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护理课件

上传人:txadgkn****dgknqu... 文档编号:240591994 上传时间:2024-04-23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815.9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产后出血护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产后出血护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产后出血护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资源描述:

《产后出血护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后出血护理课件(2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产后出血1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掌握产后出血定义、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掌握产后出血定义、病因、临床表现、治疗 及护理措施及护理措施 熟悉产后出血预防、护理评估、诊断、健康熟悉产后出血预防、护理评估、诊断、健康教育教育 了解产后出血预期目标及护理评价了解产后出血预期目标及护理评价学习目标2 一、定义 胎儿娩出胎儿娩出胎儿娩出胎儿娩出后后后后2424小时小时小时小时内出血量超过内出血量超过内出血量超过内出血量超过500ml500ml者称者称者称者称产产产产后出血后出血后出血后出血。主要发生在第三产程和产后主要发生在第三产程和产后2小时内小时内 晚期产后出血:产后晚期产后出血:产后24小时后到产褥期阴道

2、大量流血小时后到产褥期阴道大量流血者。者。我国孕产妇死亡我国孕产妇死亡首要原因首要原因,占总分娩数,占总分娩数23%。预后预后:与失血量、失血速度及产妇体质有关。与失血量、失血速度及产妇体质有关。Sheehans 综合征综合征:产妇短时大量失血,长期休克引起:产妇短时大量失血,长期休克引起的脑垂体缺血坏死,继发严重的腺垂体功能减退。的脑垂体缺血坏死,继发严重的腺垂体功能减退。一、定义3 二、病因 子宫收缩乏力子宫收缩乏力子宫收缩乏力子宫收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是引起产后出血是引起产后出血是引起产后出血最常见最常见最常见最常见的原因的原因的原因的原因.子宫收缩乏力子宫收缩乏力l l全身因素全身因素

3、全身因素全身因素:精神、镇静剂、麻醉剂、产程长、慢性病等。精神、镇静剂、麻醉剂、产程长、慢性病等。l 局部因素局部因素局部因素局部因素:子宫过度膨胀、子宫肌纤维发育不良、子宫:子宫过度膨胀、子宫肌纤维发育不良、子宫肌水肿及渗血。肌水肿及渗血。l 前置胎盘前置胎盘前置胎盘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盘早剥 二、病因4 胎盘因素:胎盘因素:胎盘剥离不全胎盘剥离不全胎盘剥离不全胎盘剥离不全:多见于宫缩乏力,或过早牵拉脐带。:多见于宫缩乏力,或过早牵拉脐带。胎盘剥离后滞留胎盘剥离后滞留胎盘剥离后滞留胎盘剥离后滞留:由于宫缩乏力、膀胱膨胀等。由于宫缩乏力、膀胱膨胀等。胎盘嵌顿胎盘嵌顿胎盘嵌顿胎盘嵌顿:宫缩剂使用不

4、当,粗暴按摩。宫缩剂使用不当,粗暴按摩。胎盘粘连和植入胎盘粘连和植入胎盘粘连和植入胎盘粘连和植入:胎盘全部或部分粘连于宫壁不能自行剥:胎盘全部或部分粘连于宫壁不能自行剥离子宫蜕膜发育不良等因素影响胎盘绒毛植入子宫肌层。离子宫蜕膜发育不良等因素影响胎盘绒毛植入子宫肌层。胎盘和胎膜残留胎盘和胎膜残留胎盘和胎膜残留胎盘和胎膜残留:部分胎盘小叶、副胎盘或部分胎膜。:部分胎盘小叶、副胎盘或部分胎膜。产后出血护理课件5 软产道损伤软产道损伤 宫缩过强宫缩过强宫缩过强宫缩过强 产程过快产程过快产程过快产程过快 胎儿过大胎儿过大胎儿过大胎儿过大 助产不当助产不当助产不当助产不当 凝血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l妊娠

5、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妊娠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l 妊娠并发症妊娠并发症产后出血护理课件6三、产后出血的临床表现三、产后出血的临床表现症状:症状:l产后阴道流血。产后阴道流血。注意:隐性出血注意:隐性出血l失血性体克失血性体克与阴道流血量、出血速度、病人的耐受性与阴道流血量、出血速度、病人的耐受性有关有关体征:体征:l与病因有关与病因有关三、产后出血的临床表现7 临床表现及诊断临床表现及诊断明确病因明确病因明确病因明确病因.子宫收缩乏力子宫收缩乏力l常为分娩过程中宫缩乏力的延续。常为分娩过程中宫缩乏力的延续。l出血多为间歇性阴道流血、血色暗红、有血凝块。出血多为间歇性阴道流血、血色暗红、有血凝

6、块。l子宫底高、软如袋状,轮廓不清。子宫底高、软如袋状,轮廓不清。8四、临床表现及诊断四、临床表现及诊断胎盘因素胎盘因素l 胎盘娩出前阴道血量多胎盘娩出前阴道血量多,首先考虑胎盘因素首先考虑胎盘因素l 粘连或部分植入时粘连或部分植入时,已剥离部分出血不止已剥离部分出血不止l 剥离不全或宫腔滞留时剥离不全或宫腔滞留时,常伴子宫收缩乏力常伴子宫收缩乏力l 胎盘嵌顿时胎盘嵌顿时,子宫下段狭窄环子宫下段狭窄环四、临床表现及诊断9 软产道裂伤软产道裂伤l l 胎儿娩出后胎儿娩出后,出血持续不断出血持续不断,血色鲜红但能自凝血色鲜红但能自凝l 宫颈裂伤多发生于两侧宫颈裂伤多发生于两侧,严重者延及子宫下段严

7、重者延及子宫下段l 阴道裂伤多在侧壁、后壁和会阴阴道裂伤多在侧壁、后壁和会阴l会阴裂伤分会阴裂伤分3度度n I度:度:会阴皮肤粘膜撕裂,未达肌层会阴皮肤粘膜撕裂,未达肌层n II度:裂伤达会阴肌层,度:裂伤达会阴肌层,n III度;肛门括约肌断裂,甚至直肠前壁裂伤。度;肛门括约肌断裂,甚至直肠前壁裂伤。产后出血护理课件10会阴裂伤会阴裂伤会阴裂伤11 凝血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l孕前或妊娠期亦有易出血倾向;孕前或妊娠期亦有易出血倾向;l子宫大量出血或少量持续不断出血,血液不子宫大量出血或少量持续不断出血,血液不凝凝,不易止血;不易止血;身体其他部位可见出血征象身体其他部位可见出血征象l血小板计数

8、、纤维蛋白原等有关凝血功能的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等有关凝血功能的实验室检查有助于诊断。实验室检查有助于诊断。凝血功能障碍12五、治五、治 疗疗治疗原则:治疗原则:治疗原则:治疗原则: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预防感染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预防感染 胎盘因素的处理胎盘因素的处理l胎盘已剥离胎盘已剥离:排空膀胱排空膀胱,牵拉脐带牵拉脐带,协助胎盘娩出协助胎盘娩出.l 胎盘剥离不全或粘连胎盘剥离不全或粘连:徒手剥离胎盘徒手剥离胎盘l 胎盘植入的处理胎盘植入的处理:一旦诊断一旦诊断,立即手术立即手术l残留胎盘胎膜组织残留胎盘胎膜组织,清宫术清宫术l胎盘嵌顿在子宫狭窄环胎盘嵌顿在子宫狭窄环

9、,全麻下收取胎盘全麻下收取胎盘五、治 疗13钳刮残留胎盘钳刮残留胎盘钳刮残留胎盘钳刮残留胎盘手取胎盘手取胎盘手取胎盘手取胎盘协助胎盘娩出协助胎盘娩出钳刮残留胎盘手取胎盘协助胎盘娩出14 宫缩乏力宫缩乏力排空膀胱排空膀胱按摩子宫按摩子宫.应用缩宫素应用缩宫素:催产素、麦角新碱、催产素、麦角新碱、前列腺素类前列腺素类填塞宫腔填塞宫腔结扎盆腔血管结扎盆腔血管髂内动脉栓塞术髂内动脉栓塞术切除子宫切除子宫 宫缩乏力15 软产道裂伤软产道裂伤宫颈裂伤缝合宫颈裂伤缝合.阴道裂伤缝合阴道裂伤缝合:会阴裂伤缝合会阴裂伤缝合 凝血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l如全身出血性疾病为妊娠禁忌征如全身出血性疾病为妊娠禁忌征,早孕

10、及时终止妊娠早孕及时终止妊娠.l孕中晚期孕中晚期,去除病因去除病因,治疗原发病治疗原发病.软产道裂伤16六、预六、预 防防 产前预防产前预防l对高危因素的产妇做好及早处理准备工作对高危因素的产妇做好及早处理准备工作,这类产妇这类产妇:多孕、多产及曾有多次宫腔手术者多孕、多产及曾有多次宫腔手术者 高龄初产妇或低龄孕妇高龄初产妇或低龄孕妇 有子宫肌瘤剔除史有子宫肌瘤剔除史 生殖器发育不全或畸形生殖器发育不全或畸形 妊高征;妊高征;合并糖尿病、血液病等合并糖尿病、血液病等 宫缩乏力产程延长宫缩乏力产程延长 行胎头吸引、产钳等助产手术助产,特别是并用宫缩剂更行胎头吸引、产钳等助产手术助产,特别是并用宫

11、缩剂更需注意需注意 死胎死胎.l加强产前保健,及时发现异常及时纠正、处理加强产前保健,及时发现异常及时纠正、处理 六、预 防17产时预防产时预防l第一产程第一产程,防止产程延长防止产程延长.l第二产程第二产程,适时行会阴侧切适时行会阴侧切,阴道手术操作正规阴道手术操作正规,产后及时产后及时给予缩宫素给予缩宫素l 第三产程第三产程:严密观察产后出血量;严密观察产后出血量;如胎儿娩出后如胎儿娩出后30分钟胎分钟胎盘仍未娩出或出血过多,盘仍未娩出或出血过多,及时宫腔探查。及时宫腔探查。产后预防产后预防:l80%发生在产后发生在产后2h,失血多及时补充血容量,及时排空膀,失血多及时补充血容量,及时排空

12、膀胱,早期哺乳。胱,早期哺乳。产时预防18护理评估护理评估健康史健康史 注意收集与诱发产后出血相关的因素,如巨大儿、注意收集与诱发产后出血相关的因素,如巨大儿、双胎、妊高征、前置胎盘、胎盘早剥、重症肝炎以及有双胎、妊高征、前置胎盘、胎盘早剥、重症肝炎以及有血血液病液病,临产后使用过多的镇静剂,产程延长等。,临产后使用过多的镇静剂,产程延长等。身心状况身心状况 胎儿娩出后有多量的阴道流血和失血性休克。由于出胎儿娩出后有多量的阴道流血和失血性休克。由于出血的原因不同,而出血时间、性质亦有差异。产妇一旦发血的原因不同,而出血时间、性质亦有差异。产妇一旦发生产后出血,家属及本人会异常惊慌、恐惧,束手无

13、策,生产后出血,家属及本人会异常惊慌、恐惧,束手无策,担心产妇生命安危。因为产后出血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担心产妇生命安危。因为产后出血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为产妇重要死亡原因之一。迅速大量的失血引起失血性休为产妇重要死亡原因之一。迅速大量的失血引起失血性休克,如得不到及时纠正可危及生命。如失血过多、休克时克,如得不到及时纠正可危及生命。如失血过多、休克时间过长,即使获救,仍有可能引起垂体缺血坏死,继发垂间过长,即使获救,仍有可能引起垂体缺血坏死,继发垂体功能低下(席汉氏综合征)的严重后遗症,给社会和家体功能低下(席汉氏综合征)的严重后遗症,给社会和家庭造成负担。庭造成负担。护理评估19 失血

14、量评估失血量评估 (1)、称重法:把使用前后的敷料、卫生垫等称总重,用其差值除以1.05即为实际出血量 (2)、容积法:使用产后专用的接血容器,用量杯准确测量失血量 (3)、面积法:按事先测算过的血液浸湿的面积转换出出血量 辅助检查辅助检查 检测血常规、血型、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进行纤维蛋白原测定等 失血量评估20诊断与目标诊断与目标护理诊断护理诊断l潜在并发症:失血性休克,希汉氏综合征潜在并发症:失血性休克,希汉氏综合征l有感染的危险有感染的危险 与失血后抵抗力降低及手术操作有关与失血后抵抗力降低及手术操作有关l活动无耐力活动无耐力 与大量失血,体质虚弱有关与大量失血,体质虚弱有关预期

15、目标预期目标l产妇血容量能尽快恢复,血压、脉搏、尿量正常产妇血容量能尽快恢复,血压、脉搏、尿量正常l产妇无感染症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分类正常产妇无感染症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分类正常l体温正常,恶露、伤口无异常体温正常,恶露、伤口无异常诊断与目标21护理措施护理措施 (一)在抢救产后出血产妇时,护理人员要镇定,做到有条不(一)在抢救产后出血产妇时,护理人员要镇定,做到有条不紊,切忌手忙脚乱,一边采取止血措施:如按摩子宫,注射宫缩紊,切忌手忙脚乱,一边采取止血措施:如按摩子宫,注射宫缩素等,一边迅速通知医生。素等,一边迅速通知医生。(二)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采取输液、输血等一系列抗休克的

16、(二)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采取输液、输血等一系列抗休克的抢救措施。抢救措施。(三)检查引起出血的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如宫缩不良引(三)检查引起出血的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如宫缩不良引起的出血表现为子宫软,轮廓不清;有血块或暗红色血间歇性自起的出血表现为子宫软,轮廓不清;有血块或暗红色血间歇性自阴道涌出(即宫缩时好时坏、出血时多时少),应予以加强宫缩阴道涌出(即宫缩时好时坏、出血时多时少),应予以加强宫缩处理。如宫缩良有持续性阴道出血,应检查产道有无裂伤,如有处理。如宫缩良有持续性阴道出血,应检查产道有无裂伤,如有裂伤,应缝合止血,如无裂伤,且流血无血块形成,应考虑凝血裂伤,应缝合止血,如无裂伤

17、,且流血无血块形成,应考虑凝血功能障碍。功能障碍。(四)做好产妇心理护理,解除其紧张、恐惧感,严密观察产(四)做好产妇心理护理,解除其紧张、恐惧感,严密观察产妇出血量、血压,脉搏,呼吸、尿量等变化,做好记录,必要时妇出血量、血压,脉搏,呼吸、尿量等变化,做好记录,必要时予以吸氧。予以吸氧。(五)产妇休克恢复后,仍应加强护理、严密观察,防止产褥(五)产妇休克恢复后,仍应加强护理、严密观察,防止产褥感染及再出血的发生,并应加强营养,注意休息,改善产妇的一感染及再出血的发生,并应加强营养,注意休息,改善产妇的一般状况。般状况。护理措施22护理评价护理评价l产妇血压、血红蛋白正常,全身状况得以改产妇血

18、压、血红蛋白正常,全身状况得以改善善.l出院时产妇体温正常,白细胞数正常,恶露出院时产妇体温正常,白细胞数正常,恶露 正常,无感染征象。正常,无感染征象。.l产妇疲劳感减轻,生活能自理产妇疲劳感减轻,生活能自理护理评价23健康教育健康教育 做好出院指导,教会产妇有关自我保健技做好出院指导,教会产妇有关自我保健技巧,继续观察子宫复旧及恶露情况,明确产后巧,继续观察子宫复旧及恶露情况,明确产后复查时间,目的和意义,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复查时间,目的和意义,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指导计划,使其恢复得更好。部分产妇可调整指导计划,使其恢复得更好。部分产妇可能出现晚期产后出血,应予以高度警惕,以免能出现晚期产后出血,应予以高度警惕,以免导致严重后果。导致严重后果。健康教育24产后出血护理课件2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