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疗与足心疗法(中文版)ppt课件

上传人:20****08 文档编号:240649855 上传时间:2024-04-27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1.0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脐疗与足心疗法(中文版)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脐疗与足心疗法(中文版)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脐疗与足心疗法(中文版)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资源描述:

《脐疗与足心疗法(中文版)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脐疗与足心疗法(中文版)ppt课件(6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医脐疗法与中医足心疗法中医脐疗法中医脐疗法中医足心疗法中医足心疗法中医脐疗法中医足心疗法中医脐疗法中医脐疗法脐疗简介中医脐疗法引言 在所有的针灸穴位中,神阙穴(即肚脐)是结构最特殊,定位最明确的腧穴。神阙穴既与奇经八脉及十二经脉相连联,也通过十二经脉与五脏六腑和全身相通。其特殊性及与整体联系的广泛性是其它任何体穴所无法比拟的。医宗金鉴明确指出神阙穴能“主治百病”。脐疗简介引言 在所有的针灸穴位中定义 脐中疗法属中医外治法之一种,简称脐疗或脐疗法。是以脐(即神阙穴)处为用药或刺激部位,以激发经气,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节人体阴阳与脏腑功能,从而防治全身疾病的一种方法。清代外治宗师吴师机的理

2、瀹骈文一书认为脐疗“无论何病,无论何方,皆可照用。”脐疗简介定义 脐中疗法属中医外治渊源 在古代应用此法养生保健甚多,历代医家对神阙穴抗衰保健功能推崇备至。如早在殷商时期,巫医太乙真人和彭祖分别创有太乙真人熏脐法和彭祖蒸脐法以补诸虚百损,防病保健,强身延年。脐疗简介渊源 在古代应用此法养生概述 脐疗是祖国医学的瑰宝,源于古代,在历史的中医文献中有大量的散见记载,并在民间广泛流传,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实践证明,它具有简、便、验、廉、捷等特点,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在,针灸及穴位外治疗法已经成为国内外同行研究和关注的一大研究趋势。脐疗便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发展前景的无创痛穴位外治疗法中的一

3、朵奇葩。脐疗简介概述 脐疗是祖国医学的瑰研究进展报道据20年来的大量的中医临床报道显示,脐疗可广泛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170多种疾病的治疗,涉及病例7万余例,总有效率可达95.25,使脐疗研究具备了深厚的临床积淀 研究进展报道据20年来的大量的中医临床报道显示,脐疗可广&在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率先开设中医外治学课程,脐疗是最重点内容之一,成立全国高校首家中医外治研究所&应邀在全国及国际学术会议上举办脐疗学术讲座8次&成功举办全国首届脐诊脐疗培训班(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合作)&“脐疗的临床应用”被批准为“卫生部面向农村和城市社区推广适宜技术十年百项推广计划”。研究进展 在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

4、中率先开设中医外治学课程,v脐疗的理论基础脐疗的理论基础脐疗的理论基础(一)经络理论(一)经络理论v 脐,是奇经八脉之一“任脉”上的一个重要穴位,又名脐中、气舍、维会、神阙、命蒂、前命门等。脐既与十二经脉相连联,也与十二脏腑和全身相通。(一)经络理论 脐,是奇经八脉之一“任脉”上的一v1.脐通过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相通2.脐与五脏及其经脉相通3.脐与六腑及其经脉相通4.经络感传证明脐直接与全身经脉相通综上所述,脐乃经络的总枢,经气的汇海。1.脐通过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相通2.脐与五脏及其经脉相通v(二)现代医学理论(二)现代医学理论 解剖学表明:脐在胎儿时期,表面包有羊膜,内有一对脐动脉、一条脐静

5、脉以及结缔组织。脐的结构从外至内依次为皮肤、致密瘢痕组织、脐筋膜和腹膜壁层。内部是小肠。脐部腹壁下有动脉、静脉分支。脐区是受第十肋间神经的前皮支的内侧支支配着。(二)现代医学理论 解剖学表明:脐在胎儿时期v 随着皮肤生理、生化和理化研究的进展,人们发现肚脐具有皮肤菲薄、敏感度高、含有大量微血管渗透力强、吸收力快等特点。药物分子较易透过脐部皮肤的角质层,进入细胞间质,迅速弥散入血而通达全身。随着皮肤生理、生化和理化研究的进展,人们发现肚脐具有皮肤菲v从解剖部位看,脐部靠近腹腔和盆腔,此处有腹腔丛、肠系膜间丛、腹下丛及盆腔从等植物神经的主要神经丛存在,还有最主要的神经节,如腹腔节、肠系膜节、主动脉

6、肾节、肠系膜下节等。它们支配腹腔和盆腔内所有的脏腑器官和血管。可见,脐部既是人体最重要的部位,也是最敏感、最有利于药物吸收的部位。从解剖部位看,脐部靠近腹腔和盆腔,此处有腹腔丛、肠系膜间丛、(三)气功理论(三)气功理论v 脐下丹田是指脐的深部,如道家气功多以脐为丹田,现在的“脐密功”等也以脐为丹田。练气功者就是要意守脐部从母体带来的一点先天之气。针灸实践中,针刺神阙穴时,可引出许多感传路线。(三)气功理论 脐下丹田是指脐的深部,如道家气功多以脐为v 意守脐部(丹田),可诱导大脑入静,再则,由于脐部解剖部位的重要性,意守脐部能改善腹部的血液循环,促进腹式呼吸甚至胎息的形成,以调整植物神经和内脏的

7、活动,从而强壮身体,防治疾病。在脐部外敷药或给予其些刺激(如艾灸、激光照射、按摩等),实际上也是间接地起到了意守丹田的作用。意守脐部(丹田),可诱导大脑入静,再则,由于脐部解剖部位的(四)周易太极及中医气化(四)周易太极及中医气化理论理论v 周易系辞上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人的太极在哪里呢(四)周易太极及中医气化理论 周易系辞v肚脐部位便恰是人体太极之所在。难经八难、类经附翼大宝论医学密旨、医学原始、会元针灸学等著作皆有论述。太极是宇宙阴阳气化的缩影,而肚脐“居中立极”,是人体阴阳气化的总枢。肚脐部位便恰是人体太极之所在。难经八难(

8、五)数学理论(黄金律)(五)数学理论(黄金律)v 按数学理论,“黄金点”是调整人体的最佳作用点。据气功与科学1990年第3期报道,医学界有人用“黄金律”来测量人体,结果有了惊奇的发现:从肚脐到脚的长度,与肚脐到头顶长度的比值,恰好等于0.618,也就是说,肚脐正位于人体的“黄金点”。(五)数学理论(黄金律)按数学理论,“黄金点(六)系统论(六)系统论v系统论认为,人是有机的自然系统,人这个高级系统的有序稳定的建立、维持和破坏,是系统(人)在内外涨落的推动下“自己运动”的表现和结果。所以,“中医治疗的一个首要特点,是重视和依靠机体的自主性 治疗的中心环节,应是如何调动、增加机体的自组织能力,通过

9、其主体性和有目的地恢复有序稳定的活动,达到病愈的目的。”(祝世讷中医系统学导论)(六)系统论系统论认为,人是有机的自然系统,人这个高级系统的v 脐疗实质上便是一种外加的人工涨落,主要是通过触发、推动机体的自主性自组织活动而实现的,其本质是推动机体进行自我调节。由于脐部是经络的总枢,是人体的太极、黄金点,与整个机体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是调节机体功能和气机升降的最佳作用点,所以从系统论的角度看,脐疗可以治疗全身的疾病,并有较好的疗效,而几千年的临床实践则恰好证明了这一论点的正确性。脐疗实质上便是一种外加的人工涨落,主要是通过触发、推动机体(七)全息生物学(七)全息生物学v 所谓“生物全息”,是指生

10、物体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信息全等的一种自然属性。而包含有整体全部的“相对独立的部分”,山东大学张颖清教授称之为“全息元”或“全息胚”。全息胚学说认为:生物体由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具有不同程度的全息胚组成。(七)全息生物学 所谓“生物全息”,是指生物体部分与部v 脐部是一个具有独特的解剖结构和独特作用的整体的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在胎儿整个机体是信息全等的,它与整体有广泛性联系,因而“脐”就是一个全息胚。脐部是一个具有独特的解剖结构和独特作用的整体的一个相对独立v脐疗的作用机理脐疗的作用机理脐疗的作用机理v 脐疗的作用机理可能有如下三个方面:一是穴位的刺激与调节作用;二是药物吸收的直接作用;

11、三是两者的综合作用。脐疗的作用机理可能有如下三个方面:一是穴脐疗操作隔药灸脐法灸脐粉制备 根据病人不同的病情需要,先配制好中药处方,可适当加用通经开窍、气味雄厚及芳香温通之品等;将上述配方用超微粉碎机粉碎,装瓶密封备用。脐疗操作灸脐粉制备面圈的制作 先以温开水调面粉成圆圈状(周长约12cm,粗约2cm),面圈的中间孔应与患者本人脐孔大小一致(直径约1.5cm),备用。面圈的制作脐疗操作艾炷的制备 取纯净陈久的艾绒置于平板上,用拇、食、中三指边捏边旋转,把艾绒捏成上尖下平的圆锥形小体(直径约1cm,高约1cm),要求搓捻紧实。有条件的可用艾炷器制作。艾炷的制备脐疗操作脐灸的步骤 令患者仰卧位,充

12、分暴露脐部,用75%酒精在脐局部常规消毒后,将面圈绕脐一周,取少许麝香(如小米粒大)置于脐内,然后取上述药末适量(约810g),填满脐孔,用艾炷置于药末上,连续施灸10壮,约2h。脐灸的步骤脐疗操作灸后的措施 灸后以脐部皮肤发红为度。灸后用医用胶布固封脐中药末,2天后自行揭下,并用温开水清洗脐部。每周治疗2次,连续治疗1个月为1疗程。灸后的措施脐疗操作临床应用常见病的脐疗方法药物:葱白30克,生姜30克,食盐6克,白酒适量制法:共捣烂如泥用法:纱布包敷脐上,热水袋熨之至汗出。时间不少于30分钟。用于风寒感冒。再盖被子,喝热水,取微汗。出处:个人经验方 感冒感冒 常见病的脐疗方法药物:葱白30克

13、,生姜30克,食盐6克,药物:吴萸、姜半夏各30克 用法:研末,每用适量,姜汁调膏贴脐,胶布固定,1日1换。用于各种呕吐,尤其适宜于内耳眩晕引起的呕吐。出处:个人经验方 呕吐呕吐 常见病的脐疗方法药物:吴萸、姜半夏各30克 呕吐 药物:艾叶适量 制法:揉碎成艾绒,连同碎末,用酒炒热。用法:纱布包裹,敷神阙穴,直至痛缓为止(外加暖水袋熨之更妙)。用于胃痛偏寒者。出处:中医外治法集要 胃痛胃痛 常见病的脐疗方法药物:艾叶适量 胃痛 药物:风油精 用法:将风油精数滴滴入肚脐眼,外用伤湿止痛膏或胶布固定。用于受凉饮冷引起的寒性腹痛及胃痛,效果极佳。出处:大众中医药(3):29,1988 腹痛腹痛 常见

14、病的脐疗方法药物:风油精 腹痛 药物:生黄芪、炒白术、补骨脂、五倍子、乌梅肉各30克,木香、黄连、肉桂、米壳、冰片各10克。(久泻膏)用法:研末,姜汁调膏贴脐。用于慢性腹泻(过敏性结肠炎属脾虚者尤宜)。出处:个人经验方 腹泻腹泻常见病的脐疗方法药物:生黄芪、炒白术、补骨脂、五倍子、乌药物:冠心苏合丸或苏合香丸 制法:研细,加适量醋调成稠糊状 用法:取适量敷于脐部,然后用伤湿止痛膏固定,加灸效果更好。出处:个人经验方 痛经痛经 常见病的脐疗方法药物:冠心苏合丸或苏合香丸 痛经 药物:葱白10根 制法:捣烂,分为3等份,锅内加热。用法:交替熨脐。用于前列腺肥大小便困难。出处:四川中医(3):12,

15、1989 前列腺肥大前列腺肥大 常见病的脐疗方法药物:葱白10根 前列腺肥大 药物:麝香1克,葱白10根。制法:将葱白切碎捣烂如泥状。用法:先将麝香放脐内,再敷上葱白,再加艾灸或热敷效果更好。出处:个人经验方 癃闭癃闭(尿潴留)(尿潴留)常见病的脐疗方法药物:麝香1克,葱白10根。癃闭(尿药物:艾条一根 用法:对准脐中,距离35厘米,可用手放于脐周测试温度,注意勿烫伤皮肤,温和灸510分钟(或以局部发红为度),每日13次。出处:个人经验方 小儿腹泻小儿腹泻 常见病的脐疗方法药物:艾条一根 小儿腹泻 (神阙穴拔火罐法)用法:患者仰卧,将酒精棉球着火迅速投入罐内,随即取出,乘势将罐扣在脐部(神阙穴

16、),待35分钟后将火罐取下。连续拔罐3次为1次,1日1次,3次为1疗程。出处:中医针灸(12):48,1983;荨麻疹荨麻疹 常见病的脐疗方法(神阙穴拔火罐法)荨麻疹 中医足心疗法中医足心疗法足心疗法简介中医足心疗法v引言v肾为脏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足心(涌泉)即为肾经井穴、肾气所出之处;涌泉穴既与奇经八脉及十二经脉相连联,也通过十二经脉与五脏六腑和全身相通。其特殊性及与整体联系的广泛性决定其在治疗中的优越性和无可替代性。引言足心疗法简介v定义v足心疗法是一种颇具祖国医学特色的外治疗法,又称“涌泉疗法”,是以足心(即涌泉穴)处为用药和刺激部位,以激发经气,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节人体阴阳

17、和脏腑功能,从而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但足心疗法对涌泉穴的刺激,以不局限于针刺和艾灸,故是对针灸疗法的发展。定义足心疗法简介v渊源v足心疗法有着悠久的历史。五十二病方就有这样的记载:在地上挖一个坑用火烧热,然后将脚放入坑内薰烤,可以治疗足部疮肿。受后代医家重视并逐步完善、发展,用来治疗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疾病。渊源足心疗法简介v概述v足心疗法是祖国医学的瑰宝。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历代医学书籍中均有大量散见记载,并在民间广泛流传。几千年的实践和现代研究证明,足心疗法可以通治全身一百多种疾病,并且具有简、便、廉、验、捷等许多优点,始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概述足心疗法简介足心疗法操作

18、v一、足心贴药法:是指将药物制成一定的剂型(如膏散丸等)贴敷于足心部的方法,是足心疗法中最主要和最常用的方法。操作:将药物研细末,将药末或用液体(常用醋、生姜汁、酒、蜂蜜、水等)将药末调成膏状,贴敷于足心部,外用胶布或纱布固定,13天一换。一、足心贴药法:是指将药物制成一定的剂型(如膏散丸等)贴敷于v二、足心灸疗法:是指利用燃烧某些材料产生的温热,或利用某些材料直接与皮肤接触来刺激足心(涌泉)而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操作:病人俯卧位或双膝跪位,点燃艾条,术者手持艾条对准足心涌泉穴灸之,距离以患者觉温热并能耐受为度,每次灸1530分钟,至足心处潮红为度。v三、足心按摩法:是在足心或按揉或摩擦以防治

19、疾病的方法。二、足心灸疗法:是指利用燃烧某些材料产生的温热,或利用某些材临床应用常见病足心疗法v支气管炎v【药物】大蒜适量。v【制法】捣烂成泥膏,用油类纱布23层包裹,压成饼状。v【用法】贴涌泉穴,局部有烧灼刺痛感时去掉,左右两足交替敷,1日23次,连用数日。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偏热型。v【出处】俞穴敷药疗法支气管炎常见病足心疗法v哮喘v【药物】鲜葱白50克、鲜生姜15克。v【制法】共捣烂如泥。v【用法】每晚睡前用热水泡脚1015分钟,外敷足心,范围约4厘米4厘米,厚12毫米,用麝香止痛膏固定。次日起床时除去,每晚一次,两周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7日。一般治疗13个疗程。用于失眠。v【出处】中国民间

20、疗法,2000;8(7):24哮喘常见病足心疗法v呃逆(膈肌痉挛)v【药物】生大蒜1瓣。v【制法】研碎。v【用法】双涌泉穴涂少许小磨香油,再用研碎的大蒜外敷该处,并用胶布固定,当患者觉双涌泉穴处发热微痛时撤去,如患者不觉涌泉穴处发热微痛时再重复下一次。用于膈肌痉挛。v【出处】中医外治杂志,1999;8(6):55呃逆(膈肌痉挛)常见病足心疗法v腹痛v【药物】青砖1块。v【制法】烘热。v【用法】布包后熨足心,以痛解为度。用于寒凝腹痛。v【出处】中国民间疗法腹痛常见病足心疗法v不寐(失眠)v【药物】清艾条。(成药制品)v【用法】患者晚上临睡前用温热水泡脚10分钟,擦干后上床仰卧盖好被褥,露出双脚,

21、宁神静等。由患者家属将清艾条点燃,对准涌泉穴施行温和灸,以患者感觉温热舒适不烫为度,每穴各灸1520分钟。每日灸治1次,7日为一疗程。用于失眠。v【出处】中国针灸,2000;(2):90不寐(失眠)常见病足心疗法v水肿v【药物】蓖麻子仁70粒,石蒜1个。v【制法】共捣烂。v【用法】贴两足涌泉穴约8小时,每日1次,7次为1疗程。用于急慢性肾炎而体质较佳者。v【出处】湖南中医验方、中医外治法。水肿常见病足心疗法v小儿泄泻v【药物】附子(盐水炒)、肉桂各9克。v【制法】研为细末,用醋调成糊状。v【用法】敷于手足心,以四肢转温为度。用于小儿久泻,四肢发凉,颜面发青而嗜睡者。v【出处】中国民间疗法小儿泄

22、泻常见病足心疗法v痛经v【药物】白芥子12克。v【制法】白芥子研末,用面粉调成糊状。v【用法】外敷涌泉穴、关元穴和腰骶部,然后温灸。v【出处】中国民间疗法痛经常见病足心疗法v口疮v【药物】吴茱萸912克。v【制法】研细末,用好热醋调成膏状。v【用法】敷于两足心,1日1换,神效。用于舌疮痛烂,饮食难进者。v【出处】证类本草口疮常见病足心疗法v麻疹v【药物】白萝卜叶15克,蓖麻子8粒。v【制法】共捣如泥,纱布包裹。v【用法】擦患者的五心(双手心、双足心及心口)。用于麻疹。v【出处】实用中草药外治法大全麻疹常见病足心疗法v保健v急救广生集载:“擦足,每晚上床时,用一手握指,一手擦足心,如多至千数,少至百数,觉足心热,将足指微微转动,二足更番摩擦。盖涌泉穴在两足心内,摩热睡下,最能固精融血,康健延寿,益人之功甚多。”保健常见病足心疗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