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台河市矿区棕地治理政策分析研究行政管理专业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0899645 上传时间:2024-05-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8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七台河市矿区棕地治理政策分析研究行政管理专业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七台河市矿区棕地治理政策分析研究行政管理专业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七台河市矿区棕地治理政策分析研究行政管理专业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七台河市矿区棕地治理政策分析研究行政管理专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台河市矿区棕地治理政策分析研究行政管理专业(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摘 要因为多年以来的开采方式不够科学,造成矿区土地大面积坍塌、植被遭到严重破坏;使土壤遭受了污染并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地下水污染的形成;大量的土地未被充分利用并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大量矿区棕地的形成,加剧了矿区地域的人地矛盾;限制了煤炭型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对矿区城市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和阻碍,所以说,矿区的棕地治理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加大矿区棕地治理,对于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矿区土地的可持续利用,逐步实现环境、资源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的,研究棕矿区地的治理对于煤炭型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矿区棕地研究相关理论与方法,以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为例,结合黑

2、龙江省七台河市矿区棕地的现状以及现有的关于棕地治理的政策,分别从几个方面进行了针对性分析,探讨了矿区棕地综合治理的政策方案和政策执行,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关键词:土壤污染 棕地治理 可持续发展 政策内容 政策执行AbstractBecause the way of mining is not scientific enough for many years, the mining land collapses in a large area, the vegetation is destroyed seriously, the soil is polluted and the groun

3、dwater pollution is formed to a certain extent. A large amount of land has not been fully utilized and its due value has been brought into play. The forma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brown land in mining areas has aggravate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people and land in mining areas, and has restricted

4、the development of coal-based resource-based cities. This poses a great threat and hindrance to the transform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ining area cities. Therefore, the management of brown land in mining areas is an urgent problem. Promoting the sustainable use of land in resource-exhaus

5、ted mining areas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 resources, economy and society step by step,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governance of brown mining area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al resource-based cities. By analyzing the relevant theories and

6、methods of mining brown land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takes Qitaihe C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combin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mining area brown land in Qitaihe C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d the existing policies on brown land manage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sever

7、al aspects, probes into the policy scheme and policy implementation of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brown land in mining area, and puts forward its own views and suggestions.Key words:Soil pollution, brown land managem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olicy content, policy implementation 第1章 绪 论黑龙江省七台河市

8、作为一个有着大量煤炭资源储备的资源型城市,煤炭资源一经发现,就受到了大力的开发,煤炭相关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随着连续的的煤炭开采,这个城市的煤炭资源储量不断衰减,与此同时,煤炭的开采对这个城市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其中又以棕地问题最为严峻。近年来,可持续发展理论逐渐深入人心,生态矿区建设成为主流,我国矿区争先尝试生态矿区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作为一个五线城市,在生态矿区的建设还处于理论方面,实践方面严重不足,棕地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愈演愈烈。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与成果:1.国外研究综述:(1)巴里康芒纳,美国的生物学家、生态学家和教育家,他的生态环境思想的关键

9、就在于从生态角度来对当前的生态危机所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研究,从研究中得出生态环境的变化与人类技术革命的关系,对传统技术革命进行某种程度上的反思与批判,提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endnoteRef:0。其思想蕴含了大量的生态伦理观。(2)生态补偿角度:国外的研究倾向于市场经济学维度,相对于国内来讲,国外对于生态文化研究历史较久,但是也不够系统,相对于理论研究更加注重实践,理论仍在不断完善和探索中。近年来,不断有学者对生态领域进行研究,将生态理论与行政、立法等方面联系起来,注重生态环境分析的观点帮助我们寻找出一条不同以往的解决行政问题的思路,进一步完善了生态环境理论体系。 .文理导航(上旬),

10、2017(02):82.2.国内研究综述:(1)生态补偿角度:党晋华(2007)等按照环境经济学理论,认为生态补偿是一种经济的内在化工具,建议促进煤炭生产外部成本内部化为依据,实施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endnoteRef:1。王辉、汪应宏、卞正富(2011)基于实现生态与社会公平的基本思想,分析了生态补偿的内涵与内容构成,提出在煤炭资源开采生态补偿中采用动态补偿,实现生态损失和补偿成本最小化的机理和准则endnoteRef:2。(2)生态行政管理角度:高小平(2005)基于行政学和公共经济学的视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理论研究方法与实证分析方法紧密结合的原则,从生态行政贯穿公共管

11、理和公共服务的全域和全程,涉及整个行政管理系统和所有工作环节的高度出发,提出了生态行政管理体制、机构改革的构想和思路endnoteRef:3。目前,生态文化研究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生态文化在一些文化、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学的作品中,以及一些关于生态文化主题的论文中才有介绍,并没有关于文化和生态方面的专著,也没有对整个生态环境的完整研究,理论尚未形成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3)可持续发展角度:牛文元(2014)在长期的研究中,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内涵被提取出三个本质元素,即发展的“动力”、发展的“质量”、发展的“公平”endnoteRef:4。方行明,魏静,郭丽丽(2017)从对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理论的

12、评析与重构,将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二者综合起来重构可持续发展理论endnoteRef:5 。(4)棕地治理角度:牛慧恩在2001年首次关注国外棕地治理,对美国棕地再造的措施展开分析,认为我国也应该重视棕地的治理。曹康等在2007年介绍了国外较完善的棕地治理体系endnoteRef:6。棕地这一理论,在国内还是比较新的理论,目前学术界对于棕地治理尚未形成统一的意见和看法,具有极大的可研究的空间,相关研究资料还不够充分,现有研究成果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且理论较单一,普遍注重文献综述、国外棕地治理成功经验的介绍等方面,多数都是针对国外研究理论和政策法规进行研究分析,没有与国内实际情况结合进行分析

13、、没有充分地与其他领域相结合;而且在实地调查方面有很大不足,没有充分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理论研究发展较慢,没有达到与时俱进,紧随时代发展的理想境界。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7(03):42. .生态经济,2011(11):156. .北京林业大学,2005.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4,29(04):410. .经济学家,2017(03):24. .西南交通大学,2014.在本篇论文中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两种:1文献研究法:首先以“棕地治理”、“矿区治理”“资源型城市”等词语为关键词通过中国知网以及其他网站搜集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本文的文献来源主要有相关硕博论文、核心期刊

14、论文等。然后,通过访问百度百科、政府门户网站、相关部委网站等多种途径收集整理七台河市的城市现状及相关政策内容。2. 实地调查法:对七台河市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听取市民意见,调查企业情况,进一步了解城市棕地现状以及政策执行情况,有利于更好地进行政策分析和建议提出。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2.1 棕地的内涵、类型与特点2.1.1棕地的内涵在国外,对于棕地这一概念有着较久的研究,虽然各国对于棕地的定义各有不同,但是综合来讲,各国对于棕地的概念基本具有以下两大共同特征:一是被废弃或者未能够得到充分利用的土地;二是已经受到污染或者存在潜在污染问题的土地。根据以上特征,可以将矿区棕地定义为:由于矿区开采活

15、动所造成的土壤污染和存在潜在污染的土地,还有由于采矿活动所造成的废置土地以及没有能够得到充分利用的土地。2.1.2矿区棕地治理的类型与特点表一:矿区棕地类型及特点endnoteRef:7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煤田地质与勘探.2017-10(5):128.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等多个国家相继围绕着矿区棕地的治理和再利用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与法律,提出并施行了与其具体国情相对应的棕地治理以及修复的措施和政策。通过总结分析各国对矿区棕地治理的措施和政策,并与我国的矿区棕地现状结合起来,可将我国对于矿区棕地治理的要求分为以下主要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

16、是调查评估阶段,主要是现场对矿区棕地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开展棕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及土壤环境质量评价,设计合理的棕地清理规划endnoteRef:8。第二个阶段是生态环境的修复阶段。根据调查得来的土壤污染评价,找出当前土地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和污染范围,制定与其相关的土壤修复方案,进行污染物的处理和已污染的土壤修复,并制定关于土壤的修复措施,修复已污染土地。第三个阶段是已污染土地再利用阶段。大力开展矿区棕地再利用以及景观重塑工程,根据矿区棕地的类型,还有其分布特征,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棕地再利用和综合治理,“变棕为绿”,将其规划修复成耕地、林地、草地及其它建设用地等。 . Journal of

17、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11.92(3): 827.2.2 棕地治理的政策目标自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的现代化过程开始以来,中国的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在中国的城市和农村地区,大量的污染土地逐渐出现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煤炭行业的开采规模不断扩大。过度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污染,导致了可持续发展受到阻碍难以为继,并频繁引发了地质灾害。棕地治理的主要目标总结为以下三点:充分利用闲置土地、废置土地和没有得到完全利用的土地,提高城市中的土地利用率,进一步发挥土地的作用和价值,缓解土地和人民之间的矛盾。对存在潜在污染的土地进行检测,进行

18、风险管理和控制,解决存在的潜在污染问题,并采取一定的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对污染土地进行改造,防止污染扩大,提高土地质量,保障土壤安全,解决土地污染对人和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总结起来,矿区棕地综合治理的目标是:通过对矿区棕地得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制定出与其相对应的合适的土地修复方案,并且能够合理有效地实施修复方案,实现棕地的治理和再利用。综合治理的根本性原则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修复改善土地污染,恢复受到污染的土地,防范新的土地污染出现,减少土地污染的扩大,充分利用矿区闲置土地、废弃土地和未利用完全土地,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促进矿区土地资源的全面利用。2.3 棕地治理的理论基础

19、2.3.1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SustainableDevelopmentTheory)是指不仅满足了当代人民的需要,也不构成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损害,以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为三大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最终目的是达到共同、协调、公平、高效、多维的发展。2.3.2政策方案规划理论政策目标的确定理论,包括政策目标的作用、政策目标的有效性、澄清和确定政策目标的困难等;政策方案设计原则,包括政策方案的轮廓设想和政策方案的细化设计;政策方案评估理论,包括政策方案价值的评估、政策方案效果的评估、政策方案风险的评估和政策方案的可行性评估。2.4本章小结本章主要是界定基本的核心概念,着重介

20、绍了矿区棕地的基本内涵、类型和特征,对棕地和矿区棕地进行基础的介绍;紧接着探讨了矿区棕地的目标和根本性原则,主要是为了治理土地污染,修复已污染的土地,最后论述了棕地治理政策主要需要的理论概念,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政策方案规划理论。第3章 七台河市矿区棕地治理的现状及政策内容分析3.1七台河市矿区棕地现状3.1.1七台河市矿区现状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煤田总面积9800平方公里,主要出产主焦煤、三分之一焦煤,煤质具有低硫、低磷、中高灰、高发热量、高粘结性等特点,被列为全国三个保护性开采煤田之一,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焦煤生产基地。截止2010年10月末,七台河市累计探明地质储量22亿吨,预测地质储量24亿吨

21、,全市保有地质储量16.37亿吨,可采储量4.8亿吨。截止到2011年末,全市共有煤矿282处endnoteRef:9。 由于煤炭行业利润的可观性,七台河市的煤炭资源一经发现就吸引了大量投资和开发,从而促使煤炭企业不断加大开采力度,扩大开采规模,采富弃贫等类似的不科学的开采行为导致了大量的煤炭资源浪费,还造成了对生态的极大危害,严重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3.1.2七台河市矿区棕地现状及危害经过对近十年七台河市煤炭采选业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的比重、煤炭采选业就业人口占全市就业人口的比重、煤炭及煤炭相关产业占全市工业产值的比重这三项高指标进行分析了解可以看出,七台河市的产业结构较为单一,煤炭采掘业

22、在七台河市总经济中的占比为一半左右,再加上炼焦、发电等一系列和煤炭相关的行业,在七台河市的经济总量中占比高达 90% ,由此可以看出,煤炭行业在七台河市这个城市中可以说是经济命脉,因此,矿区棕地治理对于七台河市的长久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矿区的长期开采,使大量原有的植被遭到破坏,大量减少了七台河市的植被覆盖面积,降低了植被覆盖率;在采矿过程中的一系列行为活动,如大面积的植被剥离和土壤、石材、矿渣废弃物等的存放运移等,将会加速和扩大原有的由于自然因素所引起的土壤破坏和土壤物质的移动和流失,以七台河市的地貌形态,城市的发展和规划受到了很大影响和限制;矿区开采的废弃物,如废弃管线等等重金属元素在积累过程

23、中可以渗透到土壤中,大部分重金属都会残留堆积在土壤中,造成土壤污染,对植被和农田造成污染与危害,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并且,土壤污染在地表径流以及其他生物作用、化学作用下还会发生迁移扩大,危害与其相邻地区的土壤和环境质量,受污染的农产品则会通过层层食物链危害到人体的健康endnoteRef:10。废弃矿石这类废弃物的堆积会造成大量的土地闲置浪费,土地利用率下降。.北京大学环境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地理科学进展.2003-03(2):38七台河市的煤矿多以地下开采为主,不科学的地下采矿行为很容易引起地表土地发生断裂甚至塌陷的情况,这可能导致一系列的地质灾害发生。据

24、统计,七台河市的土地塌陷面积已超过161平方千米,下陷深度平均达到两米;此外,在煤炭的运输过程中,部分煤矿一昧追求利润,对于货车的运输没有进行合理的安排和管控,超载现象和过于频繁的运输情况十分常见,这种行为造成了矿区附近大量的路面损坏,甚至存在桥梁坍塌现象频繁发生的情况,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3.2七台河市棕地治理政策内容分析3.2.1七台河市现有政策内容为深入贯彻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631号)、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黑政发201646号),切实加大土壤污染防治力度,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保障土壤生态安全,市政府领导结合七台河市实际,在2017年8月3

25、日,市政府十一届六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七台河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其大致内容如下:开展土壤污染调查,掌握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强化环境监管,加大执法力度。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保障农业生产环境安全。实施建设用地准入管理,防范人居环境风险。强化未污染土壤保护,严控新增土壤污染。加强污染源监管,做好土壤污染预防工作。开展污染治理与修复,改善区域土壤环境质量。提升土壤污染防治科技水平,推动土壤环保治理产业发展。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构建土壤环境治理体系。加强目标考核,严格责任追究endnoteRef:11。 2017-08-033.2.2七台河市现有政策内容分析七台河市决策部门应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精神,深刻领

26、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环保理念,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政府要积极响应人民群众对土壤生态安全和公众健康的强烈诉求,立足于七台河市当前具体市情,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统筹,着眼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全局,以改善棕地环境为关键点,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民居环境安全为出发点,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治理污染,突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污染物,坚持新发展理念,实施分类别、分用途、分阶段治理,严格管控新增污染、逐步减少历史污染存量,逐步减少棕地面积,加大政策内容的宣传推广,逐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担责、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土壤污染防治机制,促进土壤资源的永续利用,为加快推动七台河

27、市城市转型、可持续发展和全面振兴奠定坚实基础,推进七台河市的生态建设,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良好环境,积极打造美丽城市、美丽中国。在七台河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中,市政府分别从调查、监督、防范和治理的几个角度出发,规划了对土壤污染的防治,针对于各种土地污染都作出了应对方案。七台河市政府做出了以下目标:到2020年,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2,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全市土壤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程度上的管控。到203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稳定在95以上,全市土壤环境质量得到稳定并不断向好的方向

28、发展,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到2050年,土壤环境质量得到全面改善,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能够得到保障,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共赢。政策目标方向明确、内容具体;充分考虑了七台河市在短期内的未来发展,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具有较高的价值。3.2.3七台河市棕地治理政策存在的问题客观上来评价七台河市的棕地治理政策,其可行性不足。首先,该政策内容过于宽泛,没有具体的针对性,没有针对当前的问题,按照轻重缓急进行解决,七台河市作为一个五线城市,技术上在一段理想的时期内达成该政策的所有目标的可能性较低;其次,政府的政策资源是有限的,

29、任何政策方案占有和使用的经济资源也是有限的endnoteRef:12。七台河市的政府经济无法在短时间内支持一个如此复杂的政策实行并获得良好效果;再次,从政治可行性上来讲,该政策涉及到了社会上大部分利益集团的利益,而政府没有具体针对这些利益集团的利益受损作出相应对策,且政策没有进行充分的推广宣传,无法获得广泛的支持,没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使政策的执行具有较大难度;最后,七台河市政府没有考虑到行政管理的可操作性,没有针对行政进行政策方案评估,七台河市政府还不具备执行如此复杂庞大的政策的能力。 .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43总体来讲,以上这些政策存在较高的价值,但实际上效果和收益并不明显,并不

30、具有太大的意义,无法达到预期目标,七台河市政府对矿区棕地的严重性已有治理意识,但意识还不够完善,总体上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但并没有完全充分的解决土地利用率的问题,对极少已受到污染和存在潜在污染风险的土地进行了象征性检测,对已污染的土地进的改造活动进行缓慢,现今的应对方式还停留在政策内容表面,没有太多具有现实意义的执行活动,没有能够阻止土地污染的扩大,解决棕地问题没有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3.3本章小结本章主要是介绍了七台河市的矿区现状、矿区棕地的现状和当前矿区已经表现出来的比较明显的危害;并介绍了七台河市现有的关于棕地治理的政策,以及七台河市矿区棕地治理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第4章七台河市矿区棕地

31、治理的政策执行及其效果分析4.1矿区棕地治理政策执行分析4.1.1政策执行的总体状况七台河市自2015年起,不断对重点污染源进行监督监测,对重点污染源企业进行突击检查,开启了一系列专项整治活动,公开一系列数据信息,并出台了政策要求部分污染严重的企业进行部分信息公开,对部分不合格进行污染排放的企业进行行政处罚。在2018年2月,七台河市政府为全面改善环境质量,严厉打击污染土壤环境的违法行为,积极推进严格规范执法、公正廉洁执法、有效高效执法,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631号)文件精神,结合2017年环境保护“保土护田”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黑环办2017108号)文件要

32、求,开展了“保土护田”执法检查行动。但总体来讲,以上这些行为起到了一定效果,但实际上效果并不明显,并不具有太大的意义,无法达到预期目标。七台河市政府对矿区棕地的严重性已有治理意识,但意识还不够完善,现今的应对方式还停留在政策内容表面,没有太多具有现实意义的执行活动。在对七台河市进行实地调查后发现,矿区棕地的主要污染物并没有得到良好的管理和控制,仍存在着大量的废弃土地没有得到利用,而绝大多数煤炭企业仍旧在不断开发新的矿区,包括一些未经开发和污染的林区。而政府当前做得比较多的是针对对于路面因煤炭开采和运输而损坏这一紧急情况的修复,以及一些对煤炭产业的污染排放所进行的突击性检查行为,但是这些行为也只

33、是能起到暂时性缓解的作用,并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4.1.2 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在政策内容方面,可行性不足,就使得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出现很多状况和问题。首先对于政策的宣传力度不足,没有对方案进行充分的推广和解释,群众对于政策内容的认知不足,据调查了解,绝大多数市民,甚至是相关行业人员,对于此项政策方案毫不了解,更别谈对于方案政策的执行予以配合和支持了;其次,没有做好组织准备,没有明确具体的执行机构、执行人员以及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整体,无法构成推动政策顺利、有效、全面执行的一套完整制度;再次 ,在物力和财力之上的准备不足,没有做好交通工具、通信联络、技术设备、办公用品等必要

34、的设施准备,没有为政策执行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且没有充分考虑政府的财政状况,没有结合实际针对各项执行活动进行具体的财政预算;最后,没有对政策规定加以具体化、对总体目标进行具体分化,制定出具有针对性、操作性的政策执行计划,方案太过笼统,没有遵循制定政策执行计划应有的客观原则,弹性原则和统筹原则。4.2政策执行效果4.2.1政策执行效果分析在某种程度上对闲置土地和未得到充分利用的土地进行利用,总体上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但并没有完全充分的解决土地利用率的问题;政策中有对存在潜在污染的土地进行检测,保护未污染土地的方案,但是并未达到理想效果,只是对极少的土地进行了象征性检测;政府重点强调

35、了对已污染的土地进行改造,然而其改造活动进行缓慢;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导致政策执行效果极其不理想,没有能够阻止土地污染的扩大,解决棕地问题没有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4.2.2政策执行效果的问题政策执行效果并未完成其预定目标,更多的是带来了象征性效果,并没有对棕地治理起到太多的实际效果和收益;恰恰相反,政府在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投入上,虽然没有能够达到完成政策目标的水准,但是这些投入与其收益并没有形成正比,已经不足的投入,收益了更加少的回报和效果,这样反而造成了资源浪费。4.3本章小结本章主要是介绍了七台河市的矿区现棕地治理政策执行的现状和政策执行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政策的效果和政策效果存在

36、的不足,从政策相关的几个主要方面来阐述分析七台河市矿区棕地治理当下存在的主要问题。第5章 完善棕地治理政策的建议5.1完善棕地治理政策内容5.1.1注重政策方案的规划设计在规划设计方面,加强对政策方案的规划,运用先进的理论和技术手段,获取及时、可靠、全面的信息;进行多方的协调,形成完整协调的系统;进行科学预测;分析规划的可行性;扩大民主参与;政策方案的规划还要稳定可调endnoteRef:13。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版5.1.2增强政策内容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对政策内容的制定要增强其科学性和可行性,加大调研力度。政策内容要遵循客观原则,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不断针对实际进行调整和完善。完善政策

37、内容制定的流程,针对矿区棕地进行土壤污染的调查和评价,识别出主要的污染物和污染源、污染程度和范围以及主要的污染原因和污染途径等,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土壤修复方案和土地污染预防方案。针对塌陷路面制定合理的修复方案并制定预防方案,加大资金投入,重视路面质量,并与交通部门达成合作,进一步提高对路面监管的可行性,加大对运输车辆载重的限制和监管。5.1.3加大棕地治理技术的科研投入加大对棕地治理方面科学研究的力度,对棕地修复的技术加强研究,聘请有关专家,成立相关智库,时效性对决策具有很大影响,所以要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不断结合实际情况对政策内容进行调整和完善,使政策内容更贴合实际。5.1.4推进相关政策和法

38、律法规建立法律法规能够更加有效地制约棕地问题的扩大和加重,为此我们应该尽快制定棕地相关的法律法规,逐渐形成完整的棕地治理法规体系。此外,还应该推行鼓励企业进行棕地治理和再开发的优惠性政策措施,降低对棕地进行再开发的企业的成本,加大对参与棕地治理方面的企业的扶持力度,提高棕地治理企业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益,提高企业对于进行棕地治理的积极性。5.2加大棕地治理政策的执行力度5.2.1合理进行煤炭资源评估对于煤炭资源的储量进行评估,合理适度地进行开采活动,避免因过度开采而造成岩层破坏,地面塌陷,同时,还要加强对交通运输方面的管制,避免超重运输对路面造成破坏。加大对煤炭行业的整合和监管力度,取缔违规开采

39、的小煤矿,对合格的煤矿的开采方式进行扶持升级,避免落后的开采活动对土地造成的污染和危害。5.2.2加大对土壤的监测和调查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深入调查,根据国家和省级的统一要求和部署,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调查,对土地的污染状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并对土地污染状况进行严格监控,定期及时地更新土地污染状况;利用现代化科技,组建一套完备的土壤质量监测系统,具有完整的监测点位,能够较全面地对土壤状况进行监测;提高土壤环境信息的管理水平,要将土壤环境的基本数据库充分利用起来,充分发挥大数据在污染监测、污染管控、土地利用、农业生产等土壤环境中的作用。5.2.3加大政策方案的宣传力度加强群众思想道德教育,宣传土

40、地污染的危害,提高人民群众对土地污染的重视程度和对土地的保护意识,分析解释政府政策具体内容,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应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的教育,使企业人员有长远眼光,不再一昧注重个人利益,看到煤炭行业的长远发展,以及考虑到子孙后代的资源问题,加强环保意识,合理保护煤炭资源,积极推行煤矿的绿色开采技术,提高保水开采、充填开采等一系列先进开采方式的使用率,尽量控制煤炭开采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鼓励企业积极承担履行社会责任,不断推进煤炭企业绿色生产营销体系的构建,促进资源开发、企业收益、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促使政府、群众和企业达成良好合作共识,共同落实棕地治理政策。5.2.4

41、加大对棕地治理的资金投入资金是棕地治理以及再开发的关键,所以要加大在棕地治理方面的资金投入,在这方面我国可以效仿美国,拓宽资金的筹措渠道。对一些形成棕地源头的化学材料征收环境税收,并据此建立专项资金治理棕地;对于参与棕地治理与再开发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税赋减免和财政补贴并提供低息贷款等等优惠和鼓励措施,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endnoteRef:14。 .环境保护科学,2010,36(03):73.5.2.5完善相关制度和管理机构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管理人员和管理制度,注重管理和执行人员的素质,明确责任分配,建立机构人员具体的行为准则,有明确的奖罚机制,确保政策内容能得到充分执行;设置棕地专项问题

42、研究机构,选聘在棕地方面具有较深研究、有良好专业素质的智库专家,针对棕地治理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充分发挥智库作用。5.3健全棕地治理政策的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的监督、制约和反馈机制,监督政策执行时的政策执行人员的行为和执行过程,规范用权行为,制约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出现贪污腐败现象,确保权力能够得到正确使用,反馈机制能够使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失误以及效率过低等情况时得到及时的反馈,由此能够及时地进行政策与执行上的调整,提高政策执行的效率,确保政策目标的实现。5.4本章小结本章主要是从政策内容和政策执行方面提出具体的完善意见,并在监督方面提出建议,对于七台河市现有的矿区棕地治理政策进行分析补充、

43、提出建议,从而达到完善七台河市现有政策,推进七台河市矿区棕地治理的进程,促进七台河市绿色发展。结 论我国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里,由于盲目追求GDP的增长,而忽视了工业发展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使我国经济、环境、社会三者之间的矛盾愈发尖锐,环境问题逐渐成为我国公众关注的焦点所在,成为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并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2012年的中共十八大首次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部署,把构建“美丽中国”作为未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此后,我国政府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

44、,为我国政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中央专门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全面贯彻落实资源节约战略,加大对环境治理的力度,重点治理大气、水、土壤这三大主要污染,不断加大力度构建“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日益突出。生活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这个的因煤炭资源而发展起来的资源型城市中,看到了近年来煤炭资源与煤炭产业的变化发展以及这个城市资源储量的衰减的过程,还有因煤炭开采对这个城市生态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心里感触良多,通过这篇论文表达了一些自己关于煤炭型资源型城市的土地污染的看法与意见,希望以自己的微薄之力给予矿区棕地治理一点点参考意见,让七台河市因煤炭开采而

45、污染愈加严重的生态环境有所改善,并由此为我国的棕地治理以及生态建设做出贡献,缓和七台河市的人地矛盾,改善城市环境问题,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城市转型,响应国家和党的号召,推进绿色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在GDP增长和生态保护方面形成良好的统一。本文在写作查阅的过程中,对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棕地治理理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分析,通过对国外棕地治理理论的发展和经验进行归纳和分析,来丰富我国的矿区棕地治理的理论,以七台河市为例,将具体城市的发展现状,结合现有理论,充分地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以达到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通过研究政策方案规划理论,并结合当前国情,响应国家政策和党的号召,与时俱进,进一步对于现

46、有政策给出建议。对丰富可持续发展理论、政策方案规划理论、以及研究适合我国煤炭型资源型城市的棕地治理体系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新时期,如何加强矿区生态治理工作,提升煤炭绿色开发水平,实现煤炭开采与环境保护协调,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endnoteRef:15。由于多年以来的开采方式不够科学,导致了大量矿区棕地的形成,成矿区土地大面积坍塌、植被遭到严重破坏;使土壤遭受了污染并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地下水污染的形成;大量的土地未被充分利用并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加剧了矿区地域的人地矛盾;限制了煤炭型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对矿区城市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形成了极大的阻碍,所以说,矿区的棕地治理是一项紧迫的任务。据统计,我国每年因煤炭开采所造成的土地占用和塌陷超过4万公顷endnoteRef:16。生态恢复治理工作严重滞后。所以说,对矿区棕地这一特殊类型的土地的治理与再利用进行研究,在加强矿区的生态治理、促进矿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推进煤炭型资源型城市转型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煤炭工程,2018,50(03):161. 7.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