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演变

上传人:天****猫 文档编号:240510140 上传时间:2024-04-13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2.4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文字的演变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文字的演变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文字的演变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文字的演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字的演变(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六(3)班无畏先锋小组 基本简介 1.草书 2.甲骨文 3.金文 4.大篆 5.小篆 6.隶书 7.楷书 8.宋体 9.行书 10.其他 汉字是一种形体和意义紧密结合的表意文字,随着文化的发展,汉字的形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逐渐从具象走向抽象,符号化,方块的形式逐步固定下来从有文字实物的殷商开始,汉字的演变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宋体等多个阶段。甲骨文古代用写或刻的方式,在龟甲、兽骨上所留下的文字。甲骨文大部分也是象形字或会意字,形声字只占20%左右。甲骨文象形程度高,且一字多体,笔划不定。这说明中国的文字在殷商时期尚未统一。金文 古代称铜为金,故铸刻在青铜器上

2、的文字叫做金文,又叫钟鼎文、铭文。商代金文多为象形字以及由象形字合成的会意字。这些字像一幅幅图画,生动逼真,浑厚自然,有的呈团块状。大篆 据传为周朝史籀(zhu)所创,故又称籀文、籀篆、籀书等。大篆散见于说文解字和后人所收集的各种钟鼎彝器中,其中以周宣王时所作鼓文石最为著名。大篆是古字向小篆过渡的一种汉字字体。小篆 小篆是由大篆简化而成。相对于大篆而言,小篆的形体结构简明、规正、协调,笔势匀圆整齐,偏旁也发生一定的变异和合并。与大篆相比,小篆的图画性已经大大减弱,每个字的结构已经比较固定。隶书 隶书的出现是汉字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隶书以前的汉字是用绘画式的线条书写的,而隶书以后的汉字是用

3、横竖撇点折等笔划构成的。自隶书出现后,汉字的结构基本上固定了下来,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楷书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从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字形由扁改方,笔划中简省了汉隶的波势,横平竖直草书 草书,是为了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书体。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草书始于汉初,其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行书 行书是介于楷、草间的一种书体。写的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的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宋体 宋体,或称明体,是为适应印刷术而出现的一种汉字字体。笔画有粗细变化,而且一般是横细竖粗,末端有装饰部分(即“

4、字脚”或“衬线”),点、撇、捺、钩等笔画有尖端,属于白体,常用于书籍、杂志、报纸印刷的正文排版。小扩展小扩展1.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文字,也是寿命最长的一种文字之一,汉字产生的时间,还难以断定。今天所能见到的最古老的文字是商代刻在甲骨上和铸在铜器上的文字,叫做甲骨文。商代的字已经是很发达的文字了,最初产生文字的时代必然远在商朝以前,那就是夏代或更早于夏代。距今约四五千年以前的时代。2.二里头文化与大汶口文化所出土的陶符中,能够见到许多类似物象的图画文字。在此基础上,这些图画文字与陶器花纹中的表意图案演变为记词字符。汉字由零散的、个别的字符逐渐积累,达到一定的数量后,再通过人为规范,成

5、为一种文字体系。据考证,原始汉字在新石器时代中期产生,到它发展成初步的文字体系时,大约经过了近2600左右。3.夏朝应该是正式的汉字系统形成的最关键的时期,对汉字的发扬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汉字也有可能是根据鸟,兽,虫的脚印所改编的。在字体方面,汉字也发生过较大的流变。例如,隶书走上历史舞台不久,其笔画经过自然流变,形成了楷书。宋朝发明了印刷术,为适应印刷,尤其是书刊印刷的需要,笔画发生进一步的自然流变,出现了横平竖直、方方正正的印刷字体宋体。4.随看文化事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在西方文字字体的影响下,汉字又出现了黑体、美术字体等多种新的字体,如海报体、综艺体、勘亭流、少女字体、仿宋、扁宋等。这些字体一般用电脑而不是手来“书写”,所以又可统称为“电脑字体”。此外,为手写之便捷以及书法艺术的开拓,人们还创造出行书和草书等多种书写方式。行书的结构和楷书基本相似。草书的结构虽然和楷书差别较远,但是草书一般只作为一种书法,或者作为一种速记方式。猜猜看乐乐乐乐 忧忧忧忧视频演示我们的汇报完毕,谢谢大家!我们的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