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课用)

上传人:Tomo****.明天 文档编号:240741604 上传时间:2024-05-04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91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课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课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课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资源描述: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课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课用)(3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卜算子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一、简介本词写作背景:一、简介本词写作背景:“乌台诗案乌台诗案”:北宋著名的文字狱。:北宋著名的文字狱。元丰二年(元丰二年(10791079),苏轼因与时任宰相),苏轼因与时任宰相的王安石政见不合,出补外官。他看到的王安石政见不合,出补外官。他看到当时地方官吏执行新法扰民,心中不满,当时地方官吏执行新法扰民,心中不满,任杭州通判后写了二十多首托事以讽的任杭州通判后写了二十多首托事以讽的诗,因而激怒新党。被构陷成罪,囚捕诗,因而激怒新党。被构陷成罪,囚捕至京,系狱一百三十天。而且牵连甚广,至京,系狱一百三十天。而且牵连甚广,苏轼的友朋故旧被连累处罚

2、的达二十二苏轼的友朋故旧被连累处罚的达二十二人。苏轼在狱时自度必死,曾作诗与苏人。苏轼在狱时自度必死,曾作诗与苏辙诀别。辙诀别。苏轼于苏轼于“乌台诗案乌台诗案”后谪居黄州,初后谪居黄州,初寓定惠院,后迁临皋亭。现在通行的各个寓定惠院,后迁临皋亭。现在通行的各个版本的词选中都有一个小序:版本的词选中都有一个小序:“黄州定慧黄州定慧院寓居作。院寓居作。”据史料记载,此词为公元据史料记载,此词为公元10831083年(神宗元丰六年)初作于黄州,定年(神宗元丰六年)初作于黄州,定慧院在今天的湖北黄岗县东南,苏轼另有慧院在今天的湖北黄岗县东南,苏轼另有游定惠院记游定惠院记一文。到黄州之初,亦因一文。到黄

3、州之初,亦因罪废之余,灰心杜口,谢绝交往。由于牵罪废之余,灰心杜口,谢绝交往。由于牵连甚广,这时,连甚广,这时,“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彼此音问,一时尽绝,苏轼不能不深,彼此音问,一时尽绝,苏轼不能不深怀怀幽居离索幽居离索的内心隐衷。的内心隐衷。卜算子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二、反复品读二、反复品读,根据注释疏通词根据注释疏通词意意,体会词的意境。体会

4、词的意境。n n寂寞沙洲冷寂寞沙洲冷寂寞沙洲冷寂寞沙洲冷译译 文文vv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vv残月高挂在枝叶稀疏的梧桐树上,漏壶的水已滴残月高挂在枝叶稀疏的梧桐树上,漏壶的水已滴尽,夜深人静。尽,夜深人静。vv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vv时常能看见隐居人独自往来徘徊,还有那缥渺高时常能看见隐居人独自往来徘徊,还有那缥渺高飞的孤雁的身影。飞的孤雁的身影。vv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vv被惊起的孤雁不断回头探望,心里有恨却无人能被惊起的孤雁不断回头探望,心里有恨却无人能理解。理解。vv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拣

5、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vv它寻遍了寒冷的树枝不肯栖息,却落到寂寞清冷它寻遍了寒冷的树枝不肯栖息,却落到寂寞清冷的沙洲上。的沙洲上。句句 解解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词人简约凝练地展现出一幅清冷深邃的夜景:词人简约凝练地展现出一幅清冷深邃的夜景:残缺不全的月亮挂在疏落的梧桐上,记时用的漏残缺不全的月亮挂在疏落的梧桐上,记时用的漏壶里水已滴完,夜出奇地沉寂,壶里水已滴完,夜出奇地沉寂,“静静”又作又作“定定”。词人不是在这漏断时乍醒,而是初静,他也许并词人不是在这漏断时乍醒,而是初静,他也许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这寓居的庭院中站了多久,直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这寓居的庭院中站了

6、多久,直到可怕的静寂在铜壶漏水声断绝的一刻侵上身来。到可怕的静寂在铜壶漏水声断绝的一刻侵上身来。词人对月光似乎有一种特别的感情,他常常用拟词人对月光似乎有一种特别的感情,他常常用拟人化的手法把月光写得很有人情味。如著名的人化的手法把月光写得很有人情味。如著名的水调歌头水调歌头写月光写月光“转朱阁,低绮户,照无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眠”,多么深情缱绻;偏偏这里的月是不同的,多么深情缱绻;偏偏这里的月是不同的,一个一个“挂挂”字仿佛它被钉在稀疏的梧桐树上,而字仿佛它被钉在稀疏的梧桐树上,而且且是残缺不全的,传达着一种无力与哀婉。是残缺不全的,传达着一种无力与哀婉。v 难怪,词人刚刚经历过生死、贬谪

7、和离散。“乌台诗案”使他几乎丧命,在狱中他甚至都想到了后事,却又获释了,被贬在黄州,在城南临时寓所的生活总算刚刚稳定下来,可是词人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眼中的世界此刻是多么不圆满啊!月是残破的,梧桐是稀疏的、铜漏是水罄尽的,夜晚是寂静可怕的但是,就在这个清冷空阔的世界里,尽管寂寞,词人却清晰地感受到了自己的存在。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如果说上文的缺月与疏桐象征着一个残缺有憾如果说上文的缺月与疏桐象征着一个残缺有憾的世界,那么这里则写出一位幽人,似真似幻,他的世界,那么这里则写出一位幽人,似真似幻,他仿佛一只飘渺的孤鸿,独自来去于这一片幽寂世界仿佛一只飘渺的孤鸿,独

8、自来去于这一片幽寂世界之中。之中。幽人,原指幽囚之人,引申为含冤之人或幽居幽人,原指幽囚之人,引申为含冤之人或幽居之人。词人经常这样称呼谪宦生涯中的自己之人。词人经常这样称呼谪宦生涯中的自己“幽人夜渡吴王岘幽人夜渡吴王岘”、“幽人拊枕坐叹息幽人拊枕坐叹息”。也许是。也许是巧合,这些诗句的背景大都是晚上,我们仿佛看见巧合,这些诗句的背景大都是晚上,我们仿佛看见词人的魂灵在黑夜里无声的叹息。这个世界本应是词人的魂灵在黑夜里无声的叹息。这个世界本应是丰腴完美的,这也是丰腴完美的,这也是“幽人幽人”的心志,但是世人皆的心志,但是世人皆昏昏在睡梦之中,既不知其残缺,更不知幽人所苦,昏昏在睡梦之中,既不知

9、其残缺,更不知幽人所苦,所以词人只能在清冷的世界里孤独徘徊,不求人知、所以词人只能在清冷的世界里孤独徘徊,不求人知、人亦不知。这种处境与傲岸不羁、又孤寂无助的雁人亦不知。这种处境与傲岸不羁、又孤寂无助的雁何其近似!何其近似!v“孤鸿孤鸿”便成了此刻心事浩茫的便成了此刻心事浩茫的“幽人幽人”的一个幻象。这两个意的一个幻象。这两个意象如此紧密地契合在一起,使词象如此紧密地契合在一起,使词人有些悲哀又有些狂乱地沉浸到人有些悲哀又有些狂乱地沉浸到他的想象世界中去了。他的想象世界中去了。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黑夜中的这只孤雁,不知受了什么惊吓骤然飞起,它“嘎嘎”地惊叫着,又怀着

10、无限幽恨似的回顾,然而没有人去抚慰它凌乱的毛羽,也没有人分担它对死亡的恐惧。这一切一切,只有词人感同身受。虽然最终没有罹难,但牢狱之灾的余悸犹存,词人心头仍充满了忧谗畏讥之感,他正“杜门思愆,深悟积年之非”;而“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答李端叔书)世态是凉薄的,或许还有初至生地的不适,难怪词人在这个夜晚失眠。而此时的词人心中分明是“有恨”的。而且这“恨”太多了:它包含着对多桀命运的诅咒,包含着对“平生亲识,亦断往还”的怨恨,或许还有对寂寞的不甘,对自我价值的迷茫然而此恨终究“无人省”,谁会去在乎一个贬谪小吏的忧愤怨悱?说不定这心绪太复杂甚至词人自己都不能一一理清呢

11、我们更无法道彻,只好仅就其心境上稍做猜度了。词人以这种含蓄空白的笔法,给我们留下了无限广阔的思维空间。即含蓄蕴藉、余味无穷,却又绝非刻意隐晦,这就是它被后人称作“有寄托词”之上品的缘故吧!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v 孤鸿在寒冷的树枝之间逡巡,不肯栖息于任何一棵树,而是寂寥地降落在了冰冷的沙洲上。有人说这句逻辑上有误,因为雁足为蹼,是不能栖息于树枝的,所以把“寒枝”改作了“寒芦”。但这样一来,“寒芦”和“沙洲冷”的语意就基本一致了。而失去了鸿雁择枝而宿、人择主而栖的象征意义,也失去了词人不肯攀附寒枝、宁愿独抱寂寞的高洁心态,以及那种“遗世独立”的情感。故于细节不必

12、过分强求。在鸿雁眼中,整个世界是荒苍、清泠的,眼中处处皆是寒枝。世界无情地抛弃了它,它似乎也厌倦了这个残酷的、勾心斗角的世界。既然进不苟合、退不甘心,那么就找一个疗伤的空间吧,词人选择了沙洲。因沙粒逐渐地积留而存在的沙洲,是寂寞且寒冷、随时可能消失的沙洲。与其说这里是词人心中最后的归宿,不如说是他为自己的生命作出下一个决定前的一个暂栖地我们知道词人现在处于入世理想暂时破灭了的状态,他需要一种新的人生理念来支撑自己。正如这鸿雁终究是要飞的一样,词人终究要遨翔在情性的壮志里,超越目前的陷境。黄州成全了一个旷达洒脱的苏轼,也成就了苏轼一生文学的巅峰。黄州在词人生命中是一个新的起点。在最初的痛苦与迷茫

13、之后,在饱尝人生千般的荒冷寂寞之后,词人成熟于灾难后的再生,变得淡泊和静定,无与伦比的文学光芒终于从他身上散发出来。全篇把握全篇把握v上阕:幽人月夜独行图上阕:幽人月夜独行图v (孤独愁闷)(孤独愁闷)v下阕:惊鸿弃枝宿洲图下阕:惊鸿弃枝宿洲图v (清高自守)(清高自守)三、品读鉴赏:三、品读鉴赏:1 1、上片开头两句营造怎样的氛围?有、上片开头两句营造怎样的氛围?有何作用?何作用?上阕选择残缺之月上阕选择残缺之月,疏落孤桐疏落孤桐,滴漏断滴漏断尽尽,一系列一系列寒冷凄清寒冷凄清的意象的意象,营造出营造出萧疏、萧疏、幽冷幽冷的氛围。的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

14、景语景语即情语即情语”,这一冷调色的描写,这一冷调色的描写,其实是词其实是词人内心人内心孤独寂寞孤独寂寞的反映。的反映。3 3、“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写出了幽人与孤鸿的什么相似之处?写出了幽人与孤鸿的什么相似之处?寂寞、孤独、寂寞、孤独、孤芳自赏、洁身自好。孤芳自赏、洁身自好。2.“2.“独往来独往来”“”“缥缈缥缈”写出了一种什么样写出了一种什么样的情境?的情境?生命的孤独、漂泊无依、孤傲高洁。生命的孤独、漂泊无依、孤傲高洁。4.这首词下阕主要运用了一种什么表现手法?这首词下阕主要运用了一种什么表现手法?试简要分析。试简要分析。【答答】下阕主要采用了下阕

15、主要采用了托物寓人托物寓人(以物写(以物写人、借物抒情)的手法,通过鸿的飘零失人、借物抒情)的手法,通过鸿的飘零失所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惊魂未定、怀抱幽所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惊魂未定、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肯同流合污、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肯同流合污、坚持操守的心境。坚持操守的心境。借写借写“孤鸿孤鸿”的具体形象,来表现自的具体形象,来表现自己被贬黄州时孤寂及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己被贬黄州时孤寂及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5 5、前人认为、前人认为“恨恨”字是全词关键。词字是全词关键。词中中“恨恨”的内容是什么?你是否同意

16、的内容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关键”之说?为什么?之说?为什么?恨的内容:恨的内容:封建社会文字狱对人才的封建社会文字狱对人才的摧残;无人理解的忧愤。摧残;无人理解的忧愤。同意:上片描写缺月、疏桐、漏断、同意:上片描写缺月、疏桐、漏断、人静、幽人、孤鸿等特定景物,正是由人静、幽人、孤鸿等特定景物,正是由“恨恨”而生,由于含恨,所以必然产生而生,由于含恨,所以必然产生“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徘的徘徊心境。徊心境。6.全篇把握全篇把握v上阕:幽人月夜独行图上阕:幽人月夜独行图v (孤独愁闷)(孤独愁闷)v下阕:惊鸿弃枝宿洲图下阕:惊鸿弃枝宿洲图v (清高自守)(清

17、高自守)6.6.全全篇篇把把握握 上阕前两句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这两名出笔不凡,渲染出一种孤高出生的境界。接下来的两句,先是点出一位独来独往、心事浩茫的“幽人”形象,随即轻灵飞动地由“幽人”而孤鸿,使这两个意象产生对应和契合,让人联想到:“幽人”那孤高的心境,不正象缥缈若仙的孤鸿之影吗?这两句,既是实写,又通过人、鸟形象的对应、嫁接,极富象征意味和诗意之美地强化了“幽人”的超凡脱俗。6.6.全全篇篇把把握握 下阕专写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这里,词人以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

18、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作者与孤鸿惺惺相惜,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孤鸿的心理活动,把自己的主观感情加以对象化,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7.7.总结:本词的写作特色和主旨总结:本词的写作特色和主旨 v 这首词这首词以孤鸿为喻,感物咏志以孤鸿为喻,感物咏志,把,把孤鸿失群与幽人失志联系起来,巧妙地孤鸿失群与幽人失志联系起来,巧妙地表达了作者表达了作者“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这正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无所依托而又,这正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无所依托而又无可哀告的寂寞与伤感的心情与处境的无可哀告的寂寞与伤感的心情与处境的真实写照。真实

19、写照。总之诗人借孤鸿把自己当时总之诗人借孤鸿把自己当时不便也不好直言的心境形象贴切地表达不便也不好直言的心境形象贴切地表达出来。出来。表现了自己遭到贬官后内心的孤表现了自己遭到贬官后内心的孤苦和清高苦和清高。赏析技巧赏析技巧本词最大的写作特色是什么?本词最大的写作特色是什么?这首词运用了这首词运用了象征象征(比兴比兴)等艺术手法,等艺术手法,以孤鸿为喻,感物咏志。把孤鸿失群以孤鸿为喻,感物咏志。把孤鸿失群与幽人失志联系起来,巧妙地表达了与幽人失志联系起来,巧妙地表达了作者作者“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这,这正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正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无所依托而又无无所依托而又无可哀

20、告的寂寞与伤感可哀告的寂寞与伤感的心情与处境的的心情与处境的真实写照。真实写照。拓展:请联系你学过的诗词,说说拓展:请联系你学过的诗词,说说“鸿鸿雁雁”这一意象在古典诗词中有哪些含义。这一意象在古典诗词中有哪些含义。A A、以鸿雁来指代书信,或托鸿雁传书,、以鸿雁来指代书信,或托鸿雁传书,抒抒发思乡怀亲之情发思乡怀亲之情。如李清照如李清照一剪梅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衫,独上兰舟,云中簟秋,轻解罗衫,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

21、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头,又上心头。B、以、以“孤鸿孤鸿”、“哀鸿哀鸿”的悲鸣来的悲鸣来比喻人生遭遇的凄凉悲惨比喻人生遭遇的凄凉悲惨。如李颀如李颀送魏万之京送魏万之京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C、取鸿雁春秋迁徙,一生漂泊无定,、取鸿雁春秋迁徙,一生漂泊无定,没有依靠,没有依靠,喻人生遭遇的凄凉悲苦喻人生遭遇的凄凉悲苦。如苏轼如苏轼卜算子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

22、静。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D、取鸿雁翱翔于天际,自由自在,喻、取鸿雁翱翔于天际,自由自在,喻一种超然于物外,自由自在的人生境界。一种超然于物外,自由自在的人生境界。如李白如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蓬莱文章建安骨,

23、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黄州数年是苏轼思想发生转黄州数年是苏轼思想发生转折的时期,也是他不断走向成折的时期,也是他不断走向成熟和睿智的时期,他以此保全熟和睿智的时期,他以此保全自己的岸然人格,也以此养护自己的岸然人格,也以此养护自己淳至的精神。其作于同一自己淳至的精神。其作于同一时期的数篇诗文,都为我们透时期的数篇诗文,都为我们透示了其中的端倪。示了其中的端倪。黄州贬谪时期的苏轼(黄州贬谪时期的苏轼(107910

24、84)时间时间词作词作诗句诗句思想感情思想感情1080卜算子卜算子1080西江月西江月1082念奴娇念奴娇1082定风波定风波1083浣溪沙浣溪沙拣尽寒枝不肯栖,拣尽寒枝不肯栖,拣尽寒枝不肯栖,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寂寞沙洲冷。寂寞沙洲冷。寂寞沙洲冷。中秋谁与共孤光,中秋谁与共孤光,中秋谁与共孤光,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凉北望。把盏凄凉北望。把盏凄凉北望。把盏凄凉北望。人生如梦,一尊人生如梦,一尊人生如梦,一尊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明月。还酹明月。还酹明月。还酹明月。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蓑烟雨任平生门前流水尚能西,门前流水尚能西,门前流水尚能西,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

25、发唱黄鸡。休将白发唱黄鸡。休将白发唱黄鸡。休将白发唱黄鸡。幽独凄清失意自伤幽独凄清失意自伤幽独凄清失意自伤幽独凄清失意自伤人生空幻壮志难酬人生空幻壮志难酬人生空幻壮志难酬人生空幻壮志难酬时运不济超脱旷达时运不济超脱旷达时运不济超脱旷达时运不济超脱旷达不畏坎坷笑看风雨不畏坎坷笑看风雨不畏坎坷笑看风雨不畏坎坷笑看风雨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热爱生活、旷达乐观在贬谪到黄州的初期,苏轼是低沉、苦闷的,但他很在贬谪到黄州的初期,苏轼是低沉、苦闷的,但他很快从中逃离出来。毕竟他是一个洒脱旷达的人。面对人生快从中逃离出来。毕竟他是一个洒脱旷达的人。面对人生的困境,他没有颓废,没

26、有逃避,而是以一种积极乐观的的困境,他没有颓废,没有逃避,而是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去挑战。所以,他战胜了生活,战胜了自我。心态去面对,去挑战。所以,他战胜了生活,战胜了自我。所以,我们才看到,黄州时期的苏轼是一个无畏风雨、笑所以,我们才看到,黄州时期的苏轼是一个无畏风雨、笑看坎坷的潇洒之人,是一个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旷达之看坎坷的潇洒之人,是一个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旷达之人。人。苏轼在黄州的心路历程苏轼在黄州的心路历程苏轼在黄州的心路历程苏轼在黄州的心路历程失意自伤失意自伤低沉苦闷低沉苦闷随遇而安随遇而安洒脱旷达洒脱旷达乐观豪迈乐观豪迈积极向上积极向上前期前期前期前期中期中期中期中期后

27、期后期后期后期 “在黄州的苏东坡是成熟了的苏东坡在黄州的苏东坡是成熟了的苏东坡”成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

28、,结果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怀古和前后和前后赤壁赋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马上就要产生。-(余秋雨(余秋雨苏东坡突围苏东坡突围)牛刀小试:宋代俞文豹对这首词有一段非常精辟牛刀小试:宋代俞文豹对这首词有一段非常精辟的解读,其中一部分被抹掉了,请在文中找出恰的解读,其中一部分被抹掉了,请在文中找出恰当的句子填空。当的句子填空。vv“”,明小不见察;,明小不见察;“”,群谤稍息也;群谤稍息也;“”,进退无处也;,进退无处也;“”,悄然孤立也;,悄然孤立也;“”,犹恐谗言也;犹恐谗言也

29、;“”,谁其知我也;,谁其知我也;“”,不苟附也;,不苟附也;“”,宁,宁甘冷淡也。甘冷淡也。v (宋)俞文豹(宋)俞文豹吹剑录吹剑录 牛刀小试:宋代俞文豹对这首词有一段非常精辟牛刀小试:宋代俞文豹对这首词有一段非常精辟的解读,其中一部分被抹掉了,请在文中找出恰的解读,其中一部分被抹掉了,请在文中找出恰当的句子填空。当的句子填空。vv“缺月挂疏桐缺月挂疏桐”,明小不见察;,明小不见察;“漏断漏断人初静人初静”,群谤稍息也;,群谤稍息也;“谁见幽人独谁见幽人独往来往来”,进退无处也;,进退无处也;“飘渺孤鸿影飘渺孤鸿影”,悄然孤立也;,悄然孤立也;“惊起却回头惊起却回头”,犹恐,犹恐谗言也;谗言也;“有恨无人省有恨无人省”,谁其知我也;,谁其知我也;“拣尽寒枝不肯栖拣尽寒枝不肯栖”,不苟附也;不苟附也;“寂寞沙洲冷寂寞沙洲冷”,宁甘冷淡也。,宁甘冷淡也。v (宋)俞文豹(宋)俞文豹吹剑录吹剑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