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课件

上传人:laiq****ong 文档编号:240525405 上传时间:2024-04-14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9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鱼我所欲也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鱼我所欲也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鱼我所欲也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鱼我所欲也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鱼我所欲也课件(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孟子孟子 孟子孟子(约前约前372前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邹主要代表之一。名轲,邹(今山今山东邹城市东邹城市)人。约生于周烈王四人。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相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政治主张,到过梁(魏魏)国、齐国、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

2、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在孟。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孟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

3、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于孔子的“亚圣亚圣”。孟子的仁政思想:孟子的仁政思想:1 1、“民贵君轻民贵君轻”的思想。的思想。2 2、邦国的主权在民。、邦国的主权在民。3 3、民对不施仁政的暴君、民对不施仁政的暴君 可不从。可不从。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 1、理解孟子的、理解孟子的“舍舍生取义生取义”观点。观点。2 2、运用举例论证、运用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的说理方比喻论证的说理方法。法。一一箪食箪食 蹴蹴尔尔 不不辟辟也也 所所恶恶 妻妻妾妾 弗弗受受 苟苟得得 不不屑屑dn scbwqifguxi阅读第一段,解

4、释下列字、句意思:阅读第一段,解释下列字、句意思:1、生,亦我所、生,亦我所欲欲也。也。2、二者不、二者不可得可得 兼兼,舍生,舍生而而取义取义者也者也。3、所欲有甚、所欲有甚于于生者,故不为生者,故不为苟得苟得也。也。译:生命也是我喜爱的。译:生命也是我喜爱的。欲欲:想要,喜欢。:想要,喜欢。译: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译: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可得:同义复词,能可得:同义复词,能够;兼够;兼:同时得到。:同时得到。而而:表转折关系的连词。:表转折关系的连词。者也者也:语气词复用,与语气词复用,与“也也”相

5、同。相同。译: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译:但我所喜爱的还有比比生命生命更更重要的东西,所以重要的东西,所以我不我不做做苟且偷生苟且偷生的事。的事。4、所、所恶恶有甚于死者,故有甚于死者,故患患有所不有所不辟辟也。也。5、如使如使人之所欲人之所欲莫莫甚于生,甚于生,则则凡可以得生者凡可以得生者何何不用不用也?也?6、由是由是 则则生生而而有不用也。有不用也。译:但我所译:但我所厌恶厌恶的还有比死更严重的,所以有的的还有比死更严重的,所以有的灾祸灾祸我不我不躲避躲避。译:译:如果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没有比生命更宝贵,比生命更宝贵,那那么么一切能够求得生存的手段,一切能够求得生存的手段,

6、哪一样哪一样不可以采用不可以采用呢呢?译:译:采用某种手段采用某种手段 就就能够活命,能够活命,可是可是有(的人)有(的人)却不肯采用(它)。却不肯采用(它)。7、非独非独 贤者贤者 有有 是是 心心,人,人皆皆有之,贤者能有之,贤者能勿勿丧丧耳耳。译:译:不仅不仅 有道德的人有道德的人 有有 这种这种 本性(信念)本性(信念),而且人人而且人人都都有这种本性,不过有道德的人能够有这种本性,不过有道德的人能够不不丧失丧失罢了罢了。之:代词,指代本性、信念。之:代词,指代本性、信念。思考:思考:1、哪句话表明作者的观点?、哪句话表明作者的观点?2、第一段是如何阐述的?、第一段是如何阐述的?运用哪

7、些论证方法?运用哪些论证方法?中心论点:中心论点:生,亦我所欲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一、论述羞恶之心人皆,说明一、论述羞恶之心人皆,说明“义重于命义重于命”的道理。的道理。1、提出、提出“舍生取义舍生取义”的论点。的论点。鱼与熊掌鱼与熊掌舍鱼取掌舍鱼取掌 生与正义生与正义舍生取义舍生取义 2、分析人能舍生取义的原因。、分析人能舍生取义的原因。义:有甚于生;有甚于死义:有甚于生;有甚于死 不为苟得,舍生取义不为苟得,舍生取义 义:莫甚于生;莫甚于死义:莫甚于生;莫甚于死 何不为也,舍义取生何不为也,舍义取生

8、 3、贤者不丧舍生取义之心。、贤者不丧舍生取义之心。比喻论证比喻论证正面正面反面反面正正反反对对比比论论证证 孟子孟子阅读第二段,解释下列字、句意思:阅读第二段,解释下列字、句意思:1、一、一箪箪 食食,一,一豆豆 羹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得之则生,弗得则死。2、蹴尔蹴尔而与之,乞人而与之,乞人不屑不屑也。也。3、万钟万钟则不则不辩辩礼义而受之,万钟礼义而受之,万钟于于我何我何加焉加焉!译:一译:一筐筐 米饭米饭,一,一碗碗 汤汤,有了它就能活下去,有了它就能活下去,没有它就会死去。没有它就会死去。译:如果译:如果用脚踢着用脚踢着施舍给别人,即使是乞丐也施舍给别人,即使是乞丐也会会不屑一顾

9、不屑一顾。蹴尔:用脚踢的样子。蹴尔:用脚踢的样子。译:对于译:对于优厚的俸禄优厚的俸禄如果不如果不辨辨是否合乎礼义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那么优厚的俸禄就接受它,那么优厚的俸禄对对我来说有什么我来说有什么好处好处 呢呢!4、乡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身死而不受,今为为宫室宫室之之美美为之为之。5、今为所识穷乏者、今为所识穷乏者得得我而为之。我而为之。6、是是亦不可亦不可以以 已已乎?此乎?此之谓之谓失其本失其本心心。译:译:从前从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却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却为了为了华华美的住宅而美的住宅而接受接受 它它。译:今天却为了我所认识的穷苦人译:今天却为了我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感

10、激自己而接自己而接受它。受它。译:译:这种做法这种做法不是可以不是可以让让它它停止停止了吗?这就了吗?这就叫叫做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的天性。羞恶廉耻的天性。思考:思考:1、第二段是如何阐述的?、第二段是如何阐述的?运用哪些论证方法?运用哪些论证方法?2、你能举出哪些舍生取、你能举出哪些舍生取 义的例子?义的例子?二、篇末点题:不为物所惑,二、篇末点题:不为物所惑,应为义所守。应为义所守。1、“义重于生义重于生”的事例。的事例。一豆:行人弗受,一豆:行人弗受,乞人不屑。乞人不屑。2、不应为物所惑而失义。、不应为物所惑而失义。一豆:从前不受一豆:从前不受 万钟:今天受之万钟:

11、今天受之 3、总结照应:不失我本性。、总结照应:不失我本性。义重义重 于生于生失其失其本性本性(对比(对比论证)论证)(举举例例论论证证)中心内容:中心内容:本文以鱼和熊掌为喻,论述了人本文以鱼和熊掌为喻,论述了人生的选择,应以生的选择,应以“义义”为重,应选为重,应选择择“舍生取义舍生取义”的观点,同时批判的观点,同时批判了那些见利忘义的人。了那些见利忘义的人。写作特点:写作特点:1、说理深入浅出,层层深入。、说理深入浅出,层层深入。口腹之欲口腹之欲道德之美。道德之美。2、运用对比论证、比喻论证、运用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富有论辩性。举例论证,富有论辩性。作业:作业:背诵、翻译全文背

12、诵、翻译全文。古汉语小结古汉语小结:一、通假字一、通假字1、故患有所不故患有所不辟辟也也.辟辟:通通“避避”,躲避躲避.2、万钟则不万钟则不辩辩礼义礼义.辩辩:通通“辨辨”,辨别辨别.3、所识穷乏者所识穷乏者得得我我与与?与与:通通“欤欤”,语气;语气;得得:通德通德”,恩惠恩惠,感激感激.4、乡乡为身死而不受为身死而不受.乡乡:通通“向向”,从前从前.二、虚词二、虚词1、所欲有甚、所欲有甚于于生者生者 (介词介词:比比)万钟万钟于于我何加焉我何加焉 (介词介词:对对)2、故故患有所不辟也患有所不辟也 (连词连词:所以所以)是故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有甚于生者(连词连词:所以所以)3、如使人如

13、使人之之所欲莫甚于生所欲莫甚于生(助词助词:的的)人皆有人皆有之之.(代词代词:指代前面的想法指代前面的想法)4、舍鱼、舍鱼而而取熊掌者也(取熊掌者也(而而:连词,转折关系):连词,转折关系)由是则生由是则生而而有不用也(有不用也(而而:同上):同上)呼尔呼尔而而予之(予之(而而:连词,表修饰关系):连词,表修饰关系)万钟则不辩礼义万钟则不辩礼义而而受之(受之(而而:同上):同上)向为身死向为身死而而不受(不受(而而:连词,递进关系,尚且):连词,递进关系,尚且)5、贤者能勿丧、贤者能勿丧耳耳(耳耳:句末助词,罢了):句末助词,罢了)6、由是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由是:连词,采用某种办法):连词,采用某种办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