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开放性”试题题组专练(四)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0691593 上传时间:2024-04-3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6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开放性”试题题组专练(四)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开放性”试题题组专练(四)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开放性”试题题组专练(四)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开放性”试题题组专练(四)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开放性”试题题组专练(四)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开放性”试题题组专练(四)1.(2018福建漳州二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世纪初,普鲁士首相施泰因称:“我们无需去摧毁所有的老传统,而是必须对它们作合乎时代精神的改造。我们不仅反对那些民主的空想家,而且也反对那些诸侯专横权利的捍卫者。从现状中,我们能发展起这样一种局势,它既不会砸毁一切,又能超出原有结构的气氛不断上演新的剧目。” 摘编自丁平探析普鲁士面临危亡而改革强国的促成因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传承与变革”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12分)(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科举隋创唐兴,唐代是中

2、国科举发展史上的早期,当时的科第人物是北方士人占绝对优势。安史之乱以后,南方士子在科场中开始崭露头角,到北宋中期,科场录取人数的比例开始出现南北倒置现象,南方举子在科场竞争中转而占据了绝对优势,这种南北差异的变易,到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引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关于科举取才的南北地域之争。争论的双方以司马光和欧阳修为代表,司马光代表了朝中长于经史的北方派,针对南方士子科场的绝对优势,力主按地域均衡举额分路取人,提出了著名的“逐路取人”思路。到了明代,南方举子在科场的压倒性优势继续存在,南北地域之争又起波澜,引发了科举史上有名的南北榜事件。1425年,大学士杨士奇提出南北分卷的设想。两年后,这

3、一设想成为现实,南北卷制度正式实施,自此,科举录取按南、北、中(不易划定为南或为北的区域)进行分地域按比例录取。然而,按大的区域录取毕竟还是会造成各省取中人数的不均,一些边远省份由于教育的落后甚至出现被“遗漏”的情况。因此,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南北卷制度被分省定额取中制度所取代,即按各省应试人数多寡“钦定会试中额”,一直实行到科举终结。科举取才中的南北地域之争科举考试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录取名额如何分配的问题。围绕“科举取才的南北地域之争”任选角度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12分)答案精解精析1.答案 示例一

4、: 论题: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制度传承与变革相结合的典范。(3分)论述:英国是一个传统的君主制国家。大宪章签订后,英国议会雏形产生。此时,王权明显凌驾于议会之上。“光荣革命”后,国王和议会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等法律,限制王权;随着内阁制度的完善,国王实际上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君主立宪制确立。君主制、议会制等传统得以继承,但国王与议会权力对比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8分)因此,可以说,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制度传承与变革相结合的典范。(1分)示例二:论题:罗斯福新政兼有传承与变革的双重色彩。(3分)论述:1929年,从美国开始的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为化解美国经济危机,罗斯福总统推行新政。新政期

5、间,罗斯福通过议会立法,出台一系列法律,以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和民主制度,属于原有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范畴;新政期间颁布的一系列法律和推行的措施,开启了国家对经济大规模干预的先河,这是应对危机的重大变革。(8分)因此,罗斯福新政体现了“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兼有传承与变革的双重色彩。(1分)示例三:论题: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思想是对洛克思想的传承与变革。(3分)论述:洛克是英国启蒙思想家,他认为国家权力由行政权、外交权、立法权等构成,其中前两种权力属于国王,后一种权力属于立法机关,形成了早期的三权分立思想。孟德斯鸠在继承洛克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等三权分立思想。(8分)由此

6、可见,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思想是对洛克分权思想的传承与变革。(1分)解析从材料信息看,施泰因强调无须摧毁传统,应该对它们作合乎时代精神的改造。结合世界史知识,从对传统的继承和对传统的变革角度拟定论题,如政治制度的传承与变革、经济体制的传承与变革,进步思想的传承与变革等,结合相关史实阐述。注意论题明确,史实正确,论证充分。2.答案示例1观点:科举取才的南北地域之争是南北方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3分)隋唐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在北方,科举取士的人才北方也占绝对优势;从唐代后期到宋代,伴随着北方战乱、江南经济的发展,科场录取人数的比例开始出现南北倒置现象,南方科举及第人数远远超过北方;明清时期,江南经

7、济进一步发展,工商业市镇兴起,在商品经济繁荣的基础上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南方举子在科场的压倒性优势依然明显,导致南北分卷制度、分省定额取中制度相继出台。总之,科举取才的南北地域之争根源在于江南地区经济文化的持续发展,这种不平衡在科举考试上就体现为地域之争。(9分)示例2观点:科举制度下地域平衡原则的推行,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有利于维护国家的大一统。(3分)隋唐时期,科举取士的人才北方占据绝对优势,到了宋代,南方科举及第人数远远超过北方,由此导致科举取才的南北地域之争。代表北方的司马光力主按地域均衡举额分路取人,明代南北分卷制度、清朝分省定额取中制度,较好地解决了科举考试中南方录取比

8、例过大、南北方内部边远落后省份录取名额过少的弊端。地域平衡原则的推行,一方面能够最大限度笼络全国士子,扩大封建统治基础,同时对于调动落后地区士人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当地的文化教育水平、维护中华民族统一,具有进步意义。(9分)(学生若从其他角度回答,例如“科举制度下地域平衡原则的推行,反映了科举取士的不断完善”等,只要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均可同等赋分)解析史实涉及的是中国古代史,围绕“科举取才的南北地域之争”,根据材料提炼观点。材料中从唐朝“北方士人占绝对优势”到“北宋中期,科场录取人数的比例开始出现南北倒置现象”的转变的原因是南北方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重心南移)。“科举取才的南北地域之争”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制度的完善,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有利于维护国家的大一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