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专用 A版)高考历史 第三单元 中国古代文明的曲折与繁荣——魏晋至隋唐试题-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0558669 上传时间:2024-04-15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806.9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课标专用 A版)高考历史 第三单元 中国古代文明的曲折与繁荣——魏晋至隋唐试题-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课标专用 A版)高考历史 第三单元 中国古代文明的曲折与繁荣——魏晋至隋唐试题-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课标专用 A版)高考历史 第三单元 中国古代文明的曲折与繁荣——魏晋至隋唐试题-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资源描述:

《(课标专用 A版)高考历史 第三单元 中国古代文明的曲折与繁荣——魏晋至隋唐试题-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标专用 A版)高考历史 第三单元 中国古代文明的曲折与繁荣——魏晋至隋唐试题-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3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三单元中国古代文明的曲折与繁荣魏晋至隋唐挖命题【考情探究】考点主要内容5年考情预测热度考题示例考查角度核心素养中央集权制度的成熟(1)三省六部制(2)科举制(3)唐朝藩镇割据2018课标,25,4分以唐朝安史之乱后不同藩镇类型的情况为背景材料,考查唐朝中后期的统治特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2018课标,26,4分唐朝增加宰相人数且更替频繁的影响历史解释2017课标,26,4分通过原始文献史料考查史学素养历史解释2016课标,25,4分以选官制度的演变为背景材料,考查科举制的意义历史解释魏晋隋唐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1)曲辕犁;翻车、筒车;均田制(2)灌钢法(3)柜坊和飞钱;坊市制度;市舶使20

2、17课标,26,4分古代社会风俗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历史解释2017课标,26,4分以唐朝后期土地占有情况为背景材料,考查唐朝农耕经济历史解释“三教合一”及魏晋隋唐时期的科技文化(1)“三教合一”(2)雕版印刷术、火药、齐民要术(3)书法成为艺术;绘画理论形成(4)唐诗2016课标,24,4分通过实物史料考查汉字演变史料实证家国情怀2014课标,25,4分以唐朝道教、佛教地位的变化为背景材料,考查儒学的政治地位历史解释分析解读魏晋至隋唐,是中国古代文明曲折发展与走向繁荣的时期。近年来课标全国卷对本部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封建经济的发展和文化发展进步等主干知识上,强调维护国家统一

3、、文化传承等。试题注重对核心素养的考查,充分发挥了历史学科承载的人文教育功能,预计未来高考命题会延续这一思想。备考建议:本单元内容相对琐碎,注意归纳整理本单元知识的基本线索和内容,围绕“中央集权制度的成熟”这一线索,把分散的内容串联起来。【真题典例】【破考点】【单元概览】一、时空定位二、阶段特征1.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9年)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过渡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三省制形成及选官制度的变化,推动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魏晋时期北方的农耕经济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江南经济得到了开发,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士人群体的形成推动了书法、绘画、

4、文学等艺术的发展。政治方面长期处于政权分立时期,北方战乱频仍,民族融合加强,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九品中正制维护了士族的政治特权经济方面北方经济遭到破坏,南方经济发展并开始赶上北方;北魏推行均田制,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南北朝时发明灌钢法,达到当时世界最高水平,并烧制出白瓷,制瓷业取得重大突破,战乱不断使商业发展受到影响思想文化方面佛教盛行,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儒学吸收佛、道思想,有了新发展;顾恺之“以形写神”,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以东晋王羲之为代表。南朝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一部农书2.隋唐(581907年)

5、隋唐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繁荣时期。隋唐时期形成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农耕经济全面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是商业发展仍受时空限制;隋唐时期,科举制度扩大了知识分子的队伍,推动了文学艺术的进步。政治方面国家统一局面再次出现,继承和发展魏晋时期的政治制度,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开创和完善了科举选官制度;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影响了社会的发展经济方面农业方面出现了曲辕犁和筒车;手工业方面,缂丝技术推动了丝织业的发展,制瓷技术进步,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瓷器取代丝绸成为对外贸易的代表;唐朝商业繁荣,交通便利,长安成为国际大都市,但商业贸易受官

6、府严格控制,“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思想文化方面佛、儒、道三家思想均有所发展,儒学的权威地位受到挑战,“三教合一”潮流弥漫社会生活各领域;科技发展,雕版印刷术出现,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以吴道子的作品为代表的绘画艺术,展现了雍容华贵的大唐气象,楷书、草书流行,出现了欧阳询、颜真卿等书法名家;唐朝诗歌发展进入黄金时期,出现了李白、杜甫等诗人,唐文化泽被后世【考点集训】考点一中央集权制度的成熟1.(2018湖南长郡中学月考四,4)贞观时,起居注中描写的唐太宗完全是一代明君的形象,而对玄武门之变的情况则轻描淡写、模糊不清。同时,魏征负责编写的隋书中详细记载了隋炀帝的暴政以及隋末的动乱。据此可以推断()

7、A.官修史书不能准确反映历史事实B.唐朝君臣全面否定了隋朝的制度C.唐太宗有意塑造理想的君主形象D.谏官制度无法有效制约君主专制答案C2.(2018湖北黄石调研,4)中国古代正史中有“选举志”,通典中有“选举典”,通志中有“选举略”,文献通考中有“选举考”。这些文献中记载的“选举”功能的实现,在唐以后是通过()A.竞选B.推荐C.考试D.提拔答案C3.(2017山东临沂期中,4)唐贞观年间编修的氏族志,最初曾将只任六品官的旧士族崔民干列为第一等,唐太宗大怒,下令“以今朝品秩为高下”,将崔氏列为第三等姓氏。但是房玄龄、魏征等名臣,仍然要求和崔、卢、郑等旧贵族通婚。这反映了()A.选官制度影响社会

8、价值取向B.功臣名将联合豪门望族干政C.新旧秩序在胶着中渐进更替D.旧的士族门阀势力根深蒂固答案C4.(2017湖南衡阳一联,24)唐朝“侍老”制度规定,年龄在六十岁以上的老人,赋役俱免;八十岁以上者,给予一名“侍丁”在其身边照顾,免其赋役。这说明唐朝()A.社会保障体系非常完善B.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C.宗法制得到进一步加强D.统治者以孝道治天下答案D考点二魏晋隋唐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1.(2018河南八市二测,4)唐代敦煌户籍残卷记载:700年,户主张玄均34岁,为丁男,户内另有丁男1人,寡1人,合应授田230亩,而其实际授田为75亩;721年,董思切一户应授田131亩,而实授田为28亩

9、。这反映了唐代()A.均田制已遭到破坏B.分配土地严重不均C.官吏的腐败贪污D.各地的经济不平衡答案A2.(2018河南八市二测,5)古代关于租佃关系的认识,有三种:一种认识是为富不仁,把地主的富列入不仁之列;另一种认识是各得其所;而更多人认定的则是地主对佃户行仁义,养活了租佃者。据此可知() A.第一种认识更符合实际B.对租佃关系的认知呈多样性C.第三种认识更符合事实D.三种认识均不正确答案B3.(2018山西太原期中,9)造纸业在唐代达到新水平,宣州产的宣纸,洁白柔软,为书画家所钟爱;浙东产的藤纸,坚固耐用,颇受欢迎;益州产的麻纸,品种多样,美观精致,多用于皇帝诏敕和官府文书。这反映了()

10、 A.南方文化水平的提升B.手工业的地区特色明显 C.官营手工业技术先进D.社会需求决定生产样式答案B4.(2018山西太原期中,10)唐代王建在汴路即事中写道:“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这表明唐代()A.商税成为主要税收B.城市经济日趋没落C.坊市界限已被打破D.农村市场发展繁荣答案D5.(2017广东湛江调研,25)隋书食货志记载:“(南朝)梁初,唯京师及三吴、荆、郢、江、湘、梁、益用钱,其余州郡则杂以谷帛交易,交、广之域,全以金银为货。”这一记载可以用来说明南朝()A.城市商品经济繁荣B.商品交易出现钱货杂用C.经济区域分工明显D.区域间的长途贩运发达答案B6.

11、(2017山东临沂期中,3)隋朝修建的大运河,有力地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联系;唐代继承发展了隋朝的建设成果,使这一交通主干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富以存立”的唐王朝的生命线。这反映了隋唐时期()A.人工运河修建技术领先世界B.水路运输成为主要交通形式C.经济重心南移产生重大影响D.交通建设促进国家统一稳定答案D7.(2017河北唐山二模,27)“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唐代张籍的这首凉州词可供研究唐代的() A.社会习俗B.区域经济C.边疆治理D.丝绸之路答案D考点三“三教合一”及魏晋隋唐时期的科技文化1.(2018安徽合肥质检二,26)魏晋之

12、际,玄学成为封建文人的一种思潮。 玄学家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易经,主张虚无的“道”,宣扬“无”是产生万物的根本。 他们认为政治上应当“无为”,生活作风上要任其“自然”,社会风气中崇尚“清谈”。 这种思潮的出现 ()A.动摇了儒学正统地位B.是江南经济开发的结果C.导致了国家走向分裂D.是特殊社会环境的产物答案D2.(2018广东汕头质检,25)隋朝统一后编订了切韵,以金陵雅音和洛阳雅音为基础正音,融合南北朝官音形成长安官音,又称“汉音”“秦音”。 这一做法 ()A.形成了最早的官方语言B.促进了地区交融与文化认同C.反映了经济重心的南移D.强化了北方的政治中心地位答案B3.(2018河北石家庄质

13、检一,25)修建于 591599年的我国最著名的弓形拱桥赵州桥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 直到13世纪,马可波罗才将中国最大的弓形拱桥卢沟桥介绍给西方人。 应用这一原理,法国人在罗纳河上修建了圣埃斯普里特桥,英国人在东英格兰修建了小阿波特桥。 这反映出()A.文明成果交流延迟造成发明推广缓慢B.古代中国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C.闭关锁国政策影响中西方文明的交流D.文明之间的交流具有单向性答案A4.(2018湖南怀化二模,26)下表为唐宋时期不同文献对人们穿着“纸衣”的记载。据此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是()记 述文献出处“回纥纵掠坊市及汝、郑等州,比屋荡尽,人悉以纸为衣”旧唐书回纥传“云锁木龛聊息影,雪香

14、纸袄不生尘”全唐诗“诸郡多造纸袄为衣”宋代渑水燕谈录转智和尚“不御烟火不衣丝绵,常服纸衣,号纸衣和尚”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A.唐宋时造纸技术有重大发展B.唐宋丝麻纺织出现严重衰退C.贫困百姓只能穿纸制的衣服D.纸衣一度成为唐宋流行服饰答案A5.(2018河北邯郸一模,27)下表是关于中国印刷术的相关记述。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记述出处“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历日鬻于市。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唐)冯宿全唐文禁版印时宪书奏“玄奘以回锋纸印普贤像,施于四众,每岁五驮无余”(唐末)冯贽云仙散录“镂板刻书,意在流传,然经书史籍,初无版行。而历日字书,通俗浅陋之书,需之者众,

15、故先有雕板”(民国)王修版本述A.印刷术推动中外思想文化交流 B.雕版印刷术顺应了社会需求C.文化传承与创新有赖于印刷术D.政府支持印刷术的技术革新答案B探史料探究一从“位高权重”到“共议国事”汉至唐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史料呈现史料1汉武(帝)以雄才大略独揽事权,于是重用内朝尚书,夺宰相权。晚年又用中书。(曹)魏世,中书监始参大政。东晋则侍中始优。下逮(南朝时)宋、齐,尚书、中书、侍中三者皆为辅臣。唐代中央最高机构,依然是魏、晋以来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但他们现在已是正式的宰相,而非帝王之私属。其职权分配,则中书掌定旨出命,门下给事中掌封驳,尚书受而行之;古代的宰相权,现在是析而为三。摘编自钱

16、穆国史大纲史料2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则天大怒,以为拒捍制使,乃赐死于家。旧唐书刘祎之传史料3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北宋欧阳修等新唐书百官志读史指导史料主旨史料1:西汉至隋唐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史料2:唐代三省六部制的权力运行机制史料3:唐代三省六部制下,宰相共同理政史料解读史料背景在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进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专制主义与官僚政治两条

17、主线。专制主义的性质和官僚制度的特征共同决定了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不可避免重点阐释史料1:君权与相权之争推动了汉至魏晋隋唐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说明汉代实行内外朝制史料2:唐朝时期,权力运行需依照制度。说明皇帝直接下达诏令违制史料3:唐朝实行宰辅制度,多个宰相共议国事。指唐代三省长官皆为宰相史料认识中枢权力机构变化的总趋势是皇权加强,相权削弱史料应用1.根据史料1,概括汉、魏晋、唐中枢机构的演变。答案汉武帝设内朝以夺相权;魏晋时期出现了三省;唐朝时期三省长官正式成为宰相。2.根据史料2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祎之为何不认可王本立宣读的“敕书”?答案诏敕须由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议,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诏令

18、被认为是违制的。3.根据史料3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唐世宰相,名尤不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唐代三省长官皆为宰相,共议国事,分散了宰相权力,与实际宰相地位不相符;皇权加强,削弱了相权。探究二封建政治制度的重要保障选官制度史料呈现史料1(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后汉书百官志注史料2(两晋)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居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沉者哉!晋书段灼传史料3唐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

19、,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辰而周闻天下。”转引自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读史指导史料主旨史料1:汉代察举制选官的标准史料2:两晋选官实行九品中正制史料3:唐代选官实行科举制 史料解读史料实证三则史料分别介绍了汉代、两晋和唐朝时期的选官制度重点阐释史料1:察举制强调品德、志节,具有主观色彩。说明选拔人才主要的依据是个人在地方上的声望史料2:九品中正制重视家世和门第,会造成世家大族把持用人权的局面。是指由中正官综合士人德才、门第评定等级史料3:反映了唐代以考试成绩为标准选拔人才,具有相对客观性,体现了公开、公平的原则。指撰写文章策论以求官位史料认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日趋完善,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公正原

20、则,但始终围绕皇权强化、中央集权加强的目的而变化,是巩固、强化专制统治的一种手段史料应用1.根据上述史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答案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2.根据史料1、3并结合所学知识,与察举制相比,科举制在人才选拔方面具有怎样的优势?答案察举制强调品德、志节,具有人为性、主观性;科举制凭才学、考试成绩优劣选才,具有相对客观性,体现了公开、公平、制度化的发展趋势。3.根据上述史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科举制实施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一观点?答案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权力基本在地方,而科举制公开考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

21、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过单元【5年高考】A组统一命题课标卷题组1.(2018课标,26,4分)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答案C2.(2017课标,25,4分)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A.记载的真实性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C.修撰的政治性D.解释

22、历史的客观性答案C3.(2017课标,26,4分)记述出处“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旧唐书高祖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旧唐书太宗本纪“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新唐书高祖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新唐书太宗本纪上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答案C4.(2017课标,26,4分)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

23、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答案C5.(2017课标,26,4分)土地规模(亩)户数户数比例20以下2417.3%2013010374.1%131300107.2%300以上21.4%小计139100%上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A.自耕农经济盛行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C.均田制破坏严重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答案A6.(2016课标,24,4分)右

24、图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 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状况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答案B7.(2016课标,25,4分)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答案D8.(2016课标,26,4分)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

25、)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答案C9.(2014课标,25,4分)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答案C10.(2016课标,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路线示意图玄奘(602664),为寻求准

26、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尽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 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12分)答案示例:观点: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论述:中国古代的火药、指南针、

27、造纸术和印刷术四大发明经丝绸之路传到欧洲。这一传播促进了欧洲的社会发展,火药的传入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指南针促进了地理大发现;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为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提供了条件。B组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1.(2018海南单科,3,2分)唐宋时期,南方民众在丘陵山区的坡地开垦耕地,引泉水灌溉,形如阶梯,被称为山田,也叫梯田。这种做法()A.推动了美洲农作物的传播B.加剧了土地兼并C.适应了南方深入开发需要D.刺激了人口南迁答案C2.(2017江苏单科,3,3分)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

28、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C.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D.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答案C3.(2017北京文综,14,4分)唐代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虽仕途失意,但在唐宋时期,他的思想和文学成就均得到极高评价。明代“唐宋八大家”提法出现后,世人则多将他视为文学家,对其思想成就关注较少。据此得出的认识,正确的是()A.对其思想评价受明代通俗文学左右B.政治成败决定了对其文学成就的评价C.对其成就评价受制于特定历史条件D.明代对其成就的评价比唐宋更加全面答案C4.(2016江苏单科,3,3分)无锡道中赋水车咏颂:“翻

29、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这里“水车”的使用()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答案B5.(2016海南单科,6,2分)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表明()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抑制农业的进步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答案A6.(2015四川文综,2,4分)“中书、尚书令在西汉为少府属官,在东汉

30、亦属少府,虽典机要,而去公卿甚远。魏晋以来,浸以华重。唐遂为三省官长,居真宰相之任。”这段话意在指出()A.汉代少府份属九卿,位尊权重B.唐代中书令和尚书令是真宰相C.中书令和尚书令地位逐渐提高D.三省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答案C7.(2015广东文综,13,4分)针对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的现象,有朝臣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由此可知,该朝臣()A.反对中央集权B.主张建立内阁C.主张加强相权D.反对三省六部制答案C8.(2014重庆文综,3,4分)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

31、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B.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C.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答案B9.(2014天津文综,2,4分)齐民要术自序:“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舜命后稷,食为政首。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这段话主要强调()A.儒家对农业的重视B.改进生产工具的意义C.历法与农业的关系D.农业技术的重要性答案A10.(2014江苏单科,2,3分)唐前期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后期则规定:“中县户满三千以上,置市令一人、

32、史二人,其不满三千户以上者,并不得置市官。若要路须置,旧来交易繁者,听依三千户法置。”由此可见唐后期()A.市的建置制度已有所调整B.县不满三千户绝不许设市C.市的交易不再受官府监管D.只有州县所在地才许设市答案A11.(2014江苏单科,3,3分)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由此推断()A.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C.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D.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答案

33、C12.(2014安徽文综,37,2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有学者认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最独特之处在于,我们是唯一保持了两千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而展开。这四个基础性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起中央集权的“大厦”,历经上千年的打磨和探索,日渐趋于精致完善,在明清时期达到巅峰。图示如下:(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上图中每项制度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12分)(2)结合所学知识,论述制度创新对王朝盛衰的影响。(16分)(要求:联系中国封建王朝盛衰的史实;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即可)答案(1)郡县制度:地方官吏

34、由中央任免,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尊儒制度: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为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思想基础;科举制度: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为中央集权扩大了统治基础;国有专营制度:有效控制国家重要资源,扩大中央财政收入,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2)要求:联系中国封建王朝盛衰的史实;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即可。等次论述第一等观点明确,有概括性表述;史实正确,并能充分支持观点;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第二等观点明确,表述较充分;史实基本准确,尚能支持观点;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第三等观点不明确或无观点;史实不准确或未引用史实;表述不清13.(2014江苏单科,21,6分

35、)(节选)历代王朝不断调控中枢权力以维护其统治。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后得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并在左右。屡举贤良文学之士。公孙弘起徒步(平民),数年至丞相。开东阁,延贤人与谋议,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大臣数诎。汉书严助传材料二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则天大怒,以为拒捍制使,乃赐死于家。旧唐书刘祎之传请回答:(1)据材料一,归纳汉武帝为削弱相权所采取的举措。(3分)(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

36、,说明刘祎之为何不认可王本立宣读的“敕书”。(3分)答案(1)举措:任用贤良文学之士为身边近臣;让他们参与议政、奏事;令其诘难大臣。(2)说明:诏敕须由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议,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诏令被认为是违制的。C组教师专用题组考点一中央集权制度的成熟1.(2016北京文综,13,4分)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朝廷与地方矛盾尖锐。某节度使派人到中书省办事,因其态度恶劣,遭宰相武元衡呵斥。不久,武元衡在靖安坊的东门被该节度使派人刺杀。此事发生在() A.汉长安B.唐长安C.宋汴梁D.元大都答案B2.(2015北京文综,13,4分)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

37、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 A.唐朝的门下省B.宋朝的枢密院C.明朝的内阁D.清朝的军机处答案A3.(2014北京文综,15,4分)在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是,使用单一或不充分的论据得出普遍性的结论。下列选项中没有这类错误的是()A.授时历的颁行比现行公历早300年,所以中国古代科技水平领先世界B.西游记是明代的一部优秀小说,所以明代文学蓬勃发展C.唐代369位宰相中有83%来自北方,所以唐代宰相的来源存在地域差异D.南宋扬州的城市人口占扬州总人口的81.83%,所以南宋的城市化水平很高答案C4.(2013江苏单科,3,3分)某学者评唐

38、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答案A5.(2013福建文综,17,4分)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的解释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该材料()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B.表明科举制下学

39、子的愚昧无知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答案C考点二魏晋隋唐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1.(2015浙江文综,16,4分)“丝绸之路”是古代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汉唐以来“海上丝绸之路”被称为“瓷路”B.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称中国为“丝国”C.明清政府的严格管理限制了丝路商贸繁荣D.15世纪以前的丝路贸易不具有全球化意义答案A2.(2014广东文综,13,4分)唐代某诏令批评当时存在“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和“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的现象。这表明当时()A.井田制瓦解B.分封制恢复C.均田制受到破坏D.“市”突破空间限制答案C

40、3.(2013福建文综,15,4分)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这表明唐代工匠()频繁更换工种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职业是世袭的是临时工人A.B.C.D.答案B4.(2013浙江文综,16,4分)唐文宗太和六年(832年),宰相王涯上奏:“商人乘马,前代所禁。近日得以恣其乘骑,雕鞍银镫,装饰焕烂,从以童骑,骋以康庄,此最为僭越。伏请切令禁断。”以下对当时商人地位的判断,错误的是()A.经济地位优越B.政治地位低下C.遭受全社会的鄙视D.实际上没有自由民的平等地位答案C5.(2

41、013重庆文综,2,4分)白寿彝中国通史指出:“自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在这一“田制”下()A.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B.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C.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D.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答案D6.(2013安徽文综,12,4分)下图是据有关资料绘制的汉唐间安徽境内水利兴修统计示意图。它反映了这一时期()A.安徽农业生产居全国领先水平B.安徽农业生产总体呈发展态势C.长江流域为农业生产重要区域D.我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答案B考点三“三教合一”及魏晋隋唐时期的科技文化1.(2015重庆文综,2,4分)安史之乱(755763)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

42、点,有位诗人在这场战乱中写了一首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写出了千古以来战争中妻离子散的悲哀。这位诗人应该是()A.杜牧B.孟浩然C.杜甫D.白居易答案C2.(2014大纲全国,13,4分)东晋南朝诗人的作品在唐代成为模仿的对象。下列唐代诗人中,与东晋陶渊明诗歌风格相近的是()A.陈子昂B.岑参C.王维D.李白答案C3.(2013重庆文综,3,4分)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C.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D.

43、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答案C4.(2013四川文综,1,4分)书法以自由多样的线条艺术表现情感和意境。下列作品中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的是()答案D【3年模拟】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72分)1.(2019届云南昆明一中一测,26)与前朝相比,魏晋南北朝时期,历代政府均强化了对民间手工业的控制:手工业者另立户籍,不许改业,另外还制定了子孙世袭相承等专门制度。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恢复和发展经济的需要B.官营手工业的畸形发展C.手工业品社会需求扩大D.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强化答案A2.(2019届安徽“江淮十校”一联,4)据学者对6世纪的农业研究,我国粟的收获量至少为播种量的十倍到

44、十几倍,齐民要术记载则达到几十倍至上百倍,而同时期的欧洲收获量只有播种量的二、三倍,最多不过六倍。形成如此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当时我国()A.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B.以精耕细作的模式经营农业C.曲辕犁的使用提高了耕作效率D.用焦炭冶铁提高了农具质量答案B3.(2019届广东百校联考,25)贞观三年(629年),魏征任门下省给事中,由于在征兵年龄上坚持依法办事,不同意降低年龄标准,“敕三四出,征执奏以为不可”,唐太宗怒而再出敕,“征又不从,不肯署敕”,唐太宗无奈,只得召魏征商量,最后听从了魏征的意见。这说明()A.三省六部制利于政治民主化B.门下省是中央最高决策机构C.皇帝的独断得到了根本遏制D.

45、给事中有相对独立的封驳权答案D4.(2019届安徽“江淮十校”一联,5)在唐朝,“凡遇军国大事,皆由政事堂商议决定,经皇帝同意后颁行。即使皇帝诏敕的诏令,也须经政事堂议决副署方为合法”。材料说明“政事堂”的出现()A.迎合了强化皇权的需要B.破坏了原有的决策程序C.提升了中书省法定地位D.反映了相权集中并扩大的趋势答案D5.(2019届湖北名校大联考一测,3)开元年间,唐玄宗改贞观十道为十五道,每道设立一名固定的监察官员采访处置使。玄宗后期,在设置节度使的道内出现了集节度使与采访处置使于一身的现象。这一变化()A.直接导致了唐朝的灭亡B.促使藩镇割据的局面形成C.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D.削弱了

46、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答案D6.(2019届湖南长郡中学五调,5)下表为唐代后期宰相中科举出身者的人数及比例:时期宰相中科举出身的人数宰相中科举出身者的占比(%)唐宪宗时期2956唐穆宗时期1451唐敬宗时期787唐文宗时期2475唐武宗时期1580唐宣宗时期2387唐懿宗时期2181据此可知,唐代科举制()A.影响了唐朝的政治生态B.捍卫了宰相控制仕途局面C.利于提高官员道德素养D.推动官员的选拔走向公平答案A7.(2019届湖北黄冈9月质检,6)唐代,向中央入贡丝织品的巴蜀州郡有20多个,入贡的丝织品中仅“绫”这一类,就有益州的“细绫”,遂州的“樗蒲绫”,彭州和汉州的“交梭绫”,梓州和嘉州的“水

47、波绫”“鸟头绫”,阆州的“重莲绫”。这说明巴蜀地区()A.丝织品形成地域特色B.丝织品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C.纺织品劳动分工细密D.丝织品地域发展水平不均衡答案A8.(2019届湖北名校大联考一测,4)唐朝中后期,长安城内流动人口不断增加,庙会开始兴起,寺庙和道观等地成为长安城内便利的经济交流场所。这反映出()A.坊市制逐渐被打破B.政府不再监管商品交易C.重农抑商政策松动D.宗教传播促进经济发展答案A9.(2019届河南洛阳期中,3)唐代以前,百姓消费的日用品主要来自当地或周边地区;从唐代开始,日用品的生产不仅满足当地需要而且加入到长途贩运的行列。出现这一现象表明唐代()A.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

48、提高B.百姓的消费水平提高C.长途贩运贸易已十分发达D.市场管理进一步放松答案A10.(2019届湖南长郡中学五调,6)在国家宝藏这一节目中,湖南省博物馆特别推介了唐代长沙窑,下图为海上丝绸之路出土的众多长沙窑文物之一。它反映出唐代()A.内陆城市外向型经济的兴起B.长沙经济繁荣发达的景象C.长沙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D.阿拉伯文字在中国的普及 长沙窑阿拉伯文碗答案A11.(2019届河南天一大联考一联,26)中唐时,韩愈以卫道者自居,发出尊孔孟、排异端的号召,高举复兴儒学的旗帜,以恢复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为己任。这说明当时()A.三教合一局面出现B.儒学正统地位丧失C.社会深受佛道影响D.民众受

49、到异族统治答案C12.(2018安徽皖南八校一联,3)唐初三省制下本无“中书门下”一职,“盖以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日有争论,纷纭不决,故使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后来便设立中书门下一职。由此可知,“中书门下”的出现() A.进一步加强了皇权专制B.奠定了唐代多相制基础C.破坏了三省决策的机制D.调和了中枢机构的矛盾答案D13.(2018河北石家庄二中期中,25)据统计,在唐代323项水利工程中,农田灌溉工程为255项,漕运交通为21项,防治水害工程为33项,居民用水工程为14项。这说明唐朝()A.政府执行重农抑商政策B.小农经济是国家经济的基础C.民生问题被长时间忽视D.财政支出的

50、主体是水利工程答案B14.(2018吉林百校联盟联考,3)唐代独异志载:“李衡,江陵种橘千树,岁收其利,谓其子曰:吾有木奴千头,可为汝业,当终身衣食也。”这反映出当时() A.经济重心已完成南移B.粮食产量已满足社会需求C.江淮地区经济最发达D.农产品的商品化现象答案D15.(2018河南安阳一调,3)下表是史料中所收录的唐代文学家地域分布情况(今地名)。由此可知,唐代文学人才()旧唐书文苑传(115位)河南22人,河北22人,陕西13人,山西12人,江苏10人,浙江6人,湖北5人,山东4人,四川2人,不著籍贯者19人新唐书文艺传(73位)河南22人,河北17人,陕西9人,山西8人,江苏4人,

51、浙江4人,湖北3人,山东2人,甘肃2人,福建1人,安徽1人,籍贯不明者3人A.由南方向北方不断地迁移B.以北方社会作为创作题材C.呈北重南轻的不平衡局面D.受传统文学创作区域影响答案C16.(2017广东汕头质测,25)魏晋南北朝时,一些佛寺“侵夺细民,广占田宅”,招揽农民,建立起规模很大的庄园,产品主要供内部享用,政府按惯例对其免征徭役、兵役和赋税。这些庄园内的农民被称为“佛图户”。后来,北周武帝开展了大规模的灭佛禁佛运动,北周实力大大增强。这说明()A.佛教冲击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B.佛寺庄园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C.佛寺庄园的存在影响国家财政收入D.佛教势力的膨胀威胁到中央集权答案C17.

52、(2017河南郑州二模,25)南朝时期,政府推行一种“土断”制度,即清查大量被“私门”“大户”吞噬的人口,把他们编入国家户籍。这一制度()A.造成了国家户籍制度的混乱B.使得均田制得到进一步推广C.使政府脱离了对门阀的依赖D.削弱了士族门阀的经济力量答案D18.(2017山东泰安期中,2)“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对这项土地制度的评价正确的是()A.减少了政府财政收入B.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C.损害了农民的利益D.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20分)19.(2019届河南名校联盟一联

53、,27)(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二图1图2(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图2(与图1相比较)所反映的选官制度在选拔标准上的进步性。(12分)答案(2)进步性:分科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注重才能,改变了世族门阀把持朝政的局面,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分科考试选拔人才,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公正。(12分)20.(2017山西五校三联,25)(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汉朝对周边民族的统治,设置与内地不同的边郡,以当地民族习惯分界,因俗而治,有的地区加封一些当地民族的首领为王、侯、郡长等。唐王朝明确提出“华夷无别”“华夷同重”原则,对周边各少数民族的领袖“示之以礼”,加强了对四方民族的优待、册封、和亲及“以夷治夷”政策的实施,并使羁縻府州县制度化,在形式上保留原有当地统治机构或“华官参治”,或实行“监管制”,使民族事务管理走上制度化。摘编自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过程(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与汉朝民族政策的差异。(8分)答案(1)差异:汉朝因俗而治,实行民族内部自治;唐朝平等对待汉族与少数民族,向少数民族地区派驻官员,参与地方管理,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监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