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逐题对点特训9-人教版高三化学试题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0766503 上传时间:2024-05-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通用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逐题对点特训9-人教版高三化学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通用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逐题对点特训9-人教版高三化学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通用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逐题对点特训9-人教版高三化学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通用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逐题对点特训9-人教版高三化学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逐题对点特训9-人教版高三化学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逐题对点特训91用废铁屑(含Fe2O3、油污、碳及少量不溶于酸碱的杂质)制取铁红的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浊液B中一定含有常见的难溶物C(填化学式),热碱液的作用:除去油污。(2)溶液C加入H2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2H2O22H=2Fe32H2O;操作由浊液E得到80.0 g Fe2O3按操作顺序应为CED(选择合适的选项)冷却称量。A蒸发B烘干C过滤D灼烧E洗涤(3)在溶液C中加入H2O2,加热一段时间后,检验Fe2已经反应完全的试剂是D。A氯水BKSCN溶液CNaOH溶液DKMnO4酸性溶液(4)已知:常温下,KspFe(OH)34.01038;则浊液E中Fe3的物质的量

2、浓度是4.0108_mol/L。(5)若原铁屑质量100.0 g,含铁元素质量分数70%,得到铁红80.0 g,则铁屑中铁的利用率为80%。解析:(1)油污在碱性条件下水解而被除去;加H2SO4,硫酸和铁反应生成H2,碳与酸碱都不反应,浊液B中一定含碳。(2)操作为过滤,由题意可知向溶液C中加H2O2的目的是将Fe2氧化为Fe3 ;加氨水,调pH将Fe3转化成沉淀Fe(OH)3,再经过过滤、洗涤、灼烧得到Fe2O3。(4)浊液E中pH4, c(OH)1.01010 mol/L,c(Fe3 )KspFe(OH)3/c3(OH)4.0108 mol/L。(5)铁红中铁元素的质量:56/8080.0

3、 g56.0 g,原铁屑中铁元素的质量:100.0 g70% 70.0 g,铁的利用率为56.0 g/70.0 g100%80%。2氢溴酸在医药和石化工业上有广泛用途。如图是模拟工业制备氢溴酸粗品并精制的流程:根据上述流程回答下列问题:(1)混合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Br22H2O=2 HBrH2SO4。(2)混合中使用冰水的目的是降低体系温度,防止溴挥发。(3)操作和操作的名称分别是过滤,蒸馏。操作一般适用于分离D混合物(填编号)。A固体和液体B固体和固体C互不相溶的液体D互溶的液体(4)混合中加入Na2SO3的目的是除去粗品中未反应完的溴。(5)纯净的氢溴酸应为无色液体,但实际工业

4、生产中制得的氢溴酸(工业氢溴酸)带有淡淡的黄色。于是甲、乙两同学设计了简单实验加以探究:甲同学假设工业氢溴酸呈淡黄色是因为含Fe3,则用于证明该假设所用的试剂为KSCN溶液,若假设成立可观察到的现象为溶液变成血红色。乙同学假设工业氢溴酸呈淡黄色是因为含有Br2,其用于证明该假设所用的试剂为CCl4(或苯或淀粉KI溶液)。解析:(1)Br2具有强氧化性,在溶液中将SO2氧化为H2SO4,自身被还原为HBr,反应方程式为SO2Br22H2O=2HBrH2SO4。(2)Br2氧化 SO2 放出很多热量,溴易挥发,使用冰水,降低体系温度,防止溴蒸发,使反应完全。(3)由工艺流程可知,操作分离固体与液体

5、,应是过滤;操作为互溶的溶液组分的分离,应是蒸馏,蒸馏一般适用于互溶的液体的分离。(4)粗品中可能含有未反应的Br2,加入Na2SO3,除去粗品中未反应完的溴。(5)用KSCN溶液检验Fe3,取少许溶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说明氢溴酸呈淡黄色是因为含Fe3。由工艺流程可知,溶液中可能含有Br2,可以用CCl4萃取方法检验,取少许溶液加CCl4振荡、静置分层,下层呈橙红色,说明氢溴酸呈淡黄色是因为含Br2。3金属钛易于和肌肉长在一起,可用于制造各种人造关节,因此被称为“生物金属”。工业上由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含少量Fe2O3制备钛的工艺流程如下:(1)进行步骤前,钛铁矿需

6、要先粉碎成细颗粒,目的为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提高原料利用率(答案合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2)步骤中所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TiO3CFeTiO2 CO。(3)将步骤中所发生的主要反应记为反应,则的化学方程式为TiO22Cl22CTiCl42CO;有同学认为步骤中的物质转化中只需通入氯气,而无需加入焦炭就能实现,即发生反应:TiO22Cl2高温,TiCl4O2。已知相关数据如下:反应H/kJmol1S/JK1mol172.122014941结合上表数据,从反应进行的方向角度分析加入焦炭的必要性:加入焦炭后发生反应,与反应相比,H减小,S增大,更有利于反应在较低温度

7、下向右进行(或从G角度作答也可,合理答案均可)。(4)步骤中,反应物TiCl4应避免接触水,原因为防止_TiCl4_水解;反应结束后,用盐酸洗涤粗Ti,除去Mg、MgCl2(填化学式),即可制得海绵钛。(5)钛铁矿转化为粗TiO2也可以通过湿法完成:先用浓H2SO4溶解,将钛铁矿转化为TiO2,然后使其水解得到粗TiO2。用酸清洗可除去粗TiO2中的Fe(OH)3杂质,已知25时,KspFe(OH)32.791039,则该温度下,Fe(OH)3(s)3H(aq)Fe3(aq)3H2O()的平衡常数K2.79103。(6)金属钛还可以通过电解直接获得。以石墨为阳极,TiO2为阴极,熔融CaO为电

8、解质,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TiO24e=Ti2O2。解析:(2)步骤发生焦炭还原FeTiO3和Fe2O3的反应。(3)步骤是焦炭、Cl2、TiO2在800900 反应生成TiCl4、CO。(4)粗Ti中混有MgCl2电解后生成的Mg和未电解的MgCl2。(5)由题意知KspFe(OH)3c(Fe3)c3(OH)2.791039,所以c(Fe3)/c3(H)KspFe(OH)3/K2.791039/(1014)32.79103。(6)阴极TiO2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Ti,因在熔融CaO中O2可以自由移动,所以电极反应式为TiO24e=Ti2O2。4蓝铜矿主要含xCuCO3yCu(OH)2,还

9、含有少量Fe的化合物,工业上以蓝铜矿为原料制备Cu、CuSO45H2O和CaCO3。具体方法步骤如下:金属离子Fe3Fe2Cu2pH氢氧化物开始沉淀1.97.04.7氢氧化物完全沉淀3.29.06.7(1)蓝铜矿的主要成分与焦炭高温条件可以生成铜、二氧化碳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xCuCO3yCu(OH)2(xy)C2(xy)Cu(3xy)CO22yH2O。(2)从下列所给试剂中选择:实验步骤中试剂为C(填代号)。AKMnO4BK2Cr2O7CH2O2D氯水(3)在溶液B中加入CuO的作用是调节溶液的pH,则pH的范围为3.2pH4.7。(4)由溶液C获得CuSO45H2O,需要经过加

10、热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等操作,加热蒸发至有少量晶体析出(或者表面出现结晶薄膜)时停止加。(5)制备CaCO3时,应向CaCl2溶液中先通入(或加入)试剂,则试剂可以是AD(填代号);A氨水B盐酸C水蒸气DNaOH溶液如果不加入试剂,则CaCl2溶液不能与CO2反应生成CaCO3,请依据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分析可能的原因:H2CO3第二步电离产生的CO离子浓度太低,与Ca2浓度的乘积小于CaCO3的溶度积,因而不能生成CaCO3沉淀。加入碱性物质后CO离子浓度增大,与Ca2浓度的乘积超过了CaCO3的溶度积,因而能生成CaCO3沉淀。(6)为确定试剂的用量,需测定溶液A中Fe2的浓度

11、。实验操作为准确量取20.00 mL溶液A于锥形瓶中,用0.012 00 mol/L的酸性KMnO4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4标准溶液15.00 mL,则溶液A中Fe2的浓度为0.045_00_mol/L。解析:(2)试剂的作用是将Fe2氧化成Fe3,同时要注意不能引进新的杂质,选项中的四种物质都是氧化剂,但只有H2O2反应后不引进新的杂质,故选C。(3)调节pH是使Fe3沉淀而Cu2不沉淀,所以pH应在3.24.7之间。(5)CO2与CaCl2溶液不产生沉淀,加入碱性物质可以生成CaCO3沉淀,所以选A和D。(6)由得失电子守恒可知,Fe2与KMnO4 以51 比例反应,所以 20.

12、00 mLc(Fe2)0.012 00 mol L115.00 mL5,解得c(Fe2)0.045 00 molL1。5氯化亚铜(CuCl)常用作有机合成工业中的催化剂,在空气中迅速被氧化成绿色;见光则分解,变成褐色。下图是工业上用制作印刷电路的废液(含Fe3、Cu2、Fe2、Cl)生产CuCl的流程: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生产过程中XFe,Y稀盐酸。(2)写出产生CuCl的化学方程式:CuCl2CuSO4SO22H2O=2CuCl2H2SO4。(3)在CuCl的生成过程中理论上不需要补充SO2气体,结合化学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理由:反应Cu2H2SO4(浓)CuSO4SO22

13、H2O中生成的CuSO4和SO2为11,所以理论上不需要补充SO2气体。(4)在CuCl的生成过程中除环境问题、安全问题外,你认为还应该注意的关键问题是生产中应防止CuCl的氧化和见光分解。(5)实验探究pH对CuCl产率的影响如下表所示:pH1234567CuCl产率70908278757270析出CuCl晶体最佳pH为2,当pH较大时CuCl产率变低的原因是pH较大时,Cu2水解程度增大,反应生成的CuCl减少。(6)氯化亚铜的定量分析:称取样品0.25 g和10 mL过量的FeCl3溶液于250 mL锥形瓶中,充分溶解。用0.10 molL1硫酸铈Ce(SO4)2标准溶液滴定。已知:Cu

14、ClFeCl3=CuCl2FeCl2,Fe2Ce4=Fe3Ce3。三次平行实验结果如下(平行实验结果相差不能超过1%):平行实验次数1230.25 g样品消耗硫酸铈标准溶液的体积(mL)24.3524.0523.95则样品中CuCl的纯度为0.955(或_95.5%)(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解析:(1)根据滤渣与浓硫酸、Cl2分别反应生成物判断滤渣为Cu,结合废液成分及废液与过量X反应生成Cu,X应为Fe粉。Y溶解Fe粉,应为盐酸。(3)由Cu与浓H2SO4反应生成物分析。(4)由题干提示CuCl用途、性质分析推理。(5)pH较大,Cu2形成Cu(OH)2。6硫酸亚铁晶体俗称绿矾(FeSO4

15、7H2O),重铬酸钠晶体俗称红矾钠(Na2Cr2O72H2O),它们都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工业上以铬铁矿主要成分是Fe(CrO2)2为原料制备绿矾和红矾钠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Fe(CrO2)2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Fe(CrO2)2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2)化学上可将某些盐写成氧化物的形式,如Na2SiO3写成Na2OSiO2,则Fe(CrO2)2可写成FeOCr2O3。(3)煅烧铬铁矿时,矿石中的Fe(CrO2)2转变成可溶于水的Na2Cr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4Fe(CrO2)28Na2CO37O2,2Fe2O38Na2CrO48CO2,该反应中还原剂与

16、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7。为了加快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粉碎矿石(或升高温度)(填一种即可)。(4)已知CrO在氢离子浓度不同的酸性溶液中有不同的反应。如:2CrO2H=Cr2OH2O3CrO4H=Cr3O2H2O往混合溶液甲中加入硫酸必须适量的原因是H2SO4量少时不能除尽Na2CO3杂质,H2SO4量多时又会生成新的杂质Cr3O,所以H2SO4必须适量。混合溶液乙中溶质的化学式为Na2Cr2O7、Na2SO4。(5)写出Fe与溶液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2Fe3=3Fe2。检验溶液丁中无Fe3的方法是:取少量丁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则说明丁溶液中不含Fe

17、3。从溶液丁到绿矾的实验操作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6)3、6价铬都有很强的毒性,元素的价态越高毒性越强,所以制取红矾钠晶体后的废水中含的Cr2O必须除去。工业上一般用电解法来处理酸性Cr2O废水。具体做法是以铁板为阴阳两极,电解酸性Cr2O溶液,在处理的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存在下列反应:Cr2O6Fe214H=2Cr36Fe37H2O,最后Cr3以Cr(OH)3沉淀形式除去。则每还原1 mol Cr2O在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的反应里转移6mol电子。在闭合电路上转移12mol电子。解析:(1)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即可求铁元素的化合价。(2)由(1)知铁元素和铬元素的化合价即可将化

18、合物表示成氧化物的形式。(3)Fe(CrO2)2作还原剂,氧气作氧化剂,它们之比为47;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和升高温度均可提高反应速率。(4)由题中流程知混合溶液甲为Na2CrO4和Na2CO3的混合溶液,最后的目的是得到红矾钠,所以加硫酸的目的是除去Na2CO3,并将Na2CrO4转化为红矾钠,根据题给信息知酸加多了就会引入新的杂质。(5)由题中流程知不溶物甲为Fe2O3,加硫酸溶解得至Fe3,所以丙“ Fe与Fe3的反应。(6)阳极反应为Fe2e=Fe2,得到的Fe2与溶液中的Cr2O反应,溶液中反应1 mol Cr2O时转移6 mol电子;上述两个反应合并得:6Fe12e6Fe2Cr2O,所以闭合电路上转移12 mol e。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