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成本、费用报表分析.doc

上传人:Wo****Z 文档编号:24066273 上传时间:2021-06-20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4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03成本、费用报表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03成本、费用报表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03成本、费用报表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资源描述:

《03成本、费用报表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3成本、费用报表分析.doc(3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03,成本、费用报表分析第三章 成本、费用报表分析 本章提要 成本费用水平的高低与企业的收益性和获利能力的大小有着内在联系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加摄成本管理。本章以降低成本费用水平为主线以成本费用报表为主要信息来源阐述了成本费用报表的意义、种类;成本费用报表分析的重点内容;成本费用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成本费用报表分析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节 费用和产品成本的概念 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流出包括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企业发生的各项费用中凡是在一定时期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或支出的耗费称为生产费用;凡是为某生产经营期间而发生或支出的为了维持一定生产经营能力的

2、费用为期间费用。 一、制造成本的分类 典型的制造企业购买原材料并通过生产将这些原材料转化成完工产品。这一从原材料到完工产品的转化产生于对工人和机器的使用。依照公认会计原则一件产品的成本包括:(1)原材料成本;(2)直接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人工成本;(3)其他生产成本(即间接生产成本或产品制造费用)的合理分摊。总之原材料、人工、产品制造费用构成了一件产品的完全生产成本。 对于具体的某个成本项目应该归为产品成本还是期间成本各公司的观点存在分歧。一些公司将辅助生产过程如: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工业工程设备维护和产品成本该算等过程中发生的成本作为产品制造费用从而归为产品成本。而另一些公司则把其中一些或全部的

3、辅助职能过程中发生的成本当作期间成本。 制造业公司将发生的某些成本划归为期间成本还是产品成本。对其报告的净收益有很大影响。期间成本是成本所发生期间内的费用。而产品成本一开始就要增加到主体的资产总额中直到产品售出时产品成本才会对收益产生影响而这可能要比成本发生的会计期间晚。与销售相关的存货越多从产品成本发生到对收益产生影响的时间间隔越长。 商业公司的全部成本除商品存货的取得成本外都是期间成本。因此发生在给定期间内的所有人工成本和其他经营成本都影响期间收益。而在制造业公司里人工成本和其他与制造过程相联系的成本开始时都只影响存货价值只有在包含这些成本的货物被销售时制造成本才会影响期间收益。 1. 直

4、接材料生产中使用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它们的成本被直接追溯到了所生产的产品上。 2. 直接人工徒手或使用机器进行生产其努力被直接追溯到他们所生产的产品中的工人的工资和其他工资性费用。 3. 制造费用一个总括性类别。它包括除了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成本以外的所有制造成本。例如工厂设备、管理人员工资、设备修理和机器折旧等。 注意到制造成本并不立即记为当期费用这一点十分重要。相反它们是生产存货的成本并且在存货被售出以前都保留在资产负债表上。因此制造成本经常被称为产品成本(或存货成本)。 二、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 “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这两个术语对于说明制造成本和经营费用的区别是很有帮助的。在制造环境下产品成

5、本是那些为制造存货所发生的费用。这样在相关产品被售出前产品成本代表着存货。由此它们被作为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加以报告。当产品最终售出时产品成本从资产负债表中转移到利润表中。在利润表中产品成本被作为主营业务成本从收入中扣除。 (制造成本是生产存货的成本它是一项资产。因此这些支出被称为成本而不是费用。未耗用完的成本是资产;已耗用完的成本是费用。) 同一段时间相联系而不是和存货的生产相联系的经营费用被称为期间费用。期间费用被直接记入费用帐户。这样处理是假定当费用发生时其收益已在同期完全确认。期间费用包括所有的销售费用、总务及管理费用、利息费用和所得税费用等。总之在期间费用被分类为公司毛利的减项在利润表

6、中同主营业务成本分别列示。 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在财务报表中的流转如图31所示。 资产负债表 采购成本或 流动资产: (制造成本) 发生时 存货 货品销售时 利润表 收入 期间费用 销货成本 (经营费用和 毛利 所得税) 发生时 费用 净收益 图31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在财务报表中的流转 成本费用报表是以企业产品成本和经营管理费用核算的账簿为依据定期编制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产品成本和经营管理费用水平及构成情况的数字形式的书面报告。成本和费用是企业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企业再生产过程各个环节的组织、衔接是否平衡财产物资是否充分利用各项管理是否到位都会在企业的成本费用水平中体现出来。因此成本费用报表的分析是

7、会计报表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有些企业成本管理基础工作比较薄弱各项费用计划不完整定额老化甚至人为估计成本导致利润虚假。为此经营管理者在阅读和分析成本费用报表时应当紧密结合企业成本费用管理的现状重点注意以下方面: 1. 了解企业成本费用计划的执行情况;分析成本费用的计划或定额是否符合现实核算的要求。 2. 分析成本费用计划完成或未完成的原因找出主要影响因素总结成本费用管理中取得的成绩进一步强化成本费用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3. 分析有关指标寻求进一步降低成本费用的有效途径和措施合理地确定责任成本中心和控制指标挖掘潜力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4. 分析成本费用的发展趋势为进行生产经营决策、制定

8、成本费用计划、确定目标利润提供依据。 5. 了解企业在成本费用管理中存在哪些问题是否有进行虚假的成本费用核算计算虚假利润的违法行为存在。 应该强调的是成本费用报表不是对外报送或公布的报表它是企业的内部报表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者服务。因此成本费用报表的种类、格式、报表项目和编制方法都由企业自定财政部没有统一规定。本书以工业企业为例对成本费用报表进行说明成本类报表一般包括产品生产成本表、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费用类报表一般包括制造费用明细表、管理费用明细表、财务费用明细表、营业费用明细表。 第二节 成本报表分析 一、产品生产成本表分析 产品生产成本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产品总成本的报表。

9、该表应按月定期编制是企业经营管理者每月必须阅读和分析的报表。设置这张报表的目的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产品的成本情况这里的全部产品包括可比产品和不可比产品两部分。可比产品是指企业上一年度正式生产过具有上年成本资料的产品;不可比产品是指企业上一年度没有正式生产过没有上年成本资料的产品。 (一)产品生产成本表的一般格式 产品生产成本表的一般格式见表 3l 。 表 31 产品生产成本表 编制单位: 200 年 12 月 单位:元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实际产量 单位成本 本月总成本 本年累计总成本 本 月 本 年 累 计 上 年 实 际 平 均 本 年 计 划 本 月 实 际 本年 累 计 实

10、际 平 均 按上 年实 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 按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算 本 月 实 际 按上 年实 际平 均单 位成 本计 算 按本 年计 划单 位成 本计 算 本 年 实 际 _ _ _ _ _ _ 可比产品合计 64000 62200 62360 793000 770800 773340 其中:甲 件 120 1500 300 2905 297 298 36000 35400 35640 45000 442500 447000 乙 件 80 980 350 335 334 333 28000 26800 26720 343000 328000 326340 不可比产品合计 30700 3134

11、0 35425 357900 其中:丙 件 220 2600 110 112 111 24200 24640 286000 288600 丁 件 100 1050 65 67 66 6500 6700 68250 69300 全部商品产品 64000 92900 93700 793000 1125050 1131240 (二)产品生产成本表的分析内容与方法 产品生产成本表分析的重点是可比产品在企业年初制定的成本计划中对可比产品都规定其成本降低任务因此产品生产成本表的分析首先应分析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的完成情况。分析的方法是首先计算出可比产品成本的本期实际降低额和降低率然后与计划降低额和计划降低

12、率进行比较。 .计算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降低率。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 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 本年累计实际总成本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 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 100% 代入表31中的数字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为: 79300077334019660(元)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为: 19660 100% 793000 2.5% 2.计算实际与计划的差异(本年计划降低40000元;本年计划降低率4%)。 计划成本 降低额 计划产量 ( 上年实际单位成本 本年计划单位成本 ) 计划成本降低率 计划成本成本降低额 (计划产量上年

13、实际单位成本) 100% 降低额的差异实际降低额计划降低额 降低率的差异实际降低率计划降低率 代入表1中的数字降低额的差异为: 196604000020340 降低率的差异为: 2.5%4%1.5% 3.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时主要分析三个因素即产品单位成本变动、产品品种结构变动和产品产量变动。这三个因素对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和降低率有不同的影响其中产品单位成本变动、产品品种结构变动既影响降低额又影响降低率;产品产量变动只影响降低额不影响降低率(这是因为可比产品成本的实际降低额和降低率都是根据实际产量计算的计算成本降低率时分子和分母都使用相同的产量)。因此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变

14、动的因素有三个即产品单位成本变动、产品品种结构变动和产品产量变动;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变动的因素有两个即产品单位成本变动和产品品种结构变动。在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时应分别从这些因素入手进行分析。 (1)产品单位成本变动的影响。 1)对降低额的影响。 7708007733402540(元) 上式的计算说明由于单位成本升高使可比产品实际成本比计划成本上升了2540元也就是说在未完成降低额计划的20340元中因为产品单位成本变动的占了2540元。 2)对降低率的影响。 上式的计算说明由于单位成本升高使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差0.32%未完成降低任务。 (2)产品品种结构变动的影响。 1)对降低率的影响。

15、 1.5%0.32%1.18% 上式之所以这样计算的原因是产品产量的变动只影响降低额不影响降低率因此影响降低率的因素只有产品单位成本变动和产品品种结构变动两个。降低率未完成计划的总差异是l.5%其中产品单位成本变动占了0.32%剩余的1.18%就是产品品种结构变动的影响了。 2)对降低额的影响。 7930001.18%9357(元) 上式的计算说明由于产品品种结构发生变动使可比产品实际成本比计划成本上升了9357元也就是说在未完成降低额计划的20340元中因为产品品种结构变动的占了9357元。 (3)产品产量变动的影响。 20340254093578443(元) 产品产量变动只影响可比产品成本

16、降低额不影响降低率上式的计算结果说明由于产品产量发生变动使可比产品实际成本比计划成本上升了8443元。也就是说在未完成降低额计划的20340元中因为产品产量变动的占了8443元。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该企业本年度可比产品成本没有完成降低任务单位成本变动、产品品种结构变动、产品产量变动都产生了影响但其中影响比较大的因素是产品品种结构变动。应进一步分析变动的原因是市场变化的需要、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还是在生产计划制定上、均衡生产上存在问题以进一步强化管理。 上述分析还可以采用另外的计算方法列示如下以供参考: (1)产品产量变动的影响。 产量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 ( 实际产量 计划产量 ) 上年实际

17、单位成本 计划成本降低率 (2)产品品种结构变动的影响。 品种结构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 ( 实际 产量 上年实际单位成本 )( 实际 产量 计划单位成本 )( 实际 产量 上年实际单位成本 ) 计划成本降低率 品种结构变动对成本降低率的影响 品种结构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 (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 100% (3)产品单位成本变动的影响。 产品单位成本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 实际产量 ( 计划单位成本 实际单位成本 ) 产品单位成本变动对成本降低率的影响 产品单位成本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 (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 100% 除上述分析外在对产品生产成本表进行分析时还要注意分析企业对

18、可比产品、不可比产品的分类是否准确有无在可比产品与不可比产品之间故意升高或降低不可比产品成本借以人为调整可比产品成本的弄虚作假现象。 例:根据下表32产品生产成本表计算填表33、34;并进行产品成本分析。 表32 产品生产成本表 编制单位: 200 年 12 月 单位:元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产量 单位成本 计划成本 本年总成本 计划 实际 上年 实际 本年 计划 本年 实际 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 按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算 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 按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算 本年实际成本 可比产品合计 28000 24540 29000 25100 25640 其中:甲 件 100 80 100

19、95 93 10000 9500 8000 7600 7440 乙 件 300 350 60 50 52 18000 15000 21000 17500 18200 不可比产品合计 其中:丙 件 20 18 80 85 1600 1440 1530 全部商品产品 28000 26140 29000 2654 27170 表33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情况综合分析表 产品名称 计划 实际 实际比计划 降低额 降低率 降低额 降低率 降低额 降低率 甲 500 5% 560 7% 60 2% 乙 3000 16.67% 2800 13.33% 200 3.34% 合计 3500 12.5% 3360 1

20、1.59% 140 0.91% 在表33中实际比计划降低额实际降低额计划降低额 实际比计划降低率实际降低率计划降低率 根据可比产品成本综合分析表可以得到下列结论: (1)甲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比计划降低额大即超额完成计划降低任务60元多降低2个百分点因此甲产品完成降低任务。 (2)乙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没有达到计划降低额的要求比计划降低额少完成200元成本使实际降低率比计划降低率少3.34%因此乙产品没有完成降低任务。 (3)企业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比计划降低额少140元降低率少0.61%。可比产品由于乙产品没有完成任务所以企业没有完成计划降低任务。 表34 三因素影响成本计划降低情况表 影响计

21、划降低额 影响计划降低率 产品产量变动 产品品种变动 产品单位成本变动 合计 125(有利) 275(有利) 540(不利) 140(不利) 0.95% 1.86% 0.91% 根据以上分折结果结合前面的分析可进行如下评价: (1)企业没有完成成本降低任务成本实际降低额比计划降低额少了140元实际降低率比计划降低率低0.91%。进一步分析可分别得到产品产量、品种结构、产品单位成本的影响。 (2)产品产量变动减少了企业没有完成成本降低任务的数量使企业超过计划降低任务125元。细分析其中原因可发现虽然甲产品产量没有达到计划要求但是乙产品产量达到了计划要求并使产量超过了计划50件。因此;虽然企业完成

22、了成本降低的任务但是要注意甲产品并没有达到计划要求所以必须对甲产品的市场营销工作加强管理以便制定合理的、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产量。 (3)产品品种结构的变动同样也减少了企业没有完成成本降低任务的数量使企业超过计划降低任务275元。结合表32我们可以发现甲产品降低任务为5%而乙产品降低任务为16.67%该企业多生产了降低任务高的乙产品而少生产了降低任务低的甲产品因此出现了调整产品结构有利于完成成本降低任务的情况。 (4)产品单位成本上升是造成企业没能完成成本降低任务的主要因素它使得企业超过计划降低任务540元。其中甲产品完成了成本降低任务使实际单位成本要低于计划单位成本2元。但乙产品实际单位成本(

23、52元)比计划单位成本(50元)要多。因此下一步还应重点研究乙产品单位成本升高的原因。 这个例子说明对企业经营活动的评价不能只从某项分析结果来看而要综合多种因素来考虑。 二、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分析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是反映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各种主要产品单位成本情况的报表。该表按主要产品分别编制。每种主要产品编制一张。设置这张报表的目的是要进一步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各种主要产品的成本构成情况。通常情况下对企业产品成本影响较大的是企业生产的主要产品(产量大产值高生产稳定)要进一步分析企业产品成本升降的原因必须对企业的主要产品成本构成情况进行分析即按成本项目进行分析找出影响成本升降的主要

24、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控制和管理。 (一)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一般格式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一般格式见表35。 表35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 产品名称: 产品销售单价:元 产品规格: 本月实际产量:件 计量单位:件 本年累计实际产量:件 成本项目 历史先进水平 上年实际平均 本年计划 本月实际 本年累计实际平均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生产成本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主要材料(用量) 2. 60 28 25 113 81 38 45 164 80 36 46 162 4.8千克 82 35.5 46.8 164.3 4.5千克 82 35 47 164 4.1千克 (二)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

25、的分析内容与方法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中列示了企业产品成本的历史先进水平、上年实际平均、本年计划和本期实际等资料在对各项成本项目进行分析时可以视分析的目的选择其中某项为基数将本期实际与基数进行对比分析的重点是各个项目本期实际与对比基数的差异差异分为量差和价差两个方面。这样分析的目的是要找出影响成本的主要因素。现以表32中本年实际与本年计划的对比为例来说明分析内容与方法。 另补充资料如下:直接材料本年计划单价16.67元本年累计实际平均单价20元;单位产品生产工时本年计划16小时本年累计实际平均14小时;小时工资率本年计划2.25元本年累计实际平均2.5元;制造费用小时费用率本年计划2.875元本

26、年累计实际平均3.357元。 1.计算差异。 (1)直接材料差异。 本期实际与本期计划的差异额: 82802元(超支2元) 量差分析消耗量变化的影响: (4.14.8)16.6711.67元 价差分析单价变化的影响: 4.1(2016.67)13.65元 (2)直接人工差异。 本期实际与本期计划的差异额: 33361元(节约1元) 量差分析工时变化的影响: (1416)2.254.5元 价差分析小时工资率变化的影响: 14(2.32.25)3.5元 (3)制造费用差异。 本期实际与本期计划的差异额: 47461元(超支1元) 量差分析工时变化的影响: (1416)2.8755.75元 价差分析

27、小时费用率变化的影响: 14(3.3572.875)6.75元 2.对差异进行分析。计算后从两方面入手进行分析:影响成本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各因素的责任人是谁。 (1) 影响成本的主要因素。 1) 直接材料。上述计算可以看出单位产品的直接材料费用超支2元其原因是:由于实际消耗量降低单位成本中的直接材料费实际比计划节约11.67元;而由于直接材料的单价升高单位成本中的直接材料费实际比计划超支13.65元二者综合作用的结果单位产品中的直接材料费用超支2元。很明显直接材料费用的超支是由于单价升高导致的直接材料的单价是影响成本的一个主要因素。 2)直接人工。上述计算可以看出单位产品的直接人工费用节约1元

28、其原因是:由于单位产品生产工时降低单位成本中的直接人工费实际比计划节约4.5元;而由于小时工资率升高单位成本中的直接人工费实际比计划超支3.5元二者综合作用的结果单位产品中的直接人工费用节约1元。人工费用虽然节约了1元但是可以很明显地看到直接人工费用中由于生产工时降低带来的节约几乎被小时工资率的升高抵消了。应将小时工资率的控制作为重点。 3)制造费用。上述计算可以看出单位产品的制造费用超支1元其原因是:由于单位产品生产工时降低单位成本中的制造费用实际比计划节约5.75元;而由于小时费用率升高单位成本中的制造费用实际比计划超支6.75元二者综合作用的结果单位产品中的制造费用超支1元。很明显制造费

29、用的超支是由于小时费用率升高导致的小时费用率是影响成本的一个主要因素。 (2) 各因素的责任人。 1) 直接材料。上面的分析说明直接材料的控制重点是单价材料的单价就是材料的采购成本。采购成本控制的责任人不是生产车间而是采购部门。因此应将管理的重点放在采购部门应对材料的采购成本进行分析。 首先分析采购成本的确定是否正确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允许计入材料采购成本的费用是:材料买价;运杂费(包括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仓储费等等不包括按规定根据运输费的一定比例计算的可抵扣的增值税额);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整理挑选费(包括整理挑选中发生的工、费支出和必要的损耗并减去回收的下脚废料价值)

30、;购入物资负担的税金(如关税等)和其他费用。不允许计入材料采购成本的费用是:采购人员的差旅费、运输途中的不合理损耗、入库后的整理挑选费、购入材料的增值税(进项税)。 其次分析采购计划的制定是否符合最佳经济效益原则在采购地点、采购品种、规格、采购数量、运输方式的确定上有无损失浪费、不合理的现象存在。还要分析在材料采购的管理上有无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分析找出管理的薄弱环节落实目标责任制。 材料费用的分析是成本分析的重点材料费用的管理也是企业资金管理的重点。国家经贸委曾经于1999年4月8日在山东省潍坊亚星集团召开现场会推广亚星集团物资采购管理的经验。在这次会议上国家经贸委有关负责人在讲话中指出工业企

31、业各种物资采购的成本一般要占到企业销售成本的70%左右但是当前由于不少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致使企业未能采购到质优价廉的各种物资从而大大增加了生产经营成本。这是造成目前许多国有企业成本猛增、效益流失、连年亏损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也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重要潜力之所在。 2) 直接人工。上面的分析说明直接人工的控制重点是小时工资率。影响小时工资率的因素较为复杂。这里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客观因素有时往往是企业不可控制的比如: 按照国家工资制度改革的要求职工增加了工资导致产品成本中的工资费用上升。因此应分析具体情况。如果属于用工不合理、岗位设置不合理或者人员配备不合理(在这里企业应避免盲目追求“高

32、学历”的倾向合理用工否则既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又会导致工资费用上升)则应会同生产部门、人事部门共同来解决。 3) 制造费用。上面的分析说明制造费用的控制重点是小时费用率。影响小时费用率的因素也较为复杂。一般应配合制造费用明细表分析如下方面:首先分析费用开支的项目是否合理;其次分析各项目的支出是否有审查制度是否失控;再次分析影响制造费用的重点项目是什么。制造费用控制的责任人就是基本生产车间的管理人员。 上面是用本期实际与本期计划进行比较分析还可以运用这种方法将本期实际同历史最好水平、上年实际或国内外同行业同类企业进行对比分析。 第三节 费用报表分析 费用报表包括制造费用明细表、管理费用明细表、财

33、务费用明细表和营业费用明细表。这些费用从性质上讲是不相同的。制造费用是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费用这项费用的高低直接影响产品生产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营业费用不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称为“期间费用”这三项费用的高低不影响产品生产成本直接影响当期利润。但是这些费用又有共同点都是按照“重要性原则”将许多项费用综合起来核算的。因此在分析上有许多共性的东西。为便于分析首先将各费用明细表分析中共性的东西归纳起来介绍。 一、各费用明细表的分析目的与方法 (一)分析目的 设置各种费用明细表的目的一般为: 1. 按照各费用的组成项目反映费用的构成内容以便于分析各项费用的开支是否合理。 2. 按照各费用

34、组成项目反映各项费用的上年周期实际数、本年计划数、本月实际数和本年累计实际平均数可以进一步分析各项费用计划的执行结果与前期对比的发展趋势。 3. 按照各费用项目的构成反映各费用各个项目的变化以便于分析各项费用超支或节约伪原因以及对产品成本和本期利润产生的影响。 (二)分析方法 对各项费用明细表的分析主要采用对比分析法和构成比率分析法。 首先应采用对比分析法视分析的目的选择表中的某项数字为基数将本期实际与基数进行对比确定各个项目本期实际与对比基数的差异。分析时可以将各项费用的本期实际数与计划数进行对比分析计划的执行结果;可以将各项费用的本期实际数与上期实际数进行对比了解其增减变化分析发展趋势。

35、其次应采用构成比率分析法以各项费用的总额为基数分别用各项费用的各个项目与总额进行计算求出所占比重以找出影响费用总额的重点项目确定管理的重点环节。 (三)各项费用分析应注意的问题 1. 凡是在有关制度中规定了费用开支比例和提取标准的费用项目应首先进行分析看该项目是否符合有关制度的规定。例如管理费用中的业务招待费是以年销售净额为基数按一定比例确定支出数额。以企业年销售净额在1500万元以下的为例业务招待费的支出不得超过年销售净额的0. 5%在对业务招待费项目进行分析时就可以按有关规定来衡量其支出是否合理。 2. 不能仅从某项费用绝对数的增减来评价费用的控制情况要联系与之相关的生产经营业务量的增减变

36、化来评价。例如营业费用中的宣传、广告费本期比上期增加了5000元不能简单地认为费用没有很好的加以控制应结合主营业务收入的增减来加以评判如果该项费用的增长速度小于收入的增长速度则费用的增加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 3. 由于各项费用包括的项目都比较多分析不能泛泛进行应该选择费用比重较大、超支或节约数额较大的项目有重点地进行分析。 下面分别介绍各种费用明细表的基本格式和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 二、制造费用明细表 制造费用是企业基本生产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各项费用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可以计入制造费用核算的包括工资和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

37、停工损失等。 如果该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多种产品制造费用不能直接记入产品成本需要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在不同的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然后计入各产品的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明细表就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制造费用及其构成情况的报表。该表一般按车间分别编制然后加以汇总。 (一)制造费用明细表的一般格式 制造费用明细表的一般格式见表3。 表 制造费用明细表 公司 200年12月 单位:元 项目 本年计划数 上年同期实际数 本月实际数 本年累计实际数 工资及福利费 折旧费 修理费 办公费 水电费 机物料消耗 低值易耗品摊销 劳动保护费 保险费 在产品盘亏、毁损 停工损失 其他 合计 75240 51240 3229

38、2 35940 41880 35760 743 42204 17000 31128 363427 5981 4192 3096 2792 3347 2832 57 3571 1100 2858 2240 4342 36386 6492 4284 2784 2544 3432 2700 54 3336 1500 2560 4248 33934 76648 52584 32340 32892 41849 32544 650 39794 18500 17870 4170 20831 370672 (二)制造费用明细表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 制造费用明细表分析的基本方法和目的已经在前面作了说明即该表中按照

39、制造费用的明细项目列示了各项费用的本年计划数、上年同期实际数、本月实际数和本年累计实际数等资料在对各项目进行分析时可以视分析的目的选择其中某项资料为基数将本期实际与基数进行对比找出制造费用的有关差异并运用构成比率分析法分析影响制造费用的主要因素。需要特殊强调的是: 1. 制造费用发生在基本生产车间许多费用的发生是与产品生产相联系的属于生产性费用如折旧费、修理费、机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等等。这些费用的高低与产品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某项费用超支就是不合理的。比如本期为了增加产量满足市场需求将原来的两班生产改为三班生产必然要增加机物料的消耗这是正常的、合理的不能认为成本管理上存在

40、薄弱环节。问题的查找应实事求是。 2. 制造费用中的有些项目只要发生一般都是管理不良的结果属于不良性费用应从管理上找原因。它们是“在产品盘亏、毁损”、“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等。 三、管理费用明细表 管理费用是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可以计入管理费用核算的包括行政管理部门的职工工资和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差旅费、工会经费、待业保险费、劳动保险费、董事会费(包括董事会成员津贴、会议费和差旅费等)、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含顾问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技术转让费、

41、矿产资源补偿费、无形资产摊销、职工教育经费、研究与开发费、排污费、存货盘亏或盘盈(不包括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的存货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等。管理费用与产品生产没有直接关系因此不计入产品生产成本而是按发生的期间进行归集将当期的实际发生数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的高低不影响产品成本直接影响当期利润。管理费用明细表就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管理费用及其构成情况的报表。该表应该按月编制。 (一)管理费用明细表的一般格式 管理费用明细表的一般格式见表。 表 管理费用明细表 公司 200年12月 单位:元 项目 本年计划数 上年同期实际数 本月实际数 本年累计实际数 工资及福利费 折旧费

42、办公费 差旅费 运输费 保险费 租赁费 修理费 咨询费 诉讼费 165000 118445 78000 73500 90000 35000 28600 45000 0 0 19850 9764 6753 7213 6840 2530 4200 3540 0 0 14600 10056 6241 5984 7986 2900 2128 3996 0 0 176290 120943 75652 74382 95684 35000 28600 48325 10000 0 排污费 绿化费 物料消耗 低值易耗品摊销 无形资产摊销 存货跌价损失 坏账损失 研究开发费 技术转让费 业务招待费 工会经费 职工

43、教育经费 待业保险费 劳动保险费 税金 房产税 车船使用税 土地使用税 印花税 材料、产成品盘 亏和毁损净损失 其他 4000 18000 11800 10000 8500 12000 3000 0 0 11000 3000 2250 0 5500 8000 (略) (略) (略) (略) 1000 3000 0 0 873 1152 795 986 2900 3000 0 5312 258 194 0 450 862 (略) (略) (略) (略) 2431 569 0 0 952 964 820 1050 3500 0 0 3450 260 195 0 491 705 (略) (略) (略

44、) (略) 1500 465 5000 18000 11540 10500 9800 12400 3500 0 0 12300 3093 2320 0 5890 8462 (略) (略) (略) (略) 2100 4982 合计 734595 80472 68243 774763 (二)管理费用明细表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 管理费用明细表分析的基本方法和目的基本上与制造费用相同。在对各项目进行分析时可以视分析的目的选择其中某项资料为基数将本期实际与基数进行对比找出管理费用的有关差异并运用构成比率分析法分析影响管理费用的主要因素。需要特殊强调的是:管理费用发生在行政管理部门费用的发生与产品生产无直接

45、联系费用项目多大部分费用是固定费用应编制预算加以控制。在分析时首先应对费用按性质进行分类分析哪些费用的发生是正常的哪些是不正常的;哪些是管理上的原因哪些不是管理上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和控制。管理费用各项目按性质一般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1. 管理性费用。如工资及福利费、办公费、差旅费、修理费、业务招待费等等。这类费用的高低一般反映企业的管理水平应从管理上找原因。 2. 发展性费用。如研究开发费、职工教育经费、绿化费等等。这类费用的高低与企业的未来发展相关不能简单地与管理水平挂钩应将费用支出与带来的效益相比较进行分析。 3. 保护性费用。如坏账准备(年末按规定提取部分)、存货跌价准备(年末按规

46、定提取部分)、保险费、待业保险费、劳动保险费等等。这类费用的高低与企业防范生产经营风险和劳动保护条件的改善相关可以避免未来的损失因此也不能简单地与管理水平挂钩还是应将费用支出与带来的效益相比较进行分析。 4. 不良性费用。如材料与产成品盘亏和毁损的净损失、产品“三包”损失等等。这类费用的发生与管理有直接的关系必须从管理上找原因。 四、财务费用明细表 财务费用是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可以计入财务费用核算的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失(减汇兑收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等。财务费用与产品生产也没有直接关系不计入产品生产成本按发生的期间进行归集将当期的

47、实际发生数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它同管理费用一样费用的高低不影响产品成本直接影响当期利润。财务费用明细表就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财务费用及其构成情况的报表。该表应该按月编制。 (一)财务费用明细表的一般格式 财务费用明细表的一般格式见表。 表财务费用明细表 200年12月 单位:元 项目 本年计划数 上年同期实际数 本月实际数 本年累计实际数 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 汇兑损失(减汇兑收益) 金融机构手续费 其他 12400 0 3000 0 1500 0 362 0 1896 0 217 0 35620 0 4821 0 合计 15400 1862 2113 40441 (二)财务费用明细表

48、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 财务费用是为筹集企业生产经营资金而发生的费用的高低直接取决于企业的负债特别是银行借款。因此在分析财务费用时必须结合企业的借款来进行。首先应分析借款结构(长短期借款比例)、借款利率、借款期限与生产经营需要是否相符看能否通过调整借款结构控制财务费用。其次应分析筹资成本、筹集资金带来的效益看能否通过改变筹资渠道控制财务费用。 五、营业费用明细表 营业费用是企业在商品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可以计入营业费用核算的包括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和广告费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的职工工资及福利费、类似工资性质

49、的费用、业务费等经营费用。商品流通企业在购买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和入库前的整理挑选费等也列入营业费用核算。营业费用与产品生产也没有直接关系不计入产品生产成本按发生的期间进行归集将当期的实际发生数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它的高低也不影响产品成本直接影响当期利润。营业费用明细表就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营业费用及其构成情况的报表。该表应该按月编制。 (一)营业费用明细表的一般格式 营业费用明细表的一般格式见表。 表3 营业费用明细表 公司 200年12月 单位:元 项目 本年计划数 上年同期实际数 本月实际数 本年累计实际数 工资及福利费 业务费 运输费

50、 装卸费 包装费 保险费 展览费 广告费 差旅费 租赁费 低值易耗品摊销 专设销售机构办公费 委托代销手续费 销售服务费 折旧费 其他 30800 12000 42570 22900 40300 9800 0 50000 14000 0 5940 8756 0 0 9856 0 2680 950 3215 2000 3340 823 0 3800 1200 0 498 735 0 0 820 0 2973 986 3547 1916 3842 935 0 4000 1173 0 453 896 0 0 894 0 37066 13520 40182 19573 47251 00 0 68000

51、 18642 0 5436 9214 0 0 10563 0 合计 246922 20_1 21615 279547 (二)营业费用明细表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 营业费用明细表分析的基本方法和目的基本上与上述费用的分析方法相同在对各项目进行分析时可以视分析的目的选择其中某项资料为基数将本期实际与基数进行对比找出营业费用的有关差异并运用构成比率分析法分析影响营业费用的主要因素。需要特殊强调的是: 1. 营业费用发生在销售过程费用项目较多大部分费用是变动费用随着销售量的变化而变化。在分析时应将营业费用的增减变动同销售量的增减变动结合起来考核分析这些费用的发生和变动是否合理、正常。 2. 营业费用中有相

52、当一部分费用的效益要在未来反映出来如展览费、广告费等对这类费用的分析应当连续几个时期进行将营业费用与销售收入进行对比如果销售收入的增长大于营业费用的增长即使营业费用的绝对数是上升的也属于正常情况;反之则应强化费用的控制和管理。 本章小结 本章介绍了成本费用报表分析的意义;成本费用报表的种类;成本费用报表分析的内容和分析方法。通过本章学习应重点掌握成本费用报表包括哪些文件;成本费用报表分析的重点内容是什么;分析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各费用报表分析时应注意的问题。 = (3)产品成本报表的分析 产品成本报表的分析属成本的事后分析主要是对全部产品成本的分析和主要产品成本的分析以及主要产品单位成本的分析。

53、成本报表分析主要是检查、评价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以便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提高成本管理水平降低产品成本。 二、产品成本预测分析 1. 成本变动趋势的分析 企业产品成本的变动一般有一定的规律性。这种规律通常会在各个时期成本变动中反映出来。分析产品成本在过去各个时期的增减变动趋势对于未来时期产品成本的预测是非常重要的。根据产品成本的变动趋势预测未来时期的产品成本是预测分析的常用方法。 成本预测的数量模型为直接方程式:yabx 上式中:a代表固定成本; b代表单位变动成本。 只要求出a与b值就可以用这个直线方程式分析预测在任何产量(x)下的产品总成本(y)。 确定a与b值的方法常用以下三种: (1)高低点

54、法 高低点法是通过分别观察产品“产量”的最高、最低点和成本的最高、最低点之间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所占比例用该比例测算预期产品成本的一种分析预测方法。 例:某企业A产品2000年1月至6月份的产量与成本资料如表7-1所示。 衰7-1 月份 1 2 3 4 5 6 产量(辆) 2000 2100 2150 2200 2250 2300 成本(万元) 6000 6040 6045 6710 6885 6825 从上表中所列可以看到1月份产量最低6月份产量最高。根据这两个月之间的产量变动差额和成本变动差额计算每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即单位变动成本。 因为:yabx 所以:yb_x by/x b 最高产量期成本最低产量期成本 最高产量最低产量 68236000 23002000 2. 75(万元) 因为:yabx 所以:aybx 代入低点:a60002. 752000500(万元) 第 34 页 共 3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