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考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限时集训5 生态(含解析)-人教版高三生物试题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0463155 上传时间:2024-04-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统考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限时集训5 生态(含解析)-人教版高三生物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统考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限时集训5 生态(含解析)-人教版高三生物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统考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限时集训5 生态(含解析)-人教版高三生物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统考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限时集训5 生态(含解析)-人教版高三生物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考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限时集训5 生态(含解析)-人教版高三生物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专题限时集训(五)生态(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9海南高考)将接种在马铃薯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培养一段时间后,充分混匀并随机分成不等的两组后分别进行培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酵母菌种群增长所需的能量全部来自于马铃薯培养液B.若要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可借助显微镜进行C培养液被分成上述两组时其中的酵母菌种群密度是不同的D给营养充足的培养液通入O2有利于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加C酵母菌种群增长所需的能量来自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所需的有机物全部来自马铃薯培养液,A正确;若要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可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法,需要借助显微镜,B正确;培养液与

2、酵母菌充分混匀后被分成不等的两份,其中的酵母菌数量不同,由于是充分混匀的,故酵母菌的种群密度相同,C错误;给营养充足的培养液通入O2有利于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种群数量会增加,D正确。 2(2020福州高三检测)某小岛上生活着自然寿命为一年半左右的某种鼠,数量较多且无迁入和迁出。研究人员通过等距布放鼠笼开展每月一次、为期一年的标志重捕,进行其种群特征的研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志重捕法可以估算该鼠的种群密度,但不能估算性别比例B根据不同时间段标志重捕法所得的数据,可以推算种群增长率 C若资源均匀分布且有较强的种内斗争,其种群的分布型为随机分布D只有少数捕到的雄鼠与上一次为同一个体,说明雄鼠具

3、有领域B标志重捕法可以对岛屿上的某种鼠进行数量统计并估算其性别比例,A错误;若资源均匀分布且有较强的种内斗争,其种群的分布型为均匀分布,C错误;不同雄鼠很少在同一鼠笼布放点被重捕,说明雄鼠具有领域,D错误。3(2020全国卷)土壤小动物对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土壤小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调查身体微小、活动力强的小动物数量常用标志重捕法B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高,则该类群含有的物种数目多C土壤小动物的代谢活动会影响土壤肥力,进而影响植物生长D土壤小动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参与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A土壤小动物身体微小,活动能力较强,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其数量,不适合用标志重捕

4、法进行调查,A项错误;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物种数目越多,丰富度越高,B项正确;题述土壤小动物可以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盐和CO2等,无机盐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影响植物生长,C项正确;土壤小动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可以被绿色植物等利用从而进入生物群落,参与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D项正确。4克里斯琴学说(主要用来解释自然界哺乳类动物种群调节)认为:种群数量上升时,种内个体间的社群压力会影响种群数量,其调节机制如下图所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社群压力会导致效应 B 细胞分泌的抗体数量减少B社群压力会导致机体胰岛 B 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多C社群压力通过神经、体液两种调节方式调控种群数量D社群压

5、力会导致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从而使种群数量降低C读图可知,当社群压力个体数量增加时,可通过下丘脑的调节,导致效应B细胞分泌的抗体数量减少,A正确;下丘脑有血糖平衡调节中枢,当社群压力增大时,通过下丘脑的调控,导致机体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多,使患低血糖或休克,B正确;图示有神经、体液、免疫三种调节方式调控种群数量,C错误;社群压力会导致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从而使种群数量降低,D正确。5(2020天津西青区高三期末)将某小型天然湖泊改造为人工鱼塘,投饵养殖肉食性鱼类。5年后,藻类爆发,引起水草 (沉水植物)死亡,之后浮游动物及鱼类等生物死亡,水体发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流经该生

6、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B投放以浮游植物为食的鱼类有利于该湖泊的生态恢复C.更多水生生物死亡又加重了水体的污染,这属于反馈调节D导致水草死亡的最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A人工鱼塘需要投饵向生态系统中提供物质和能量,所以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和人工输入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A错误。6生态缸是以水生植物造景为主的相对封闭的微型生态系统。下列关于生态缸的说法,正确的是()A制作生态缸,要遵循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能够实现短期内的相对稳定B生态缸密封后,要能和外界进行能量交换,要置于阳光直射下C人工生态缸只能够实现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功能D人工制作的生态缸生产者的种类和

7、数量越多,其稳定性越高A制作生态缸应密闭,放置在室内通风,避免阳光直射的地方,B错误;人工生态缸还具有信息传递的功能,C错误;制作生态缸时,放置的动物、生产者的种类和数量要适宜,并不是越多生态缸越稳定,D错误。7(2020唐山高三摸底)某一养殖池塘总面积为500 m2,其中鲤鱼种群的数量趋于稳定时为5 000尾左右,养殖期间收获所有鲤鱼中有机物量为2 500 kg,期间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量为1 000 kg(已知1 kg有机物含有能量1.6104 kJ),建立能量流动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能量流动模型属于数学模型B.当鲤鱼的种群密度为10尾/m2时,其种群数量增长最快C.池塘中

8、生产者的同化量是鲤鱼等全部初级消费者同化量的1020倍D养殖期间输入鲤鱼种群的能量约为5.6107 kJD该能量流动模型是以文字表述来抽象概括出事物本质特征,属于概念模型,A错误;由题干可算出K值为10尾/m2,当鲤鱼的种群密度为5尾/m2时,其种群数量增长最快,B错误;相邻两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在10%20%之间,故池塘中生产者的同化量是鲤鱼等全部初级消费者同化量的510倍,C错误;养殖期间输入鲤鱼种群的能量(2 5001 000)1.61045.6107(kJ),D正确。8(2020贵阳高三模拟)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受同等强度干扰(未破坏)后,草原生态系统比沙漠生态系统

9、恢复所需时间更长B湿地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自然气候的特点,此为生态系统的直接价值C森林生态系统中,一种生物大量减少后,其位置可由同一营养级的多种生物取代D生态系统中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C由于草原生态系统食物链、食物网相对于沙漠生态系统复杂,无机环境较沙漠生态系统优越,所以在受同等强度干扰(未破坏)后,草原生态系统比沙漠生态系统恢复所用时间短,A错误;湿地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自然气候的特点,此为生态系统的间接价值,B错误; 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即使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也不可反复利用,D错误。9为更好地建设雄安新区,科研人员调查白洋

10、淀水域生态系统各成分中有机氯农药DDT 污染的状况,得到下表所示检测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不同成分水底泥水生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鲫鱼乌鳢DDT含量(g/kg)0.10.76.321.037.919.4124.4ADDT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间循环往复,不能被分解BDDT几乎污染了白洋淀生态系统所有成分C营养级越高,生物体内的DDT含量越高,称为生物放大D水生植物同化的太阳能只有少部分传递给乌鳢ADDT属于在生物体中难降解的有机氯农药,也很难排出体外,因此其会随着营养级的增加,在生物体内不断富集,不会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A错误。10(2020江西赣州高三摸底)欧洲兔被带入到澳大利

11、亚草原放养,它的繁衍对袋鼠等本地生物造成极大威胁。生态专家先后采用引入狐狸(y1年)和粘液瘤病毒(y2年)等手段进行防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外来物种入侵可增加当地的物种多样性,也可引起群落演替的发生By1年后欧洲兔和袋鼠的数量变化反映狐狸也是袋鼠的被捕食者Cy2年后欧洲兔数量明显减少,但对袋鼠影响不大,这与病毒的专性寄生有关Dy3年后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稳定不变C外来物种入侵可降低当地的物种多样性,A错误;y1年后欧洲兔数量基本不变,袋鼠的数量下降,反映狐狸是袋鼠的捕食者,B错误;y2年引入粘液瘤病毒,欧洲兔数量明显减少但对袋鼠影响不大,说明病毒专性寄生于欧洲兔,C正

12、确;草原生态系统整体保持相对稳定,而不是稳定不变,D错误。11(2020全国百强名校高三考试)某实验小组对某地处于不同放牧强度下伊犁绢蒿种群特征及其群落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注:LG:轻度放牧,MG:中度放牧,HG:重度放牧,CK:对照区A各年份伊犁绢蒿种群密度均在轻度放牧情况下达到最大,重度放牧下达到最小B各年份随放牧强度增加,丰富度指数都呈现增加趋势,且重度放牧高于对照C调查表明适度放牧利于增加该地群落的丰富度,以此维持草地群落的稳定性D2013年物种丰富度高但种群密度却低可能是气候条件适宜、草食压力大导致B由图可知,各年份伊犁绢蒿种群密度均在轻度放牧情况下

13、达到最大,重度放牧下达到最小,A正确;随放牧强度增加,2012年丰富度指数呈现增加趋势,2013年丰富度指数呈现先增加后减小趋势,B错误;调查表明适度放牧利于增加该地群落的丰富度,以此维持草地群落的稳定性,C正确;2013年物种丰富度高但种群密度却低可能是气候条件适宜草食压力大导致,D正确。12下图为一富营养化河流生态修复工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曝气可增加厌氧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能力B吸附基质增加了微生物附着的表面积,提高了净化效果C植物浮床有吸收水体氮、磷的能力,可减少富营养化D增加水体透明度,恢复水草生长是该修复工程的目标之一A曝气可增加溶氧量,进而降低厌氧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

14、物的能力,A错误。二、非选择题(40分)13(13分)(2020黄冈高三模拟)随着“美丽乡村”的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的规模不断扩大,乡镇企业对资源的利用强度日益增加,农村生态也面临越来越大的环境压力。请回答下列问题:(1)乡村级工业园的建立使工业废水污染近村河流。为确定水体污染物对水蚤(体长为13 mm)数量的影响,可用取样法调查其_的变化。河流中的污染物增多对居住环境的影响日益严重,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河流中的污染物逐渐增多的原因是_。(2)农业生产中长期过量使用化肥会使土壤板结,对农作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_。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给农田施肥的原因是_。(3)美丽乡村需要农民来建设保持,如

15、果草莓园荒废后,会被柳树等木本植物所覆盖,成片的草莓不见了,从群落水平上看,这是_造成的结果,请解释草莓和柳树不能共同繁盛的原因:_。解析(1)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故为确定水体污染物对水蚤(体长为13 mm)数量的影响,可用取样法调查其种群密度的变化。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当河流中的污染物增多,超过了分解者的分解能力时,会使河流污染日益严重,使居民的居住环境也受到影响。(2)农业生产中长期过量使用化肥会使土壤板结,土壤中空气不足,会影响根系的有氧呼吸,不利于根系的生长和吸收矿质元素。农田生态系统中在收获季节随着粮食的收获带走了土壤中的矿质元素

16、,因此每年都要向农田中施入氮、磷、钾等肥料,以补充因粮食收获从土壤中带走的矿质元素。(3)草莓园被木本覆盖,草本群落演替为森林群落,是群落演替的结果,草莓和柳树不能共同繁盛的原因是柳树植株高大,占据更多的空间和阳光,因此生长处于优势;草莓为草本植物,无法得到充足的阳光,因此难以成片生长。答案(1)种群密度水体污染物不能被分解者分解或超过了分解者的分解能力(2)土壤中空气不足,会影响根系的有氧呼吸,不利于根系生长和吸收矿质元素及时补充因粮食收获从土壤中带走的矿质元素(3)群落演替柳树植株高大,占据更多的空间和阳光,因此生长处于优势;草莓为草本植物,无法得到充足的阳光,因此难以成片生长14(13分

17、)(2020石家庄二中高三模拟)请回答下列与生态学知识和环境保护相关的问题:(1)春来“湖水”绿如蓝是大量的藻类植物繁殖的结果,该湖泊中所有蓝藻_(填“能”或“不能”)组成一个种群,调查湖泊中某种藻类的种群密度时常采用的方法是_。(2)湖面水鸟嬉戏交颈,使人联想起“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诗句。诗中“关关”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信息,该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3)下图表示该湖泊中某些生物的捕食关系。若水藻类的能量中比例为a的部分直接提供给杂食性鱼类,则要使杂食性鱼类的能量增加m kJ,至少需要消耗水藻类的能量_kJ;若杂食性鱼类增加的能量中比例为a的部分直接由水藻类提供,则

18、要使杂食性鱼类能量增加m kJ,至少需要消耗水藻类的能量_kJ。(4)绿水青山具有_价值。随着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发生变化,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_。解析(1)种群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而蓝藻是一类生物,不是一种生物。调查湖泊中某种藻类的种群密度时常采用的方法是抽样检测法。(2)“关关”是雌雄二鸟相互应和的叫声,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物理信息,该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3)求至少消耗的能量,所以传递效率为20%,假设需要消耗水藻类x,水藻类的能量中比例为a的部分直接提供给杂食性鱼类,则水藻中比例为1a的部分提供给了植食性鱼类,因此得出等式:xa

19、20%x(1a)20%20%m,故x为25m/(4a1)。若杂食性鱼类增加的能量中比例为a的部分直接由水藻类提供,则水藻至少需要ma20%5ma,杂食性鱼类增加的能量中提供给植食性鱼类的比例为1a,则水藻至少需要(1a)m20%20%25m25ma,则消耗的水藻类的能量为5ma25m25ma25m20ma。(4)绿水青山中既有可以直接使用的直接价值,又有调节气候等作用的间接价值,还有不可知的潜在价值。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答案(1)不能抽样检测法(2)物理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3)25m/(4a1)25m20ma(4)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生

20、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15(14分)薇甘菊是一种繁殖力很强的恶性入侵多年生草本植物,当其入侵某生态系统后,科研人员研究发现,随着薇甘菊入侵程度加强,昆虫种类数及碳储量变化如下表:群落类型未入侵轻度入侵重度入侵昆虫(种)1107555碳储量(吨/公顷)植被60.248.635.7凋落物2.13.84.8土壤180.9151.0122.8(1)分析上表可知薇甘菊入侵对昆虫造成的影响是_,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造成这种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2)随薇甘菊入侵程度的加强,土壤中分解者的分解作用逐渐_,依据是_。(3)若要控制薇甘菊的入侵程度进一步加大,请提出两条具体措施以实现生

21、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_。(4)科研人员同时对另一入侵植物互花米草进行了调查,互花米草在潮间带具有超强的繁殖和扩散力,图示为互花米草滩涂和自然滩涂中底栖动物种类的调查结果。研究表明,在两种滩涂中随泥层深度的增加底栖动物种类数_,影响底栖动物在泥层中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某同学根据本调查得到“引种互花米草对滩涂表面底栖动物的分布没有影响”的结论,请对这一结论作出评价,并说明理由。_。解析(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随着薇甘菊的入侵,昆虫种类数减少,可能的原因是薇甘菊和本地植物之间是竞争关系,并且使本地植物种类下降,导致昆虫栖息环境和食物受到破坏,因此昆虫的多样性降低。(2)从表格中“凋落物”一栏看出

22、,凋落物的碳含量增加,土壤中的碳含量减少,说明土壤中分解者的分解作用逐渐提高。(3)控制薇甘菊的入侵程度进一步加大,可以采取引入竞争植物,研究并引入天敌等措施。(4)从图中看出,随着泥层深度的增加,底栖动物种类数逐渐减少,影响底栖动物在泥层中分布的主要因素是食物、氧气。该结论不正确,因为调查物种数相同,但组成及种群密度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引种互花米草对滩涂表面的底栖动物分布有影响。答案(1)昆虫的种类减少薇甘菊与本地植物竞争,使本地植物种类下降,进而使昆虫的多样性降低(2)增强凋落物碳储量增多,土壤碳储量减少(3)引入竞争植物;研究并引入天敌(4)减少食物、氧气该结论不正确,因为调查物种数量相同,但组成及种群密度可能存在差异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