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史学ppt课件17第10章新生代的地史答疑考试

上传人:494895****12427 文档编号:240636387 上传时间:2024-04-26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5.8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地史学ppt课件17第10章新生代的地史答疑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地史学ppt课件17第10章新生代的地史答疑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地史学ppt课件17第10章新生代的地史答疑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资源描述:

《地史学ppt课件17第10章新生代的地史答疑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史学ppt课件17第10章新生代的地史答疑考试(7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第10章章 新生代的地史新生代的地史Cenozoic geohistory10.1 新生代的划分和特征新生代的划分和特征 Kz subdivision&features10.2 新生代的生物界新生代的生物界 Cenozoic life10.3 中国新生代的古地理中国新生代的古地理 Kz paleogeography in China最古老的人类最古老的人类7Ma前的前的乍得人乍得人第10章 新生代的地史Cenozoic geohisto110.1 Kz subdivision and features生物史生物史 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的时代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的时代;人类人类的出现的出现,第第6

2、 6次大灭绝序幕已经拉开次大灭绝序幕已经拉开沉积史沉积史 发生末次冰期(发生末次冰期(7.5-17.5-1万年前);万年前);沉积类型丰富多彩沉积类型丰富多彩,陆相沉积广泛发育;陆相沉积广泛发育;E E已基本固结成岩,已基本固结成岩,N N尚未完全固结尚未完全固结构造史构造史 联合大陆裂解联合大陆裂解,环太平洋沟环太平洋沟弧弧盆体系形成,大陆裂谷活动发育盆体系形成,大陆裂谷活动发育;TethysTethys仅残留地中海仅残留地中海;Alps;Alps山和喜马拉山和喜马拉雅山形成雅山形成;青藏高原强烈隆升青藏高原强烈隆升EE2E3N1N2NQE1CZ/Kz201909 visionTertiar

3、y-R Quaternary-Q E-N-早早晚晚Paleogene/-ENeogene/-NHolocenePleistoceneCZ/KzCZ/KzQ Q1-4Q510.1 Kz subdivision and featur2The circum-Pacific orogenic belt and the Alpine-Himalayan orogenic beltThe circum-Pacific orogenic be3第第10章章 新生代的地史新生代的地史Cenozoic geohistory10.1 新生代的划分和特征新生代的划分和特征 Kz subdivision&featur

4、es10.2 新生代的生物界新生代的生物界 Cenozoic life10.3 中国新生代的古地理中国新生代的古地理 Kz paleogeography in China最古老的人类最古老的人类7Ma前的前的乍得人乍得人第10章 新生代的地史Cenozoic geohisto410.2 新生代的生物界新生代的生物界Cenozoic life1 哺乳动物哺乳动物-mammals2 被子植物被子植物-angiosperms3 其他生物其他生物-other organisms10.2 新生代的生物界Cenozoic life1 哺乳5据古生物学,2019脊椎动物的起源和演化脊椎动物的起源和演化据古生

5、物学,2019脊椎动物的起源和演化61 哺乳动物哺乳动物mammals有胎盘哺乳动物有胎盘哺乳动物主要类别(目)主要类别(目)哺乳动物在哺乳动物在Kz适应辐射,占领适应辐射,占领各生态领域各生态领域KEN-Q1 哺乳动物mammals有胎盘哺乳动物主要类别(目)哺乳7哺乳动物演化辐哺乳动物演化辐射与生态适应射与生态适应哺乳动物向不同生态领域扩哺乳动物向不同生态领域扩展与适应,海、陆、空全面展与适应,海、陆、空全面发展;生理机能与形态发生发展;生理机能与形态发生了大分化。了大分化。Dolphin,whale,bat,sea lion海豚、鲸都不是鱼类,但海豚、鲸都不是鱼类,但生态适应和趋同演化导

6、致体生态适应和趋同演化导致体形与功能与鱼类相似。形与功能与鱼类相似。海狮的四肢重新向类似鳍海狮的四肢重新向类似鳍的形态转化。的形态转化。蝙蝠不是鸟,肢体由皮膜蝙蝠不是鸟,肢体由皮膜相连形成翼,具有鸟类翅膀相连形成翼,具有鸟类翅膀的功能。的功能。DolphinBat哺乳动物演化辐哺乳动物向不同生态领域扩展与适应,海、陆、空全8马的演化马的演化(个体个体+趾趾)始马始马-4间马间马-3草原古马草原古马上新马上新马-1真马真马E2E3N1N2Q1-3马的演化(个体+趾)始马-4间马-3草原古马上新马-1真马9马的演化马的演化(个体个体+趾趾+牙牙)马的演化(个体+趾+牙)10Q1E2N1长鼻类的演化

7、长鼻类的演化Q1E2N1长鼻类的演化11从猿到人的演化从猿到人的演化Evolution from ape to human人类与其它灵长目动物的不人类与其它灵长目动物的不同在于人类同在于人类直立的身体、高直立的身体、高度发展的大脑度发展的大脑,以及由高度,以及由高度发展的大脑而来的推理与语发展的大脑而来的推理与语言能力。人有精神、文化、言能力。人有精神、文化、信仰信仰动物界动物界 后生动物亚界后生动物亚界 后口后口动物总门动物总门 脊索动物门脊索动物门 脊椎脊椎动物亚门动物亚门 羊膜总纲羊膜总纲 哺乳纲哺乳纲 真兽亚纲真兽亚纲 灵长目灵长目 类人猿亚类人猿亚目目 狭鼻猴次目狭鼻猴次目 人猿超科

8、人猿超科 人科人科 人亚科人亚科 人属人属 智人种智人种 游牧游牧农耕农耕工业工业信息信息从猿到人的演化Evolution from ape to 121 1 南方古猿阶段南方古猿阶段1 直立行走直立行走;2 齿系比现代人类强壮;齿系比现代人类强壮;3 脑容量脑容量600-700cc,与类人猿类似,与类人猿类似,约为智人的一半;约为智人的一半;4 会用动物角、骨和齿会用动物角、骨和齿制作原始工制作原始工具具,不会用火。,不会用火。cc:cubic centimeter(s)Ms.Lucy1 南方古猿阶段1 直立行走;cc:cubic centim132 2 直立人阶段直立人阶段1 脑容量脑容量

9、750-1300cc,现代现代人人1200-1500cc;2 高眉骨,颚骨前伸;高眉骨,颚骨前伸;3 会用火,制造原始石器会用火,制造原始石器(带木柄的石斧)(带木柄的石斧)“北京猿人北京猿人”元谋人元谋人蓝田人蓝田人北京人北京人不久前,英国自然不久前,英国自然杂志发表了一篇题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用铝铍同位素比为用铝铍同位素比值值(26Al/10Be)埋藏方埋藏方法测定周口店直立人法测定周口店直立人的年代的年代(以下简称以下简称铝文铝文)的文章,宣的文章,宣称北京猿人的生活年称北京猿人的生活年代应为距今代应为距今77万年前万年前。此文非同小可,确实此文非同小可,确实在我国激起了一阵波在我国激起了

10、一阵波澜,以致有的新闻媒澜,以致有的新闻媒体呼吁改写现行的教体呼吁改写现行的教科书,因为过去关于科书,因为过去关于北京猿人生活在北京猿人生活在50万万年前年前的结论已经被的结论已经被“否否定定”了。了。09-04-13光明日报光明日报2 直立人阶段1 脑容量750-1300cc,现代人120143 3 早期智人早期智人-尼安德特人尼安德特人/28-4/28-4 万年万年粗眉骨,下巴不突出,身材矮小粗壮,制造石质工粗眉骨,下巴不突出,身材矮小粗壮,制造石质工具(矛、刀等),文化(随葬工艺品)具(矛、刀等),文化(随葬工艺品)马坝人马坝人丁村人丁村人长阳人长阳人广东的马坝人广东的马坝人山西的丁村人

11、山西的丁村人28-4万年万年3 早期智人-尼安德特人/28-4 万年粗眉骨,下巴不突出,15晚期智人晚期智人(新人(新人,4万万年年-今)今)-克鲁马努人克鲁马努人眉骨变小,下巴明显突出,眉骨变小,下巴明显突出,精制矛、针等;文化(石刻精制矛、针等;文化(石刻、木刻、绘画)、木刻、绘画)柳江人柳江人山顶洞人山顶洞人Skull晚期智人(新人,4万年-今)-克鲁马努人眉骨变小,下巴明显突16更新世(旧更新世(旧石器时代)石器时代)的石器的石器南方古猿南方古猿直立人直立人1.8 Ma更新世(旧石器时代)的石器南方古猿直立人1.8 Ma17晚晚期期智智人人工工艺艺品品晚期智人工艺品18南方古猿与南方古

12、猿与直立人的关系直立人的关系能人种能人种直立人种直立人种智人种智人种 20世纪最常见的分法是由美国人类学家Carleton S.Coon提出的:刚果人种,即黑色人种刚果人种,即黑色人种高加索人种,即白色人种高加索人种,即白色人种蒙古人种,即黄色人种蒙古人种,即黄色人种澳大利亚人种,即棕色人种澳大利亚人种,即棕色人种 南方古猿与直立人的关系能人种直立人种智人种 20世纪最常见19人的起源和演化人的起源和演化最古老的人类最古老的人类7Ma前的前的乍得人乍得人人的起源和演化最古老的人类20人类的(加速)演化北京猿人:北京猿人:70-24万年万年山顶洞人:山顶洞人:4万年以来万年以来广东的马坝人广东的

13、马坝人和山西的丁村和山西的丁村人:人:28-4万年万年最古老的人类最古老的人类7Ma前的前的乍得人乍得人人类的(加速)演化北京猿人:山顶洞人:广东的马坝人和山西的丁21现代的物种灭绝率是自然条件下的现代的物种灭绝率是自然条件下的1000倍,倍,30-70%的植物在今后的植物在今后100内将不复存在;现在地球上约内将不复存在;现在地球上约3000万物种,每天有万物种,每天有100种生物绝种,种生物绝种,1000年后将年后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1782)以来以来现代的物种灭绝率是自然条件下的1000倍,30-70%的植物22人如果不控制自己,人如果不控制自己,500500年后,只能以植物为食年后,只

14、能以植物为食人如果不控制自己,500年后,只能以植物为食232 被子植物被子植物(angiosperm)的发展的发展从从K1/J3开始发育开始发育,Kz繁盛繁盛,可分为两阶段可分为两阶段E木本植物发展阶段,乔木、灌木为主木本植物发展阶段,乔木、灌木为主N草本植物大发展和草本植物大发展和C4植物出现阶段植物出现阶段,大大量现代种属出现,蕨类和裸子植物减少;量现代种属出现,蕨类和裸子植物减少;C4植物(植物(玉玉米高粱小米等赖旱植物米高粱小米等赖旱植物)同化)同化 CO2 的速率是的速率是 C3植物植物(米麦豆枫蜂蜜,木本及喜冷潮湿草本米麦豆枫蜂蜜,木本及喜冷潮湿草本)的两倍)的两倍古近纪和新近纪

15、古近纪和新近纪植物地理分区植物地理分区:泛北极植物区:泛北极植物区(包括我国北方包括我国北方)、南极植物区、热带植物区、南极植物区、热带植物区2 被子植物(angiosperm)的发展从K1/J3开始发243 其他门类其他门类other organisms海生无脊椎动物:双壳类、腹足类、海生无脊椎动物:双壳类、腹足类、六射珊瑚、有孔虫六射珊瑚、有孔虫(货币虫货币虫-R)、抱、抱球虫球虫淡水无脊椎动物:软体动物、介形虫、淡水无脊椎动物:软体动物、介形虫、昆虫等昆虫等3 其他门类other organisms海生无脊椎动物:25货币虫货币虫d=16mm泛北极新热带古热带南极货币虫d=16mm泛北极

16、新热带古热带南极26第第10章章 新生代的地史新生代的地史Cenozoic geohistory10.1 新生代的划分和特征新生代的划分和特征 Kz subdivision&features10.2 新生代的生物界新生代的生物界 Cenozoic life10.3 中国新生代的古地理中国新生代的古地理 Kz paleogeography in China最古老的人类最古老的人类7Ma前的前的乍得人乍得人第10章 新生代的地史Cenozoic geohisto2710.3.1 中国东部古近纪和新近纪的古地理中国东部古近纪和新近纪的古地理 Paleogene and Neogene paleoge

17、ography,E.China10.3.2 中国西北部古近纪和新近纪的古地理中国西北部古近纪和新近纪的古地理 Paleogene and Neogene paleogeography,NW China10.3.3 西藏古近纪和新近纪的古地理西藏古近纪和新近纪的古地理 Paleogene&Neogene paleogeography of Tibet10.3.4 中国第四纪的古地理中国第四纪的古地理 Quaternary paleogeography of China10.3 中国新生代的古地理中国新生代的古地理Kz paleogeography in China 10.3.1 中国东部古近纪和

18、新近纪的古地理10.3 中281 中国东部古近纪的沉积类型中国东部古近纪的沉积类型 Paleogene sedimentary types of the eastern China2 中国东部新近纪的沉积类型中国东部新近纪的沉积类型 Neogene sedimentary types of the eastern China10.3.1 中国东部古近纪和新近纪的古地理中国东部古近纪和新近纪的古地理Paleogene&Neogene paleogeography of the E.China1 中国东部古近纪的沉积类型10.3.1 中国东部古近纪291 Paleogene sedimentary

19、 types of the eastern China 受受NNE向构造分带和向构造分带和EW向气候分带控制向气候分带控制燕山秦岭南岭松辽盆地:松辽盆地:K末消亡,无末消亡,无E潮湿带潮湿带干湿交干湿交替带替带干旱带干旱带潮湿带潮湿带抚顺盆地的抚顺群为抚顺盆地的抚顺群为:砂页岩、砂页岩、玄武岩玄武岩夹夹煤层,煤层,2000m+华北盆地华北盆地三个河湖相砂页三个河湖相砂页岩组,夹煤层、油页岩岩组,夹煤层、油页岩和石膏,夹海泛层和石膏,夹海泛层江汉盆地江汉盆地E油页岩、膏盐层油页岩、膏盐层(应城应城石膏矿石膏矿)交互,夹海泛层交互,夹海泛层粤北的南雄盆地粤北的南雄盆地E红色碎屑红色碎屑膏盐层沉积膏

20、盐层沉积粤南的茂名盆地粤南的茂名盆地E1红色碎屑红色碎屑膏盐层沉积膏盐层沉积,E2-3碎屑岩,碎屑岩,油页岩、含煤沉积油页岩、含煤沉积长白山辽东半岛武夷山隆起带长白山辽东半岛武夷山隆起带东部大陆边缘潮湿气候沉积东部大陆边缘潮湿气候沉积晋陕高原西南高地1 Paleogene sedimentary types 30湖北应城湖北应城E2E2石膏矿石膏矿湖北应城E2石膏矿31湖北应城湖北应城E2E2石膏矿石膏矿湖北应城E2石膏矿32湖北应城湖北应城E2E2石膏矿石膏矿湖北应城E2石膏矿33Paleogene correlation of the eastern ChinaPaleogene corr

21、elation of the e342 Neogene sedimentary types of the eastern ChinaN与与E相比沉积范围扩大,东部的干旱气候带消失相比沉积范围扩大,东部的干旱气候带消失长江长江秦岭秦岭晋陕地区晋陕地区深棕深棕色、橘红色粘色、橘红色粘土沉积土沉积(三趾三趾马红土马红土)松辽、华北、松辽、华北、长江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大型沉降河大型沉降河湖盆地,温湖盆地,温暖潮湿气候暖潮湿气候条件,夹海条件,夹海泛层泛层沿海玄武沿海玄武岩喷发带岩喷发带(长白山、长白山、庙岛群岛、庙岛群岛、郯庐带、郯庐带、浙闽东部、浙闽东部、雷州半岛、雷州半岛、海南岛北海南岛北部部)隆起

22、带隆起带上小型上小型静水湖静水湖泊沉积泊沉积(如临如临朐盆地朐盆地)大陆边缘沉积盆地海相沉积大陆边缘沉积盆地海相沉积(东海)(东海)海相沉积海相沉积厚达万米厚达万米(北部湾(北部湾-莺琼盆地)莺琼盆地)中国南方中国南方隆起带上小隆起带上小盆地:热带、亚热带潮盆地:热带、亚热带潮湿气候条件下小型含煤湿气候条件下小型含煤湖沼盆地沉积湖沼盆地沉积2 Neogene sedimentary types of35Neogene correlation of the eastern China中国东部新近系对中国东部新近系对比比Neogene correlation of the eas3610.3.1

23、中国东部古近纪和新近纪的古地理中国东部古近纪和新近纪的古地理 Paleogene and Neogene paleogeography,E.China10.3.2 中国西北部古近纪和新近纪的古地理中国西北部古近纪和新近纪的古地理 Paleogene and Neogene paleogeography,NW China10.3.3 西藏古近纪和新近纪的古地理西藏古近纪和新近纪的古地理 Paleogene&Neogene paleogeography of Tibet10.3.4 中国第四纪的古地理中国第四纪的古地理 Quaternary paleogeography of China10.3

24、中国新生代的古地理中国新生代的古地理Kz paleogeography in China 10.3.1 中国东部古近纪和新近纪的古地理10.3 中371 准噶尔盆地的古近系和新近系准噶尔盆地的古近系和新近系Paleogene&Neogene of Junggar basin2 塔里木盆地的古近系和新近系塔里木盆地的古近系和新近系Paleogene&Neogene of Tarim basin10.3.2 中国西北部古近纪和新近纪的中国西北部古近纪和新近纪的古地理古地理/Paleogene&Neogene paleogeography,WN.China1 准噶尔盆地的古近系和新近系10.3.2

25、中国西北部古近纪38K2安集海组:灰绿色泥岩夹砂砾岩及介壳灰岩安集海组:灰绿色泥岩夹砂砾岩及介壳灰岩紫泥泉子组:紫红色砂质泥岩,砂岩夹砾岩,紫泥泉子组:紫红色砂质泥岩,砂岩夹砾岩,产产 介壳及轮藻介壳及轮藻昌吉河群:砂泥岩夹砂砾岩及介壳灰岩,昌吉河群:砂泥岩夹砂砾岩及介壳灰岩,产三趾马。为类产三趾马。为类Molasse 堆积堆积Q 西域组西域组NE准噶尔南缘古近系和新近系综合剖面准噶尔南缘古近系和新近系综合剖面3-5000m1600m喜马拉雅运动喜马拉雅运动I喜马拉雅运动喜马拉雅运动II1 1 准噶尔盆地的古近系和新近系准噶尔盆地的古近系和新近系 Paleogene&Neogene of Ju

26、nggar basinK2安集海组:灰绿色泥岩夹砂砾岩及介壳灰岩紫泥泉子组:紫红色39EN天山天山乌苏NNeogene/N1准噶尔盆地古近纪和新近纪沉积示意剖面准噶尔盆地古近纪和新近纪沉积示意剖面Schematic sedimentary profile of Junggar basin in E+N克拉玛依克拉玛依From Ji et al.,2019EN天山乌苏NNeogene/N1准噶尔盆地古近纪和新近纪沉40地史学ppt课件17第10章新生代的地史答疑考试41K2:巴什基奇克组:紫红色砂泥岩:巴什基奇克组:紫红色砂泥岩 苏维依组:紫红色砂、泥岩夹含铜砂岩苏维依组:紫红色砂、泥岩夹含铜砂

27、岩库母格列木组:紫红色砂泥岩,底部钙质砾岩,库母格列木组:紫红色砂泥岩,底部钙质砾岩,产产 牡蛎牡蛎-oyster(有海泛)(有海泛)康村组:黄灰、浅灰色含砾粗砂岩夹粉砂岩,康村组:黄灰、浅灰色含砾粗砂岩夹粉砂岩,具浪成层理、波痕及丰富的遗迹化石具浪成层理、波痕及丰富的遗迹化石Q1x 西域组:黄灰砾岩夹砂砾岩。西域组:黄灰砾岩夹砂砾岩。N1E独库公路南端独库公路南端(库车)古近纪和新近纪地层剖面库车)古近纪和新近纪地层剖面吉迪克组:紫红夹灰绿色砂、泥岩,吉迪克组:紫红夹灰绿色砂、泥岩,夹湖相风暴岩和丰富的遗迹化石夹湖相风暴岩和丰富的遗迹化石库车组:苍棕色砂砾岩。库车组:苍棕色砂砾岩。N2共厚共

28、厚4-5000m,为干旱为干旱气候的湖泊沉积气候的湖泊沉积喜马拉雅运动喜马拉雅运动II2 塔里木盆地的古近系和新近系塔里木盆地的古近系和新近系 Paleogene&NeogeneTertiary of Tarim basinK2:巴什基奇克组:紫红色砂泥岩 苏维依组:紫红色砂、泥岩夹42NE紫红色砂泥岩,塔北库车康村紫红色砂泥岩,塔北库车康村EN界线、景观界线、景观NE紫红色砂泥岩,塔北库车康村EN界线、景观43吉迪克组,N1康村组,N1杂色砂泥岩,塔北库车康村,杂色砂泥岩,塔北库车康村,N1下下吉迪克组,N1康村组,N1杂色砂泥岩,塔北库车康村,N1下44苍棕色砂砾岩,苍棕色砂砾岩,库车组库

29、车组,N2,塔北库车康村塔北库车康村苍棕色砂砾岩,库车组,N2,塔北库车康村45楔状及变形层理,粗粒杂砂岩,康村组底部,N2,塔北库车康村楔状及变形层理,粗粒杂砂岩,康村组底部,N2,塔北库车康村46Scoyenia,Palaeophycus,Scalarituba,中中-细粒杂砂岩,细粒杂砂岩,康村组康村组,N2,塔北库车康村塔北库车康村Scoyenia,Palaeophycus,Scalar47N天山天山昆仑山塔中隆起N新近纪时才有天山和昆仑山新近纪时才有天山和昆仑山康村康村塔里木盆地新近纪沉积示意剖面塔里木盆地新近纪沉积示意剖面Schematic sedimentary profile

30、of Tarim basin in the NeogeneN天山昆仑山塔中隆起N新近纪时才有天山和昆仑山康村塔里木盆地48E北部潮湿北部潮湿暖温带暖温带-亚热带亚热带中部半干旱中部半干旱-干旱干旱亚热带亚热带南部潮湿南部潮湿亚热带亚热带-热带热带E北部潮湿暖温带-亚热带中部半干旱-干旱亚热带南部潮湿49N暖温带暖温带潮湿潮湿亚带亚带干旱带干旱带热带热带-亚热带亚热带潮湿亚带潮湿亚带暖温带暖温带-亚热带亚热带潮湿潮湿亚带亚带亚热带亚热带潮湿潮湿亚带亚带暖温带暖温带潮湿潮湿亚带亚带N暖温带潮湿亚带干旱带热带-亚热带潮湿亚带暖温带-亚热带5010.3.1 中国东部古近纪和新近纪的古地理中国东部古近纪

31、和新近纪的古地理 Paleogene and Neogene paleogeography,E.China10.3.2 中国西北部古近纪和新近纪的古地理中国西北部古近纪和新近纪的古地理 Paleogene and Neogene paleogeography,NW China10.3.3 西藏古近纪和新近纪的古地理西藏古近纪和新近纪的古地理 Paleogene&Neogene paleogeography of Tibet10.3.4 中国第四纪的古地理中国第四纪的古地理 Quaternary paleogeography of China10.3 中国新生代的古地理中国新生代的古地理Kz p

32、aleogeography in China 10.3.1 中国东部古近纪和新近纪的古地理10.3 中51雅鲁藏布江(雅江)以南雅鲁藏布江(雅江)以南雅鲁藏布江(雅江)以北雅鲁藏布江(雅江)以北E3:缺失缺失E2:遮普惹组:上部灰岩含货币虫遮普惹组:上部灰岩含货币虫(海相有孔虫海相有孔虫)下部泥灰岩下部泥灰岩.E1:宗浦组:宗浦组:纯灰岩含货币虫纯灰岩含货币虫 K2喜马拉雅运动喜马拉雅运动IE3:Molasse喜马拉雅运动喜马拉雅运动I/34Ma喜马拉雅期花岗岩喜马拉雅期花岗岩N N喜马拉雅山地喜马拉雅山地区处于剥蚀状区处于剥蚀状态,态,TethysTethys洋洋消失消失(E E3 3);N

33、);N2 2的的三趾马也从欧三趾马也从欧亚北方抵达印亚北方抵达印度。据高山栎度。据高山栎植物群分析,植物群分析,E E3 3喜马拉雅山的喜马拉雅山的高度为高度为2500m2500m+10.3.3 西藏古近纪和新近纪古地理西藏古近纪和新近纪古地理Paleogene&Neogene paleogeography of Tibet雅鲁藏布江(雅江)以南雅鲁藏布江(雅江)以北E3:缺失E25210.3.1 中国东部古近纪和新近纪的古地理中国东部古近纪和新近纪的古地理 Paleogene and Neogene paleogeography,E.China10.3.2 中国西北部古近纪和新近纪的古地理中

34、国西北部古近纪和新近纪的古地理 Paleogene and Neogene paleogeography,NW China10.3.3 西藏古近纪和新近纪的古地理西藏古近纪和新近纪的古地理 Paleogene&Neogene paleogeography of Tibet10.3.4 中国第四纪的古地理中国第四纪的古地理 Quaternary paleogeography of China10.3 中国新生代的古地理中国新生代的古地理Kz paleogeography in China 10.3.1 中国东部古近纪和新近纪的古地理10.3 中531 1 中国第四纪的基本特征中国第四纪的基本特征

35、2 2 中国第四纪的沉积类型中国第四纪的沉积类型3 3 第四纪青藏高原的迅速隆升第四纪青藏高原的迅速隆升10.3.4 中国第四纪的古地理中国第四纪的古地理 Quaternary paleogeography of China1 中国第四纪的基本特征10.3.4 中国第四纪的古地理541 1 中国第四纪的基本特征中国第四纪的基本特征青藏高原快速整体抬升青藏高原快速整体抬升;大西北为高山深盆大西北为高山深盆;内蒙内蒙-晋陕高原风蚀晋陕高原风蚀作用显著作用显著;华南中低山丘陵上升剥蚀华南中低山丘陵上升剥蚀;大面积沉降的近海平原:大面积沉降的近海平原:松辽,华北,江汉,苏北松辽,华北,江汉,苏北;大幅

36、度变迁的海岸线大幅度变迁的海岸线;大江东去大江东去10.3.4 中国第四纪的地史中国第四纪的地史 Quaternary geohistory of China1 中国第四纪的基本特征10.3.4 中国第四纪的地史 551 风成黄土风成黄土:内蒙古、晋陕高原,如:内蒙古、晋陕高原,如:Q1午城黄土午城黄土(黄黄红色红色),Q2离石黄土离石黄土(淡棕色淡棕色),Q3马兰黄土马兰黄土(黄灰色黄灰色)2 中低山、丘陵区洞穴堆积:如柳州中低山、丘陵区洞穴堆积:如柳州Q1,Q3,周口店,周口店Q1-2,万县,万县Q2。3 冰川沉积:庐山冰川,可分出鄱阳冰川沉积:庐山冰川,可分出鄱阳Q1、大姑、大姑Q2、庐

37、、庐山山Q3、大理、大理Q4冰期)冰期);Milankovitch cycles4 近海平原沉积(河湖砂泥质沉积):华北近海平原沉积(河湖砂泥质沉积):华北-苏北、松苏北、松辽、江汉平原辽、江汉平原5 火山岩:五大连池,云南腾冲,山西大同火山群火山岩:五大连池,云南腾冲,山西大同火山群6 砾石层:南京雨花台砾石层:南京雨花台Q17 沙漠沙漠-戈壁戈壁-盐湖及山岳冰川盐湖及山岳冰川Q4(西部西部)可耕土地少可耕土地少2 Quaternary sedimentary types of China1 风成黄土:内蒙古、晋陕高原,如:Q1午城黄土(黄红色),56地史学ppt课件17第10章新生代的地史

38、答疑考试57中国的土地资源18亿亩耕地红线中国的土地资源18亿亩58中国中国-美国美国-世界人口与耕地面积比较世界人口与耕地面积比较中国-美国-世界人口与耕地面积比较593 第四纪青藏高原的迅速隆升第四纪青藏高原的迅速隆升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最高米以上,最高8000米以上,号称米以上,号称“地球地球第三级第三级”和和“世界屋脊世界屋脊”。如此状观而惊心动魂的高原地貌,是。如此状观而惊心动魂的高原地貌,是在很短的新近纪以来抬升起来的。在很短的新近纪以来抬升起来的。青藏高原隆升的影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已不仅限于中国响已不仅限于中国及高原周围地区及高原周围地区(如东亚季风形

39、成、如东亚季风形成、黄土高原形成、中黄土高原形成、中国西北的荒漠化国西北的荒漠化),),许多学者把晚新生许多学者把晚新生代以来全球气候变代以来全球气候变冷及大范围的环境冷及大范围的环境变化(如变化(如非洲撒哈非洲撒哈拉沙漠扩大拉沙漠扩大)也归)也归因于青藏高原及世因于青藏高原及世界上其他山地高原界上其他山地高原的隆升。青藏高原的隆升。青藏高原新生代以来的隆起新生代以来的隆起及其对周围自然环及其对周围自然环境的影响是当代全境的影响是当代全球变化研究中不可球变化研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缺少的组成部分。3 第四纪青藏高原的迅速隆升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601,Coleman(2019);

40、2,Harrison et al.(1992);3,Rea(1992);4,Xu et al.(1973);5,Li et al.(2019)Less known?青藏高原地表抬升的几种基本观点青藏高原地表抬升的几种基本观点E2E2N/EN/EQ QN2/N1N2/N11,Coleman(2019);2,Harrison61青藏高原地表抬升的几种基本观点青藏高原地表抬升的几种基本观点年龄年龄/MaColeman模式模式,2019Harrison等模式等模式,1992徐仁模式徐仁模式,1973Rea+钟大赉模式钟大赉模式,1992-青藏高原隆升时代与幅度的不同观点青藏高原隆升时代与幅度的不同观点

41、海拔海拔/m李吉均等模式李吉均等模式,2019始新世中始新世中-第四纪第四纪Rowley等,2019青藏高原地表抬升的几种基本观点年龄/MaColeman模式,623 第四纪青藏高原的迅速隆升第四纪青藏高原的迅速隆升希夏邦玛峰希夏邦玛峰吉隆吉隆5900mN2含高山栎植物群含高山栎植物群(现代高山栎现代高山栎生生活海拔高度活海拔高度2500m)假定假定N2高山栎生活海拔高度与现代类似:高山栎生活海拔高度与现代类似:5900m=2500m(/25-2Ma)+3400m(2.5Ma)即在第四纪上升了即在第四纪上升了3400m。14mm/a现在三趾马红土层现在三趾马红土层(N2)的海拔高度的海拔高度T

42、ibet4300m唐古拉山口唐古拉山口4000m兰州兰州1000m山西山西5-700m华北平原华北平原 320m假定三趾马当时的生态要求相近假定三趾马当时的生态要求相近(海拔高度相近的草原海拔高度相近的草原),那么三趾马红土形成,那么三趾马红土形成时应大体位于同一海拔高度,所以目前西高东低的地势应主要形成于第四纪时应大体位于同一海拔高度,所以目前西高东低的地势应主要形成于第四纪ABN23 第四纪青藏高原的迅速隆升希夏邦玛峰吉隆5900mN2含高63高高原原挤挤出出逃逃逸逸模模型型(Tapponnier等等)挤压连续变形挤压连续变形 岩石圈加厚隆升模型岩石圈加厚隆升模型(P.Molnar,Eng

43、land等)等)高原挤出挤压连续变形 岩石圈加厚隆升模型(P.Mol64青藏高原隆升及其环境效应黄土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中中 亚亚 干干 旱旱 区区印度季风印度季风东亚季风东亚季风沙尘沙尘冬季风冬季风西西 风风东东 亚亚 湿湿 润润 区区青藏高原隆升及其环境效应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中 亚 干 65中国更新世古地理图中国更新世古地理图Pleistocene paleogeography of China砾漠砾漠沙漠沙漠洪积洪积黄土黄土红土红土洞穴洞穴冰川冰川河湖河湖火山火山中国更新世古地理图Pleistocene paleogeo664 喜马拉雅运动小结喜马拉雅运动小结1 时间时间N2E3-

44、N1IIIE22 意义意义1 特提斯(特提斯(Tethys)洋闭合,青藏高原强烈上升,洋闭合,青藏高原强烈上升,形成我国西高东低大江东去的格局形成我国西高东低大江东去的格局2 环太平洋外带(地震、火山及板块构造)环太平洋外带(地震、火山及板块构造)及内生矿产的形成及内生矿产的形成3 Pengea继续分裂继续分裂4 喜马拉雅运动小结1 时间N2E3-N1IIIE22 67The EndThe End68010101+011101-3010101+011101-3班班地史学考试地史学考试-答疑答疑-作业安排作业安排1 考试内容:考试内容:总论总论;Pz 轮廓轮廓+细节细节;Pre,Mz,Kz轮廓为

45、主轮廓为主2 考试形式:笔试,闭卷考试形式:笔试,闭卷3 考试时间:考试时间:12-04-27(五五)14:30-16:304 考试地点:教考试地点:教1楼楼-2014,206教室教室5 答疑时间答疑时间 4.13(五五)7.8节节(主楼主楼-524/522)和地点:和地点:4.17(二二)7.8节节(主楼主楼-524/522)4.19(四四)7.8节节(主楼主楼-524/522)4.24(二二)7.8节节(主楼主楼-524/522)6 复习建议复习建议:看看(PPT+书书)1/3思做思做(梳理梳理+总结总结+设计设计2)2/3 收获收获6 作业与要求:作业与要求:各班学习委员各班学习委员负责

46、将每位同学的课程负责将每位同学的课程 学习设计学习设计II 的全班汇总电子文件交的全班汇总电子文件交薛岩,薛岩薛岩,薛岩汇总后汇总后 (刻成(刻成1个光盘)于个光盘)于4.24(二二)7.8节节(主楼主楼-524/522)交龚一鸣交龚一鸣将将Historical Geology书收齐书收齐于于5月月3日日(四四)上午下班前还给院办的尹翠芬老师上午下班前还给院办的尹翠芬老师能力能力知识知识分数分数010101+011101-3班地史学考试-答疑-作业安排69补充说明补充说明光盘名:光盘名:010101地史学课程学习设计地史学课程学习设计II文件结构:文件结构:010101地史学课程学习设计地史学

47、课程学习设计II (总文件夹名)(总文件夹名)010101 张三张三-II(文件夹(文件夹/文件名)文件名);010102 李四李四-II 补充说明701 1 内容要求内容要求(附参考文献(附参考文献,5,5篇篇/部部;英文文献英文文献22篇篇/部)部)1.1 课程内容概括与总结课程内容概括与总结1.2 你认为地史学存在哪你认为地史学存在哪3个最重要的科学问题亟待解决个最重要的科学问题亟待解决(按照重要性递减排序)?为什么?(按照重要性递减排序)?为什么?1.3 你认为拟采取何种学习和投入方式才能真正将地史学好你认为拟采取何种学习和投入方式才能真正将地史学好1.4 预期的学习目标、效果、质量监

48、控措施及其实现、履行情况预期的学习目标、效果、质量监控措施及其实现、履行情况1.5 你的学习感受及你的学习感受及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1.6 小论文:见举例小论文:见举例2 2 格式和字数格式和字数:2019word/A42019word/A4页面,页面,(5000+3000)字字+(包括文,图,表)(包括文,图,表)3 3 成绩评定成绩评定(设计(设计I&III&II占课程成绩的占课程成绩的30%30%)作业作业地史学课程学习设计地史学课程学习设计-II-II1 内容要求(附参考文献,5篇/部;英文文献2篇/71小论文小论文指南指南1 提出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9、解决问题;2 对课程内容(全部对课程内容(全部/部部分)进行有创意的系统总结;分)进行有创意的系统总结;3 课程特色与学习方法探讨课程特色与学习方法探讨1.1 关于岩石地层单位与年代地层单位关系的几点思考关于岩石地层单位与年代地层单位关系的几点思考1.2 瓦尔特(瓦尔特(Walther)相律的局限性)相律的局限性1.3 地层叠覆律的沉积学基础地层叠覆律的沉积学基础1.4 南沱组冰碛岩成因与震旦纪雪球地球之我见南沱组冰碛岩成因与震旦纪雪球地球之我见1.5 寒武纪生物大爆发与达尔文的进化论寒武纪生物大爆发与达尔文的进化论1.6 Zoophycos/三叶虫三叶虫/腕足的形态功能分析腕足的形态功能分析

50、1.7 从活体生物到化石的过程与机理探析从活体生物到化石的过程与机理探析(化石林的神奇初探之一化石林的神奇初探之一)1.8 从地史学的角度对当今气候变暖从地史学的角度对当今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的几点思考海平面上升的几点思考2.1 扬子扬子/华北板块的形成与演化华北板块的形成与演化2.2 我国中我国中-新生代能源盆地形成与印支、燕山和新生代能源盆地形成与印支、燕山和 喜马拉雅运动的关系例析喜马拉雅运动的关系例析2.3 南丹型和象州型泥盆系成因初探南丹型和象州型泥盆系成因初探 3.1 地史学的特色、精髓与学习对策地史学的特色、精髓与学习对策小论文指南1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 对课程内容72

51、张三张三地球科学学院基地班,地球科学学院基地班,010101-012019-04-24(二)二)正文正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 刘本培,全秋琦。地史学教程。北京:地质出版刘本培,全秋琦。地史学教程。北京:地质出版 社,社,2019,1-277。2 Wicander,R.,Monroe,J.S.,Historical Geology(third edition).Pacific Grove(CA):Books/Cole,2000,1-580.3 Zalasiewicz,J.,Smith,A.et al.,Simplifying the stratigraphy of time.Geology,201

52、9,32(1):1-4.4 龚一鸣,殷鸿福,童金南。龚一鸣,殷鸿福,童金南。地史重大转折期环境变化综述。地史重大转折期环境变化综述。地质科技情报地质科技情报.2019,17(4):101-106。5 Jackson,J.B.C.,Johnson,K.G.Measuring past biodiversity.Science,2019,293:24012403.6 baike./view/3232.htm?fr=ala0_1_1地史学课程学习设计地史学课程学习设计-II-II张三正文参考文献地史学课程学习设计-II73求知以求同为起点求知以求同为起点以求异求真为终点以求异求真为终点只求同不求异你只能拾到芝麻只求同不求异你只能拾到芝麻先求同后求异你终将收获西瓜先求同后求异你终将收获西瓜与你共勉与你共勉求知以求同为起点与你共勉74谢谢你的阅读v知识就是财富v丰富你的人生谢谢你的阅读知识就是财富7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