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教育心理学3学习理论课件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240649462 上传时间:2024-04-27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15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3学习理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3学习理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3学习理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资源描述: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3学习理论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教育心理学3学习理论课件(5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教育学教育心理学3学习理论一、学习理论概述q1学习理论的研究对象 q2.学习理论发展的历史脉络q3.各种学习理论的分歧4/27/202421学习理论的研究对象 q学习理q论探究关于学习的性质及其形成机制的心理学理论,即探究学习的过程及其条件的理论。q学习理论的关键概念:q知识学习的对象(对事物的认知,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q记忆用来认知事物并支持自己见解的基本方式之一q学习得到知识、借助经验或通过研究而得以掌握4/27/20243q经验主义q感觉主义;还原主义q联想主义;机械主义q理性主义 q理性是知识的最初来源,知识、信仰和行动的唯一可靠基础就是理性资料而不是感觉资料q行为主义q认知观;信息加

2、工认知心理学4/27/202443.各种学习理论的分歧q学习获得的是什么?q学习是渐增的还是跳跃的?q一种学习还是多种学习?4/27/20245第一节学习的行为主义理论q学习目标:q比较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条件作用q强化及强化程序q学习的行为主义观在课堂中的应用q研究新视点:q应用性行为分析q自我管理/教学4/27/20246一、经典条件反射学习理论条件反射形成之前条件反射形成之前 入口的食物入口的食物 唾液分泌唾液分泌 (USUS,无条件刺激),无条件刺激)(URUR,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蜂鸣回声蜂鸣回声 张嘴,吸吮等张嘴,吸吮等(CSCS,条件刺激后),条件刺激后)(CRCR,条件反射

3、),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形成之后条件反射形成之后 唾液分泌唾液分泌(CR)(CR)蜂鸣回声(蜂鸣回声(CSCS)机能性联系机能性联系 潜在性联系潜在性联系经典性条件反射经典性条件反射4/27/20247经典条件反射的主要规律q条件作用的获得与消退q刺激泛化与分化q恐惧性条件作用q高级条件反射4/27/20248二、操作条件反射学习理论q斯金纳(B.F.Skinner)及其“斯金纳箱”学习实验q操作条件反射的主要规律q强化种类和技巧q理论的区别和教学运用4/27/20249操作条件反射的主要规律q第一,假如个操作发生后,接着给予强化刺激,那么这一类反应今后发生的概念就会增加。q第二,由于行为效果的

4、强化是使行为频率增加的根本原因,所以通过对有机体的有选择的强化,就可以使行为朝着所需要的方向发展。4/27/202410强化的种类和技巧q(一)强化的类型q1依据强化间隔状况分类q固定间时强化。指学习者按规定的时间间隔,每隔若干秒、若干指学习者按规定的时间间隔,每隔若干秒、若干分、若干小时,或依需要而规定的某种时间间隔接分、若干小时,或依需要而规定的某种时间间隔接受一次强化。受一次强化。q灵活间时强化。这种强化的时间间隔是随机而变的,学生虽然也这种强化的时间间隔是随机而变的,学生虽然也是按时间间隔被强化,但间隔的长度不是固定的。是按时间间隔被强化,但间隔的长度不是固定的。4/27/202411

5、强化的种类和技巧q固定间次强化固定间次强化。即即在在规规定定次次数数的的反反应应后后给给予予一一次次强强化化,如如可可以以对对每每次次、每每二二次次、每每十十次次,或或所所规规定定的的每每一任何次数的反应给予一次强化。一任何次数的反应给予一次强化。q灵活间次强化。灵活间次强化。这这种种强强化化仍仍然然根根据据反反应应次次数数间间隔隔而而定定,只只不不过这个间次是随机而不是固定的。过这个间次是随机而不是固定的。4/27/202412强化的种类和技巧q3.依据强化的性质分类q原级强化和次级强化。原级强化和次级强化。q原级强化是利用原始的强化物(即本身所具有强化作用的刺激,如饮食等)进行的强化。如教

6、学中采用的各种物质奖励等q次级强化是在原级强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是利用继起或次级强化物进行的。q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q替代强化指学习者通过他人(包括同伴和文学作品、影戏、电视中的人物)受到强化而使自己被强化的现象q自我强化是通过自身内部刺激的作用而完成的强化,对于学习,其作用往往超过外部刺激所提供的强化。4/27/202413(二)强化的技巧q1控制强化量q强强化化的的物物理理量量在在教教学学过过程程中中可可以以用用某某种种方方法法测测定定,如如可可以以按按照照重重量量、体体积积或或数数目目加加以以控控制制。这这叫叫绝绝对对强化量。强化量。q在在一一定定程程度度上上,教教学

7、学成成败败关关键键在在于于强强化化的的质质量量,也也就是相对强化量。就是相对强化量。q2安排强化程序q3即时强化和延迟强化的转换使用 4/27/202414理论的区别和教学运用q(一)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的比较q第一、就条件反射产生的实质,即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看,经典条件反射为刺激代替反射,即反射之所以形成,是条件刺激代替了无条件刺激。因此,经典条件反射中条件刺激(CS)、无条件刺激(UCS)及反应(R)三者的顺序是:CRUCSRq可见经典条件反射的顺序,总是UCS在前而R在后。操作条件反射中三者的顺序不同,总是R在前UCS在后,因此被称为刺激反应的学习。CS、UCS及R三者的顺序是:

8、CSRUCS4/27/202415理论的区别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反应类型S-R型R-S型强化的性质强化伴随着条件刺激,强化不是奖赏强化伴随者反应,强化是奖赏反应的主动性反应是主动的反应是被动的学得了什么刺激间信号关系特定的反应适合于解释信号学习、情绪学习简单的技能学习4/27/202416q第二,从个体反应的性质看,经典条件反射中的条件反射与无条件反射极其相似(例如都是分泌唾液);但在操作条件反射中,这两种反射却截然不同,如在斯金纳箱中的白鼠,条件反射是按杠杆,而无条件反射却是吃食物。q第三,从条件反射的发生看,经典条件反射中条件反射是诱发性的行为,而操作条件反射中的条件反射则属自发性行为

9、;前者是被动的,所以被称为反应性行为,后者是主动的,所以又被称为操作行为。当然,这两种条件反射在学习过程中不易截然划分,因为在学与教的情境中绝少是单纯的经典或操作条件反射式学习的形式。4/27/202417行为主义理论在课堂应用q1行为矫正q2积极行为支持q3应用性行为分析(ABA)(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4/27/2024183应用性行为分析(ABA)q课堂管理运用强化来促进行为运用惩罚来消除行为q课堂学习程序教学(programmed instruction,PI)电脑辅助教学(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CAI)4/27/20241

10、9q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指学生设置明确目标,确立各种小的步骤;然后观察自己的表现,记录自己的行为并评价自己的成绩;最后自行选择和执行强化q 自我教学4/27/202420q(三)程序教学q程序教学的基本原则:q1小步子逻辑序列q2要求学生做出积极反应q3及时反馈q4学生自定步调q5低的错误率4/27/202421下节课要求q主题:学习的认知观q 认知心理学发展的轨迹q 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q 元认知q 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交互决定论q社会认知理论q讨论与思考:q 理解与记忆间的关系q 如何培养一个有素质的学生?4/27/202422第二节第二节 认知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q学习目标:q学习认知观与行

11、为主义的比较q社会认知观q学习的认知观在课堂中的应用q研究新视点:q元认知q社会认知4/27/202423学习内容学习内容q一、早期认知学习理论一、早期认知学习理论q二、信息加工理论二、信息加工理论q三、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三、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q四、元认知四、元认知4/27/202424一、早期认知学习理论一、早期认知学习理论P67q1、格式塔心理学家的顿悟说q2、托尔曼的认知地图论“白鼠学习方位的迷宫实验”q3、巴特利特的图式论梅耶指出图式的功能:标准化或趋平化;锐化;合理化4/27/202425二、信息加工理论二、信息加工理论q信息的输入:注意信息的输入:注意 知觉知觉 复述复

12、述q信息的加工:编码信息的加工:编码 组织化策略组织化策略 精致化策略精致化策略 活动活动q 信息的贮存:表征信息的贮存:表征 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q 信息的提取:遗忘信息的提取:遗忘4/27/202426三、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三、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q1、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认知过程q2、对儿童心理发展实质的看法q3、重视学习过程q4、强调形成学习结构q5、强调直觉思维的重要性 直觉思维是直觉思维是“以熟悉有关知识领域及其结构为依据,以熟悉有关知识领域及其结构为依据,使思维者可能实行跃进、越级和采取捷径使思维者可能实行跃进、越级和采取捷径”。4/27/2024

13、27三、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三、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q6、强调内部动机的重要性强调内部动机的重要性 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习的最好的激发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习的最好的激发乃是对于所学材料的兴趣,即主要是来自学习活动乃是对于所学材料的兴趣,即主要是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而不是那些外部因素,诸如等级、本身的内在动机,而不是那些外部因素,诸如等级、奖赏、竞争等。奖赏、竞争等。q7、强调基础学科早期学习、强调基础学科早期学习 认为只要把有关知识转变成适合于各个年龄阶段儿童的认知方式(动作表现、肖象表征、符号表征)的形式,并采取一定的教法,就可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基本概

14、念教给儿童,使其对学习早有准备。4/27/202428三、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三、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q8、强调信息提取强调信息提取认为人类记忆的首要问题不是贮存,而是提取。因为学生在贮存信息的同时,必须在没有外来帮助的情况下提取信息。提取信息的关键在于如何组织信息,知道信息贮存在哪里和怎样才能提取信息。q9、提倡发现学习、提倡发现学习认为对学习过程的重视,强调课题的学习结构,在强调分析性推理的同时注意直觉思维以及激发学习的内部动机等几方面,都可体现在一种教学方法中,这就是发现学习。4/27/202429四、元认知四、元认知q对认知的认知,具体而言是关于个人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活动

15、的能力,即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和控制。元认知成分包括:元认知成分包括:q1、元认知知识、元认知知识是关于什么因素和变量以什么方式影响认知行为的过程和结果的知识或信念,这些因素或变量主要包括人、任务和策略。4/27/202430q2、元认知调节、元认知调节包括各种执行功能,如计划、资源分配、监测、检查、错误检测和纠正,分为监测过程和控制过程。q3、元认知体验、元认知体验在元认知调节过程中产生的有意识的体验,是个体意识到的一种认知和情感状态。4/27/202431下节课要求q主题:学习的建构主义理论q 建构主义理论的6大范型q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q 建构主义的课程观q 建构主义的评价观4/27/2

16、02432第三节第三节学习的建构主义理论学习的建构主义理论q一、建构主义的哲学与心理学基础q二、建构主义的范型q三、不同建构主义观点的共识q四、当代建构主义理论的课堂应用4/27/202433一、建构主义的哲学渊源 1、Kant哲学哲学先验认识论先验认识论两类知识:纯粹知识两类知识:纯粹知识/逻辑知识、经验知识逻辑知识、经验知识“知性为自然立法知性为自然立法”2、Dewey的实用主义哲学的实用主义哲学 用用经经验验之之法法建建立立经经验验与与自自然然、主主体体与与客客体体、精精神与物质之间的连续神与物质之间的连续4/27/202434一、建构主义的心理学基础q1、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皮亚杰的发生

17、认识论q2、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理论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理论 人人的的心心理理机机能能产产生生于于人人的的协协同同活活动动和和人人际际交交往往之中之中 人人所所特特有有的的新新的的心心理理过过程程结结构构,最最初初必必须须在在外外部部活活动动中中形形成成,然然后后内内化化为为内内部部心心理理过过程程的的结结构构4/27/202435二、建构主义的范型q1、激进建构主义(radicalconstructivism)q2、社会建构主义(socialconstructivism)q3、社会文化认知观点(socioculturalcognition)q4、社会建构论(socialconstructioni

18、sm)q5、信息加工建构主义(informationprocessingconstructivism)q6、控制论系统观(cyberneticsystem)4/27/2024361、激进建构主义学习观q知知识识既既不不是是通通过过感感觉觉,也也不不是是通通过过交交往往被被动动获获得得的的,知知识识是是由由认认知知主主体体积积极极建建构构的的,即即通通过过新新旧旧经经验验的的互动实现的。互动实现的。q知知识识只只是是一一种种解解释释、假假设设,它它是是适适应应的的结结果果,体体现现了人的经验了人的经验q知知识识是是不不能能传传递递的的,学学习习不不是是知知识识的的传传递递,是是知知识识的处理和转

19、换的处理和转换q学学习习是是在在总总结结个个人人经经验验的的基基础础上上,不不断断重重构构个个人人的的理解和知识的过程理解和知识的过程4/27/2024372、社会建构主义q强调语言的重要性强调语言的重要性q当当我我们们分分析析奉奉为为知知识识的的文文化化积积累累时时,我我们们找找到到的的主主要要是是一一个个语语言言作作用用的的知知识识库库;如如果果分分析析课课堂堂中中的的知知识传播时,又一次发现主要关注的还是语言。识传播时,又一次发现主要关注的还是语言。q语语言言的的意意义义是是通通过过社社会会性性的的相相互互依依赖赖而而获获得得的的;语语言言中中的的意意义义依依赖赖于于情情境境;语语言言主

20、主要要服服务务于于公公共共功功能能,是是truth-bearing4/27/2024383、社会文化认知观点q主主要要针针对对心心理理学学领领域域中中的的研研究究人人员员长长期期将将研研究究对对象象锁锁定定为为孤孤立立的的个个体体。社社会会文文化化认认知知观观的的基基本本假假设设是是:人的心理功能是处于文化、历史和制度情境之中的。人的心理功能是处于文化、历史和制度情境之中的。q关关注注学学习习的的社社会会方方面面,注注重重对对一一定定的的社社会会文文化化背背景景中知识于学习的研究。中知识于学习的研究。4/27/2024394、社会建构论q将将社社会会置置于于个个体体之之上上,在在社社会会大大背

21、背景景中中研研究究社社会会交交往往地地个个体体学学习习的的影影响响。关关注注人人类类交交互互作作用用的的完完整整连连续续的的过过程程。知知识识不不存存在在于于个个体体内内部部,属属于于社社会会的的,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解释知识文本的意义。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解释知识文本的意义。4/27/2024405、信息加工建构主义q主主要要关关注注复复杂杂和和结结构构不不良良的的知知识识领领域域中中的的学学习习本本质质问问题题。在在这这些些领领域域中中,学学习习者者往往往往以以多多种种方方式式建建构构自自己己的的知知识识,以以便便对对时时时时发发生生变变化化的的情情境境领领域域作作出出适适宜宜的的反反映映

22、。这这涉涉及及到到“知知识识表表征征方方式式,也也是是作作用用于于各各种种心心理理表表征征的的各各种种加加工工功功能能”。由由于于该该理理论论与与知知识识的的迁迁移移理理论论关关系系密密切切,因因此此该该理理论论倾倾向向于于以以多多种形式呈现信息,教学应提供多种研究范例。种形式呈现信息,教学应提供多种研究范例。4/27/2024416、控制论系统观q以以循循环环指指控控为为基基础础,强强调调学学习习者者在在研研究究他他人人过过程程中中的的反反省省性性。知知识识的的他他人人建建构构的的真真实实,学学习习就就是是探探明明其其中中的的意意义义,学学习习者者在在试试图图理理解解他他人人真真实实性性的的

23、同同时时,也也对对他他人人的的体体验验进进行行考考量量。即即学学习习者者是是置置身身于于所所观观察察的的行行为为过过程程之之中中的的积积极极主主动动的的观观察察者者和和反反省省型型的的参与者。该理论强调合作学习。参与者。该理论强调合作学习。4/27/202442三、不同建构主义观点的共识q1、强调复杂学习环境和真实的学习任务q2、强调社会协商和相互作用q3、强调学生用多种方式表征教学内容q4、强调学生理解知识建构过程q5、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4/27/202443四、当代建构主义理论的课堂应用q第一种分类:q情境教学模式q认知弹性理论的教学模式q认知学徒制q基于学习活动的教学模式q基于问题情境的

24、教学模式4/27/202444四、当代建构主义理论的课堂应用q第二种分类:q研究性学习q合作学习q认知师徒法4/27/202445四、当代建构主义理论的课堂应用q第三种分类:q个别化教学q发现法q分组讨论q询问法q小组作业q互惠教学q计算机辅助教学4/27/202446第四节人本主义学习理论q1、人本主义心理学简介q2、罗杰斯关于人格与行为的部分观点罗杰斯关于人格与行为的部分观点q3、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育主张、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育主张4/27/2024471、人本主义心理学简介q人本主义心理学是近三十年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流派,它自认为是在精神分析学派和行为主义学派之外的“第三种力量”。q人本主义

25、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理论之一,没有确切定义”。人本主义心理学观点认为人有决定自己行为的力量,个人不是被动的环境的接受者或牺牲者。他们有选择和影响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4/27/2024482、罗杰斯关于人格与行为的部分观点罗杰斯关于人格与行为的部分观点q强调个人与个人的主观经验q有机体有努力实现、保持并提高自己的倾向q自我结构不断发展是人与环境尤其是与人交往的结果q关于教育的部分观点关于教育的部分观点4/27/202449q强调师生关系中的信任、真诚、互相尊重、移情作用和交往的效用。他凡是可以教给别人的东西相对来说都是无用的,这些东西基本对人无影响,能影响人行为的知识只有他自己发现并将是同化

26、(内化)的知识。q必须在教育中创造一种为自由而学习的条件和心理气氛。为此,他指出,第一,必须面临个真正问题,使学生自己想象,教师仅只提供条件;第二,教师应该诚实、真实,无一点虚假,他可以不喜欢学生的作业,但不能不喜欢学生。教师要理解学生的情感和潜力,应提供各种材料使学生为自由而学。他强调教师本身就是教学的重要资源,应以自己的行为影响学生。4/27/2024503、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育主张、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育主张q(一)开放学校和开放课堂q(二)人本主义的教学原则:q1教学更多的注重于情感发展而不是知识的获得q2强调发展自我观念q3强调交往q4强调发展价值观q5、主张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进行价值观方面的教育。4/27/2024513、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育主张、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育主张q(三三)人本主义的教学目标人本主义的教学目标ql增加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q2帮助学生为自己的学习负责。q3增加创造性。q4发展对艺术的兴趣。q5增强好奇心。4/27/20245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