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工程总体概况

上传人:阿宝 文档编号:240572345 上传时间:2024-04-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速公路工程总体概况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速公路工程总体概况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速公路工程总体概况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高速公路工程总体概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公路工程总体概况(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速公路工程总体概况第一节 工程简介XX国道主干线是我国规划的公路主骨架网“五纵七横”中的一横,湖北省XX至XX高速公路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是鄂西南地区必不可缺的重要运输通道。本项目起点接在建的宜昌至恩施高速公路起点,终点为利川市鱼泉口,与XX国道主干线重庆段高速公路的终点相接,路线全长122.5Km。XX国道主干线湖北省XX至XX段高速公路第五标段起终点桩号为K244+500YK250+566.725(ZK250+599.00),全长6.066725km。桥涵工程:川洞湾桥为3-20m空心板梁。洪家槽为5-20m空心板梁。两座桥结构形式均为钻孔桩基础,双柱式桥墩,上部结构为20米后张预应力空心

2、板梁;小转拐分离式立交桥结构形式为钻孔桩基础,双柱式桥墩,后张预应力30米T梁,左幅20孔,右幅19孔;唐家院子1#、2#大桥为钻孔桩基础,双柱和三柱桥墩,现浇箱梁。桩基共计200根,其中挖孔桩1174m,钻孔桩3666m。涵洞均为盖板涵。路基工程:本合同段路基挖土方77840,挖石方293142,挖除非适用性材料5000;路堤填筑利用土方68039,利用石方602451。结构物台背回填37045.4。填石路基边坡码砌块石12.9万。隧道工程:本合同段有隧道一座,岩湾隧道长2775米(平均单洞),进口端为分离式,出口端合并为联拱隧道。第一节 技术标准计算行车速度80km/h的双向四车道高度公路

3、;整体式路基宽24.5m,中央分隔带宽1.5m,分离式路基宽12.5m,桥梁与路基同宽。桥涵设计荷载为公路-级;特大桥设计洪水频率为1/300,其它构造物及中期设计洪水频率为1/100。地震基本列度为六度,按七度设防。第一节 本合同段主要工程量一、土石方:挖方35万方,填方62万方。(含互通匝道)二、防护工程:27101.5立方米,排水工程:13730.8立方米。三、大桥:3座,169.06米。四、隧道:1座,单洞共长5541.725米。五、互通:1处,即白果坝互通。六、分离式立交(不含互通及兼分离式立交功能的桥梁):169.12m/2座。七、涵洞(含白果坝互通匝道涵洞):7道。八、通道:1道

4、。第一节 气象、水文、地质简况一、气象本项目地处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潮湿多雨。全区多年平均气温15.5,极端高温为41(恩施)35.4(利川),极度端最低气温零下5.2(恩施)15.4(利川),年平均无霜期234天。区内冬季有冻寒现象发生,以标高1000m以上的低中山中山区较强,临时性冻土厚度一般30cm以内。二、水文项目所在区内降水集中、降雨强度大,12月至2月为枯季,59月降雨最多,约占全年的50%,其间连续强降雨过程持续时间一般57天,长者可达半月余;多年平均降雨量1450mm(恩施) 1310mm(利川),最大日降雨量可达166.9mm(利川),局部可达324mm,夏季山区

5、小气候牲明显,雷阵雨、暴雨几乎天天出现。三、地貌、地质条件1、地形、地貌本合同段属构造侵蚀溶蚀中低山中山地貌,地形起伏大,地面高程9001500m,相对高差一般在100160m。山体自然横坡较陡,自然坡角多在4070之间,植被较发育,基岩多裸露,覆盖层较少,主要为寒武系及碳酸盐岩,部分路段形成“V”形峡谷;沟谷底部发育大型溶蚀槽谷及地下岩溶管道,溶洞、岩溶洼地、落水洞呈串珠状分布。2、地质构造本项目区域均等位置处上扬子台坪八面山台褶带恩施黔江台褶束腹部。路线通过地段无火成岩,变质岩。燕山期以前各地层为整合、假整合接触,燕山晚期褶皱构造显著,使白垩系与下伏地层呈小角度不整合接触,燕山期白垩系有轻

6、微褶皱。构造以褶皱为主,断裂较少,主要断裂于与褶皱同期形成发育应力集中的背斜核部或翼部,向斜内仅有小规模错动,构造线走向除恩施盆地及其东侧为NNE向,其余均为NE向。岩湾隧道穿越茅家坝断裂带,茅家坝断裂带沿白果坝背斜西翼近核部发育,走向40,长18km,宽10m,破碎带角砾为棱角状,倾向NW,倾角45,先为纵张后为压扭。3、主要不良地质情况本合同段广泛分布三叠系及寒武系碳酸盐岩、以及白垩系正阳组钙质胶结砾岩,为岩溶区路段;路线两侧主要存在滑坡、断裂、岩溶等四种地质灾害或不良地质问题,岩堆主要分布于K244+250K245+810;滑坡主要分布在K244+250K245+810岩堆边上,滑坡范围及规模较小,对线路影响不大;路线主要以岩湾隧道穿过茅坝槽断裂,存在崩坍、岩溶等不良地质现象,其中岩溶成为岩湾隧道主要的不良地质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