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通关 第二阶段 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 1.2.7近现代西方的科技与文化随堂演练-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0766860 上传时间:2024-05-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通用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通关 第二阶段 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 1.2.7近现代西方的科技与文化随堂演练-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通用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通关 第二阶段 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 1.2.7近现代西方的科技与文化随堂演练-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通用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通关 第二阶段 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 1.2.7近现代西方的科技与文化随堂演练-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通用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通关 第二阶段 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 1.2.7近现代西方的科技与文化随堂演练-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通关 第二阶段 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 1.2.7近现代西方的科技与文化随堂演练-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2.7近现代西方的科技与文化随堂演练1.(2015南京二模)“他认为一个物理宇宙就是一个巨大的时钟,其中每一个部分都起着特殊的作用,每一种运动和变化都能由运行规律来解释。”由此可见,“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A.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B.开创了近代自然科学C.总结了物体运动的规律D.阐述了相对论的价值【解析】选C。据题干“每一种运动和变化都能由运行规律来解释”信息,可判断为牛顿力学体系,牛顿经典力学总结了物体运动的规律,并将其扩展到整个宇宙,故选C。伽利略的理论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A错误;牛顿的经典力学虽开创了近代科学,但材料并不是讲其意义的,B错误;材料和相对论无关,故D错误

2、。【深化拓展】经典力学的三大特征(1)注重实验,实验可以进一步揭示客观现象和过程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并由此得出重要的结论。(2)数学化,这种数学化的根源是自然内在的数学关系。自然的数学结构是近代科学先驱们深信不疑的真理。(3)是研究人们日常生活中易于理解的宏观世界,后来的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等三大发现所揭示的却是人们没有直接经验的微观现象。这些表明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在不断深入。2.(2015赣州一模)我们日常生活所提及的“四维空间”,大多数都是指爱因斯坦在他的广义相对论和狭义相对论中提及的“四维时空”概念。根据这一概念,我们的宇宙是由时间和空间构成。这说明()A.科学的发展带来人类思维方式的

3、改变B.牛顿力学体系存在对宇宙认识的误区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了宇宙的真相D.相对论推动了20世纪科学技术的进步【解析】选A。据题干可知,相对论提及的“四维时空”概念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对宇宙的认识,故选A。材料未提及牛顿力学体系的局限性,B错误;由材料无法确定这是否是宇宙的真相,C错误;材料未说明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D错误。3.(2015乌鲁木齐二模)1889年,上海格致书院举行春季考试,一个名叫钟天纬的学生写下了如此答卷:“迨一千八百零九年,而达文生焉。一千八百五十九年,特著一书论万物分种类之根源,并论万物强存弱灭之理。但其说与耶苏之旨相反,故各国儒士,均不服其言。初时辩驳蜂起,今佩

4、服者渐多,而格致之学从此大为改变。此可谓千秋崛起之人也。”答卷内容表明()A.1889年后中国开始接受进化论B.西方各国普遍接受了进化论C.进化论冲击了西方的基督教信仰D.进化论改变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解析】选C。据题干“其说与耶苏之旨相反,故各国儒士,均不服其言。初时辩驳蜂起,今佩服者渐多,而格致之学从此大为改变”信息,说明进化论对基督教产生了冲击,且其影响在逐步扩大,故选C。据题干说明在1889年之前进化论已经为部分中国人所接受了,故A错误;“初时辩驳蜂起,今佩服者渐多”可以看到并不是普遍接受进化论,时至今日很多人依然信奉神学,B错误;材料没有谈到对中国文化的冲击,故D错误。【深化拓展】达尔

5、文的生物进化论对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1)19世纪末20世纪初,面对中华民族严重的危亡,中国爱国知识分子纷纷著书或翻译外国名著,积极宣传和介绍进化论思想,高呼“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和“优胜劣汰”,以期唤醒国人;(2)同时还把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当作改造社会的利器,掀起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4.(2015四川高考T11)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犹太科学家爱因斯坦选择移民美国,放弃愿意为他提供避难所的欧洲国家。悉知该消息时,法国物理学家保罗朗之万评价道:“这是一个重大事件,其重要程度就如同把梵蒂冈从罗马搬到新大陆一样。”在此,朗之万()A.谴责纳粹德国迫害犹太科学家B.担心欧

6、洲大陆的战争威胁日益临近C.意识到世界科学中心即将转移D.觉察到科学家全球流动为大势所趋【解析】选C。梵蒂冈是基督教圣地,世界宗教中心。具体解析如下:选项与正确答案的对应度判断理由A与材料内容无关的选项朗之万所提到的“把梵蒂冈从罗马搬到新大陆”这句话与谴责纳粹德国之间没有任何关系,故A是无关干扰项。B与材料内容无关的选项“把梵蒂冈从罗马搬到新大陆”这句话并不能体现出担心欧洲大陆战争威胁日益临近的意思,故B是无关干扰项。C正确选项爱因斯坦是继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科学家,在当时科学界处于中心地位,爱因斯坦移民到美国意味着世界科学中心将转移到美国,这与朗之万所说的“把梵蒂冈从罗马搬到新大陆”这句话的意思

7、类似,所以C正确。D干扰选项仅凭爱因斯坦选择移民美国这一个例子是得不出科学家全球流动是大势所趋这样的结论的,所以D是干扰选项。【备选习题】1.在无线电和电视时代,工人阶级的物质生活提高到中产阶级的水准。与此同时,人们的闲暇大多花在“嬉戏逗趣的活动”上,这就是所谓的中产阶级精神生活的无产阶级化。这反映了()A.无线电和电视技术在人们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B.现代科技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社会进步的毒瘤C.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没能避免人们精神的空虚D.工人阶级作为无产者的阶级属性暂时难以改变【解析】选C。解读题干材料,分两层意思:一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到“中产阶级水准”,二是人们精神生活依然“无产阶级化”,说明

8、精神生活没能跟上物质生活的发展。材料把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作了对比,说明了精神生活落后于物质生活的进步,故选C。A与材料的中心思想无关,排除;材料并未反映科技阻碍社会进步,B错误;工人阶级作为无产者的阶级属性与他们的精神生活无关,故D错误。2.(2015唐山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859年,英国作家狄更斯发表了他著名的小说双城记,该作品以1789年法国革命为背景,是那个时代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代表作。在双城记的开头,狄更斯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

9、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在小说发表之前的1854年底,狄更斯曾坦言,“我相信,不满情绪像这样冒烟比火烧起来还要坏得多,这特别像法国在第一次革命爆发前的公众心理,这就有危险,由于千百种原因如收成不好、贵族阶级的专横与无能把已经紧张的局面最后一次加紧、海外战争的失利、国内偶发事件等变成那次从未见过的一场可怕的大火”。可见,双城记的创作动机在于借古讽今,以法国大革命的历史经验为借鉴,给英国统治阶级敲响警钟;同时,通过对革命恐怖的极端描写,也对心怀愤懑、希图以暴力对抗暴政的人民群众提出警告,幻想为社会矛盾日益加深的英国现状寻找一条出路。(1)结合材料和所学

10、知识,分析狄更斯文学创作的主要特点。在狄更斯看来,法国大革命能够为当时的英国统治阶级提供哪些历史借鉴?(2)你如何理解材料中“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一段话。【解析】第(1)题第一问特点,从狄更斯作品的创作及写作目的角度归纳;第二问借鉴,注意结合其内容,从政治、经济、社会、人民等多方面分析。第(2)题回答要明确狄更斯生活的年代(英国工业革命的时代),从工业革命正面影响与负面影响两个角度评价,同时认识到时代的进步。答案:(1)特点:直面现实与批判性;社会改良与人文关怀。借鉴:发展社会经济;推进民主化进程;保障人民生活,缓和社会矛盾;防范社会不满情绪蔓延;妥善处理偶发事件,增强国家治理能力等。(2)理解:“这个时代”是指英国工业革命时代。一方面,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民主政治发展;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另一方面,贫富分化加剧,经济危机爆发;阶级对立明显,社会矛盾激化;殖民扩张加强;生态环境日益破坏。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这个时代的主流是进步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