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M质量成本管理(-)课件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240635969 上传时间:2024-04-26 格式:PPT 页数:94 大小:56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QCM质量成本管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QCM质量成本管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QCM质量成本管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资源描述:

《QCM质量成本管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CM质量成本管理(-)课件(9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质量成本管理质量成本管理(QCM)引言引言一、一、质量成本管理的基本知识质量成本管理的基本知识二、二、质量成本管理体系控制流程质量成本管理体系控制流程三、三、质量成本预测和计划质量成本预测和计划四、四、质量成本科目设置质量成本科目设置五、五、质量成本的数据收集与核算质量成本的数据收集与核算六、六、质量成本控制与考核质量成本控制与考核七、七、质量成本综合分析和报告质量成本综合分析和报告八、八、示例示例内内容容提提要要引引言言 1.成本的概念与分类;2.质量成本的概念与分类;3.产品成本与质量成本的关系;4.实施质量成本意义。1.成本的概念与分类;成本包括产品成本、期间费用。1)、产品成本:直接材

2、料费、间接材料费、制造费(包括间接材料费、间接人工费、其他制造费)2)、期间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2.质量成本的概念与分类;概念:为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发生的成本,以及未达到满意的质量而导致的损失。分类:运行质量成本和外部质量保证成本。运行质量成本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前两项之和统称为可控制成本,后两项之和统称为损失成本或结果成本。3.产品成本与质量成本的关系;(略)4.实施质量成本意义。当前质量管理口号是:高质量、低成本、快速反应。强调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是“盈利”。产出大于投入,企业经营离开这一原则就无法生存。中国入世(加入WTO),所有的

3、资源管理问题(包括人力、财务、物资)必将更加讲“质量成本”问题,以追求最佳经济效益。1.质量成本概念理解;质量成本概念理解;2.GB/T13339-91质量成本管理导则质量成本管理导则;3.质量成本管理发展概况;质量成本管理发展概况;4.质量成本特性曲线质量成本特性曲线。一、质量成本基本知识一、质量成本基本知识1、质量成本概念理解质量成本概念理解(1)定义)定义GB/T13339-91的定义。的定义。(2)质量成本的理解)质量成本的理解a)质量成本的内涵;质量成本的内涵;b)质量成本是客观存在的;质量成本是客观存在的;c)质量成本是经济分析的工具。质量成本是经济分析的工具。1、质量成本概念与理

4、解质量成本概念与理解(3)质量成本分类及说明质量成本分类及说明a)控制成本控制成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外部质量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外部质量保证成本;保证成本;b)控制失效成本控制失效成本内部损失、外部损失。内部损失、外部损失。(4)质量成本管理包括:)质量成本管理包括:a)科目设置与核算;科目设置与核算;b)预测和计划;预测和计划;c)控制和考核;控制和考核;d)综合分析与报告。综合分析与报告。2、GB/T13339-91质量成本管理导则质量成本管理导则(1)目的;目的;(2)内容;内容;(3)适用范围;适用范围;(4)引用标准;引用标准;(5)术语;术语;(6)总则;总则;(7)质量成本管理

5、;质量成本管理;(8)质量成本预测和计划;质量成本预测和计划;(9)质量成本科目设置与核算;质量成本科目设置与核算;(10)质量成本控制与考核质量成本控制与考核;(11)质量成本综合分析与报告。质量成本综合分析与报告。2、质量成本管理导则质量成本管理导则(1)目的目的 a)以适宜的质量满足社会对产品的需求。以适宜的质量满足社会对产品的需求。b)降低产品的总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降低产品的总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效益。c)为评价为评价QMS的有效性、评价质量管的有效性、评价质量管理效果,进行质量奖励和企业的绩效理效果,进行质量奖励和企业的绩效考核提供依据。考核提供依据。2、质量成本管理导则质量

6、成本管理导则(2)内容)内容 规定了规定了QCM的基本原则、预测与计划、核的基本原则、预测与计划、核算与分析、控制与考核以及质量成本报告的算与分析、控制与考核以及质量成本报告的内容与程序。内容与程序。(3)适用范围)适用范围 适用于组织或部门对成本的管理。适用于组织或部门对成本的管理。(4)引用标准引用标准a)GB6853.1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术语b)GB/T10300.5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质量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指南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指南2、质量成本管理导则质量成本管理导则 (5)术语)术语 分为质量、质量成本、显见和隐含质量成本分为质量、质量成本、

7、显见和隐含质量成本三个部分。三个部分。(6)总则)总则a)概念概念b)要求要求v QC核算工作,由财务部门归口管理;核算工作,由财务部门归口管理;v与现行成本核算制度的规定相互协调配套;与现行成本核算制度的规定相互协调配套;v核算方法,采用会计核算为主、统计核算为辅的核算方法,采用会计核算为主、统计核算为辅的办法。办法。v质量显见成本,按国家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进行质量显见成本,按国家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进行核实;核实;v隐含质量成本,由有关部门分析统计。隐含质量成本,由有关部门分析统计。2、质量成本管理导则质量成本管理导则(7)质量成本管理质量成本管理a)实施质量成本管理的原则实施质量成本管理的

8、原则v应寻求适宜的产品质量成本为手段;应寻求适宜的产品质量成本为手段;v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和质量保证能力;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和质量保证能力;v必须使预测、计划、核算、分析、控制必须使预测、计划、核算、分析、控制和考核等环节,相互协调、互为依据;和考核等环节,相互协调、互为依据;v确保数据可靠、核算准确、控制有效、确保数据可靠、核算准确、控制有效、分析正确、透彻;分析正确、透彻;v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2、质量成本管理导则质量成本管理导则 (7)质量成本管理质量成本管理 b)组织结构组织结构v应建立管理体系应建立管理体系;v应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质量成本应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质

9、量成本核算和核算和管理人员管理人员;v明确领导层的职责明确领导层的职责;厂长厂长/所长;所长;总工程师(技术质量副厂长总工程师(技术质量副厂长/所长);所长);总会计师;总会计师;总经济师。总经济师。2、质量成本管理导则质量成本管理导则(7)质量成本管理质量成本管理c)职责范围职责范围财务部门财务部门质量部门质量部门其他部门其他部门a)职责范围财务部门质量部门其他部门2、质量成本管理导则质量成本管理导则(7)质量成本管理质量成本管理d)质量成本管理实施程序质量成本管理实施程序v教育培训教育培训;v建立建立QCM、明确职责,提供组织保证;明确职责,提供组织保证;v制订质量成本管理办法;制订质量成

10、本管理办法;v制订质量成本计划;制订质量成本计划;v定期进行核算和分析;定期进行核算和分析;v定期进行考核;定期进行考核;v编制质量成本报告,为质量改进提供依据;编制质量成本报告,为质量改进提供依据;v确定质量改进目标和改进措施,并组织实施;确定质量改进目标和改进措施,并组织实施;v调整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重点,发挥质量体系调整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重点,发挥质量体系的有效性。的有效性。(8)预测和计划预测和计划 a)确定比较基期和比较基数;确定比较基期和比较基数;工时基数工时基数成本基数成本基数销售额基数销售额基数产量基数产量基数2、质量成本管理导则质量成本管理导则2、质量成本管理导则质量成本管理

11、导则(8)预测和计划预测和计划b)选择质量成本指标体系;选择质量成本指标体系;预防成本率预防成本率鉴定成本率鉴定成本率内部损失率内部损失率外部损失率外部损失率质量损失率质量损失率产品成本内部质量损失率产品成本内部质量损失率单位产品质量成本率单位产品质量成本率2、质量成本管理导则质量成本管理导则(8)预测和计划预测和计划c)质量成本预测;质量成本预测;目的目的分类分类依据依据2、质量成本管理导则质量成本管理导则 (8)预测和计划预测和计划 d)质量成本计划;质量成本计划;要求要求依据依据项目项目内容内容2、质量成本管理导则质量成本管理导则(9)科目设置与核算科目设置与核算 a)科目设置科目设置v

12、科目设置原则科目设置原则v 质量成本科目包括一级、二级、三级、质量成本科目包括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科目和细目;四级科目和细目;一级科目一级科目质量成本;质量成本;二级科目二级科目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外部损失以及必要时的外部质部损失、外部损失以及必要时的外部质量保证成本。量保证成本。三级科目三级科目 2、质量成本管理导则质量成本管理导则(9)科目设置与核算科目设置与核算 a)科目设置科目设置三级科目三级科目v预防成本包括:质量培训费、质管活动预防成本包括:质量培训费、质管活动费、质改措施费、质量评审费和工资及费、质改措施费、质量评审费和工资及福利福利基基金;金;

13、v鉴定成本包括:试验、检验费、质检部鉴定成本包括:试验、检验费、质检部门办公费、检测设备维修折旧费和工资门办公费、检测设备维修折旧费和工资及福利基金。及福利基金。2、质量成本管理导则质量成本管理导则(9)科目设置与核算科目设置与核算 a)科目设置科目设置三级科目三级科目v内部损失包括:报废损失费、返修费、降级损内部损失包括:报废损失费、返修费、降级损失费、停工损失费和产品质量处理费;失费、停工损失费和产品质量处理费;v外部损失包括:外部损失包括:索赔费、退货损失费、折价损索赔费、退货损失费、折价损失费和保修费。失费和保修费。v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还可以设置四级科目和细目;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还可以设置

14、四级科目和细目;v外部质量保证成本包括:质量保证措施费、产品外部质量保证成本包括:质量保证措施费、产品质量证实试验费和评定费(必要时设质量证实试验费和评定费(必要时设置)。置)。2、质量成本管理导则质量成本管理导则(9)科目设置与核算科目设置与核算b)质量成本核算质量成本核算v要求要求按各级科目进行核算;按各级科目进行核算;核算周期,通常与成本核算周期核算周期,通常与成本核算周期一致;一致;核算责任归口要便于统计核算与核算责任归口要便于统计核算与明确责任。明确责任。2、质量成本管理导则质量成本管理导则(9)科目设置与核算科目设置与核算b)质量成本核算质量成本核算v质量成本开支范围质量成本开支范

15、围v质量成本收集渠道质量成本收集渠道从现有的各种会计原始凭证和会计帐户从现有的各种会计原始凭证和会计帐户中直接或分析获得;中直接或分析获得;从统计原始资料或凭证中分析获得;从统计原始资料或凭证中分析获得;从各种质量原始记录中分析获得。从各种质量原始记录中分析获得。2、质量成本管理导则质量成本管理导则(9)科目设置与核算科目设置与核算b)质量成本核算质量成本核算v质量费用原始凭证与归集质量费用原始凭证与归集会计原始凭证按会计科目归集;会计原始凭证按会计科目归集;统计数据按项目归集;统计数据按项目归集;附录附录A:质量成本费用归集内容;质量成本费用归集内容;附录附录B:原始凭证类别内容。原始凭证类

16、别内容。2、质量成本管理导则质量成本管理导则 (9)科目设置与核算科目设置与核算b)质量成本核算质量成本核算v质量费用的分配质量费用的分配显见质量费用:按现行产品成本核算办法显见质量费用:按现行产品成本核算办法计入质量成本;计入质量成本;隐含质量费用中的直接费用,直接计入相隐含质量费用中的直接费用,直接计入相应的质量成本中;应的质量成本中;隐含质量费用的间接费用,分摊到各产品隐含质量费用的间接费用,分摊到各产品的质量成本中;的质量成本中;费用分摊的原则参照成本核算制度执行。费用分摊的原则参照成本核算制度执行。2、质量成本管理导则质量成本管理导则(10)质量成本控制与考核质量成本控制与考核 a)

17、a)控制控制v控制贯穿于质量形成的全过程;控制贯穿于质量形成的全过程;v控制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控制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v依据确定的质量成本目标,归口部门组织制定依据确定的质量成本目标,归口部门组织制定控制计划;控制计划;v将控制目标进行分解,实行归口分级控制将控制目标进行分解,实行归口分级控制;v制订具体的控制措施实施。制订具体的控制措施实施。2、质量成本管理导则质量成本管理导则(10)质量成本控制与考核质量成本控制与考核b)考核考核v由归口部门进行考核;由归口部门进行考核;v 制订考核办法,并纳入制订考核办法,并纳入“质质 量成本管理办法量成本管理办法”中。中。2、质量成本管理

18、导则质量成本管理导则(11)质量成本综合分析与报告质量成本综合分析与报告a)分析的内容分析的内容v质量成本构成及趋势分析;质量成本构成及趋势分析;v报告期质量成本计划指标完成情况与基报告期质量成本计划指标完成情况与基期和前期对比分析,并形成记录(表式期和前期对比分析,并形成记录(表式见附录见附录C););v典型事件分析。典型事件分析。2、质量成本管理导则质量成本管理导则(11)质量成本综合分析与报告质量成本综合分析与报告b)对分析的要求对分析的要求提出报告期影响质量成本的关键提出报告期影响质量成本的关键区域和主要因素;区域和主要因素;提出改进措施;提出改进措施;对对QMS的有效性作出评价;的有

19、效性作出评价;提出下期质量成本工作的重点和提出下期质量成本工作的重点和目标。目标。2、质量成本管理导则质量成本管理导则(11)质量成本综合分析与报告质量成本综合分析与报告c)质量成本报告质量成本报告v上期质量成本管理活动进行调查、分析、上期质量成本管理活动进行调查、分析、建议的建议的书面材料书面材料;v作用作用供领导决策和各部门质量改进。供领导决策和各部门质量改进。以便以便:评价质量管理的适用性和有效性;评价质量管理的适用性和有效性;识别需要关注的区域和问题;识别需要关注的区域和问题;确定质量、质量成本的目标。确定质量、质量成本的目标。2、质量成本管理导则质量成本管理导则(11)质量成本综合分

20、析与报告质量成本综合分析与报告c)质量成本报告质量成本报告v报告内容:报告内容:根据统计、核算结果,进行水平、对比根据统计、核算结果,进行水平、对比分析;分析;找出影响质量成本的关键因素,确定改找出影响质量成本的关键因素,确定改进措施;进措施;提出对典型事件的具体分析结果。提出对典型事件的具体分析结果。2、质量成本管理导则质量成本管理导则 (11)质量成本综合分析与报告质量成本综合分析与报告c)质量成本报告质量成本报告v报告的形式报告的形式图表式;图表式;表格式;表格式;叙述式;叙述式;综合式;综合式;其他。其他。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确定报告的表式、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确定报告的表式、频次、内容和

21、报送部门。频次、内容和报送部门。3、质量成本管理发展情况、质量成本管理发展情况(1)美国的情况;)美国的情况;(2)欧洲的情况;)欧洲的情况;(3)日本的情况;)日本的情况;(4)ISO9000族标准的情况;族标准的情况;(5)我国的情况。)我国的情况。4、质量成本特性曲线、质量成本特性曲线 (1 1)概念:质量成本和产品的合格质量水平之)概念:质量成本和产品的合格质量水平之 间有一定的关系,即质量成本特性曲线。间有一定的关系,即质量成本特性曲线。(2 2)对特性曲线的分析。)对特性曲线的分析。表示表示QC和产品合格质量水平关系的曲线图称为和产品合格质量水平关系的曲线图称为QC特性曲线特性曲线

22、C1:表示预防成本:表示预防成本+鉴定成本与合格品率的关系;鉴定成本与合格品率的关系;C2:表示内部损失成本:表示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与合格品率外部损失成本与合格品率的关系;的关系;C3:表示:表示C1,C2两曲线的合成两曲线的合成,M点为最佳点为最佳QC。4、质量成本特性曲线、质量成本特性曲线 单位单位QC区区区区区区100%合格合格质量质量水平水平C3C2C1QmMQC特性曲线特性曲线二、质量成本管理体系控制流程二、质量成本管理体系控制流程1.QCM需求确定。需求确定。2.建立(或明确)建立(或明确)QCM体系。体系。3.质量成本预测与计划。质量成本预测与计划。4.质量成本科目设置。

23、质量成本科目设置。5.质量成本实施和控制。质量成本实施和控制。6.质量成本统计和核算。质量成本统计和核算。7.质量成本考核与评价。质量成本考核与评价。8.综合分析与报告。综合分析与报告。9.过程监视、分析、评价。过程监视、分析、评价。10.制定下期制定下期QCM目标。目标。二、质量成本管理体系控制流程 质量成本预测质量成本预测与与 计计 划划最高管理者决策最高管理者决策QCM需求确定需求确定建立(或明确)建立(或明确)QCM体系体系1.质量成本体系是质量成本体系是 QMS的的一部分。一部分。2.明确厂长、总经理、总会明确厂长、总经理、总会 计师计师 和总经济师的和总经济师的 职责。职责。3.明

24、确质管部、财务部、计明确质管部、财务部、计 划部和划部和 其他相关部门、其他相关部门、质量统计人员的质量统计人员的 职责。职责。4.编制质量成本管理程序文件编制质量成本管理程序文件 及相关文件。及相关文件。总工(或管代、总工(或管代、质量副总)质量副总)1.选择主导产品。选择主导产品。2.确定比较基期和比较确定比较基期和比较 基数。基数。3.建立建立QMS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目标指标、结构指标、目标指标、结构指标、和相关指标。)和相关指标。)4.预测和编制质量成本预测和编制质量成本 指标计划。指标计划。总会计师主持,总会计师主持,质管部组织。质管部组织。二、质量成本管理体系控制流程停工损失停工

25、损失质量成本质量成本科目设科目设 置置预防成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内部损失外部损失外部损失质量培训费质量培训费质量管理活动费质量管理活动费质量评审费质量评审费质量改进措施费质量改进措施费质量奖励费质量奖励费工资及福利基金工资及福利基金检验试验费检验试验费质检部门办公费质检部门办公费报废损失报废损失返修费返修费降级损失降级损失质量事故处理费质量事故处理费索赔费索赔费退货损失退货损失折价损失折价损失诉讼费诉讼费保修费保修费工资及福利基金工资及福利基金监视和测量装置监视和测量装置的的 折折 旧旧 费费总工(或管代)总工(或管代)主持,质管部主持,质管部组织。组织。二、质量成本管理体系控制

26、流程 质质 量量 成成 本本实施和控制实施和控制1.预防和鉴定成本预防和鉴定成本 由(质管部)归口由(质管部)归口。2.内部损失由生产内部损失由生产 部归口管理。按部归口管理。按 费用内容分解到班费用内容分解到班 组进行控制,并按组进行控制,并按 规定进行反馈。规定进行反馈。3.外部损失由销售部外部损失由销售部 归口,有关信息反归口,有关信息反 馈到质管部处理。馈到质管部处理。4.质量成本由计划部质量成本由计划部 (或其他部门)归(或其他部门)归 口,口,财务部核算财务部核算 汇总。汇总。1.建立控制管理系统,建立控制管理系统,实际归口分级、明确实际归口分级、明确 职责、权、利,进行职责、权、

27、利,进行 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2.将质量成本目标分解,将质量成本目标分解,落实到班组,制定措施,落实到班组,制定措施,并纳入到经济责任制考核并纳入到经济责任制考核3.有灵敏的监控反馈系统,有灵敏的监控反馈系统,把质量成本控制与产品实把质量成本控制与产品实 现过程、不合格品控制联现过程、不合格品控制联 系起来。系起来。质量成本质量成本统计核算统计核算 总会计师主持,总会计师主持,质管部组织。质管部组织。1.建立核算网点,明确传递建立核算网点,明确传递 程序和方式,进行责任归口程序和方式,进行责任归口 管理。管理。2.各级质量统计人员经培训各级质量统计人员经培训 确保提供准确、

28、真实、完确保提供准确、真实、完 整的数据。整的数据。3.建立信息渠道,设计原始建立信息渠道,设计原始 记录、核算方式,以确保记录、核算方式,以确保 信息传递。信息传递。二、质量成本管理体系控制流程质量成本质量成本考核与评价考核与评价 总经济师总经济师 主持,主持,质管部质管部 组织组织。1.由归口部门对质由归口部门对质量成本完成情况进量成本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其范围包行考核(其范围包括质量成本指标体括质量成本指标体系、监督检查系统系、监督检查系统和奖惩)。和奖惩)。2.对对QCM效果进行效果进行定性、定量评价并定性、定量评价并将将“与质量有关的与质量有关的财务报告财务报告”提供管提供管理评审。理

29、评审。二、质量成本管理体系控制流程 过过 程程 监监 视、视、分析、评价分析、评价 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 主持,相关主持,相关 部门参与。部门参与。1.归口部门对质量成本归口部门对质量成本 的构成及趋势、报告的构成及趋势、报告 期、质量成本计划指期、质量成本计划指 标完成情况以及与基标完成情况以及与基 期对比分析,并运用期对比分析,并运用 有关指标从多角度反有关指标从多角度反 映映QCM的经济性和规律性。的经济性和规律性。2.确定产生损失的主要确定产生损失的主要 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原因,提出改进措施。3.对对QMS作出评价,指作出评价,指 出下期质量成本工作出下期质量成本工作 的重点和目标。

30、的重点和目标。4.编制质量成本报告,编制质量成本报告,为领导层制定质量政为领导层制定质量政 策、有关部门改进质策、有关部门改进质 量提供依据。量提供依据。综合分析综合分析与与 报报 告告 制订下期制订下期QCM目标目标 总工程师主持,总工程师主持,质管部组织。质管部组织。实施纠正、改进或预防措施实施纠正、改进或预防措施1.概述概述2.质量成本指标体系质量成本指标体系3.质量成本预测质量成本预测4.质量成本计划质量成本计划三、质量成本预测和计划三、质量成本预测和计划三、质量成本预测和计划三、质量成本预测和计划 1.概述概述(1)确定比较基期和比较基数)确定比较基期和比较基数(2)比较基数的分类)

31、比较基数的分类a)工时基数;工时基数;b)成本基数;成本基数;c)销售额基数;销售额基数;d)产量基数。产量基数。三、质量成本预测和计划三、质量成本预测和计划2.质量成本指标体系质量成本指标体系(1)质量成本指标设置的原则和目的)质量成本指标设置的原则和目的a)设置原则;设置原则;b)设置目的;设置目的;(2)质量成本指标的分类和内容质量成本指标的分类和内容a)质量成本目标指标;质量成本目标指标;b)质量成本结构指标;质量成本结构指标;c)质量成本相关指标。质量成本相关指标。三、质量成本预测和计划三、质量成本预测和计划 3.质量成本预测质量成本预测(1)概念)概念(2)预测目的)预测目的(3)

32、预测分类)预测分类a)长期预测;长期预测;b)中期预测;中期预测;c)短期预测。短期预测。三、质量成本预测和计划三、质量成本预测和计划3.质量成本预测质量成本预测(4)预测依据)预测依据a)企业的历史资料;企业的历史资料;b)企业质量方针、目标;企业质量方针、目标;c)国内外同行业或竞争对手的质量成本资料;国内外同行业或竞争对手的质量成本资料;d)产品的质量要求及技术文件规定产品的质量要求及技术文件规定;e)顾客的特殊要求。顾客的特殊要求。三、质量成本预测和计划三、质量成本预测和计划 3.质量成本预测质量成本预测(5)预测程序)预测程序a)调查和收集数据、资料和信息;调查和收集数据、资料和信息

33、;b)对收集数据、资料和信息进行处理;对收集数据、资料和信息进行处理;c)编制质量成本计划。编制质量成本计划。(6)预测方法预测方法a)经验判断法;经验判断法;b)计算分析法;计算分析法;c)比例计算法。比例计算法。三、质量成本预测和计划三、质量成本预测和计划 4.质量成本计划质量成本计划(1)概述概述(2)对计划的要求对计划的要求a)与企业的综合经营计划、质量计划和与企业的综合经营计划、质量计划和产品成本计划相协调;产品成本计划相协调;b)要明确质量成本目标;要明确质量成本目标;c)规定为完成计划应采取的措施;规定为完成计划应采取的措施;d)明确检查、考核要求。明确检查、考核要求。三、质量成

34、本预测和计划三、质量成本预测和计划 4.质量成本计划质量成本计划(3)计划分类)计划分类a)按时间分按时间分长期、中期和短期计划;长期、中期和短期计划;b)按范围分按范围分厂、公司级和部门级质量成本计划。厂、公司级和部门级质量成本计划。(4)计划内容)计划内容a)主导产品的单位质量成本计划;主导产品的单位质量成本计划;b)销售产品的单位质量成本计划;销售产品的单位质量成本计划;c)质量成本构成比例计划质量成本构成比例计划;d)质量改进措施和费用计划。质量改进措施和费用计划。三、质量成本预测和计划三、质量成本预测和计划 4.质量成本计划质量成本计划(5)计划的编制)计划的编制根据预测结果,由总归

35、口管理部门组织编制根据预测结果,由总归口管理部门组织编制(6)一些参考数据见表)一些参考数据见表表表7-1不同行业质量成本变化范围不同行业质量成本变化范围工业类别工业类别质量成本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质量成本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简单和低公差的工业简单和低公差的工业0.5-2.0传统的机械工业传统的机械工业1.0-5.0精密工业精密工业2.0-10.0 复杂的电子工业、航天、复杂的电子工业、航天、航天工业航天工业5.0-25.0三、质量成本预测和计划三、质量成本预测和计划4.质量成本计划质量成本计划(6)一些参考数据见表)一些参考数据见表 表表7-2各类成本构成占质量成本的比例范围各类成本构成占质量成

36、本的比例范围质量成本质量成本质量成本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质量成本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内部故障损失成本内部故障损失成本25-40外部故障损失成本外部故障损失成本25-40鉴定成本鉴定成本10-50预防成本预防成本1-5外部质量保证成本外部质量保证成本三、质量成本预测和计划三、质量成本预测和计划4.质量成本计划质量成本计划(7)编制质量成本计划的步骤)编制质量成本计划的步骤a)收集数据、资料和信息,进行预测;收集数据、资料和信息,进行预测;b)确定质量成本总额及降低率目标;确定质量成本总额及降低率目标;c)编制质量成本计划;编制质量成本计划;d)将计划目标按科目、部门展开、制订将计划目标按科目、部门展

37、开、制订纠正措施并落实。纠正措施并落实。三、质量成本预测和计划三、质量成本预测和计划4.质量成本计划质量成本计划(8)质量成本计划的编制要求和方法质量成本计划的编制要求和方法a)对质量成本计划的编制要求对质量成本计划的编制要求b)计划的编制方法计划的编制方法v集中编制法集中编制法v分级编制法分级编制法(9)质量成本计划用建议表式质量成本计划用建议表式四四、质量成本明细科目设置、质量成本明细科目设置1.设置原则设置原则2.科目设置科目设置(1)预防成本)预防成本(2)鉴定成本)鉴定成本(3)内部损失)内部损失(4)外部损失)外部损失3.设置科目应注意的问题设置科目应注意的问题4.质量成本的细目及

38、流程质量成本的细目及流程四、质量成本明细科目设置四、质量成本明细科目设置1、设置原则设置原则(1)符合国家现行的成本核算制度;符合国家现行的成本核算制度;(2)按质量成本的定义范围设置科目;按质量成本的定义范围设置科目;(3)科目设置要参考成本开支范围;科目设置要参考成本开支范围;a)开展活动所需的材料、辅料、办公、差旅和劳动保护费;开展活动所需的材料、辅料、办公、差旅和劳动保护费;b)对采购品、中间产品、成品进行检测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效对采购品、中间产品、成品进行检测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效准及折旧费;准及折旧费;c)质管人员的工资、福利及奖金;质管人员的工资、福利及奖金;d)产品实现过程中,质

39、量缺陷造成的材料、人工损失;产品实现过程中,质量缺陷造成的材料、人工损失;e)产品评审费用;产品评审费用;f)产品出厂后,因质量缺陷造成的修理、退货、索赔费;产品出厂后,因质量缺陷造成的修理、退货、索赔费;g)QC小组活动费、质量奖励费;小组活动费、质量奖励费;h)其他与质量成本有关的费用。其他与质量成本有关的费用。四、质量成本明细科目设置四、质量成本明细科目设置1.设置原则设置原则(4)要与质量成本的责任部门相结合;要与质量成本的责任部门相结合;(5)要结合组织的实际情况。要结合组织的实际情况。2.科目的设置科目的设置(1)质量成本推荐科目质量成本推荐科目a)预防成本预防成本v质量培训费质量

40、培训费;v质量管理活动费;质量管理活动费;v质量改进措施费用;质量改进措施费用;v质量评审费用质量评审费用;v质量奖励费;质量奖励费;v工资及福利基金工资及福利基金。四、质量成本明细科目设置四、质量成本明细科目设置(1)质量成本推荐科目质量成本推荐科目b)鉴定成本鉴定成本v检验、试验费;检验、试验费;v质检部门办公费;质检部门办公费;v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折旧费;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折旧费;v工资及福利基金。工资及福利基金。四、质量成本明细科目设置四、质量成本明细科目设置(1)质量成本推荐科目)质量成本推荐科目c)内部损失成本内部损失成本v报废损失;报废损失;v返修费;返修费;v停工损失费;停工损失费

41、;v质量事故处理质量事故处理费。费。四、质量成本明细科目设置四、质量成本明细科目设置(1)质量成本推荐科目质量成本推荐科目d)外部损失外部损失v索赔费;索赔费;v退货损失;退货损失;v折价损失;折价损失;v保修费用;保修费用;v诉讼费。诉讼费。四、质量成本明细科目设置四、质量成本明细科目设置(1)质量成本推荐科目)质量成本推荐科目e)外部质量保证成本(必要时设置)外部质量保证成本(必要时设置)v质量保证措施费;质量保证措施费;v质量证实试验费;质量证实试验费;v评定费。评定费。四四、质量成本明细科目设置、质量成本明细科目设置3.设置科目应注意的问题设置科目应注意的问题(1)科目)科目要有明确的

42、定义和范围;要有明确的定义和范围;(2)要识别产品成本和质量成本的范围;要识别产品成本和质量成本的范围;(3)细目不要过细,否则不利于核算和分析;)细目不要过细,否则不利于核算和分析;(4)根据费用的性质和目的设置细目;)根据费用的性质和目的设置细目;(5)细目不要重复。)细目不要重复。4.质量成本细目和流程(示例)质量成本细目和流程(示例)五、质量成本的数据采集和核算五、质量成本的数据采集和核算 1.收集渠道收集渠道(1)从现有质量记录中获得从现有质量记录中获得a)从废品通知单和废品损失计算汇总表中获得;从废品通知单和废品损失计算汇总表中获得;b)从返工通知单和返工损失计算汇总表中获得;从返

43、工通知单和返工损失计算汇总表中获得;c)从领料单和物资费用计算汇总表中获得。从领料单和物资费用计算汇总表中获得。(2)从现有会计原始凭证和有关帐户中获得从现有会计原始凭证和有关帐户中获得a)从工资支付明细表(或工资费用汇总表)中获得;从工资支付明细表(或工资费用汇总表)中获得;b)有关折旧明细表中获得;有关折旧明细表中获得;c)其它原始凭证。其它原始凭证。五、质量成本的数据采集和核算五、质量成本的数据采集和核算1、质量成本发生的过程和区域、质量成本发生的过程和区域2、收集渠道收集渠道(1)从现有质量记录中获得)从现有质量记录中获得a)从废品通知单和废品损失计算汇总中获得;从废品通知单和废品损失

44、计算汇总中获得;b)从返工通知单和返工损失计算汇总表获得;从返工通知单和返工损失计算汇总表获得;c)从领料单和物资费用计算汇总表中获得。从领料单和物资费用计算汇总表中获得。五、质量成本的数据采集和核算五、质量成本的数据采集和核算2、收集渠道收集渠道(2)从现有会计原始凭证和有关帐户中获得从现有会计原始凭证和有关帐户中获得a)从工资支付明细表(或工资费用汇总表中)获得;从工资支付明细表(或工资费用汇总表中)获得;b)折旧费用;折旧费用;c)其它原始凭证。其它原始凭证。(3)从原始资料或凭证分析获得)从原始资料或凭证分析获得a)从产品降级、降价损失表中获得;从产品降级、降价损失表中获得;b)从停工

45、损失表中获得;从停工损失表中获得;(4)其他收集渠道:如培训计划、质量计划、网站会员)其他收集渠道:如培训计划、质量计划、网站会员费等资料中获得。费等资料中获得。五、质量成本的数据采集和核算五、质量成本的数据采集和核算3、质量成本的核算方法、质量成本的核算方法(1)统计核算方法统计核算方法a)质量成本统计调查;质量成本统计调查;v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设置统计成本核算点;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设置统计成本核算点;v按科目和细目设置质量费用调查表,进行分项按科目和细目设置质量费用调查表,进行分项统计汇总。统计汇总。b)质量成本统计整理和报表编制质量成本统计整理和报表编制v能确定本期发生多少质量成本费用支出的

46、,按本期发生能确定本期发生多少质量成本费用支出的,按本期发生额核算;额核算;v同一质量成本费用发生在若干期间的,按一定分配率分摊同一质量成本费用发生在若干期间的,按一定分配率分摊各期质量成本。各期质量成本。五、质量成本的数据采集和核算五、质量成本的数据采集和核算 3、质量成本的核算方法、质量成本的核算方法(2)以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相结合的核算方法以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相结合的核算方法a)与质量相关的实际支出,由财务通过质量与质量相关的实际支出,由财务通过质量成本会计还原归集,并与质管部核对。成本会计还原归集,并与质管部核对。b)各种工时损失、废品损失、停工损失、产各种工时损失、废品损失、停工损失

47、、产品降级损失等主要由各有关部门收集,质品降级损失等主要由各有关部门收集,质管部门核查后报财务部汇总。管部门核查后报财务部汇总。五、质量成本的数据采集和核算五、质量成本的数据采集和核算 4.质量成本质量成本信息传递流程示例信息传递流程示例001质量成本质量成本(一级科目)(一级科目)00101预防成本预防成本(二级科目)(二级科目)0010101质量培训费质量培训费(三级科目)(三级科目)001010101法规和标准培训费法规和标准培训费(四级科目)(四级科目)五、质量成本的数据采集和核算五、质量成本的数据采集和核算 4.质量成本质量成本信息传递流程示例信息传递流程示例002质量成本质量成本(

48、一级科目)(一级科目)00201鉴定成本鉴定成本(二级科目)(二级科目)0020101检验检验、试验费、试验费(三级科目)(三级科目)002010101采购品验证费采购品验证费(四级科目)(四级科目)五、质量成本的数据采集和核算五、质量成本的数据采集和核算 4.信息传递流程示例信息传递流程示例003质量成本质量成本(一级科目)(一级科目)00301内部损失内部损失(二级科目)(二级科目)0030101废品损失废品损失(三级科目)(三级科目)六、质量成本控制与考核六、质量成本控制与考核1.质量成本的控制质量成本的控制(1)控制步骤)控制步骤a)确定质量成本目标和制定控制计划;确定质量成本目标和制

49、定控制计划;b)对质量成本形式过程进行控制;对质量成本形式过程进行控制;c)事后控制。事后控制。六、质量成本控制与考核六、质量成本控制与考核 1.质量成本的控制质量成本的控制(2)建立控制管理系统建立控制管理系统a)建立质量成本责任制;建立质量成本责任制;b)明确归口管理部门和控制范围;明确归口管理部门和控制范围;c)明确归口管理部门的职责;明确归口管理部门的职责;d)质量成本指标的分解和颁布质量成本指标的分解和颁布。六、质量成本控制与考核六、质量成本控制与考核 1.质量成本的控制质量成本的控制(3)QC的控制方法的控制方法a)限额控制;限额控制;b)质量改进;质量改进;c)其他方法;其他方法

50、;(4)质量成本控制计划。质量成本控制计划。六、质量成本控制与考核六、质量成本控制与考核 2.质量成本考核质量成本考核(1)质量成本考核指标体系)质量成本考核指标体系a)车间班组的考核指标;车间班组的考核指标;b)质检部门的考核指标;质检部门的考核指标;c)技术部门的考核指标;技术部门的考核指标;d)质管部门的考核指标;质管部门的考核指标;e)采购部门的考核指标;采购部门的考核指标;f)销售部门的考核指标;销售部门的考核指标;g)其他部门的考核指标。其他部门的考核指标。六、质量成本控制与考核六、质量成本控制与考核(2)监督检查系统监督检查系统a)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检查;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检

51、查;b)对工作失误造成的损失的监督评价。对工作失误造成的损失的监督评价。(3)质量奖惩质量奖惩3.质量成本管理效果评价质量成本管理效果评价(1)管理效果的定性评价;管理效果的定性评价;(2)管理效果的定量评价。管理效果的定量评价。六、质量成本控制与考核六、质量成本控制与考核 3.质量成本效果评价质量成本效果评价(1)管理效果的定性评价)管理效果的定性评价a)质量成本管理是否已形成体系,能协调、有序工作。质量成本管理是否已形成体系,能协调、有序工作。b)收集的数据是否正确分析并符合规定,有结论,能为收集的数据是否正确分析并符合规定,有结论,能为决策提供依据。决策提供依据。c)质量成本结构比例适当

52、,内、外部损失不断下降。质量成本结构比例适当,内、外部损失不断下降。d)质量成本逐步优化,找到最佳质量成本,提高经质量成本逐步优化,找到最佳质量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济效益和社会效益。e)质量成本目标计划、核算、控制和信息反馈等基础质量成本目标计划、核算、控制和信息反馈等基础工作已形成网络。工作已形成网络。f)员工的质量意识是否加强。员工的质量意识是否加强。六、质量成本控制与考核六、质量成本控制与考核3.质量成本效果评价质量成本效果评价(2)管理效果的定量评价)管理效果的定量评价a)经济指标的择基比例评价;经济指标的择基比例评价;b)用增加销售量评价;用增加销售量评价;c)灵敏度评价;

53、灵敏度评价;d)优质、优价评价。优质、优价评价。七、质量成本综合分析和报告七、质量成本综合分析和报告 1.概述概述2.质量成本综合分析质量成本综合分析(1)分析的内容)分析的内容a)质量成本构成及趋势分析;质量成本构成及趋势分析;b)报告期限质量成本计划指标执行报告期限质量成本计划指标执行情况与基期比较分析;情况与基期比较分析;c)典型事件分析。典型事件分析。七、质量成本综合分析和报告七、质量成本综合分析和报告1.质量成本综合分析质量成本综合分析(2)分析方法)分析方法a)排列图分析法;排列图分析法;b)指标分析法;指标分析法;c)趋势分析法。趋势分析法。七、质量成本综合分析和报告七、质量成本

54、综合分析和报告2.质量成本综合分析质量成本综合分析(3)对综合分析结果的要求对综合分析结果的要求a)指出报告期影响质量成本的关键区指出报告期影响质量成本的关键区域和主要因素,并提出改进措施;域和主要因素,并提出改进措施;b)QMS作出评价;作出评价;c)提出下期工作的重点和目标。提出下期工作的重点和目标。七、质量成本综合分析和报告七、质量成本综合分析和报告 2.质量成本综合分析质量成本综合分析(4)典型事件分析)典型事件分析a)分析准备;分析准备;b)分析方法;分析方法;c)对问题的处理情况。对问题的处理情况。3.质量成本报告质量成本报告(1)报告的作用报告的作用a)评价质量管理的适用性和有效

55、性;评价质量管理的适用性和有效性;b)识别需要加以控制的其他方面;识别需要加以控制的其他方面;c)确定质量目标和质量成本目标。确定质量目标和质量成本目标。七、质量成本综合分析和报告七、质量成本综合分析和报告3.质量成本报告质量成本报告(2)报告的内容)报告的内容a)计划的执行情况与基期的对比分析;计划的执行情况与基期的对比分析;b)科目以及构成变化的分析;科目以及构成变化的分析;c)与企业相关经济指标的分析;与企业相关经济指标的分析;d)对典型事件的分析;对典型事件的分析;e)质量成本的效益评价。质量成本的效益评价。七、质量成本综合分析和报告七、质量成本综合分析和报告3.质量成本报告质量成本报

56、告(3)报告的分类)报告的分类a)按报送时间分按报送时间分定期报告、不定期报告定期报告、不定期报告b)按报送对象分按报送对象分报公司或厂级领导、报部门批;报公司或厂级领导、报部门批;(4)报告的形式)报告的形式a)报告报告b)图表图表c)陈述陈述八、分析、评价示例 1.示例示例1 质量成本分析质量成本分析 (1)概况概况 a)建立建立“质量成本小组质量成本小组”;b)确定质量成本四个科目,确定质量成本四个科目,22 个细目;个细目;c)在有关部门选定质量成本在有关部门选定质量成本 统计员;统计员;d)制定制定“质量成本管理办法质量成本管理办法”等文件,等文件,设计所需的原始记录;设计所需的原始

57、记录;e)增设相关科目。增设相关科目。八、质量成本分析示例八、质量成本分析示例 1.示例示例1 质量成本分析质量成本分析 (2)质量成本分析报告)质量成本分析报告 a)质量成本统计汇总;质量成本统计汇总;b)质量成本分析;质量成本分析;c)改进建议措施。改进建议措施。八、分析、评价示例八、分析、评价示例 1.示例示例1 质量成本分析质量成本分析 (3)下半年质量成本分析报告)下半年质量成本分析报告 a)8-12月质量成本分布表;月质量成本分布表;b)8-12月质量分析;月质量分析;c)质量成本改善的原因分析;质量成本改善的原因分析;d)对下年度的建议;对下年度的建议;e)结论。结论。八、分析、

58、评价示例八、分析、评价示例 2.示例示例2 质量经济效益评价示例质量经济效益评价示例(1)加强基础工作加强基础工作 a)评审和修改原有的标准和规程;评审和修改原有的标准和规程;b)健全管理制度;健全管理制度;c)强调和健全质量记录的控制要求;强调和健全质量记录的控制要求;d)加强监视和测量装置、检测、理加强监视和测量装置、检测、理 化中心的管理;化中心的管理;八、分析、评价示例八、分析、评价示例 2.示例示例2 质量经济效益评价示例质量经济效益评价示例(1)加强基础工作加强基础工作 e)加强定额管理;加强定额管理;f)强化质量责任制;强化质量责任制;g)完善内部价格体系;完善内部价格体系;h)

59、开展质量意识,顾客意识和质开展质量意识,顾客意识和质 量成本知识培训。量成本知识培训。八、分析、评价示例八、分析、评价示例 2.示例示例2 质量经济效益评价示例质量经济效益评价示例 (2)建立建立QCM制度;制度;a)质量经济效益指标明显改进;质量经济效益指标明显改进;v 百元产值质量成本基本稳定,并呈下百元产值质量成本基本稳定,并呈下 降趋势;降趋势;v 百元销售收入质量成本下降;百元销售收入质量成本下降;v 百元总成本下降;百元总成本下降;v 百元利润上升;百元利润上升;v 内外部损失与利润的比值下降。内外部损失与利润的比值下降。八、分析、评价示例八、分析、评价示例 2.示例示例2 质量经

60、济效益评价示例质量经济效益评价示例 b)质量成本结构趋向合理质量成本结构趋向合理 预防成本为预防成本为10%、内部损失约、内部损失约 50%;c)百元产值内部损失呈下降趋势;百元产值内部损失呈下降趋势;d)外部损失有较大幅度下降。外部损失有较大幅度下降。谢谢大家!谢谢大家!(第14讲)考场作文开拓文路能力分解层次(网友来稿)江苏省镇江中学 陈乃香说明:本系列稿共24讲,20XX年1月6日开始在资源上连载【要义解说】文章主旨确立以后,就应该恰当地分解层次,使几个层次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如何分解层次主要取决于表现主旨的需要。【策略解读】一般说来,记人叙事的文章常按时间顺序分解层

61、次,写景状物的文章常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分解层次;说明文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可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分解层次;议论文主要根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顺序来分解层次。当然,分解层次不是一层不变的固定模式,而应该富于变化。文章的层次,也常常有些外在的形式:1小标题式。即围绕话题把一篇文章划分为几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再给它们加上一个简洁、恰当的小标题。如世界改变了模样四个小标题:寿命变“长”了、世界变“小”了、劳动变“轻”了、文明变“绿”了。2序号式。序号式作文与小标题作文有相同的特点。序号可以是“一、二、三”,可以是“A、B、C”,也可以是“甲、乙、丙”从全文看,序号式干净、明快;但从题

62、目上看,却看不出文章内容,只是标明了层次与部分。有时序号式作文,也适用于叙述性文章,为故事情节的展开,提供了明晰的层次。3总分式。如高考佳作人生也是一张答卷。开头:“人生就是一张答卷。它上面有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和问答题,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答卷。一般的答卷用手来书写,人生的答卷却要用行动来书写。”主体部分每段首句分别为:选择题是对人生进行正确的取舍,填空题是充实自己的人生,判断题是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问答题是考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份“试卷”设计得合理而且实在,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不同的,这就意味着这份人生试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分解层次,应追求作文美学的三个价值取向:一要匀称美。什么材料

63、在前,什么材料在后,要合理安排;什么材料详写,什么材料略写,要通盘考虑。自然段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恰当划分自然段,自然就成为分解层次的基本要求。该分段处就分段,不要老是开头、正文、结尾“三段式”,这种老套的层次显得呆板。二要波澜美。文章内容应该有张有弛,有起有伏,如波如澜。只有这样才能使文章起伏错落,一波三折,吸引读者。三要圆合美。文章的开头与结尾要遥相照应,把开头描写的事物或提出的问题,在结尾处用各种方式加以深化或回答,给人首尾圆合的感觉。【例文解剖】话题:忙忙,不亦乐乎 忙,是人生中一个个步骤,每个人所忙的事务不同,但是不能是碌碌无为地白忙,要忙就忙得精彩,忙得不亦乐乎。忙是问号。忙看似

64、简单,但其中却大有学问。忙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怎么才能忙出精彩,忙得不亦乐乎,却并不简单。人生如同一张地图,我们一直在自己的地图上行走,时不时我们眼前就出现一个十字路口,我们该向哪儿,面对那纵轴横轴相交的十字路口,我们该怎样选择?不急,静下心来分析一下,选择适合自己的坐标轴才是最重要的。忙就是如此,选择自己该忙的才能忙得有意义。忙是问号,这个问号一直提醒我们要忙得有意义,忙得不亦乐乎。忙是省略号。四季在有规律地进行着冷暖交替,大自然就一直按照这样的规律不停地忙,人们亦如此。为自己找一个目标,为目标而不停地忙,让这种忙一直忙下去。当目标已达成,那么再找一个目标,继续这样忙,就像省略号一

65、样,毫无休止地忙下去,翻开历史的长卷,我们看到牛顿在忙着他的实验;爱迪生在忙着思考;徐霞客在忙着记载游玩;李时珍在忙着编写本草纲目。再看那位以笔为刀枪的充满着朝气与力量的文学泰斗鲁迅,他正忙着用他独有的刀和枪在不停地奋斗。忙是省略号,确定了一个目标那么就一直忙下去吧!这样的忙一定会忙出生命灵动的色彩。忙是惊叹号。世界上的人都在忙着自己的事,大自然亦如此,小蜜蜂在忙,以蜂蜜为回报。那么人呢?居里夫人的忙,以放射性元素的发现而得到了圆满的休止符;爱因斯坦在忙,以相对论的问世而画上了惊叹号;李白的忙,以那豪放的诗歌而有了很大的成功;张衡的忙,因为那地动仪的问世而让世人仰慕。每个人都应该有效率的忙,而

66、不是整天碌碌无为地白忙。人生是有限的、短暂的,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在有限的生命里忙出属于他的惊叹号;都应在有限的生命里忙出他的人生精彩篇章。忙是万物、世界、人生中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为这世上最高级动物的我们,我们在忙什么呢?我们要忙得有意义,有价值,我们要忙出属于我们的精彩。我们的忙不能永远是问号,而应是省略号和感叹号。忙就要忙得精彩,忙得不亦乐乎。解剖:本文将生活中的一句口头禅“忙得不亦乐乎”机智翻新,拟作标题,亮出一道美丽的风景。并据此展开述说,让人神清气爽。文章开篇扣题,亮出观点:忙,是人生中一个个步骤,不能碌碌无为地白忙,要忙就忙得精彩,忙得不亦乐乎。然后,作者分别用问号、省略号、惊叹号巧妙设喻,抓住这三种标点符号的特征,摆实事,讲道理,入情入理,入理入心。深刻地阐明人生忙,忙要像问号一样,经常问问自己,不能盲目,不能瞎忙,要忙得有意义;人生如四季一样是有规律的,要选准目标,像省略号一样,毫无休止地忙下去,忙出生命灵动的色彩;而人生有限,每个人都应有限的生命里忙出属于他的惊叹号,忙出人生精彩的篇章。结尾,作者用一个段落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照应题目,有力收束。【精题解析】阅读下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