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水墨中国风高考诗歌鉴赏教育课件

上传人:溪** 文档编号:240784453 上传时间:2024-05-08 格式:PPTX 页数:37 大小:1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蓝色水墨中国风高考诗歌鉴赏教育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蓝色水墨中国风高考诗歌鉴赏教育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蓝色水墨中国风高考诗歌鉴赏教育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资源描述:

《蓝色水墨中国风高考诗歌鉴赏教育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蓝色水墨中国风高考诗歌鉴赏教育课件(3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考 点 知 识诗 歌 鉴 赏高考诗歌鉴赏借助题目、作者、注释、背景。借助诗歌的分类,从内容方面入手,抓住特点,仔细分析。借助身临其境的方法,从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汇报:XXX时间-202X.X考点简说01考点知识-形象意境类02考点知识-情感主旨类03考点知识-表达技巧类04考点知识-语言炼字类05考点知识-开放题型类06目录第壹章节考 点 简 说借助题目、作者、注释、背景。借助诗歌的分类,从内容方面入手,抓住特点,仔细分析。借助身临其境的方法,从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考点简说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对诗歌鉴赏的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点简说积累

2、读诗的一般方法:借助题目、作者、注释、背景。借助诗歌的分类,从内容方面入手,抓住特点,仔细分析。借助身临其境的方法,从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注意作者的“逻辑思维”。借助诗歌鉴赏试题,分析鉴赏设题角度,直奔鉴赏中心话题。考点简说从 诗 歌 的 内 容 题 材 上 分 类从 诗 歌 的 内 容 题 材 上 分 类考点简说不同类别诗歌中的意象及表现要点特征(意象):高山、流水、明月、清风、农家风光、山间胜景等。表现要点:宁静、闲适、恬淡、农家乐(丰收喜悦)、隐逸情怀等。1山水田园诗特征(意象):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等。表现要点:边塞风光、奋勇杀敌、誓死卫国、征人

3、愁怨、思乡思亲、同情批驳等。2边塞军旅诗特征(意象):驿道、马、船(舟)、杜鹃、鸿雁、客、浮萍、飞蓬等。表现要点:旅途艰辛、漂泊无依、浪迹天涯、归期遥遥、孤独彷徨、思乡思亲。3行旅诗考点简说咏物诗:特征(意象):松、竹、梅、菊、蝉、蜂等。表现要点:托物言志,以中心物象的本质特征,寄寓诗人的情怀。爱情诗:特征(意象):青鸟、鸿雁、燕子、鸳鸯、桃花、红豆等。表现要点:绵绵思念、款款深情、离情别恨等。送别诗:特征(意象):文题(送、赠、别等),柳、酒、歌、船、长亭、短亭、灞陵亭(灞桥)、南浦等。表现要点:离情别恨、深情厚谊、激励劝勉等。040506第贰章节考点知识-形象意境类借助题目、作者、注释、背

4、景。借助诗歌的分类,从内容方面入手,抓住特点,仔细分析。借助身临其境的方法,从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考点知识-形象意境类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例1、阅读王维观猎,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考点知识-形象意境类“形象意境类”题目答题步骤和答案构成“形象类”答题步骤:(1)找到诗人描绘的形象的有关诗句(2)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3)结合诗歌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4)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形象类”答案由三部分构成:什么形象;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考点知识-形象意境类n例2、阅读陈子昂登幽州台歌,n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登幽

5、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参考答案:本诗通过直抒胸臆的手法塑造了一位忧国忧民、胸怀大志、孤独落寞、怀才不遇的封建士大夫形象。“念”写出感慨,“独怆然而涕下”写出凄凉和忧伤,表达的是对封建统治者不能重用贤才的不满和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哀。考点知识-形象意境类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例1、杜甫江畔独步寻花诗中运用了什么手法?描写了什么景色?抒发了什么感情?江畔独步寻花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参考答案:全诗运用动静结合、视觉听觉结合的手法,通过选取繁花、粉蝶、黄莺等典型形象,描写了春暖花开、花香鸟语的

6、美好景象,抒发了诗人欣喜之情。考点知识-形象意境类例2、阅读曾巩西楼一诗,简析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参考答案: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暴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但诗人却反而高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豪情。考点知识-形象意境类例3、王维山居秋暝一诗,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参

7、考答案:这首诗塑造的是宁静、安谧、恬淡的境界,内净外静,烘托出一种远离人世、寄情山水的氛围。静,是环境、景物的客观状态;净,是心灵、欲念的主观愿望。秋天的美景给人以心灵的沉静,性灵的超脱。通过诗一般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安静淳朴生活的满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考点知识-形象意境类“意境类”答题步骤:(1)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并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2)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3)分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意境类”答案由三部分构成:什么图景;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根据诗歌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

8、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品性等。“形象意境类”题目答题步骤和答案构成考点知识-形象意境类鉴赏诗歌的意境例2、阅读下面一首绝句,简要分析此绝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答案: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忙着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第叁章节考点知识-情感主旨类

9、借助题目、作者、注释、背景。借助诗歌的分类,从内容方面入手,抓住特点,仔细分析。借助身临其境的方法,从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考点知识-情感主旨类1、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抒发了什么感情(寄托了什么情怀、袒露了什么心迹、表达了什么的追求)。2、概括诗歌主旨: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考点知识-情感主旨类参考答案:这首诗描写西湖月夜美景,湖水天光相映,柔风习习,夜鸟闲眠,一片宁静、美好,好似人间仙境。抒发了诗人爱恋西湖风光和现实生活的美好情怀。例1、阅读欧阳修采桑子,分析这首词的内容主旨。天 容 水 色 西 湖 好,云 物 俱 解。鸥 鹭

10、 闲 眠,应 惯 寻 常 听 管 弦。风 清 月 白 偏 宜 夜,一 片 琼 田。谁 羡 骖 鸾,人 在 舟 中 便 是 仙。考点知识-情感主旨类例例2 2、阅读白居易的、阅读白居易的村夜村夜诗,分析这首诗是怎样表达诗人思想情绪的?诗,分析这首诗是怎样表达诗人思想情绪的?参考答案:这首诗描写西湖月夜美景,湖水天光相映,柔风习习,夜鸟闲眠,一片宁静、美好,好似人间仙境。抒发了诗人爱恋西湖风光和现实生活的美好情怀。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第肆章节考点知识-表达技巧类借助题目、作者、注释、背景。借助诗歌的分类,从内容方面入手,抓住特点,仔细分析。借助身临其境的

11、方法,从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考点知识-表达技巧类考点知识-表达技巧类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什么地方使用了什么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写出了什么表现出了什么)点评妙处。这首诗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抒情、议论)叙(描写、抒情、议论)什么这种表达方式的作用。赏析表达方式这首诗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其表达作用是(句意文意主旨情感)。赏析表现手法考点知识-表达技巧类例1、阅读(唐)王勃蜀中九日登高,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参考答案:这首诗在语言上运用了日常口语,如“他席他乡”“那从”等,显得浅近亲切。手法上第三句“人情已厌南中苦”直抒胸中之

12、苦,独在南方思念亲人不得北归,而第四句则采用反问“鸿雁那从北地来?”,与前一句形成强烈的对比,看似“无理之问”,却使诗人的思亲感情显得特别真切动人。考点知识-表达技巧类例2、谈谈李白塞下曲表达技巧上的妙处。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参考答案:颔联用典,也使用了反衬手法。“笛中闻折柳”,听到有人吹起了曲子“折杨柳”,自然引人想起家乡的春色和亲人,但眼前春色全无,亲人遥遥不能相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士积极参战,英勇杀敌。颔联言简意赅,对表现战士们对国家的忠勇,起了有力的衬托作用。注: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多为伤春悲离

13、之辞。楼兰:西汉时楼兰的一个国王,曾屡次派人拦杀汉使,后被大将军霍光派人用计杀掉。第伍章节考点知识-语言炼字类借助题目、作者、注释、背景。借助诗歌的分类,从内容方面入手,抓住特点,仔细分析。借助身临其境的方法,从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考点知识-语言炼字类品味关键词句:品味关键词句:词句含义(色彩、情味)手法作用(写出了什么表现出了什么)点评妙处(该词句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该词句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析炼字:析炼字:该字在句中的含义该字在原句中描述的景象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分析语分析语言特色:分析语言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指出表现了

14、作者怎样的感情。考点知识-语言炼字类“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例、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文后问题。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参考答案:“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考点知识-语言炼字类问题:“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是什么意思?在抒情上有什么特点?参考答案:“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这一句在文中起着关键作用,意思是:秋夜三更冷雨,点点滴在梧桐树上,这离情又有谁

15、可以理解呢?点示了诗的内涵。该句用人之所闻,描写景物,融情与景,情景交融。那一直滴到天明,没有休止的绵绵秋雨,正如主人公的离情连绵不断。例、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试题。更漏子温庭筠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夜夜,一声声,空阶滴到明。第陆章节考点知识-开放题型类借助题目、作者、注释、背景。借助诗歌的分类,从内容方面入手,抓住特点,仔细分析。借助身临其境的方法,从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考点知识-开放题型类一、评价题型例如:阅读下面诗歌,回答文后问题。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

16、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来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作简要说明。考点知识-开放题型类例1、比较阅读下列诗词曲,回答问题。【越调】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双调】沉醉东风秋景挂绝壁松枯倒倚,落残霞孤鹜齐飞。四围不尽山,一望无穷水。散西风满天秋意。夜静云帆月影低,载我在潇湘画里。考点知识-开放题型类如果从作品的意境及作者表现的情感角度出发,你更喜欢这两首中的哪一首?为什么?(1)相同点:两首小令都运用白描手法,状写秋景。(2)第一首作者把秋天傍晚几个特有的景物巧妙地组合起来,创造出萧瑟苍凉的意境,突出表现了羁旅愁绪。第二首小令作者写

17、在秋意里对洞庭潇湘的观感,气象明朗开阔,意境宏伟,表现了开朗乐观的情怀。考点知识-开放题型类例例2 2、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春兴武元衡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题春晚周敦颐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考点知识-开放题型类两首诗描绘的都是暮春之景,表现情感是否相同?并请说出理由。不相同。11.、春兴抒发的是思念家乡之情。2.1、春兴借助于落尽残花,四处飘泊的黄莺的景象透露出美好春景将逝,而此时的作者正漂泊流转在外,自然而然地勾起了思乡之情。2.2、题春晚中落花、昏鸦归来的渔樵构成了一幅恬静而又富有生意,和谐的画面,而此时的诗人正在吟风弄月,全诗充满着静而不寂的闲适之情。1.2、题春晚抒发的是静而不寂的闲适之情。考 点 知 识诗 歌 鉴 赏高考诗歌鉴赏借助题目、作者、注释、背景。借助诗歌的分类,从内容方面入手,抓住特点,仔细分析。借助身临其境的方法,从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汇报:XXX时间-202X.X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