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句子复习》PPT课件(人教版)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240793312 上传时间:2024-05-09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1.7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六年级语文下册《句子复习》PPT课件(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句子复习》PPT课件(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句子复习》PPT课件(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下册《句子复习》PPT课件(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下册《句子复习》PPT课件(人教版)(8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六年级总复习六年级总复习句子句子六年级总复习句子1与句子相关的知识点与句子相关的知识点一一、句子的类型句子的类型二、关联词语二、关联词语三、三、句式变换句式变换四、修改病句四、修改病句五、修辞方法五、修辞方法六、扩写句子六、扩写句子七、缩写句子七、缩写句子八、整理句序八、整理句序九、造句九、造句与句子相关的知识点一、句子的类型二、关联词语三、句式变换四2一、句子的类型一、句子的类型(一)、陈述句(一)、陈述句(二)、疑问句(二)、疑问句(三)、祈使句(三)、祈使句(四)、感叹句(四)、感叹句返回返回一、句子的类型(一)、陈述句(二)、疑问句(三)、祈使句(四3陈述句陈述句 是用来是用来告诉别人

2、一件事告诉别人一件事或或说明一个说明一个道理道理,表示陈述语气的句子,表示陈述语气的句子 陈述句的语调是陈述句的语调是平调平调,在书面语的,在书面语的句末一般用句末一般用句号句号例如:例如:1.晓明的妈妈是教师。晓明的妈妈是教师。2.明天我们去春游。明天我们去春游。3.天空中撒满了亮闪闪的星星天空中撒满了亮闪闪的星星陈述句 是用来告诉别人一件事或说明一个 4陈述句的分类陈述句的分类 按照表达内容,陈述句可分为按照表达内容,陈述句可分为肯定肯定句句和和否定句否定句。肯定句是表达肯定句是表达肯定意思肯定意思的句子的句子否定句是否定句是含有否定词含有否定词的句子的句子 否定句又可分为否定句又可分为一

3、般否定句一般否定句和和双重否双重否定句。定句。一般否定句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一般否定句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双重否定句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而且双重否定句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而且比肯定句语气更为强烈比肯定句语气更为强烈陈述句的分类 按照表达内容,陈述句可分为肯定 肯定5 为了简明地了解陈述句的分类,我们为了简明地了解陈述句的分类,我们用下面的图表来表示用下面的图表来表示陈述句陈述句肯定句肯定句否定句否定句一般否定句一般否定句双重否定句双重否定句返回返回 为了简明地了解陈述句的分类,我们陈述句肯定句否定句一6疑问句疑问句 用来用来提一个问题提一个问题的句子叫疑问句。疑问的句子叫疑问句。疑问句句尾句句

4、尾语调上升语调上升,常带有疑问词,常带有疑问词“呢、吗、呢、吗、呀、么呀、么”疑问句书面语的句末用疑问句书面语的句末用问号问号。例如:1、这本书是你的吗?2、你吃过午饭了吗?3、他在院子里做什么呢?疑问句 用来提一个问题的句子叫疑问句。疑问例如:1、这7问句的分类问句的分类 问句可分为有疑而问句、反问句和问句可分为有疑而问句、反问句和设问句三种。设问句三种。有疑而问句是问话者提出问题,要求有疑而问句是问话者提出问题,要求别人回答的句子。包括一般问句,选择别人回答的句子。包括一般问句,选择问和是非问。问和是非问。反问句是一种无疑而问,是为了加强反问句是一种无疑而问,是为了加强说话力量而采用的一种

5、方式,实际上是说话力量而采用的一种方式,实际上是陈述句的一种强调用法。陈述句的一种强调用法。设问句也是一种无疑而问,是为了引起设问句也是一种无疑而问,是为了引起读者或听着注意而采用的一种方式读者或听着注意而采用的一种方式 问句的分类 问句可分为有疑而问句、反问句和 8 为了简明地了解疑问句的为了简明地了解疑问句的分类,我们用下面的图表来分类,我们用下面的图表来表示表示疑问句疑问句有疑而问有疑而问一般问句一般问句选择问选择问是非问是非问返回返回无疑而问无疑而问反问句反问句设问句设问句 为了简明地了解疑问句的分类,我们用下面的图表来9祈使句祈使句 用来表示用来表示命令命令、请求请求、希望希望、禁止

6、禁止或或劝阻劝阻等意思的句子叫祈使句。祈使句等意思的句子叫祈使句。祈使句书面语的句末根据语气的强弱,可以书面语的句末根据语气的强弱,可以用感叹号,也可以用句号。用感叹号,也可以用句号。语气强用语气强用感叹号,语气弱用句号感叹号,语气弱用句号。如:。如:请把书递给我。请把书递给我。不许随地吐痰不许随地吐痰 把枪放下,举起手来把枪放下,举起手来祈使句 用来表示命令、请求、希望、禁止或10祈使句的分类祈使句的分类 根据语气的强弱,祈使句可根据语气的强弱,祈使句可分分要求要求和和禁止禁止两大类。要求祈使句两大类。要求祈使句语气较为语气较为委婉委婉,禁止祈使句语气较,禁止祈使句语气较为为严厉和强烈严厉和

7、强烈。祈使句祈使句要求祈使句要求祈使句禁止祈使句禁止祈使句返回返回祈使句的分类 根据语气的强弱,祈使句可祈使句要求11感叹句感叹句 用来抒发用来抒发强烈感情强烈感情(喜欢、愤怒、悲(喜欢、愤怒、悲伤、或恐惧、惊讶、厌恶等),表示感叹伤、或恐惧、惊讶、厌恶等),表示感叹语气的句子叫感叹句。感叹句书面语的句语气的句子叫感叹句。感叹句书面语的句末用末用感叹号感叹号。如:颐和园的景色真美啊如:颐和园的景色真美啊 种子的力量竟有这么大种子的力量竟有这么大 多么令人难忘的夜晚啊多么令人难忘的夜晚啊返回返回感叹句 用来抒发强烈感情(喜欢、愤怒、悲如:颐和12二二 、关联词语、关联词语 关联词是指在各级语言单

8、位中关联词是指在各级语言单位中起关联作用的词语。常见的关联起关联作用的词语。常见的关联词有以下八种类型。词有以下八种类型。并列关系并列关系承接关系承接关系递进关系递进关系因果关系因果关系选择关系选择关系转折关系转折关系假设关系假设关系条件关系条件关系返回返回使用关联词的使用关联词的一些技巧一些技巧二、关联词语 关联词是指在各级语言单位中并列关13并列关系并列关系 几个分句分别说明、描写几种事物,几个分句分别说明、描写几种事物,或者从几个方面说明、描写同一事物,或者从几个方面说明、描写同一事物,各分句之间意义可以是相关的,也可以各分句之间意义可以是相关的,也可以是相对或相反的。是相对或相反的。例

9、如:例如:妹妹妹妹一边一边唱歌,唱歌,一边一边跳舞。跳舞。今晚的月亮今晚的月亮又又圆圆又又大。大。我们到学校来我们到学校来是是为了学习,为了学习,不是不是为了玩。为了玩。并列关系 几个分句分别说明、描写几种事物,例如:14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也也-一边一边-一边一边-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不是不是-而是而是-又又-又又-还还-一面一面-一面一面-那么那么-那么那么-有时有时-有时有时-既既-又又-返回返回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也-15承接关系承接关系 几个分句按一定的顺序,几个分句按一定的顺序,相承相连相承相连地说地说下去,表示连续的动作或连续发生的一系列下去,表示

10、连续的动作或连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事件。例如:小狗例如:小狗一一听到主人的脚步声,听到主人的脚步声,就就摇头摆尾地跑到门口边迎接。摇头摆尾地跑到门口边迎接。妹妹写完了作业,妹妹写完了作业,又又去画去画 画。画。他他先先洗了脸,洗了脸,然后然后就坐在就坐在 沙发上看电视沙发上看电视承接关系 几个分句按一定的顺序,相承相连地说例如16表示承接关系的关联词表示承接关系的关联词-又又-便便-接着接着-于是于是-一一-就就-首先首先-然后然后-就就-才才-跟着跟着-从而从而-起先起先-后来后来-返回返回表示承接关系的关联词-又-17递进关系递进关系 后面的分句比前面的分句向更重或更大、后面的分句比前面的

11、分句向更重或更大、更深、更难的方向推进一层,分句间的关更深、更难的方向推进一层,分句间的关系是递进的。系是递进的。例如:例如:在百米决赛中,他在百米决赛中,他不但不但夺得了金牌,夺得了金牌,而且而且打破了世界纪录。打破了世界纪录。明明明明不光不光歌唱得好,舞跳得歌唱得好,舞跳得也也棒。棒。他他不仅不仅会唱歌,会唱歌,还还会写歌词。会写歌词。递进关系 后面的分句比前面的分句向更重或更大18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不仅不仅-而且而且-不但不但-甚至甚至-不但(不仅、不只、不光)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还(也、还(也、又)又)-不但(不只、不止、不光、不单)不但(不只、不止、不光、

12、不单)-而且而且-返回返回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不仅-而且-不但-19因果关系因果关系 一个分句表示原因或根据,另一个分句一个分句表示原因或根据,另一个分句表示结果或推论。根据原因和结果顺序的变表示结果或推论。根据原因和结果顺序的变化,可分为化,可分为前因后果前因后果和和前果后因前果后因。例如:例如:由于由于今天下雨,今天下雨,因此因此我们的运动我们的运动 会推迟了。会推迟了。他他因为因为睡眠不足,睡眠不足,所以所以看起来脸看起来脸 色苍白。色苍白。今年夏天今年夏天之所以之所以这么热,这么热,是因为是因为 降雨太少。降雨太少。(前因后果)(前因后果)(前因后果)(前因后果)(前果后因)(前果后因

13、)因果关系 一个分句表示原因或根据,另一个分句表20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因因-故故-因此(因而、所以)因此(因而、所以)-因为因为-因为因为-所以所以-由于由于-因此(因而)因此(因而)-之所以之所以-是因为是因为-既然既然-就就-返回返回注:“因为因为-所以所以-”和和“既然既然-就就-”的区别的区别 “因为因为”的后一句表示结果已经实现或可以肯定的事实。的后一句表示结果已经实现或可以肯定的事实。“既然既然”的后一分句表示结果是推断出来的的后一分句表示结果是推断出来的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因-故-21选择关系选择关系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说出两件或两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说

14、出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情或情况,并表示要从中选择一种。以上的事情或情况,并表示要从中选择一种。例如:这个碗例如:这个碗是是你打碎的,你打碎的,还是还是你妹妹打你妹妹打 碎的?碎的?这样晴朗的傍晚,爸爸这样晴朗的傍晚,爸爸不是不是在院子在院子 下棋,下棋,就是就是去邻院打羽毛球。去邻院打羽毛球。今天中午爸爸妈妈都出差,你今天中午爸爸妈妈都出差,你或者或者 去奶奶家,去奶奶家,或者或者去姥姥家。去姥姥家。选择关系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说出两件或两件22表示选择关系的关联词表示选择关系的关联词是是-还是还是-不是不是-就是就是-要么要么-要么要么-或者或者-或者或者-与其与其-不如不如-宁可宁可-也不

15、也不-宁愿宁愿-不愿不愿-表示选择关系的关联词是-还是-23选择关系的几种类型选择关系的几种类型 1.用“是-还是-”“或者-或者-”关联词的句子,表示从中选择一项,或此或彼,一般语气上较灵活,有商量的口气,称为“商选”2.用“不是-就是-”“要么-要么-”关联词的句子,所表示的选择语气上更为肯定坚决,表示二者必取其一,非此即彼,不容许有第三种选择,称为“限选”。3.用“与其-不如-”“宁可-也不-”关联词的句子,表示在列出的事件中经过权衡,已有所取舍,含有取次舍彼的意思,不必再有商量,称为“决选”。返回返回选择关系的几种类型 1.用“是-还是-”“或者-24转折关系转折关系 前后分句的意思相

16、反、相对,后面的前后分句的意思相反、相对,后面的分句不是顺着前面分句的意思向下说,分句不是顺着前面分句的意思向下说,而是拐了个弯,意思上作了一个转折。而是拐了个弯,意思上作了一个转折。例如:例如:弟弟弟弟虽然虽然只有两岁半,只有两岁半,但是但是已经认已经认 识好几百字了。识好几百字了。尽管尽管他再三解释,他再三解释,可是可是谁也不相信谁也不相信 他。他。这盆花很香,这盆花很香,可可我并不喜欢它。我并不喜欢它。转折关系 前后分句的意思相反、相对,后面的25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虽然虽然-但是但是-尽管尽管-还还-虽(固然、尽管)虽(固然、尽管)-但(可是、而、却)但(可是、而、

17、却)-但是(可、却、可是)但是(可、却、可是)-然而(不过、只是、倒)然而(不过、只是、倒)-返回返回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虽然-但是-26假设关系假设关系 一个或几个分句提出假设的情况,另一个或几个分句提出假设的情况,另一个或几个分句说明假设的情况实现后一个或几个分句说明假设的情况实现后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例如:例如:如果如果明天不下雨,我们明天不下雨,我们就就去公园玩。去公园玩。假如假如眼前这美丽的景色是一幅画,眼前这美丽的景色是一幅画,那那 这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这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哪怕哪怕狐狸再狡猾,狐狸再狡猾,也也斗不过好猎手。斗不过好猎手。假设关系 一个或几个分

18、句提出假设的情况,另例如:如果27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如果如果假设假设若若倘若倘若要要要是要是要不是要不是就就便便那那那就那就那么那么那么就那么就任意组合任意组合即使即使就是就是就算就算哪怕哪怕纵然纵然也也还还任意组合任意组合返回返回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如果就任意组合即使也任意组合返回28条件关系条件关系 前一个分句提出条件,后面的分前一个分句提出条件,后面的分句表示在这种条件下所产生的结果。句表示在这种条件下所产生的结果。例如:例如:无论无论刮风下雨,哥哥刮风下雨,哥哥都都会背她去会背她去 上学。上学。只有只有夺下这块高地,夺下这块高地,才才能取得战能取得战 争的胜利。争

19、的胜利。除非除非你写完作业,你写完作业,才才可以看电视。可以看电视。条件关系 前一个分句提出条件,后面的分例如:29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只要只要-就就-只有只有-才才-除非除非-才才-注:以上这类关联词表示,前面的分句提出条件,后面的注:以上这类关联词表示,前面的分句提出条件,后面的 分句说出在这种条件下会产生的结果分句说出在这种条件下会产生的结果任凭任凭-也也-无论无论-都都-不管不管-总总-注:这一类关联词的句子里,前面的分句先排出所有条件注:这一类关联词的句子里,前面的分句先排出所有条件 后面的分句指出在任何条件下都会得到这样的结果。后面的分句指出在任何条件下都会得到

20、这样的结果。返回返回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只要-就-只有-30关联词语歌关联词语歌“不但不但”“”“而且而且”表递进表递进“虽然虽然”“”“但是但是”表转折表转折“只有只有”和和“才才”表条件表条件“如果如果”和和“就就”表假设表假设“因为因为”“”“所以所以”表因果表因果“不是不是”“”“就是就是”表选择表选择“首先首先”“”“然后然后”表承接表承接相关相关 相反相反 为为 并列并列关联词语歌“不但”“而且”表递进31几种容易混淆的几种容易混淆的 关联词语关联词语不是不是-而是而是-(并列关系)(并列关系)不是不是-就是就是-(选择关系)(选择关系)是是-还是还是-(选择关系)(选择关系)尽管

21、尽管-也也-(转折关系)(转折关系)不管不管-也也-(条件关系)(条件关系)既然既然-就就-(因果关系)(因果关系)只要只要-就就-(条件关系)条件关系)几种容易混淆的不是-而是-尽管-也-既然-32选填关联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选填关联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要分析关联词语的搭配是否合理要分析关联词语的搭配是否合理2.要从分辨语句间的意义关系入手,分析要从分辨语句间的意义关系入手,分析3 句与句之间本身蕴含着什么样的关系,句与句之间本身蕴含着什么样的关系,4 再确定表示这种关系的关联词语。再确定表示这种关系的关联词语。53.从语感方面分析,看看所填的关联词语从语感方面分析,看看所填的关

22、联词语6 是否通顺合理,上下衔接。是否通顺合理,上下衔接。返回返回选填关联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要分析关联词语的搭配是33三、句式变换三、句式变换 改变句式就是在保持原来内容不变的前改变句式就是在保持原来内容不变的前提下,把句子的表达形式按一定的要求从提下,把句子的表达形式按一定的要求从一种形式改变为另一种形式的练习。一种形式改变为另一种形式的练习。改变句式的练习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改变句式的练习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一、把陈述句改成一、把陈述句改成“把把”字句和字句和“被被”字句字句二、二、“把把”字句和字句和“被被”字字句的互改句的互改三、肯定句和否定句的三、肯定句和否定句的互改互改四、把

23、直接叙述改为四、把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间接叙述五、不同语气句子的五、不同语气句子的句式改变句式改变返回返回三、句式变换 改变句式就是在保持原来内容不34一、把陈述句改成一、把陈述句改成“把把”字句和字句和“被被”字句字句1 1、把陈述句改成、把陈述句改成“把把”字句字句例:例:我我叠好了叠好了被子被子。把把改后的效果:改后的效果:我把被子叠好了我把被子叠好了。标点可不能忘哟标点可不能忘哟一、把陈述句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1、把陈述句改成“把”352 2、陈述句改、陈述句改“被被”字句字句例:例:春风春风吹开了吹开了花朵花朵。被被不要忘了我啊不要忘了我啊返回返回2、陈述句改“被”字句例:春风

24、吹开了花朵。被不要忘了我啊返36二二、“把把”字句和字句和“被被”字句互字句互改改例句:例句:老师老师把把小明小明狠狠地狠狠地批评了批评了一顿一顿。主语和宾语位置互换主语和宾语位置互换把把“把把”换成换成“被被”被被嘿嘿,还是我嘿嘿,还是我返回返回二、“把”字句和“被”字句互改例句:老师把小明狠狠地批评了37三、肯定句和否定句的互改三、肯定句和否定句的互改 对事物作出肯定判断的句子,我们成对事物作出肯定判断的句子,我们成为肯定句。为肯定句。对事物作出否定判断的句子,成为否对事物作出否定判断的句子,成为否定句。否定句一般都带有定句。否定句一般都带有“不,没(没有)不,没(没有)”等表示否定的词语

25、等表示否定的词语 。例句:例句:王芳王芳 是是 个个 好好 孩子孩子该否定句:该否定句:坏坏。不不(一)肯定句改否定句(一)肯定句改否定句三、肯定句和否定句的互改 对事物作出肯定判断的句38(二)否定句改肯定句(二)否定句改肯定句例句:例句:上句还可以改为双重否定句:上句还可以改为双重否定句:没有人不说王芳是个好孩子。没有人不说王芳是个好孩子。弟弟弟弟 不喜欢不喜欢写作业写作业。改肯定句:改肯定句:改为喜欢的反义词改为喜欢的反义词讨厌讨厌(二)否定句改肯定句例句:上句还可以改为双重否定句:没有人不39肯定句或否定句互改的注意事项:肯定句或否定句互改的注意事项:在改变时不能只是在句子中加入否定在

26、改变时不能只是在句子中加入否定词或者去掉否定词,关键是在理解句子词或者去掉否定词,关键是在理解句子的意思后,加上或去掉否定词后,不能的意思后,加上或去掉否定词后,不能改变句子的意思。例如:改变句子的意思。例如:“我喜欢你。我喜欢你。”改成否定句为改成否定句为“我不讨厌你。我不讨厌你。”而不能改而不能改为为“我不喜欢你。我不喜欢你。”否定句、肯定句和双重否定句的语气比较否定句、肯定句和双重否定句的语气比较从弱到强依次是:否定句从弱到强依次是:否定句 肯定句肯定句 双双 重否定句重否定句返回返回肯定句或否定句互改的注意事项:在改变时不能只是40四、把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四、把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例

27、句:例句:李老师说李老师说:“同学们学不会,同学们学不会,我我 不安心。不安心。”指李老师指李老师他他,注注 如果句中的如果句中的“你、我、他你、我、他”太多而弄不清楚时,太多而弄不清楚时,可在心中暗暗把可在心中暗暗把“你、我、他你、我、他”还原成人名,这样还原成人名,这样能帮助我们理解句意。能帮助我们理解句意。四、把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例句:李老师说:“同学们学不会,我41方法技巧:方法技巧:把直接叙述句改为间接叙述句要做到三改一不改:把直接叙述句改为间接叙述句要做到三改一不改:1.1.改换人称改换人称2.2.改动标点,将冒号改成逗号,改动标点,将冒号改成逗号,双引号去掉双引号去掉3.3.适

28、当地调整词语,使语句通顺适当地调整词语,使语句通顺4.4.不改变句子的意思不改变句子的意思返回返回方法技巧:把直接叙述句改为间接叙述句要做到三改一不改:1.改42五、不同语气句子的句式改变五、不同语气句子的句式改变1、陈述句和反问句互改、陈述句和反问句互改2、陈述句幻与感叹句的互改、陈述句幻与感叹句的互改返回返回五、不同语气句子的句式改变1、陈述句和反问句互改2、陈述句幻431.陈述句和反问句互改陈述句和反问句互改这么远,这么远,箭箭怎么怎么能射得到能射得到呢呢?这么远,这么远,箭箭怎么怎么能射得到能射得到呢呢?不不。陈述句直接陈述所要表达的意思,语调比较陈述句直接陈述所要表达的意思,语调比较

29、平稳。反问句则是通过反问的语气,把原来陈述平稳。反问句则是通过反问的语气,把原来陈述的意思进一步强调,更加肯定,感情强烈,语调的意思进一步强调,更加肯定,感情强烈,语调更高。例如:更高。例如:1.陈述句和反问句互改这么远,箭怎么能射得到呢?这么远,箭怎44作为一个市民,作为一个市民,应该遵守公共道德应该遵守公共道德。难道不难道不?吗吗作为一个市民,应该遵守公共道德。难道不?吗45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改要注意以下两点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改要注意以下两点 (1)陈述句改成反问句时,一定要加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时,一定要加上“难道难道、怎么、岂能、岂、怎么、岂能、岂”等反问词,句尾还等反问词,句尾还要加上要

30、加上“吗、呢吗、呢”等语气词,把句号改为问等语气词,把句号改为问号。号。反之,反问句改为陈述句,要去掉这些反问反之,反问句改为陈述句,要去掉这些反问词和语气词,句尾标点符号也应改为问号。词和语气词,句尾标点符号也应改为问号。(2)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改时,肯定句和否)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改时,肯定句和否定句也是互改的,即题目无论是陈述句还是定句也是互改的,即题目无论是陈述句还是反问句,如果是肯定句,变过来的句子一定反问句,如果是肯定句,变过来的句子一定是否定性的句子。反过来,题目是否定句,是否定性的句子。反过来,题目是否定句,答案一定是肯定性的句子。答案一定是肯定性的句子。例如:例如:陈述句与反问句互

31、改要注意以下两点 (1)陈述句改成反46上课时不能吃东西。上课时不能吃东西。(否定式陈述句)(否定式陈述句)上课时怎么能吃东西呢?上课时怎么能吃东西呢?(肯定式反问句)(肯定式反问句)谁能说我们的祖国不美丽?谁能说我们的祖国不美丽?(否定式反(否定式反我们的祖国很美丽。我们的祖国很美丽。(肯定式陈述句)(肯定式陈述句)问句)问句)返回返回上课时不能吃东西。(否定式陈述句)上课时怎么能吃东西呢?(肯472.陈述句与感叹句的互改陈述句与感叹句的互改 陈述句变为感叹句,要加表示强烈感情的陈述句变为感叹句,要加表示强烈感情的副词和表示感叹的语气助词,并将句号变为副词和表示感叹的语气助词,并将句号变为感

32、叹号。反之,感叹句变为陈述句,就要去感叹号。反之,感叹句变为陈述句,就要去掉句子中表示强烈感情的副词和句尾的语气掉句子中表示强烈感情的副词和句尾的语气助词,并将感叹号改为句号。助词,并将感叹号改为句号。例如:例如:2.陈述句与感叹句的互改 陈述句变为感叹句,要48黄山的景色很美。黄山的景色很美。黄山的景色黄山的景色真真美啊美啊!表示强烈感情表示强烈感情的副词的副词语气助词语气助词她是个她是个可爱的孩子可爱的孩子。多么多么啊啊!返回返回黄山的景色很美。黄山的景色真美啊!表示强烈感情的副词语气助词49四四、修改病句、修改病句1、病句修改的原则、病句修改的原则2、常见病因及修改、常见病因及修改3、小

33、学生常用的修改符号、小学生常用的修改符号返回返回四、修改病句1、病句修改的原则2、常见病因及修改3、小学生常501、病句修改的原则、病句修改的原则(1)病因要查清)病因要查清 在修改病句之前,先要查清一个句子在修改病句之前,先要查清一个句子究竟是什么病,所以面对一个病句,先究竟是什么病,所以面对一个病句,先要认真读几遍,再做进一步分析,只有要认真读几遍,再做进一步分析,只有确定病因,才能对症下药。例如:确定病因,才能对症下药。例如:“小明小明从衣袋里把红领巾戴在脖子上。从衣袋里把红领巾戴在脖子上。”很明显,很明显,这个句子是病句,这个句子是病句,“从衣袋里从衣袋里”是不能是不能“把把红领巾戴在

34、脖子上红领巾戴在脖子上”的。因为的。因为“红领巾红领巾”还还没有没有“从衣袋里从衣袋里”拿出来,经过这样分析,拿出来,经过这样分析,病因就很清楚了。病因就很清楚了。1、病句修改的原则(1)病因要查清 在修改病句之前,先512、修改尽量少修改尽量少 修改病句时,要使用修改病句时,要使用“增增、删删、调调、换换”等方等方法,尽量少动,尽量小改,不要大动干戈。例法,尽量少动,尽量小改,不要大动干戈。例如如“他穿着一双黑皮鞋和一顶白帽子。他穿着一双黑皮鞋和一顶白帽子。”这个句这个句子错在子错在“穿穿”这个动词不能和这个动词不能和“一顶白帽子一顶白帽子”搭配,搭配,修改时应做细微调整。如:修改时应做细微

35、调整。如:“他穿着一双黑皮他穿着一双黑皮鞋。鞋。”或或“他穿着一双黑皮鞋,戴着一顶白帽子。他穿着一双黑皮鞋,戴着一顶白帽子。”因为因为“帽子帽子”不能不能“穿穿”,所以可以去掉,所以可以去掉“和一顶和一顶白帽子白帽子”或将或将“和和”改为改为“,戴着,戴着”。2、修改尽量少 修改病句时,要使用“增、删、调、换”等523、原意必保留、原意必保留 在修改病句时,不管你使用什么方法,在修改病句时,不管你使用什么方法,修改后句子的表达方式可以小有出入,但修改后句子的表达方式可以小有出入,但是句意不能有丝毫改变。例如:是句意不能有丝毫改变。例如:“北京是个北京是个美丽的景色美丽的景色”可以改为可以改为“

36、北京是个美丽的地北京是个美丽的地方方”,但不能改成,但不能改成“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的首都”。返回返回3、原意必保留 在修改病句时,不管你使用什么方法,返532、常见病因、常见病因(1)成分残缺)成分残缺(2)用词不当)用词不当(3)搭配不当)搭配不当(4)词序颠倒)词序颠倒(5)重复累赘)重复累赘(6)前后矛盾)前后矛盾(7)归类不当)归类不当(8)概念模糊)概念模糊(9 9)修辞不当)修辞不当(10)褒贬不分)褒贬不分返回返回2、常见病因(1)成分残缺(2)用词不当(3)搭配不当(454(1)成分残缺)成分残缺例句:例句:A 看了这个电视剧,受到了看了这个电视剧,

37、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深刻的教育。B美丽的公园。美丽的公园。C战士们纷纷报名参加。战士们纷纷报名参加。缺少主语缺少主语“谁谁”缺少谓语缺少谓语“怎怎么样么样”缺少宾语缺少宾语“什么什么”我我令人留恋令人留恋文艺活动文艺活动返回返回(1)成分残缺例句:A 看了这个电视剧,受到了B美丽的55(2)用词不当)用词不当例句:例句:李东和我热烈握手。李东和我热烈握手。AB 李华助人为乐,全校同学李华助人为乐,全校同学都在赞颂他。都在赞颂他。C 他虽然学习很好,但是经常他虽然学习很好,但是经常热情地帮助学习吃力的同学。热情地帮助学习吃力的同学。近义词错用近义词错用大词小用大词小用关联词运用不当关联词运用不当热

38、情热情称赞称赞不但不但而且而且返回返回(2)用词不当例句:李东和我热烈握手。AB李华助人为56(3)搭配不当)搭配不当例句:例句:A 他知道自己错了,心情很繁他知道自己错了,心情很繁重。重。B 随地吐痰的人是一种不文明的随地吐痰的人是一种不文明的习惯。习惯。词语搭配不当词语搭配不当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沉沉返回返回(3)搭配不当例句:A 他知道自己错了,心情很繁B 57例句:例句:我把胜利的消息已经告诉了我把胜利的消息已经告诉了他。他。AB 这次考试同学们普遍的成绩这次考试同学们普遍的成绩提高了。提高了。C 气象小组的同学每天早上都气象小组的同学每天早上都记录并收听当天的天气预报

39、。记录并收听当天的天气预报。(4)词序颠倒)词序颠倒“已经已经”应放在应放在“把把”前面前面“普遍普遍”应放在应放在“提高提高”前面前面“记录记录”和和“收听收听”顺序颠倒顺序颠倒返回返回例句:我把胜利的消息已经告诉了AB 这次考试同58例句:例句:A 他经常回忆过去的往事。他经常回忆过去的往事。B 在小组讨论会上,他首先第在小组讨论会上,他首先第一个发言。一个发言。(5)重复累赘)重复累赘“过去的过去的”和和“往事往事”重复重复“首先首先”和和“第一个第一个”重复重复返回返回例句:A 他经常回忆过去的往事。B 在小组讨论59例句:例句:A 老师都下班了,只有李老师老师都下班了,只有李老师还在

40、办公室批改作业。还在办公室批改作业。B 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挤进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挤进了展览馆。了展览馆。(6)前后矛盾)前后矛盾“都都”和和“只有只有”矛盾矛盾“整齐整齐”和和“挤挤”矛盾矛盾很多很多走走返回返回例句:A 老师都下班了,只有李老师B 同学们排60例句:例句:A 图书角有儿童文学少图书角有儿童文学少年文艺中国少年报等课年文艺中国少年报等课外书。外书。B 我爱吃苹果香蕉黄瓜等水果。我爱吃苹果香蕉黄瓜等水果。(7)归类不当)归类不当中国少年报不属于书中国少年报不属于书黄瓜不属于水果黄瓜不属于水果返回返回例句:A 图书角有儿童文学少B 我爱吃苹61例句:例句:A 昨天上午刮了一天的

41、风。昨天上午刮了一天的风。B 造纸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8)概念模糊)概念模糊“上午上午”不等于不等于“一天一天”“造纸术造纸术”只是其中之一只是其中之一之一之一返回返回例句:A 昨天上午刮了一天的风。B 造纸术是我62(9 9)修辞不当)修辞不当例句:例句:A 八名运动员像八名运动员像脱缰的野马脱缰的野马,潮水般潮水般地涌向终点。地涌向终点。大海蓝得像大海蓝得像墨水墨水一样。一样。B比喻不合适比喻不合适比喻不恰当比喻不恰当离弦的箭离弦的箭飞快飞快奔奔碧蓝的天空碧蓝的天空返回返回(9)修辞不当例句:A 八名运动员像脱缰的野马,63例句:例句:A 我们的李老师像狐狸一样聪

42、我们的李老师像狐狸一样聪明。明。B 国民党师长张灵甫牺牲在孟国民党师长张灵甫牺牲在孟良崮战役中。良崮战役中。(10)褒贬不分)褒贬不分把老师比作狐狸不合适把老师比作狐狸不合适张灵甫是反面人物,用张灵甫是反面人物,用“牺牲牺牲”不合适不合适丧命丧命阿凡提阿凡提返回返回例句:A 我们的李老师像狐狸一样聪B 国民党师643、小学生常用的修改符号、小学生常用的修改符号(1 1)置换符)置换符(2)删除符)删除符或(或()(3)添加符)添加符或(或()(4)对调符)对调符A 相邻对调相邻对调B 不相邻对调不相邻对调(5)恢复符)恢复符返回3、小学生常用的修改符号(1)置换符(2)删除符或()(365五、

43、修辞方法五、修辞方法 修辞方法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修辞方法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而采取的有一定表达效果的语言方式。而采取的有一定表达效果的语言方式。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常用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喻拟人拟人夸张夸张排比排比反问反问设问设问双关双关反语反语引用引用对比对比对偶对偶反复反复借代借代几种修辞方法的比较几种修辞方法的比较返回返回五、修辞方法 修辞方法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一定的思想内66比喻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就是利用不同事物比喻就是打比方,就是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的地方,借一事物来说之间的某些相似的地方,借一事物来说明另一事物的方法明另一事物的方法例如:三亚的落日像孩童

44、的脸。例如:三亚的落日像孩童的脸。运用比喻这一方法,可以在描运用比喻这一方法,可以在描绘一事物时,使语言形象生动,富绘一事物时,使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有感染力。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就是利用不同事物例如:三亚67比喻的分类比喻的分类 一般情况下,比喻包括三部分:被比喻的事物,一般情况下,比喻包括三部分:被比喻的事物,叫做本体;作比方的事物,叫做喻体;联系本体和叫做本体;作比方的事物,叫做喻体;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叫比喻词。喻体的词语,叫比喻词。以上这三部分不一定在所有比喻句中都以上这三部分不一定在所有比喻句中都同时出现,根据三者之间的关系变化,比喻同时出现,根据三者之间的关系变化,比喻

45、一般分为三种:明喻、暗喻、借喻一般分为三种:明喻、暗喻、借喻见下表见下表比喻的分类 一般情况下,比喻包括三部分:被比喻68类别类别 格式格式 本体本体(甲)(甲)喻词喻词喻体喻体(乙)(乙)例句例句明喻明喻甲甲像像乙乙出现出现像、好像、仿像、好像、仿佛、如、似、佛、如、似、好比好比似的、如同、似的、如同、犹如犹如出现出现 大漠沙如雪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燕山月似钩暗喻暗喻 甲甲是是乙乙出现出现是、变为、变是、变为、变成、成为、成、成为、出现出现 白浪翻滚,形成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色城墙。借喻借喻 乙乙代代甲甲不不出出现现 无无出现出现 母亲的两鬓又添了母亲的两

46、鬓又添了一些银丝。一些银丝。类别 格式 本体(甲)喻词喻体(乙)69运用比喻时应注意的问题:运用比喻时应注意的问题:1 感情要鲜明。感情要鲜明。2 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类的事物,而且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类的事物,而且两者之间必须有相似点。两者之间必须有相似点。例如:(例如:(1)那个鬼子军官,两眼红红的,像刚)那个鬼子军官,两眼红红的,像刚吃过死人的野狗。吃过死人的野狗。(2)他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的一株)他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的一株高粱那样纯朴可爱。高粱那样纯朴可爱。例(例(1)写敌人,例()写敌人,例(2)写我们的战士,爱憎分明)写我们的战士,爱憎分明例如:妹妹快活得好像林中的小鸟。例

47、如:妹妹快活得好像林中的小鸟。妹妹和小鸟当然不同类,但却有相同点:快活妹妹和小鸟当然不同类,但却有相同点:快活运用比喻时应注意的问题:1 感情要鲜明。2 本体和喻体必须是70 3 作喻体的事物要具体,为人所熟知,作喻体的事物要具体,为人所熟知,运用比喻时要力求在构思上创新。运用比喻时要力求在构思上创新。例如: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例如: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渴睡人的眼渴睡人的眼”是熟知的,用来形容昏是熟知的,用来形容昏暗微弱的灯光,十分巧妙暗微弱的灯光,十分巧妙 3 作喻体的事物要具体,为人所熟知,例如71思维误区警示:思维误区警示

48、:“像像”字句不一定都是比喻句,它的字句不一定都是比喻句,它的非比喻用法如下:非比喻用法如下:1 作比较。例如:他长得像他爸爸。作比较。例如:他长得像他爸爸。2 表猜测。例如:这天阴沉沉的,像要表猜测。例如:这天阴沉沉的,像要 下雨了。下雨了。3 表想象表想象。例如:登上城楼,我心里很。例如:登上城楼,我心里很 高兴,好像一下子成了一名战士。高兴,好像一下子成了一名战士。4 表举例。例如:东北有许多特产,像表举例。例如:东北有许多特产,像 木耳、猴头木耳、猴头5 表说明。例如:在这里,你要像个主人表说明。例如:在这里,你要像个主人返回返回思维误区警示:“像”字句不一定都是比喻句,它的72拟人拟

49、人 拟人就是把人的特征赋予事物,让事物像拟人就是把人的特征赋予事物,让事物像人一样活动,有思想,有感情,能说话。人一样活动,有思想,有感情,能说话。运用拟人,不仅可以使抽象的事物具运用拟人,不仅可以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没有生命的东西活起来,而且体化,使没有生命的东西活起来,而且能使语言鲜明形象生动。例如:能使语言鲜明形象生动。例如:小草偷偷地从地里钻出来,打量小草偷偷地从地里钻出来,打量着这个新奇的世界。着这个新奇的世界。祖国啊,你的胸怀多么宽阔。祖国啊,你的胸怀多么宽阔。拟人 拟人就是把人的特征赋予事物,让事物像 运73拟人的类型拟人的类型1 把事物直接当做人来描写。把事物直接当做人来描写

50、。2 人直接同事物说话。人直接同事物说话。例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入睡了。例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入睡了。蟋蟀在这平台上唱歌蟋蟀在这平台上唱歌例如:延安,你的精神辉煌。例如:延安,你的精神辉煌。我美丽的母校啊,你是否在思念我美丽的母校啊,你是否在思念着我着我你的在远方的游子。你的在远方的游子。返回返回拟人的类型1 把事物直接当做人来描写。2 人直接同事物说话。74夸张夸张 夸张是在表现对事物有突出的异乎寻常夸张是在表现对事物有突出的异乎寻常的感觉时运用的。它能增强语意的力量,的感觉时运用的。它能增强语意的力量,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大的显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大的显得更大,小的

51、显得更小,从而启发读者或得更大,小的显得更小,从而启发读者或听者的想象力。例如:听者的想象力。例如: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2.芝麻大的事情,也来麻烦我?芝麻大的事情,也来麻烦我?夸张 夸张是在表现对事物有突出的异乎寻常1.飞流直下三75夸张的类型夸张的类型 夸张可分为三类:扩大夸张,夸张可分为三类: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1 扩大夸张,即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扩大夸张,即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大,多,高,深高,深”的夸张形式。如:的夸张形式。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2 缩小夸张

52、,即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缩小夸张,即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小,少,低,弱低,弱”的夸张形式。如:的夸张形式。如:他呀,心眼儿小得只有针眼儿大。他呀,心眼儿小得只有针眼儿大。3 超前夸张,即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超前夸张,即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如:一步的夸张形式。如:看见这鲜绿的苗,就嗅到白面包的香味来了。看见这鲜绿的苗,就嗅到白面包的香味来了。返回返回夸张的类型 夸张可分为三类:扩大夸张,76排比排比 排比也叫排语,排句,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排比也叫排语,排句,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排列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

53、来表达相关的内容,借以增强表达效在一起,来表达相关的内容,借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一种修辞方法。例如:果的一种修辞方法。例如:1.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寂静的,是梦幻的。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寂静的,是梦幻的。2.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排比 排比也叫排语,排句,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1.海77排比的作用排比的作用 恰当地运用排比,可以增添语言的恰当地运用排比,可以增添语言的节奏感,旋律美,有力渲染艺术形象节奏感,旋律美,有力渲染艺术形象充分抒发思想感情,可以使句子节奏充分

54、抒发思想感情,可以使句子节奏鲜明,气势磅礴,使情感的表达有痛鲜明,气势磅礴,使情感的表达有痛快淋漓之感。快淋漓之感。返回返回排比的作用 恰当地运用排比,可以增添语言的返回78反问反问 反问也叫反诘,诘问,激问。是用问的形式反问也叫反诘,诘问,激问。是用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或者加重语气进行强调的一种修表达确定的意思或者加重语气进行强调的一种修辞方法。辞方法。恰当地运用反问的修辞方法,比直接说出答恰当地运用反问的修辞方法,比直接说出答案,更鲜明有力,感情更强烈。案,更鲜明有力,感情更强烈。1.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意思。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意思。例如:这是闹着玩的吗?例如:这是闹着玩的吗?2.用否定的

55、形式表示肯定意思。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意思。例如: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例如: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 是真理吗?是真理吗?返回返回反问 反问也叫反诘,诘问,激问。是用问的形式79设问设问 设问也叫设疑、提问。是为了突出强调、启设问也叫设疑、提问。是为了突出强调、启发引导或抒发感情而有意提问的一种修辞方法。发引导或抒发感情而有意提问的一种修辞方法。设问能够引起人的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设问能够引起人的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并能使论点突出,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解,并能使论点突出,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例如:(例如:(1)是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是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2)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返回返回设问 设问也叫设疑、提问。是为了突出强调、启 8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