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课程与课程改革

上传人:sym****28 文档编号:240652283 上传时间:2024-04-27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98.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7章 课程与课程改革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第7章 课程与课程改革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第7章 课程与课程改革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资源描述:

《第7章 课程与课程改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章 课程与课程改革(3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七章第七章 课课 程程 与与 课课 程程 改改 革革 课程的概念218,课程的类型219,课程编制235的方法241,我国中小学的课程编制(3个层次)24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内容p255(六六个目标个目标、课程结构221-223)*课程标准 学学 习习 要要 点点第七章第七章 课课 程程 与与 课课 程程 改改 革革第一节第一节 课课 程程 概概 述述一、课程概念一、课程概念P218 课程 curriculum“跑道”-教学科目 广义课程P219它是指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教学学科科目目的的目目的的、内内容容、范范围围、分分量量和和进进程程的的总总和和,以及为学生个性全面

2、发展而营造的学学校校环环境境的全部内容(包括课外活动 校园文化等)。狭义课程P219特指某一门具体的学科的内容、活动及进程。Eg:语文课程 英语课程二、课程类型二、课程类型 与结构结构(一一)学学科科课课程程和和经经验验课课程程(从重知识或重生活经验来分类)n学学科科课课程程-分分科科目目课课程程 注重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 n经经验验课课程程-活活动动课课程程 注重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二)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二)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参考P219综综合合实实践践活活动动(必修)包括:研究性学习 劳动技术教育 社区服务 社会实践二、课程类型二、课程类型(三三)国国家家课课程程、地地

3、方方课课程程和和校校本本课课程程参考P220(四)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四)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参考P220必修课程必修课程-基本发展基本发展 共性共性选修课程选修课程-个性发展(需要个性发展(需要 兴趣爱好)兴趣爱好)(五)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五)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显显性性课课程程又又称称为为“正正规规课课程程”和和“显显在在课程课程”隐隐性性课课程程又又称称为为“隐隐蔽蔽课课程程”和和“潜潜在在课程课程”课程课程结构结构课程的课程的结构:均衡化结构:均衡化 综合化综合化 选择性选择性n均衡化均衡化:各门课程保持适当比例各门课程保持适当比例 整体优化整体优化n 综合化综合化:设综合课程设综合课程 综

4、合实践综合实践n选择性选择性:特色课程特色课程 个性化个性化“套餐套餐”三、影响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及有关理论三、影响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及有关理论(一)(一)知识因素知识因素 学校课程必须要以人类的认识成果,“知识”的发展状况为基本依据(二)学生因素(二)学生因素 现代课程不仅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也要研究学生的学习课程的情感和意志活动规律(三)社会因素(三)社会因素n 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必然会影响和制约着相应的学校课程,影响和制约着课程目标的性质、课程设置的类别、课程选择的内容 n中国奴隶社会学校课程:礼、乐、射、御、书、数礼、乐、射、御、书、数 n中国封建社会学校课程:四四书书五五经

5、经 大学 论语 中庸 孟子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影响课程的几个基本关系影响课程的几个基本关系223223n个人与社会的关系n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双重间接式学习(非完整 被动 加重负担)*以直接认识的方式掌握间接经验以直接认识的方式掌握间接经验(综合 主动探究 实践经验)影响课程的几个基本关系影响课程的几个基本关系n基础与创新 重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n分化与综合n结果与过程 *课程的本质:课程是开放、发展的动态体系(含知识)*评价的发展功能(激励 发展 教育)四、课程的现代化(一)课程观念现代化(p231)是生活经验的综合(二)课程内容现代化(p231232)1、突出基础性 可迁

6、移的2、体现现代性3、具有民族性4、具有结构性 (工具性学科 内容性学科 技能性学科比例协调)(三)课程实施现代化(p232)多样化教学(四)课程评价现代化(p233)多元化*五、现代有影响的几种课程理论述评 1、儿童中心课程论 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情感、态度、能力为基础 即学生学生的认知与情感的认知与情感 杜威 兴趣与直接经验;罗杰斯 主体性自我/自我实现 2、学问中心课程论 布鲁纳:学术性 学科体系 按智力特点/心理发展顺序与阶段编排 发现法 新成就/更新 专家设计 3、社会中心课程论 围绕重大社会问题组织课程 以社会改造为出发点/变革社会的功能 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第二节第二

7、节 课程编制课程编制n课课程程编编制制:采采用用相相应应技技术术确确定定课课程程目目标标、拟拟定定课课程程形形式式和和结结构构、选选择择和和组组织织教教学学内内容容、实施课程实施课程 和评价课程等环节和评价课程等环节n一、我国中小学课程编制一、我国中小学课程编制P242 三个层次三个层次n(一)制定课程计划一)制定课程计划P242n1、含义P242 n 它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学校的培养目标而制定的有关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教学为主 全面安排)2、课程计划的内容P243(有八个方面)n(1)规定培养目标)规定培养目标n(2)规定课程设置和教学科目)规定课程设置和教学科目n(3)规定各门学科

8、开设的顺序)规定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n(4)规定各门学科的开设时数)规定各门学科的开设时数n(5)规定生产劳动、体育活动、自学活动的时间)规定生产劳动、体育活动、自学活动的时间n(6)规定学年编制和学周的安排)规定学年编制和学周的安排n(7)规定考试、考查的要求)规定考试、考查的要求n(8)规定管理与实施要求,说明有关注意事项)规定管理与实施要求,说明有关注意事项(二)制定课程标准(二)制定课程标准P243 n1、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含义n它是以纲要的形式规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标准性文件。n2、课程标准的作用n (1)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依据;n(2)课程标准

9、是衡量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标准标准。3、课程标准的内容P243:各科均有不同n 如语文语文(1-9年级)课程标准:n 第一部分 前言(课程性质与地位、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n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总目标、阶段目标);n 第三部分 实施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建议、评价建议);附录(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语法修辞知识要点)。数学数学(1-9年级)课程标准:n 第一部分前言(基本理念、设计思路);n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总目标、学段目标);n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n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10、(各阶段的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国家课程标准专辑国家课程标准专辑 英语课程标准(英语课程标准(1-9级)级)2003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前前言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理念三、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课程目标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内容标内容标准准一、语言技能二、语言知识三、情感态度情感态度四、学习策略四、学习策略五、文化意识第四部分实施建议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四、教材编写建议 学习策略学习策略(1-9ELA3.4)n英语学习的策略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等。教师应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认知策略是指学

11、生为了完成具体学习任务而采取的步骤和方法;调控策略是指学生对学习进行计划、实施、反思、评价和调整的策略;交际策略是学生为了争取更多的交际机会、维持交际以及提高交际效果而采取的各种策略;资源策略是学生合理并有效利用多种媒体进行学习和运用英语的策略。学习策略学习策略(1-9ELA3.4)n五级五级n(5ELA3.4.2)认知策略认知策略n1、预习;n2、集中注意力,n3、积极思考;n4、善于记要点;n5、利用图画等理解主题;n6、联想学习和记忆;学习策略学习策略(1-9ELA3.4)n7、主动复习 整理和归纳;n8、运用规律举一反三;n9、在使用英语中,能意识到错误并进行适当的纠正;n10、必要时

12、,有效地借助母语知识理解英语;n11、尝试阅读英语故事及其他英语课外读物。学习策略学习策略(1-9ELA3.4)n调控策略调控策略(5ELA3.4.2.2)n1、明确自己学习英语的目标;n2、明确自己的学习需要;n3、制订简单的英语学习计划;n4、把握学习的主要内容;n5、注意了解和反思自己学习英语中的进步与不足;n6、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n7、经常与教师和同学交流学习体会;n8、积极参与课内外英语学习活动。学习策略学习策略(1-9ELA3.4)n交际策略交际策略n(5ELA3.4.2.3)n1、在课内外学习活动中能够用英语与他人交流;n2、善于抓住用英语交际的机会;n3、在交际中

13、,把注意力集中在意思的表达上;n4、在交际中,必要时借助手势、表情等进行交流;n5、交际中遇到困难时,有效地寻求帮助;n6、在交际申注意到中外交际习俗的差异。学习策略学习策略(1-9ELA3.4)n 资源策略资源策略n1、注意通过音像资料丰富自己的学习;n2、使用简单工具书查找信息;n3、注意生活中和媒体上所使用的英语;n4、能初步利用图书馆或网络上的学习资源。n n作业:作业:查阅与自己相关课程标准专辑查阅与自己相关课程标准专辑网页网页n归纳其特色归纳其特色4、教师贯彻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的要求 (1)要认真钻研课程标准n 一是掌握本学科的课程标准的基本内容,熟悉教材体系;n 二是了解相邻学科的

14、课程标准n(2)要正确贯彻课程标准n 一是必须严格按课程标准的规定进行教学n 二是适当补充现代发展的新内容和乡土教材(三)编制教材(三)编制教材1、含义P243n教教材材是根据课程标准而确定的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包括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音像教材、或多媒体教材等。2、教师应用教科书的要求(1)认真钻研,精通所有内容 照本宣科(2)处理好教材体系与个人发挥的关系 离题太远(3)适当补充新内容、新观点 自行其是(4)教会学生会用教科书,用好教科书(乱写乱画或一字不画),特别是多媒体教材。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要求要求n 根据国务院2001年颁发的

15、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2001年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P255等有关课程改革的文件精神,对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提出以下新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

16、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一)六个方面的具体目标:(一)六个方面的具体目标:P255n具体目标具体目标1: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功能功能n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价值观的过程。n具体目标具体目标2:课程结构:课程结构n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

17、合性和选择性。n具体目标具体目标3:课程内容:课程内容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知识和技能。n具体目标具体目标4:课程实施(教学:课程实施(教学 学习方式)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n具体目标具体目标5:课程评价:课程评价 改变课程评价

18、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n具体目标具体目标6:课程管理:课程管理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案例案例n 我们历史课或很多课程的考试题是以这种类型出的: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公元哪一年死的?最远打到哪里?(到现在的匈牙利附近)。n 美国世界史这道题目不是这样考的,它的题目是这样的: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当初如果没有死,欧洲会发生什么变化?试从经济、政治、社会三方面分析。nQ:试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分析这两种考核的方式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二)课程结构的蓝图P256

19、n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n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n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n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程 n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三)对教学过程的要求P257n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n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四)对命题考试的要求P258n 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应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衔接。n 考试命题考试命题要依据课程标准,杜绝设置偏题、怪题的现象。教师应对每位学生的考试情况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列名次。n n 第七章 课 程 与 课 程 改 革 思考与练习n1.我国中小学的课程编制(3个层次)n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六个目标(要点)n3.新课程标准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