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生物安全61087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40695739 上传时间:2024-04-30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4.4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实验室生物安全61087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实验室生物安全61087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实验室生物安全61087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资源描述:

《实验室生物安全6108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室生物安全61087(8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实验室生物安全实验室生物安全6108761087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重要意义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重要意义 我国及国外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我国及国外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相关法律法规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及实验室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及实验室人员培训人员培训 微生物菌毒种及样本的运输与保藏微生物菌毒种及样本的运输与保藏提纲提纲生物安全生物安全(biosafety)(biosafety)避避免免或或控控制制生生物物因因子子特特别别是是意意外外的的和和有有意意的的利利用用生生物物因因子子对对人人员员的的暴暴露露和和伤伤害害的的意意识识、措措施施、技技术。术。实验室生物安全 保

2、护工作人员避免接触实保护工作人员避免接触实验室工作中的生物因子的原则验室工作中的生物因子的原则和技术路线、避免实验生物因和技术路线、避免实验生物因子伤害风险的原则和措施。子伤害风险的原则和措施。生物安全实验室具有一定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具有一定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的实验室。的实验室。1.1.生物安全实验室(生物安全实验室(BSL)BSL)2.2.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ABSL)ABSL)良好的操作技术翔实的SOP 严格的管理标准化的建筑生物安全设备配置个人防护 Standard Standard Operating Operating ProcedureProcedure标准操作

3、规程标准操作规程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重要意义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重要意义一、保证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一、保证实验室工作人员的 安全安全 实验室相关感染实验室相关感染(laboratory associated infection)操作生物因子时发生操作生物因子时发生的试验生物因子的感染的试验生物因子的感染 实验室感染1941-Meyer and Eddie1941-Meyer and Eddie 美国74例实验室相关的布氏菌感染1949-Sulkin and Pike1949-Sulkin and Pike 222 例病毒感染(21 例死亡),仅有 27%与已知的事故相关 实验室感染1951,1965,1

4、976-1951,1965,1976-SulkinSulkin and Pike and Pike调查调查50005000多个多个实验室实验室 累计实验室相关感染累计实验室相关感染 39213921例;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感染最常见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感染最常见病原微生物:肝炎肝炎 布氏菌病布氏菌病肺结核肺结核 野兔热(土拉弗氏菌)野兔热(土拉弗氏菌)斑疹伤寒斑疹伤寒委内瑞拉马脑炎委内瑞拉马脑炎 39213921例实验室感染例实验室感染80%80%是由工作人员操是由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引起作失误引起20%20%是由设备故障引是由设备故障引起起 实验室感染感染的直接原因溢出和溢出和泼洒泼洒针

5、头和注射器针头和注射器锐器、碎玻璃锐器、碎玻璃动物的咬伤或抓动物的咬伤或抓离心机事故离心机事故微生物气溶胶微生物气溶胶 气溶胶(气溶胶(aerosolaerosol)n液体或固体悬浮于气体介质中液体或固体悬浮于气体介质中n粒径一般为粒径一般为 0.001-100m 0.001-100m的固的固态或液态微小粒子形成的稳定的态或液态微小粒子形成的稳定的分散体系分散体系气溶胶连连续续相相分散相分散相气态气态液态液态固态固态气态气态混合气混合气气溶胶气溶胶(雾)(雾)气溶胶气溶胶(尘)(尘)液态液态泡沫泡沫乳胶乳胶悬液悬液固态固态海绵海绵水晶凝胶水晶凝胶合金合金 能够产生微生物气溶胶的操作能够产生微生

6、物气溶胶的操作接种环操作接种环操作吸管操作吸管操作针头和注射器操作针头和注射器操作培养和划线培养培养和划线培养 混混合合微微生生物物悬悬液液、使使用用搅搅拌拌机机、混混合合器、超声波仪和混合用的仪器器、超声波仪和混合用的仪器 打开培养容器打开培养容器 ,感染性材料的溢出,感染性材料的溢出 真空真空 冻干和过滤冻干和过滤 接种鸡胚和培养物的收取接种鸡胚和培养物的收取 二、生物反恐的需要二、生物反恐的需要防范以危害人类健康为防范以危害人类健康为目标的生物恐怖事件目标的生物恐怖事件 生物恐怖生物恐怖(bio-terror):用生物因子(用生物因子(bio-agent)bio-agent)造成的恐怖造

7、成的恐怖 生物因子生物因子 (biological biological agentsagents)一切微生物和生物活性物质一切微生物和生物活性物质 可能致人、动物感染、过敏或中毒的一切微生可能致人、动物感染、过敏或中毒的一切微生物和其它相关的生物活性物质物和其它相关的生物活性物质基因修饰、细胞培养和生物体内寄生的微生物基因修饰、细胞培养和生物体内寄生的微生物 生物战剂(生物战剂(Biological agentBiological agent)在战争中用于伤害人、畜或毁坏农作物在战争中用于伤害人、畜或毁坏农作物的致病微生物或其所产生的毒素的致病微生物或其所产生的毒素 细菌、毒素、病毒、真细菌

8、、毒素、病毒、真菌、立克次体、衣原体菌、立克次体、衣原体生物武器(生物武器(Biological Biological weaponweapon)装有生物战剂的各种施放装置:装有生物战剂的各种施放装置:炮弹、航弹、集束炸弹和安装在火炮弹、航弹、集束炸弹和安装在火 箭或导弹弹头中的分散装置箭或导弹弹头中的分散装置 安装在飞机上安装在飞机上的各种布洒装置的各种布洒装置 面积效应大面积效应大 核武器(百万吨级)核武器(百万吨级)30 K 30 K 化学武器(化学武器(1515吨神经毒)吨神经毒)60 K 60 K 生物武器(生物武器(1010吨)吨)100 100,000 K000 K 危害时间长危

9、害时间长 在外环境中存活时间长在外环境中存活时间长 霍乱弧菌霍乱弧菌 20水中水中 40天天 炭疽芽胞炭疽芽胞 阴暗湿润土壤阴暗湿润土壤 数十年数十年 具传染性和自我增殖能力具传染性和自我增殖能力生物武器的特点生物武器的特点 生物专一性生物专一性 只使人、畜、农作物致病,不破坏无生只使人、畜、农作物致病,不破坏无生 命的生产命的生产/生活资料生活资料 难于防护、便于进行突袭、侦测困难难于防护、便于进行突袭、侦测困难 生产容易,成本低廉生产容易,成本低廉 每每K所需成本:所需成本:常规武器常规武器 2000美元美元 核武器核武器 800美元美元 化学武器化学武器 600美元美元 生物武器生物武器

10、 1美元美元生物武器的特点生物武器的特点巨大心理战效果实际杀伤效果巨大心理战效果实际杀伤效果三、新发与再发传染病防制的需要三、新发与再发传染病防制的需要新现与再现的传染病自1973年以来新现传染病30多种再现传染病20多种 中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n埃博拉出血热埃博拉出血热 n尼巴病毒脑炎尼巴病毒脑炎n拉萨热拉萨热n人类克雅氏病人类克雅氏病n西尼罗河脑炎西尼罗河脑炎n人猴痘人猴痘n裂谷热裂谷热n委内瑞拉马脑炎委内瑞拉马脑炎n侵袭性链球菌感染侵袭性链球菌感染四、医院感染控制的需要四、医院感染控制的需要 医院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中国卫生部,中国卫生部,19901990 病病

11、人人在在入入院院不不存存在在也也不不处处于于潜潜伏伏期期而而在在医医院院内内发发生生的的感感染染,同同时时也也包包括括在在医医院院内感染而在出院后才发病的病人。内感染而在出院后才发病的病人。医院感染率医院感染率WHO 3%WHO 3%20%20%平均平均 9%9%美国美国 5%5%英国英国 7.5%7.5%日本日本 5.8%5.8%中国中国 9.72%9.72%中山一院中山一院 5%5%三军大附院三军大附院 7.76%7.76%美国院内感染达美国院内感染达210210万例万例/每年每年我国我国500500万例万例 /每年每年内科约有内科约有1/41/4的死亡者与医院感染有关的死亡者与医院感染有

12、关 外科或重症监护室外科或重症监护室1/21/2死亡者死亡者 与医院感染有关与医院感染有关院内肺炎院内肺炎(美国美国)平平均均住住院院延延长长4-94-9天天,多多花花医疗费用医疗费用1010亿美元亿美元国内外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国内外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法规和指南全相关法规和指南 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 1983 1983年第一版,年第一版,19931993年第三版,年第三版,19991999年第四版年第四版 生物危害主要防护:生物安全柜的选择、安装生物危害主要防护:生物安全柜的选择、安装和使用和使用 20002000年第二版年第二版

13、美美 国国19831983年年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第一版第一版20032003年年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第二版(修订版)第二版(修订版)20042004年年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第三版第三版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组织(WHOWHO)我国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我国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n 19891989年年2 2月月2121日公布日公布l

14、 20042004年年8 8月月2828日日 修订修订l 20042004年年1212月月1 1日实施日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目的:目的: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民健康和公众卫生保障人民健康和公众卫生规定国家对传染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规定国家对传染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合,分类管理把我国流行的传染病分为把我国流行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丙类甲类、乙类、丙类三类三类甲类传染病(2种)n鼠疫鼠疫n霍乱霍乱 乙类传染病(25种)n传染性非典型肺炎n艾滋病n病毒性肝炎n脊髓灰质炎n人感

15、染高致病性禽流感n麻疹n流行性乙型脑炎n登革热n炭疽n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n肺结核n流行性出血热n狂犬病伤寒和副伤寒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百日咳白喉白喉新生儿破伤风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猩红热布鲁氏菌病布鲁氏菌病淋病淋病梅毒梅毒钩端螺旋体病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血吸虫病疟疾疟疾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肺炭疽 甲类传染病管理甲类传染病管理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n艾滋病艾滋病由甲类传染病管理改为乙类传染病管理由甲类传染病管理改为乙类传染病管理 丙类传染病(丙类传染病(1010种)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风疹风疹急性出血性

16、结膜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 黑热病黑热病包虫病包虫病丝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腹泻病 详细规定:对流行病预防、疫情报告、详细规定:对流行病预防、疫情报告、疫情控制和监督等疫情控制和监督等 严格要求严格要求 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 菌、毒种和病原体样本菌、毒种和病原体样本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n国务院国务院424424号令:号令:l 2

17、0042004年年1111月月1212日公布及实施日公布及实施l我国第一个具有法律效应的病原微生物生物我国第一个具有法律效应的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的法规安全的法规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病原微生物的分类和管理实验室的设立与管理实验室感染控制监督管理法律责任 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等严重后果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等严重后果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将受到处罚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将受到处罚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强调强调对中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病原对中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病原微生物,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从微生物,任何单位

18、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从事相关实验活动事相关实验活动 第一类病原微生物第一类病原微生物 能够引起人类或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消灭的微生物 第二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能能够够引引起起人人类类或或者者动动物物严严重重疾疾病病,比比较较容容易易直直接接或或者者间间接接在在人人与与人人、动动物物与与人人、动动物物与与动动物物间间传传播播的的微微生生物物 第三类第三类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 中等个体危险和有限群体危险中等个体危险和有限群体危险 可可感感染染发发病病,对对健健康康工工作作者者、群

19、群体体、家家畜或环境不会引起严重的危害的病原体畜或环境不会引起严重的危害的病原体 实实验验室室暴暴露露很很少少引引起起严严重重疾疾病病,有有有有效效治疗和预防措施,并且传播危险有限治疗和预防措施,并且传播危险有限 第四类第四类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 个体和群体低危险个体和群体低危险 不能导致健康工作者和动物致病的不能导致健康工作者和动物致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非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非致病生物因子)致病生物因子)各国病原微生物危险分级n1组织对象低病原微生物危险性高WHO病原微生物1234美国病原微生物1234日本日本微生物病毒12a2b3a3b4a4b英国病原微生物CBA中

20、国病原微生物4321“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二二六年一月十一日六年一月十一日 每个表格包括微生物英文名、中文名、分类学地位,微生物危害程度分类。表一为病毒分类名录表二为细菌、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分类名录表三为真菌分类名录。实验项目包括病毒培养、动物感染实验、未经培养的感染材料的操作、灭活材料的操作、无感染性材料的操作,微生物运输包装分类(A/B,UN编号)等项目。高度危害性-1类n鼠疫耶尔森氏菌、鼠疫耶尔森氏菌、霍乱弧菌霍乱弧菌(包括包括EL-torEL-tor弧菌弧菌);天花病毒、黄热病毒;天花病毒、黄热病毒(黑毒株黑毒

21、株)、新疆出血热、新疆出血热(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东、西方马脑炎病毒、东、西方马脑炎病毒、委内瑞接马脑炎病毒、拉沙热病毒、委内瑞接马脑炎病毒、拉沙热(Lassa)(Lassa)病毒、马堡病毒、马堡(Marburg)(Marburg)病毒、埃波拉病毒、埃波拉(Ebola)(Ebola)病病毒、猴疱疹病毒毒、猴疱疹病毒(猴猴B B病毒病毒);粗球孢子菌、荚;粗球孢子菌、荚膜组织胞浆菌、杜波氏组织胞浆菌。膜组织胞浆菌、杜波氏组织胞浆菌。中度危害性-2类 n土拉弗郎西丝氏菌、布氏菌、土拉弗郎西丝氏菌、布氏菌、炭疽芽胞菌炭疽芽胞菌、肉、肉毒梭菌、鼻疽假单胞菌、类鼻疽假单胞菌、麻毒

22、梭菌、鼻疽假单胞菌、类鼻疽假单胞菌、麻风分枝杆菌、风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n狂犬病病毒狂犬病病毒(街毒街毒)、森林脑炎病毒、流行性出、森林脑炎病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国内尚未发现病人在国外引起脑脊血热病毒、国内尚未发现病人在国外引起脑脊髓炎及出血热的其它虫媒病毒、登革热病毒、髓炎及出血热的其它虫媒病毒、登革热病毒、甲、乙型肝炎病毒;甲、乙型肝炎病毒;n各种立克次氏体各种立克次氏体(包括斑疹伤塞、包括斑疹伤塞、Q Q热热);鹦鹉热、鹦鹉热、乌疫衣原体、淋巴肉芽肿衣原体乌疫衣原体、淋巴肉芽肿衣原体;马纳青霉、;马纳青霉、北美芽生菌、付球孢子菌、新型隐球菌、巴西北美芽生菌、付球孢子菌、

23、新型隐球菌、巴西芽生菌、烟曲霉、着色霉菌芽生菌、烟曲霉、着色霉菌 低度危害性-3类 n脑膜炎奈瑟氏菌、脑膜炎奈瑟氏菌、肺炎双球菌、肺炎双球菌、葡萄状球菌、葡萄状球菌、链球菌链球菌、淋病奈瑟氏菌及其它、淋病奈瑟氏菌及其它致病性奈瑟氏菌、百日咳博德特氏菌、白喉棒杆菌及其它致病性棒杆菌、流致病性奈瑟氏菌、百日咳博德特氏菌、白喉棒杆菌及其它致病性棒杆菌、流感嗜血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感嗜血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空肠弯曲菌、酵米面黄杆菌、付溶血性森氏菌、空肠弯曲菌、酵米面黄杆菌、付溶血性 弧菌、变形杆菌、李斯特氏弧菌、变

24、形杆菌、李斯特氏菌、铜绿色假单孢菌、气肿疽梭菌、产气荚膜梭菌、破伤风梭菌及其它致病菌、铜绿色假单孢菌、气肿疽梭菌、产气荚膜梭菌、破伤风梭菌及其它致病梭菌;钩端螺旋体、梅毒螺旋体、雅司螺旋体。梭菌;钩端螺旋体、梅毒螺旋体、雅司螺旋体。n乙型脑炎病毒、脑心肌炎病毒、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以及未列入一、乙型脑炎病毒、脑心肌炎病毒、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以及未列入一、二类的其它虫媒病毒、新必斯二类的其它虫媒病毒、新必斯(Sindbis)(Sindbis)病毒、滤泡性口炎病毒、病毒、滤泡性口炎病毒、流感病毒、流感病毒、付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付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

25、脊髓灰质炎病毒、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腺病毒腺病毒、柯萨奇、柯萨奇(A(A及及B B组组)病毒、艾柯病毒、艾柯(ECHO)(ECHO)病毒及其它肠道病毒、疱疹类病病毒及其它肠道病毒、疱疹类病毒毒(包括单纯疱疹、巨细胞、包括单纯疱疹、巨细胞、EBEB病毒、水痘病毒病毒、水痘病毒)、狂犬病固定毒、风疹病毒;、狂犬病固定毒、风疹病毒;n致病性支原体致病性支原体;黄曲霉、杂色曲霉、梨孢镰刀菌、蛙类霉菌、放线菌属、奴;黄曲霉、杂色曲霉、梨孢镰刀菌、蛙类霉菌、放线菌属、奴卡氏菌属、石膏样毛癣菌卡氏菌属、石膏样毛癣菌(粉型粉型)、孢子丝菌。、孢子丝菌。微度危害性-4类 n生物制品、菌苗、疫苗

26、生产用各种减生物制品、菌苗、疫苗生产用各种减毒、弱毒菌种及不属于上述三类的各毒、弱毒菌种及不属于上述三类的各种低致病性的微生物菌种。种低致病性的微生物菌种。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废物医疗废物 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医疗废物登记登记内容 医医疗疗废废物物的的来来源源、种种类类、重重量量或或者者数数量量、交交接接时时间间、处处置置方方法法、最最终终去去向向以以及及经经办办人人签签名名等等项项目目,且且

27、登登记记资资料料至至少少保存年。保存年。按照医疗废物类别分置于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的专用包装物或密闭的容器内,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应有明显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天;应使用防渗漏、防遗撒的专用运送工具,按照本单位确定的内部医疗废物运送时间、路线,将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至暂时贮存点;医疗卫生机构产生的污水、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排泄物,应按国家规定严格消毒,达到国家规定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从事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活动的单位,应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经营许可证。医疗废物处置医疗废物处置我国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标

28、准和指南我国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标准和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GB1948920042004)20042004年年4 4月月5 5日审定,日审定,20042004年年1010月月1 1日实施日实施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n国家实验室生物安全强制执行的标准国家实验室生物安全强制执行的标准n我国第一部关于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国家标准我国第一部关于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国家标准n生物安全实验室认证认可的唯一国家标准生物安全实验室认证认可的唯一国家标准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n 实验室生物安

29、全管理和实验室建设原则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和实验室建设原则 生物安全水平分级生物安全水平分级 实验室设施设备的配置实验室设施设备的配置 个人防护个人防护 实验室安全行为要求实验室安全行为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的的 生物安全通用准则生物安全通用准则(WS 233WS 23320022002)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技术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技术规范(规范(GB50346GB5034620042004)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 生物安全防护的基本原则生物安全防护的基本原则 实验室

30、的分类分级及适用范围实验室的分类分级及适用范围 一般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基本要求一般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基本要求 实验脊椎动物生物安全防护实验脊椎动物生物安全防护 实验室生物危险标志及使用实验室生物危险标志及使用 法规、标准、规范、导则组织机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监督检查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及实验室人员培训标准操作程序(标准操作程序(SOPSOP)工作人员的健康监护工作人员的健康监护 实施危害评估,记录结果及采取措施的安排实施危害评估,记录结果及采取措施的安排 化化学学品品和和其其它它危危险险物物品品确确认认、安安全全存存放放与与处处置及监控程序置及监控程序 操作有害材料安全行为的程序操作有害材

31、料安全行为的程序 防止高风险和污染材料失窃的程序防止高风险和污染材料失窃的程序 确认培训需求和教材的方法确认培训需求和教材的方法 标准操作程序(标准操作程序(SOPSOP)实验室所有使用材料的安全数据程序;实验室所有使用材料的安全数据程序;实验室设备安全去污染和维护程序;实验室设备安全去污染和维护程序;紧急程序,包括漏出处理程序;紧急程序,包括漏出处理程序;事件记录、报告及调查;事件记录、报告及调查;废物处理和处置废物处理和处置 良好的操作规范n经过培训,通过考核,获得上岗证书经过培训,通过考核,获得上岗证书实验室所有相关人员实验室所有相关人员 管理人员管理人员 实验人员实验人员 运输工运输工

32、 清洁工清洁工 修理工修理工 n对所从事的病原微生物及相关操作进行危险评估对所从事的病原微生物及相关操作进行危险评估,制定制定全面、细致的标准操作规程和程序文件,对于关键的全面、细致的标准操作规程和程序文件,对于关键的危险步骤设计出可行的防护措施并熟悉这些细节危险步骤设计出可行的防护措施并熟悉这些细节n正确操作和使用各种仪器和设备正确操作和使用各种仪器和设备 ,对于各种可能的危,对于各种可能的危害应非常熟悉害应非常熟悉 n掌握各种感染性物质操作的一般准则和技术要点掌握各种感染性物质操作的一般准则和技术要点 良好的微生物学技术良好的微生物学技术是基本要求是基本要求专门的实验室设备专门的实验室设备

33、是一个补充,但是一个补充,但它绝不能替代正确的操作规程它绝不能替代正确的操作规程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及样本运输n n 尽量陆路运输;尽量陆路运输;n n 报卫生主管部门批准(跨省报卫生部)报卫生主管部门批准(跨省报卫生部)n n 包装、容器和标识符合要求包装、容器和标识符合要求n n 二人护送,不能通过城市公交二人护送,不能通过城市公交n n 发生泄漏发生泄漏2 2小时内报告小时内报告 联合国对感染性物质感染性物质的运输分类 A A类类 人人感感染染后后发发病病的的可可能能性性大大,传传染染性性强强,对人群危害性大的烈性感染性物质。对人群危害性大的烈性感染性物质。高度怀疑具有严重危害性的感染性

34、物质。高度怀疑具有严重危害性的感染性物质。采采用用P620P620包包装装要要求求:完完整整包包件件需需通通过过不不低低于于9 9米米的的跌跌落落测测试试;外外层层容容器器的的最最小小尺尺寸为寸为100100毫米毫米。B B类类 仅具有一般危险性,引起感染的机仅具有一般危险性,引起感染的机会较少的感染性物质。会较少的感染性物质。采用采用P650P650包装要求:包装要求:完整包件需通完整包件需通过不低于过不低于1.21.2米的跌落测试。米的跌落测试。感染性物质感染性物质运输的包装系统内层容器:内层容器:中层包装:中层包装:外层包装:外层包装:将样品采用防水、防漏将样品采用防水、防漏的内层容器包

35、装并贴上的内层容器包装并贴上指示内容物的标签指示内容物的标签内层容器和中层容器间应内层容器和中层容器间应放置足量的吸水性材料放置足量的吸水性材料硬质硬质保藏机构保藏机构n由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指定的保藏中由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指定的保藏中心或专业实验室,承担集中储存病原心或专业实验室,承担集中储存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n实验室在相关实验活动结束后,应及实验室在相关实验活动结束后,应及时将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就时将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就地销毁或送交保藏机构保管。地销毁或送交保藏机构保管。中国医学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中国医学真菌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中国医学真菌菌

36、种保藏管理中心中国医学真菌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中国医学真菌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中国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南京中国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南京中国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南京中国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南京中国医学细菌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中国医学细菌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中国医学细菌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中国医学细菌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北京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北京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北京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北京中国医学病毒保藏管理中心中国医学病毒保藏管理中心中国医学病毒保藏管理中心中国医学病毒保藏管理中心 中国中国中国中国CDCCDC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北京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北京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北

37、京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北京保藏管理保藏管理 帐目(帐目(总帐和分类帐)和实际库总帐和分类帐)和实际库存相符;存相符;有进出和操作记录:有进出和操作记录:编号(唯一标示号);编号(唯一标示号);来源;来源;名称(名称(种名和株名);种名和株名);保存方法和保存日期;保存方法和保存日期;批号或代次;批号或代次;分发。分发。菌(毒)种和样本的销毁菌(毒)种和样本的销毁 应获批准;应获批准;记录销毁原因、销毁时间、方法、记录销毁原因、销毁时间、方法、品种和数量;品种和数量;放置灭菌指示标志,确认灭菌效果放置灭菌指示标志,确认灭菌效果 保藏管理保藏管理 特殊微生物如炭疽、肉毒毒特殊微生物如炭疽、肉毒毒素和

38、破伤风杆菌应在专用操作间素和破伤风杆菌应在专用操作间使用专门设备操作,必要时应间使用专门设备操作,必要时应间歇灭菌。歇灭菌。供应和使用供应和使用 只对单位,不对个人供应;只对单位,不对个人供应;只对单位,不对个人供应;只对单位,不对个人供应;使用一类菌(毒)种,卫生部批准;使用一类菌(毒)种,卫生部批准;使用一类菌(毒)种,卫生部批准;使用一类菌(毒)种,卫生部批准;使用二类菌(毒)种,省卫生厅批准;使用二类菌(毒)种,省卫生厅批准;使用二类菌(毒)种,省卫生厅批准;使用二类菌(毒)种,省卫生厅批准;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不邮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不邮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不邮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不邮寄;特殊行业使用病原微生物需省卫生厅批准;特殊行业使用病原微生物需省卫生厅批准;特殊行业使用病原微生物需省卫生厅批准;特殊行业使用病原微生物需省卫生厅批准;国际交流国际交流 卫生部科教司负责办理卫生部科教司负责办理出入境证明出入境证明 小 结n实验室工作人员和社会安全的需要实验室工作人员和社会安全的需要n生物反恐的需要生物反恐的需要n新发和再发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的需要新发和再发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的需要n医院感染控制的需要医院感染控制的需要谢谢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