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村垃圾生态处理 破解农村环境治理难题 四川省罗江县农村垃圾生态处理模式汇报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240697974 上传时间:2024-04-30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6.6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推进农村垃圾生态处理 破解农村环境治理难题 四川省罗江县农村垃圾生态处理模式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推进农村垃圾生态处理 破解农村环境治理难题 四川省罗江县农村垃圾生态处理模式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推进农村垃圾生态处理 破解农村环境治理难题 四川省罗江县农村垃圾生态处理模式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资源描述:

《推进农村垃圾生态处理 破解农村环境治理难题 四川省罗江县农村垃圾生态处理模式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进农村垃圾生态处理 破解农村环境治理难题 四川省罗江县农村垃圾生态处理模式汇报(3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推进农村垃圾生态处理 破解农村环境治理难题-四川省罗江县农村垃圾生态处理模式汇报罗江县隶属四川省德阳市,地处成都平原北部,浅丘地貌,面积448平方公里,总人口25万,辖10个镇、107个村、1220个组。2008年以来,我们把四川省委、省政府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重大部署与全域建设“中国幸福家园”的实践结合起来,针对农村垃圾量大面广的实际,积极试点,探索形成了农村垃圾生态处理“罗江模式”,受到住建部专家组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目前已在全省推广。2010年,我县被评为四川省“环境优美示范县”、“省级生态县”。农村垃圾生态处理流程建立四个运行体系“三种效益”明显问题和建议健全三项保障机制一、农

2、村垃圾生态处理流程户定点农户将垃圾进行一次分类,再将不能自行处理的部分倒入户定点垃圾池内。组分类组保洁人员每35天定期清理户垃圾池,将垃圾清运至组分类收集池,集中进行二次分类处理。分四类处理:一是石块、砖块等建筑垃圾就近填埋;二是塑料、金属、玻璃、纸板等可回收垃圾集中收集,作为废品回收;三是尘土、草木灰、秸秆等可降解堆沤垃圾进入堆沤间进行堆沤,作为农家肥;四是废旧衣物、织物等不可处理垃圾运至镇中转站进行集中处理。村收集村组保洁人员将组分类池分类后,不能处理的垃圾,定期转运至镇垃圾中转站。镇转运垃圾清运队伍每日对镇垃圾中转站的垃圾进行清运,通过密闭的垃圾转运车,运至县垃圾处理场处理。县处理引进生

3、活垃圾专业处理机构,按照垃圾处理工艺和流程,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一、农村垃圾生态处理流程户定点组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垃圾减量化收集、资源化利用户镇Title in here县Title in here村Title in here组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二、建立四个运行体系建立设施体系建立队伍体系建立回收体系建立培训体系(一)(二)(三)(四)(一)建立设施体系1、垃圾池覆盖到户按照完全覆盖的标准,每3-5户建1个户垃圾池,每组建12个生态处理池;按照方便群众、便于转运的原则,县指导、镇负责、村组配合,合理选点布局;按照“三个统一”的原则,县统一垃圾池建设标准、统一修建图纸、统一补助标准;按照融入

4、环境、建成景观的要求,对景区、精品村、公路沿线的垃圾池、清洁房精心设置、美化靓化。目前,全县垃圾池(房)总数达1.28万口,密度达4.9户/口。生态垃圾池:3*2*1.2(m)交通沿线小型清洁房:2*1.2*1.1(m)户垃圾收集设施:1*1*0.6(m)(一)建立设施体系2 2、工具装备到人、工具装备到人通过实践,自制出适合农村作业的“五小”环卫工具。目前,全县配备“五小”环卫工具1000余套。(二)建立队伍体系在乡镇成立建环所,配备管理人员1-3名。组建乡镇综合执法中队,县综合执法局下放执法权限,负责辖区内农村环境治理综合执法和集中管理。1、机构建设到镇(二)建立队伍体系2 2、队伍延伸到

5、组、队伍延伸到组乡镇按常住人口的千分之五,各村按3-5人,各组按1人配备清运保洁人员。组保洁员负责垃圾清运和分类,村保洁员负责主要交通沿线、村组公共区域的清扫保洁。全县已建立一支近2000人的农村环卫队伍。(三)建立回收体系村村回收点镇镇收购站县县可回收资源集中分拣中心县供销社组建再生资源回收公司,在县级设可回收资源集中分拣中心,在乡镇设收购站、每个村设回收点,形成了“县-镇-村”可回收资源收购网络。(三)建立回收体系培训回收站点和村组保洁人员,列出可回收垃圾项目、价格清单,发放至村组保洁员。各村落实一名保洁员每周固定一天在村回收点开展回收,方便组保洁员就近出售。实行再生资源回收政府补贴机制,

6、回收站点以略高于市价回收再生资源,差额部分财政补助。全县已有113个回收站点投入运营,仅今年就回收再生资源728吨,落实奖励补贴14.6万元。(四)建立培训体系1、开展“新公民”培训我县建立全省首个“新公民”培训基地,委托第三方专业培训学校,长期开展“新公民”培训,提升群众的文明素质。实现了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新农村向新型社区发展,“农民”向“市民”跨越,让群众愿意参与。农村农村新农村新农村农民农民城市城市新型新型社区社区市民市民延延 伸伸发发 展展跨跨 越越(四)建立培训体系2、开展垃圾分类培训保洁人员培训到人,编印通俗易懂的操作规范和工作手册,组建“本土专家”队伍,采取授课和实践相结合的方

7、式,培训垃圾分类知识和操作流程。制定村规民约和村庄卫生公约,印制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彩色宣传画,分发到农户,让群众知道怎么做。三、健全三项保障机制投 入 多 元 化参 与 群 众 化监 督 社 会 化(一)(二)(三)(一)投入多元化政府主导,县财政全额补贴县、镇、村、组设施建设、设备购置,保障工作条件;将镇、村630名保洁人员纳入公益性岗位,950万元日常运行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保证正常运转。群众主体,落实农户每人每月一元钱清洁费,用于补贴组保洁员工资。企业参与,发动受益企业出资建立公益基金,专项用于环境治理。以今年为例,全县运行经费共990万元,其中县财政补助780万元,群众160万元,企业50

8、万元。(二)参与群众化村、组每季度开展“卫生文明户”公开评比,群众推荐、投票表决、授牌奖励,增强群众的荣誉感。村组保洁人员以村民自治的方式产生,并接受群众监督评议,满意度超过90%的保洁人员兑现奖励补助,低于60%的不再续聘。(三)监督社会化建立群众监督有奖举报制度,对投诉举报属实的给予50元的奖励,鼓励群众监督。主动邀请媒体监督,市、县媒体不定期明察暗访,表扬先进、曝光落后,运用媒体的影响力提高群众知晓度。县主管部门每月暗访,并根据评分细则评出等次,评分结果与财政拨款、目标管理挂钩,用经济杠杆和行政手段推进环境治理工作。四、“三种效益”明显生 态 效 益经 济 效 益社 会 效 益(一)(二

9、)(三)两年来的实践显示,按生态处理方式,80%的垃圾可用作生态堆肥,2-5%的垃圾可就近填埋,3-5%的垃圾可回收利用,只有10-15%的垃圾需集中处理,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80%2%-5%3%-5%10%-15%(一)生态效益垃圾生态回收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垃圾面源污染问题,不仅实现了垃圾处理减量化、再利用,垃圾堆肥后每年还能产生大量的有机肥料,有利于生态农业发展。(二)经济效益经初步测算,实现生态回收处理后,全县每年因减少的垃圾转运费及相应的人员支出近千万元,并增加了近两千人农村群众就近就业。同时,农村面貌的改善,为我县发展乡村旅游营造了良好的环境。目前,罗江已建成全省“乡村

10、旅游示范县”,乡村旅游成为广大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三)社会效益通过建立垃圾生态处理模式,有效化解了农村垃圾转运的难题,推进了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向村、组、户延伸。通过村民自治,“每人每月一元钱”深入人心,群众主动缴纳“一元钱”,虽然不多,但是群众受到了教育,素质得到提升,自觉养成了卫生习惯。同时因交了卫生费,希望享受好的环境,人人都成为了卫生监督员,养成了参与和监督的习惯。五、问题和建议废旧电池、日光灯管、剧毒农药包装物等含重金属有毒害垃圾的集中收集处理工作,虽然目前已在开展试点,但市、县还缺乏集中处理的机构和手段。建议尽快出台相应政策,建立回收、处理机制。我县农村垃圾生态处理目前还主要按经验和传统进行操作,虽然我们出台了相应的分类标准,但生态堆肥等还缺乏技术支撑。建议出台相应标准,指导基层工作。农村地域广,建设农村环卫设施,保障正常运行投入大,如全部由县级财政投入,对中西部地区难度较大。建议建立经费投入机制。http:/http:/http:/http:/中国幸福家园罗江欢 迎 您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