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5(土地资源评价)ppt课件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0617036 上传时间:2024-04-25 格式:PPT 页数:150 大小:1.3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土地5(土地资源评价)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50页
土地5(土地资源评价)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50页
土地5(土地资源评价)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50页
资源描述:

《土地5(土地资源评价)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5(土地资源评价)ppt课件(15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五章第五章 土地资源评价与核算土地资源评价与核算问题回顾:问题回顾:土地是不是等同于土地资源?1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与核算问题回顾:土地是不是等同于土地资 土地资源评价又可称土地评价,是指为了一定土地资源评价又可称土地评价,是指为了一定的目的,在一定的用途条件下,对土地质量的高低的目的,在一定的用途条件下,对土地质量的高低或土地生产力的大小进行评定的过程。或土地生产力的大小进行评定的过程。一、土地资源评价概念一、土地资源评价概念 土地资源评价是针对一定的利用目的,对土土地资源评价是针对一定的利用目的,对土地的性状进行地的性状进行质量鉴定和数量统计质量鉴定和数量统计的过程。的过

2、程。122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5.1土地资源评价概述土地资源评价又可称土地评价,评价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社会评价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要进行多因素分析经济条件要进行多因素分析二、土地评价的特二、土地评价的特点点必须有特定的目的必须有特定的目的必须针对一定的土地用途必须针对一定的土地用途评价必须针对一定的时期评价必须针对一定的时期评价的结果应该能直接用于生产实践评价的结果应该能直接用于生产实践3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评价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要进行多因素分析三、土地评价的目的三、土地评价的目的土地的合理利用与规划土地的合理利用与规划 土地交易土地交易 土地税收土地税收 土地科

3、学管理土地科学管理 估计土地利用和经营好坏估计土地利用和经营好坏服务服务问题二:土地资源评价区别于土壤评价4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三、土地评价的目的土地的合理利用与规划服务5.1土地资源土地自然适土地自然适土地自然适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宜性评价宜性评价宜性评价土地生产潜土地生产潜土地生产潜土地生产潜力评价力评价力评价力评价土地经济土地经济土地经济土地经济评评评评 价价价价评价评价评价评价 目的目的目的目的土地评价土地评价土地评价土地评价评价评价评价评价目标目标目标目标评价评价评价评价成果成果成果成果单项评价单项评价单项评价单项评价综合评价综合评价综合评价综合评价定量评价定量评价定量评价定量评价定性评

4、价定性评价定性评价定性评价评价评价评价评价 对象对象对象对象农用地评价农用地评价农用地评价农用地评价林业用地评价林业用地评价林业用地评价林业用地评价牧业用地评价牧业用地评价牧业用地评价牧业用地评价城镇用地评价城镇用地评价城镇用地评价城镇用地评价旅游用地评价旅游用地评价旅游用地评价旅游用地评价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用地评价用地评价用地评价用地评价交通用地评价交通用地评价交通用地评价交通用地评价四、土地评价的类型、实质、研究对象和目标四、土地评价的类型、实质、研究对象和目标5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土地生产潜力评价土地经济评价是分析土地质量与土地用途是分析土地质量与土

5、地用途两者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的关系土地评价土地评价 的实质的实质土地评价土地评价土地用途分析土地用途分析土地属性诊断土地属性诊断对接得出评价结果对接得出评价结果四、土地评价的类型、实质、研究对象和目标四、土地评价的类型、实质、研究对象和目标 6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是分析土地质量与土地用途两者之间的关系土地评价土地评价土地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研究目标研究目标土地质量土地质量(如气候、地形、土地、水文、社如气候、地形、土地、水文、社会经济因素等会经济因素等)和土地用途和土地用途(包括各种土地包括各种土地利用方式利用方式)是分析各种可能被考虑的土地用途在一定区域是分析各种可能被考虑的土地用途在一定区域内的

6、适宜性程度,包括当前适宜性和潜在适宜内的适宜性程度,包括当前适宜性和潜在适宜性、生态适宜性、经济适宜性与社会适宜性。性、生态适宜性、经济适宜性与社会适宜性。四、土地评价的类型、实质、研究对象和目标四、土地评价的类型、实质、研究对象和目标 7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研究对象研究目标土地质量(如气候、地形、土地、水文、社会经济多样性原理多样性原理相对性原理 可比性原理可比性原理 五、土地评价的基本原理综合性原理 系统分析原理系统分析原理 限制性原理 8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5.1土地资源评价概述多样性原理相对性原理可比性原理五 多样性原理多样性原理不同的地区具有各自独特的自然和社会条件,不同的地区具有各自独

7、特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土地质量土地质量和土地用途都会存在很大的差别和土地用途都会存在很大的差别;随时间的发展、社会的变化,;随时间的发展、社会的变化,同一地区的土地质量和土地用途也会发生变化。同一地区的土地质量和土地用途也会发生变化。土地评价的结果是所评价地区土地评价的结果是所评价地区土地质量好坏土地质量好坏程度的反映,程度的反映,因此因此必须具有可比性必须具有可比性。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建立统一的评价。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建立统一的评价标准或指标体系。标准或指标体系。可比性原理可比性原理9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多样性原理不同的地区具有各自独特的自然和社构成土地质量的土地性状有很多种,如气候、土壤、

8、植被等,而这些性状也是由许多因素构成的,如气候又包括光照、气温、降水等;土壤又包括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质地、土壤酸碱度、土壤水分、土壤养分、碳酸钙含量等。同时,土地的不同性状或不同因素间又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因此,土地质量是一个多样因素影响的统一体。因此,在分析土地质量和土地用途的要求时,一定要全面地考虑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采用综合、全面分析的方法。综合性原理综合性原理10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构成土地质量的土地性状有很多种,如 不同的土地用途在某种土地质量上的适宜程度不同,实质上就是土地用途的限制性程度不同。所谓限制性,是指土地质量不能满足土地用途要求的程度,如某种作物在某个生育期需要速效磷

9、达到 30 mg.kg-1,而实际土壤中只有10 mg.kg-1,那么由于速效磷含量太少,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吸收不到充足的磷而受到限制。限制性原理限制性原理11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不同的土地用途在某种土地质量上的适宜程度不同,实质系统分析原理系统分析原理系统是指各种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集合,系统是指各种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集合,具有一定的边界和结构具有一定的边界和结构,这就决定了系统的功能,即,这就决定了系统的功能,即决决定了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定了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土地评价的主要对象是土地利用系统,它土地评价的主要对象是土地利用系统,它主要包括主要包括两个要素:土地和土地利用两个要素:土地和土地利用。在

10、土地评价时,在土地评价时,应尽量地应用系统分析的原理,应尽量地应用系统分析的原理,分析如何改善土地利用分析如何改善土地利用系统的结构,系统的结构,获得最理想的产出与投入之比。获得最理想的产出与投入之比。12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系统分析原理系统是指各种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相对性原理由于不同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因此土地质量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为了不同评价地区的实际需要,往往在评价时将本地区内质量最好的土地定为一等地,最差的土地定为末等地,这样处理使得不同地区的土地质量等级之间的差异不尽一致,同一等级土地的实际质量也可能不一样。因此,土地评价结论是相对一定地区而言的。13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相对性

11、原理由于不同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因此六、土地资源评价的原则六、土地资源评价的原则 综合性原则综合性原则 差异性原则差异性原则 限制性原则限制性原则 陈百明(陈百明(19961996)14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5.1土地资源评价概述六、土地资源评价的原则综以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为例以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为例六、土地评价原则六、土地评价原则要针对要针对特定用途特定用途种类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和分类;种类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和分类;要对要对不同的土地类别不同的土地类别在可获得的在可获得的利益和所需投入利益和所需投入之间进之间进行行比较比较;需多学科的研究;需多学科的研究;适宜性是指持续利用而言;适宜性

12、是指持续利用而言;结合考虑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条件;结合考虑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条件;要在几种用途之间进行比较。要在几种用途之间进行比较。刘黎明(刘黎明(19941994)15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以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为例六、土地评价原则要针对特定用途种类直接评价:直接评价:指通过实验去了解土地质量对某种用途的影响指通过实验去了解土地质量对某种用途的影响大小从而确定其适宜性及适宜程度或或生产潜力。大小从而确定其适宜性及适宜程度或或生产潜力。一般一般针对小范围的农业生产评价。针对小范围的农业生产评价。间接评价:间接评价:通过分析土地各组成要素的属性对土地利用的通过分析土地各组成要素的属性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13、,然后加以综合,去评定土地的等级。即对影响土影响,然后加以综合,去评定土地的等级。即对影响土地生产力的各种性质(这些性质对土地用途起着明显的地生产力的各种性质(这些性质对土地用途起着明显的作用)作出诊断,由此推论土地的质量。作用)作出诊断,由此推论土地的质量。七、土地评价的分类七、土地评价的分类16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直接评价:指通过实验去了解土地质量对某种用途的影响大小从而确间接评价的步骤:判断影响因素,列出指标体系,综合评价(适宜性评价,潜力评价,经济评价)选择参评因子选择参评因子得出评价结果、得出评价结果、确定最佳利用方式确定最佳利用方式评价参评因子评价参评因子进行土地质量评价进行土地质量

14、评价经济评价经济评价适宜性评价适宜性评价潜力评价潜力评价建立评价体系建立评价体系17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间接评价的步骤:判断影响因素,列出指标体系,综合评价(适宜性土地评价的发展趋势土地评价的发展趋势(查阅文献)(查阅文献):综合化综合化精确化精确化土地评价土地评价 专家系统专家系统1 12 2 3 3 4 4 定量化定量化18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土地评价的发展趋势(查阅文献):综合化精确化土地评价12本节回顾:11土地资源评价的概念?土地资源评价的概念?22土土地地资资源源评评价价古古而而有有之之,最最开开始始其其作作用用是是什什么么?现在土地评价的作用主要表现是什么?现在土地评价的作用主要表现

15、是什么?33土地资源评价与土地利用规划有什么内在联系?土地资源评价与土地利用规划有什么内在联系?44为何不考虑土地用途的土地评价意义不大?为何不考虑土地用途的土地评价意义不大?19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本节回顾:1土地资源评价的概念?19第五章土地资源评土地评价准备阶段土地评价准备阶段 立项与初步商讨立项与初步商讨 确定目标确定目标 收集数据与论据收集数据与论据 确定工作计划确定工作计划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方式土地用途的要求和土地用途的要求和限限 制制 性性土地评价的内容和方法土地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 土地生产潜力评价土地生产潜力评价 土地经济评价土地经济评价土地

16、评价成果土地评价成果 图图 件件 报报 告告土地评价单元土地评价单元土地质量土地质量20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5.2土地资源评价程序土地评价准备阶段土地利用方式土地用(1 1)土地评价立项与初步商讨)土地评价立项与初步商讨立项:立项:由政府部门或生产部门进行由政府部门或生产部门进行商讨的内容:商讨的内容:评价目标;评价目标;评价所依据的数据和论据;评价所依据的数据和论据;评价地评价地区范围与界线;区范围与界线;可能考虑的土地利用种类;可能考虑的土地利用种类;评价方法;评价方法;评评价要求进行的调查深度和比例尺;价要求进行的调查深度和比例尺;对评价最终成果的要求;对评价最终成果的要求;评评价过程中工

17、作阶段的价过程中工作阶段的划分划分v土地资源评价的准备阶段土地资源评价的准备阶段 主要内容包括:立项、确定目标、工作人员及相应的物质条件的配备主要内容包括:立项、确定目标、工作人员及相应的物质条件的配备基础数据的收集与工作计划的制定等。基础数据的收集与工作计划的制定等。21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5.2土地资源评价程序(1)土地评价立项与初步商讨立项:由v土地资源评价的准备阶段土地资源评价的准备阶段 (2 2)评价目标的确定)评价目标的确定根据生产要求而定根据生产要求而定自然条件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经济条件评价人员的技术水平评价人员的技术水平土地评价的中间过程土地评价的中间过程(1)土地评价单元的划分)

18、土地评价单元的划分土地评价单元的划分土地评价单元的划分土地性状的描述土地性状的描述22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5.2土地资源评价程序土地资源评价的准备阶段(2)评研究地区的基本情况研究地区的基本情况(该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和政(该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和政治状况)治状况)用于评价的数据和资料用于评价的数据和资料(如气候土壤、地形地貌、生物(如气候土壤、地形地貌、生物资源、土地利用现状、地理区位、投入、社会经济政治资源、土地利用现状、地理区位、投入、社会经济政治环境等)环境等)属性数据:各种性状的描述、精确的数字。属性数据:各种性状的描述、精确的数字。图形数据: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等。图形数据:土

19、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等。(3 3)数据和资料的调查、收集)数据和资料的调查、收集 23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研究地区的基本情况(该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和政治状况)(3土地评价单元的划分土地评价单元的划分评价层次评价层次:评价单元评价单元 土地评价必须落到一定的土地评价必须落到一定的地块或实体地块或实体上,上,基基 本的地块或实体单位即土地评价单元。本的地块或实体单位即土地评价单元。或土或土地评价单元是具有地评价单元是具有专门特征的土地单位专门特征的土地单位并用并用于制图的区域,它是土地评价的于制图的区域,它是土地评价的基本单元基本单元。根据国内外的实践来看根据国内外的实践来看,土地评价单元的选择

20、土地评价单元的选择大致有六种方式。大致有六种方式。分全国、省、县、乡四个层次。分全国、省、县、乡四个层次。24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土地评价单元的划分评价层次:评价单元土地评价必须落到一定的评价价单元的划分与元的划分与选择:以以土土地地类类型型(或或土土地地资资源源)单单元元为为评评价价单单元元。以以土土壤壤地地貌貌植植被被利用现状的相对一致性作为划分依据;利用现状的相对一致性作为划分依据;以土壤分类单位(我国采用土类、土属、土种,英国、美国采用土系)以土壤分类单位(我国采用土类、土属、土种,英国、美国采用土系),划分的依据是土壤分类体系。,划分的依据是土壤分类体系。以土地利用类型单元为评价单元,

21、划以土地利用类型单元为评价单元,划分依据是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分依据是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以生产地段或地块(我国的承包地、国以生产地段或地块(我国的承包地、国外的大型农场或大农场的作业地块)作为评价单元;外的大型农场或大农场的作业地块)作为评价单元;以行政区划单位(如乡、村)为评价单元。以行政区划单位(如乡、村)为评价单元。以地理坐标网格为评价单元。以地理坐标网格为评价单元。土地评价的基本的地块或实体单位;是具有专门特征的土地评价的基本的地块或实体单位;是具有专门特征的土地单位度用于制图的区域;是土地评价的基本单位。土地单位度用于制图的区域;是土地评价的基本单位。25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评价单元的划

22、分与选择:以土地类型(或土地资源)单元为评价单土壤分类体系土壤分类体系26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土壤分类体系26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v土地评价的中间过程土地评价的中间过程 2 2、评价因子的选择与评价结果的计算、评价因子的选择与评价结果的计算评价因子的选择评价因子的选择评价结果的计算评价结果的计算27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土地评价的中间过程5.2土地资源评价程序27第五章土A、评价因素和因子及其权重的确定评价因素和因子及其权重的确定 确定评价因素、因子,选取评价指标,是土地评价的确定评价因素、因子,选取评价指标,是土地评价的 核心,也是土地评价依据在定性基础上的量化过程,关系到核心,也是土地评价依据在定

23、性基础上的量化过程,关系到评价工作的科学性与置信度。评价工作的科学性与置信度。因素、因子的选择的原则:因素、因子的选择的原则:可比性可比性 具体工作应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的调整和补充具体工作应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要选择那些较长时间影响土地质量或适宜性的不易要选择那些较长时间影响土地质量或适宜性的不易改变的稳定因素和因子。如坡度、土壤质地、有效改变的稳定因素和因子。如坡度、土壤质地、有效土层、侵蚀状况、盐碱化及改良条件、排水性能等土层、侵蚀状况、盐碱化及改良条件、排水性能等要选择那些符合特定地区或特定利用方式要求的因要选择那些符合特定地区或特定利用方式要求的因素和因子。如黄壤或紫色土种

24、植茶叶的土宜评价。素和因子。如黄壤或紫色土种植茶叶的土宜评价。代表性代表性 相对稳定性相对稳定性 差异性(可分性)差异性(可分性)28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A、评价因素和因子及其权重的确定确定评价因素、因子,指标指标旱旱 地地 水水 田田林林 地地牧牧 草草 地地自然自然指标指标气候,土层厚度,气候,土层厚度,土壤质地,有机质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含量,pHpH,坡度,坡度,侵蚀程度,污染程侵蚀程度,污染程度,保灌溉率和灌、度,保灌溉率和灌、排设施,地表渍水排设施,地表渍水情况,地下水埋深,情况,地下水埋深,障碍层出现部位及障碍层出现部位及厚度厚度气候,耕层厚度,气候,耕层厚度,土壤质地,有机质土

25、壤质地,有机质含量,含量,pHpH,地下水,地下水埋深,土体构型,埋深,土体构型,污染程度,保灌溉污染程度,保灌溉率和灌、排设施,率和灌、排设施,犁底层厚度及其状犁底层厚度及其状况,障碍层出现部况,障碍层出现部位及厚度位及厚度 气候,土层厚气候,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度,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有机质含量,pHpH,坡度,侵,坡度,侵蚀程度,海拔蚀程度,海拔程度,岩石裸程度,岩石裸露程度露程度气候,土层厚气候,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度,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有机质含量,pHpH,坡度,侵,坡度,侵蚀程度,水源,蚀程度,水源,草地类型和质草地类型和质量量社会社会经济经济指标指标产量产量(产值产值),产

26、量,产量(产值产值),产投比,产投比,纯收入,级差收入纯收入,级差收入产量产量(产值产值),产,产量量(产值产值),产投,产投比,纯收入,级比,纯收入,级差收入差收入产量产量(产值产值),产量产量(产值产值),产投比,纯收产投比,纯收入,级差收入入,级差收入产量产量(产值产值),产量产量(产值产值),纯收入,纯收入,例例1 1、不同利用类型农地的分等定级参考因素、不同利用类型农地的分等定级参考因素 29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指标旱地水田林地牧草地自然指标气候,土定级因定级因素素 繁华度繁华度 交通通达度交通通达度 城镇基础设施城镇基础设施 因子因子 商商服服中中心心等等级级,高高级级商商务务金金融

27、融集集聚聚度度,农贸市场农贸市场 道道路路功功能能与与宽宽度度,道道路路网网密密度度,公公交交便便捷捷度度,对外交通便利度对外交通便利度 供水设施,排水设施,供水设施,排水设施,供暖设施,供气设施供暖设施,供气设施 定级因定级因素素 社会服务设施社会服务设施 环境质量环境质量 自然条件自然条件 因子因子 文文化化教教育育设设施施,医医疗疗卫卫生生设设施施,文文娱娱体体育育设设施施,邮邮电电设设施,公园绿地施,公园绿地 大大气气污污染染,水水污污染,噪声染,噪声 地地形形坡坡度度,地地基基承承载载力力,洪洪水水淹淹没没与与积积水水,绿绿化化覆盖率覆盖率 定级因定级因素素 人口密度人口密度 建筑容

28、积率建筑容积率 城镇规划城镇规划 因子因子 人口密度人口密度 建筑容积率建筑容积率 用地潜力用地潜力 例例2 2、城镇土地定级因素、因子表、城镇土地定级因素、因子表 30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定级因素繁华度交通通达度城镇基础设施因子商服中心等B B、评价结果的计算、评价结果的计算经验判断法:经验判断法:根据经验判断选择评价因素,并将诸因素以等权或赋予各因素以等差根据经验判断选择评价因素,并将诸因素以等权或赋予各因素以等差指数处理。指数处理。多元回归分析法:多元回归分析法:用回归分析法筛选评价因素,并确定其权值。但比较适于研究成用回归分析法筛选评价因素,并确定其权值。但比较适于研究成线性分布的现象,

29、尤其是要求足够数量代表性好的样本。正是这些,使回归分析法线性分布的现象,尤其是要求足够数量代表性好的样本。正是这些,使回归分析法在土地评价中广泛和可靠应用受到了限制。在土地评价中广泛和可靠应用受到了限制。层次分析法、因素成对比较法层次分析法、因素成对比较法:对单项评价综合的早期做法大多据经验判断,如柑对单项评价综合的早期做法大多据经验判断,如柑桔土地评价、宜农荒地评价及江西泰和县土地评价。桔土地评价、宜农荒地评价及江西泰和县土地评价。极限条件法极限条件法 非等权累加指数法非等权累加指数法思考题思考题试述评价因素选择与权重确定对土地资源评价成果与应用的影响?(查阅文献资料)31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

30、B、评价结果的计算经验判断法:根据经验判断选择评价因素,并将v土地评价结果汇报土地评价结果汇报土地评价土地评价图图土地评土地评价报告价报告土地评价的目的土地评价的目的土地评价的土地评价的过程和方法过程和方法土地评价的结论土地评价的结论比例尺比例尺图面设计图面设计制图综合制图综合32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土地评价结果汇报土地评价图土地评土地评价的目的土地评价的土地评价的技术路线评价的技术路线野外调查与制图野外调查与制图室内准备室内准备室内成果整理室内成果整理33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评价的技术路线野外调查与制图室内准备室内成果整理5.2土地室内准备室内准备成果整理成果整理评评价价目目的的与与工工作作范范

31、围围收收集集资资料料 航航片片与与卫卫片片判判译译 组组织织专专业业力力量量 制制定定工工作作计计划划与与步步骤骤草拟土草拟土地评价地评价系系 统统预编基预编基本要素本要素底底 图图野外调查与野外调查与制图制图典典型型地地区区详详查查 路路线线调调查查 自自然然条条件件与与资资源源社社会会经经济济条条件件野野外外制制图图作作业业资资料料整整理理 土土地地评评价价系系统统的的拟拟定定制制图图综综合合与与综综合合制制图图面面积积量量算算与与数数量量统统计计土土地地评评价价报报告告土土地地利利用用方方向向土土地地评评价价图图34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室内准备成果整理评价目的与工作范围收集资料航片与卫片判

32、译土地自然适宜性土地自然适宜性指某作物或土地利用方式对一定地区土指某作物或土地利用方式对一定地区土地的自然条件(如气候、土壤、地貌、水文等)的适宜程度。地的自然条件(如气候、土壤、地貌、水文等)的适宜程度。土地自然适宜性土地自然适宜性的分类方法的分类方法根据不同用途根据不同用途根据作物或土地利用根据作物或土地利用方式的适宜程度方式的适宜程度宜农宜农 宜林宜林 宜牧宜牧 宜渔业宜渔业 宜灌溉宜灌溉适宜适宜 较适宜较适宜 勉强适宜勉强适宜 不适宜不适宜35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土地自然适宜性指某作物或土地利用方式对一定地区土地的自然条件1 1、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 因因各各国国各各地

33、地评评价价系系统统不不统统一一,不不便便于于国国际际学学术术交交流流,联联合合国国粮粮农农组组织织(FA0FA0)在在19761976年年瓦瓦格格宁宁根根专专家家会会议议上上提提出出了了土土地地评评价价纲纲要要系系统统,又又称称土土地地适适宜宜性性评评价价分分级级系系统统,该该系系统统已已成成为为各各类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提纲性指南,其分级系统为:类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提纲性指南,其分级系统为:(1 1)土地适宜性纲()土地适宜性纲(orderorder)土土地地适适宜宜性性纲纲反反映映了了土土地地的的适适宜宜性性种种类类。土土地地适适宜宜性性纲纲分分为为适宜纲、不适宜纲和有条件适宜纲。适宜纲、不适宜

34、纲和有条件适宜纲。36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1、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5.3土地资源自然适宜性评价36第五章v适适宜宜纲纲(S S):指指在在此此土土地地上上按按所所考考虑虑用用途途进进行行持持久久利利用用预预期期产产生生的的效效益益值值得得投投资资,对对土土地地不不会会产产生生不不可可接接受受的的破坏危险。破坏危险。v不不适适宜宜纲纲(N N):土土地地质质量量显显示示不不能能按按所所考考虑虑的的用用途途长长期期利用。利用。v有有条条件件适适宜宜纲纲(S S):表表示示有有些些小小面面积积土土地地在在规规定定的的经经营营管管理理条条件件下下,可可能能不不适适宜宜某某种种用用途途,但但由由于于经经营营

35、管管理理情情况况的的某某些些变变化化(如如改改变变了了经经营营方方针针,提提供供了了某某些些必必要要投资,选择的作物改变等),又可以成为适宜的。投资,选择的作物改变等),又可以成为适宜的。37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适宜纲(S):指在此土地上按所考虑用途进行持久利用预期产生的(1 1)适宜()适宜(S S)(主要考虑投入产出,划分适宜类主要考虑投入产出,划分适宜类)高度适宜高度适宜 S S1 1 中度适宜中度适宜 S S2 2 临界适宜临界适宜 S S3 3 (2 2)不适宜()不适宜(N N)(主要选择土地自然条件、生态因素)主要选择土地自然条件、生态因素)当前不适宜当前不适宜 N N1 1永久不

36、适宜永久不适宜 N N2 2 38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5.3土地资源自然适宜性评价(1)适宜(S)(主要考虑投入产(3)土地适宜性亚级(限制性因素种类限制性因素种类)v反反映映级级内内限限制制性性的的种种类类或或需需改改良良措措施施的的种种类类,用用英英文文字字母母表表示限制性类别,附在适宜性级符号之后。示限制性类别,附在适宜性级符号之后。v非非常常适适宜宜级级,又又称称高高度度适适宜宜度度S S1 1,无无明明显显限限制制因因素素,故故不不设设亚级;亚级;对中级对中级S S2 2和临界适宜级和临界适宜级S S3 3均划分适宜性亚级均划分适宜性亚级。v例例如如,S S2e2e,表表示示中中等等适

37、适宜宜级级,侵侵蚀蚀限限制制亚亚级级。(S S2me2me)表表示示中中等等适适宜宜级级,有有效效水水分分侵侵蚀蚀限限制制亚亚级级。S S3o3o,表表示示临临界界适适宜宜级,级,通气限制通气限制亚级。亚级。39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3)土地适宜性亚级(限制性因素种类)5.3土地资源自然适宜(4 4)土地适宜性单元)土地适宜性单元土地适宜性单元反映的是亚级内经营管理的细小差别。土地适宜性单元反映的是亚级内经营管理的细小差别。适适宜宜性性单单元元用用联联接接号号与与阿阿拉拉伯伯数数字字表表示示。一一个个亚亚级级的的单单元数不受限制。元数不受限制。如如S S2e-12e-1,S S2e-22e-2表

38、示适宜程度中等、侵蚀限制的某块土地。表示适宜程度中等、侵蚀限制的某块土地。40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4)土地适宜性单元5.3土地资源自然适宜性评价40第五章FAO土地适宜性分类系统引自引自FAOFAO,土地评价纲要,罗马,土地评价纲要,罗马,19761976。41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FAO土地适宜性分类系统引自FAO,土地评价纲要,罗马,192、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技术路线、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技术路线评价目标评价目标初步商讨初步商讨土地利用要求分析土地利用要求分析土地质量诊断土地质量诊断情况对接情况对接得出评价结果得出评价结果现状描述现状描述新利用要求新利用要求土地质量选择土地质量选择土地性质选择土地性

39、质选择左列左列右列右列42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2、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技术路线5.3土地资源自然适宜性评价评价3、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程序(1 1)评价单元及其土地性质和土地质量的确定)评价单元及其土地性质和土地质量的确定A.A.土地评价单元的确定土地评价单元的确定土地适宜性评价单元可有多种选择,如:选择土地类型制图单元、土地资源类型单元、土壤制图单元、土地资源详查地块、地理网格等为土地适宜性评价单元。根据土地资源质量均一性、评价的目的、评价完成的期限、评价的精度要求以及评价的工作量大小等具体选择合适的评价单元。43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3、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程序5.3土地资源自然适宜性评价43第五B评价单元

40、土地性质和土地质量的确定评价单元土地性质和土地质量的确定v评价单元的土地性质评价单元的土地性质1)土地的气候性质 2)土地的水文件性质3)土地的土壤性质4)土地的地质、地貌性质5)土地的动植物特点6)社会经济条件(1 1)评价单元及其土地性质和土地质量的确定)评价单元及其土地性质和土地质量的确定44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B评价单元土地性质和土地质量的确定(1)评价单元及其土地性B B评价单元土地性质和土地质量的确定评价单元土地性质和土地质量的确定v评价单元的土地质量评价单元的土地质量1 1)根据)根据一种土地性质一种土地性质去估计土地质量;去估计土地质量;2 2)用用一一组组土土地地性性质质中中的

41、的某某一一起起主主要要限限制制性性作作用用的的土土地地性性质质去估计土地质量;去估计土地质量;3 3)综合多种土地性质综合多种土地性质去估计土地质量。去估计土地质量。(1 1)评价单元及其土地性质和土地质量的确定)评价单元及其土地性质和土地质量的确定45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B评价单元土地性质和土地质量的确定(1)评价单元及其土地性(2)土地利用对土地条件的要求)土地利用对土地条件的要求v土土地地利利用用有有多多种种类类型型和和方方式式。将将使使土土地地利利用用能能达达到到预预期期的的目的,则要求土地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叫做土地用途要求。目的,则要求土地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叫做土地用途要求。v土地利用不同

42、,则土地用途要求也就有异。土地利用不同,则土地用途要求也就有异。如农业用地中,如农业用地中,棉花、玉米、水稻的全生育期内所要求的土地条件就有较棉花、玉米、水稻的全生育期内所要求的土地条件就有较大的差异。大的差异。v联合国粮食组织将旱作土地评价中常见的土地用途要求分联合国粮食组织将旱作土地评价中常见的土地用途要求分为为四大类四大类。3、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程序46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2)土地利用对土地条件的要求3、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程序46A A:作物生长需求(生态要求):作物生长需求(生态要求)A1 A1:能量(辐射、作物生长要求的光周期性):能量(辐射、作物生长要求的光周期性)A2 A2:温度(总

43、需求,临界期要求):温度(总需求,临界期要求)A3 A3:水分:水分 A4 A4:氧气状况:氧气状况 A5 A5:氧分有效性:氧分有效性 A6 A6:扎根条件:扎根条件 A7 A7:持根性和种子萌发条件:持根性和种子萌发条件 A8 A8:空气温度(湿度):空气温度(湿度)A9 A9:影响成熟条件:影响成熟条件 A10 A10:气候灾害(霜、暴风、冰雹):气候灾害(霜、暴风、冰雹)A11 A11:可溶性盐分:可溶性盐分 A12 A12:土壤毒害:土壤毒害 A13 A13:害虫及疾病:害虫及疾病 A14 A14:洪水:洪水旱作农业用地的一般土地用途要求及其类型旱作农业用地的一般土地用途要求及其类型

44、(FAO,1983)(FAO,1983)47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A:作物生长需求(生态要求)旱作农业用地的一般土地用途要求及B B:作物生长的管理要求:作物生长的管理要求 B1 B1:土壤耕性:土壤耕性 B2 B2:机械化可能性:机械化可能性 B3 B3:整地的难易:整地的难易 B4 B4:影响收获物储存和加工的条件:影响收获物储存和加工的条件 B5 B5:影响生产时间的条件:影响生产时间的条件 B6 B6:交通条件:交通条件 B7 B7:经营管理的规模:经营管理的规模 B8 B8:位置:位置 B9 B9:劳力:劳力 B10 B10:资金:资金 C C:自然保护要求:自然保护要求 C1 C1:侵

45、蚀控制:侵蚀控制 C2 C2:土地酸化、盐碱化、贫瘠化、沙化等的控制:土地酸化、盐碱化、贫瘠化、沙化等的控制D D:土地改良要求:土地改良要求 D1 D1:排水要求(条件):排水要求(条件)D2 D2:提高土壤肥力的肥料效应:提高土壤肥力的肥料效应 旱作农业用地的一般土地用途要求及其类型旱作农业用地的一般土地用途要求及其类型(FAO,1983)(FAO,1983)48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B:作物生长的管理要求旱作农业用地的一般土地用途要求及其类型(3 3)土地利用要求和土地质量的比配方法)土地利用要求和土地质量的比配方法 比配比配:将土地利用方式的:将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地利用要求土地利用要求和评价

46、对象的和评价对象的土地性状土地性状进行分进行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进行土地利用方式的调整与适宜性结果计算相结析比较,在此基础上进行土地利用方式的调整与适宜性结果计算相结合的过程。合的过程。比配的过程比配的过程依依 据据土地性状的土地性状的分析比较分析比较得出得出提出提出新的土地新的土地利用方式利用方式土地利土地利用要求用要求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方式的适宜性等级的适宜性等级3、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程序49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3)土地利用要求和土地质量的比配方法依据土地性状的得出土土 地地 用用 途途土地用途要求土地用途要求比比 配配相应土地质量相应土地质量土地评价单元土地评价单元生态土生态土地用途地用

47、途要求要求管理土管理土地用途地用途要求要求自然保自然保护要求护要求土地生土地生态条件态条件状况状况土地管土地管理条件理条件状况状况自然保自然保护状况护状况土土 地地 生生 态态 适适 宜宜 性性土土 地地 管管 理理 适适 宜宜 性性土土 地地 保保 护护 适适 宜宜 性性土土地地用用途途对对土土地地条条件件的的要要求求相相对对用用途途要要求求的的评评价价单单元元质质量量综合土地对作物生态、管理、自然保护等的适宜性综合土地对作物生态、管理、自然保护等的适宜性判断土地对土地利用的总体适宜性判断土地对土地利用的总体适宜性农用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的比配程序农用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的比配程序50第五章土地

48、资源评价土地用途土地用途要求比配相应土地质量土地评价单元生(3)地利用要求和土地质量的比配方法)地利用要求和土地质量的比配方法 比配的方法:比配的方法:最小因子法,即按单因子适宜性等级。要求:最小因子法,即按单因子适宜性等级。要求:确定每个评价因子的适宜性等级确定每个评价因子的适宜性等级(见表);(见表);适适宜宜性性等等级级评价因子评价因子有效土有效土层层耕层质耕层质地地盐渍盐渍化程化程度度土壤污染土壤污染程度程度OMOM(%)pHpH距障碍层距障碍层深度深度(cm)(cm)S1S1100100壤土壤土无无无无2.02.06.5-7.56.5-7.56060S2S260-10060-100粘

49、土粘土轻度轻度微微2.0-0.52.0-0.57.5-8.0 7.5-8.0 5.5-6.55.5-6.530-6030-60S3S330-6030-60沙土沙土中度中度中中0.50.58.0-9.08.0-9.020-3020-30N1N120-3020-30砾石土砾石土重度重度重重9.0-9.49.0-9.42020N2N220209.49.43、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程序51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3)地利用要求和土地质量的比配方法适宜性等级评价因子有效(3 3)土地利用要求和土地质量的比配方法)土地利用要求和土地质量的比配方法 通过对照比较,确定评价单元的每个评价因子的适宜性等级。通过对照比较,

50、确定评价单元的每个评价因子的适宜性等级。评价单评价单元元评价因子评价因子有效土层有效土层耕层质耕层质地地盐渍盐渍化程化程度度土壤土壤污染污染程度程度OMOM(%)pHpH距障碍距障碍层深度层深度(cm)(cm)U1U1110110壤土壤土无无无无2.32.37.07.07070U2U27070壤土壤土中度中度微微2.02.08.08.07070评价单元的土地性状的描述评价单元的土地性状的描述3、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程序52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3)土地利用要求和土地质量的比配方法评价单元评价因子有效(3 3)土地利用要求和土地质量的比配方法)土地利用要求和土地质量的比配方法 对评价的评价因子的适宜性

51、等级进行比较,选对评价的评价因子的适宜性等级进行比较,选最小的等级最小的等级作作为这个评价单元的评价结果。为这个评价单元的评价结果。3、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程序评价单元的每个评价因子的适宜性等级(评价单元的每个评价因子的适宜性等级(S3a)评价单评价单元元评价因子评价因子有效有效土层土层耕层质耕层质地地盐渍化盐渍化程度程度土壤污染土壤污染程度程度OMOM(%)pHpH距障碍层距障碍层深度深度(cm)(cm)U1U1S1S1S1S1S1S1S1S1S1S1S1S1S1S1U2U2S2S2S1S1S3S3S2S2S1S1S2S2S1S153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3)土地利用要求和土地质量的比配方法3、土

52、地适宜性评价的(4)对土地自然适应性评价的评述)对土地自然适应性评价的评述 评价结果应用广泛;评价结果应用广泛;方法简便易行;方法简便易行;适当考虑社会经济因素;适当考虑社会经济因素;适用于任何比例尺的评价。适用于任何比例尺的评价。问题问题为什么评价中采用土地质量而不是土地性质?为什么评价中采用土地质量而不是土地性质?54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4)对土地自然适应性评价的评述5.3土地资源自然适宜性评4、特殊土地适宜性、特殊土地适宜性(土宜土宜)的评价的评价土地自然适宜性一般只考虑某些作物或土地利用方式,土地自然适宜性一般只考虑某些作物或土地利用方式,而土宜考虑而土宜考虑特定植物的特定品种或特定产

53、品的某些品质性特定植物的特定品种或特定产品的某些品质性状状,或一个地区的土地条件对某些作物不仅具有生理和生,或一个地区的土地条件对某些作物不仅具有生理和生态的态的高度适宜性高度适宜性,而且对该类作物的产品经济特性有着,而且对该类作物的产品经济特性有着特特有的适宜性有的适宜性,因而在此区域形成特有的经济品种。,因而在此区域形成特有的经济品种。土宜的概念土宜的概念55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4、特殊土地适宜性(土宜)的评价土地自然适宜性一般只考虑某些土宜评价(续)土宜评价(续)土宜评价土宜评价 在土宜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在土宜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土宜及其特殊性要求土宜及其特殊性要求,并进,并进一步评价特殊自

54、然条件对土宜的形成一步评价特殊自然条件对土宜的形成产生什么影响产生什么影响的过程。的过程。土宜评价土宜评价生产力生产力产品的产品的品质品质自然适自然适宜性宜性56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土宜评价(续)土宜评价在土宜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土土宜评价(续)土宜评价(续)v土土宜宜调调查查:它它是是土土宜宜评评价价的的基基础础,它它针针对对某某些些土土宜宜而进行的而进行的详细土地调查详细土地调查。v土宜要求与土地性状土宜要求与土地性状比配比配v土土宜宜评评价价结结果果表表达达或或分分类类方法方法 作物种类作物种类作物品质作物品质自然条件自然条件土宜调查土宜调查57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土宜评价(续)土宜调查:它是

55、土宜评价的基础,它针对某些土宜而名优产品土宜评价系统名优产品土宜评价系统问题: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的实际应用58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名优产品土宜评价系统问题: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的实际应用58第指在一定指在一定自然条件或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或社会经济条件下,土地生产对人类下,土地生产对人类有用的生物产品或经济产品的潜在能力。有用的生物产品或经济产品的潜在能力。土地生产潜力评价是世界上评价农业用地历史悠久、应土地生产潜力评价是世界上评价农业用地历史悠久、应用最广的系统,也是土地资源类型划分的一种方法。用最广的系统,也是土地资源类型划分的一种方法。土地资源生产潜力的评价以美国开展最早,评价系统以土地资源

56、生产潜力的评价以美国开展最早,评价系统以美国为代表,是系统揭示土地资源生产潜力的评价方法。美国为代表,是系统揭示土地资源生产潜力的评价方法。土地生产潜力土地生产潜力59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5.4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价指在一定自然条件或社会经济条件下,其方法其方法有定性有定性(按土地对各种作物或土地利用(按土地对各种作物或土地利用方式的自然限制性因素强弱程度排序进行分级方式的自然限制性因素强弱程度排序进行分级)和和定量定量(多用(多用数学模型数学模型,如,如MOSS模型、模型、GOSSYM)两类。两类。土地生产潜力60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其方法有定性(按土地对各种作物或土地利用方式的自然限制性因素1、

57、美国的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价系统v生产潜力的评价与划分中,主要对各种各样的土壤制图单元,按其对一般的农作物生产、林木和牧草植物生长的情况进行归类合并,划分在一个生产潜力单元土地资源的所有土壤制图单元,均有可比的潜在生产力。v该系统分潜力级,潜力亚级和潜力单元三级。61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1、美国的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价系统生产潜力的评价与划分中,主土壤土壤潜力潜力评价评价野野生生林林业业牧用牧用农用农用限限制制中中等等优优限限制制中中等等优优特特优优土地资源潜力评级图 62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土壤潜力野生林业牧用农用限制中等优限制中等优特优63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63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1、美国的土地资源

58、生产潜力评价系统潜潜力力级级的的评评定定:依依据据土土地地利利用用的的永永久久限限制制因因子子。坡坡度度、土土层层厚度、洪涝危害、气候灾害等。厚度、洪涝危害、气候灾害等。采用采用“最小因子律最小因子律”。潜潜力力亚亚级级的的评评定定:根根据据限限制制因因素素的的种种类类来来评评定定。e e(侵侵蚀蚀限限制制因因子子);w w(过过湿湿限限制制因因子子);s s(根根系系限限制制因因子子);c c(气气候候限制因子)。限制因子)。潜潜力力单单元元的的评评定定:依依据据实实际际的的经经营营管管理理方方式式和和水水平平,以以及及实实际的生产水平或产量。际的生产水平或产量。64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1、美

59、国的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价系统潜力级的评定:依据土地利用2、中国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价体系(1)(1)分级系统分级系统土土地地区区 为为分分类类系系统统的的零零级级单单位位,它它的的划划分分以以气气候候和和水水热热条条件件为为依依据据,反反映映区区域域间间生生产产力力的的对对比比,在在同同一一区区内内,具具有有大体相近的土地生产能力。全国划分为大体相近的土地生产能力。全国划分为9 9或或1111个土地区。个土地区。土土地地适适宜宜类类 是是在在土土地地区区的的范范围围内内依依据据土土地地对对农农、林林、牧牧业业生生产产的的适适宜宜性性划划分分。适适宜宜类类的的划划分分大大体体如如下下:宜宜耕耕地地

60、类类、宜宜农农宜宜林林宜宜牧牧土土地地类类、宜宜农农宜宜牧牧土土地地类类、宜宜农农林林土土地地类类、宜宜林林宜宜牧牧土土地地类类、宜宜林林土土地地类类、宜宜牧牧土土地地类类、不不宜宜农农林林牧牧土土地地类类等等7 7类。类。65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2、中国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价体系(1)分级系统65第五章2、中国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价体系(1)(1)分级系统分级系统土土地地资资源源等等 在在适适宜宜类类范范围围内内,反反映映土土地地的的适适宜宜程程度度和和生生产产潜潜力力的的高高低低,是是评评价价的的核核心心。宜宜农农土土地地:分分为为1 13 3等等;宜林土地宜林土地:分为分为1 13 3等;宜牧

61、土地等;宜牧土地:分为分为1 13 3等。等。土土地地型型 是是在在等等的的范范围围内内,按按其其限限制制因因素素及及强强度度划划分分,在在同同一一土土地地型型内内,具具有有相相同同的的主主要要限限制制因因素素和和相相同同的的主主要要改改造造措措施施。在在同同一一等等内内,型型之之间间只只反反映映限限制制因因素素的的不不同同,改造对象和改造措施不同,没有质的差别。改造对象和改造措施不同,没有质的差别。66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2、中国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价体系(1)分级系统66第五章2、中国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价体系(2)(2)土地限制因素土地限制因素土土地地限限制制因因素素主主要要考考虑虑那那些些较

62、较长长期期影影响响土土地地生生产产力力和和土土地地质质量量的的较较稳稳定定因因素素,如如土土壤壤侵侵蚀蚀(e)(e)、地地形形坡坡度度(p)(p)、土土壤壤质质地地(m)(m)、有有效效土土层层(l)(l)、盐盐碱碱化化及及改改良良条条件件(s)(s)、水水文文及及排排水水条条件件(m)(m)、水水分分(r)(r)、温温度度(t)(t)、土土壤壤硬硬盘盘(n)(n)等等9 9个个因因素素,如如加加上上无无限制因素则共限制因素则共1010个因素。个因素。评评价价时时,抓抓住住当当地地主主要要限限制制因因素素。每每个个限限制制因因素素可可按按对对农农林林牧业的限制程度牧业的限制程度:最适宜、中等适

63、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最适宜、中等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67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2、中国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价体系(2)土地限制因素67第五章土地资源限制因素评级表土地资源限制因素评级表68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土地资源限制因素评级表68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土地资源限制因素评级表土地资源限制因素评级表69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土地资源限制因素评级表69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该方法以加拿大生态土地分类单位的该方法以加拿大生态土地分类单位的生态区生态区作为评价单作为评价单元,先从实际蒸发与第一性生产力的关系方程中得出各元,先从实际蒸发与第一性生产力的关系方程中得出各主要区域的主要区域的潜在净第一性生产力潜在净第一

64、性生产力,然后根据土壤特性求,然后根据土壤特性求出出土壤潜力土壤潜力,交对第一性生产力进行,交对第一性生产力进行修正修正。步骤如下:步骤如下:莫莫 斯(斯(MOSS)模模 型型70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该方法以加拿大生态土地分类单位的生态区作为评价单元,先从实际莫斯模型莫斯模型(1 1)计算潜在净第一性生产力(光能生产潜力)计算潜在净第一性生产力(光能生产潜力)P Ppnpn=30001-e=30001-e-0.0009695-0.0009695(E-20E-20)(g/mg/m2 2.a.a)E E为年实际蒸散量(为年实际蒸散量(mmmm)。)。(2 2)生态区的平均土壤特性指数()生态区的平均

65、土壤特性指数(I IP P )I IP P=(AAi iV Vi i)/100/100 A Ai i为为i i类土壤所占面积的百分比;类土壤所占面积的百分比;V Vi i为为i i类土壤等级值;类土壤等级值;i=1i=1,2 2,nn;n n为土壤类型数。为土壤类型数。71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莫斯模型5.4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价71第五章土地资源评莫斯模型莫斯模型(3 3)平均潜在第一性生产力)平均潜在第一性生产力ANPPANPP(g/mg/m2 2.a.a)m m为生态区内为生态区内P Ppnpn值的等级个数;值的等级个数;A A*j j为每一个为每一个P Ppnpn值等值等级所包含面积占生态区

66、总面积的百分比;级所包含面积占生态区总面积的百分比;V V*j j为每一等级为每一等级P Ppnpn值的中间值;值的中间值;j=1j=1,2 2,mm。72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莫斯模型5.4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价72第五章土地资源评莫斯模型莫斯模型(4 4)修正潜在净第一性生产力)修正潜在净第一性生产力 73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莫斯模型5.4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价73第五章土地资源评该方法只考虑了实际年蒸散量、土壤类型两个主要因素,该方法只考虑了实际年蒸散量、土壤类型两个主要因素,而对其他因素不予考虑。即将复杂的生物生长过程简单而对其他因素不予考虑。即将复杂的生物生长过程简单化,属于简单的数学模型,是否与实际生产力接近受到化,属于简单的数学模型,是否与实际生产力接近受到质疑。质疑。莫莫 斯(斯(MOSS)模模 型型74第五章土地资源评价该方法只考虑了实际年蒸散量、土壤类型两个主要因素,而对其他因 它是一个表达植物它是一个表达植物根际土壤水分和氮素与植株体内碳和根际土壤水分和氮素与植株体内碳和氮的物质平衡的模型氮的物质平衡的模型,包括了水分平衡、氮素平衡、碳平衡、,包括了水分平衡、氮素平衡、碳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