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处理工程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上传人:阿宝 文档编号:240569086 上传时间:2024-04-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0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垃圾处理工程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垃圾处理工程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垃圾处理工程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垃圾处理工程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垃圾处理工程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垃圾处理工程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1.1 安全施工管理目标强化安全意识,建立安全制度,搞好安全防护,严格检查督促,保证安全施工无事故发生,争创“安全施工标准化现场”。1.2安全管理重点基坑作业的安全防护,施工机械,施工现场临时用电。1.3 安全施工管理体系1.3.1 施工现场建立由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包括项目部有关成员及班组成员组成的安全施工管理体系。做到制度健全,责任落实,管理到位,并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和信息反馈,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和纠正违章、冒险作业,确保工程施工安全进行。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邢占成项目安全处李平专业施工队长郭进川施工队安全员冯连朝各施工作业人员1.3.2 安

2、全施工管理体系框图 1.4 安全组织管理措施1.4.1 建立健全严密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管理制度,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领导小组,形成有效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各职能管理人员安全岗位责任制,作到分工明确、责任明确。1.4.2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的“三规范一标准”、“安全生产法规”和公司有关“安全生产具体规定”以及“文明施工十二条”。现场实行安全责任制,层层落实到人。 1.4.3 建立安全管理网络图和消防防火管理网络图。项目经理应对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全面负责。1.4.4工人进场后必须进行入场安全教育,施工过程中坚持三级安全技术交底制,落实到人,并做好记录。1.4.5

3、现场的专职安全员负责对操作工人进行安全交底,并做好记录。每天安全员必须对现场所有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并作好记录。安全员深入工地进行安全检查,监督安全措施的执行,发现不安全因素和隐患因素及时报告工长,并进行整改、纠正,发现违章作业有权制止。安全设施不经安全员检查合格不准工人进行操作。1.4.6 对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必须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熟悉和掌握施工有关安全技术知识和规范,合格后上岗。施工人员应相对固定。1.4.7 经常进行安全教育。项目施工管理人员应自觉学习国家和企业制定的安全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以及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新工人进场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并

4、建立新工人进场安全教育花名册和所有受教育人员签字手续。1.4.8 工人变换工种前应进行变换工种安全教育并登记入册,未经教育不得上岗作业。1.4.9 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必须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交底的内容应有较强的可行性和针对性。并履行所有接受交底人员的签字手续。1.4.10 施工过程中应经常与当地气象部门取得联系,了解近期天气情况,以便当天气发生变化时现场能在事前采取预防措施。1.5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措施1.5.1 现场悬挂安全标语,进场人员要遵守“十不准规定”。施工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管理人员、安全员要佩戴标志,危险处要有警示标牌及防护措施。工人按工种带好白色或黄色安全帽,所有特殊工种必须持证

5、上岗,管理人员压证上岗,并认真履行各自的岗位职责。1.5.2 施工现场进行封闭施工,认真搞好门卫和现场保卫工作,凡与施工无关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施工现场,有事需进入工地者门卫必须做好记录,并交代安全注意事项。1.5.3 施工现场道路畅通,临时设施、水、电安排等必须按施工组设计总平面图进行布置。配电房及发电机房设专人负责,并上锁,无关人员不得入内。1.5.4 施工现场内各种原材料、管材、构配件、钢筋、钢管架料等必须按照总平面图规划的地点整齐堆放,并设置标志牌。1.5.5 施工现场四周边应有足够的照明度。在两侧安全防护板上挂醒目的安全警示牌和警示灯,随时随地提醒行人注意安全。1.6 基坑施工的安全管理

6、措施1.6.1填埋区边坡上口和调节池基坑周边设安全防护板及安全围栏,填埋区边坡上口和调节池基坑周边1.5m范围内严禁堆放材料,如要堆放时必须采取加固措施。1.6.2 夜间在安全防护板及安全围墙上设置串联警示红灯,同时,夜间施工时必须保证有足够的施工照明。1.6.3 基坑施工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佩带安全帽,加强对基坑施工作业机械的指挥和督促,以及设专人督视基坑边坡土方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1.6.4工长、安全员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坚持安全检查,杜绝违章作业,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1.7 机械设备施工安全管理措施1.7.1 所有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坚持上下班,班前班后检查机械设备,并经常进行

7、维修保养。1.7.2 该工程设置专职机械管理员,对机械设备坚持三定制度,定期维护保养,安全装置齐全有效,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一经发现机械故障,及时更换零配件,保持机械使用的正常运转,机操工必须持证上岗,按时准确填写台班记录、维修保养记录、交接班记录,掌握机械磨损规律。1.7.3 施工现场设机械员负责机械的进出场,中途移动的指挥工作,督促机操工进行日常的检查、保养、清洁、紧固、调整工作,督促机操工认真填写软件资料,负责安全技术交底。1.7.4 软件资料(运行记录、交接班记录、日常检查记录、月检查记录、保养记录、维修记录、油料领取记录等)必须真实、准时、齐全,把机械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1.7.5

8、对焊机、弯曲机、钢筋切断机、搅拌机等机具的操作工人应认真按操作规程操作,保证钢筋加工质量和混凝土质量。1.8 现场用电安全措施1.8.1 施工临时用电必须严格遵照建设环保部颁发的JGJ46-8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执行。1.8.2 现场各用电安装及维修必须由专业电气人员操作,非专业人员不得擅自从事有关操作。1.8.3 现场用电应按各用电器实行分级配电,各种电气设备必须实行“一机一闸”严禁一闸供两台及以上设备使用。1.8.4 所有接至各用电设备的支线均应计算用电负荷量调配及用电安全检查,所有手持电动工具的电源必须加装漏电保护开关。1.8.5 每路干线分支接出支线时,均采用铜芯导线连

9、接,支线在干线上缠绕加焊锡连接方式,干线不得断开。以增加供电安全、可靠性及防止火灾危险。1.8.6 在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处均作重复接地,且接地电阻小于4。必须采用焊接或压接的方式连接;在所有电路末端均采用重复接地。1.8.7 配线时先计算各用电点的总用电量进行调整以利于各相电源间的平衡。1.8.8 所有电气材料及元件均应购置正规合格产品。1.8.9 所有电器线路和设备的安装、维修和调整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发现问题及时解决。1.8.10 施工期间值班电工不得离开岗位,应经常巡视各处的线路及设施,发现问题及时解决。1.8.11 漏电开关必须定期检查,试验其动作可靠性。1.8.12 配电房、库房、临

10、时住房及重要电气设备库房等均应配备1211灭火器及砂箱等,配电房房门向外开启,户外开关箱及设施要有防雨措施。1.8.13 所有电气装置及机具的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配备相应的防护器具。1.8.14 配电箱外壳必须采用铁制,且必须符合用电安全标准。各种电箱必须设置完好的短路及漏电保护装置,电箱与设备必须保护零线作可靠的电气连接,应并联,不得串联。1.8.15 设备除作保护零线外,并在负荷前端设置短路及漏电保护装置,导线保护,电箱上锁。使用设备落实到责任人,专人操作,设备侧挂标志牌,出现故障应向主管部门及主管人员汇报,并由专业人员排除。1.8.16 必须对接地电阻进行测试,并作好测试记录。1.9

11、 防雷安全措施1.9.1在雷雨季节如遇雷雨天气,应将施工操作人员立即撤离野外施工场所和其它危险区域。1.9.2 正确设置塔机防雷装置。1.10消防安全措施1.1.1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明火的管理。动明火前必须填写动火申请,指定消防措施,经项目部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审批后执行。1.1.2在各动火点张贴消防标语和消防措施,作好消防器材的配备。并定期进行检查,坚决淘汰过期或不能使用者。1.1.3 对施工人员进行消防知识教育,现场成立消防小组,小组由各部门人员组成。1.1.4 认真组织做好防火、防爆及机电设备防漏电措施。增强消防意识,做好消防工作,在生产、生活区配备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并定期更换。电焊周围不得有易燃品, 氧气瓶与乙炔瓶旋转距离不得小于10m,氧气瓶由专人看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