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中国古代民族关系课件

上传人:磨石 文档编号:240738299 上传时间:2024-05-04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5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丁丁中国古代民族关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丁丁中国古代民族关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丁丁中国古代民族关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丁丁中国古代民族关系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丁丁中国古代民族关系课件(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二讲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丁丁中国古代民族关系 一、民族融合史实与阶段特征一、民族融合史实与阶段特征 1、秦、秦秦始皇秦始皇 政治:政治:经济:经济:疆域民族:疆域民族:文化:文化:皇权、官僚体制、郡县制、秦律皇权、官僚体制、郡县制、秦律土地私有、统一度量衡土地私有、统一度量衡北击匈奴、难收百越、修长城、修驰道、开灵渠、统北击匈奴、难收百越、修长城、修驰道、开灵渠、统一车轨一车轨书同文、焚书坑儒、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严禁私学)书同文、焚书坑儒、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严禁私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定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定者阶段特征阶段特征 秦朝:秦朝:通过战争征服初建立了通过战争征服初建立了了

2、我国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了我国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丁丁中国古代民族关系 2 汉汉 汉武帝汉武帝 开拓:开拓:战争:战争:和亲(明帝):和亲(明帝):张骞通西域张骞通西域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昭君出塞昭君出塞阶段特征阶段特征 两汉:两汉:战争与和好并存,战争与和好并存,开拓与发展开拓与发展是主流。是主流。丁丁中国古代民族关系 3 魏晋南北朝:北魏孝文帝(魏晋南北朝:北魏孝文帝(X)背景:背景:汉化:汉化:影响:影响:中央政权崩溃、五胡乱华中央政权崩溃、五胡乱华移风易俗移风易俗 鲜卑汉化、民族融合,为重新统一奠定了基础鲜卑汉化、民族融合,为重新统一奠定了基础阶段特征阶段特征 魏

3、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各民族政权不断接触,民族融合高潮。各民族政权不断接触,民族融合高潮。丁丁中国古代民族关系 4 唐唐 唐太宗唐太宗 战争:战争:安抚:安抚:加强管理:加强管理:“天可汗天可汗”平定平定“突厥突厥”和亲和亲“文成公主文成公主”入藏入藏册封首领、设置中央派出机构册封首领、设置中央派出机构阶段特征阶段特征 隋唐:隋唐: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时期丁丁中国古代民族关系 5 宋宋 战争:战争:和平交往:和平交往:阶段特征阶段特征 两宋:两宋:(1)中原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政权中原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并立并立;(2)族政权之间有族政权之间有战

4、争冲突战争冲突,也有和平共处,以,也有和平共处,以和平共处为主流和平共处为主流。北宋北宋-辽(契丹)辽(契丹)-西夏(党项)西夏(党项)南宋南宋-金(女真)金(女真)-元(蒙古)元(蒙古)政治上互相承认政治上互相承认经济上设立榷场经济上设立榷场丁丁中国古代民族关系 6 元朝元朝 疆域疆域:汉化:汉化:新的民族新的民族 设新机构:设新机构:阶段特征阶段特征 元朝:元朝: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空前广大空前广大黄河流域契丹、女真黄河流域契丹、女真回族形成回族形成管辖西藏和台湾管辖西藏和台湾丁丁中国古代民族关系 7 清清 康熙康熙 内内:外:外:阶段特征阶段特征 清:清:

5、(1)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尤其是边疆地区的关系空前加强;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尤其是边疆地区的关系空前加强;(2)疆域版图在清朝前期最终奠定;疆域版图在清朝前期最终奠定;(3)各民族之间形成了不可分离的关系。各民族之间形成了不可分离的关系。平叛平叛-“三藩三藩”-收复台湾收复台湾-三征葛三征葛尔丹尔丹册封册封-班禅班禅雅克萨之战雅克萨之战丁丁中国古代民族关系n n(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9)中国历史上,与秦、南朝齐、宋同时并存的少数民族分别是n nA匈奴、契丹、满族 n nB契丹、鲜卑、匈奴n nC女真、鲜卑、匈奴 n nD匈奴、鲜卑、契丹D丁丁中国古代民族关系n n(2011年重庆市文综15)宋史记

6、载:“会元昊请臣,朝廷亦以厌兵,屈意抚纳”。宋朝对夏“屈意抚纳”的内容包括 n n重开边境贸易 割让幽云十六州 约为兄弟之国 封元昊为夏国王n nA B n nC DB丁丁中国古代民族关系n n(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14)乾隆自称有“十全武功”。他的主要“武功”包括n nA平定回部叛乱、统一天山南北 n nB首派驻藏大臣、实行金瓶掣签制n nC取得雅克萨大捷、签订尼布楚条约 n nD收复台湾、设立伊犁将军A丁丁中国古代民族关系n n(2011年海南省单科历史4)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述,元朝时“所有契丹人,即契丹省的居民,都被迫离开旧都而迁居新都”。这里的“契丹省”指的应当是 n nA岭北行省

7、B辽阳行省 n nC甘肃行省 D云南行省B丁丁中国古代民族关系n n(2010江苏历史卷,3)“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n n A宣政院 B中书省 n nC理藩院 D行中书省A丁丁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祖国西北,地域广阔。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农牧并存的人文特征,使这祖国西北,地域广阔。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农牧并存的人文特征,使这祖国西北,地域广阔。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农牧并存的人文特征,使这祖国西北,地域广阔。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农牧并存的人文特征,使这里成为各民族繁衍生息、交流融

8、合的家园。陕、甘、宁等地区曾是周、秦、汉、里成为各民族繁衍生息、交流融合的家园。陕、甘、宁等地区曾是周、秦、汉、里成为各民族繁衍生息、交流融合的家园。陕、甘、宁等地区曾是周、秦、汉、里成为各民族繁衍生息、交流融合的家园。陕、甘、宁等地区曾是周、秦、汉、唐立国之基。现代历史上,这里孕育了中国革命的圣地。西北的全面开发与社会唐立国之基。现代历史上,这里孕育了中国革命的圣地。西北的全面开发与社会唐立国之基。现代历史上,这里孕育了中国革命的圣地。西北的全面开发与社会唐立国之基。现代历史上,这里孕育了中国革命的圣地。西北的全面开发与社会经济发展,必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经济发展,必将为中华

9、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经济发展,必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经济发展,必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材料一材料一材料一材料一周、秦、汉、唐定都关中且国势强盛,并非只周、秦、汉、唐定都关中且国势强盛,并非只周、秦、汉、唐定都关中且国势强盛,并非只周、秦、汉、唐定都关中且国势强盛,并非只 因为关中农业经济繁盛、四因为关中农业经济繁盛、四因为关中农业经济繁盛、四因为关中农业经济繁盛、四周险塞,关中西北面、北面的山地、高原同样重要。西周末年,王室失去了山地周险塞,关中西北面、北面的山地、高原同样重要。西周末年,王室失去了山地周险塞,关中西北面、北面的山地、高原同样重要。西周末年

10、,王室失去了山地周险塞,关中西北面、北面的山地、高原同样重要。西周末年,王室失去了山地中中中中“戎戎戎戎”族的支持,被赶出了关中平原。秦国控制了山地,族的支持,被赶出了关中平原。秦国控制了山地,族的支持,被赶出了关中平原。秦国控制了山地,族的支持,被赶出了关中平原。秦国控制了山地,“遂霸西戎遂霸西戎遂霸西戎遂霸西戎”,积聚,积聚,积聚,积聚起雄视起雄视起雄视起雄视“山东山东山东山东”的力量;视死如归的战士与关中繁荣的农业经济,同是支撑秦统的力量;视死如归的战士与关中繁荣的农业经济,同是支撑秦统的力量;视死如归的战士与关中繁荣的农业经济,同是支撑秦统的力量;视死如归的战士与关中繁荣的农业经济,同

11、是支撑秦统一全国不可忽视的因素。由山地、高原中一全国不可忽视的因素。由山地、高原中一全国不可忽视的因素。由山地、高原中一全国不可忽视的因素。由山地、高原中“善骑射善骑射善骑射善骑射”的的的的“六郡良家子六郡良家子六郡良家子六郡良家子”组建的军组建的军组建的军组建的军队,也一直是汉朝军队的核心。隋及唐前期,关中在经济上已然衰落,远不能与队,也一直是汉朝军队的核心。隋及唐前期,关中在经济上已然衰落,远不能与队,也一直是汉朝军队的核心。隋及唐前期,关中在经济上已然衰落,远不能与队,也一直是汉朝军队的核心。隋及唐前期,关中在经济上已然衰落,远不能与“山东山东山东山东”相比,但依靠关陇为主体的府兵,以及

12、国家马场饲养的最多时达到四十相比,但依靠关陇为主体的府兵,以及国家马场饲养的最多时达到四十相比,但依靠关陇为主体的府兵,以及国家马场饲养的最多时达到四十相比,但依靠关陇为主体的府兵,以及国家马场饲养的最多时达到四十万匹的战马,仍足以控辖全国;当唐朝失去对西北山地的有效控制后,国势便一万匹的战马,仍足以控辖全国;当唐朝失去对西北山地的有效控制后,国势便一万匹的战马,仍足以控辖全国;当唐朝失去对西北山地的有效控制后,国势便一万匹的战马,仍足以控辖全国;当唐朝失去对西北山地的有效控制后,国势便一蹶不振。在历史学家吴于廑看来,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的互动,构成世界范围内蹶不振。在历史学家吴于廑看来,游牧世

13、界与农耕世界的互动,构成世界范围内蹶不振。在历史学家吴于廑看来,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的互动,构成世界范围内蹶不振。在历史学家吴于廑看来,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的互动,构成世界范围内农业时代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就中国历史来说,唐以后草原与中原农耕地区的农业时代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就中国历史来说,唐以后草原与中原农耕地区的农业时代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就中国历史来说,唐以后草原与中原农耕地区的农业时代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就中国历史来说,唐以后草原与中原农耕地区的互动更为广泛而深入。互动更为广泛而深入。互动更为广泛而深入。互动更为广泛而深入。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14、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n n(20112011年全国卷文综年全国卷文综年全国卷文综年全国卷文综39 39(历史部分(历史部分(历史部分(历史部分2020分)分)分)分)(1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关中周边地区对秦汉隋)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关中周边地区对秦汉隋)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关中周边地区对秦汉隋)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关中周边地区对秦汉隋唐统一强盛的作用。唐统一强盛的作用。唐统一强盛的作用。唐统一强盛的作用。丁丁中国古代民族关系(1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关中周边地区对秦)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关中周边地区对秦)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

15、学知识,概括关中周边地区对秦)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关中周边地区对秦汉隋唐统一强盛的作用。(汉隋唐统一强盛的作用。(汉隋唐统一强盛的作用。(汉隋唐统一强盛的作用。(8 8分)分)分)分)(4 4)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互动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互动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互动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互动”对唐以对唐以对唐以对唐以后中国历史的影响(后中国历史的影响(后中国历史的影响(后中国历史的影响(1212分)分)分)分)(4 4)影响:契丹、女真、蒙古族、满族等游牧民族先后建立跨)影响:契丹、女真、蒙古族、满族等游牧民族先后

16、建立跨)影响:契丹、女真、蒙古族、满族等游牧民族先后建立跨)影响:契丹、女真、蒙古族、满族等游牧民族先后建立跨草原与农耕地区的政权;草原地区与农耕地区在政治、经济、草原与农耕地区的政权;草原地区与农耕地区在政治、经济、草原与农耕地区的政权;草原地区与农耕地区在政治、经济、草原与农耕地区的政权;草原地区与农耕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相互影响日益深入;形成广泛而深入的民族融合,中国文化上相互影响日益深入;形成广泛而深入的民族融合,中国文化上相互影响日益深入;形成广泛而深入的民族融合,中国文化上相互影响日益深入;形成广泛而深入的民族融合,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疆域逐渐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疆域逐渐形成

17、。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疆域逐渐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疆域逐渐形成。(1 1)作用:)作用:)作用:)作用:北面、西北面山地、高原形成关中的地理屏障;北面、西北面山地、高原形成关中的地理屏障;北面、西北面山地、高原形成关中的地理屏障;北面、西北面山地、高原形成关中的地理屏障;输送了长于骑射的骁勇战士;提供了战马。输送了长于骑射的骁勇战士;提供了战马。输送了长于骑射的骁勇战士;提供了战马。输送了长于骑射的骁勇战士;提供了战马。丁丁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二、二、历代对外交往的范围和重大事件历代对外交往的范围和重大事件:1 两汉:朝鲜、日本、越南、中亚、两汉:朝鲜、日本、越南、中亚、南亚、西亚和欧洲的大秦。(两

18、条丝绸之南亚、西亚和欧洲的大秦。(两条丝绸之路)路)2 唐朝:朝鲜半岛、日本、天竺、唐朝:朝鲜半岛、日本、天竺、波斯、大食、欧洲、非洲。波斯、大食、欧洲、非洲。3 明朝:郑和下西洋;华侨开发南明朝:郑和下西洋;华侨开发南洋;西方殖民主义者的侵略活动和反侵洋;西方殖民主义者的侵略活动和反侵略斗争。略斗争。丁丁中国古代民族关系 中国古代对外交通路线的兴衰中国古代对外交通路线的兴衰:陆上陆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a)开通开通汉代;汉代;(b)盛行盛行唐朝;唐朝;(c)衰落衰落宋代。宋代。原因:民族战争不断,阻断了正常原因:民族战争不断,阻断了正常的贸易活动,土地荒漠化不断加剧。的贸易活动,土地荒漠化不断加剧。丁丁中国古代民族关系 海上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a)开通开通汉武帝以后,远达印度半岛南端;汉武帝以后,远达印度半岛南端;(b)繁荣繁荣唐朝,远达波斯湾;唐朝,远达波斯湾;(c)继继续繁荣续繁荣明朝,郑和船队曾远达红海明朝,郑和船队曾远达红海沿岸和非州东海岸;沿岸和非州东海岸;(d)衰落衰落明清,明清,政府实行政府实行“闭关政策闭关政策”,奥斯曼帝国的,奥斯曼帝国的海盗活动及其对西亚的掠夺。使这条交海盗活动及其对西亚的掠夺。使这条交通路线衰落下去。通路线衰落下去。丁丁中国古代民族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