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骨骼肌收缩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40695679 上传时间:2024-04-30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8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实验一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骨骼肌收缩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实验一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骨骼肌收缩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实验一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骨骼肌收缩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资源描述:

《实验一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骨骼肌收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一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骨骼肌收缩(3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实验一实验一 坐骨神经腓肠肌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标本的制备 骨骼肌收缩骨骼肌收缩目的和原理目的和原理蛙类的某些基本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与哺乳类动物有相似之处,而且其离体组织的生活条件比较简单,易于控制和掌握,来源也较丰富,由此在生理学实验,尤其是细胞生理学的某些实验中,常用蛙或蟾蜍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来观察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刺激与反应的规律及肌肉收缩的特点等。制备具有正常兴奋收缩功能的蛙制备具有正常兴奋收缩功能的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是生理学实验的基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是生理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之一。本操作技术之一。材料材料蟾蜍或蛙;蛙板、探针、粗剪刀、细剪刀、尖镊子、玻璃分针、大头针、培养

2、皿、滴管、瓷碗、锌铜弓或铝银电极、任氏液。步骤步骤1 1 1 1、毁脑脊髓、毁脑脊髓、毁脑脊髓、毁脑脊髓 取蟾蜍一只,用左手握住,以示指压其头部前端使其尽量前俯,右手持探针自枕骨大孔处垂直刺入,到达椎管,即将探针改变方向刺入颅腔,向各侧不断搅动,彻底捣毁脑组织;再将探针原路退出,刺向尾侧,捻动探针使逐渐刺入整个椎管内,捣毁脊髓。此时蟾蜍下颌呼吸运动应消失,四肢松软,即成为一毁脑脊髓的蟾蜍(pithed toad)。否则须按上法再行捣毁。2剪除躯干上部及内脏剪除躯干上部及内脏 用粗剪刀在颅骨后方剪断脊柱。左手握住蟾蜍脊柱,右手将粗剪刀沿两侧(避开坐骨神经)剪开腹壁。此时躯干上部及内脏即全部下垂。

3、剪除全部躯干上部及内脏组织,弃于瓷碗内。3剥皮剥皮 避开神经,用左手持圆头镊子夹住脊柱,右手捏住皮肤边缘,逐步向下牵拉剥离皮肤。拉至大腿时,如阻力较大,可先剥下一侧,再剥另一侧。将全部皮肤剥除后,将标本置于盛有任氏液的培养皿中。4、分离两腿、分离两腿:避开坐骨神经,用粗剪刀从背侧剪去骶骨,然后沿中线将脊柱剪成左右两半,再从耻骨联合中央剪开(为保证两侧坐骨神经完整,应避免剪时偏向一侧)。将已分离的标本浸入盛有任氏液的培养皿中。5、游离坐骨神经:、游离坐骨神经:取腿一条,先用玻璃分针沿脊柱侧游离坐骨神经腹腔部,然后用大头针将标本背位固定于干净蛙板上。再用玻璃分针循股二头肌和半膜肌之间的坐骨神经沟,

4、纵向分离暴露坐骨神经之大腿部分,直至分离至腘窝胫神经分叉处。然后剪断股二头肌腱、半腱肌和半膜肌肌腱,并绕至前方剪断股四头肌腱。自上向下剪断所有坐骨神经分支。将连着34节椎骨的坐骨神经分离出来。6、完成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完成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将已游离的坐骨神经搭在腓肠肌上。用粗剪刀自膝关节周围向上剪除并刮净所有大腿肌肉,在距膝关节约1cm处剪断股骨。弃去上段股骨,保留部分即为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骨骼肌的单收缩与强直收缩骨骼肌的单收缩与强直收缩一、实验目的一、实验目的1.学习和掌握骨骼肌收缩的记录方法学习和掌握骨骼肌收缩的记录方法2.观察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反应的关系观察刺激强

5、度与肌肉收缩反应的关系3.观察骨骼肌的单收缩、收缩的总和以及强观察骨骼肌的单收缩、收缩的总和以及强直收缩现象直收缩现象二、原理二、原理腓肠肌由许多肌纤维组成,刺激腓肠肌时,不同的刺激强度会引起肌腓肠肌由许多肌纤维组成,刺激腓肠肌时,不同的刺激强度会引起肌肉的不同反应。当刺激强度过小时,肌肉不发生收缩反应,刺激为阈肉的不同反应。当刺激强度过小时,肌肉不发生收缩反应,刺激为阈下刺激。而能引起肌肉发生收缩反应的最小刺激为阈刺激,刺激的强下刺激。而能引起肌肉发生收缩反应的最小刺激为阈刺激,刺激的强度称为阈强度,当全部肌纤维同时收缩时,出现最大的收缩反应,引度称为阈强度,当全部肌纤维同时收缩时,出现最大

6、的收缩反应,引起最大收缩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最适刺激强度。起最大收缩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最适刺激强度。肌肉组织对于一个阈上强度的刺激发生一次迅速的收缩反应,称为单肌肉组织对于一个阈上强度的刺激发生一次迅速的收缩反应,称为单收缩。单收缩的过程可分三个时期:潜伏期、缩短期和舒张期。收缩。单收缩的过程可分三个时期:潜伏期、缩短期和舒张期。两个同等强度的阈上刺激,相继作用于神经肌肉标本,如果刺激间隔两个同等强度的阈上刺激,相继作用于神经肌肉标本,如果刺激间隔小于单收缩的时程,则出现两个收缩反应的重叠,称为收缩的总和。小于单收缩的时程,则出现两个收缩反应的重叠,称为收缩的总和。强直收缩:不完全强直收

7、缩;完全强直收缩。强直收缩:不完全强直收缩;完全强直收缩。a bcd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单收缩曲线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单收缩曲线三、试剂与器材三、试剂与器材蛙、计算机、生物信号处理系统、解剖针、手术蛙、计算机、生物信号处理系统、解剖针、手术剪、圆头手术镊、尖头手术镊、玻璃分针、蛙板、剪、圆头手术镊、尖头手术镊、玻璃分针、蛙板、肌槽、连接导线、张力换能器、刺激输出线、任肌槽、连接导线、张力换能器、刺激输出线、任氏液、棉线、培养皿。氏液、棉线、培养皿。肌槽肌槽张力换能器张力换能器1、剥制有活性的坐骨神经、剥制有活性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腓肠肌标本(在任氏液中浸泡十分钟左右,使其兴奋性较稳定)。(在任氏

8、液中浸泡十分钟左右,使其兴奋性较稳定)。2、连接实验装置、连接实验装置 将张力换能器和肌槽固定在铁支架上,肌肉标本的股骨固定将张力换能器和肌槽固定在铁支架上,肌肉标本的股骨固定于肌槽侧面的小孔中,腓肠肌跟腱的结扎线连于张力换能于肌槽侧面的小孔中,腓肠肌跟腱的结扎线连于张力换能器的受力片上,连线应松紧适宜,并与桌面垂直,张力换器的受力片上,连线应松紧适宜,并与桌面垂直,张力换能器的输入端与第四通道相连能器的输入端与第四通道相连四、实验内容四、实验内容(步骤)3、调节刺激器,改变刺激强度(从弱到强),观察刺激强调节刺激器,改变刺激强度(从弱到强),观察刺激强度变化对肌肉收缩的影响度变化对肌肉收缩的

9、影响四、实验内容四、实验内容(步骤)四、实验内容四、实验内容(步骤)4、单收缩的分析、单收缩的分析电极直接刺激腓肠肌,测量单收缩的电极直接刺激腓肠肌,测量单收缩的3 3个个时程:潜伏期、收缩期和舒张期时程:潜伏期、收缩期和舒张期刺激参数不变,刺激坐骨神经,再测量单刺激参数不变,刺激坐骨神经,再测量单收缩的三个时程收缩的三个时程四、实验内容四、实验内容(续)5、复合收缩的分析、复合收缩的分析刺激强度不变刺激强度不变,调整刺激频率调整刺激频率,记录不完全记录不完全强直收缩曲线。强直收缩曲线。逐渐增大刺激频率,记录腓肠肌的完全强逐渐增大刺激频率,记录腓肠肌的完全强直收缩曲线。直收缩曲线。五、注意事项

10、五、注意事项标本制备时要注意保持标本的标本制备时要注意保持标本的湿润湿润标本制备时尽量标本制备时尽量避免使用尖锐的器械避免使用尖锐的器械,以免损伤神经、肌肉,以免损伤神经、肌肉使用电刺激时,使用电刺激时,刺激强度不宜太大刺激强度不宜太大,否则可能导致神经的损,否则可能导致神经的损伤伤实验中保持换能器与标本连线的实验中保持换能器与标本连线的张力不变张力不变标本未给刺激即出现挛缩,是由于标本未给刺激即出现挛缩,是由于漏电漏电引起,请检查连接引起,请检查连接每两次剌激之间要让标本休息每两次剌激之间要让标本休息30秒,秒,连续刺激不可超过连续刺激不可超过5s。并用任氏液湿润标本,以保持良好兴奋性。并用

11、任氏液湿润标本,以保持良好兴奋性。1、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肌肉的收缩曲线出现什么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肌肉的收缩曲线出现什么变化,绘出该变化的曲线,并在相应部位标出对变化,绘出该变化的曲线,并在相应部位标出对应的刺激强度的大小,其中必须标出应的刺激强度的大小,其中必须标出阈刺激强度阈刺激强度、最适刺激强度最适刺激强度的大小,最后再分析肌肉收缩曲线的大小,最后再分析肌肉收缩曲线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2、直接刺激腓肠肌与刺激神经的单收缩曲线有何不、直接刺激腓肠肌与刺激神经的单收缩曲线有何不同,绘出各自的曲线并说明原因。同,绘出各自的曲线并说明原因。六、结果分析(作业)六、结果分析(作业)六、结果分析(作业)六、结果分析(作业)3、观察和记录单收缩和复合收缩曲线(不完全强、观察和记录单收缩和复合收缩曲线(不完全强直和完全强直收缩)并对其特性进行分析(刺直和完全强直收缩)并对其特性进行分析(刺激神经或肌肉任选一种),测出复合收缩的临激神经或肌肉任选一种),测出复合收缩的临界刺激频率界刺激频率结束语结束语谢谢大家聆听!谢谢大家聆听!3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