2NaHCO3、NaOHNaHCO3=Na2CO3H2O。15.【答案】D【解析

17、】白磷能在氯气中燃烧 ,生成三氯化磷(形成白雾)和五氯化磷(形成白烟)。16.【答案】(1)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或枯燥氯气)(2)装置B中的有色布条不褪色 ,装置C中的有色布条褪色(3)没有尾气吸收装置Cl22OH=ClClOH2O【解析】(1)探究氯气能否与水发生反响 ,应先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 ,浓硫酸起到枯燥氯气的作用。(2)装置B中的有色布条不褪色 ,说明枯燥的氯气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 ,装置C中的有色布条褪色 ,说明氯气与水反响后的生成物使有色布条褪色。(3)氯气有毒 ,为防止空气污染 ,应该有尾气吸收装置 ,可用碱溶液吸收氯气。17.【答案】(1)SiO32-CO2H2O=H2SiO3

18、CO32-(2)Na2SiO32HCl=2NaClH2SiO3(胶体)(3)防腐剂或防火剂【解析】硅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弱 ,硅酸钠溶液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硅酸沉淀而使水玻璃发生变质。水玻璃常用作黏合剂、防腐剂、木材防火剂等。18.【答案】(1)试管中铜丝外表变黑 ,有气泡逸出试管中的品红溶液逐渐变为无色试管中的紫色石蕊溶液逐渐变为红色(2)溶液变为蓝色(3) Cu2H2SO4(浓)CuSO4SO22H2O【解析】浓硫酸与铜反响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试管a中的铜丝受热外表变黑 ,铜丝伸入浓硫酸因生成二氧化硫而有气泡逸出;二氧化硫能使试管b中的品红溶液褪色 ,能使试管c中的石蕊溶液变为

19、红色。试管a中生成的硫酸铜为白色固体 ,加水稀释溶液变为蓝色。19.【答案】(1)CCa(ClO)22HCl=CaCl22HClO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2)d产生白色沉淀【解析】(1)氯气是比空气重的可溶于水的有毒气体。导气管位置正确 ,因为氯气比空气重 ,用向上排气方法 ,但只有进气口 ,无出气口 ,无法排出气体 ,故A错误;此装置用来收集比空气轻的气体 ,假设收集氯气 ,需要短进长出 ,故B错误;装置长进短出可以收集比空气重的气体氯气 ,剩余的氯气有毒需要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为防止倒吸 ,用倒扣在水面的漏斗 ,符合要求 ,故C正确;氯气通入NaOH溶

20、液会发生反响 ,氯气被氢氧化钠吸收 ,不能收集到氯气 ,故D错误。漂白粉与稀盐酸 ,由于盐酸的酸性比HClO的酸性强 ,根据强酸制弱酸可知反响:Ca(ClO)22HCl=CaCl22HClO;漂白粉与浓盐酸反响 ,是ClO和Cl发生了归中反响 ,生成氯气: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2)氯水中含有氢离子 ,遇到石蕊显红色 ,又因为含有次氯酸 ,次氯酸具有漂白性 ,溶液最后褪色。氯水中含有氯离子 ,氯离子与银离子发生反响生成氯化银沉淀。20.【答案】(1)2CO2NON22CO2(2)反响除生成了N2外 ,还生成了增加空气酸度的CO2和SO3(3)【解析】(1)

21、 CO和NO反响 ,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无毒气体 ,根据参加反响的物质的组成元素 ,可得:2CO2NON22CO2。(2) 催化转换器使CO、NO转化成CO2 ,提高了空气的酸度。(3)大城市中汽车多 ,大气中NO含量较高 ,这是因为汽车引擎在工作时产生高温使之发生如下反响:N2O22NO ,矿物油中硫在燃烧过程中产生SO2 ,治理方法是在汽车排气管上装一个用铂、钯合金做的催化转化器 ,使NO与CO反响生成N2和CO2 ,SO2被催化氧化为SO3。控制城市空气污染方法中 ,植树造林这一选项具有一定的迷惑性 ,植树造林能控制CO2量的增加 ,但对消除汽车尾气中的烃类、CO、SO2与NO等

22、物质没有直接的效果 ,、符合题意。21.【答案】(1)先翻开a、b活塞 ,再挤压胶头滴管(或先挤压胶头滴管 ,再翻开a、b活塞)(2)的导管口处产生白烟(3)先翻开a、c活塞 ,再挤压胶头滴管(或先翻开a活塞 ,挤压胶头滴管 ,再翻开c活塞)。片刻后 ,关闭a ,然后翻开b活塞【解析】(1)假设要在烧瓶中产生“喷泉现象 ,烧瓶中不产生“喷泉现象 ,先翻开a、b活塞 ,再挤压胶头滴管(或先挤压胶头滴管 ,再翻开a、b活塞)。(2)假设先翻开a、c活塞 ,再挤压胶头滴管 ,那么在中氨气被水吸收 ,形成负压 ,中氯化氢进入中 ,氯化氢与氨气反响生成氯化铵固体小颗粒 ,产生白烟。(3)要在烧瓶形成喷泉

23、 ,就要形成负压 ,先翻开a、c活塞 ,再挤压胶头滴管。片刻后 ,关闭a ,然后翻开b活塞。22.【答案】(1) NH3NH4Cl(2)H2Cl22HCl(3)2NH4ClCa(OH)22NH32H2OCaCl2【解析】由提示可知A、B、C、D为气体 ,E、F为固体 ,由DCE可知 ,二种气体生成一种固体 ,常见只有氨气和氯化氢生成氨化铵反响 ,所以E为铵盐;再由EFD可知D为氨气 ,F为碱;又知“G为氯化钙可推出F为氢氧化钙 ,C为氯化氢气体。23.【答案】(1 )FeCl2H2(2 )2Fe3Cl22FeCl3(3 )Fe2HCl=FeCl2H2(4 )2FeCl2Cl2=2FeCl3【解

24、析】由题意可知 ,黄绿色气体B为氯气。由反响ABD(固体) ,反响FBD(溶液)可知:F是化合物 ,A是变价金属 ,且A在F中呈低价。由D溶液为棕黄色可推出A是铁 ,D是氯化铁 ,F是氯化亚铁。从反响AEFC可知 ,E为盐酸 ,C为氢气。24.【答案】所得固体中含Na2S和NaHS ,其质量分别为7.8 g和2.8 g【解析】标准状况下 ,3.36 L硫化氢气体的物质的量nVVm3.36L22.4Lmol-10.15 mol ,由于硫化氢被完全吸收 ,而且氢氧化钠也全部反响 ,故所得的固体物质可能是Na2S或NaHS或两者的混合物。设所得的固体产物中Na2S为xmol ,NaHS为ymol根据硫原子的守恒:xy0.15 mol根据所得固体质量:78x56y10.6 g解得x0.1 mol ,y0.05 mol。故Na2S的质量mnM0.1 mol78 gmol17.8 g ,NaHS的质量mnM0.05 mol56 gmol12.8 g。5 / 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